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人联盟3无限钻石版:现代汉语总结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03:49

现代汉语总结

还能、放肆多久 2009年12月29日

          □ 文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能的文化工具。

  □ 世界上所有的自源文字都起源于图画。

  □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字是这种符号系统的符号系统。文字首要的存在理由就在于记录和传播语言,使语言克服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流传异地,流传久远。

  □ 文字既表音又表意。

  □ 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语义是语言的内容,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可比作一张白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

  □ 分析汉字特点的三个性质:①从记录语言的方法看汉字的性质(从文字记录语言的功能看汉字的性质);②从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看汉字的性质;③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字符看汉字的性质。

  □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是用表意方法记录汉字;假借字是用表音方法记录语言;形声字是用半表意半表音方法来记录语言。

  □ 表意和表音两种文字体系记录语言的方法不同。

  □ 文字的共性:①文字都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符号系统;②文字都既表音又表意。

  □ 汉字的特点:①汉字符号繁多,以语素定型,孤立性强;②汉字是音义二维的语素文字;③汉字构形具有理据,绝大多数是形声字;④汉字是方块形,结构复杂;⑤汉字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

  □ 音位文字的孤离性体现在以词定型上,汉字的孤立性体现在以语素定型上。

  □ 汉字专字专用,与语义的联系具有特定性,与语音的联系不具有特定性。

  □ 在民族共同语的前提下,不同方言地区的人可以用汉字来交流思想。汉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沟通古今,有利于文化传承。

  □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画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沩,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 假借是用不造字的方法给同音词制定符号,即用表音的方法来记录语言。

  □ 汉字记录汉语的方法:表形、表意、表音、音意兼表。

  □ 汉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可以利用字形来分析了解词义。

  □ 形旁的作用:一是提示,二是区别。所谓提示,指的是形旁具有“见山之旁知山,见水之旁知水”的表意作用。

  □ 形声字形旁的区别性能突出地体现在声旁相同的同音字上。形声字是在假借的基础上通过加形旁或改形旁分化而成。汉字由假借到形声,增强了汉字的表意的理据。

  □ 声旁的作用:一是示音,二是示源。

  □ “非、圭、眉、尉、支、斯”等形声字的声旁有示源用。

  □ 形声字的声旁并不是理想的表音符号,远不如拼音文字用字母记音准确、方便。

  □ 古汉字是记录记录文言文的工具,文言文是汉民族的书面语。共同的书面语,共同的汉字文化,增强了各方言区人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有力纽带。

  □ 汉字文化造就了人们的语素意识和审美心理。

  □ 语言对文字的需求是文字发展演变的内因,社会发展对文字的需求是文字发展演变的外因。

  □ 世界上的语言根据词的结构主要分成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三种类型。

  □ 孤立语包括:汉语、彝语、壮语、越南语等。

  □ 粘着语包括:日本语、朝鲜语、土耳其语、匈牙利语等。

  □ 屈折语包括:俄语、德语、阿拉伯语、印地语等。

  □ 汉字除了一般的语言交际功能之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

  □ 汉字造就的文化现象包括:对联、字谜、书法、篆刻、拆字、拼字等民俗文化、与字形相关的词语等。

  □ 汉字向外传播的路线有三条。从中原向南和西南,传播到广西壮族和越南京族,产生了壮字和喃字。从中原向东,传播到朝鲜和日本,产生了谚文和假名。从中原向北和西北,传播到宋代的契丹、女真、西夏,产生了契丹字、女真字、西夏字。

  □ 汉字文化圈尽管衰落了,萎缩了,但是并不能说它已经丧失了生命力。汉字经过整理、规范,重新焕发了青春。特别是解决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难题之后,人民重新看到了汉字的前途。

  □ 香港早在1984年就有人提出了“繁简由之”的口号,以适应正在变化的形势。

  □ 为实现汉字标准化,建国以来做了两件工作。一是简化汉字,二是整理汉字。

  □ 简化汉字包括减少笔画和精简字数两个内容。

  □ 精减字数,做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整理异体字,二是整理印刷通用汉字,三是废除生僻地名用字,四是淘汰了部分计量单位旧译名中的生僻字、复音字。

