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升级qq一天太阳:崂山道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39:22
 
         崂山道观           崂山古称劳山、牢山、辅唐山、鳌山。在山东半岛西南,青岛市区东部。绵亘于崂山县境内,面积约三百平方公里。主峰名巨峰,又称崂顶,海拔一千一百余米。山名之由来,相传与秦始皇登临此山有关。清张道浚《游劳山记》云:“《寰宇记》言:始皇登劳盛,望蓬莱,以劳于陟,即名劳;又以驱之不动,称牢。”①明顾炎武引申此意云:“秦皇登之,是必万人除道,百官扈从,千人拥挽而后上也。……是必一郡供张,数县储待,四民废业,千里驿骚而后上也。于是齐人苦之,而名曰劳山也。”②元道士邱处机以其名不佳,易名鳌山。

        并赋诗云:“牢山本即是鳌山,大海中心不可攀。上帝欲令修道果,故移仙踪近人间。”③因其“僻于海曲,举世鲜闻”。④故道教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皆未列其名。然该山“三围大海,背负平川,巨石巍峨,群峰峭拔,真洞天福地、一方之胜境也”。⑤道教何时进入崂山,已不可考。唐前记载亦缺。见诸记载居崂山最早者为宋代道士乐正子长、刘若拙、甄栖真等人。

       明黄宗昌《崂山志》卷五载,乐正子长,不知何许人。尝遇仙于崂山,授以巨胜赤散方,服之,年过百八十,颜如童。入崂深处,不知所终。⑥臧励和等《中国人名大辞典》称其为宋人。⑦《崂山餐霞录》云:刘若拙,蜀人。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云游至崂山,在太清宫旁自修一庵,供奉老子。宋太祖建隆元年(960),敕封华盖真人。奉敕重修太清宫,永为修真之所。⑧《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七称,刘若拙自号华盖先生。在宋太祖开宝(968~975)中,任左街道录。每水旱,必召于禁中致祷。⑨乾隆《山东通志》卷三十载,甄牺真,字道渊,号神光子。单州单父人。博涉经传,工诗赋,举进士不第,访道于崂山华盖真人。久之,入建隆观为道士。后遇许元阳授炼形养元诀,行之二三年,渐返童颜。与海蟾子以诗往还,著《还金篇》二卷,以论养生秘术。乾兴元年(1022)卒。AB宋代崂山已建有大批宫观。最著者为太清宫。又名下清宫、下宫。《太清宫志》谓建于西汉建元元年(140),他书皆谓建于宋初。明汪有恒《游崂山记》曰:“其太平、太清、上清三宫建于宋,聚仙(宫)建自元,天门后夹岭河巨峰诸庵,则近日创之。”AC或谓原是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所建道场。后为崂山最大之宫观。上清宫,一名上宫,在太清宫西北明霞洞下,建于宋初。后被山洪冲毁,元大德(1297~1307)间,华山派道士李志明重建于今址。太平宫,在崂山东部上苑山北麓,系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之道场。后历代皆加修葺。百福庵,在不其山东麓,宋宣和(1119~1125)间建。石佛庵,在烟游涧海滨,宋建。AD元代是崂山道教的兴盛时期。有大批道士先后来此山修道。最著者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的邱处机。他本登州栖霞人。

    先于当地师王重阳入道,后于金大定(1161~1189)间入陕西磻溪、龙门山修道十余年。至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下令禁罢全真道,乃于明昌二年东归栖霞,居留登州、莱州等地二十余年。在此期间,他曾两次去崂山。第一次在金明昌六年。《崂山餐霞录》云:“南宋庆元元年乙卯(即金明昌六年),邱长春与刘长生(刘处玄)同其他道侣五人,由宁海昆嵛来游崂山,止于本宫(指太清宫),讲道传玄,宏闻教义。

    道众大悦,各受戒律。”并称:“邱长春这次来崂山留诗二十一首(实二十首——引者注),改‘牢山’为‘鳌山’。”AE不久,即回莱州昊天观。而刘处玄继续留居太
清宫讲道,太清宫许多道士皆入其门下。后来形成尊刘为祖师的“随山派”,崂山即为该派的发源地。AF第二次在金大安元年(1209)。先后在太清宫、上清宫、鹤山神清宫等处讲道,居留数载。此期又作诗二十首,后被镌刻在太清宫、上清宫的山石上,AG又为《磻溪集》卷二所收录。李志明,全真道王重阳之再传。元大德初来崂山,见上清宫将圮,与其徒重葺殿宇,居此宫十二年,复居明霞洞(崂山南部昆仑山腰)二十五年。年八十,步履轻健。度弟子近五百人,后不知所终。刘志坚,号云岩子,博州人。弃家入道,师事东平郭至空,后至崂山,即山麓南阿茅茨而居,凡二十年。逝年六十六,葬华楼之凌烟崮。AH王嘉禄,新城人。少入崂山,遇道士授以五禽之术,久遂不食,或食松柏叶。一日思母归,复火食。母逝后,复入崂山。AI元代崂山又增建了一批宫观。据《崂山志》卷三载有:寓仙宫,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建。迎真观,在柳子口,至大三年(1310)建。通真宫,在山北,皇庆二年(1313)建。

    华楼宫,在王乔崮下,元泰定二年(1325)建。黄石宫,有上宫、下宫,在华楼山北十里许,元时建。众仙宫,在南天门下二十里,元时建。遇真庵,在鹤山,元时建。
圣水庵,在三标山西南麓,元时建。AJ明清时期,崂山道教续有发展。相继又有一批道士居此修道。《崂山志》卷五载,徐复阳,号太和子,尝师李灵仙得秘传。元元统(1333~1334)间,隐居鹤山遇真庵。锻炼功成,阳神静出。顺帝召见,赐锦斓之衣,卒于明初。张三丰,尝自青州来崂山居止。留有张仙塔、邋遢石等遗迹。齐道人,失名。青州寿光人。来崂山居南天门之先天庵,重新庵宇三楹。明天启二年(1622)卒。崔道人,失名。修真黄石宫。后与其徒结茅古迹岛,隐不复见。AK乾隆《山东通志》卷三十又记:李守真,滕县人。少游牢山,遇异人授以修炼术。还隐雪山。成化(1465~1487)间征至京师,授太常博士,不受。

    诏居显祐宫,勘校道藏,主持法箓二年。恳请还山,赐号冲虚妙悟太极涵真子李隐仙。张道人,不知何许人。自言姓张,来住崂山上清宫,貌如少壮,而历叙所经皆百年
以上事。凡事颇能前知,有问之者,佯狂不答。LB陈铭王圭《长春道教源流》卷七又载孙玄清,号海岳山人,籍青州寿光县。自幼在崂山明霞洞出家,礼李显陀为师。后游铁茶山云光洞,遇通源子授以升降天门运筹之法。年十九,即墨县太和真人携住黄石宫,于此苦炼二十余年。嘉靖三十七年(1558)至京白云观坐钵一载。隆庆三年(1569)卒。玄清本龙门派四代孙,后别立法派名金山派,因在崂山修真,又称崂山派。LC明清时期,崂山除对旧有宫观作过修葺外,未新建宫观。

    一些宫观,如太清宫、上清宫、太平宫、华楼宫等,经过历代修葺,至今尚存。太清宫在明万历(1573~1619)间倾圮,憨山(德清)和尚于宫前建海印寺,寺旋毁,后
复建此宫,并有扩大。现存三清殿、三官殿、三皇殿等。上清宫,自元代华山派道士李志明重建后,历代均有修葺,现存殿宇若干楹。

    太平宫,自宋初创建后,金明昌(1190~1196)及其后屡有修葺,现存正殿三清殿,配殿三官殿和真武殿。华楼宫,自元泰定二年(1325)创建后,明、清、民国均曾重修,现存老君殿、玉皇殿、关帝殿等。   

    崂山百福庵



    百福庵又名百佛庵,位于崂山支脉的铁骑山南峰“石城顶”之阳,初创时建筑简陋,信奉佛教,因为庵中有一个天然石洞“萃元洞”,洞中供奉着一百尊铜铸小佛像而名百佛庵,清初改奉道教,距今已有880余年的历史。经过清朝初年的整修扩大,庙宇初具规模,山门东向,前后二院,前院建倒坐殿,祀菩萨。中殿穿堂,祀三官;后院玉皇殿。二院各建两厢。殿堂、道舍皆木砖“硬山式”结构。内祀玉皇大帝。白垩涂壁,彩绘壁画,青砖铺地,外观气势宏伟。其时,每年正月十六日逢庙会,善男信女赶会人众,香火极盛。清初百福庵已初具规模,后毁于文革时期。目前殿堂房基仍在,庙宇轮廓清晰,养、蔺坟地及附近的纱帽石、马槽石、黄道石等景点犹存。  另据《崂山志》记载:创建于宋代宣和年间(1119—1125),清初蒋云山道人曾栖止。内有萃元洞,祀玄君,上立小塔,高数尺,旁绝壁之上生一古柏,颇具仙姿。 百福庵在崂山北部,西连城阳,北靠即墨,人口稠密,交通便利,香火甚盛,是当时崂山11处藏书院之一,人称“蒋迪南书院”,藏有大量经典书籍,是崂山“外山派”道家音乐的胜地。清初,明崇祯帝养艳姬、蔺婉玉二妃逃难至此,二女编写的《离恨天》曲成为崂山外山派道士迎风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崂山朝阳庵



    在山东省青岛市境内的崂山浮山顶上,朝阳庵又名浮山寺、朝阳寺、潮阳庵、全圣观。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该庵由明代进士黄作孚修建,为其隐居读书处。民国初年,追随肃亲王的曾明本于复辟失败后将此庵改为道观,名全圣观,并在此出家为道士。 据《崂山志》记载:浮山山势险峻,极顶海拔350米,上有道庵,名曰朝阳,创建年代不详,明代即墨进士黄宗孚曾居庵读书。其处背环危岩,前俯大海,景色雄秀,冠于崂山西南诸峰。 朝阳洞是建于元代朝阳庵道观遗址上的一个天然花岗岩石洞,位于海拔130多米的浮山雏凤顶的南山腰,依山面海,冬暖夏凉,植被丰富,环境幽雅。
洞口左右现存题字刻石楹联,右联是:“性全先生雅属 藓崖直上飞双履”;左联是:“云洞前头岸幅巾 蔡元培”。是上世纪40年代时任燕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题写,联中的“性全先生”就是曾国藩的亲嫡孙曾明本的道号,满清政府败落后,曾明本遂进山入道教当起了道士。这个石洞曾是历代道观僧人的住所,晚年的曾明本也居住在朝阳洞里,“文革”中的1966年夏天被红卫兵驱赶离去,自此朝阳庵最后一个道士的去向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原崂山文物管理所所长张开明研究员据考证,朝阳庵道观始建于元代,是北七真谭处端所创全真南无派道场,被列为《崂山道教建筑群庙宇名录》119座中的45位。庙宇栽银杏,这棵银杏的树龄应在600多年了,但可惜的是十多年前有山民在古银杏的周围放羊,羊大量地啃食伤害了银杏树皮,迫使这棵古银杏树日渐枯萎以至死亡。“令人欣慰和高兴的是,最近几年在古银杏树旁又萌生了三棵银杏新株,有的直径已达十几厘米,枯木回春,古银杏的顽强生命力令人震撼!     

