关于葬尸湖乐队的评价:实现幽默的方式与技巧(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03:49

实现幽默的方式与技巧(一)  

随心所欲玩幽默———实现幽默的方式与技巧
         一、用心感知幽默  这里,重点是探讨实现幽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在讨论之前,首先应该指出幽默不是单纯的博人一笑,这一点如前文所述,是幽默与滑稽的主要区别。幽默的外壳中有滑稽的成份,但骨子里又比滑稽典雅、隽永和机智得多;幽默的骨子里有时渗透讽刺的内容,但外壳又比讽刺温厚、博大和可爱得多。因此幽默的实现,有其特有的技巧和方法。          1.创造幽默的前提  创造幽默的前提是表现手法和内容的统一、幽默创造和幽默理解的协调和顺其自然的原则。  幽默的形式和内容  幽默的形式以风趣潇洒、逗人喜欢为特色。幽默的内容是理性的,蕴含着不言而喻、而又让人值得回味的哲理。这就是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美国哲学家帕克说:“有原谅人的幽默……喜剧要么是刺人的,要么是温厚的。讽刺的目的是道德主义和感化性的,幽默的目的,则是审美的和沉思的。”所谓“沉思”,就是对幽默内容的追求和探索,对所揭示问题的实质的思考。        20世纪30年代,郁达夫偕好友同下馆子。付帐时,他从鞋底抽出钞票交给老板,朋友不禁诧异万分,问:“君何以藏钱于鞋中?”郁达夫扬着钞票说:“这东西过去一直压迫我,现在我也要压迫它。”  从形式来看,鞋底藏物具有儿童般的天真,但是如果问一个为什么,就会发现其中值得思考的内容。  为什么说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创造幽默的前提?很明显,如果一味追求逗乐、发笑的形式,幽默会有庸俗之嫌,至多也只不过像滑稽那样让人一笑而已,没有更大的价值了。另一方面,摒弃必要的表现形式,仅仅呈现一个赤裸裸的内核,这是一种干巴巴的幽默,实际上也无幽默可言。  意大利名作家罗西尼听说一些百万富翁准备在法国为他建立一座雕像,感动之余问:“他们打算花多少钱?”“听说有一千万法郎。”“一千万法郎?”罗西尼不无感叹地说:”如果他们肯给我五百法郎,我就愿意亲自站在那座雕像的底座上去!”        这一幽默小品采取对比表现形式,反映了令人深思的内容;通过鲜明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在金钱万能的社会中,人的价值究竟有多少?这则小品之所以谐趣性强,是与其表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分不开的。  中外许多学者喜欢把幽默归属于美学中喜剧的范畴,故有幽默感也是一种美感的见解。它与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概括能力一样,同样是一种个体心理素质特征。如何评价幽默感这种特殊能力?关键在于理解和创造幽默的能力高低。  在幽默的实现中,为什么说幽默的创造和理解之间的协调是必要的前提?因为这种特殊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幽默效果。无论从创造幽默的主体,还是从感受幽默的客体来看,作为个体心理特征的幽默感决定和影响整个幽默过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在幽默感受方面,为什么有些人一点就通,而另一些人却如“对牛弹琴”、无动于衷呢?显而易见,除了文化素养、地理、民族等因素外,幽默感这种能力的个体差异则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早在几百年前,达尔文(Gharles DarWin)就指出,面部活动可以加强情绪感受。以往的实验研究通常是让受试者去做出笑的模样,然后了解其幽默感受的程度。这种方法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然而,慕尼黑大学心理学家斯特劳克(Fritz Strack)以实验证明:如果在听笑话或看幽默片时,故意做出笑的样子则能提高真正的幽默感受。  他的实验是在受试者毫无察觉实验目的条件下进行的,受试者并不知道是在接受幽默的考察,而以为仅在进行残疾方面的研究。斯特劳克让92名受试者分别用牙齿或用嘴唇叼住笔,同时展示出一组卡通片,让受试者根据各自感受的有关画面的幽默程度评分,分数从1到9不等。  嘴唇叼笔时,双唇紧闭,无法显出笑意;相反,仅用牙齿咬笔时,嘴巴拉开,嘴角上翘,该种面部活动犹如笑一样。结果表明:纵然是这种做出来的笑容,也能使人对卡通片的幽默感受能力提高。在双唇紧闭时,幽默的平均分为4.32分,而在用齿咬笔时的平均分数为5.14分。  心理准备、面部活动都是幽默感受或幽默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达尔文还是现代心理学家都认为,如欲愉悦,可借助于自我的行为,比如,做出笑的模样。了解这点对制造幽默和传达幽默是颇有裨益的。  “自然”的原则  可以这么说,在喜剧、曲艺、笑话、幽默小品、幽默摄影、漫画、趣联,乃至日常生活中,任何幽默表达的成功,都有信手拈来、顺其自然的特点,都有些“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遇”的味道。这就是李渔所云的“笑话逼人来”的自然原则。相反,苦思冥想,锁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而造出的幽默,很可能有失之于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的危险。  其实,“自然”作为幽默实现中的原则,在实用过程中是众所周知的(前文已有阐述)。这里,之所以特别强调,目的是为了防止在探讨下述具体方法时,有意无意地丢了这个根本。   2.幽默感知的主要途径  幽默的实现包括创造过程和理解过程,创造过程主要涉及一些具体的方法,而理解过程则与认识和感受的心理过程有关。一般来说,感知幽默的主要途径分视觉性幽默和听觉性幽默两大类型。  视觉幽默以目睹为快  视觉幽默,主要指具有喜剧意义和幽默内容的造型艺术和诙谐、滑稽的行为姿势以及它们的写照,它是能通过人的视觉感受所体验到的东西。视觉幽默对于幽默创造的基本要求是“目睹为快”。  美国军队中规定,军人不得留长发。但是,时任北约部队总司令的黑格将军却留着长长的头发。  有一名士兵对此不满,所以从报纸上找来黑格将军的相片,贴在了中尉办公室的门上,还画了一个箭头,指向总司令的长发,并写道:请看他的头发。  中尉看到这别出心裁的“抗议书”,没有去追查这是谁的杰作,而是将那箭头延长,指向总司令的领章,也写了一行字:请看他的官阶!  目睹为快与心理活动中的注意力有密切的关系。注意具有指向性,就是在某一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对象,而撇开其他对象。经验告诉我们:那些带有新颖感,尤其是具有趣味色彩的事物或现象最容易吸引人的注意。这种外界刺激信号通过视觉通路传入,作用于大脑,一系列的刺激物会在皮肤产生许多程度不一的兴奋灶。一定强度的兴奋灶的焦点部分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同时诱导邻近皮肤区域的抑制过程相应加强,人们就能清晰地反映与优势兴奋中心相对应的外界刺激物,而避开其他干扰性刺激,这就是注意指向和集中的生理心理学机制。  据此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为什么某些来自视觉幽默方面的刺激物容易吸引人的原因。如此,在苏州西园罗汉堂中,稍加留心,就可发现游人在500余尊罗汉像中会选择停留在千手观音与济公活佛的塑像前面。  这是为什么?对于前者,许多人喜欢数一数究竟有没有一千只手。这是好奇感的一种表现。而后者,却以其诙谐生动、滑稽风趣的幽默形象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诸如雕塑等造型艺术,是在空间内对有形世界造出明显的、摸得着的、为视觉感受通路所反应的艺术形象。虽然幽默塑像是静态的,在时间上并没有发展,然而却具有无限长久的感染力,它总能通过视觉形象来揭示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现藏于美国旧金山布伦达治馆中的青铜胡人笑俑,其创作时代当在周至汉代之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但是,每当我们看到椎髻胡俑那副笑容满面的样子,总是感到乐不可支,它们笑得那么憨傻,人间有什么样的开心事能令人如此绝倒?  除了幽默雕塑外,漫画、幽默摄影、幽默剪纸、哑剧和喜剧幽默片这些艺术形式中,认知和感受幽默的主要途径也在于视觉。幽默照片“被冷落的伙伴”就是通过鲜明的对比手法来揭示五彩缤纷世界中隐藏的幽默因素,对这一形式的幽默认知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视觉感官来实现的。  如果说幽默摄影是通过镜头来观察世界中的可笑现象的,那么,通过瞳孔的认知可以说是最为直接的了。  生活中可笑现象,乃至艺术的幽默创造通过人的感官反映后,究竟是不是幽默?这与感知者本身的文化素养、道德标准、心理素质以及当时环境对心境的影响等因素都有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对于同样一件事,有的人一触即发,而有的人却视而不见、笑不出来的原因。  对于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常常会看出环境和周围的许多可笑之处。著名法国物理学家安培一次外出后归家,走到门口,抬头看见门上贴了“安培不在家”的字条,于是就自言自语说:“他不在家,那我就走吧。”其实字条是他自己临出门时贴上的,因为他思考问题着了魔,才闹出这一笑话。目睹这种有趣现象,能不令人发笑吗?  生活中的可笑现象以及哑剧和喜剧幽默片中的视觉幽默与漫画、幽默照片以及雕塑相比,具有一种动态性的显著特点。从感知角度来看,动态性刺激比静态性刺激更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且不大容易诱发视觉疲劳。针对人的这种生理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在视觉幽默创造过程中充分加以利用。无论对于何种形式的视觉幽默,其中所应用的视觉性“语言”或“符号”都要有其生活的根源,即所有反映幽默的动作、行为、姿势、造型都与人们的生活劳动分不开,否则,我们就无法看懂和悟出这些“语言”与“符号”所传达的信息,更谈不上对这类视觉刺激产生快乐性反应了。  其实,我们身边的可笑现象和滑稽形象是很多的,而且千姿百态、各具风采,只要善于观察洞悉,不难随时找来一鳞半爪。从马路上浩浩荡荡的结婚车队中,在柜台的买与卖之间,是不是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景象?……只要稍加留心,你就会大饱眼福!   听觉幽默以耳闻解颐  相声、快板书、绕口令、急口令、笑话、喜剧性音乐等艺术式样的幽默理解和认识主要是通过听觉途径被感受的。  在听觉幽默的表达方面,有的是以“噱头”或“包袱”来制造笑料,有的则讲究板式、辙韵和学唱,着重于烘托滑稽有趣的气氛。以言语、韵律、乐声为符号的听觉性幽默刺激通过言语听觉分析器传入通路,抵达大脑左半球皮层的威尔尼克中枢(WeniCke’s center)区,在那儿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   视觉幽默讲究目睹为快,我们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一下子把某个场景中整个空间内的活动全部摄入眼眶,这对听觉途径所反映的幽默来说,却无类似的特点。不过,我们正好可以扬长避短,把在某一瞬间内的活动用说相声、讲笑话那样串成一根长线,先把笑料铺平垫稳,埋下伏笔,随后给听众感官以一步步刺激,把听众的注意力和全部心思都吸引到预先“伏下的线索”上去,并且顺其发展而思考,直到最后揭底之时突然打断原先的思路,造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幽默效果。  甲:有一天,我们正在原始森林中勘测,忽然窜出一头野牛,连蹦带跳,连吼带叫!  乙:哎呀,糟了!  甲:没关系,沉住气,我说:“马尔丁,你快躲开!老赵,别管它,让我来!”  乙:你怎么办?  甲:我躲起来啦。  乙:什么,躲起来呀?  甲:我躲在一个有利地形中,操起枪,碰!碰!碰!就是三下。  乙:把野牛给打死啦。  甲:不,我吓唬吓唬它。野生动物是宝贵财富呀。  对于这段相声,让我们不妨用眼睛看的途径来认识一下其中的所有活动,可以发现,所有的活动几乎都是在一个瞬间中发生的,而且仅仅用眼是感受不到其中有多少幽默的。