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的消散: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良镛 让“白发苏州”焕发活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7:25:23

两院院士吴良镛在考察古城保护路上。

2006年,吴良镛院士参观苏州博物馆。

  昨天,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两院院士、今年90岁高龄的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一崇高荣誉。这位久负盛名的建筑界泰斗,与古城苏州也有着绵绵地不解之缘。正是在吴良镛等诸多建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了2500年岁月章回的古城苏州又焕发出了新鲜活力。

  说起吴良镛院士与苏州的缘分,这还要从苏州城市的建设说起。

  在古时候,苏州的所谓城市建设,主要是修筑道路、修建桥梁和疏浚河道,以形成了街河并行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结构。解放初期,苏州市政建设主要由苏州市建设部门统一管理,对市区道路、桥梁等有计划进行改造。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苏州古城区投入大量的人财物,新建改建了诸多的道路、桥梁,进行全面建设。特别是90年代,苏州经济社会率先快速发展起来。此时,古城保护与社会经济两者的和谐并存发展,成为了制约苏州进一步发展的一道坎儿。从而在当时,也引发了“苏州未来的城市发展将会怎样”的大讨论。

  90年代初,经济迅速发展的长三角地区也吸引了吴良镛的视线。城市化道路高速行驶,城市规划的思想、原则却相对落后,以苏州为代表的古城,在发展中出现了种种尖锐的矛盾和问题。于是,他带着助手几下江南,在苏锡常和宁镇扬等地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

吴良镛教授在建设工地。

  1992年,以吴良镛为主持,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和同济大学联袂开展的“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正式开始。而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主要负责苏锡常地区的规划研究。

  其间,吴良镛对苏锡常整个区域的发展和每个城市的规划,都做了认真考察和科学预测,还指导学生和助手做了一些城镇和县域规划,使研究呈现出城、乡并重的丰富性和整体性。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对建筑师吴良镛来说也的确是一个召唤。有资料显示,1996年12月,吴良镛出国开会的机票已经买好,突然接到一位老友的电话,老友说“我们要讨论苏州的规划。”吴良镛二话没说,退掉机票转程去了苏州。

  苏州市城建档案馆有关资料记载,2000年,受苏州市政府邀请,吴良镛与南京大学教授崔功豪一起,正式全面开展苏州市城市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该馆还调出《苏州市总体规划(1979--2000年)》、《规划底图》等17卷档案,复制文字117张,图纸50张,为顺利完成规划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资料。

  2003年,在苏州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上,吴良镛、周干峙两位双院士,以及朱自煊、阮仪三、崔功豪等国内一批顶尖规划专家再次会聚苏州,为古城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苏州航拍实景图。

  依据江南特色,吴良镛构建了苏州古城居中、一体两翼、十字结构、四角山水的“山—水—城格局”,既保护了苏州的古城和山水格局,又重塑了城市区域空间,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矛盾。当时有媒体称,这一思路开名城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之先河。

  时至今日,苏州的城市规划仍然基本遵循了吴良镛10多年前的整体设计思路。这是一个灵巧的“九宫格”布局:旧城居中,四角留出湖泊与空地,楔形绿地沿山脉、水系插入市中心。工业园区居东,开发区在西,吴中区和苏州新城区分列南北。

  此外,规划思路还利用外环路沟通了周边城镇,呈现出城乡结合,园林式开放,四围都有轴向发展的发展方向。吴良镛用他的匠心妙手,再次让2500年的“白发苏州”重新焕发出了新鲜活力。

  受此启发,吴良镛又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新思想,“有机更新,就好像一个人衣服破了打块补丁。其实,只要精心缝补,即使陈了,是百衲衣,也不失其美丽。” 目前,“有机更新”理论逐渐被国内诸多历史文化名城所接受,促进了旧城保护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政策转变,从“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的社会共识形成。

  链接:

  吴良镛,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工作。教学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建筑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为北京、桂林、三亚、深圳、苏州等城市的规划,特别是旧城区改造整治规划设计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名城新闻网 记者 李培果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