 

      崂山斗姆宫

斗姆宫在崂山玄武峰下,始建于元代,原为佛教的庙宇,内供奉佛像。斗姆宫东侧是明霞洞,相传丘处机、郝太古、孙不二、张三丰等道教名士都在洞中修炼过,因此,明霞洞堪称全真道金山派祖庭。

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孙玄清主持对明霞洞和斗姆宫进行了扩建。新建了一座宏伟的三清殿,在原先斗姆宫的地方,改建了一座观音殿。两座大殿均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顶面盖黑筒瓦,修饰一新的庙宇统称明霞洞。

清代乾隆末年,崂山天降大暴雨,山洪暴发,观音殿被坍塌下来的巨石砸毁,从此再也没有修复。

如今,斗姆宫满目荒凉,院中堆放不少建筑垃圾,但依稀还能分辨出观音殿的轮廓。考察队队员称,最吸引人的是院中的一颗有120年树龄的紫玉兰,据道士讲,春天树上开满了花朵,非常美丽。院中分布着5株黄杨树,有700多年的树龄,是原先斗姆宫院中栽培,遗留下来的名贵树木,至今生长良好。还有两株银杏树,树龄也有800多年。观音殿门口还生长着一株紫薇花,又名百日红,有600多年的树龄,崂山很多道家庙宇都有栽培。据说一是象征着紫气东来;二是道家参拜星斗,紫薇树象征着紫微斗数。

最令人称奇的,是观音殿院门上方石刻门匾,上刻四个篆字:“入圣超凡”,具体年代不详,但根据石料风化程度和在古建筑的位置判断,是最初修建观音殿的遗留物,有400年以上历史。此石刻字体娟秀,刻工精细,是崂山石刻的上品。    

   崂山华楼宫



    华楼风景游览区地处崂山北麓白沙河畔总面积为22.6平方公里,是崂山九个主要游览区之一。它北临碧波荡漾的月子口水库,东眺重峦叠翠的北九水,将奇峰异石,清泉古洞,名碑石刻,迭闻传说,道教文化集于一身,据记载“海山名山第一”之称最早就出自华楼。元代礼部尚书王思诚将华楼山品评为十四景:聚仙台、迎仙岘、清风岭、高架崮、王乔崮、碧落岩、夕阳涧、翠屏岩、玉皇洞、玉女盆、虎啸峰、南天门、凌烟崮、将军崮。

    华楼峰凌云叠架,削然陡立,高达350米,顶部平坦如台,远远望去宛如一幢高楼直插云天,故称“华楼”,在崂山十二景中称为“华楼叠石”,古人称之为“聚仙台”、“梳洗楼”、历来被称为“崂山第一奇峰”。

    华楼宫始建于元朝泰定二年(1325年),面对夕阳涧,背依“碧落岩”,为全真道华山派道士“云岩子”刘志坚所创,内有老君、玉皇、关帝三殿,庭院幽静,古木参天,碧落岩下清澈甘冽的“金液泉”水长年不涸,是崂山六大名泉之一。 
    灵烟崮是华楼山最多神秘的山峰,崮顶有一大一小石椁,均在巨石上凿穴,以天然巨石为盖,只留一隙,椁中人一直是未解之迷。崮下有石洞,洞上锈“灵烟坚固,永丘之坟”字样,是华楼宫祖师刘志坚藏蜕处。

    摩崖石刻是华楼山画卷中的点睛之笔,共有80余处,5000余字,数量之多,年代之久,内涵之丰居崂山各游览区之首,多为元、明、清三代所刻,其中多出于名道王重阳、邱处机、刘志坚之手,还有邹善、陈沂、蓝田、蔡叔逵等名士官宦的手迹。石刻中精品纷呈,颇多赏味之处,道家修炼秘诀和思想也深藏其中。使您真正领略到明御史蓝田诗中:“前山后山红叶多,东涧西涧白云过,红叶白云迷远近,云叶缺处山嵯峨”的意境。 

 

   崂山聚仙宫



   在山东省青岛市境内的崂山烟霞涧东南。据《崂山志》记载:为元泰定年间(1324-1327),李志明、王志真所创建;昔时殿宇宏伟,建筑精美,后被毁不存。遗址前朝大海,形势自然;旁有太湖石、椅子石等名胜古迹。

    据聚仙宫碑文记载,元代的崂山,“自王重阳之东也,全真氏之教盛行。”当时的上清宫正处于鼎盛时期,“然其地峻极,众颇以登陟为劳”。为了使上山进香的信徒和外出采买日常生活用品的道人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经道人李志明、王志真提议,在上清宫西南20里的“近山之趾”——南窑半岛建起了一处脚庙,上清宫掌教大宗师亲自赐额“聚仙宫”(又称寒寨观、韩寨观、韩寨庙),并请学士张起岩撰写了碑文。聚仙宫初建时共有玉皇、真武、三清诸殿,殿宇宏丽,其布局与太清宫相似。宫建成后,“簪裳之士,云集于是。即山垦田,以供其饩,取材以供其用。”但是不知什么原因,该宫后来逐渐败落,到了清末时只剩下了一间真武殿,最后于1956年被彻底拆除,场地划归驻军使用。

  关于聚仙宫的来历,民间有“先有韩寨观,后有即墨县”一说。相传当年聚仙宫南面的大海中有一个非常繁华的城市名叫“沧州”,某年正月,一云游道姑来到王府门前化缘,要求官府捐出千两银子建庙消灾,以保佑百姓平安,却被州官视为无理取闹而赶出城门。道姑临走留下一句“石狮子舌头红,淹了沧州城”的谶语便扬长而去,没几天工夫,这句话就变成童谣在沧州城内流传开来。州府内的韩娘娘觉得道姑的话中隐含天机,便奉劝州官多做善事,以消灾解难,但却遭到州官的严厉呵斥。于是韩娘娘悄悄托人找来一艘小船泊在后门外的护城河边,按时派贴身丫环去观察州府门前的石狮子舌头有无变化,并每天焚香祷告,祈求道姑保佑全城百姓平安。

  这天,有个玩童忽发奇想,他将自家大门对子的红纸撕下,悄悄贴在了石狮子的舌头上,此举导致满城惊慌。韩娘娘感觉大事不妙,立即携带细软与丫环登船逃命,船刚驶入大海,沧州城即沉入水中。韩娘娘和丫环乘坐的小船被滔天巨浪一直推到了崂山脚下的南窑半岛。为答谢道姑的救命之恩,韩娘娘便出资在登岸处建了一处庙宇,取名聚仙宫,当地人俗称“韩寨观”。在民间一直有这样的说法:“沉了沧州,立了洪州;沉了洪州,立了胶州。”

    历史上的沧州城只见于民间流传,史料中鲜有提及。周至元在其所著《崂山志》中说:“崂东海中有岛,名沧州,相传为安期生所居。清嘉靖有游客乘船游之,见其上耐冬花甚繁,岩半有洞,室内有丹灶。别无他异。”这里所指的沧州岛可能就是俗称“沧舟岛”的潮连岛。据说过去渔民在该岛附近下“站网”打鱼时,经常从海中网上古代建筑物顶部用作装饰的陶制鸱吻,有时碰上落大潮,还会望见海水下面隐约有残垣断壁。

   崂山明道观

    明道观坐落于崂山东麓的招风岭前,近800米的海拔高度在崂山的宫观洞庵中位居第二,只比崂顶下的铁瓦殿稍低。铁瓦殿早已荡然无存,明道观的大部分殿舍尚在。由于山高路险,游人罕至,明道观周围秀美的风光还不为人所识。    明道观的原始建筑始建于唐。在观西南二三百米远的地方有石刻,虽年代久远,碑文漫漶不清,但“大唐天宝二年……敕采仙药……孙昙远行……见灵药采”等字仍可辨读;相隔不远还有一摩崖石刻,镌有“敕孙昙采仙药山房”,字右刻有带佛光莲座的石像。这两处刻石的年代在崂山刻石中也位居第二(年代最久者为烟台顶晋人题名刻石)。从文字中可知唐时有方士在明道观一带“采仙药”,并筑建过“采药山房”。金泰和年间,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孙不二曾居明道观,她创全真清净派后隐居深山研究医药和经曲。据传,崂山道士最重要的经韵曲牌——《崂山吊挂》便由孙不二创制,流传至今尊称《孙谱》以志纪念。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白云洞道士宋天成重建明道观,至此成为全真金山派庙宇,奠定了明道观殿舍的规模:观内有东西两院,玉皇殿三间,老君殿三间,祀玉皇和三清神像。光绪年间最盛时有道士18人,地70亩,房舍32间,规模在崂山高山庙宇中屈指可数。明道观的败落始于20世纪日寇侵占青岛后,1938年3月15日,日军进山扫荡,杀人毁庙,白云洞、神清宫及明道观一天之内皆被焚毁,从此,明道观的香火几近断绝,至1959年只剩道士1人。    今天的明道观已是杳无人迹。从东边的山门进入,院落中荒草凄凄、断垣残壁。曾作为林场用房的殿宇人去屋空,掩不住的一派破败荒寂;只有山门外的两株古银杏郁郁葱葱,尚散发出无限生机。观后有天然石洞两处,一曰天然洞,一曰三真洞。洞下流出山泉,明澈清冽,冬夏长流不歇。观前还有近人新砌水井一眼,井台用石碑垒成,拨开枯枝败叶,上面的文字历历在目,实为可惜。近年已将断碑粘合后重新竖起,又实可幸。  

  明道观北面为挂月峰。双崖峭立,巨石封顶,形如石门。西南群峰如剑似戟,邱处机诗“群峰削蜡几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株”是也。其中二峰并立,一高一低,形似夫妻倚偎,俗称“两口石”。明道观之南翠竹青青,溪水潺潺。寻路步行不远即可登崂东胜景——棋盘石。棋盘石斜插山壁,下临危壑,其悬空出世摄人心魄的气势不攀不足以领略。棋盘石平坦的顶部刻有一奇特棋盘。传说中仙人在此博弈,有一樵立傍观棋一刻,待回首柴枯斧烂,下山时得知世上已过百年。 

王安石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明道观、棋盘石周围景物奇绝,古迹名胜众多,爱好寻幽探古的人不妨不畏艰苦前往一游。由华严寺西侧可寻山路而上,游毕从棋盘石西侧循溪水而下,一路山高坡徒,荆榛横陈,即可达泉心河水库。  

   崂山明霞洞



    明霞洞在崂山南部昆仑山腰。自山下拾级而上,一路幽篁夹道1公里许即到洞口,也可乘太清索道扶摇直上。洞开凿于金大定年间,洞额“明霞洞”三字为清代书法家王序所题。据说原洞高大宽敞,明代道人孙紫阳曾静修于此。清康熙年间遭雷击,大半陷入地下。洞东巨石尚存,题刻有“天半朱霞”。洞前平崖如台,由此遥望大海,空蒙浩渺;俯视崖下,沟壑纵横。崂山胜景“明霞散绮”即此。由洞后小径攀援而上,经玄真洞可达昆仑极顶(俗称北大顶),上有天池。 

该洞凿于金大定二年(1162年),洞额刻“明霞洞”三字,为清代书法家王±序所书,元代道士李志明曾于洞内修道;清康熙年间(1662—1772年)遭天雷击,多半隐入地下。洞旁原建有三清殿、斗姆宫等道教建筑三十余间,后部分建筑毁于山洪。洞前平崖如台,置身其上,遥望大海,浩浩淼淼,俯视崖下,沟壑纵横,著名的崂山胜景“明霞散绮”即此。