  □ 整理汉字的主要内容是给汉字定量、定形、定音、定序,使汉字规范化,标准化。

  □ 部首法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要统一部首及内容,二是要统一字的归部。

  □ 文字改革的任务是推广普通话,公布规范化的简化字,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 汉字简化方针:约定俗成、稳步前进。

  □ 《简化字总表》的2235个简化字中,只有521是基本简化字。

  □ 简化字的来源有:①古字、古本字、古异体字;②群众中流传的简体字;③“解放字”和最近新造的字。

  □ 汉字的简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首先是减少了汉字的笔画,同时减少了通用汉字的字数。简化时采用了同音代替的办法,用原有笔画简单的字代替笔画繁难的字。另外,用两个或三个繁体字合并为一个简化字。

  □ 简化的理想的原则:表音功能提高、未丧失表意功能。

  □ 简化的不理想的原则:削弱或丧失表音功能、将同音字割裂成声旁不同的多组、汉字体系增加了新部件。

  □ 现代汉字的整理,做了五方面的工作:一是整理异体字,二是整理印刷铅字字形,三是改换生僻地名用字,四是统一部分计量单位用字,五是颁布现代汉字通用字笔画、笔顺规范。

  □ 现代汉字字形规范的任务:继续整理异体字、整理异体词。

  □ 整理异体字的原则:从俗与从简相结合,照顾书写方便。如果从俗与从简不能兼顾或繁简差不多的时候以从俗为主。

  □ 独体字:由笔画按照一定书写顺序构成的。

  □ 合体字:部件按照一定的结构类型构成的,末级部件是由笔画或笔画的组合构成的。

  □ 笔画:构成汉字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

  □ 五种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点、折。

  □ “女”字要以撇点为起笔,末笔是横。

  □ “火、半、坐、臾”等字 要先写两边,后写中间。

  □ 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有:相离关系、相离关系、相交关系。

  □ 汉字的两个特点:一是横笔多字形稳重,二是其他笔形出现均衡有利于汉字字形的变化。

  □ 《汉字部件规范》是按照从形出发、尊重理据、立足现代、参考历史的原则制定的。

  □ 第一个创立部首检字法的是东汉的许慎,《说文解字》共540部。

  □ 明代的梅膺作的《字汇》根据笔画多少为序建立部首,从1画到17画,列214部。文字归部“论其形,不论其义”,不再依据六书原则,只根据楷书形体分别归入各部。

  □ 根据现代汉字的形体与表意、表音功能,现代汉字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记号字、半记号字、表意字、意音字。

  □ 字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是定音成果。

  □ 汉字同音字多,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汉字是语素文字,第二个原因是古今音变。

  □ 多音字按意义是否相同分为多音多义字和多音同义字两类。

  □ 多音多义字是审音规范的主要对象。

  □ 声旁具有完全的表音功能,其本身又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字,组字数量在3个以上的,共18个,它们共组成了101个形声字。这些字是:代、段、奂、皇、阑、历、廉、卢、农、容、式、斯、唐、希、析、休、庸、夷。

  □ 英语中,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字义就是词义。

  □ 汉字中,一个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可能是词,也可能是语素,也可能是一个不能单独表意的音。

  □ 形声字的形旁、即意符,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 意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文化传承性。作为形声字的形旁,“犬”所反映的是一个大而模糊的义类。这种观念是世代传惩下来的,今人绝不会因为现代动物学上的科学分类,而否定“犬”作为意符的资格。汉字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字的构形上势必留下时代的烙印,比如“女”为意符的“妄、奸,妒、妨、婪、嫌”等字就表现出对妇女的歧视,这种歧视是历史的偏见,但并不能因为这些字的构形不合乎现代意识而否认“女”是意符。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工艺、新材料,石头“碗”、木头“杯”、铜“镜”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由于文化的传承性,并没有认为不合理,它们仍被看作是意符。