可是,一经把它改成听觉性表达方式,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在这一段子里,“躲起来”和“碰!碰!碰!”三枪就是在我们听的过程中埋下的两个笑料。从开始的挺身而出到躲起来,令人摸不着头脑,可话锋一转,接踵而来的解释又很圆满合理。随着“碰!碰!碰!”三声枪响,听众又急于想知道野牛是死还是伤,谁知却又轻描淡写地称“吓唬吓唬它”到这一当口,紧张的期待顿时烟消云散,化作一片笑声。   应该在这里强调指出,在任何一种幽默的表达形式中,纯粹的视觉幽默或听觉幽默是很难区别的,它们通常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的。比如,在视觉幽默的表现形式中的漫画或喜剧幽默片中,感知过程似乎仅仅与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的兴奋行动发放有关。  其实不然,当我们在观赏迪斯尼的唐老鸭点燃火炮时,尽管没有任何配音或旁白,可是内耳系统里的听神经细胞也处在应激准备状态。这样,当炮筒口冒出缕缕青烟时,我们也会仿佛“听见”轰然一响,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所谓联觉或通感,心理学上指一种感官已经产生的感受,可引起另一种感官的感受变化。  正如视觉幽默可诱发听觉的通感一样,听觉幽默也可引起其他感官的联觉。从视、听觉相互影响的通感心理现象来看,在听觉幽默表达中,注意选用人们所熟悉的东西作为幽默素材,则有加强听觉幽默效果的作用。   在趣剧、喜剧中,幽默感主要在于视觉与听觉的综合。凡是能影响这种综合程度好坏的所有艺术手法都将最终影响幽默感染性的强弱,也就是影响美的享受效果。  梁赞诺夫执导的苏联影片《办公室里的故事》头场,就通过我们的视网膜,呈现一连串快速剪接的镜头:上班铃刚响,办公室内的女公务员忙开了,梳头、抹粉、涂唇膏、照镜子……接着幽默的画外音传入耳中:这是“美人们上班化妆的情景,这已成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传统了,但用不了多久,她们又要投身于“甜蜜的、充满报表、数字、计划、报告的汪洋大海中去了”。  这个开场从视听角度双管齐下,把观众不知不觉地引入幽默意境。这里,来自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幽默刺激在各自的强度和出现的顺序上具有最适宜的搭配。所谓最适宜搭配,是指两者产生的效果是叠加的,而不是由于你争我夺,分道扬镳而且互相抵消的。  一个感觉分析器的活动通过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从而影响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效果。一种分析器系统的强刺激会削弱另一种分析器系统的感受性。比如,高强度音响的听觉刺激,可以降低视觉的感受效果。了解这种感知方面的心理机制,在舞台喜剧、影视喜剧以及一切有关视听综合性幽默表现的艺术形式创造中,是有指导性价值的。  为什么有些喜剧中的表演会给人造成做作和别扭的厌恶感呢?这是因为感知者在欣赏那些自鸣得意、自以为能逗笑的表演时,由于在视或听方面感到“不顺眼”或“不顺耳”,感到严重的不舒服,才会产生这种抵触情绪。  当剧情中出现幽默语言时,也许视觉方面的幽默配合仅需演员耸耸肩就足够了,但有时却为了逗笑而不适当地加大了滑稽动作表演的强度,结果适得其反。这是因为来自视听的刺激发生了冲突,造成了感受方面的混乱和不协调。不是吗?我们常常在一些喜剧中可以发现:有的跟头似乎不值得摔,有的脾气似乎不应该发,有的鬼脸似乎还是不做为好。   3.创造人生,幽默一百  再来讲幽默创意,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创意的好题材,例如做幽默演讲的时候,将一些人生哲理用浅显、幽默、押韵的句子说出来,多半能够达到良好的“笑”果。例如:讲到“笑神”的重要时,就说:“每天都要满面春风,走路才会有风,身体健康,事业才会赶快成功。”讲到“自我肯定”时说:“一支草一点露,天无绝人之路,有风就有雨,有路就有步,有学习就有进步。”  创意的语言,是生活诸多创意中最有力的题材,最能让人印象深刻、感同身受。有两性专家讲夫妻相处的艺术,特别交待男士们千千万万不要“婚前像动物(猛献殷勤)、婚后像植物(叫不动了)、过几年又成了矿物(死气沉沉)……”这些创意可都是最难能可贵的“人际巧连智”呢!  美国某大航空公司为了“到底要不要将最新型的喷气引擎装置在逾龄的'老母机’身上”,特别召集了—批顶尖的工程师前来开会讨论。  会中论辩激烈,正反意见呈现两极化,赞成的人认为这样可以提高飞机性能、节省油料、降低噪音等;反对的人则认为飞机实在是太老旧了,装上新引擎反而浪费。正反双方激辩了半天还得不出个结论来,这时候,主席清了清喉咙说:“这些老母机就像是老祖母,替老母机装新引擎,就好比替老祖母隆乳,虽然有可能浪费,也有可能不浪费,但无论如何,老祖母一定会觉得相当高兴。”  会场上顿时哄堂大笑,人人笑弯了腰,我们不敢保证老祖母隆乳后会不会改善她的性生活,但会议的结论出来了:将老母机换上新引擎!  人跟人之间很多难解的习题,只要“幽默”一端上桌,统统可以把酒言欢。幽默,可以说是“人生习题”的“最佳方程式”。  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最风度翩翩、谈吐最风趣,44岁就担任总统的约翰·甘乃迪先生也精通个中三昧,有一次,他让一大帮的记者跟随着他搭乘“空军一号”总统专机到某个地方去参观视察,飞行途中,平易近人的总统与随行的记者们闲聊着,忽然有一个记者提出了个相当“尴尬”的问题,他冒失地问道:“总统先生,如果现在飞机突然失事坠毁的话,您看会有什么后果?”愉快的气氛顿时僵住了,众人一时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处置。  好个甘乃迪,但见他慢条斯理地说:“唔,会有什么后果我不知道,不过有一件事情我绝对可以确定,就是明天早上的报纸一定会刊出你的大名,只不过,字体会很小。”好一记幽默变化球,高明地丢出,不但化解了尴尬,还反修理了唐突的记者一顿。   幽默的佳肴,如果再加上“智慧的佐料”,就更上一层楼了。  一位大老板买下了一大座美丽的花园,占地非常的广,他预计要雇用12位园丁来照顾,登报招聘后,应征信件如雪片般飞来,总共有数百封之多。  大老板让执行秘书全权负责这件事,秘书经过初步筛选后,通知了50个人前来面试,并交待他们将平日穿的工作裤一并带过来。  面试当日由执行秘书担任主试官,进到考场,只见执行秘书不发一语地看了看应征者,再翻一下他们带来的工作裤,就打下了分数。  录取的12个人被通知来上班了,工作间窃窃私语,最后实在忍不住好奇心,推派代表跑去问执行秘书:“到底是什么原因能够被录取?”  执行秘书笑着回答说:“没什么,我主要是看看工作裤上有没有补丁?还有补丁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你们的补丁都在膝盖上,所以我就决定录用,如果补丁是在臀部上,我是绝对不用的!”    许多人最近都在流行减肥,明明已经瘦干了还要减,这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不论高矮胖瘦,自然才最美,高的人叫做“顶天立地”,矮的人称为“脚踏实地”,胖的人是“心安理得”,瘦的人就“理直气壮”,高矮胖瘦皆大欢喜啊!与人相处只要时时拿出诚意,展现创意,任谁都能采收到人生的好果子。     二、幽默的真理性  过去许多学者对“喜剧”这一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喜剧并不存在于对象之中,而只是由主体的机智和想像而加之于对象的。尚·保罗说过:“喜剧总不是包含在笑的对象中,而是包含在笑的主体中。”  另一种观点承认喜剧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滑稽的真正领域是在人、在人类社会、在人类生活中。”但他又认为:现实高于艺术,生活的喜剧高于艺术的喜剧,艺术只能是现实的复制品,他说“现实中每分钟都有戏剧、小说、喜剧、悲剧、闹剧”,实现生活中的素材就往往“具有艺术的完美和完全”,所以“不需要任何改变”,就可以“重新”成为戏剧和小说。我们认为前者是主观唯心论的典型,后者则仍带有机械唯物论的烙印。  其实,高级的、上乘的幽默应该而且必须具有真理性。什么叫幽默的真理性呢?首先,就幽默的源泉来说,它应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它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固有的一类特殊性矛盾———丑或滑稽的真实反映,而不能是主观臆造的结果:脱离现实,闭门造车,是搞不出什么令人信服的高级幽默来的。其次,它不能只是生活中的丑或滑稽现象的直观的、不加选择的、无动于衷的反映,而必须从中提炼出耐人寻味的深刻的思想来,但这种思想是从原来的矛盾中通过深入的分析而获得的,绝非由主体的机智和想像而强加于生活的。  总而言之,只有当幽默家具有丰富的生活知识、真正的幽默感、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常的机智,他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具有重大的喜剧特征的客观事物,并通过主观努力的研究和思索,从而创造出崇高的滑稽。这些特征在此之前还被隐藏着或掩盖起来,一直没有被人发觉,可是现在却通过幽默家的发掘和创造,用艺术的形式呈现在读者和观众的面前。  因此,所谓幽默的真理性,就是幽默的真实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就是幽默的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的统一。如果两者都不具备的笑话,自然用不着去说了;而即使能令人捧腹但只具备一个方面的笑话,也往往进不了狭义幽默的范畴。  明朝有一个大名士,叫解缙。他专门喜欢逗乐子,闹笑话。  一次,和几个朋友一道走在街上,那几个朋友指着街对面店铺里坐着的一个年轻老板娘对解缙说:“只要你能前去说两句话,一句话能让她笑,一句话又能让她上火,我们就请你的客。”解缙说:“这有何难?”只见他快步走到店铺前,突然向躺在店前的一条黄狗双膝一跪,高声喊道:“爸爸,儿子给您请安啦!”  女老板一见此状,不禁哈哈大笑。说时迟,那时快,解缙转身,又面向老板娘跪倒在地,也高喊道:“妈妈,儿子向您请安啦!”女老板一怔之余,不禁大怒,骂将起来。    这样的笑话显然是胡编硬凑的,一个名士在封建社会怎么能干出这种事?这则笑话既没有客观的可能性,也没有任何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这大约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堕入传统的'说笑话’和'讨便宜’吧!”  艺术中的喜剧是生活中的喜剧的反映,真正的幽默之花只能开放在生活之树上,它的根必须深深地扎在现实的土壤里。  此外,有些小品虽然同样具有生活的基础,但其中有的堪称完美的主客观的结合;而有的或因客观事物的矛盾却只具有偶然性的、微不足道的喜剧特征,从中提炼不出什么深刻的思想来;有的或因事物本身并不具备喜剧特征,而笑话的编制者却偏去制造喜剧的矛盾,把喜剧的形式强加到客观内容上去,从而虽能博得廉价的一笑,但到头来在有文化教养的人眼中出乖丢丑的却正是笑话编制者本身。所以都未达到真理性的高度。  即使运用同一种艺术技巧或方法,其作品有的达到主客观两者的高度结合,有的则否。就拿“戏仿”(Parody)这一艺术手法来说吧,众所周知,戏仿是中外幽默家、讽刺家以及一般相声演员惯用的一种方法,即把人所熟知的诗、词、成语、对联或短文等略加改动,赋以新意,使人与原作对照而产生一种滑稽感。鲁迅在《求实》一文中,讽刺国民党对日本侵略军不战而退,迁走北平的文物,同时又大叫不准大学生离开北平。文中写道:  废话少说,只录崔颢《黄鹤楼》诗以吊之,曰: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把崔颢的《黄鹤楼》原诗拿来一对照,就可看出其中的幽默含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鲁迅把“乘黄鹤”改为“骑文化”非常令人可笑,“文化”怎么可以骑呢?但荒诞之中自有可通之理:文物不就是体现文化的实体吗?这一句便暴露了国民党乘国难之机,大做手脚,损公肥私的丑恶行径,把最后一联只略微动了几个字,变成“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改得很巧,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国民党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而仍旧花天酒地的腐朽罪恶的真实嘴脸,充分体现了幽默的真理性。  