 
      明霞洞是空中缆车的终点,沿山林小径西行,可见在昆仑山主峰玄武峰之半山坡上有一金碧辉煌的庙宇,即明霞洞。海拔650余米。该洞为巨石崩落叠架而成。 金大定二年(1162年),此洞筑为庙宇,洞额“明霞洞”三字相传为邱长春所写。原洞高大宽敞,明代道人孙紫阳曾静修于此,并有石刻《孙紫阳疏》 。清康熙年间,曾毁于雷火,塌陷得很小。明霞洞现存主要建筑“斗母宫”,建于元代,经历代修整,保存完好。宫西,清末所建观音殿,已毁于山洪坍石,遗址附近的黄杨、玉兰、紫薇等古木,树龄均在百年以上。 明霞洞前石筑平崖台,平整宽阔,三峰环列,前对大海,周围松若虬龙,风光旖旎,是观景佳处。朝旭晚霞,在此眺望,变幻无穷。“明霞散绮”是崂山胜景之一。 提起李白,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人称“诗仙”。这里雕塑的就是李白,对坐的是唐玄时代的宫廷乐师、道长吴筠。据说李、吴二人是好朋友,在宫廷里,一个写诗,一个谱曲,搭档非常默契。为了开拓思路、启迪灵感,两人经常结伴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在游览太清宫后面的蟠桃蜂时,两人触景生情,共同创作了《清平调咏王母蟠桃峰》 ,并成为崂山道士沿用至今的“步虚”殿坛经韵曲谱。崂山给李白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李白亲笔写下了“我昔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名句,使崂山这座仙山与“诗仙”结下了不解之缘。     明霞洞后玄武峰近巅处的峭壁上,有洞名“玄真”,洞额镌“重建玄□吸将鸟兔口中吞”,传为张三丰真人手书。“鸟、兔”即日、月,所谓“口中吞”,是道家吐纳导引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即“采日、月之精华,散而为风,聚而为形”,有“得道成仙”之意。玄真洞东有一高约10米的大石,上镌7个篆字,为明代陈沂所题,因年久风化,已不可辨认。再东的石壁上有一小洞,传为张三丰所凿,有明代登州武举周鲁题诗一首: 白云留住须忘归,名利萦人两俱非。莫笑山僧茅屋小,万山环翠雾中围。 从“山僧”字样推测,明霞洞在明代曾经僧、道交替。陈沂的游记中,也写道:“ 削攀绝,僧垂木阶下,乃援而升”、“左有佛宇僧庐”。其时为明嘉靖十二年,与前述孙紫阳真人的事迹印证,可见孙紫阳初到明霞洞时,此处曾为佛刹,而从金代明霞洞刻石和明初玄真洞题额来看,可知明霞洞初辟于南宋中叶,明初犹为道观。明霞洞现有殿堂30间,344平方米,房屋建筑状况尚好。     传说金山派祖师孙紫阳真人看荷花妍丽,心想冬天气温下降,花儿却如此娇艳,此地必是风水宝地,定有灵气,于是每日皆至荷花池畔,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如醉如痴,不思茶炊。一日,小徒见师傅修行艰苦,便下山买来水饺,五体投地跪于师傅面前祈请恩师进食。孙真人忽一念顿生,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他想与己朝夕相伴的荷花也会品尝人间烟火,尤其观百丛之中一株别有其异,与众不同,只见玉霜冰雪之中,花色不减,傲视严冬。孙真人便把水饺放于花上,孰知须臾花儿更嫣,且热气腾腾,顷刻间水饺被荷花裹住而吞食。此后孙真人必命小徒端斋饭献于花前。此花在孙真人之培育下修成正果变成仙子,她为感激仙人而想以身相许。孙真人看花虽修成人形,色心不减,便找人替代自己而成全其思欲之事。后来孙真人得道仙去,明霞洞曾一度兴旺,山下人谋事无不去明霞洞求神护佑,以得前程坦荡事业锦绣。某年山下有一书生进京赶考,进入京城,在一店内刚要安歇,忽然身边立有一位长髯飘飘的老者。老者对书生说:我知道你是前来赶考的,我与你同乡,来京数载不曾回家,想劳你捎一封书信,不知是否能如愿 ? 书生说:你我同乡,又同在乡外,这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拿来便是。书生说着,只见老者从袖中拿出信函一封递给自己,书生看信封上没落任何字迹,刚要问稍往何处。老者说:“你知道崂山明霞洞有一处荷花池吧 ? 芽书生点点头。老者又说:到荷花池就说石门开石门开,京城稍的书信来就可,且记且记。说完老者不见了踪影。书生感觉此事蹊跷,如在梦中,明霞洞离书生家近在咫尺,却从没有看到有如此一白发老者。 

  没多久,书生考试毕起程返乡,没进家门,便直奔崂山明霞洞荷花池而去。书生在荷花池畔按老者所授秘语刚在口中念过,突然眼前豁然开朗,金光速现,霞光万道,紫气腾腾,院内金玉铺地,一片豪华。目前景色,书生看得目瞪口呆。没过多久,自门里蹒跚着走出一位老妈妈,虽已花甲,但风韵犹存,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在她身后紧随一少女,其步态袅娜轻盈,颜色十分,甚是迷人。她们把书生引进舍内,舍内如桂花飘香,四周珠光宝器映目,梦寐也不曾想过有如此巨富家赀,豪华绝顶,真是皇室不比。老妈妈让少女给书生端饭,书生推辞。少女进厨房拿出一碗,从鼻子里哧啦啦濞出一碗鼻涕,须臾便变成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老妈妈让书生吃下,书生暗自思忖,污秽难睹,何谈下咽 ? 如此华丽之堂,却端来令人作恶之食,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书生起身告辞。老妈妈见书生不食,面有尴尬之色,遂从兜里掏出一块手帕,转身从盆里抓出一把豆芽包裹于内递于书生,要书生回家与家人同享。书生半推半就塞与衣袋。老妈妈和少女把书生送出门外,互道保重。须臾,亭台楼阁如梦幻泡景迅速不见,惟荷花池依然如故。书生甚感诧异,他觉得拿几个豆芽回家太过寒酸,便拿出手帕向荷花池里一抖,把豆芽尽抛于内,看那手帕洁净,书生不忍丢弃便带在身边。回家把此蹊跷事同老母细说一番,母亲让其拿出手帕细细端祥,只见上面有一粒金豆芽。书生反悔自己不该一时莽撞把金豆芽丢掉,母亲说:金银财宝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何必贪恋财色。后来书生考中状元并封有官职,其辞官不授,携母隐遁山林。 书生虽归隐山林,其所经历之事一传十,十传百,被一南方蛮子知道,蛮子精通风水,他深知荷花池内藏有宝物,要想掘得此宝,需在冬日炼就赤臂卧雪和赤脚穿冰之功法,在夏日炼就头顶暴日坐怀不乱之心法,有此方能思谋成真。一日蛮子选择良辰吉日到山上,每每沉静,脑中思想得宝之后富甲一方之荣耀,更想美女缠身之快事。如此一来,六欲难舍七情牵缠而不能得法。冬去春来,眨眼机遇将要错过,他想不如早一天得到早天享受,免得夜长梦多被他人掘走。想到此,他用巨斧凿开山石,放走池内水源。当池水流尽,深露一洞,容人有余,蛮子顺洞入内,只见里面光芒四射,美女云集,华丽非凡。眼前景色令蛮子如醉如痴,他见身边美女妖野非常,樱嘴微启,秋波频送,衣裙飘然使其不能自制,忍不住近前一步,刚要贴近女子,只听一声巨雷,便人事不知。待恍惚醒来,珠光宝气尽皆不见,自己身失水中,有一道长将其捞起,把池边损坏之处堵住说:贪恋女色功不深,欲多常伤精炁神;自己勤劳多行善,他人之物手莫伸。蛮子听后深感惭愧。自此荷花池水浊而不清,冬日也少有寒荷开放。

今日明霞洞游人如织,香火鼎盛,只要靠近她,就能领略道教的博大、宽容和源远流长,更能领略道教金山派这片世外桃源的神韵。    崂山凝真观 凝真观又名迎真观、迎真宫,乃一道教胜地,在山东省青岛市境内的崂山水臼石西北约五里处,王哥庄镇庙石村东。其北起 鸽子峰、朝阳洞,西邻 风凉楼、三标山,南望 劈石口、太平宫山脉,东临 王山口海湾。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凝真观内有两棵参天银杏树(一雌一雄,500多年树龄),两个天然竹园。早年道士自己开垦土地,居住在此。而今其土地种植茶叶,形成茶园。 据《崂山志》记载:始建于元代元统年间(1333~1335年),昔祀三清,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曾有重修。遗址西北有熟阳洞,洞深如厦,洞旁右有一室,清代康熙初年道士刘信常又重修,更名为凝真观,中祀真武。1950年该观曾为小学使用。“文化大革命”初期,观内之神像、文物、庙碑全部被捣毁焚烧,1983年该观拆除。    崂山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青岛崂山东南部,太清宫西北。因与太清宫(俗称下宫)对称,又简称上宫,是崂山的主要道观。汉代大经学家郑玄曾设帐授徒于此。有前后两处庭院和偏院,殿宇房舍二十八间,占地约1000平方米。前殿旧祀三清,后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七真”。 2004年5月2日一行5人到此一游。冂票10元。 上清宫创建于宋初,后毁于山洪,元代大德年间(1297—1307),道士李志明再次重建,后历代屡有修缮。门前的参天大树是银杏,高26米,胸径152厘米。这株大树很奇特,在它主干的周围长满了子株,其中最粗的胸径已达40厘米。这么多子株围绕着粗壮的主干,就像众多的儿孙围在一位老人身边一样,难怪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为“公孙树”。据说这棵树是刘若拙真人修建上清宫时亲手栽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就其长势而言,是目前崂山最粗壮的一棵银杏树。前院门内东西各植古银杏一棵,枝叶繁茂,苍翠葱茏,为崂山银杏之冠。 二进院内的紫薇和金桂,树龄也在百年以上。据说清代院中曾有一株白牡丹,高约八尺,每逢春天,白花似玉,清香四溢,满院生辉。蒲松龄到这里访居时,对这株白牡丹甚为赞赏,于是在《聊斋志异》的《香玉》一文中把这株牡丹当成“白衣花神”的化身。遗憾的是,那株白牡丹因树龄过长,早已经枯死了。宫中道士为纪念蒲松龄,又补栽了一株白牡丹,并栽植了芍药、绣球等名贵花卉,使这座古老的宫院又增强了生机和活力。 玉皇殿:供奉的是玉皇大帝。东配殿:供奉的是“三清”真神。西配殿:供奉的是“北七真”,即王重阳的7位弟子。 

宫西北岩上刻有丘处机及明陈沂等人诗词与题字,岩下石间有一清泉,名曰“圣水泉”,其水甘冽澄明,为崂山一大名泉。宫前石桥名“朝真”,宫西石桥曰“迎仙”。为崂山著名道教宫观之一。