  □ “轧、辈、软、较、辑、辅”等字的“车”旁丧失表意作用,成为了记号。

  □ 汉字简化主要是简化声旁,声旁的表音度可能会有所降低。

  □ 选取通用字和常用字的标准:统计原则、分布原则、构词构字原则、常识原则。

  □ 三大检索方法:形序法、音序法、义序法。

  □ 按照音序法查字,还可用单纯的字母序列法,如《汉语拼音词汇》。

  □ 部首法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要统一部首数目及内容,二是要统一字的归部。

  □ 汉字的应用包括人际界面和人机界面。

  □ 识字教学的三种方法是: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 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途径:语音识别、键盘输入、文字识别。

  □ 在计算机上实现“文字双轨制”既可使用汉字,又可使用拼音。

  □ 汉字的前途:一是还要不要继续简化汉字,二是还要不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 世界上的语言没有先进、落后之分。文字只要能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没有必要分出优劣。

  □ 汉字的优点往往是拼音文字的缺点,汉字的缺点又往往是拼音文字的优点。 表意文字:仅仅根据意义构形的文字体系,字形与声音没有直接的联系。

  □ 表音文字:根据语音构形的文字体系。

  □ 意音文字:汉字既表意又表音,而形声字在汉字中的比例高达90%,所以称汉字为意音文字。

  □ 意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

  □ 音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

  □ 记号:在意义上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

  □ 语素文字: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不见得是一个词。所以现代汉字可以称为语素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

  □ 意符音符文字:汉字在隶变以前,主要由意符和音符构成,记号为数极少。隶变以后,自形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独体表意字作为字符大都失去了原来的表意作用,变成了记号。根据汉字在隶变前后的变化,可以把隶变前的古汉字称为意符音符文字,把隶变后的今文字以至现代汉字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或简称意符音符文字。

  □ 孤离性:文字作为语言的书面形式,不可能把语言所传达的所有信息都记录下来,因而是语言的不完整信息。对此做出相应补偿的是,文字可以不按句而按词或按语素出现,可以脱离一定的上下言语和语境孤立地出现,文字的这种特点被称为“孤离性”。

  □ 六书:讲的是用汉字记录汉语的六种表词法。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小篆字系,为六书作出了明确的界说。六书包括四种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两种用字法(转注、假借)。

  □ 隶变: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和小篆相比,具有质的变化。隶书一方面通过变圆为方、变曲为直,把小篆圆转不断的线条变成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调整省减线条结构等方法把小篆的线条变成了不同形态的笔画;另一方面通过同化、分化、简化、另构一体、改变偏旁部首的写法等方法打散、调整了小篆的字形结构。隶变全面调整了汉字的构形,消除了古文字中遗留的象形因素,在符号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隶变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全部丧失了。隶变以后,人们书写汉字不必拘守于具体物象,纯粹由笔画的曲、直、伸、缩来表现力和势,以结体的多样化和彼此呼应来谋篇布局,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 喃字:喃字是10世纪后,越南的民族共同文字,它是一种部分借用汉字,部用使用假声、形声、会意方法构成的方块字。

  □ 谚文:谚文是朝鲜1444年在世宗李裪主持下创制的拼音文字,称《训民正音》,俗称谚文,即通俗文字,供文化不高的百姓使用。

  □ 假名:日本人熟悉了汉字之后,把汉字作为音符去记录日语的音节,这就是所谓的“假名”。

  □ 规范汉字: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也指《现代汉语能用字表》中收录的汉字,古今通用的传承字也是规范字。具体地说,现代汉字是以收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3500个字为基础的,以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7000个字为主体的,并且包括将来经过整理后颁布的姓名专用字,地名专用字,译音专用字,科技专用字,行业专用字在内的记录现代汉语的全部汉字。

  □ 不规范汉字:在《简化字总表》中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在1955年被淘汰的异体字,在1986年被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字方案(草案)》中的简化字以及社会上出现的自造的简体字,另外还包括与《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不同的旧字体以及错别字。

  □ 现代汉字:是记录现代汉语的经过整理规范的汉字,即记录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汉字。

  □ 现代汉字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研究的是现代汉字的属性和应用。这门学科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应用性,它是时代的产物。

  □ 高频趋简:使用频率高的字符集的平均笔画数少,人们把这种现象叫作“高频趋简”。

  □ 部件: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部件分为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部件关系有相离和相接两种类型。