抗日战争期间,峨嵋山成为旅游胜地,山顶庙中的和尚常借金顶出现的所谓“佛光”这一自然现象,大肆宣扬迷信,以骗取不明科学道理的善男信女捐献钱财。有一次,当家和尚领着游客在金顶处正“大吹法螺”,说菩萨如何显灵,和尚本身如何神通广大,不料一阵山风骤来把僧帽吹跑,和尚慌忙抢抓,但不得不眼睁睁瞧着帽子落入万丈深渊,十分尴尬。为此,游人中有调皮的四川大学的学生立即戏仿崔颢的《黄鹤楼》吟道:  僧帽已随大风去,此处空余和尚头。  僧帽一去不复返,光头烈日空悠悠。  朝思暮想追元宝,作假弄虚赚供油。  六根浇灌枝叶茂,阿弥陀佛不知羞。  当时闻者无不大笑,和尚更加狼狈不堪。这首戏仿诗也仿得很巧妙,对揭穿和尚的骗人花招和破除迷信来说,在当时确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它同鲁迅的戏仿诗虽是仿同一首诗,在思想性之高低上的区别则是显而易见的。  唐朝诗人崔护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从诗的故事情节来看,这是一首即兴的抒情诗。它给人看到的,似乎只是两个简单的画面———“人面桃花”和“桃花独放”。但是,诗中人物的活动却把两者串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在那种有异有同的对照和映衬之中,就鲜明生动地反映出人物感情的发生发展和起伏跌宕的变化,诸如初遇的爱慕、别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访、末遇的惆怅等等复杂的感情,从而表现出一种明快真挚、含蓄深沉的艺术魅力。后来有一书生在一家油炸糕点店小吃,也模仿上述崔护那首诗写了下面这样一首七言绝句:  去年今日此门过,麻面麻团相对搓。  麻面不知何处去?麻团依旧下油锅。  这位书生在这首戏仿诗中,嘲弄了人的生理缺点。这只能显示其内心的冷酷和文人的无聊,根本谈不上什么高尚的、激动人心的感情,不过是寻开心,目的在博人一笑而已。这样的作品只能作为艺术水平不高的相声艺人的“噱头”,有什么“真理性”之可言呢?又怎么能给它冠之以“幽默”的美名呢?  此外,就以任何一篇戏仿的作品而言,其有无“真理性”,是要看何时何人所作,为何而作,发挥什么样的社会效应,才能决定的。某期刊有篇论文,文中引用了一篇戏仿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著名短文《陋室铭》而作的《教室铭》。原作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弹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刘禹锡是唐代一个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文学家。早年与柳宗元同属当时比较进步的王叔文改革派政治集团。王叔文失败后,刘被贬为朗州司马,历尽艰辛。此文寥寥81个字,写出了作者志行高洁、安贫乐道的高尚意趣。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新近出现的那篇戏仿大作《教室铭》吧: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写情书,想女人。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这是某名牌大学学生的杰作。我们并不一般地、笼统地反对自嘲,自嘲不一定是坏事。只要不是由于玩世不恭,而是由于清醒和诚实,那“自鉴”式的幽默,也可以“鉴人”而发人深省。可是上述这篇戏仿的“自嘲”,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哪里还有一点大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呢?当然也谈不上幽默的味道了。不过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教育制度的缺陷。  下面我们继续来对幽默的“真理性”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一个老和尚偶拾得一乳婴,辛苦扶养,不让他与外界接触,从小令他诵经拜佛,不染半点红尘中事。待他长成十几岁了,老和尚断定他六根清净。一天首次带他下山,走到半山窜出一只老虎,小和尚大惊问道:“这是什么?”老和尚回答:“阿弥陀佛,这是女人。”小和尚道:“女人竟如此可怕。”  走到山下,突然遇到一个妙龄女郎,小和尚目不转睛地盯住女郎,老和尚见状,断喝一声:“那是老虎,要吃人的,还不快走。”师徒回到庙中,小和尚当晚就病了,茶饭不思。  老和尚不放心,前去照料,关心地问道:“徒儿,你觉得哪里不适?”小和尚不假思索,脱口便道:“我想老虎!”  另外,禅宗经典《五灯会元》里有一则笔记,记的是一则和上述类似的故事,但在过去狭义幽默论者看来,却算不得典型幽默:  两个和尚路过一条河,见一妇人正在河边犯愁,问之,知乃因难以渡河。于是小和尚便自告奋勇将妇人背过了河。谁知回到庙中,大和尚竟斥责小和尚犯了寺规,动了邪念。小和尚含冤辩解道:“我把妇人早放下了,怎么您还老放在心上啊?”  他们认为前则故事中小和尚是老老实实的,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因而这故事是上乘的幽默,而后则故事中小和尚是能言善辩的,一开口就说得老和尚哑口无言,因而这故事只能算是富于机智的。  我们认为:看问题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佛教主张唯心主义和禁欲主义。这两则小故事殊途同归地嘲弄了佛教清规戒律的违背人性和不人道,尖锐地讽刺了它的虚伪性,因而都是绝妙的幽默。然而我们的看法却正好与过去的学者观点相反,我们认为若就“真理性”,即主客观两者结合完美的要求来看,则后者更为平实自然,更有可信性,而前者却令人觉得有些矫揉造作、虚构失实之嫌。  总之,幽默的“真理性”对于职业的幽默家来说,是必须重视的、应该理解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又是艺术表现上的一个很高的要求。我们的职业幽默家成功地创造出了许多确实能让历史、社会照出自己形象的高级幽默,至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则用不着伤那么大的脑筋去考虑真理性问题,更用不着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想创造什么高级幽默,让我们仅就眼皮底下的滑稽现象和自身的愚蠢与弱点来寻寻开心,制造一些无伤大雅的笑料,使日常的生活过得更加轻松愉快些吧!  这里,再例举一篇《陋室铭》的“戏仿”。文章绝妙,颇具文采,不可不录,以助谈资。  官不在高,有威则名。学不在深,有权则灵。骄娇儿宝,惟其得馨。前厅“碧梦”绿,后门“竹叶青”。捧场有庸儒,差使皆壮丁。张口乱弹琴,假正经。爱甜言以悦耳,喜轿车之随行。出入“醉归庐”,往来“赏心亭”。神仙曰:“吾乐何有?”  下面我们再分类说明实现幽默的常用技巧。   三、歪理颠倒,趣味倍增  1.曲解原义法  曲解之法用得最成功的要数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大话西游》了,在影片里,孙悟空成了一个风流倜傥的多情种,而唐僧却成了一个絮絮叨叨、婆婆妈妈的稀顶男人。  曲解原义法就是利用众所周知的古代或现代的经典文章和词句作背景,然后做出歪曲的、荒谬的解释。新旧词义、语义之间的距离越大,效果就越滑稽诙谐。  在导致荒谬的各种办法中,喜剧性效果比较强的要算歪解经典,因为经典最具庄严的意味,语言又多为人所共知,一旦小有歪曲,与原意的反差就十分强烈。  写于唐代的《唐颜录》中记载,北齐高祖手下有一个幽默大师叫石动筩(tong),他就很善于用歪曲经典的办法在斗智性的幽默中取胜。  北齐高祖高欢曾于佛教大斋日设聚会,当时有一高僧大德法师在会上讲经。与会者对佛经有疑问者,都当场提问,法师当场解答,引经据典,言论深奥。有个叫石动筩的优伶最后提问,他对法师说:“我问一个小问题,佛常骑什么?”  法师答道:“或坐千叶莲花,或乘六牙白象。”  动筩说:“法师全不读佛经,竟连佛所乘骑之物都不知道?”  法师马上反问道:“施主读佛经,你说佛骑什么?”  动筩回答:“佛骑牛。”  法师问:“有何根据?”  动筩答道:“佛经上说'世尊甚奇特’。'特’不就是小牛的意思吗?”在座者听了此言,皆哄堂大笑。  世传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于四月八日,北齐高祖在这一天设斋会讲经,又是这个优伶石动筩当时也在座。会上有位大德法师在高座上讲论,有些人与他辩论经义,争执不下。石动筩便问法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法师答道:“是佛生日。”  动筩立即接过话头说:“既然是佛生的日,那么日即是佛生的了。”  法师马上改口说:“今日生佛。”  动筩又接着说:“既然是今日生的佛,那么佛是今日生的了?”  又有一次石动筩去参观国子监(相当于大学),一些经学博士正在论辩,正说到孔子门徒中有72人,在仕途上能够伸展自己的抱负。石动筩插进来问:“72人中,有几个是戴帽子的,有几个是不戴帽子的?”博士说:“经书上没有记载。”  石动筩说:“先生读书,怎么没有注意孔子的门徒,其中戴帽子的是30个,不戴帽子的是42个。”博士问他:“根据什么文章?”  石动筩说:“《论语》上说'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一共不是七十二人吗?”  本来孔夫子在《论语》中是和曾子等得意门生谈论自己志向和理想的,说的是能够带着五六个青年(年纪长到可以盘发戴帽子时)和少年六七人,自由地在风中的田野漫游,就很如愿了。这是《论语》中很有名的一篇,可是石动筩在这里把约数“五到六人”和“六到七人”曲解成五六和六七相乘以后,又和孔子门徒贤者72人附会起来,就显得很不和谐,因而就充满了诙谐的意趣。   这个石动筩的故事在《唐颜录》中有很多,下面是他歪曲另一经典著作《孝经》的故事:  北齐高祖有一次召集儒生开讨论会,会上辩论很是热烈。石动筩问博士道:“先生,天姓什么?”博士想北齐天子姓高,因而回答:“姓高。”石动筩说:“这是老一套,没有什么新鲜的,天有自己的姓,你应该引用正文,不要抬人牙慧。”博士道:“什么经书上有天的姓?”  石动筩说:“先生,你根本不读书,先生不见《孝经》上说过'父子之道,天性也’这句话吗,这不是说得明明白白,天姓'也’吗?”  石动筩在这里歪曲经典的窍门是用了“性”与“姓”的同音。特别是“也”在原文中是语气虚词,没有任何实义,石动筩把虚词违反规律地实词化了,当然就显得特别牵强附会,因而就特别滑稽。  司马迁的《史记》上有一句名言,叫做“一诺千金”,说的是秦汉之际,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武将季布,只要他一答应,多少金钱也无法改变。香港有个笑话就歪曲地解释了这个典故:有一位女士问先生:“'一诺千金’怎么解释?”  先生说:“'千金’者,小姐也;'一诺’者,答应也。意思是:小姐啊,你答应一次吧。”  把历史英雄的典故,通过词义的曲解变成了眼前求爱的语言媒介,二者之间距离有多遥远,则滑稽的程度就有多大。对于立志谈吐诙谐者,对这一规律应当深深领悟。一般人即使要作暗示性的表达,也都易倾向于近取譬,然而近取譬容易抒情,却不容易产生不和谐、不恰当的滑稽感和诙谐感。要使自己的讲话有谐趣,则应从不甚切合的远处着眼,以远取譬为上。古代典籍之于凡人,一般距离都十分遥远。既遥远而又歪曲,自然容易生谐趣。不过,古与不古不是问题的最关键之处,最关键仍然是曲解。   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也是个极风趣的人,在他的短篇小说《越女剑》中,他对“西施捧心”这一典故做了这样一种解释:西施是被牧羊女的剑气伤到了心脏,所以才有西施捧心,进而被东施效颦。谁都知道,西施是因病才胸口疼而捂住胸的。  如果这种曲解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锁性的,则其谐趣的效果则会相应层层放大。  有一个县官处理一切事情的惟一依据是一本《论语》,他常说:“人家都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何况我有整整一本。”  有一天早上,他升堂判处三个贼人。第一个贼人偷了一只小鸡,县官一翻《论语》,便判道:“黄昏时分,将此人处死。”旁边一位幕僚暗暗对他说道:“太重了!”县官瞪大眼睛嚷道:“《论语》上不是说过:'朝闻盗夕死可矣’吗?”(其实,《论语》的原文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二个贼偷了一口钟。看过《论语》以后,县官匆忙宣布释放,幕僚莫名其妙。县官说:“《论语》云,'夫子之盗钟,怒而已矣。’圣人规定盗钟是要宽恕的。”(其实《论语》的原文是:“夫子之道,忠怒而已矣。”他不但读了白字,而且读错了句。)  第三个是杀人放火的惯犯。