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assin霍山 山中老人:知觉错位症专题讲座(2)(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6:44:17

                  知觉错位症专题讲座(2)

              第二部分
   心理及心理功能知识

 1,什么是心理及心理功能功能。

          心理现象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心理发育过程(心理过程);第二部分是成熟的个性心理。

         第一部分有三个内容,也可以说是三个过程;第二部分细分又分成两个内容: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     心理现象的重要内容主要表现为: 思维和意识,也包括意志、毅力、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更深奥的还有精神。但在一般含义中精神与心理是同位语。    完善、完全、成熟的心理是经过漫长的青少年心理发育过程完成的,刚出生的婴儿其心理是一张白纸。如果黄金时期的心理发育遭受到阻扰,心理发育就会停滞障碍。早年印度在深山中发现的狼孩就证明这一原理。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大狼后,于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过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阿玛拉于第2年死去,卡玛拉活了下来。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人的生性、素质、个性是后天发育获得的;所以青少年期的生长环境与熏染、感染、陶冶极其重要,到了成年期心理发育基本成熟,这时已具备了强大的主观能动性,有主动选择的自由度和能力,所以这时人的性格、行为、品德主要有自己负责,而不能再责怪环境了。(参考资料:个性心理学;个性修养)    正常人的心理功能表现在正常的思维、正常思维指导下的正常行为,正常语言、正常动作、正常记忆、正常感觉、正常感情……以及确立特定的个性化的人生观、理念、伦理道德。    其次,由于心理是人的高级中枢,还指挥调控下级躯体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以及情绪表情表现。(参考资料:情绪是心理与生理的桥梁http://xzp111.icpcn.com/yixuezhishi7.htm;植物神经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http://xzp111.icpcn.com/yixuezhishi5.htm)    如果在发心理发育阶段遭受了挫折,就会使心理功能异常,在成人阶段遭受了巨大挫折同样会使心理功能紊乱甚至障碍,从而发生各种心理疾病。幻听、幻觉、幻想就是其中一例。        在大脑中发生形成的正常心理功能就如电脑中的程序,完全是有序的、极其严格地按部就班地运行,分毫不能差错,如果你在电脑中输错一个字符,即使是一个标点,程序也就无法运行。心理功能同样如此,当然人的大脑比电脑复杂的不可想象,大脑的调控机制更为复杂得多和强大。但如果一紊乱,那同样会出错,知觉错位就是其中一例。但也必须认识幻听在外环境的刺激下引起心理功能紊乱而发病,可其中一个更重要原因是自身的心理素质不过硬。因为人还有一个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功能。    在我国医学心理学界值得一提的是李心天教授,他对医学心理学方面有很大的理论贡献,尤其是由他创立的医学心理学的四大观点(或四大原则),即:心身统一、社会和谐、主动调节、以及认知评价的学说极具理论与实践的意义。这四个观点与医学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有很大价值;对临床在诊治心理疾患、保护心理健康、认识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矫治心理功能紊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这四个观点的含义可以表述如下:    其一,心身统一观点。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定义中,主要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①躯体没有残疾和损害;②心理状态稳定和完善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两点就是心身统一。由此可见,医学的任务不仅仅是治疗和预防躯体上的疾病,更重要的是要预防心理上的失调和纠正心理心态的紊乱和障碍。这就是心身统一观点的重要意义。    其二,社会和谐观点。在保护和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方面,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是社会和谐观点的意义所在。
 其三,主动调节观点。由于人是处在极其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中生活和生存,所以人体的内外环境无时无刻无不受到外环境的影响、作用和损害,因此,躯体的偶尔失调和受累是难以避免的,心理上的挫折和失去平衡也常在所难免;但人体中还存在另一种与之抗衡的潜力,如果把这种潜力充分地发掘出来,就能把这种影响和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或予以完全避免;这种潜力的发掘就是就是人的主动调节。这种主动调节的能力,个体间的差异很大,最小的甚至微乎其微,而大的几乎能抗拒、克服任何的挫折与损害。人的主动调节能力也可以说是人的潜力和潜能,如果将它发掘出来,那么对于维护人体的健康和抗治疾病的能力将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引自《心理医学》http://xzp111.icpcn.com/xinliyixue.htm;第七章 第四节 二、医学心理学对我国医学发展的关系)       再一个问题是认知问题及认知岐误问题。        认知这一观点是心理学中、可以说是一个新颖的现代发展的观点,也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的观点。现代的认知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中一个快速发展的重要学派。主动调节的观点是重要的,但人的主动调节能力的大小是与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评价观点的能力,与正确与否有极大的关系。用认知评价观点,对人的异常心理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帮助病人去正确地认知心理症发生的机理,有非常大的意义;“认知疗法”是心理症治疗中的重要疗法;用认知评价观点还可以在预防心理症的发生,和如何保护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人在一生经历中万事如意只不过是一个良好的愿望;实际上,人生的道路上荆棘丛生,困难、挫折在所难免;但是每个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困难、挫折的态度却大相径庭:有的人能面对现实、面对困难和挫折而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积极找寻新的出路和制定新的方案;有的人却怨天尤人、颓废萎靡、一蹶不振、悲观抑郁,甚或心情突变精神崩溃、病魔缠身;所以`之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显著的区别,就在于人们对待事物的认知水平不同、评价标准不一、心理准备各异。有的人对困难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估计,他(她)们认为“人生就是战斗”,因此当困难挫折来临时,能应付自如,不但不为所挫,反而更加奋勇;有些人平时乐于安逸,事事顺遂,因而只能看到风平浪静的一面,而不知还会有惊涛骇浪的出现;所以一旦环境一变,困难降临就目瞪口呆、心理失落、情绪突变。其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和不同的心理准备是与人对客观存在的认知评价不一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认知评价观点是一极其重要的观点,心理工作者和心理医学的医生树立这观点和掌握这一观点学说的内涵、原则,对诊治心因性疾病和保护心理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当然认知评价观点还要受到众多的其他条件与因素相左右,例如每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生活工作的环境与条件、以及相处的人群类别和人际关系……,这一切在运用认知评价观点和原则时必须考虑在内。认知岐误与无知引发不解、疑惑,猜想,直至发生恐惧,恶性循环。 第三部分  幻听症——知觉错位症        人之有正常听知觉,能分析出听到的听信息来源、方向、质量、内涵……那是由于有正常的听觉中枢,正常的听信息分析器,也就是有正常的心理功能。所以,能听到声音那还不是高级的心理功能,能分辨出声音的内涵,才是高级的心理功能。幻听——声音内涵混淆不清——就是心理功能紊乱的结果。也就是知觉错了位。        一时性心理功能的紊乱和障碍可以引起感知觉功能的异常及至思维紊乱、错觉、和幻觉,但一旦心理功能恢复,这种紊乱和障碍也将随之消失。这种异常的感知幻觉当然是属于病态心理,但它仍属于心理症范畴,而不属于精神疾病。两者的认识和区别甚为重要。