  □ 偏旁:构成合体字的表意或表音的单位。

  □ 部首:偏旁系统的核心是部首。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按结构编排的字书中每部的首字。

  □ 同音字:读音完全相同而形体、意义不同的一组字。

  □ 本义:从字形中分析出来的与自形相一致并且能够用文献来证实的意义。

  □ 假借义:因音同或音近假借而产生的与本义无关联的意义。

  □ 亦声:是说会意字的一部分字符兼有表音作用。形声字声旁有表意示源的功能。

  □ 右文说:因为形声字大部分的声旁都在右边,宋代王圣美创立的一种学说,就是形声字的声旁能够表意的学说。

  □ 高频字:使用频率高的字叫高频字,高频字的出现率是0.1%.

  □ 汉字效用递减率:字的使用频率不同,越是常用字的使用频率越高,越是罕用字,使用频率越低。

  □ 常用字笔画趋简率:应用频率较高的字平均笔画数较少,应用频率较低的字平均笔画数较高。

  □ 字序:汉字的排列顺序,也就是给汉字规定便于查找的排列方法。

  □ 分散识字:是把小学阶段应当学会的字有计划地分配在小学几个年级的阅读材料里,随课文教识字。

  □ 集中识字:利用大多数汉字是全体字的特点,选择造字能力强,表音性能好的字作为基本字,把基本字相同的一批字放在一起集中学习。

  □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是充分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读写的一种语文教学法。教师首先提高学生运用汉语拼音方案的能力,用汉语拼音阅读和作文,让学生的口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然后在阅读和作文中逐步进入汉字,最后达到全部使用汉字阅读和写作的目的。

  □ 拼音转变法:直接拼音输入,输出的可以是拼音也可以是汉字,这就是拼音转变法。

  □ 中文信息处理双轨制:能输入拼音,输出拼音,又能输出拼音,输出汉字,汉字和汉语拼音两种法定了文字工具的并存并用,给中文信息处理准准备了  良好的条件分析应用题

  □ 汉字的简化方法

  形声字改换形旁:猫(貓)、愿(願 )、肮(骯)、唇(脣)

  形声字改换声旁:优(優)、拥(擁)、袄(襖)、胆(膽)

  形声字形旁声旁都换:响(響)、惊(驚)、护(護)、帮(幫)

  形声字改换会意字:窜(竄)、桩(樁)、邮(郵)

  会意字改换形声字或会意字:笔(筆)、宝(寶)、灶(竈)、帘(簾)、尘(塵)、茧(繭)

  省略部分字形,保留特征:录(錄)、号(號)、云(雲)、丽(麗)、里(裏)、术(術)、际(際)、恳(懇)、开(開)、粪(糞)、声(聲)、飞(飛)

  省略部分字形,保留轮廓:齿(齒)、伞(傘)、卤(鹵)、齐(齊)

  草书楷化:车(車)、长(長)、为(為)、专(專)、书(書)、尧(堯)、乐(樂)、头(頭 )

  换用简单的符号:汉(漢)、鸡(雞)、赵(趙)、区(區)、环(環)、怀(懷)、枣(棗)、轰(轟)、师(師)、归(歸)

  借用同音字代替:后(後)、谷(穀)、出(齣)、丑(醜)、卜(蔔)、只(隻)、

  借用近字代替:斗(鬥)、干(乾、幹)

  用简化偏旁类推:劳(勞)茕(煢)茔(塋)

  用简化简化字类推:当(當)-档(檔)裆(襠)铛(鐺)

  □ 汉字的字形构件

  上右包孕: 司、可、句、氛、式、戒、哉、岛

  上左包孕: 厅、庙、层、房、灰、在、病、虑

  左下包孕: 边、廷、赶、翅、处、勉、爬、翘

  左上右包孕:周、凤、向、闪、戚、尽、奉

  左下右包孕:凶、画、函、幽

  上左下包孕:匠、区、医、匡、匣、匿、匾、匹

  全包孕: 回、固、囚、团、困、因、国、囱

  □ 字符理论分析汉字

  独体记号字: 人、鱼、女、皿、舟、亦、更、夹、专

  合体记号字: 所、给、莫、连、要、奔、厉、赵、寿

  半意符半记号字:疫、送、看、冬、雷、秋、春、鸡、晒

  半音符半记号字:完、廉、球、常、趣、检、职、齿、丛

  独体表意字: 一、二、三、伞、凹、凸、丫、田、井

  合体表意字: 杳、尖、棘、籴、尘、牧、明、冰、涉 □ 为什么说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产生文字的需求和可能,文字才能产生?