县官看了案卷,知道此人的父亲也是个大贼,三年以前已经被斩首。于是他竟马上离座,对贼人纳头便拜,连声说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你是个大孝子,公差无礼,还请见谅。”  这三个案件由于对《论语》的曲解程度和宣判失当的程度越来越离谱,因而显得越来越荒唐,诙谐效果也就随之层层递加了。  这种诙谐故事的结构看似复杂,好像难得有这样互相连锁的巧合事件。但是,对编故事的人来说,并不是先有三个故事的巧合于《论语》中的语句,而是倒过来,先在《论语》中选三句可能被歪曲者,以同音异义为媒介,使经典原义与故事中的现场歪曲语义尽可能拉开距离,导致显而易见的荒谬,最后按荒谬的程度顺序编排,把最严重的放在最后作为高潮。  这种歪曲经典的方法很适合放在表演性的幽默中,如小品、相声等,一般难于直接用于人际交往或谈吐之间。但若能改变角度,结合其他方法,则仍可以用之于人际交往之间,增加谈吐的谐趣。至少可以用以针对自己,即用于自我调侃,如故作蠢言或故作大言时加以引用,以大智若愚的姿态出现,使对方与你之间缩短心理距离,增加分享谐趣的渠道。   还有一种望文生义的幽默方法,在本质上与曲解经典法是一致的,即歪曲地解释或解构。  “望文生义”的原义是:只按照字面去牵强附会,而不探求其确切的含义,含有明显的贬义。望文生义法,即明知故错,只按字面理解词义,得到与原解释截然不同的结果,也会使说话十分诙谐,充满幽默感。  有位主管主持会议,开宗明义地宣布:“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研究全厂改革大计,故应明令禁止说普通话。”  与会者不禁愕然:“普通话,为什么要禁止呢?不说普通话,莫非要说方言或英语不成。”  望着众人迷惑不解的目光,主持人这才缓缓解释说:“所谓普通话,就是指那种普普通通、平平庸庸、四平八稳、不痛不痒、没有独到见解、缺乏实际内容的套话、空话。这种话难道不应禁止吗?所以,我提议在今天的会上,大家一定要说切实有用的话!”  听到这里,众人才恍然大悟,全场大笑,鼓掌表示赞同,主持人巧用望文生义法,开场白极富幽默感,既点出会议的宗旨,又活跃了会场的气氛。  望文生义法是一种巧妙的幽默技巧。运用它,一要“望文”,即故作刻板地就字释义;二要“生义”,要使“望文”所生之“义”变化得与这个“文”通常的意义大相径庭,还要把“望文”而生的义,引向一个与原义风马牛不相及的另一个内容上。从而在强烈的不协调中形成幽默感。因为所有的幽默,从总体上说,都是来源于不协调。  幽默是美德和智慧的集中反映,又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表现。你要想变得富有幽默感,就得重视自我培养。  望文生义也好,曲解经典也罢,都需要一个条件,即对你所曲解的意思要让别人心领神会。对方至少要熟悉你所歪曲的经典原义,同时对方的智力能够达到明白你是故意歪曲的。如果他达不到这种水平,把你的故意歪曲,当做无意的错误,再来纠正你,那就必然导致幽默感的丧失。   在西方有两句经典性格言:“上帝支配众人的生命”、“杀他同类的人有罪”这是家喻户晓的。有一个西方剧作家让他的人物说了这样一句话:“只有上帝有权力杀他的同类。”由于西方人对原来的两句话有深刻的共识,因而很容易领悟到诙谐之趣。同样是这一句话,如果在中国人中间,那就不会有什么诙谐的效果。  这种方法除了用于自我调侃之外,还可以在讽喻他人时使用。有些场合不便直接指出对手的错误,就可以借讲故事的形式,把对手的错误转移到古人头上去,既不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又能显示自己幽默的魅力。  当然,这时需要类比得当,而且分寸也需斟酌。如果类比不当,对方可能无所感觉,如果类比过分直露,可能失去分寸,不但显不出你的智慧的丰富,而且招致对方的反感。立志于谈吐幽默诙谐者切忌“引喻失当”。  以曲解之法喻人,既可产生亲切感,也可导致轻浮感,其间分寸,应视具体环境与关系性质灵活掌握。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深深体会,准确掌握,此外之“捷径”均非最有效良策。   2.制造误会法  欲达到语言幽默的效果,有时需要去故意营造一种让人“误解”的语境。中国的相声老艺术家们总结出这样一句话:理儿不歪,笑话不来。  这就是说,误会是因为语义的转向而产生,词语由甲义被误解为乙义时,导致语义迁移,形成一个幽默的对话情境。产生歧义的词语是产生这种情境的桥梁。认识上的缺乏、知识的不足,都可以带来误会,当然,这里是指故意误会。由误会法构成的幽默,多是嘲笑智慧的欠缺,因而这类幽默中的主人公多是性格上有缺欠的人或是儿童。  有一个医学院的学生,期终考试不及格。补考时老师为了给他一个及格的机会,就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  谁知这个学生听了毫无反应。老师生气地喊:“李时珍,你听见没有?”学生听了,赶紧拔腿就走,老师惊奇地叫住他,问道:“喂,你为什么走呀?”“您不是已经在叫下一个学生了吗?”学生回答道。  “李时珍”这个词的意思本来是很明确的,但在此却成了一个产生歧解的词语,它产生歧解的可能性是这个考生平时学习很差,连最基本的常识———《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都不知道。人们对这个学生是既“笑”又“嘲”的,他在这出“喜剧”中无聪明机智而言,他是因误所致,处处被动,成为被幽默的主要对象。它构建在“喜”与“悲”的交叉点上,人们笑其考场的狼狈相,悲其学业上的荒疏。  在这类幽默中,有的并不一定有什么思想内容,而是纯粹以误会的方法构成幽默,可以说是在玩幽默。  有一对夫妻感情不好,各自都有外遇。一天,夫妻俩在睡觉,妻子突然在梦中惊慌地尖叫起来:“天啊!你快走,我丈夫回来了!”  丈夫一下惊醒了,连忙穿上鞋说:“糟了!我这就走!”一溜烟地逃走了。  夫妻各怀鬼胎是产生误会的前提,妻子惊慌尖叫喊出那句话,是误会产生的触媒。妻子梦中语,本来是“误”,丈夫以“误”为真,以致再“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糟了!我这就走!”同时采取了错误的行动:从合法的自己家中逃走。一误而再误,创造了特殊的对话情境,让读者感到意外,自然笑不能禁。   有位男子性格内向,十分害羞。他始终没有勇气向他心爱的女友表白自己的情意。他的女友非常了解,也非常爱他,常常给他创造机会,可是他十分木讷,始终不会利用这些机会。  有一天晚上,他们来到公园散步,走了一会儿,他们就在长椅上坐了下来。他仍旧像往日一样默默无语,他的女友又向他暗示道:“我听说男人一条手臂的长度与女人的腰围相等,不知你信不信?”  “是吗?”他回答道,“可惜我没有带尺子来量一量!”  误会也往往发生在故事中的人物缺乏思考和判断力,机械地去理解别人的话,以致“顺水推舟”,发生笑话。  一位顾客坐在一家高级餐馆的桌旁,把餐巾系在脖子上。经理很反感,叫来一个招待员,说:“他这么做是不允许的,但话要说得尽量委婉些。”  招待员来到那个人的桌前,很有礼貌地问:“先生,您是刮胡子,还是理发?”  在大千语言世界里,误会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只有那些经过精心营造的误会才有幽默价值。否则,随意道来,至多产生滑稽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日常谈吐中,要巧用误会,施展语言机智,达到幽默效果。   3.歪理错位法  若是“逻辑”有悖于人们的常规思维,于是就会产生歪理,幽默的素材便在“歪理”中滋长出来。  有一个相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甲乙两人相逢,一见如故,握手言欢,嘘寒问暖。待两人很是亲热了一番之后,突然发现对方竟是陌生人,于是两人异口同声地问道:“请问尊姓大名?”  作为相声里的材料,这个故事是富有幽默感的。那么它的幽默感是怎样造成的呢?它显然是将事物正常的握手顺序易了位,违反了常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先互相认识再彼此亲热的,而故事中的甲和乙都还没弄清对方的尊姓大名就忙于问安、言欢,这就是颠倒了人们相识的一般规律,与人们的正常逻辑不谐调,于是幽默感便应运而生。   梦是不能续做的,但在幽默中却可以。  有个人做了个梦,梦见朋友请他去喝酒看戏。大家刚入席,酒也斟满了,菜也端上来了,戏也开场了,可是他却被老婆叫醒了。于是,他把老婆好一顿臭骂。老婆说:“别骂了,你还是赶快睡吧!可能现在戏才演到一半哩!”  这人大概是个戏迷。他贪恋着那场睡梦中的好戏;他也可能是个馋鬼,舍不得梦中的一桌酒席。可是好梦未圆,就被老婆打破了,他怎能不恼?这人也够痴的,梦境岂能当真?即使梦接着做下去,他欣赏的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品尝的也不过是不能充饥的画饼。但故事发展到此还没有多少幽默味,只是一般的讽刺痴人。倒是他老婆的答话,为这则故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她以梦为真,让丈夫接着做梦,到梦中去找回刚才失去的快乐,就显得十分荒诞,富有幽默感了。  以上是典型的歪理运用。下面再看几例:  甲:咸鸭蛋为什么是咸的?乙:咸鸭蛋是咸鸭子生的!  甲:鱼为什么生活在水里?乙:因为陆地上有猫。  甲:你的狗生跳蚤吗?乙:不,它只生小狗。  甲:简述母乳喂养的好处。乙:便于携带。  以上用制造歪理而产生的幽默,要么得力于幽默者的“智错”,要么得力于幽默者的“奇诡”,均令人哑然失笑,过耳不忘。   运用歪理、错位等法,由于可以放开想像的翅膀,对事物进行随心所欲的解释,所以,很多聪明之士常常用它解难。  若干年前,美国一出版商有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脱手。一天,他忽然想出了主意,给总统送去一本书,并三番五次地去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便回了一句:“这书不错。”  出版商便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欢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便被抢购一空。  不久,这位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又送了一本给总统。总统上过一次当,想奚落他,就说:“这书糟透了。”  出版商闻之,脑子一转,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又售罄。  第三次,出版商再次将一本书送给总统时,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便不做任何答复。  出版商却又抛出新辞:“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这回书又被抢购一空。  最终的结局是总统哭笑不得,商人却大发其财。  在“歪理、错位”的运用上,不能不单独提一笔的是美国人安·比尔斯著的《魔鬼辞典》。这部西方最负盛名的讽刺、幽默、调侃反语辞书,是集“歪理”之大成的经典之作。仔细地看《魔鬼辞典》词条的解释,貌似正理,而许多时候都是以不同角度去曲解其义的歪理。  这也提醒我们,在看待“歪理错位法”炮制的幽默时,不要以为全是歪得无谱,应注意歪打正着!  对此量度的把握,你也许能从以下几个经典的词条中,寻觅些蛛丝马迹,甚至会得出些规律来。  大炮:一种用来校正国家边界的仪器。  热情:这是年轻人常患的一种疾病,内服小剂量的悔恨,外敷一些经验的药膏,即可治愈。  幸福:想到另一个人的悲惨遭遇就涌现于心头的一种愉快感。  婚姻:这种人为社会团体,由一个老板、一个老板娘和两个奴隶组成———四者合而为二。  牧师:这种人为我们安排天国的事务,为的是使他自己过好世俗的生活。  马戏团:这是老马、小马和大象被允许观看男人、女人和孩子扮演傻瓜的地方。  嫦娥: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女人。  以眼还眼:眉目传情。  嫁妆:丈母娘给女婿的回扣。  辩论:一种文明的争吵。  飞来横祸:天哪!周六还要去补课。  迟到:发挥编故事才能的关键时刻。  寡不敌众:一个监考老师与一班考生。  网吧:用手聊天的地方。  大材小用:用房梁做筷子。  生死之交:临终一刻。  不吐不快:喝醉酒。  不明不白:停电之夜。  谈古论今:历史书。  鬼斧神工:阎王爷打家具。  睹物思人:看到借条,想起欠钱不还的张三钱。    4.假痴不癫法  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是个很穷困、但很幽默的孩子。镇上的人常常喜欢捉弄他,经常把一枚5分和一枚1角的硬币扔在他的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那枚5分的。  有一天,一个妇女问他:“为什么你不捡1角的呢?