         幻觉发生的机理:

        幻听是一种歪曲或奇特的听觉,并没有相应的外部声源外部声刺激作用于听觉器官。病人有时会听到有人在说什么什么,但这种声音在现实的外部声场中并未存在,所以这种幻听,也可以说是一种幻觉、一种幻想。         幻听幻觉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确实通过感觉器官——耳朵,产生的声音(但有错误的联想),一种是根本没有声音;前者的机理是听觉中枢出现障碍,将声音信号歪曲或夸张,甚至按主观意图加以改造,因此是种听觉变态;这种幻听的性质相对比较严重;后者则完全是大脑功能发生紊乱,错误地从记忆中提取声音信息,并放大而导致幻听。这种改变相对较轻。其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如过度精神紧张和恐惧等等。前者可能是身体某部疾病,如听觉中枢障碍或精神病,药物作用,如吸食或注射过量麻醉剂,吸食大麻及错食致幻物质,药物过敏等。这种幻听幻觉应该归入器质性疾病、躯体性疾病范围,不在本文讨论之内。         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发生的幻想、幻听、幻觉的心理病人,称之为幻想型心理症。人的感情如果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就会引起心理功能紊乱,这时对周围刺激的敏感性增加,诸如光线、噪音和背景等等信息,就会一咕脑儿、乱七八糟混入脑内,致使大脑接收信息量过多,大脑无法对听到和看到的信息进行整理;信息经常混杂为一团。这种信息是杂乱的、无序的、不精确的,这就造成感觉的错误,因此会听到、看到、尝到、触到或闻到他人没有体验到的东西,这就是幻觉。这时,大脑储存的信息不准确,当新信息接收到以后,大脑将与此无关的记忆储存起来,从而就会作出不适切的情绪、情感反应,甚至行为反应;例如将客观不存在的幻觉当真,而采取行为防御(打110报警);例如听到坏消息时哈哈大笑。还有的患者是由于发病前刚刚遭受过某种声音(主要是语言声音)刺激和挫折,这种语言对其的刺激强度是非常的十分的强烈,从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以致成为残留很深的客观存在的刺激,而且不断地反复地在再现,再度反映出来,而且非常清晰,所以实际上这种清晰的语言,确实来自实际生活中的客观实际的存在对大脑神经中枢神经细胞的刺激后所留下的信息,而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这可以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来理解。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