上清游览区以道教庙殿上清宫、明霞洞、为主要人文景观,以八水河、龙潭瀑为主要自然景观组成的景区。它位于太清宫景区的西北方,中间由宝珠山相隔。 上清宫建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是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称帝后,为粉饰太平盛世,闻崂山道士刘若拙修行有道,遂招之进京,欲留其在京。刘坚求返山,太祖遂赐封其为“华盖真人”,拨巨款修建太清宫,并新建上清宫和“上苑”(即今太平宫)。“上苑”经近10年建设,竣工与太平兴国年间,故名之为“太平兴国院”,上清宫竣工早于“太平兴国院”,因其地理位置高于太清宫,又因期在道教文化中上清比太清高一层境界,遂定名为上清宫。 刘受封后主要居于“太平兴国院”,只是按时到上清宫来巡查,晚年又多在鹤山遇真庵静居,故又称上清宫为刘之“别院”。晚清到民国这一段,上清宫曾一度是崂山道教诸多庙场的首席殿堂,曾有不少年在百岁以上的道士,更使外人对此产生神秘感。 上清宫是道教全真华山派的庙殿,而太清宫则是道教随山派的祖庭。从太清宫底垭口西侧登上西行的石阶步行,翻越宝珠山,就进入上清宫景区。立刻有一种与太清宫截然不同的感觉。从海上吹来的骤然变得又急又猛,山坡上的松林北风吹的涛声阵阵,路旁刻有“听涛”二字,最能表达此处景观特点。  
    崂山神清宫 神清宫位于青岛崂山区北宅镇大崂村南山。创建于宋代元佑年间(1086~1094年)。据《重修神清宫碑记》载,该宫建于宋代延佑年间,查宋代无此年号而有元佑,可能为传抄之误。宫为崂山古老道观之一,元、明两代迭经重修,至清代康熙中期和民国十二年又加修葺。宫中祀三清,后为玉皇阁,东厢为精舍,西厢为救苦殿,有长春洞、自然碑、摘星台、会仙台诸名胜,邱处机来崂山时曾居此。1939年该宫遭日军烧毁,1943年又被日军轰炸,庙舍全毁。     神清宫“在芙蓉峰西麓,创建于宋,元、明两代迭经重修,至清康熙中又加修葺。宫中祀三清,后为玉皇阁,东厢为精舍,西厢为救苦殿。事变中,经日人焚毁,已大非畴昔。其他林木蓊蔚,洞壑深幻,危石古松,重压殿宇,白日寒生,斜阳最宜。东山有大玉顶,有石窟玲珑,并有池经年不涸,为养鱼池。宫之内外有长春洞、自然碑、摘星台、会仙台诸胜,游其中者,冷然神清。名与实符,诚不虚矣。孙笃先《神清宫道中诗》:翠烟深处一峰孤,岚气珑璁半有无。扶杖漫随樵径转,穿林唯听鸟声呼。须臾似现三山影,咫尺新开五岳图。几岁别来成恍惚,频寻野老问前途。江如瑛诗:为爱长春洞,登临足盛游。一从黄鹤去,只有白云留。炉火虚丹灶,松阴下石楼。孤峰凭眺处,归燕几行秋。黄念昀诗:溪上望东南,崒嵂但修岭。坐起时褰裳,许久到异境。临壑地逾高,负山丹房整。东户岩为屏,杂花发新颖。北眺多松荫,欲登空延颈。出门循西麓,攀缘陟其顶。倚卧得盘石,侧看西阳景。复下沿间流,仿佛洗耳颖。道人呼晚餐,山岩宿未省。灭烛不成眠,泛人山气冷。热酒破寂寞,待月閟神静。不令仙犬吠,却将灯火屏。时出观山壁,朦胧卉木影。意境增肃然,心神亦神迥。无言悄相对,幽窗渐耿耿。王大来诗:上尽登山路,山花晚更香。悬崖缀高阁,怪石抱回廊。翠积松窗暗,云深竹榻凉。道人知爱客,晓起煮黄粱。翟熙典诗:踏云寻古寺,殿间复岩唇。洞敞萝为幕,松多藓作春。石纹穿水脉,峰顶露阿身。莫道远难问,寥寥忆脱尘。蓝水诗:结宇附山胁,门临大壑深。日光来近午,树影自阴森。古洞云常占,堂高庭若沈。导人看竹兴,飞过一声禽。芮麟诗:绿阴如海浸重楼,野兴翛然老麦秋。漫把奚囊收拾去,行人又为好山留。”          《崂山名胜介绍》中描述   “在大劳村东南,有一个颜色特别苍翠的秀峰,远处望去好像一朵出水芙蓉叫做“芙蓉峰”。神清宫就建筑在芙蓉峰的西麓。 

  从山下沿着崎岖蜿蜒的山径而上,路旁石上有丘长春镌刻的访道山、游仙仑等字。凡十余回折,始到达宫前。宫依山而筑,东北两面的崇岩迭石,紧紧的把宫宇嵌住。南宫又是一道深壑,仅有一径,可以入宫,处境十分狭窄,却正因如此,这里的景物,格外觉得清丽幽邃。

  神清宫创建于宋代,明万历时重修,中为三清,后为玉皇殿,两旁是客舍道房,庭前有银杏、紫薇,殿左有修竹。过去在岩半石缝中,尚有古老的苍松,浓荫笼罩庭院,景色十分幽静。清王大来时有:‘翠积松窗暗,云深竹榻凉’,就是指此。解放前由于日寇和国民党反动军队的破坏,这些古松都砍伐净尽,庙宇也弄得荒凉不堪。解放后,政府为了保护这古老道观,正计划进行修复工作。   宫东岩石下有“长春洞”。相传元代道士丘长春曾在洞中住过,洞旁刻长春洞三字,是明朝周鲁题。在长春洞北上,有“滚龙洞”(崂山鹤山也有滚龙洞),人入洞中,忽敞忽隘,时明时暗。   ‘摘星台’在玉皇殿西,巨岩特起,高两丈许,周围数十丈,上平如台,登台西眺,华楼、石门诸山,竞秀斗奇,白沙河蜿蜒西去,景致极佳。台下有“脱尘洞”,是道士单义守的藏骨处。在宫门前有一块巨石叫“聚仙台”,旧建造于鼓楼上,现已倒塌。宫西有罗信芳的砖塔一座。在宫东北的危岩石缝中,诞生着一棵古柏叫“千年柏”。据道士说,这棵柏树已有八百多年。在芙蓉峰顶,还有放生池,卧云洞等名胜。这座不大的道观,景胜之多是一时看不完的。   乌衣巷,在大劳村西河边有石壁,因红色叫‘小赤壁’。东南去有“灰牛石村”(注:即现今北宅街道晖流村),因路旁有巨石如卧牛而得名。从灰牛村东南三里有“飞云瀑”,俗名“花花浪子”,水从高约五丈的悬崖下泄,到崖半为凸石所阻,溅沫四射,铮然有声,与玉麟瀑景致又是不同。” 明万历十三年重修神清宫碑(公元1585年)如幻道人撰文:“自古道术称黄老,以清净无为教人,谷神内守,以养天年而不中道夭阏,此其本也。后世诬以为长生。其德高慕遐思,必曰海外十洲三岛之间,有神人在焉。藉今一见而尘埃可脱,即有识之士,莫不愿往。是以仙踪遍满山东之阳,而崂山尤萃。惟二崂称巨丽,三面环海,群峰插天,朱宫丹室,递布其间。当万山之中,曰神清宫。宫创于元延佑间,为长春子栖真之所。真人已往,其迹丘虚。我明嘉靖间,住持姜全志募众重新构殿三楹,貌三清、太上、帝释之像,安居堂室,颇为周备。凡历十三余祀,至万历乙酉始告落成,征余为记。予因喟然而应之曰:‘噫!道之在宥天地,惟广漠、惟清净,而无始后,随而无终,得是道者以长生。嗟夫!人者昧之,汩汩沉欲,邈然而不知返。其神不清,虽生何生。宜乎至人之观朝菌之晦朔,蟪蛄之春秋也。兹宫之建,窈渺幽深,宜其居者,安以凝神,静以舒情,超然遗世,而入不死不生,即自而登广漠之庭。叹夫高慕者荡志,遐思者放情,又何弱水之可隔,羽翼之可生哉。夫如是,使夫施者作者,推一尘而与山徽共光,一滴而与沧海同波,功德何穷。遂书以纪其事,俾后之人,有以鉴焉。’” 清康熙三十一年重修神清宫碑(公元1692年)泉石老人撰文:“二崂之胜,自华阴迤东山势盘郁,蔚然深秀。至东南一峰翠烟攒簇,有殿阁突兀其中,而层峦古木互相映带,望之若在曾城仇池间,眼界为之顿异,问其处则所谓神清宫者在焉。考庙由来,盖自宋延佑间,长春邱子创建之后,历元明以迄今,重修者屡矣。且中经前代敕建,拟之金茎白鹤,道□神清,其崇异实相当也。岁月变迁,东崂宫观半非畴昔,而神清宫连年缮制,独焕然维新,则人力之修持,而亦山灵之呵护也。其中殿宇森列,墙垣周密,无少缺陷,特前殿之西,兑宫未备,风伯嘘寒,岂非藩篱之脱漏乎!道人辈勇于精进,亟合同心,庀材而踵成之,为立救苦殿一区,则甍如鹏运,栋以龙骧,其雄峙之势,宏整非常,其终克完成,非道人募众之苦心,筑基之巨力不及此。余蜡屐过其地,览眺徘徊,瞻礼再四,不胜感慕焉。则屡建之后,又复增修之,使祥霓葱茜,佳气峥嵘,而刻铭勒碣以纪盛事,固其宜也。然而名山结构,必得李青莲、蔡少霞其人,为书丹握椠而后可,夫岂易致之耶?余不揣固陋,而志以质言,虽不必增重仙宫,聊陈其大略,亦庶几与浩劫相终始尔。”(康熙三十一年十月,东莱泉石老人撰) 民国十二年重修神清宫碑(公元1923年)即墨刘显初撰文:“昌黎有言曰:‘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盖善作必有善继,始可垂永远焉。元长春邱真人初隐姑余,作《西游记》;继觅幽谷藏真所。卒栖东崂北麓,峰峦嵯峨,林壑邃幻间,脱其尘。凡斯亦名山之胜也。真人已往,遗迹邱墟,讵堪任其湮没也乎?明嘉靖时,全志道人感奋出而筑三清、玉皇、救若三殿于石洞右偏,为主持者炼心地。嗣是而起山门,起钟鼓楼、震兑两宫,库仓厩厨,环列完美,无少缺陷。万历己丑落成。神清宫所由来也。岁月变迁,创必有承。清康嘉间,屡为督修,继述绵绵。兹何幸有挺身坚任复旧观而焕然一新,如子善道人,如张宇宝其人者。吁!前前者肇造,后后者葺饰。前乃伊始,后愿其终,终复如何,与天地久,与日月长。黄老之术,彪炳天壤。神圣荫庇,山灵呵护。流寇扰乱庸何伤。惟是引而无替,斯垂千古休光也。”     崂山太清宫 太清宫居崂山东南端,由宝珠山的七座山峰三面环抱。老君峰居中,左为桃园峰、望海峰、东华峰依次而东,右为重阳峰、蟠桃峰、王母峰依次而西。宫在峰下,大海当前。太清宫占地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以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为主殿,以附属设施关岳祠、东西客堂、坤道院等构成的房舍共150余间。每个大殿都立有山门,并有便门甬道相通,房舍简朴、古拙,基本上承袭着宋代的建筑规模和特色。 太清宫在崂山众多道教建筑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规模最大。崂山太清宫始建于公元140年,公元905年在几位著名道士的努力下,逐渐有了一定规模,此后建筑不断增加。元朝时,这里成为全真派的道观,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地位迅速提高,被称为仅次于白云观的第二丛林。明朝时,著名的道士张三丰曾经在这里修炼。崂山还和中国伟大的古代小说《聊斋志异》有联系,书里面有很多内容取材于此,而且据说作者蒲松龄还在这里居住过。 太清宫院内有银杏、紫薇、牡丹、耐冬等古树名花,特别是三官殿前两侧的白茶花和红耐冬最为有名。东侧是一株开红花的耐冬,树高8.5米,围粗1.78米,树龄当在600余年,花期自11月上旬到来年6月中旬,雪天仍花红如火,蕊黄如金,叶绿如翠,是崂山珍贵古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题为《香玉》的小说,其中穿红衣的花神“绛雪”,即指此树。如今,树前立石勒“绛雪”二字,以供观赏。殿前西侧是一株白山茶,树龄已逾400年,每逢花季,如银似雪,与红耐冬交相辉映。三官殿山门前,并列着两株银杏树,高20余米,枝叶婆娑,生机盎然,树冠荫地约一市亩。三官殿东侧翰林院内有隆冬独放的腊梅,早春绽开的木兰,初夏弄艳的灯台,深秋飘香的银桂,还有四季常青的亚热带植物,是一个十分雅致的庭院。出三官殿西去,在“逢仙桥”石阶旁,有一株宛若苍龙的“龙头榆”。树高18.2米,胸径1.3米,树龄已有1100余年,居全国古榆之冠。三皇殿院内桧柏高约25米,树围5.25米,树上寄生着凌霄、盐肤木各1株,三木一体,堪称一绝。    太清宫周围还有邱处机的摩崖、拜斗台、连环洞、劈石洞、聚仙台和康有为题诗刻石等。王悟禅有诗赞太清宫景色:“路转峰回绕下宫,琪花瑶草列西东。湾环船泊吴门碧,隐约灯悬海国红。古树耐冬传志异,仙人绛雪不从同。名臣高蹈分明在,书院犹存翰苑风。”  太清宫之夜景尤为出色。当万籁俱寂之时,海上一轮明月高挂,倾洒柔和清辉,曾任教育总长的清末翰林傅增湘《游崂山记》中有一段精采的记述:“是日,适值佳节,月上东峰,遂同步海岸赏月。初行竹林中,金影布地,晶光上浮,若玉烟之笼被,清奇独绝。嗣乃登坡放瞩,海波浪碧,天宇横青,上下空明,如置身玉壶冰镜中。”每当春秋月夜,微风徐来,海不扬波,皓月当空,浮光耀金,一派皎洁月光洒向大海,这就是被誉为崂山十二景之一的“太清水月”。      崂山太平宫 太平宫初名太平兴国院,又称上苑。系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道场,金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5年)重修。正殿名三清殿,配殿为三官殿和真武殿,坐落在崂山东部上苑山北麓、仰口湾畔。 太平宫传说 距盐池河镇政府所在地8.5公里的太平宫坐落在一个深山峡谷之中,四周重峦叠嶂,一条羊肠小道蜿蜒而至太平宫口。离宫口还有两里路就能太平宫哗哗的流水声。水声在山间回荡,声势浩大。走进宫口,听着水声,只见白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奇石林立。拨开白纱般的水雾,是一个方圆百余平方米、深不见底的水潭。水潭正中央耸立着一根十余米高的圆形石柱,石柱周围依偎着三个像蛤蟆般的怪石。据说这三个怪石原是一整个的巨石,被一个螃蟹精占据,每天早晨她变成一个妖娆多姿的美女伏在巨石上哭泣。当有人循着这凄切的哭声找到她时,她便原形毕露,吃掉来人,久而久之,给成百上千个家庭带来了灾难。后来玉皇大帝派雷神除掉妖魔,一声巨雷,妖魔化成灰烬,巨石也被击成几块。从此这里太平无事,人们因而叫这里为“太平宫”。再看潭水,原来是从数十米高的绝壁上倾泻下来的,像钉大桩子一样,声势如雷,在潭上溅起两米多高水柱,千万朵浪花,溅起的水珠像纷纷扬扬的杨花落在人的身上。置身其中,好似进入了人间仙境,此情此景令人流连忘返。   太平宫在崂山之上,崂山古称牢山、劳山。坐落在山东半岛的东南,西靠青岛,东南两面濒临黄海。面积386平方公里,崂顶巨峰,海拔1,133米。既是中国道教名山,又是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 崂山景区包括太清宫、太平宫、北九水、华楼宫、鹤山和崂顶巨峰等景区与景点。奇峰怪石,满山遍布,如狮子峰、绵羊石等。人称峻山的石峰是“天然的花岗岩群雕”。由于临海,山色海波相映,形成了紫霞云海乃至“海市蜃楼”的奇特景象。再加上闻名天下的崂山泉水,如“金液”、“靛缸湾”等,构成了崂山独具一格的自然景观,如《齐记》所云:“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崂山自古被称为“神宅仙窟”、“海上仙山第一”。秦皇汉武都曾来此求仙。宋元以来,宫观次第兴建,最盛时达“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今尚存太清宫、太平宫、华楼宫等。这些建筑多为石壁瓦舍,简朴无华,具有道家冲和恬淡的色彩。其中太清宫中的汉柏唐榆至今仍蓊郁葱青。历代名道如邱处机、张三丰,文人李白、苏轼、蒲松龄等都曾来山中修炼或漫游,多有题刻吟咏,为奇丽的山水增添了几分文秀。 在崂山现存的寺观中,太平宫是有史料可考的最古的道观。据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和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重修太平宫的碑文记载,太平宫是宋太祖赵匡胤(960年-976年)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立的道场,因落成于太平兴国年间,故初名太平兴国院,后改名为太平宫。与此同时,又兴建或重建了太清宫和上清宫,作为它的别院。 刘若拙生于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年),他自四川来崂山建一茅庵,名驱虎庵,潜心修行。赵匡胤“陈桥兵变”称帝后,即召见了他,封为华盖真人,为崂山著名道士之一。宋淳化二年(992年),刘若拙逝于即墨,葬在城郊玄真宫,其墓至今犹存。 太平宫位于仰口湾畔的上苑山麓,负山面海,景色绮丽,有奇峰异石,古木幽洞,近年来又经全面修建,是崂山的主要游览区之一,也是自此而南游览崂山的第一处名胜。   游人自仰口下车,沿新修石阶登山,前行不远,路两侧各有一株粗逾环抱的古松,虬枝交错,针叶披拂,传为宋初建宫时所植,在崂山古松中首屈一指。松侧有两方巨石,石上旧刻“疑是幻境”四字;新镌清代武邑县令杨泽诗一首:“上苑蟠松阵,半山宫殿森。嶙峋深石洞,烂熳叠花簪。峭壁文苔篆,*岩曲鸟音。仙人桥下水,声响曳鸣琴。”此景名“双石长松”。   犹龙洞与混元石   在崂山太平宫内沿太平宫后墙上山走不多远,有一块硕大的圆形巨石。由另外两块巨石支撑着。其中一块极像一只巨鳌。3块巨石组成一个天然的石洞。洞外石壁上镌有凸刻双勾的4个大字“鳌老龙苍”。洞深阔宽敞,可以容二三十个人,里面供有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及他的7位弟子邱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丹阳、郝太古、王处一、孙不二的塑像。此洞在明代以前供奉老子,称为“老君洞”。明朝庆隆年间,山东提学邹善数游崂山,觉得洞的名称有嫌过俗,陪同前来的即墨县县令杨方升根据《史记》中“老君,犹龙也”的文字改此洞名为“犹龙洞”,并书文刻石以记之,在洞额上刻有“别有洞天”4个字。洞口右侧石壁上镌有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所书《道德经》的摩崖刻石,笔画流畅,功力深厚,为不可多得的书法刻石。此洞的洞项是块大圆石,上部刻有3组星座图,分别代表“九星”、“九宫”、“五行”、“六仪”,还刻有“混元石”3个字。   道教哲学理论把字宙的生成分为三个阶段,即洪元、混元、太初。洪元是指整个宇宙处于阴阳未判、混沌无形的阶段;后来“清阳之气上升而成为天,重浊之质下降而成为地”,宇宙方才定型,这就是混元阶段;太初是人类及地球上有生命开始的阶段。前面我们讲过,道教以三个不同的阶段和层次比喻修身炼功的高度,“混元”就是一个“无人、无我”的境界,可想而知,能达到“混元”这个层次决不是一般的高度,这也是现代气功科学中所提的“返还先天以达到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基础。 过去,这个圆石上并没有石台阶,所以一般道士也上不去,凡是能轻松上去的道士就可以在上面按不同时节、不同方位,朝着不同的星斗练功,就能从大自然中接受到大量对人类有益的生命物质,有利于养生和健身。传说这些星图就是当年刘若拙练功时留下的,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太平宫的殿宇,呈“品”字形,院门的照壁上单线钩刻“海上宫殿”四个大字。结构严谨,端正饱满,传为建宫时所镌。正殿旧祀三清和玉皇,配殿东祀三官,西奉真武,近年修整时,又重塑了一些神像。西院辟有茶室,院中有井名“龙涎”,井侧石上刻明代山东提学邹善的诗一首。东院有钟亭,内悬新铸仿古铁钟一口,列为一景,名曰“上苑晓钟”。