难道你不知道哪个更值钱一些吗?”  “我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拿了那枚1角的,恐怕他们就再也没兴趣扔钱给我了。”  威廉捡钱用的就是认错为真法。他只捡5分的硬币似乎表现了他的“愚”,但他是为了让镇上人继续有兴趣扔钱给他,却显示了他的“智”。而这种“智”却深藏在“愚”的表现形式中,看起来也就大智若愚了。正因如此,人们又禁不住要钦佩小威廉的机智和聪明了。  认错为真法是以愚的形式来表达智的内容,属于先抑后扬。先抑,可以使人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产生一处“你不行”的错觉;后扬,则迅速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出人意外,令人惊奇。前后对比强烈,效果迥异,从而产生出幽默的情趣。  会幽默的人不可把自己的智慧放在脸上,而应当把智慧藏起来,因为理智与情趣是互相矛盾的,智慧越是直接表述出来,越是缺少幽默之趣。因此,为了取得幽默的效果,往往需要假作痴呆,故作蠢言,这就是大智若愚的幽默法门。  约翰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学习成绩不算很好,但教师认为他处理问题有独到之处。一次,教师约了一位心理学家来考问他。  心理学家开门见山地问:“《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谁的作品?”  约翰懒洋洋地说:“我怎么会知道,像我这样年纪的孩子是不会看莎士比亚的作品的!”  表面上看来,他好像没有回答心理学家的问题,可是实际上他已经准确地回答了问题。这种方式在于巧妙地运用了逻辑矛盾来表现他的聪明、机智和幽默。   在现实交际中,适当地运用“大智若愚”的幽默技巧,能增添谈话的趣味,活跃谈话的气氛,并能充分表现你的才智和幽默,使他人对你产生好感,从而使你的人际交往手段易于成功。但要注意的是,运用这一技巧时,必须适可而止,水到渠成,切忌矫揉造作,否则,就会给人一种自作聪明、哗众取宠的卖弄之感,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弄巧成拙,前功尽弃。  莎士比亚在其著作《第十二夜》中,让主人公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因为他很聪明,才能装出糊涂人来。彻底成为糊涂人,要有足够的智慧。”特殊场境中的假装糊涂其实是一种机智的应变。  在一些意外的场合,常常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处理不好着实使人尴尬万分。此时要化解难堪,不妨假装糊涂。  有一次,一位男导演有急事要去女澡堂寻找一位女演员。在澡堂外喊了几声没有反应,就推门进入到更衣室,只想到女演员在浴室里,哪知道她已回到更衣室,正蒙着头巾在擦头。当然女演员的胸部以下完全裸露。  女演员“啊”了一声,急忙转身隐蔽。同时,导演赶紧把门关上,也叫了一声。  “啊,对不起,大三郎先生!”  导演当时喊出了男明星的名字。更衣室内的女演员一定在惊恐之余,抚摸着胸部而长嘘了一口气。  这位导演故意以干脆疏忽到底的做法,不使女演员感到羞怯,而了结此事,真是高明。  难得糊涂法的妙处在于真则假之,假则真之,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先是迷惑对方,然后大家都能体面地从困窘中“拔”出来。  有时,假装糊涂很难在复杂的场合出奇制胜,这就要求在这些场合对自己的“糊涂”来一个聪明的注脚。    保罗正在路上走着,忽然窜出一个强盗,用手枪对着他说:“要钱还是要命?”  “你最好还是要我的命吧!”保罗说道,“因为我比你更需要钱。”  这里,保罗的上半句回答显得很糊涂,因为遇上歹徒,恐怕谁也会保命的。其实,后一句才点出真义。  假痴不癫法也可带有一定的善意的攻击性,这种攻击由于富有人情味,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同情心,所以,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  有段时间物资普遍供应紧张,在农村买钉子都难,大家都想办法托熟人走后门买东西。  有位老汉盖房,急需买几斤钉子。他来到镇上商店对营业员说:“我买10斤钉子。”  营业员说:“没有了。”  老汉又说:“没有10斤,我就买5斤吧。”  “也没有。”  “那就2斤。”  “还是没有。”  老汉仍然苦苦哀求道:“你无论如何得卖给我1枚。”  营业员诧异地问道:“你这个人才怪呢,买1枚干什么用?”  老汉说:“用它把你们的'后门’钉住。”    那位营业员为老汉的幽默所感动,一笑之后,出于愧心,反而真的卖给老汉5斤钉子。  买1枚钉子是蠢事,去钉他们的后门也是不能办到的,但充分表现出了老汉的机智和幽默,而幽默的效果常常是意想不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一法西斯头目戈林问一瑞士军官说:“你们能参加战斗的有多少人?”  “50万。”瑞士军官答道。  戈林面露鄙视之情,说:“如果我们派百万大军进入你们国境,你们该怎么办?”  “那我们就每人打两枪。”  面对法西斯的狂妄之言,瑞士军官并没有退缩,在军事这一严肃的话题上,他采用了幽默的技巧,狠狠地回击了对方。  表面上看,将我方军队的人数告诉对方,这也许是最无知的举动,但是他却利用一个数字压倒了对方的嚣张气焰,这也是大智若愚的一种表现。   5.荒谬夸张法  为什么天上牛在飞?因为地上人在吹。  吹牛的笑话很多,你平时既可收集,也可以创作。有空你也不防试着吹牛,反正吹牛不上税,也不会有其他麻烦。美国有个吹牛者俱乐部,专以荒谬夸张吹牛为乐,可见这种幽默技法之实用。  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在一起吹嘘他们本国的火车是如何如何地快。  法国人说:“在我们国家,火车快极了,路旁的电线杆看起来就像花园中的栅栏一样。”  英国人忙接上说:“我们国家的火车真是太快了!得往车轮上不断泼水,不然的话,车轮就会变得白热化,甚至熔化。”  “那又有什么了不起!”美国人不以为然地说,“有一次,我在国内旅行,我女儿到车站送我。我刚坐好,车就开动了,我连忙把身子探出窗口吻我的女儿,却不料吻着了离我女儿6英里(1英里=1.6093公里)远的一个满脸黑乎乎的农村老太婆。”   荒谬的夸张几乎总能引起人们发笑的,因为荒谬夸张本身包含了不协调,从而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  甲乙丙三人在证明自己的酒量最差。  甲说:“我喝一杯酒就醉。”  乙说:“我喝一口酒就醉。”  丙说:“我闻到酒就醉。”  这时,丁推门走了进来,看到他们三人,便问道:“你们在做什么?”  甲说:“我们在争论谁的酒量差……”  话音未落,丁就醉倒在地。原来,他一听到酒就醉。   有时工作闲暇讲几个吹牛的幽默段子,能调节一下紧张情绪。这种幽默段子越是夸张离奇,越能达到娱乐的效果。以下几个幽默段子颇能逗乐。  “我们去过的地方冷极了,”一位曾到北极探险的人吹嘘说,“冷得连蜡烛的火都凝固了,我们怎么吹都吹不灭。”  “这算不了什么。”他的竞争者说,“我们去过的地方更冷,话从嘴里一出来,就变成了冰块,我们必须把它们放到油锅里炸一下才知道刚才说了些什么。”   一天,两个不同国家的人在吹牛。一个说:“我们国家的桥很高,人从上面跳下去,十分钟才跌落入水摔死。”另一个说:“那算不了什么。在我们国家,人从桥上跳下,没到底就饿死了。   在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萨利姆吹牛的笑话、趣话和讽刺故事,其中就有不少是利用夸张手法来达到幽默的效果。  一天夜里,萨利姆在回家途中遭到两个强盗抢劫。一无所获的强盗只好把他痛打一顿放走了,可他们仍不甘心,悄悄尾随萨利姆来到他家,爬到天窗偷听他究竟向妻子说什么。  “刚才回来的路上,突然窜出八个蒙面大盗拦住了我的去路。我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飞起一脚把其中两位打翻在地,又猛击一掌把两位打了个屁股朝天,后来又用脑门把两位顶死在树上,剩下的两位一看,吓得正要转身溜走,让我一手一个,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他们揪住了。我本想把他们揪回家来,让你拴上一根绳,当驴骑着玩的,快到家门口时我又发了善心把他们放走了。”  趴在天窗上的强盗一听全乐了。其中一位说道:“喂,萨利姆别把牛皮吹破了,要适可而止。”  萨利姆生气地对他们说:“去!我在家里还不许吹吹牛吗?”  一位吹牛大王对萨利姆说:“萨利姆,我养了一群鸡,你知道我那群鸡有多厉害吗?我说了你也许不相信。有一天夜里,我那群鸡飞到房顶,把天上的星星一颗颗地叼下来。后来,它们可能觉得不过瘾,又齐心合力把天上的月亮给啄下来,满街追来追去啄着玩。你说我养的这群鸡厉害不厉害!”  萨利姆听后,笑了笑说道:“你这个还稀奇吗?我养了几只山羊,你知道我那几只山羊有多厉害吗?有一天,我养的那几只山羊把我们家门前的一座湖,用一根长绳吊到天上去了。后来,我站在地下望着吊起来的湖,看见湖里的鱼吓得一个个往地上跳,跳到地上全摔死了。”吹牛大王听了无言可对。  一天,国王觉得无聊,对萨利姆说:“如果你能给我讲一个我从未听说过的谎言,我会赏给你一百枚金币。”  “好吧,一言为定!”萨利姆说完,开始胡吹。  “从前,我家有一头骡子。一天,它挣断绳子逃了出去。我四处寻找,哪儿都没有找到。过了几天,我从集市上买来一个大西瓜,拿回家切开一看,我那只逃出去的骡子躲在西瓜里正在给王后补破鞋子呢。”  国王听后,笑了笑说道:“这种谎言我听得多了,并不新鲜。你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妻子说成了王后而已。”  萨利姆又开始讲新的谎言:“一天,我和父亲乘坐的船在大海上航行。突然,遇到了一只海盗船。海盗追上了我们的船,我抢过了舵轮,把船开进了一条大鲸鱼的肚子里。海盗船也跟着追进了鲸鱼的肚子里。我悄悄对鲸鱼说:'我们这条船大,你消化不了,那条海盗船小,你完全可以消化。’鲸鱼听了我的话觉得有理,就把海盗船吃掉,把我们的船给吐出来了。”  “这种吹牛的话我也听过不少,请你讲一个我从未听过的吧!”国王说道。  “好吧,那我就给您讲一个真实的事。一天,我在先父留下的一本书里,发现了一张借据。那借据是您的父亲已故老国王亲笔写的,老国王曾经向先父借过一万枚银币。您现在应该把您父亲借我父亲的一万枚银币还给我。”萨利姆从容地说。  “萨利姆,你这是胡说八道!我可从来没听说过有这种事。”国王恼怒地喊道。  “对了,我讲的就是您从来未听到过的,请您赏给我一百枚金币吧!”萨利姆笑了笑说道。  萨利姆去了一趟印度,归来时几位朋友前去迎接。他一见到朋友们,滔滔不绝地叙说起在印度的所见所闻。说着说着开始吹起牛来:“我在印度见到一根黄瓜,足有一座山那么大。”  朋友们一听便知他在吹牛,对他说:“你去印度后,我们在家乡修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神秘的桥。”  “它有什么神奇功能?”萨利姆问。  “这座桥能把说瞎话的人挟死。”朋友们答。  “如果不从这座桥上过呢?”萨利姆问。  “那是惟一的一座桥,通往村里的必经之路,快看,就要到那座桥了!”朋友们说道。  萨利姆信以为真,改口道:“我说的那根黄瓜没有一座山那么大也有一间房子那么大。”  又走了一会儿,萨利姆又说:“那根黄瓜没有一间房子那么大,里边也能装一个人。”  “管它有多大呢,到了那座桥,桥会做出公证。”朋友们说。  又走了一会儿,就要踏上桥了,萨利姆又说道:“其实印度的黄瓜也跟我们这里的一般大,有的比我们这里的还要小。”  朋友们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次,萨利姆来到乡下,那里的人向萨利姆吹嘘说:“今年我们这里南瓜喜获丰收,南瓜大的一个赛一个,这么说吧,一辆马车都装不下一个大南瓜。”  “噢,是吗?”萨利姆笑了笑说:“我们城里今年铁锅丰收,铁匠们打出了比房子还大的铁锅、铜锅。”  “萨利姆,哪儿有那么大的铁锅呀?”那些人问萨利姆。  “哎,我的傻瓜乡亲们,如果没有那么大的铁锅怎么能煮熟你们那么大的南瓜呢?”萨利姆回答。   这里再讲一个现代的“大话”。  有个人才30多岁,可是头上却一根头发也没有了。  一天,他来到一家生发水专卖店,让营业员给他推荐一种生发水。  营业员拿出一瓶生发水,对他说:“这是我们刚刚进口的,一天卖好几瓶呢!”  他拿过来,边看边问道:“效果怎么样?”  营业员说:“这样跟你说吧!前几天,有个妇女来买生发水,我给她推荐了这种。她没法打开瓶盖,就用嘴咬,不小心液体沾到了嘴上。三天过后,你猜怎么着?她居然长出了满嘴胡子。”   四、逻辑圈套,荒谬玄虚  1.机械模仿法  机械模仿法就是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不管情境如何变化,把运用于某一事物的东西生搬硬套在另一事物上,只是机械地模仿,使其笨拙可笑。  