 最初,巴甫洛夫仅仅是一位实验生理学家,他专注于自己对消化系统的研究,直到19世纪末的一天,在研究胃反射的时候,巴甫洛夫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喂食的时候,狗也会分泌胃液和唾液。比如,在正式喂食前,如果狗看见喂养者或者听见喂养者的声音,就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认为,一定有什么原因来解释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狗也会分泌唾液这一现象。一个最为明显的解释就是:狗“意识到”进餐时间快到了,正是这个念头刺激狗分泌唾液。从1902年开始,他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而他的整个后半生也就用来研究这个现象。        巴甫洛夫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在喂食之前先出现中性刺激——铃声,铃声结束以后,过几秒钟再向喂食桶中倒食,观察狗的反应。起初,铃声只会引起一般的反射——狗竖起耳朵来——但不会出现唾液反射。但是,经过几轮实验之后,仅仅出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把这种反射行为称为“条件反射”,把铃声称为分泌唾液这一反射行为的“条件刺激”;而把食物一到狗的嘴里,唾液就开始溢出这种简单的不需要任何培训的纯生理反应称为“非条件反射”,将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物——食物称为“非条件刺激”。        正常心理功能的人,这种信息(过去有过的听觉信息)只是作为思维时进行再加工的素材,所以是内在的转位后的信息,而已经不再是听觉信息,因此不会再引起对听神经、细胞产生刺激而引起听的感觉。可是对一些心理受到过严重刺激、挫折的人,心理功能发生了紊乱,思维意识发生了错位,听觉中枢同样发生了紊乱,这就是幻觉(包括听幻觉、视幻觉、想象幻觉……等等幻觉)的由来。一旦心理功能通过心理治疗理顺、康复以后,大脑接受信息功能和处理功能完全恢复常态,所有的幻觉,也就会烟消云散。        所以对有幻听幻觉的患者,在没有达到治愈之前,对他来说,听到的声音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因此,人们决不能轻易下结论说,患者所说是假的,是“荒诞”,对于医生来说,那就更不应该。否则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刺激。        为此对于幻想型心理症的患者,在治疗时,不必马上针对幻想、幻觉和幻听;而应该把重点放到引起幻觉的病原上去,对其的幻想一方面要疏导,解释,告诉其中的机理,从而达到安慰、抚慰,以减少、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而不必强行、硬行去消除患者的幻听、幻觉。当患者由于幻听幻觉而极度不安时,可适当临时予以药物镇静。其次,就应该把治疗的重点移向环境、个性、和认知上去,一时无法消除幻听、幻觉,则还可以用移情的方法,转移患者的情绪,以缓解其压力。    一旦环境改善了,认知理整了,心理素质有了提高,那时水到渠成,用不着再与患者谈论什么幻听幻觉了,因为实际上,患者的幻觉幻听已然实际消失。 案例:某女生半夜在睡眠中突然跳起向110报警,说是他听到楼下有人要闯进来谋害她而发病,这不仅是幻听,而且还伴有幻觉。        本例的听幻觉,而且陷得很深。实际上在她所说的听到有人说她的当时,并没有人在说话,可是她却肯定说有人在说她,而且语音清晰,词句清楚;因此这属于一种听幻觉。        她的这种听幻觉,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而来自此前残留很深的客观存在的刺激,所以实际上这种清晰的语言,确实来自实际生活中的客观实际的存在对大脑神经中枢神经细胞的刺激后所留下的信息。如果刺激、挫折陷得很深,这种幻觉同样会非常顽固地存在,更甚者会变成强迫,会坚信不疑!因此治疗,必须从根本着手,从化解挫折着手,从提高、改变认知着手。