出东院门,即见崂山著名异石“绵羊石”和奇峰“狮子峰”。   绵羊石由几块天然巨石叠成,经亿万年风化剥蚀,仿佛是人工雕琢的一只绵羊,跪伏在山坡上,在特定的角度和光线条件下看去,不但外形酷似,而且口眼皆备,在崂山的象形石中,以此为最。   狮子峰在绵羊石北,背海面山,上面刻有明山东提学邹善题的“山海奇观”,字径40厘米。在近峰巅处有一形如狮吻的洞厦,内可容10余人。洞壁上石刻重叠,字迹依稀可辨,有明代蓝田、陈沂等于嘉靖十二年(1553年)的题刻,以及金代游人明昌五年(1194年)的题字。   蓝田字玉甫,号北泉,明代嘉靖年间进士,曾任河南道监察御史,为人耿直,敢谏而无所忌,“直声震一时”,晚年退居故乡蓝家庄(今属崂山县)。陈沂字宗鲁,号石亭,明代正德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参政,善诗工画,擅隶篆,为当时的“金陵三俊”之一。他任职山东时,曾多次游历崂山。狮子峰侧有他的亲笔篆书“寅宾洞”三字及诗一首:“潮涌仙山下,楼台俯视深。赤阑横海色,碧丸下峰阴。片石千年迹,孤云万里心。举杯清啸发,振叶欲空林。” 

    陈沂所题的“寅宾洞”,源出《书经》 :“寅宾出日”意谓恭而敬之引导日出。由此,在狮子峰上看海上日出,名“寅宾出日”列为“崂山十二景”。山东提学邹善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游太平宫时,又于狮子峰上题“明明崖”三字,并吟诗:“闲玩明明崖,日月递来往。沧波渺无涯,空明绝尘想。”“明明”即明亮,如曹操 《短歌行》 :“明明如日,何时可掇。”又意歌颂帝王,见《诗经》:“明明上天,照临下士。”近年重修太平宫时,于狮峰东侧镌“狮峰观日”四个大字,气魄相当宏伟。峰巅设围栏及石凳等,供游人小憩。附近还新镌诗人臧克家和书法家蒋维崧的诗和墨迹。

  太平宫之西,有石洞如厦,镌当代书法家沈鹏的手书。洞侧长石斜欹,名眠龙石,眠龙石中央有诗文石刻,字径5厘米。文为:“绿树依稀侣雁行,玉泉错落水淙淙。乾坤此洞留其境,风雨危镌连巨松。狮子口中浸石乳,仙人树上竖霞幢。合当不尽登临兴,霞满松筠月满窗。”   “门藤呼客入云门,风雨岩棱势如吞,仙犬伏云行白日,山猿收果渡黄昏。樵人漫言餐霞术,道士常浇种玉园。到此可偿廛市愿,便从何处问天孙。”   下署:“正德乙亥仲秋晦日奉?B43D?巡察海道,献陈海波道人牛□书元中命刻石。”   此洞原名“老君洞”,邹善“到此一游”时,认为其名不雅,随行的即墨县令杨方升取《史记》中“老君,犹龙也”之意,改名为“犹龙洞”,并书于左方之石上。犹龙洞顶的巨石,名翠屏岩,又名混元石,上刻星斗图案,为道家练功作法之处。   自犹龙洞北下,过盘山石渠,长涧夹山,流水潺潺,民间传说有白龙潜伏,故名白龙涧。涧上有几方大石相接,平坦如桥,名仙人桥。过桥登上山半坡,可见巨石叠架而成的白龙洞,旧祀道教全真派北七真马丹阳、丘处机等。此洞虽与犹龙洞等不相上下,但因镌有丘处机的题诗,而且书、刻较佳,保存完好,所以极有盛名。 