柏格森在他的《论笑》一书中指出,滑稽是“镶嵌在活东西上的机械的东西”。在瞬息万变的生话中,突然插进一个机械死板的表现当然好笑。在卓别林表演的喜剧中,利用人物的机械僵化表现出来的笑话,俯拾即是。像《摩登时代》表现在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流水线上,一个工人的全部动作都被扳螺丝钉的动作同化了,以至于他看到女人衣服上的纽扣也要当螺丝钉去扳一下,结果笑话百出。  IBM制造了一台测试智商的新机器,叫做“更更更更更更深的蓝”。然后找来了一个本科生、一个硕士生和一个博士生来检验。  本科生把头放了进去,机器发出了一阵悦耳的音乐,说道:“恭喜你!你的智商是150!你是个天才!”  硕士生把头伸了进去,机器平淡地说道:“你的智商是100,你是个人才。”  最后博士生把头也伸了进去,机器叽里咕噜地响了一阵后说道:“不许往机器里乱丢石头!”博士生气愤极了,他找到管理员要求看程序的源代码,管理员满足了他的要求,博士生认真的检查并修改了程序,直到他满意为止。  这一回博士生谨慎多了,他没有直接把头伸进去,而是先找了一块石头摆了进去。机器又是一阵叽里咕噜后说道:“啊!原来您是位博士,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机器呆板尚可原谅,人若呆板,就真是可笑了。  有一学生,这天先生教给他三个字“你、我、他”,并让用它们造句。先生举例说:“你,你是我的学生;我,我是你的先生;他,他是你的同学。”  学生回家后高兴地把这些告诉了父亲,指着父亲说:“你,你是我的学生;我,我是你的先生。”他又指了指他的母亲说:“她,她是你的同学。”  父亲听了很气愤:“我怎么是你的学生呢?我,我是你的父亲;你,你是我的儿子;她,她是你的妈妈。”受了委屈的学生,来到学校,责怪先生:“先生,您教错了,应该是这样的:你,你是我的儿子;我,我是你的父亲;她,她是你的妈妈。”  这位学生与他的父亲都傻到家了,不懂得情境的变化应导致语言表达的变化,机械刻板,乖傻可笑。  这种因呆板而产生的幽默故事在我国民间笑话中也有许多实例。  有一个小伙子不善于说话。一天,邻居家生了个儿子,大家都去祝贺,他也去了。父亲特地叮嘱他,千万不要在席间说出不吉利的话,他高兴地答应了。  席间,他一言不发,只管喝酒吃肉。直到吃完了,有人问他为何不说话,他说:“你们看见了吧,我今天可什么也没说,这个孩子要是死了,那可不关我什么事!”  小伙子虽然席上什么也没说,可结尾处的假设还是没有顾及到“此时不该说的话”,叫人哭笑不得。  孩子们的思维一般是简单的平面型,表现出一贯性,也常常因此而闹出笑话来。  汤姆:“我看这位新来的数学教师不怎么样。”  比尔:“为什么?”  汤姆:“昨天他对我们说5+1=6。”  比尔:“错在哪儿呀?”  汤姆:“可他今天又说4+2=6。”    威利的儿子到姑姑房间里去玩,回到爸爸身边时拿着一小袋糖,说是姑姑给的。  爸爸问:“你说'谢谢’了没有?”  “啊,忘了。”儿子马上又跑到姑姑房里去道谢,回来以后对爸爸说:“其实我不用去谢姑姑。”  “为什么呢?”爸爸问。  “姑姑说,'好孩子,不用谢’。”  一次,音乐家鲁宾斯坦在波士顿举办个人演奏会,演出的票在几天前就售空了。  这天演出前,一个自命不凡的贵妇人来到了后台,二话不说,就问鲁宾斯坦要票。鲁宾斯坦很瞧不起这种浅薄无礼的女人,便冷冷地说:  “对不起,夫人,我现在只有一个座位了。”  “没关系,一个座位也行!”贵妇人喜出望外。接着,她又头一扬,对鲁宾斯坦说:  “不过,我想要的是一个前面的座位!”  “错不了,是前面的,而且绝对前面!”鲁宾斯坦一边说,一边用手一指,“看见了吗?就是钢琴旁边的那个座位!”   2.自相矛盾法  自相矛盾幽默法就是通过言行不一、言语的前后抵触和行为的相互矛盾,有意造成反差,构成荒谬。  自相矛盾法是人们运用幽默的重要手法,有着鲜明、强烈的幽默效果。因为大家都知道,说话是不能自相矛盾的,这是逻辑思维得以成立的起码条件。  自相矛盾是智力上低能的表现,然而,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往往却可能产生幽默的趣味,而幽默的趣味恰恰从逻辑上不通的地方开始。这种不通的逻辑作为一种结果引起了人们的震惊,推动我们去想像它的原因,而这原因往往是十分有趣味的。  在生活中,我国自古就有许多精彩的自相矛盾的幽默。  有个笑话说,一个人被妻殴打,无奈钻入床下。  其妻喝令:“出来!”  其夫曰:“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话,说不出来就不出来。”  这种自相矛盾的幽默,讽刺了表面上气壮如牛,实际胆小如鼠的行为。最为精彩的是以大丈夫的坚决性做出怕老婆的勾当。  自相矛盾幽默就其功能来分有两类:一是讽喻他人的,一是自我暴露的。  有个做县官的最怕老婆,经常被老婆痛骂,有时还被老婆打几下。有一次,他的脸被老婆抓破了。第二天到衙门上班时,被他的顶头上司州官看见了。州官便问道:“你的脸怎么破了?”  县官不敢讲实话,只好对州官说:“晚上乘凉时,葡萄架倒了,砸在头上,脸也被葡萄藤划破了。”  州官大笑:“不要瞒我,一定是给你老婆抓破的。天底下就数这种女人可恶,这回我非要治治她,快派人去把她给我抓来!”  谁料想,这话偏让州官的老婆在后堂听见了,一脑怒气地冲了出来。州官一见老婆,没等她开口,赶紧对那县官说:“算了,算了,这事先缓一缓,你也暂且退下,我后院的葡萄架也快倒了!”  自我暴露往往有故作蠢言、自我调侃的特点,纯属调笑,常用于融洽人际关系,所以人们在社交场合特别喜欢加以应用。  一位朋友起身要回家去,而外面正下雨,他向主人说:“下雨了,请把雨衣借我用一用,好吗?”  主人说:“可以的,不过你要留心点,千万别把我的雨衣弄湿了。”  明明下雨,把雨衣借给朋友,却又不让打湿,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种幽默是戏谑性的,之所以幽默,是因为所说的所谓条件不可能办到。   在社交场合就有这样一种规律,越是生疏的人,越是彬彬有礼;而越是关系亲密,越是可以开一些过头甚至荒谬的玩笑。由于是自相矛盾的、玄虚的,因而无攻击性,反而显得风趣可笑。  自相矛盾幽默法,除了自我暴露一类以外,也有带讽刺型的。其特点是把矛盾的不相容性以夸张的形式突出出来,以显示其荒谬性,以此来批评或讽刺某种对象。  有个法官断案的故事,说的正是一个聪明的法官以自相矛盾法查明了事实的真相。  有一次,两个争讼者来见法官。一个说另一个欠他许多黄金,另一个硬不承认,坚持说:“我是第一次见他,从来没有同他共过事。”  “你要他还的黄金,当时是在什么地方借给他的?”法官问原告。  “在离城3里远的一棵树下。”  “你再去一趟,把那棵树上的叶子带两片回来,我要把它们当见证人审问一下,树叶会告诉我真情的。”法官提出了这样一个荒诞的建议。  于是,原告去摘树叶了,那个叫喊冤枉的被告留在法庭上。法官没有和他谈话,却在审理别的案子。这位被告作为旁观者正津津有味地看着法官审案。正当案子审理到高潮时,法官突然回头向他轻轻问道:  “他现在走到那棵树下没有?”  “依我看,没有,还有一段路呢!”  “好吧,既然你说没跟他一起去过那儿,你怎么会知道还有一段路呢?”法官严肃起来。  被告顿时惊惶失措,知道说漏了嘴,不得不承认诈骗罪。  自相矛盾带给人们的幽默效果,立足点在语言学和逻辑学的交叉点上:言谈符合逻辑规律,言语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是人们能够顺利交流思想,实现彼此交往的起码条件,但其中并不存在半点幽默价值。而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却可能产生幽默的趣味。因为在自相矛盾的情况下,言语失衡,逻辑错位,于是,逻辑上的相悖,言语的倾斜,带给我们震惊,幽默趣味便在其中孕育了。  有一个老头今年60多岁了,退休在家闲着没事。一天突然心血来潮,想为小孙女做个小板凳。可是事情非常不凑巧,老头请来的木匠,半路出家,又不肯认真学艺,活做得很糟。  木匠在老头家干了一整天,忙完了去主人那里讨工钱。老头说:“你做的活太慢了。”木匠说:“你没听说吗?慢工出细活。”老人说:“你做的活不光慢,更重要的是质量太差,让我白贴了三顿饭。这样吧,就把这只板凳给你抵工钱吧。”木匠不干,分辩道:“别把人当傻瓜。几块钱我不要,谁会要你这个丑凳子?缝又大,板又斜,四只脚都不一样,能值什么?”  如果是老师教小学生肯定会这样提问:木匠是聪明,还是愚蠢呢?毫无疑问,偏执一端的回答,都是不能得满分的。应该这样回答,木匠是聪明的外表包着愚蠢的内核。当然,读者朋友看了这则幽默后,没有谁会去探讨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肯定是会在你的无意识中生出的。因为是木匠的貌似聪明实则愚蠢的辩白,使你的欢颜绽开了。   3.延伸推理法  延伸推理幽默法就是根据别人言行举止中的事理或一般的道理、规则,似乎合逻辑地推理出含有新义、具有幽默感的结果或命题。它就好像一棵桃树上结出的果实,不是桃子而是梨子,这不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但对园艺家来说却是技术高超的证明。  有这么一组漫画,主要人物是一个小乞丐,这个漫画的场景大致是这样的:一位阔太太牵着一条哈巴狗上街,见了小乞丐,想拿他开心取乐,就对小乞丐说:“只要你对我的狗喊一声爸,我就赏你一块大洋。”  小乞丐敲了敲脑袋,想了想道:“喊一声一块,喊十声呢?”  “给十块!”阔太太很大方地吼道。  小乞丐躬下身,摸着狗,一连喊了十声“爸”!阔太太大笑一阵,真的给了小乞丐十块大洋。  这时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小乞丐向阔太太点了点头,故意提高嗓音,拉长声调喊道:“谢谢你,妈——!”  有爸有妈才有儿子这是常理,而这里小乞丐一声“妈”,把情节向前推理成狗和阔太太是夫妻,这就比小乞丐和狗是父子关系更荒唐,虽然小乞丐没直接说出来,但已是一闻即知的事了。小乞丐是一报还一报,为了保护自己。只不过,阔太太呢,是功败垂成,自食其果,而导演这一结局的是推理幽默术。  人们都知道正常情况下,相同的原因会产生相同的结果,不同的原因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在同样的条件下,却产生不同的结果,从常理上讲,这不合逻辑,做这样的推理,则是一种弱智的表现。然而前者对于幽默来说,情况则完全相反。在许多情况下,越是同因异果,越能构成幽默。  某人自称会看相。对他的朋友说:“哎呀!我的朋友,你将来会没什么福气,也不会长寿。”  朋友一惊,问道:“你怎么知道?”  那人说:“你的耳朵特别小,自古以来,相书上都说耳朵大的命长、福气好。”  朋友笑着说:“你的意思是说,猪的福气大、寿命长喽!”  这“耳朵大小”是前提,而这个前提有变幻性,不单是对人而言,因此,朋友的推理就转移到了猪的身上,显示出了荒唐性。  在这位朋友的推理术中几乎看不到攻击性,只是以延伸推理法攻破了对方的所谓高论,是属软性的,是宽容大量的表现。当然,也可以创造出有攻击性的推理幽默,若有必要保护自己的话,在人际关系中幽默的功能就是使双方力量平衡,对方给你多少,你就给他多少,这时紧张的关系才能松弛。  课堂上,小刘低着头在那儿睡觉,班主任走到他的课桌旁,小刘醒来,班主任问:“小刘,你为什么闭着眼睛?”  小刘答:“我在思考问题。”  班主任又问:“你为什么老在点头?”  小刘答:“我认为你说得对!”  班主任再问:“那你为什么流口水?”  小刘答:“您课讲得好,我听得津津有味。”  打瞌睡的状态和听讲入迷的状态被这位学生巧妙地剪辑在了一起,就像是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这也是延伸推理常用的手段。  一位教授在上课,他告诉同学们如何提醒别人一些尴尬事情:“比如说,如果你们看见女孩子屁股上有草屑,你们应该委婉地说:'姑娘,你的肩上有草屑。’女孩子往肩部看,然后向下———看见了。”这时一个女学生举手站了起来,说:“教授,你领带的拉链开了!”  女学生现学现卖,指出了教授的尴尬事,是顺着教授所讲的逻辑推理。  延伸推理法在社交活动中极有实用价值,它能让你在情况不断变幻的条件中,总是能找到有利于自己的理由,哪怕互相对立的理由,也都能为你所用。   阿凡提是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人。一个演讲俱乐部想吸收他为会员,但他也必须和其他会员一样演讲一次。刚开始大家都希望他能上台讲,于是规定他最后一个上台,大家满怀期待地立于台下。  阿凡提登上了演讲台,开口便问:“各位,你们知道我要讲什么吗?”  大伙异口同声地说:“不知道!”  “怎么,你们竟不知我要讲什么,如此无知,那我讲了还有什么用?”说着便走下了讲台。大家一时哑口无言。  第二天,他又登上讲台,对听众说:“各位,你们知道我要讲什么吗?”  “知道!”这回大家吸取了教训,异口同声地答道。  “好啦,”阿凡提说,“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我要讲什么,那我重复一遍又有什么用呢?”说完又走下了讲台,大家再次哑然。  