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预应力混凝土板桩:过程,最有味的生命之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0:43:26

过程,最有味的生命之美

作者:张祖华     前几天去愚人岛旅游,大家心急得很,恨不能一出门就踏上愚人岛。每走一段路后就停下来向人打听愚人岛还有多远。路人回答是多样的,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人。
  他先问我们到愚人岛做什么事去,我们说去玩。他笑笑说,既然是去玩,就不要问有多远了,反正是去玩,急什么呢?
  老人的问答让人心里一惊,一个“玩”字,可说道出了旅游的真谛。平时,我们虽然把到某个地方旅游说成到某个地方玩,其实,并没有悟得“玩”的真正内涵。在老人看来,真正的旅游,就是要放宽心,慢慢地走,慢慢地看,优哉游哉地用自己的心品味一路的风景。 只是一味地急急忙忙地往前赶路,一味追求迅速到达旅游终点的做法,是不大好的。
  在旅游中,以一颗平和的心,悠闲自在地观察、品味、享受沿路风景的做法,我是十分赞赏的。记得那次从陆城去高坝洲水库,如果是快速骑自行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达了。但我们骑得很慢,走走停停,共用了三个半小时。开始,在清江与长江汇合处,大雾陡起,我们驻足了很长时间,欣赏着雾失津渡、雾失楼台的况味。太阳出来,大雾消失,我们到了汉洋坪,清江露出了本来的面目,我们停下来,观看小河平静的水面,欣赏小河从容流淌的优雅气质。同时,看河流两岸青一色无染的小草,内心变得十分恬静。过汉洋坪后,是大片的柑橘林,我们走过去,一边吟咏苏轼“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佳句,一边自在地在林中摘果品尝。之后,是一条黄泥路,两边多金黄的菊花,十分耀眼,同行便把一本介绍菊花的植物读本拿出来,对着眼前的菊花看,看眼前的菊花与书上的介绍有什么不同,看宜都的野菊花,和一些名菊花有什么不同。一路行走,我们了解了许多不曾知道的花草。我们就这样走着赏着到了高坝洲库区,大家一点也不觉得累。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了,几天前,我到龙山公园,本是无意识地游玩的,不曾想,在财校院墙背后,意外地认识了山楂树。等等。
  事实上,有时候,我们只是一味地往前赶路,只是奔着旅游目标赶,未必能遇到了好景,弄得不好,会完全失望。记得今年夏天,我们到张家界天门洞旅游。事前,因为从电视上知道,那洞很神奇,苏联飞行员曾驾机穿过了天门洞,心一直想着去看。可是那天,等我们坐着缆车,爬上九百多级的石级上到天门洞口时,却什么也没有看到。也许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缘故,原来从很远地方看到的雄伟的天门洞,忽地在眼中消失了。我和所有到天门洞的人一样,大呼上当。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峰,有人不远万里到达非洲,克服一切困难爬上山顶,结果,山顶上什么都没有,连树都看不到一棵。大家感受到的只是寒冷。
  作家言子在《出走》中谈到她出走,选择的是火车,而不坐飞机。她说:“飞机虽然舒适,不会让旅人疲惫,但会错过很多风景,看到的只有云层和天空,对所历经的地域山川,一无所知。”通常情况下,她游历时,尽量步行,尽量不去打的挤公交车。言子非常注意享受旅游的过程。
  当然,更让人欣赏的,还是中国汉代的司马迁,还有明代的徐霞客。他们不只是享受了旅途本身的过程,而且用心感受了这一过程,最让人欣赏的是他们,战胜恶劣的旅游环境,就着简陋的条件,将自己的旅游心得,将所见所闻,有意识有选出选择地写了出来。通过旅游,他们完善了自我,提高了生命的质量。
  我不会忘记外国作家萨特,他是经常旅游的,他每到一个城市,特别注意每个城市的特色。他坐在广场,叼着烟斗,任那烟雾缭绕上升,将自己的心沉在一种特别的氛围中。又如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喜欢旅行。他的旅行不只是一种身体的旅行,他喜欢在旅行中观察,将所见所闻,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富商大贾还是走卒贩夫、苦役囚犯,都手不停地挥笔一一记录下来,人间百态,自然万物,都凝结于他的笔端。重要的是,他不只是观察,他还深入地思考,他用“头脑”去“旅行”,形成了边观察边思考的旅游习惯,这种习惯帮他积累了一笔很可观的精神财富。
  旅游最美丽的是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正如史铁生所说:“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