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封为国师,尊为神仙,总领道教,又号长春真人。他数次游览崂山,留下了许多诗词和手书,其中以镌于白龙洞的七绝20首最为著名,而且不乏佳作。如:“卓荦鳌山出海隅,霏微灵秀满天衢。群峰削蜡几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株”;“重关复岭势崔嵬,照眼云山翠作堆。路转山腰三百曲,行人一步一徘徊”等,都相当生动地描绘了崂山的景色。诗前有序云:“东莱即墨之牢山,三围大海,背负平川,巨石嵬峨,群峰峭拔,真洞天福地,一方之胜境也。然僻于海曲,举世鲜闻,其名亦不佳。予自昌阳醮罢,抵于三城永真观,南望烟霭之间,隐隐而见。道众相邀,迁延数日而方届,遂闲吟二十首,易为鳌山,以畅道风耳。”诗末镌“泰和戊辰三月日,栖霞洞主柴悟真刊石。野人王志心、刘志宽”。金代泰和戊辰为1208年,筹办刻石者柴悟真当为其时太平宫的住持,王志心、刘志宽是石匠。其时,丘处机60岁。这20首诗传为丘处机手书,但尚无确凿史料可证。

        崂山太和观 在山东省青岛市境内的崂山外九水河尽处。据《崂山志》记载:建于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旧有书院,为即墨绅士之所;四围峻山,前横大涧,观外青竹葱郁,古松参天,云雾飘渺,风景极佳;隔涧有九水亭等名胜古迹。 太和观位于风景秀丽的北九水风景区双石屋,是“外九水”和“内九水”的分界线,即自大崂至太和观为“外九水”,自太和观至潮音瀑为“内九水”。这里松柏苍翠,竹林茂密,泉声叮咚,云影飘逸,鸟语盈耳,花香扑鼻。北九水车站和沈鸿烈别墅也在太和观旁边。   太和观又名“九水庵”、“北九水庙”。始建于元天顺二年(1329),原属邱处机所创的龙门派道观。到了明朝末年,这里已经不太兴旺,只有很少几个道士。清朝初年,即墨知县叶栖凤在这里建“崂山书院”,在观内的西厢藏有大量的书籍,供即墨县的一大批廪生在此处攻读,书籍由观中道士看管。清乾隆年间重修,壁上嵌有乾隆时山东巡抚崔庭阶诗碑一方。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此时香火渐盛,这也助长了道士的膨胀心理,欺民霸山时有发生。上世纪初,崂山的道教势力很大。1912年前后,距观崂村不远的太和观道士刘圆丰,想将观崂村周边的土地据为道观所有,欲将村民逐出观崂村。在此生息繁衍了几百年的观崂村村民联合起来,一纸诉状将太和观告到当时的即墨县衙。在即墨衙门迟迟未作判决的情况下,村民还一度派出代表到济南告状。一直到1926年,观崂村村民终于胜诉。为了铭记这段历史,村民请石匠将当局下发的官契和布告按原样刻于石碑上,立于村口,世代流传。时隔近80年,石碑上的文字清晰可辨,两块石碑一为“官契”,一为“布告”。官契的大致内容是以马清忠为代表的观崂村(时名观崂石屋村)村民用大洋7300元买下了观崂村周边大约4207亩的土地,并详细标明了土地的四界。官契的“发布单位”是当时的胶澳商埠局,落款日期为1926年1月1日。“布告”的内容似是对“官契”的补充说明,写明从上述土地中划出一地作供奉香火之用,还写明村民优先承租土地、道观应按规定缴纳赋税等。   由于这场官司,太和观元气大伤,到青岛解放时,太和观道士已传至25世,只有道士二人,当家人陈明久。有庙殿3间,供神像2尊,住房20间,地240亩,山冈10亩。解放后,小学占用部分,“文革”中,神像、供器、经卷、庙碑全捣毁焚烧,小学即全部使用。其间还作为林业中学,北九水小学,后还改为九水饭庄。1998年被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今已修复完毕,不久就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游人面前。新修的太和观古色古香,门楣是青岛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贺中祥的手笔:“太和观”。  

 

      崂山寿阳庵 

在山东省青岛市境内的崂山烟霞涧内。据《崂山志》记载: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年间(1736—1795)曾有重修,时祀三官大帝,后有玉皇阁,以祀玉皇大帝像。

  寿阳庵又名朝阳庵、寿阳宫。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烟云涧。创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该庵于清代乾隆四十年重修,曾一度为铁瓦殿之下院。正殿祀三官,殿东一室内贮铜佛像甚多,殿后旧有玉皇阁。该庵于民国年间渐圮,今无垣。 据《崂山金石目录》记载,寿阳庵有一室,藏古铜像、铜器甚多,系一古庙圮后移于此处。寿阳庵原址在今崂山区沙子口镇烟云涧,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该处古铜像及铜器原为巨峰白云庵之物,白云庵圮后移放寿阳庵。 

 

   崂山石院庙 在山东省青岛市境内的崂山石老人东北五里处。始建年代不详,毁而不存。庙址东为烟台顶,西北摩崖上镌高阳刘初孙魏世渊题名,末书“大定二年”四字,为崂山石刻之最古者。 

 

   崂山塘子观 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境内的崂山文笔峰西南麓。始建年代不详。明代万历年间曾有重修,清光绪时道士吴介山对其进行修缮,并改称“餐霞观”,民国初年复名塘子观。观内原建有正殿和东西两厢房等殿宇,正殿三间,中供真武大帝塑像,1938年两厢毁于日军兵火,1948年时任观内主持道士郭明禄募资重建两厢并维修正殿;“文革”期间,整个道观被毁。现存建筑均为近年新建。观之周围松柏苍翠,竹枫掩映,山水秀丽,环境幽雅。为崂山著名道教宫观之一。 郭琇与塘子观    清康熙年间,即墨出了个名叫郭琇的官员。   郭琇,字瑞甫,号华野,生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郭琇自小聪明过人,但由于家庭贫寒,不得不跟随母亲四处讨饭。有一次,当来到现王哥庄街道晓望附近的塘子观时,被在此授课的老师慧眼所识,遂将其留下悉心教授。   塘子观相传创建于宋代,明万历八年重修,“乃其后不能守,日渐荒废”。清光绪年间由道士吴介山出资购得,更名为“餐霞观”,中祀真武,精舍旁列。吴道士见此处前拥群峰,右临曲涧,松瘦石奇,风景绝佳,是一处教书育人的好地方,遂请掖县举人林钟柱于其中教授生徒。凡数十年,为当地培养了不少人才。   郭琇在塘子观经过数年苦读,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中得进士。初任吴江知县,“莅事七年,弊绝风清,循声为江南第一”。后经巡抚汤斌力荐,升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此后又任帝佥都御史、左都御史等职。郭琇为官清正,其刚正不阿闻名朝野,曾先后上《参河臣疏》、《纠大臣疏》、《参近臣疏》等,并因此遭受奸臣余党诬陷,后罢官回归故里。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南巡,郭琇迎驾德州,被朝廷重新起用,任湖广总督数年,但因其不能与权臣同流合污,最终被排挤罢官。 

  郭琇归家后,钟情于崂山山水间,尤其喜欢到幼年时曾读过书的塘子观一带游玩,因衣着简朴,为人随和,所见者皆不知其曾为封疆大吏。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郭琇以77岁的高龄在即墨故去。而他梦牵魂萦的塘子观,在其去世之后,又历经200余年的风风雨雨,于1939年被进山扫荡的日军焚毁。后虽经道人与当地村民合力重建,其规模和香火却大不如从前,于解放后倾圮。

     崂山铁瓦殿 在山东省青岛市境内的崂山顶峰之下。原名“东华宫”。始建于,殿顶覆铁瓦,后脊青山,面临大海,是崂山地势最高的殿宇。 《崂山志》《大事记》中说;“嘉靖年间(1522——1555)道士李重阳重修崂山铁瓦殿。 《崂山道教》铁瓦殿条中说:“又名玉皇殿。位于崂山巨峰南麓,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铁瓦殿原为白云庵之玉皇殿,后倒塌,明嘉靖年间由道士李阳兴重修,复以铁瓦,名为铁瓦殿,中祀玉皇,又名玉皇殿。瓦长三尺,呈龙形,上铸施主姓名。  查蓝水的《崂山志》,他在《下巨峰》条下说;“在危岩下,柱础林立者为铁瓦殿故址,本名白云庵,庵有二,上庵在慈光洞西久圮,原俱为僧居,明嘉靖间,道士李阳兴得邑绅蓝因相助,募捐改复铁瓦,中祀玉皇,名玉皇殿。瓦长三尺,上铸施者姓名。” 

清年间(1736—1795)毁于大火,后遂为废墟。现仅存清十年(1655)墓碑一通和元明清三代摩崖石刻数处。殿之附近有银壁、老君、葫芦、慈光、普照、铸钱六个天然石洞,六洞大小不一,风光各异。

铁瓦殿遗址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废墟中大树灌木密布,在荆棘丛中矗立着六七根石柱,地面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石梁、石柱和歪斜倒塌的石台阶。废墟内的石柱高大,做工精致,卯榫结合部位做工精确,石柱上留有不少模糊不清的石刻文字,可以判断出当年建筑的宏伟和壮观。

铁瓦殿遗址发现一块布满苔藓的大石上面,离地面2米高处有一处石刻,镌刻着“玉虚岩”三字。字体方形,每个字有30厘米左右见方,呈阳文,书法工整,字体娟秀,清晰可见;落款为阴刻,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字体已经模糊不清,只隐约分辨出“明正统甲子吉日”等几个字。

查阅有关历史资料,明正统甲子吉日指的是明朝正统甲子年(1444年)吉日镌刻,离现在有565年了。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负责人考古专家林玉海查阅相关资料后介绍说,这处摩崖石刻之前没有记载,属于首次发现,它为研究崂山提供了一份非常难得的实物资料,玉虚,指仙宫。道教称玉帝的居处。又比喻洁净超凡的境界。也就是意味着,在全真派道士朴一向修建铁瓦殿的100年以前,原址处就有一座供奉玉皇大帝的神殿,也就是说,把史书上只有含糊记载的崂山巨峰白云庵的建造时间提前了一百多年。

铁瓦殿又名玉皇殿,属于崂山古庙白云庵建筑群的一部分,传说建于唐代,史书记载,明嘉靖年间年久失修的白云庵得到修复,新建的三间玉皇殿,殿堂上面,覆以铁瓦,因此又名铁瓦殿。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3年)一场原因不明的大火把铁瓦殿烧成废墟,连带着整个白云庵也销声匿迹了。    崂山通真宫 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境内的惜福镇傅家埠村南。始建于汉代(公元200年),原为祭祀东汉不其县(古县城在今崂山县城阳附近)县令童恢之祠,名曰童公祠;元代皇庆二年(1313)改为道教宫观,称名通真宫。历史上重修多次,是崂山最古老的庙宇,在崂山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中最有名气。 宫内原有殿堂道舍三十六间,分前后两院,前院宫门三间,两边耳房彩塑红、自立马各一匹,正殿三间,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内塑童公坐像,院内柏苍松翠;后院建殿三间,为童公之“卧室”,院中植一牡丹,每逢阳春,红花盛开,艳丽芬芳。 通真宫古庙结构宏伟,属纯正的砖木结构道教建筑。虽说现在少部分早已残垣断壁,但可窥见早年兴盛。古庙分东西两个大院,现有七八余座古建筑。大殿及大殿内的神像毁于“文革”中破“四旧”,东院门楼子依然完整,高高的门坎,建筑布局合理直观,三棵挂牌的古树非常旺盛,正殿墙壁上存有模糊不清的壁画。        大院后面有一古墓,碑文上刻有“后汉不其县童大老爷讳晖之墓”,崂山花岗岩石料,墓前有供桌蜡台,相传:后汉不其县,县太爷姓童,名童晖,死后不回江南老家,对美丽的崂山恋恋不舍。生前安排好,死后叫人抬棺木围崂山转一圈,叫他看个够,不巧抬杠断在宫家村,便把童大老爷安葬于此。       通真宫西院有四大建筑,分别是观音殿、东厢、西厢、南门楼,正殿坐北朝南,院内古树参天,可见当年气势,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是童大老爷生日,每到这一天,方圆几十里的山民都来赶山会、人山人海、香火很盛。  