他总是这样,大家便商量了一个办法,待他下次演讲时,有一部分人说知道,而另一部分人说不知道。这样,阿凡提就没法下台了。  第三天,阿凡提又登上了演讲台,当他再次像前两次一样发问后,台下便有人喊“知道”、有人喊“不知道”。  阿凡提一笑:“那好吧!那就让知道的人讲给不知道的人听吧!”  说完一甩袖子走下演讲台,扬长而去。大家一时间目瞪口呆,然后又忽然“轰”地大笑起来。  阿凡提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利用“知道”与“不知道”这两个不具体的、虚幻的概念,因而推理出与大家希望完全相反的结果,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对方怎么变幻情况,理由也总会跟着变幻,而行为却一点不变。  在这里,阿凡提给大家讲的不是长篇大论,而是风趣和幽默智慧。同时也让人们领悟出演讲的概念要清楚、具体,不能含糊不清。因此,人们在“上当”之余,也受益匪浅。  由此可见,延伸推理法主要是利用对方不稳定的前提或由自己假定的前提,来推理引申的某种似是而非的结论和判断,它不是常理逻辑上的必然结果,而是走入歧途带有偶然性和意外性的结果。  人们的言论和行为在一般情形下,不可能像科学推理那样严密、周全,一般都有其变幻性和动摇性。它不属正常的逻辑推理程式,而是一种合情而不合理的诡辩推理。有幽默感的人,大都是善于抓住这点推理出变化莫测的花样,去调侃对方或调侃自己。因此,推理幽默术是很容易找到其逻辑的前提,顺理成章地往下推理,得出其前提的荒谬性。   4.连锁归谬法  利用连锁反应“一是百是,一非百非”的特点,推出荒唐的结论。我们通常用“连锁反应”一词来表示一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严格因果联系,其实在幽默的具体应用中往往也有相同的情况。然而简单而一般的因果推理并不见得就有出其不意的幽默功能,为了将幽默的主题不断推向高潮,强化幽默的效果,还必须将连锁推理与归谬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归谬是就推理的结果而言的。在具体推理过程中用连锁法,在最后结论上用归谬法,这就是这里所说的连锁归谬法的基本程序。  从理论上来看,连锁归谬术似乎神乎其神,叫人难以把握,但在方法的具体运用中,相信即使原先对此闻所未闻的读者也会对该技巧心领神会。  连锁归谬法与诡辩中的循环论证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赖论题来证明,否则就要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但是诡辩者在为其谬论辩解时,常常有意识地制造循环论证。   鲁迅的《论辩的魂灵》是专门揭露诡辩方式的,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这段话中,“你是卖国贼”是论题,“我是爱国者”是论据,而“我是爱国者”的真实性又是依靠“你是卖国贼”来证明。鲁迅所揭露的这种诡辩方式,正是“循环论证”。  有一天,有个地主在家里喝酒,正喝得高兴的时候,酒壶里没有酒了,他连忙喊来长工去给他打酒。  长工接过酒壶问:“酒钱呢?”地主很不高兴地瞟了长工一眼说:“有钱能打酒算什么本事?”  长工没有再说什么,拿着酒壶就走了。过了一会儿,长工端着酒壶回来了,地主暗自高兴,接过来就往酒杯里斟酒,可倒了半天也没倒出半滴酒,原来酒壶还是空的。  地主冲着长工喊叫:“怎么没有酒?”这时长工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壶里有酒能倒出酒来算什么本事?”     长工为了反驳地主“有钱能买酒来不算本事”的观点,先假设地主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由此推出一个新的“有酒能倒出酒来不算本事”的观点,给了地主的观点以沉重的一击。像这样先假设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再由此推出荒谬的结论来反击对方的方法就是连锁归谬法。  根据由论敌的观点推出新的论点时所采用的不同推论形式,连锁归谬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  (1)条件归谬式  条件归谬式是在由论敌的观点推出新观点的过程中使用条件推演方法。  东汉哲学家王充,曾和一些有迷信思想的人发生过一场论辩。有人说:“人死了,人的灵魂就变成了鬼,鬼的样子和穿戴跟人活着的时候一模一样。”  王充反驳道:“你们说一个人死了他的灵魂能变成鬼,难道他穿的衣服也有灵魂,也变成了鬼吗?照你们的说法,衣服是没有精神的,不会变成鬼,如果真的看见了鬼,那它该是赤身裸[***非法关键字***]体[***非法关键字***],一丝不挂才对,怎么还穿着衣服呢?并且,从古到今,不知几千年了,死去的人比现在活着的人不知多多少。如果人死了就变成鬼,就应该看到几百万、几千万的鬼,满屋子、满院子都是,连大街小巷都挤满了鬼。可是,有几个人见过鬼呢?那些见过的,也说只见过一两个,他们的说法是自相矛盾的。”  有人辩解说:“哪有死了都变成鬼的?只有死的时候心里有怨气、精神没散掉的,才能变成鬼,古书上不是记载过,春秋时候,吴王夫差把伍子胥放在锅里煮了,又扔到江里。伍子胥含冤而死,心里有怨气,变成了鬼,所以年年秋天掀起潮水,发泄他的愤怒,可厉害呐,怎么能说没有鬼呢?”  王充说:“伍子胥的仇人是吴王夫差。吴国早就灭亡了,吴王夫差也早就死了,伍子胥还跟谁作冤家,生谁的气呢?伍子胥如果真的变成了鬼,有掀起大潮的力量,那么他在大锅里的时候,为什么不把掀起大潮的劲儿使出来,把那一锅滚水泼在吴王夫差的身上呢?”  王充在这里反驳论敌时就是使用了条件归谬式。他先假设论敌的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出了一系列的荒谬结论,这就给了论敌当头一棒,使他们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使用条件归谬式时必须注意,在由被反驳的论点推出新的论点的过程中,必须遵守条件分离术或条件拒取术中的有关规则。如果违犯了有关规则,这种条件归谬式就是错误的。  有一人家家里有人去世,居丧期间,偶然吃了一餐红米饭,有人对此发表议论:“家里死了人是不能吃红米饭的,因为红色是喜色。”  这家主人反驳道:“难道吃白米饭的就是家里死了人吗?”这家主人反驳对方使用的条件归谬术的形式是错误的,因为他由对方的观点推出新的观点时使用的是由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的错误形式。  一些诡辩者往往喜欢用这种错误的条件归谬式来刁难对方,我们可以通过指出诡辩者的这种错误来进行反击。   (2)类比归谬式  类比归谬式,是指在由被反驳的论点推出新的论点时使用类比推演方法。  某城汽车站候车室内,有一个男青年把痰吐在洁白的墙壁上,车站管理员对他说:“小伙子,不准随地吐痰的标语你看到了吗?”  “看到了,我是吐在墙上,不是吐在地上。”  “如果依你这种说法,那么我有痰就可以吐到你的衣服上,因为衣服上也不是地上。”  男青年哑口无言了。  这位车站管理员反驳男青年的谬论时用的是类比归谬式,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并以此为前提运用类比推论方法推出“有痰可以吐到你的衣服上”的结论,而这种结论显然是荒谬的,这就有力地驳倒了对方。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诡辩者常常利用类比归谬式来为其错误辩护。他们的错误主要在于由被反驳的论点推出新的论点的过程中犯有机械类比的错误。我们要揭穿这种诡辩,就必须将其机械类比的错误揭示出来。     一个人看中了广告中心的那种新颖美观的自行车,他专程找到做广告的这家商店,但挑选时发现实际出售的自行车上没有车灯,而广告可是有的。顾客指责店主骗人。店主平静地解释说:“噢,先生这灯是额外的东西,没有计入车子的售价。广告里还有一位骑在车上的女郎呢,难道我们也要随车提供一位吗?”    虽然这位店主使用的类比归谬式犯有机械类比的错误,因为车灯可以成为车子的组成部分,而女郎却不可能。  店主的说法虽逻辑上有误,但这样说也同样具有幽默的效果。   5.将错就错法  用对方的错误前提引导出一个荒唐的结论。假如你遇到某人说出一个荒谬的论题,正面否定又似乎缺少反驳力,这时你不妨先假装肯定它,然后沿着他的错误论调推下去,推出另一个连对方自己也不能接受的荒谬结论,那么对方那个谬论也就不攻自破了,这种方法就属于幽默的将错就错法。这一法与连锁归谬法的区别在于其前提一定是错的,其论证步骤一般较短。  宋朝时有一位假道学家的僧人,整天到处宣扬不可杀生论,要求人们凡事忍耐,慈悲为怀,理由是今生杀一牛或一猪,来世就会变成牛或猪。一位旁观者对他说:“你说得真是千真万确,的确如此,所以我们为了让自己的来生再变成人,最好是生前杀死一个人”。  这位假道学的僧人听了后哑口无言,狼狈而去。上例中的那位旁观者对僧人的错误结论并没有从正面同他辩驳,而是避开锋芒,沿着错误的前提推出了“为了让自己来生再变成人,最好是生前杀死一个人”的荒谬推论,从而迫使对方逃之夭夭。  在《善谑集》中记载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三国时,刘备入主蜀地,为整顿社会治安,严肃法纪,下令禁止私自酿酒、喝酒,并且规定凡有酿酒者皆杀。百姓对前者尚能接受,但对后者颇有微词。一日,大臣简雍陪伴先主登楼巡视时,见一少年与妇人同行,便对刘备说:“那两人想要行奸事,何不将他们抓起来呢?”刘备一时不解,问:“你凭啥知道?”简雍回答说:“彼有淫具,何故不知?”刘备这才明白他真实意图,乃大笑。不久之后,禁酒的法令有了明显的减缓。  故事中的简雍可谓聪明至极,面对刘备过于严苛的禁酒令,他没有从正面去争论是非,而是有意避其锋芒,通过将错就错,以谬导谬的幽默方法令刘备明白自己禁酒过于苛刻的错误做法,这便是简雍的聪明之处。  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所引申出来的谬论要求越荒谬越好,越荒谬幽默色彩越强烈。请看一个古希腊的幽默小故事。  一场可怕的暴风雨过去后,一位大腹便便的暴发户对阿里斯庇普说:“刚才我一点也没害怕,而你却吓得脸色苍白。你还是个哲学家呢,真不可思议。”阿里斯庇普回答说:“这并不奇怪,我害怕,是因为想到希腊即将失去一位像我这样的哲学家……但是,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你如果淹死了,希腊最多也不过是损失了一个白痴!”  故事中,阿里斯庇普没有否认自己的害怕,他的聪明之处是在暴发户结论的基础上另辟路径,为暴发户的结论做出了一个更加幽默的解释,从而将暴发户的结论推上不打自败的境地。这种方法从表面上来看是荒谬的,但实际上通过智慧的转化,往往能够谬中求胜。从这一点来看,它一点也不荒谬;而且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灵光。     有一个人特爱吹牛,一天他说道:“我见过一面大鼓,正月初一敲一槌,能一直响到八月十五,你们猜猜看,这鼓有多大?”  一个叫胡乱侃的人说:“不大,不大,我见过一大木盆,黄河水流到里面,流了九九八十一天,只流了半盆。据说曹操的80万大军在里面洗澡,谁也没碰到谁。”  一白胡子老汉说:“这不算大,我有一头牛,牛嘴在长江渴水,尾巴在内蒙古乘凉,一口啃了300亩庄稼。一农民拿了根竹子来赶牛,不小心把天戳了个大窟窿。玉皇大帝很不高兴,派天兵天将来捉他呢……”  吹牛大王和胡乱侃不相信,白胡子老头说:“你们不相信?那么,哪有这么大的牛来做你的大鼓,这么长的竹子破成长长的篾子做成大箍,箍那么大的盆呢?”  这也是一个以谬对谬的幽默,面对他人的言论不加反驳,而是增加了荒谬的程度,等到对方质疑时,再运用模拟推理,否定对方。   生活中,面对侃侃而谈、漫无边际的人,我们也不妨以谬对谬,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笑”果。   6.借力打力法  所谓借力打力法,就是在应对时,引用对方言论,以其人之语还治其人之身,在诙谐机智中致对方于尴尬之地。  这种方法多用于攻击性应对中。当对方从某一角度、某一方面对你进行嘲讽、侮辱时,你可以抓住其话语中的某个破绽,按照对方的逻辑推下去,从而得出一个令对方无地自容的自然结论。既使自己脱离了困境,又给对方以有力的回击。  先看几则对白。  “送到洗衣店的衬衫拿回来没有?”丈夫问。  “我是你什么人,女佣吗?”妻子回答。  “当然不是。”他顶了回去,“哪有女佣笨到连衣服都不会洗。”  “听你讲话就像是一个白痴。”  “你难道不晓得只有这样,你才会懂?”  “啊,你怎么还没死啊!”  “你还没死,我怎么敢先死!”  一个是“心中没有半点善意”,一个是“胸中没有半点宽容”,这就是现代人“紧张的”对话和相处模式。  我们经常掉进一个陷阱,就是“争论必有输赢”。不管自己有理无理,都要“争赢”,结果常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对,也许你说得没错,但有些人实在很过分,非得好好教训不可。