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 开除:白居易的一首朦胧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0:55:28

白居易的一首朦胧诗

       众所周知,白居易的诗歌不仅语言浅白,而且意境显露。他每写好一首诗,总要念给人听,直到听诗的人听懂才定稿,甚至找不识字的老妪听自己的诗。因此,他的诗明白如话,老少能解。可白居易却有一首诗,不仅意象朦胧,而且还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比喻同一个事物。这首诗是他诗歌中的一个特例。请看这首诗: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首两句突如其来,让人捉摸不定。“非花”“非雾”包含着比喻“似花”“似雾”但又决不是花和雾。花和雾都是容易失去的事物,是不是比喻梦境呢?第二句说“夜半来,天明去”乍一看,读者可能会认为是在说“梦”。可一看第三句“来如春梦几多时”,明显的又不是在说梦,因为这里的梦分明又是比喻。下句“去似朝云无处觅”又用了一个新鲜的比喻。

       全诗四句,用四个比喻“花”“雾”“梦”“云”比一个东西,地上的花,空中的雾,不能长久,转瞬即逝。入睡后的梦“来”,来无踪;晨时的云霞,太阳升高后的 “去”又是去无影。真是绝妙的比喻。整首诗像一个谜语,谜底就是读者心目中见仁见智的想象。

       古诗中运用比喻的例子比比皆是,可用博喻的并不多,而且大多是明喻。这首诗全用隐喻,不仅在白香山的诗中绝无仅有,而且在历代众多诗人的诗作中也是不多见的。因此,我认为,这是一首我国最早的朦胧诗。比晚唐的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几首“无题”要早几十年。白居易才是我国朦胧诗的老祖宗。

 

                                              201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