  答: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产生文字的需求和可能,文字才会产生。生产力的情况达到了一定程度,国家产生了,管理国家需要文书,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需要知识的传播,需要克服时空的局限,语言只是听觉符号,不能达到把知识传播到子孙后代和传播到异地的要求,只有视觉符号才能突破语言这一时空的局限,有这种需要和可能的时候,文字就产生了。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字是这种符号系统的符号系统。文字的首要的存在理由就是在于记录和传播语言,使语言克服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流传异地,流传久远。

  □ 文字是如何产生的?

  答:文字的产生是通过文字画的发展,产生了文字符号,质的转变就在一浑然一体地图画逐步变成了与语言中的词相对应的独立的表意符号,这些符号借助假借的手段,能够完整地按语言中词的顺序去记录实词和虚词的时候,成熟的文字体系就诞生了。

  □ 为什么说汉字直接表示观念是错误的?

  答:语音和词义既然是不可分割的,文字作为书写语言的视觉符号,它记录的只能是音义结合的词,而不可能是单纯的语音或单纯的语义。由于汉字构形的特点,有些人认为汉字可以不通过语音直接表示观念。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无论什么体系的文字,都既表音也表意。

  传统认为,汉字有形音义三大要素,其实属于汉字本身的仅仅是“形”而已,所谓“音义”都属于语言,是汉字所记录的语言转嫁给它的。不能因为汉字是由意义构形的,就片面地认为汉字可以不通过语音直接表示观念。

  那些鼓吹汉字可以直接表示观念的人,看似是在褒扬汉字,实际是在贬低汉字。只有文字画或一般的符号才可以不通过记录语言而直接表示观念。这些文字画或一般的符号,无论哪国人甚至文盲都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吕叔湘先生指出:“汉字必须通过语言才能表达意义;一个形体必须同一定的语音有联系,能读出来,才能成为文字。如果一个形体能够不通过语音的联系,直接表达意义,那就还是图画,不是文字”。

  □ 如何分析汉字的性质?

  答:①比较的原则。汉字和拼音文字的共同点,都是记录和传播言语的符号系统,都是即表意又表音,二者不能分开,而且汉字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记录语言。

  ②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特点给文字分类的原则(密切结合语言的原则)。从记录语言的方法看汉字的性质,汉字是用表意的方法来记录语言,拼音文字是表音的方法来记录语言;从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看汉字的性质,汉字记录的是词或语素,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优势,一个汉字绝大多数情况下记录的是语素;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字符看汉字的性质,语素、音节、汉字“三位一体”,充分说明了汉字记录汉语的适应性。汉字绝大多数的合体字仍然是意符和音符构成的。

  □ 为什么把汉字成为语素-音节文字?

  答:音节文字通过为音节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音位文字(音素文字)通过为音位(音素)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汉字记录的不是音节或者音位,而是词或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词,也是一个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不见得是一个词。所以现代汉字可以成为语素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

  □ 汉字和拼音文字有那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共同点,都是记录和传播言语的符号系统,都是视觉符号,都是即表意又表音。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语义是语言的内容的,二者密不可分,文字作为书写语言的视觉符号记录的只能是音义的结合体,而不是单纯的语音或单纯的语义。

  不同点:一是汉字区别性能好,准确地记录了语言,适应了分辨同音语素的需要。形声字占汉字大多数,汉字能够很好的达到分辨同音语素和同音词的要求。汉字的信息量大而强,孤离性非常强,以语素定型,拼音文字没有这一特性。二是如果在脱离语境或上下文的情况下,汉字能独立的表达出实在的意义,拼音文字,不能区分它所要表达的具体意义。三是至于多音节词,汉字不用分词连就可以直接作到,但拼音文字则没有办法达到此效果。四是汉字对词义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汉字是用表意的方法来记录语言,汉语用语素(汉字)造词方便,拼音文字是表音的方法来记录语言,造句不是很方便。

  □ 为什么把汉字不需要分词连写?