但你有没有想过,当你把自己搞得怒气冲天,把双方都搞得水火不容,最后你真的“赢”了吗?  那该怎么办,难道要“逆来顺受”?许多读者可能会想:“又来了,又要叫我们忍气吞声,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正好相反,当然不会让自己的读者“任人宰割”,而且还会列举许多的故事和案例,给大家模拟参考,去看看并学学这些“先圣先贤”是如何“应对进退”,如何骂人骂得很有气质,修理人修理得很有格调;如何“借力使力”,用简单的一句话,就把整个情势逆转过来的。   在2000年前,希腊的大哲学家就曾“借力使力”,轻松幽默地打败恶人。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一名秃头男子挡着戴奥真尼斯并说道:“你这老家伙,成天言不及义地空谈些理论有什么屁用。”“我是还很羡慕你的头发呢?”  “怎么说呢?”秃子大惑不解。  “多么机灵聪明的头发啊!竟然知道早点告别你的脑袋。”  以写童话故事闻名世界的安徒生,也有类似的经历。  一天,他跟往常一样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散步,一位戴着新帽子的富豪嘲笑他说:“你脑袋上面的那个玩意,算是帽子吗?”  安徒生马上回答道:“先生,你的帽子下边的那个东西,也算是脑袋吗?”  “借力使力”的要诀,就在于把对方丢过来的球,借其本来的力量弹回去,就像柔道一样巧妙利用对方攻击的力量,再借其本身力量予以还击。   吴太太产后日渐发福,先生见了就当面取笑:“太太!你真是越来越'突出’了。”  太太听了顺势回答道:“这么突出的女人,也只有像你这样'中厚’的男人才配得上啊!”  另有一个长得非常瘦的男子,在街上碰到了胖子朋友。                胖子说:“看到你,就知道世界正在闹饥荒。”  瘦子说:“看到你,就知道世界为什么会闹饥荒。  这就叫以其矛攻其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一对情侣在一起聊天。  男的对女的说:“我觉得你各方面都很棒耶!”  女的叹口气道:“要是我也能对你有相同的评语就好了。”  男的说:“这很简单,只要你和我一样精于说谎就可以啦!”     有一次,马克·吐温和一个经常批评他文章的批评家相遇。马克·吐温很有礼貌地向他点头问候:“很高兴看到你。”  批评家仰着头神气地答道:“很遗憾,我一点都不觉得高兴。”  “那你可以学学我呀!”马克·吐温笑了笑说:“说谎嘛!”  这样既讽刺了对方的无礼,又表明了自己刚才的话其实是个“谎言”,在谈笑中回敬了对方。  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有一次在演讲时,有个人竟跑到讲台上指责他“狂妄”,这个人挑衅地说:“我跟你说,马雅可夫斯基你可不要太得意,拿破仑有句名言:'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  显然这个人引用了拿破仑的名言来挖苦马雅可夫斯基,是希望羞辱他,把他贬低。  然而,马雅可夫斯基只是“借力使力”地说了一句话,整个情势马上逆转。他目测了一下自己与那个人的距离,突然用手指指向自己和对方,说道:“不错,伟大到可笑,的确只有一步之差。”  顿时,全场听众恍然大悟,哄堂大笑,那个人则瞠目结舌、狼狈不堪。  西方有一句古谚说:“住玻璃屋者切勿丢石头。”简单地说,意思就是“自身有短,休惹他人”。不是吗?  要记住,给别人挖坑的人,自己也可能掉进坑里;一个喜欢把别人压低的人,自己也绝对爬不到高处。  借力才能使力,所以当别人没有对你出言不逊,你就不必反唇相讥。当别人对你攻击时,要顺势把他的力还给他,这就是所谓的后发制人。  当然,如果一时间你还没能熟练此技巧,在此特别再给你一条建议———“装傻功”。  此功的窍门在于故意将对方的字面意思曲解,使对方拿你无可奈何,有时还会把对方弄得哭笑不得。  英国首相威尔森在竞选时,有一回,当他演说到一半,有个捣蛋分子竟高声大喊:“狗屎!垃圾!”  很显然,这个人是在嘲讽他“别胡说八道了!”  但是威尔森故意“装傻”,不理会他的本意,然后报以微笑,安抚地说:“这位先生,请稍安勿躁,待会儿我就会谈到你提出的脏乱问题了!”  英国首相似乎都修炼过“装傻功”。话说邱吉尔首相有一次在公开场合演讲,由台下递上来一张纸条,上面只写着两个字———“笨蛋”。  邱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正等着看他出丑,便气定神闲地对大家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签了名,忘了写内容。”高招!  还有一个漫画家凯普也遇到过相同的状况。  有一次,一名不怀好意的听众站起来,用粗鲁的“三字经”骂凯普,他则风趣地回答:“好,你已经报出你的名字了,下面你想问什么?”  善于幽默者总善于移花接木,将恶言还给恶人。   7.机变仿答法  机变仿答式幽默术就是根据对方问题的方式、方法或语言形式,随机应变来构思自己的回答。一般说来,这种方法多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场合。在这些场合中,或者出现了不便于直接回答的问题,或者出现了别有用心的议论,或者出现了暗含侮辱的诘难……倘若应对不当,常常会使自己陷于难堪的境地。于是,“敏捷含蓄,机变仿答”式幽默术便成了这时候必不可少的武器,它在回避、辨辱、规劝、解窘等方面,能发挥出一些特殊的作用。   一个人的庭院中长有一棵千年古树,每逢炎夏来临,它都会用它满头的绿叶罩起一把宜人的绿伞,给人以美妙绝伦的凉爽之感,但树的主人坚持要把此树砍掉。一天,他对妻子说:“宅院正方如口,口中有木,恰是'困’字,不吉利吧?”他的妻子坚决反对,接口反问道:“宅院正方如口,口中有人,恰是'囚’字,是不是吉利呢?”主人无言以对。  妻子的回答完全模仿对方提问的方式,纯朴自然,简明有力。  “敏捷含蓄,机变仿答”式幽默术的关键点在于“仿”字。掌握这种方法,必须首先掌握如何“仿”。在“仿”的方法上,一般有两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一种是在思考方法上的仿。当对方用一种方法分析某事物或提出问题时,不妨模仿其方法分析别的事物或回答问题。  一次,苏东坡问王安石,“波”字应当如何解释?王安石回答说:“波者,'水’之'皮’也。”苏东坡马上反问道:“如此说来,'滑’者即'水’之'骨’了?”王安石无言以对。  这里,苏东坡即是模仿了王安石错误地解释“波”字的方法,来解释“滑”字。一旦连对方都认为结论荒唐可笑,那么他自己的前提也就不攻自破了。  一位牧师向一位美国黑人领袖提出诘难:“先生既有志于黑人解放,非洲黑人多,何不去非洲?”这位机敏的黑人领袖马上反驳道:“阁下既有志于灵魂解放,地狱灵魂多,何不下地狱呢?”  此例中,黑人领袖根据牧师的思维方法“非洲黑人多,应去非洲”的诘难进行仿答,“地狱灵魂多,何不去地狱”将对方逼入话题的死角。   再来看一则故事。  阿凡提开了一个染坊,一天,当地一位巴依(地主)特意来刁难他,要阿凡提把布染成不黑、不白、不绿、不红……不是一切颜色的颜色。阿凡提立即答应了,并请对方在既不是周日,也不是周一、二、三、四、五、六的那一天来取货。巴依见讨不到半点便宜,便只好溜了。  这里阿凡提也同样是采用了仿答的手段,迫使对方认输。  形成仿答的另一种方法是在语言形式上进行模仿,即根据对方的语言表达方式构思回答。首先是在语气上保持一致,其次是在语句结构上完全一致。   古时候,有姓王的和姓范的两位大臣,因排名次而互不服气。姓王的被排在后面,于是他讥讽姓范的说:“簸之扬之,糠秕在前。”姓范的立刻回答道:“淘之汰之,沙砾在后。”  这里,姓范的在回答时,既在形式上模仿了对方的语句结构,又有效地抓住了对方的缺陷。  “敏捷含蓄,机变仿答”式幽默术只是幽默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比较适合使用于某些特殊的场合,读者在运用时,只要选对场合就能使自己的语言幽默而有力。   8.语言圈套法  语言圈套就是一种刻意设计的幽默的语言诡计,适合在关系特别好的朋友间进行玩笑取乐。  以下有一案例用于说明,但禁止随意模仿,以免伤了朋友间的感情。  讲述者:“什么东西最喜欢问为什么?”(神秘的模样)  回答者:“不知道。”(很好奇的样子)  讲述者:“猪!”(肯定且果断)  回答者:“为什么?”(天真加可爱)  讲述者:“相当明显,当然是猪才最喜欢问为什么啦。”(故弄玄虚的模样)  回答者:“为什么?”(还是不明白)     讲述者:“选择题,考考大家!”(逗起兴趣)  大家:“快说,什么题?”(从工作的疲倦中得救,巴不得赶快轻松)  讲述者:“以下动物,哪一个最喜欢问为什么?A.兔子;B.松鼠;C.狗;D.猪。”  回答者甲:“D!”(事先买通的托儿,回答时轻松加愉快)  讲述者:对,没错。(惊异的样子)你怎么能这么快答出这么困难的问题,他们怎么就答不出来?  其他参与者:“为什么?”  讲述者:“问他吧。”(指指回答者甲)  其他参与者:“为什么?为什么?”(围绕回答者甲)  准备开始讲故事……(该作呆痴状的地方,一定要表现出呆痴状,以便在欢笑中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大家和平共处,高高兴兴地生活。但是有一天,大家却开始了争吵,争论的核心就是:谁是森林里最聪明的动物?由于争论非常激烈,谁都不承认自己比别人笨,所以最后决定举行森林智力大赛。因为要控制参赛人数,规定各种参赛动物只能派一位代表参加,到时谁的代表获胜,大家就同意谁是最聪明的。  比赛消息一传出来,各种动物便忙着开始选拔自己的代表。猪们也想参加这个比赛,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老是认为他们是最笨的,他们对这种偏见和种族歧视相当不满,猪们一致认为这是他们澄清事实的一个绝好机会,他们要让大家看看,从猪八戒在高老庄骗到漂亮姑娘的显赫事实开始,猪就是很聪明的。  猪们经过仔细讨论,最后决定派小猪“笨笨”参赛。因为笨笨从小就特别好学,不懂的东西总是及时地问,所以学得特别快。“我的哥哥叫我弟弟,我却要叫他哥哥,为……什……么?”,“天上的鸟能飞,猪却不能飞,为……什……么?”,“猪八戒不叫猪九戒,为……什……么?”,“小姑娘喜欢刘德华却不喜欢我,为……什……么?”,“……为……什……么?”,现在让笨笨写本叫《小猪笨笨之百万个为什么》的书,我想问题应该不大。总之,大家认为,让学问渊博的笨笨参赛,为猪群昭雪简直是十拿九稳。  到了比赛那天,各种动物到齐,赛场热闹非凡,老虎裁判主持比赛,比赛方式为抢答。  “第一题,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是什么湖?”  “贝加尔湖。”笨笨抢道。  “第二题,圆周率约为多少?”  “3.14。”笨笨不失时机地答道。  “第三题,DNA翻译成中文是什么?”  “脱氧核糖核酸。”笨笨再次胜出。  三道题,笨笨连续得分,大获全胜。  围观的猪群爆发出阵阵喝彩,在场的其他动物也不得不赞叹。  最后,老虎裁判示意大家安静。  “现在,我公布比赛的结果,事实非常明显,小猪笨笨反应敏捷,机智过人,三道题全部答对。但是,它绝不能成为此次比赛的冠军!”  语言圈套是事先通过你完全可以相信的话题为你设置一个陷阱,让你在毫不设防时掉进去。    小基德有两门功课考了不及格,他回到家对爸爸说:“爸爸,当别人心里难受的时候,是不是不应该再给他的肉体或精神上的刺激。”  爸爸回答说:“那当然。”  小基德马上说:“我这次考试,有两门功课没及格,我现在很难受。”  爸爸哑口无言。  小基德真是狡猾,为避免父亲对自己的责骂,他巧言设计了一个圈套,待父亲钻进套中后,方才言归正传。父亲如责怪小基德,那么无疑将要推翻自己的论断,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威信。父亲当然不会这么做,这就是小基德的用意,真是既可爱又可笑。  一位牧师在讲坛上说教,马克·吐温对此十分讨厌,便想与其开一个玩笑。他对牧师说:“牧师先生,你说得妙极了,不过,你所说的这些好像在哪本书上看到过,你说的每个字都在上面。”  牧师听后一脸的不高兴。“我绝对不是抄袭的。”他争辩说。  “但是那本书上确实和你讲得一字不差。”马克·吐温说。  “那你把书拿给我看一看。”牧师也感到费解。  没过几天,牧师收到了马克·吐温邮寄给他的书,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本字典。  生活丰富多彩,人际交往也要不拘一格,适当地开开玩笑,使彼此之间的交往多一些情趣、多一些开心,感觉真的很不错!马克·吐温连牧师也敢捉弄,看来神仙也不忌讳玩笑。  那就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欢笑吧,在朋友之间、亲人之间,时不时地设下一个陷阱,看着他们往里跳,其实那时高兴的并不是你一个始作俑者,连上当的人都会大笑不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