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dsd和flac哪个好:旧社会资本家吃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7:37:03

旧社会资本家吃啥?

(2012-01-04 13:15:52) 转载标签:

新疆

宋体

烤包子

焙子

馆子

杂谈

分类: 往事如烟

 旧社会的资本家吃啥?估计你也不知道,如果非让你说,你只好全凭想象,你会说,一定天天是海参鱿鱼、燕窝鱼翅。其实那些都是官场上应酬时的菜品,居家过日子一般都是家常便饭。即便在眼下,中央政治局的常委们,晚餐估计也就一碗面条,一碟酱菜,一碟鱼肉。红烧肉再好吃也不敢吃,敢吃,保健医生也不会批准,因为你的身体不是你自己的,是党和国家的,吃坏了,谁负责?

1972年,我在西郊电厂的工地上上班,呼市机械工业局举办马列主义学习班。一天课余,我和供电局的几位老师傅聊天,我向他们问起归绥市旧社会小资本家的居家饮食,他们用顺口溜回答说:早晨茶水烤包子;中午荞面圪团儿肉哨子;晚上小米稀粥白焙子。万恶的资本家饮食竟如此简单?听得我咂舌。

2007年,我去山西乔家大院旅游,听导游说,那里商号的伙食分两类:一类是商号内部日常用饭,另一类是做生意待客用饭。商号内部吃饭不付伙食费,有大、中、小灶之分。经理吃小灶,伙计、学徒吃中灶、大灶。就大灶伙食标准而言,也仅高于当时当地中等人家水平。

导游还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商号的食谱,即便是大灶,主食仍以面食为主:诸如剔尖、擦面、拨面、猫儿朵、河捞、拉面、刀削而、拨鱼、揪片。有时还要添点羊杂、莜面栲栳栳、油糕、抿八股、山药粉饺子等,自然也有烤包子。大灶的副食比中灶、小灶仅多一盘酱牛肉或猪头肉而已。

我喜欢吃烤包子,直到如今,如果家里头天剩下包子,次日晨用电烤箱烤来仍然非常好吃,尤其入箱时在包子上刷一点油,烤出来上下焦黄,这时,再沏上一壶砖茶,那才叫吃的入法。

烤包子为啥要就着茶水吃。我以前总是弄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还是那个供电局的师傅根据自己的体会解开了这个谜团。烤包子是很油腻的食品,茶水有清爽口中异味的功能,所以,就着茶水吃烤包子能够去除烤包子的油腻,烤包子的味道会更好。

2008年,我去新疆旅游,才知道,新疆专门有一美食,就是烤包子。烤包子维吾尔语称“沙木萨”。烤包子是在馕坑里烤的。用未经发酵的面做皮子,皮子要擀得很薄,做成方形包子。馅用羊肉丁、羊尾油丁、洋葱、孜然粉、胡椒粉和盐搅拌而成。把包好的包子贴在馕坑里,十几分钟即熟。烤包子色泽黄亮,肉嫩味鲜。还有一种烤包子叫“果西格吉德”(疙瘩包子),这种包子的皮要加酵面,用淡水和面,擀成硬皮,馅既可用羊肉也可用牛肉,其他原料和烤包子一样。这种包子呈圆形,馅很多,味道很香。

去年夏天,呼市南二环附近也开了一家烤包子店。位置在南茶坊一直往南和南二环的交汇处。我和家人去吃过一回,口感不佳,用台湾作家三毛的话来说就是:“皮厚如城墙,肉干如废弹”。

荞面圪团儿一般用凉水和面,揉成小拇指粗的面条状,揪一小块放在案板上用大拇指推成中间凹陷两边卷曲的指甲盖大小的形状,煮熟后浇上一勺卤好的臊子,这样一碗可口的荞面圪团儿就制成啦。

一般来说最好浇羊肉臊子(臊子里也可以添加香菇、木耳、黄花菜等),调辣椒,加香菜,再来一小勺子胡麻油炝点扎蒙蒙花,配上自家腌制的咸菜,这碗荞面圪团儿,就是地地道道的圪团儿了,吃了一碗想吃第二碗,尤其在大冬天,吃的人满头冒汗,神清气爽。
    白焙子是个古汉语,至今只有晋北和内蒙古西部地区才留存,类似于北京的火烧。但北京的火烧有油,白焙子没有。刚出炉的白焙子非常好吃,热乎、喧腾、散发着麦面的香气,晚餐再用新鲜小米熬一锅粥,就点自己腌制的烂腌菜,那个味道想起来都会口生津液。如果适逢秋天,内蒙古武川的新鲜土豆下来,削皮后煮在粥里,粥的味道就会更好。据说乌兰夫副委员长晚年居京,好的就是这一口。

北京人听不懂“焙子”,有一次,电力部有个官员来呼市检查工作,问我:“你们内蒙人为啥把叫火烧叫做‘被子’”?

我戏谑说:“内蒙人喜欢把食品和床上用品联系起来,还有一种‘褥子’你吃过吗?”

他回答:“没!”

我说:“褥子比焙子窄一点,也挺好吃。”

他惊异万分,在场的同事狂笑不已。

还有一个同事,一年夏天,亲属从南方来,早晨,他张罗着要出去买焙子,亲属拦阻说:快别买了,天这么热,毛巾被都盖不住,还买啥被子呢?

也许有人读到此,认为我是在美化万恶的资本家,其实不然,因为我上面说的是资本家居家过日子的饮食,生意上的往来应酬,自然烤包子,喝稀粥不行。

据史料记载:“做生意待客用饭也有两种:一种是掌柜等有身份人用饭之处,如归化城有一种小班馆子就是此等人吃饭之处。小班馆子是一种高级饭店,内有歌女唱曲,这种馆子多设在比较僻静的街巷,光绪时全城有三家,即大召东夹道的‘锦福居’,棋盘街(今新生街)的‘荣升元’,三官庙街的‘旺春园’。锦福居财东是山西太原大葺商贾氏,荣升元的财东是山西祁县人鹿葺牙纪梁诚信。小班馆子每天中午后才开门营业,门面外边用黑布白心书写‘包办酒席’‘南北大菜’幌子。凡来的客商均有自备大骡子轿车。每到吃饭时间轿车能停满一条街。三更天以后才由各商号小伙计打上灯笼,把老板接回去。

“归化城还有一种大戏馆子,是仅次于小班馆子的饭店。这种饭店一面卖饭,一面唱戏,所以又称戏酒馆子。大戏馆子的营业有季节性,通常冬天开张,因为这时旅外蒙的客商返回归化城,各商号都要请客。请一次客分好几天吃,每天有五六百人。所吃饭莱分为‘四六席’‘改菜席’二种。‘四六席’就是四干果、四冷莱、四大碗、六中碗,中碗内有一碗海参,除大米饭、花卷、黄酒外,还有马蹄酥一类的‘腰饭’。光绪三十年(1904)后,每桌‘四六席’约值银一两多。‘改莱席’也是四大碗、六中碗,只把九碗肉菜改为海鲜,添了干贝、鱿鱼等每桌约值银三两。大戏馆子请客,属商界普通应酬,因此,大戏馆子赴宴的多为小顶生意掌柜、伙计和学徒。”

 以上应酬看起来有些奢华,其实除了海参、鱿鱼和干贝没有太值钱的,一桌一二两银子,搁在眼下也没几个钱,而且宴请的都是几千里旅途劳顿的拉骆驼汉。如果和当今的人民公仆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再奢华,人家也是自己掏腰包,不像我们的公仆,挥霍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