      在东院左前方 100米,有一眼古井,井周边是片菜园子,此井常年水很旺,大旱三年井水水位不降,水质甘甜,老百姓称“神水井”,井内半腰砌的大石头上刻有修井的年代。

      通真宫,毕竟是崂山人千百年来遗留下的人文景观,可惜“文革”中被毁了,不久的将来,通真宫就会修复,这座崂山历史的名宫就会重现在我们面前。     崂山遇真宫 在山东省青岛市境内的崂山北侧鹤山上。据《崂山志》记载:创建于宋代嘉定年间(1208—1224),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0),曾有重修。内有三殿,下殿祀真武大帝,中殿祀太上老君,上殿祀玉皇大帝。宫附近有“鹤山遇真宫”石刻、徐复阳墓、舍身台、摸钱涧、仙鹤洞、滚龙洞等道教名胜古迹。 遇真宫,原名遇真庵,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元明两代重修,位于鹤山之阳。著名道士张三丰、李灵仙、徐复阳、邱处机曾在此修行。 徐复阳,字光明,号太和子、通灵子,大明莱州府掖县(今山东烟台莱州市)人,曾经师从遇真宫道人李灵仙,并得其真传,而李灵仙曾得张三丰真传。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徐复阳“元统间隐居鹤山,煅炼功成,元神静出。顺帝召见,赐锦斓衣。所著有《迎仙客词》。后莫知所终。”  传说,徐复阳幼时目盲,自山东莱州府掖县往南流浪到即墨县,后至鹤山,道人李灵仙因察其可勘大器,遂将其收留。为考验并锻炼其心志,徐复阳将十二枚铜钱抛入山上的沟涧中,徐复阳不分寒暑,整日在涧中摸钱,历经三载,终于成功。后人称此处为“摸钱涧”。摸钱涧的荆棘刺朝上长,传说那是徐复阳摸钱时一把一把摸上来的,荆棘刺的尖儿是红色的,传说那是徐复阳双手的鲜血沾染的。徐复阳在遇真宫刻苦修道,在师父李灵仙的妙手调理下,双目神奇般复明。后于仙鹤洞面壁九年,得大道,于明嘉靖三十五年世寿八十岁飞升。其飞升遗迹、墓址、摸钱涧等胜迹今犹存。徐复阳开创了崂山全真教鹤山派,成为名扬青史的一代道教祖师,也提升了鹤山、崂山,乃至青岛在全国道教,乃至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崂山修真庵 在山东省青岛市境内的崂山王哥庄前。据《崂山志》记载:原为佛教古刹,明代天启二年(1622),道士李真立扩建改为道庵,清代康熙年间(1622—1722),杨绍慎复加修缮,殿宇宏伟,极一时之盛。清代嘉庆六年为公元1801年,碑由崂山修真庵住持刘阳明立。文后载该庙各处林产的界至。碑文已佚。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凌晨,李自成的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逃到煤山(今景山公园中的景山)东麓老槐树下自缢而死后,他的两个爱好笙、笛、箫、管等乐器并能歌善舞的妃子养艳姬和蔺婉玉在太监蔺卿的保护下,化装成乞丐,携带金银细软,千里迢迢,潜入崂山修真庵(今崂山区王哥庄),出家隐居山林之中,后迁居城阳惜福镇百福庵,在此隐居了16年之久。 
  据民国年间百福庵道长唐志同和返俗道人孙志素传述以及民间传言道,养艳姬和蔺婉玉??修真庵出家后,她俩除了捐出大量金?,重修了修真庵的庙宇和神像以外,还置办了大量的乐器,在庵中教道姑们吹、拉、弹、唱,如什么《梅花三弄》、《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等名曲,在很短的时间内,道姑们便能熟练地演奏了。一时间,宁静的修真庵便热闹起来。 
  道姑们的吹、拉、弹、唱之事,三传两传,传遍了崂山周围的大大小小的宫庵,遭到了许多道人的反对,他们说,崂山的道家,自古以来,不兴吹、拉、弹、唱,修真庵的道姑目无道规,丢了道德,坏了道家的名声,要受到道家的惩罚。因而他们特别对化名在修真庵里出家的养艳姬和蔺婉玉不满,说她俩是害群之马,扬言要把她俩轰出庙门,赶出崂山······ 
擅长琴、棋、书、画并特别喜爱音律的百福庵道士蒋清山闻知修真庵有两位才女出家,便前往拜访,蒋清山和他们见面后,说明来意,竟一见如故。他们互诉衷曲,得知皆为大明忠民,及各自吐露真情,说明身份。 
  原来,养艳姬是山西宁武关人,相传是春秋时楚国大夫养由基之后裔。擅长吟诗、琴法与秦晋地方乐曲,并读过兵书,善于舞剑,是明末晋北有名的文武双全的才女。朱由检(崇祯)即帝位后,选入宫中为妃,甚得宠幸。蔺婉玉是崇祯帝内侍太监蔺卿的侄女,家住北京西直门外,自幼善丝竹歌舞,笙、笛、箫、管无所不能,被选到宫内任乐女;因才貌超众,又中选为妃。明崇祯末年,仓皇出京,避难到此。 
  百福庵是外山庙,距惜福镇和城阳、即墨较近,交通方便,香火甚盛,是外山派道家音乐胜地,又是当时著名的藏书院之一。而修真庵是内山派庙宇,不准响动吹奏乐器。蒋道士为让养、蔺二人能认真研究道家音乐,便邀请她们到百福庵挂旃静修。养、蔺二人接受邀请,于当年秋迁居百福庵内之“萃园洞”(现仍完整存在),并出资扩修石洞,一洞为居室,一洞供神像。蔺卿也以保护人身份同时来到百福庵。不久,蒋道士迁到通真宫(童公祠)主持庙事。 
  后来,养、蔺二人从蒋道士处闻知清廷国事大定之后,政策较宽,对明朝羽流并不追究,乃于翌年春季携蔺卿回北京祭奠明皇先灵。当得知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身死之详情后,感慨万端,痛不欲生。 
  此时,清政权已日益巩固,明朝官宦早已销声匿迹。她们感到恢复明廷已经无望,在北京逗留几日后,便重返百福庵。又于途中带回一些黑丑树苗植于百福庵周围,一是作为美化观赏之物,二可作为清热解毒之药。至今庙前竹林傍仍有黑丑树一株,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在百福庵里,养艳姬把对崇祯的悼念之情写成一首短歌词,题名《离恨天》①。歌词分二段。 
    第一段歌词: 
  面前一丘土,遥望天边万重山,
  山隔万重容易见,土隔一寸不团圆,
  摆设诸供品,仰望离恨天,
  香烟结云转,纸灰飞满天,
  沉痛哀悼肝肠断,血泪染红素罗衫,
  共登离恨天。
  第二段歌词:
  面前一丘土,遥望天边万重山,
  山隔万重容易见,土隔一寸不团圆。
  摆设诸供品,仰望离恨天,
  非是哀妃贪偷生,愿等汉土复中原。
  王师北定中原日,殉国觅帝共君欢。
  伴君共登离恨天。 
  歌词写毕后,蔺婉玉又为这首歌词谱曲,曲调哀婉悲怆。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三月十九日是崇祯遇难三周年大祭,其时,养、蔺二人通过蒋道士等人,组织百福庵、童真宫、天后宫以及马山、灵山等外山庵观道士乐队,演奏了这支大悲曲。 
从此,《离恨天》便成为崂山外山派道士应风乐的重要构成部分。当时内山派各庙虽不把这支曲子列为应风道场音乐节目,却都采用其部分曲调作为弹奏古琴的主要曲牌。
  顺治四年以后,养、蔺二人主要研究琴法,改编民歌,充实道乐曲牌,训练道士乐队,并辅导附近一些村镇的民间乐队。同时,她们把在宫中演奏过的一些古典乐曲,如明代郭勋的《赏春》,张禄的《山丹花》,以及传统曲子《青扬》、《游湖》、《泰山景》、《将军令》、《昭君》、《归去来辞》、《梅花三弄》等,传授给崂山各庙道士乐手及民间艺人。由于养、蔺二人常年忧郁不乐,故平日演奏和传授时,也多以《离恨天》、《赏春》、《山丹花》三支大悲调为主。清初,崂山周围民间器乐能蓬勃发展,与养、蔺二人的传授、宣传,当有直接关系。 
  其时,在百福庵的影响下,天后宫、童真宫以及灵山、马山等庙宇的应风乐开展的十分活跃,每逢“庙会”、“求雨”、“祭孔”、“祭岳”、“庆寿”、“度亡灵”等大型活动,均有庞大的道士乐队进行演奏,百福庵一时竟成了中国北方应风乐的一个活动中心。江南、川、陕、晋、豫及东北等地道士也纷纷来到百福庵挂旃,向养艳姬与蔺婉玉学习各种应风乐曲牌及演奏技艺。 
  顺治十七年(公元1661年)二月,养艳姬又写了另一首缅怀崇祯帝的歌词,名叫《六问青天》,歌词是:
  人死不能生,镜破不能圆。
  都说天地无私,人生悲欢各有别,
  稽首问青天。
  偷生在人间,别驾十七年。
  梦魂一次未团圆,幻想是渺然,
  稽首问青天。
  月有圆缺花有残,
  阴阳有循环。
  花谢开来年,江水东去不复返,
  稽首问青天。
  挂起旧蒲团,脱下破纳衣。
  随身相伴十七年,今日离别难。
  稽首问青天。 
  歌词写完后,蔺婉玉又为之谱曲,曲调悲哀凄凉,激愤抑郁。是年三月十九日,在养、蔺与蒋迪南的主持下,崂山各庙道士在百福庵举行了一次大型祭悼演奏会,悼念崇祯死难十七周年。道士乐队演奏了养、蔺所创作的《六问青天》。领唱者是养艳姬,领奏者是蔺婉玉,蒋迪南亲自跪拜击短钟。乐曲悲壮感人,与会者无不潸然泪下。
这是养、蔺二位女子演绎了崂山道家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演奏活动。 
  凄凉的流浪生活与安逸的皇宫中生涯所产生的巨大反差以及对崇祯皇帝的怀念和对皇妃生活的眷恋,使一直悲伤不绝的养、蔺二人陷入感情的旋涡,痛不欲生,却不能自拔。当晚,她们二人在百福庵对面山凹中一株古松上同时自缢而死,以表示对崇祯帝之忠心,应验了两首悲歌的誓言“共登离恨天。”次日晨,蔺卿见状痛哭欲绝,为不能保护二人的安全而自责,亦拔剑自刎。百福庵众道人见状后多都痛心落泪,旋即将二女遗体安葬在这棵松树之下,又把蔺卿安葬在另一个小山岗上。