  答:现代汉字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字记录一个语素,从书面上起到了分化多义字节的作用。语言中的同音词,大都写成不同的汉字,脱离了语境,同音现象基本不影响意义的表达。音位文字基本上是以字母载送音位信息,为了表达足够清楚的信息,必须分词连写,以词定型。汉字与音位文字不同,它只需要以语素定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足够容纳一个语素的全部信息。汉字在以语素或词的形式单独使用时,不会受到同音语素或同音词的干扰,所以可以不进行词的定型,不实行分词连写。

  □ 如何看待汉字的优点和缺点?

  答:汉字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优点和缺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共生的。

  汉字符号繁多,作为优点是分辨性能好,作为缺点就是难学难用。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易于辨意,区分同音字;缺点是字符多,识认繁难。

  形声字多是特点,作为优点是强调形旁声旁尚有示义示音功能,作为缺点,强调形旁声旁的示义示音功能很弱。

  方块字结构复杂,作为优点是便于视读,并形成了书法艺术,作为缺点就是难于安排字序,检索困难,计算机编码有难度。

  □ 怎样理解语言的多样性?(为什么说所有文字都是平等的?)

  答: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都能够满足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表达要求,无所谓先进落后之分。语言学家们抛开庸俗进化论的偏见,达成共识,既承认语言的共同性,又承认语言的多样性。

  □ 为什么文字会向适应语言的方向发展?

  答:词的音节长短不一,词形的变化非常丰富,可是字只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时候字与词之间,也就是文字系统和语言系统之间,产生了很大的不协调。正是因为这种不协调,产生一种力量,促使文字向适应语言的方向发展。

  □ 为什么说汉字基本与汉语相适应?

  答:①汉字记录汉语的适应性。汉字区别性能好,语素,音节,汉字三位一体,充分说明了汉字记录汉语的适应性。适应了分辨同音语素的需要。

  ②汉字区别性能好,适应了分辨同音语素的需要。汉语属于分析语,是一种有理据的语言,词义或参与构词的语义正好由汉字来体现。汉语有很多同音语素,由于汉字表意性能好,具备了分辨同音语素、同音词的能力,满足了区别同音语素、准确记录语言的需要。

  □ 如何使汉字更加适应汉语?

  答:①不断提高汉字的规范水平,随着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程度的提高,现代汉字越来越适应记录现代汉语的需要。

  ②随着对拼音文字和汉语的融合大众越来越能接受,我们要客观的对待文字这个问题,去规范,利用规范的办法使汉字更加适应汉语,还有就是实在不便于用汉字的地方,我们可以适当的考虑用拼音文字来代替,使拼音文字起到一个辅助汉字的功能。

  □ 怎样看待汉字的语言功能和文化功能?

  答:①汉字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典籍。就是汉字承载量大量的历史,非常之丰富,在十七世纪之前,世界上有一半的出版物都是汉字记录下来的。这是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一笔图书财富,是汉字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现。

  ②汉字蕴含并造就了丰富的文化,汉字除了一般的语言交际功能之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这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汉字字形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另一方面表现为汉字在使用过程中所造就的种种文化现象。

  □ 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

  答:由于文字和文化的认同,使不同方言的汉族人民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形成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强大推动力。文字体系的改革对于文化的传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作用,负面作用的大小,决定于文字的负载功能的强弱。汉字的负载量,尤其是对于古代文化的负载量,是其他文字无可伦比的。因为我们使用的汉字是语素文字,它不直接表音,所以可以超越方言形成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言。

  对于自源文字来说,由于有长期使用表词文字的习惯,社会基础广泛,文字的改进和变革往往采取累积的,渐近的方式,所以很难产生文字性质的突变和飞跃。对英语颁布正词法都使人左右为难,更何况是改革汉字呢?对汉字拉丁化来说,是以一种全新的音素文字取代用了几千年之久的语素文字,将会使汉民族在文化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反应。汉字虽然古老而又年轻,它永远不会废弃。

  汉字是中国通用的唯一交际工具,唯其如此,它是中国文化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