一旦心理挫折化解了,心理安定了,心理功能恢复常态,幻觉也就会自然消退。         幻觉已经客观存在,勿庸置疑;引起幻觉的原因和机理是由于心理功能遭受到严重刺激和挫折后,受到损害而发生了紊乱、异常和障碍;从而引起重要的心理功能:思维、情绪、感觉、认知的一时性错乱、异常,出现一时性的病态心理。这一病态心理就可以名之为心理症。         以情绪紊乱、障碍为主的心理症可以有忧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以记忆为主的可以有失忆症,本例以幻觉为主,因而也可以名之为幻想型心理症。        幻觉发生的机理实际上也是一种条件反射机理形成的。        人的感情如果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就会引起心理功能的紊乱,这时对周围刺激的敏感性增加,诸如光线、噪音和背景等等信息,就会一咕脑儿、乱七八糟混入脑内,致使大脑接收信息量过多,大脑无法对听到和看到的信息进行整理;信息经常混杂为一团。这种信息是杂乱的、不精确的,这就造成感觉的错误,因此会听到、看到、尝到、触到或闻到他人没有体验到的东西,这就是幻觉。这时,大脑储存的信息不准确,当新信息接收到以后,大脑将与此无关的记忆储存起来,从而就会作出不适当的情绪、情感反应,甚至行为反应;例如将客观不存在的幻觉当真,而采取行为防御(打110报警);此外,本例的这种听幻觉,还由于来自此前残留很深的客观存在的刺激,所以实际上这种清晰的语言,确实来自实际生活中的客观实际的存在对大脑神经中枢神经细胞的刺激后所留下的信息,而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由此可见,幻听、幻觉、幻想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是有特定原因的,因而是可以治疗的,不足为奇。知道了这些原理,这些机制,幻听同普通其他疾病是一样的。但如果不懂这些机理,硬是把它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那么后果就非常严重。        对患者个体来说,当然个体的身心健康是头等大事;然而对一个患“精神疾患”的个体,其牵涉的远不止是单单其个人单一的一个个体,而是牵涉到其家庭、父母、亲戚、朋友、单位同事及至周围邻居……及至一个社区,在一个社区如果有一个“精神病”患者,还将会牵动到整个社区的干部和社区工作。         所以如果将一个患者诊断为精神病,其负面影响所及,将会带来、产生多大的影响和后果,必须加以考虑,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和关注。这不单单是医疗问题,这是社会问题!         对患者个人来说,将决定改变其终生命运问题。         如果确诊为精分,那么必须休学,这是教委的规定。书读不成了,呆在家里时时会遭受到周围人群的白眼。真正的精分患者,是分辨不清的,因而对他(她)来说,根本也就无所谓;可是,对一个不是精分,而被误诊为精分的患者,对一个心理遭受了刺激和挫折的心理疾患的患者,简直是雪上加霜!能受得了吗。而这一个打击,会比原来的刺激其强度可能更强好几倍!因此很有可能,从此的患者,就此会一落千丈,精神跌倒深渊,彻底崩溃,也就有可能真正使其精神分裂。         对家庭来说,本例的家庭、尤其是患者的母亲身上的压力负担之重,几乎大大超过了患者。         如果只是诊断为心理症,这只不过是一个心病,是一个心理问题。谁没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没有什么了不起。这只是心理调整问题,调整好了,什么问题也不存在。患者照样读书毕业,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就是常人,照样发展照样有美好远大的前途。         对家庭来说就毫无心理压力负担。        对社区来说,什么问题都不存在。        是不是精分,也就是有没有精神病病人,事情的严重度就是那样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