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5关斩6将:2010贸易摩擦下 中国制造的突围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41:52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中国功夫的修炼之道,浓缩着数千年的中华智慧,更值得今日的“中国制造”借鉴。

    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国内经济回暖的2010年,蔓延世界的经济危机却依旧暗藏着激流漩涡,随时都可能风起云涌,掀起滔天巨浪。

    “经济危机没有过去,经过了这样的经济危机,我们到了一个非调整结构不可的时候了,调整产业结构的紧迫性、强制性,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清华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忧心忡忡。他说,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面,中国面临着一波更加严峻、更加复杂的挑战。

    结构调整,如何调整?产业升级,怎么升级?

    招数一:问诊产业之痛

    日本无疑是我们最好的参照。在1993年之前,日本是全世界被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正是从那一年起,日本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去年,日本在世界反倾销案件中所占的案件数已经下降到第8位了。

    “当下,(对经济危机)最根本的应对措施就是尽快调整产业结构,企业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上档次、创名牌方向发展。”商务部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说。

    “转型升级,不是说从做衣服的改成做电子产品的那么简单。关键不在于做什么产品,而在于所处的是高端价值链还是低端价值链,是最简单的组装还是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研发,是低端低价的加工品还是优质高价的高端产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说,“转型升级,追求的应该是价值链的升级,而不是产品的升级。”

    “像我们的食品加工行业,大量的设备全部是进口,有的不是自己产不了,只是产品可靠性相对不高。过去我们还鼓励部分自产,但现在都是全套进口。这制约了我们的创新和发展,因此需要有一个鼓励政策。”

    霍建国说:“在国际上几大汽车厂家都出现危机的时候,如果我们重点支持出口,帮助企业提高汽车产品可靠性,进欧美市场时帮助他们办认证,甚至由政府出面去谈,帮助他们建立出口渠道,使其更具竞争力,那么,我们的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一定能占有相应份额。但是,这要求政策支持要有连续性。”

    国际市场上对于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和质量要求之高,浙江晋亿实业副总经理涂志清深有感触。他说:“目前,汽车行业对汽车零部件厂商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不仅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几大车厂共同制定了ISO/TS16949、ISO9001等一些国际品质体系的认证制度,而且各汽车制造厂对汽车零部件(包括汽车专用紧固件)的供应都有一套严格的审查程序,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每一个生产流程都必须符合要求,并须经整车厂评估合格方可生产,才能进入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门槛。”

    隆国强认为,如今的中国无疑是一个贸易大国,但问题是,我们是“大而不强”,其原因在于产业的发展不平衡。所以,对产业结构以及外贸结构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招数二:解除质量之痒

    就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商务部长陈德铭在广交会上为企业支招:“我国企业要在订单逐步有所恢复的同时,加快调整步伐,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提高竞争力,这是避免贸易保护主义损害的有效途径。

 的确,任何时候,产品质量都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正如中国质量协会工程机械分会秘书长侯宝佳所言:“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质量,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应着眼于国际大市场发展,提升产品质量,符合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他对企业的点拨是,在实施用户满意经营中,企业的产品质量标准不应仅仅停留在符合技术标准和制造标准上,而应该以用户满意的标准为产品质量标准,使用户对于产品质量、可靠性、性能、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的要求都得到合理的满足,这样才能实现企业预期的生产经营目标。

    这一点,晋亿实业感同身受。涂志清说:“对于汽车专用紧固件供应商来说,一般汽车整车及总成部件厂除了要求供应商通过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还要求按相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管理流程图生产,并经质量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供货。一般这个过程需要2?3年时间,审核通过后才能取得小批量供货的资格。”

    因此,提升产品内在质量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利用市场需求信息,完善现有产品质量的再创造过程。依靠用户反馈的使用信息不断改进产品的性能、功能、可靠性、性价比等指标,通过持续循环,使产品走向成熟、可靠,更加符合用户要求,在不断改进过程中使质量日趋完善,这才是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制胜秘笈。    

