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丽娜的老公是谁:皇城:这里是北京的“一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41:00

皇城:这里是北京的“一环”

本文来源于TimeOut 2012年01月12日 14:04 
    皇城四门,三门不存,而连接城门的城墙更是损毁严重。西安门火灾,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烧毁古建筑的火灾,值得后世反思

东长安街畔的菖蒲河,当年便是明清皇城中外金水河的一部分

  对于皇城城门历来说法不一。有“四门”说、“六门”说两种。因为如今皇城已不复存在,我们只能从古籍记载中寻找线索。明代编纂的《大明会典》中记载“皇城起大明门,长安左右门,历东安、西安、北安三门”。这也就是“六门”说的起源。而到了清乾隆七年编修的《国朝宫室》则有皇城“有天安、地安、东安、西安四门”的记载。这也就是百姓谚语中,“里九外七皇城四”的来源。

  甭管六门还是四门,其中的天安门,甭说是北京人,全国人民都知道那是祖国的象征。可北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天安门成为皇城的“首席”城门,甚至是国门,地位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奠定了的。


  这还要从天安门的发展历史说起了。原来在明代,天安门并不是如今巍峨耸立的高大城楼,而是一座黄瓦飞檐的牌楼,被称为“承天门”。这座牌楼为木制,开五间,三层楼式,四面透风——把牌楼说成门,其实有点勉强。一直到了明天顺元年,也就是英宗复辟皇位后不久,承天门遭遇火灾,牌楼烧毁。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上天的警告,不祥之兆,因此就没有复建。一直到成化元年,新皇帝登基,才责成工部重修承天门。为了有新朝气象,也为了防火考虑,这次重修扩大了承天门的规模,新建筑改为城台楼阁形式。下面是高大的楼台,上面为宫殿建筑,大体呈现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新建的承天门与皇城城墙相连接,使得皇城又多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城门。

  到了清朝入关,改承天门为天安门,同时改皇城后门北安门为地安门,希望大清王朝能安定天下。赋予了政治地位之后,天安门正式升级为皇城的正门。而明朝重要的大明门在清朝改成大清门,与长安左右门一起,成为拱卫天安门的罩门,不再是皇城的大门。至此,天安门与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一起成为皇城的四门。

当年的皇城墙只剩“皇城根遗址公园”这一段

恢复后的菖蒲河畔还建起了东苑戏楼等一批文化建筑

  绕城

  红墙绿水 皇帝专属

  遗址: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

  皇城四门,三门不存,而连接城门的城墙更是损毁严重。明清两代皇城的城墙建于明永乐四年,据史料记载,皇城墙身为红色,顶为黄色琉璃瓦。此规格说是城墙,其实更像是皇家院墙。这样的城墙弱化了防御功能,却强调了皇家与平民的界限。它像是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的圆圈,无形间隔绝了里外联系。而被保护在圆圈中的则是比唐僧还要金贵的皇帝。

  明朝的皇城城墙继承的是元代遗迹——元代时,皇城墙被叫做“萧墙”,成语“祸起萧墙”用的就是这两个字。明皇城在元皇城的基础上有所扩大,只沿用了元皇城的西城墙。北、南、东,三面依次向外扩展了一里地,规模更为宏大。皇城完全是皇帝专属,而皇帝一旦消失,保护他的城墙也就失去了意义。

  民国后,从1911年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因市政工程的需要,皇城墙被北洋政府陆续拆毁,至今只留下很少的一段,如今坐落在故宫博物院与王府井之间的“皇城根遗址公园”,就是其中的一段。如今这里以城墙为主体,建成了一座开放式的街心公园,配上参天古树,茵茵绿草。犹如一条曲折蜿蜒的绿带,镶嵌在街道中。

  北京素来缺水,但昔日的红墙内却是沟壑纵横,水路畅通。像位于东长安街畔的菖蒲河,就是明清皇城中外金水河的一部分。当年外金水河的河水从西苑太液池南端流出,折向东南,经天安门前,往东汇入御河。既是西海三苑的出水道,也是紫禁城筒子河向南穿过太庙的出水道。清代将外金水河河道中,长安左门以东的一段叫做菖蒲河。因此,菖蒲河也可以理解为外金水河的“区间车”。

  原来这河上还有座石台木板的牛郎桥,因此,百姓也叫菖蒲河为银河。入民国之后,将这座桥改为了石拱桥。菖蒲河两岸也逐渐盖起了密密麻麻的民房,形成了东、西银丝套两条胡同。而当年静谧的皇家水系也成了垃圾场和污水沟。到了20世纪60年代,河道被完全填平,改为土路。菖蒲河也就一度在北京的地图上消失了。

  直到2002年,政府出资搬迁河道两侧居民,挖出菖蒲河古道,恢复了水面。沉寂了40余年的菖蒲河再次重见天日。恢复后的菖蒲河畔还建起了公园和大批仿古建筑。更有皇城艺术馆、东苑戏楼等一批文化建筑入驻其间,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东安门虽已不存,但保留了基址

  殇城

  两场大火 两门湮灭

  遗址:皇城根遗址公园下沉广场

  (东安门基址)

  天安门贵为国门,地安门虽然“没门”了,但也是“不用在午夜问路”就能走到的老地方。相比之下东安门、西安门就湮没无闻了。东安门是皇城四门中最早消失的一座。它的具体位置在今天东华门大街东端,与故宫的东华门相对而建。因此老百姓也叫它外东华门。明朝永乐年间,东安门是皇城的东门。明初御河也在东安门东,皇城之外。御河是明朝北京城重要的运输通道。每日里船只穿梭,商贾往来。到了明中期,将御河圈入到了皇城里,成为皇家专用的漕运通道。东安门内御河上建起了一座东安桥,又称皇恩桥。桥上建有一座真武庙,庙名“皇恩桥玄真观”。因此形成了“桥上有庙,庙里有桥”的老北京奇观。民国初年将桥身掩埋,改为大路。真武庙也随之北迁了。

  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约束袁的权力,提出定都南京,并派蔡元培北上迎袁南下。袁世凯为抵制孙中山要求,密令曹锟部发动兵变,围攻蔡元培,上演了一幕烧杀抢掠的惨剧,混乱中燃起的大火吞噬了东安门。这座面开七间,黄顶琉璃瓦的城门就这样消失在了北京的地图上。如今在翠明庄宾馆的对面、皇城根遗址公园里有一座下沉广场。那里便是当年东安门之所在。如今,只有大门的基址保存了下来,供后人凭吊。

  东安门先毁于大火,西安门也没能逃过一劫。西安门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元朝的皇城西门被称为“红门”,门内有隆福宫、兴圣宫等宫苑建筑。明永乐年间重修皇城时就将红门改成西安门了。大体位置在如今的西安门大街与西皇城根北街、西皇城根南街相交的十字路口附近。西安门为宫门式建筑,青白石城基,面阔七间,高度达12米,可谓威武庄严。西安门在明清两代是皇帝出宫去西山休养所必经的城门,因此意义非常。

  民国时,皇城墙逐渐拆除。西安门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城门。当年八旗护卫驻守的班房也被清洁队占据,堆积了不少易燃物品。城门两旁有许多小生意人做买卖,逐渐形成了长300多米的棚户区,杂乱异常。

  1950年12月1日凌晨,不知道哪一家棚户不慎起火,正值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一瞬间就上演了“火烧连营”的惨剧。等消防队赶到时,三百多棚户已是一片火海。经过四个多小时抢救,大火逐渐熄灭,而被棚户包围的西安门也早已化作一片灰烬。西安门火灾,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烧毁古建筑的火灾,值得后世反思。

(责任编辑:朱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