  养、蔺二人虽已离开人间,但百福庵仍一直成为崂山外山派道乐活动中心。由于蒋迪南的继承和倡导,百福庵每代道士都很珍惜养艳姬与?婉玉留下的各种道乐曲牌,特别是《离恨天》与《六问青天》两首。康熙年间,鹤山遇真庵道长叶泰恩及嘉庆年间太清宫道士薛一了,均用古琴演奏过此曲,并传授其弟子。1914年,清末翰林赵尔巽至崂山太清宫游览,太清宫道士翰太初为这个知音者演奏了《离恨天》与《归去来辞》。赵尔巽听后甚为感动,书幅以赠曰: 
  欲逃庄叟人间世,来听成连海上琴。 
  由此不难看出曲子感人之深。1926年,昌邑县名士??孝胥携琴来游崂山,与太清宫道士古琴家庄紫垣互相切磋技艺,每人各奏一曲,黄演奏《高山流水》,庄演奏了《离恨天》。 
  师承一直延续到民国末的道长唐志同及该庙最后一代道士孙志素。在惜福镇附近村庄如书院、吴贾、彭台、演礼等处之乡会和民间老艺人,也都能吹奏《离恨天》与《六问青天》等乐曲。直至今日,彭台村民间乐队仍演奏养、蔺二人传下来的《青杨》、《游湖》、《泰山景》等曲,1984年现化庵道长李道明还曾为东陈村、鸿园村村民演奏过《离恨天》、《赏春》等乐曲。 
  养艳姬和蔺婉玉以百福庵为中心道场,除给道家和村庄民群众留下了《离恨天》、《六问青天》等珍贵乐曲外,并曾积极地对近崂山周围外山派庙庵宫观应风乐进行改革,对崂山周围、尤其是对惜福镇街道周边一带民间音乐的发展影响至深。百福庵有关“皇妃”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不断。惜福镇街道的院后村、吴家村等仍有传统道乐艺人及“行宫香会”。  

   崂山蔚竹庵

蔚竹庵在北九水村东北的凤凰山下,位居海拔550米高处,由全真道华山派倒是宋冲儒于明万历十七年创建。作为道教名山,蔚竹庵成为崂山东线游览区第一个正式对外开放的道教场所。整个道庵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余平方米,计有房舍20余间,是一处精玲珑的小院落。有正殿三间,原祀檀木精雕真武和铜铸三官神像,均属珍贵文物,可惜在十年浩劫中被毁。

  蔚竹庵在清代前期有一段时间由坤道主持,从清咸丰年间才恢复乾道主持。20世纪初,蔚竹庵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道长唐宗煜,使得这里成为胶东一带香火最鼎盛之地。唐宗玉道长还曾协助杨虎城将军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一时传为佳话。

  在德国人统治青岛时期,蔚竹庵有一个好听的德语名字:Kloster Waldfrieden, 直译为“林之静谧修道院”。巧的是,德国也有一座“林之静谧修道院”,建于17世纪,不知蔚竹庵的德语名字与德国的这一座是否有任何渊源,这还有待考证。

据石碑文献记载,明万历十七年(1589)道士宋冲云游到此,见其处山峦叠翠,怪石奇秀,松竹茂盛,泉水潺潺,环境极幽,遂建道观,并移载翠竹,环绕成林,故取其建道观名曰“蔚竹庵”,清嘉庆年间庵重修。庵内有正殿及配房二十余间,正殿三楹,原供奉真武大帝和三官大帝及慈航道人神像,院落幽雅,风格古朴,珍藏赢明清两代所刻立石碑三块。庵前清泉潺流,翠竹萧萧,风景如画,名胜众多,著名的有“姐妹峰”、“海豹石”、“靴子石”、“扇子石”、“相公石”等等;被列入崂山十二胜景的“蔚竹鸣泉”即此。

蔚竹庵分前后两进庭院,其中正殿三间,道舍十间。蔚竹庵最初称“三元殿”,正殿中分别供奉真武大帝、观音大士和三官神像。其中真武大帝和观音大士的神像是用檀木精雕而成,为崂山诸道场中木雕神像之首;三官神像为铜铸,规模不大,很有特色。殿壁上题有一首古诗,描绘了这一道家仙境:“峭石开青壁,嶙峋不记年;叩门惊宿鸟,隔涧听流泉。树老含秋色,峰高入暮烟;蓬君栖隐处,遥望白云间。”

  蔚竹庵现保存碑记三通:(1)《蔚竹庵碑记》,在正殿东壁,碑身五十公分见方,记载该庵占地四亩,系明万历二十一年三月立。(2)清嘉庆二十一年刻石。在正殿墙外基石上,记载蔚竹庵始建年代。(3)《重修蔚竹庵庙记》。系道光十九年四月立。在正殿西壁,碑身一米见方,记载重修蔚竹庵经过。崂山庙宇众多,碑记百余通,文革期间,破坏殆尽,类同蔚竹庵三碑得以保存下来的,为崂山庙宇所罕见。 
  蔚竹庵现保存碑记三通:(1)《蔚竹庵碑记》,在正殿东壁,碑身五十公分见方,记载该庵占地四亩,系明万历二十一年三月立。(2)清嘉庆二十一年刻石。在正殿墙外基石上,记载蔚竹庵始建年代。(3)《重修蔚竹庵庙记》。系道光十九年四月立。在正殿西壁,碑身一米见方,记载重修蔚竹庵经过。崂山庙宇众多,碑记百余通,文革期间,破坏殆尽,类同蔚竹庵三碑得以保存下来的,为崂山庙宇所罕见。 
  蔚竹庵外有一座五级石塔,系一九三年为纪念于西淑真人而建。此庵建立后,一度曾为道姑庵院,至清咸丰年间改道士住持庙务。蔚竹庵上,山比庵高数倍,大石岌岌欲坠,老松蟠绕其间,婆娑飞舞,由院庭中仰望,不敢升堂入室,前临骜涧,涧溪流水、鸣笛如曲,流入内九水,被人们誉为崂山十二景的“蔚竹鸣泉”。
    

   浅说崂山九宫八观七十二庵

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崂山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书曾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 崂山的道家方士就集聚在山海交汇的不其山周围,当时的不其山乎与终南山齐名。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

秦汉唐宋的的崂山道教  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同崂山道教有着不解之缘。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经不远数千里来到崂山访道求仙,秦始皇在崂山脚下与安期生的一次长谈,引发他命徐福东渡的历史壮举;汉武帝两次来到不其山祀神人,建明堂;唐玄宗派道士来崂山为他采药炼丹,现在崂山棋盘石风景区内保留的唐代摩崖刻石上记述着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铁事;宋太祖赵匡胤召见并敕封过崂山道士刘若拙,刻石记事至今在太清宫逢仙桥旁供游客追忆。元代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父子、明代的嘉靖、隆庆、万历等皇帝都曾召见和敕封过崂山道士。 
从可稽的史料中看,崂山道士中受到过皇帝敕封的就多达13人次。这些著名道士都为社会的发展、百姓的安宁、道教的流传做出了贡献,其中大多数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修身、养生、练功的著作和心得,成为当今气功研究和发掘工作中难得的文化遗产和理论基础。晋代以前,因崂山地处偏偶,道教的发展鲜为人知,唐宋以后,崂山道教发展迅猛,庙宇建筑越来越多。尤其宋末元初时期,道教全真派的一代首领王重阳率7位弟子来到崂山,宣传全真教义,崂山所有道教庙宇都归依了全真派。全真七子在崂山各立门派,成为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自立全真派以来第一处地面大、庙宇集中的丛林基地。 
    元代崂山道教全盛期 成吉思汗与南宋皇帝几乎是同时派人来到崂山请邱处机,南去还是北行在弟子们中形成争论。邱处机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转规律,为了制止蒙古部队的残酷杀戮,毅然决定北行。成吉思汗召见邱处机之后,接受了邱处机“欲一天下者必不嗜杀人”劝告,将汉文化引入其政治统治之中而得天下。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为“国师”并令其“掌管天下道事”以后,崂山道教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崂山太清宫中保留至今的《虎符文》碑刻,就是当时情况的记载。后延至明、清数代而长久不衰,极盛时期崂山有上百处道教庙场,对外称为“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它们分别隶属于“全真七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太古、孙不二所创的七大门派——遇仙派、南无派、随山派、龙门派、嵛山派、华山派、清静派以及龙门派衍生出的金山派、金辉派和鹤山派。直到今天,崂山仍然是中华道教的重要基地,现在对外开放的太清宫、太平宫、明霞洞、上清宫及遗址保存较好的明道观、关帝庙、华楼宫、蔚竹庵等道教殿宇都将为游人展现浓厚的道教文化。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张廉夫来崂山搭茅庵供奉三官并授徒拜祭,奠定了崂山道教的基础。从西汉到五代时期末,崂山道教基本属于太平道及南北朝时期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从宗派上分属于楼观教团、灵宝派、上清派(亦称茅山宗、阁皂宗)。 宋代初期,崂山道士刘若拙得宋太祖敕封为“华盖真人”,崂山各道教庙宇则统属新创“华盖派”。 金元以来,道教全真派兴起,崂山各庙纷纷皈依于“北七真”的各门派,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之后,崂山道教大兴。延至明代,崂山道教的“龙门派”中衍生三派,使教派总数达到10个,崂山及周边地区道教长盛不衰。至清代中期,道教宫观多达近百处,对外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崂山道教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以1939~1943年间侵华日军对崂山的“扫荡”为害最重。道士被杀害,庙宇被炸毁,珍藏被掠走,崂山道教自此每况愈下。 建国后,青岛市人民政府于1952年拨专款对崂山道教庙宇实施重点维修,崂山道教得到保护和生存。 “文化大革命”前期,崂山道教作为“四旧”受到冲击,毁掉神像,遣散道士,崂山道教的宗教活动废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人民政府逐步有计划地恢复部分崂山道教庙宇,落实宗教政策,召回道士,重修神像,返还庙产。现崂山相继修复并对外开放的庙宇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和太平宫。崂山道教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派】 崂山道教自春秋时期至西汉时期,主要流派为方仙道;从东汉时期至南北朝时期属太平道;南北朝时期至五代,分属楼观教团、灵宝派、上清派;宋初统属华盖派,金元以后则承袭全真各派。 【道观】 崂山之道教鼎盛于元、明两代,至清代仍久盛不衰,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称。这些宫观洞庵散落在崂山的峰谷崖壑间,香火鼎盛,从者云集,使崂山成为盛极一时的道教名山。  青岛解放初期,崂山尚存14宫、9观、17庵、16庙、3洞共59处道观,共有道士200余人。其中规模较大者有太清宫、上清宫、玉清宫、聚仙宫、华楼宫、神清宫、通真宫、大崂观、太和观、明道观、凝真观、百福庵、卧云庵、蔚竹庵、修真庵、明霞洞、白云洞、太平宫和关帝庙等。   至1959年,崂山道观中保存比较完好的有7处,一般完好的有8处,部分破漏的有8处,破漏不堪的有7处,部分倒塌的2处,完全倒塌的3处,拆除的3处。共有道士86人,道姑3人。其中,太清宫15人、上清宫3人、太平宫7人、天后宫4人、圣清宫1人、玉清宫1人、神清宫3人、华楼宫3人、童真宫3人、明道观1人、迎真观4人、沧海观1人、太和观1人、大崂观1人、清溪庵3人、朝阳庵1人、荒草庵1人、常在庵3人(道姑1人)、寿阳庵2人、紫府庵1人、百福庵4人、蔚竹庵2人、关帝庙3人、龙王庙1人、白云洞13人(道姑1人)、明霞洞6人、竹子庵1人(道姑)。另外,还有寄居崂山的道士11人,其中太清宫1人、天后宫1人、聚仙宫2人、明道观1人、沧海观1人、白云洞2人、竹子庵1人、百福庵1人、关帝庙1人。    据史籍、资料和碑碣等记载,崂山各宫观庵名称计有20宫、10观、43庵、10庙、4洞、1殿和1祠共89个。在这89座道观中,建于宋代的有4座,建于元代的有11座,建于明代的有50座,建于清代的有25座。在崂山的道观中,有的是僧道共居的,也有的是僧道轮流居住的,故难以精确统计,这也是崂山道观的一大特点。 

  如今,崂山山区内尚存道观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太平宫、通真宫、华楼宫、蔚竹庵、白云洞、明道观、关帝庙、百福庵、大崂观和太和观。其中,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太平宫皆修葺一新,成为道教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