    招数三:打造绿色之链

    未来几年,“碳关税”这个词语一定会成为国际上的流行语。

    采访中,许多专家预计,美国、欧盟对家电行业的能效要求可能会继续提高。新标准未来有可能扩大至烘干机、电灯、洗碗机、烤箱、空调等我国出口的主力产品中。同时,在他们的影响下,还将有更多的国家相继通过实施更严格的能效标识制度,限制高能耗产品的使用。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轻工及消费电子产品全球业务副总裁曾啸虎告诫:“日益严苛的能效标识在家电产品中的全面推行和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制造商的节能意识和消费者的知情权,但也给未能符合能效标识的企业设置了出口门槛。因此,建议相关企业密切关注欧盟能效标识的最新动态,着手做好这几方面工作:寻求更高效和更安全的能效环保材料,通过科技力量,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不断减少低效产品的生产,创造节能高质量产品;规范产品节能管理,企业根据出口国要求,制定统一的产品目录、统一的实施规则、统一的能效标识式样和规格,从而确保输欧货物顺利通关,竭力规避出口损失。”

    他说,相关企业应主动出击,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深入了解欧盟、美国能效等级新标准的要求,并在技术上、设计上、原材料上进行针对性的应对,从改进整个生产链开始,选择节能材料、优化整个生产流程。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工业品检验研究所所长王超也建议企业,要更多关注能效问题,将关注点从仅注重产品安全、外观等方面,转移到更多关注能效问题上来,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耗能的大小,依据进口国能耗标准要求,做好能效测评工作。

同时,要抓好技术创新,加速研发节能降耗的方法和装置,并采用符合能源利用要求的节能环保型原材料和零部件,将产品能耗问题控制在产品的设计上,对有关能效标准规定的更新也要密切关注,并尽快付诸行动。这样,才有可能突破欧盟能效等级新标准的限定,获得长期出口美欧市场的机会。    

    招数四:对弈技术之垒

    2009年7月29日,欧盟委员会正式通知我国WTO/TBT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决定不执行欧盟G/TBT/N/EEC/272号通报关于电视机能效标签草案。这是我国入世以来,欧盟第一次因中方提出评议意见而撤销法规草案,也是我国利用WTO成员的权利保护产业发展的又一成功案例。

    去年5月,欧盟通报了关于电视机能效标签的法规草案,该草案要求远远超出了我国企业的节能技术水平。有专家认为,从表面上看,欧盟是在对电视机的能效标签提要求,其实是在对出口到欧盟的电视机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

    此后,受国家质检总局委托,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立即成立专家评议小组,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提出了暂时取消A-60%以上能效等级等6条评议意见,充分利用WTO规则为我国相关产业争取利益。

    对于我国家电企业来说,这的确是个好消息。深圳市标准院负责人指出,这次欧盟废除拟实施的法规草案,为我国电视机出口企业加快改进研发和生产工艺、提高节能水平争取了宝贵的缓冲时间。

    当务之急,就是要敦促欧美及早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说:“这个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的贸易保护太重要了。在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情况下,我们有一半以上案子都是冤假错案。”

    世界经济复苏不稳,美欧市场仍未明朗,中国经济在脆弱的复苏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谁也无法确定明天的世界经济是否还会跳出“W”舞蹈。但机会之窗抓不住,很快就会关上,周世俭在电话中连连感叹时间的紧迫性。

    如同任何一套功夫,没有一招制敌之术,惟有打出组合拳,方能化险为夷。当然,招数再多,如果自己没有强健的筋骨,也仅是花拳绣腿而已。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不只是一句习武格言,其中浓缩的数千年中华智慧,更值得今日的“中国制造”借鉴。    

    TIPS

    中国“被伤害”记录

    中国遭遇第一起反倾销是1979年;1980年到1989年被投诉反倾销64起,占全世界总数的6.4%,占比为201,即每20起案子有一起是中国的;1990年到1999年是中国出口大跃进,反倾销急剧增加,这10年反倾销增加到306起,占世界13.2%,每8起中有一起是针对中国的;2000年到2008年,中国被投诉反倾销465起,占总数23%。其中2005年到2008年有262起,占世界反倾销案件总数的34.3%,每3起反倾销案件中有一起是中国的。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中国出口总额仅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但我们“被告”已超过了34%。

 2009年中国部分产品遭遇的贸易壁垒

    2月1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对中国紧固件企业征收77%?85%的惩罚性关税,期限为5年。

    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据初步测算,这将影响到10万名左右工人的就业,损失约10亿美元出口额。

    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

    10月7日,美国宣布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12月22日,欧盟最终决定将针对中国产皮鞋的反倾销税再延征15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