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动漫在线视频:一棵开花的茭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12:38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
转眼间,国庆节过去了,中秋节过去了。
明天,又要上班了。
接连过了两个喜庆的节日,天天在家乡的田野山间奔跑,总得给我们带点特殊的图片吧。
嗯,记着呢。

本想给大家带一组晚稻丰收的图片。
金秋十月,正是晚稻收割的季节。
节前有过认真计划:长假回家,去看丰收的稻谷,去看希望的田野。
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特大洪涝灾害。
稻田受淹,稻谷受损,稻农伤心!
对于这场洪涝灾害,温岭朋友更是倍感痛恨!
洪灾来得太突然,在人们香甜的睡梦中悄悄降临。
9月29日晚上,全市普降特大暴雨,平均降雨量332毫米。
洪涝成灾,50年一遇!
受灾范围波及16个镇(街道),受灾人口23万。
洪水淹了城市,淹了乡村;淹了农田,淹了鱼塘;淹了学校,淹了企业,直接经济损失2.4亿。
若不是考虑到祖国60周年大庆和中秋佳节,早就上传抗洪救灾随笔了。
现在要是再传洪灾毁损图片,深怕影响大家的愉快心情。
这样的图片,不看也罢。
那给我们带什么来了?
你们看,带来这个!
这是什么呀,就一束刚刚抽穗的野草?
是野草,但不是一般的野草。

青青的草茎,弯弯的花序,看上去这么眼熟。
眼熟吗?猜猜看,是什么?
是抽穗的芦苇吗?
不是。
是野生的燕麦吗?
不是。
是扬花的稻穗吗?
不是。
那又是什么呢?
告诉你们吧,是一棵开花的茭白!
一棵开花的茭白?茭白会开花吗?
会啊。正常发育的茭白,不仅能够开花,还能够结实。
茭白,古时称菰,籽实似稻米,称菰米。
菰米?想起来了,古书上看到过,好像是可以吃的。
没错,菰米可以食用。我国古代,将它列入“六谷”。
菰,古字为“苽”,音同姑,形声字,从艸瓜声。
“苽”字的本义,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蔬菜类的苽瓜,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茭白。
茭白,根交结,茎嫩白,因而得名。
又因为形似瓜,也称苽瓜(菰瓜)、茭瓜。
我国古代早就发现茭白嫩茎可以当蔬菜食用。
据成书于秦汉间的《尔雅》记载:“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

蘧,古代音义同“蕖”,即芙蕖,荷花是也。
古人赞荷花,性本高洁,出污泥而不染。
茭白生水中,茭白白而嫩,也有荷花的高洁品性,故名蘧蔬。
土菌,即是蘑菇等菌类植物。生土中,故名。
茭白是菰草受菰黑粉菌浸染生成的,跟菌类植物的形成是同一个原理,所以,说它似土菌。
古代人的地理观念,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故江东,又称江左。
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
因而,多以此段江流确定东西(左右)。
古代文献中的江东(江左),有广义、狭义之分。
狭义的江东(江左),指江苏省南京一带。
广义的江东(江左),指安徽省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北部及皖南部分地区。
此处的江东,应该是广义的江东。
这则史料表明,2000年前,广大的江东地区,随处可见野生茭白,人们已经懂得以茭白为蔬菜。
而且特意说明,茭白的口感是甜嫩的,润滑的。
我们的祖先真是伟大,两千年前,就知道茭白是怎么形成的,还知道那是可以食用的。
实在了不起!
宋朝苏颂等人编撰的《本草图经》,关于茭白的记载就更详细了。
《本草图经》菰根条云:

菰根,旧不载所出州土,今江湖陂泽中皆有之,即江南人呼为茭草者。
生水中,叶如蒲、苇辈,刈以秣马,甚肥。
春亦生笋,甜美堪啖,即菰菜也,又谓之茭白。
……
据说,这是茭白之名,首次出现在我国文献典籍中。
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有茭白作为蔬菜的记载:
菰本作苽,茭草也。
其中生菌如瓜形,可食,故谓之苽。
意思是说,菰,原本写作苽,是一种茭草。
在古代,茭草特指干储的牧草。
如果不生成瓜形的茭白,菰就是一般的牧草。
但李时珍指出,有一些菰草会生菌(受真菌浸染),会生成瓜形的茭白。
瓜形的茭白可以食用,称之为苽。
这便是古人对蔬菜类茭白的认知。
二是指粮食类的苽米,就是后来的“菰米”,也有称之为“茭白子”的。
苽米,可以蒸饭,可以煮粥。
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与稻米、粟米等掺和食用。
苽米,是古代先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古代称稻、黍、稷、梁、麦为“五谷”;加上苽,则称“六谷”。
《周礼·天官·膳夫》云:“凡王之馈,食用六谷。”
馈,进献,进食于王。
进献给周王的六谷中有苽米(菰米),可见苽米(菰米)在我国古代,是备受珍视的粮食作物。

另据《周礼·内则》记载:“蜗醢而苽食雉羹。”
蜗醢wō hǎi,用蚌蛤类的肉做成的酱。
雉羹,用雉鸡加工的肉汤。
苽食,即菰米饭。
可见,周朝已经以菰米为粮食。
现代研究表明,苽米(菰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其蛋白质量高达15%以上,而稻米的蛋白质只有8%。
苽米(菰米)还可入药,解烦热,清肠胃。
不仅中国古代食用苽米(菰米),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知道食用苽米(菰米)。
游修龄先生《野菰的误称与雕胡的失落》一文中有记述。
在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的大湖边缘浅水沼泽里,生长着大面积的野生菰属植物--水生菰。
水生菰,学名:Zizania aquatica。
株高2--3米,花序散穗状,籽实瘦长,果皮黑色,淀粉白色。
秋天,菰米成熟时,当地印第安人划着独木舟去采集。
菰米成熟期不一致,一旦成熟,又容易脱落。
这是水生菰生存、遗传所需的自然习性,于水生菰本身是极其有利的。
却给采集者带来诸多不便。
好在印第安人熟悉并尊重水生菰的这些习性,通常分两至三次进行采集。
采集菰米的任务,通常由妇女来完成。
她们驾着独木舟,驶进长满菰草的湖泊、沼泽,看见成熟的菰穗,就轻轻摇落下来。

采集回来的菰米,经脱粒、播扬、晾晒后储存。
这就是印第安人的粮食。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菰米可以随食随取,印第安人的生活就过得平静而祥和。
不过,与我国古代先民的食用方法不同,印第安人习惯炒食菰米。
17世纪,一位欧洲神父深入美洲太湖区传教,看见印第安人不稼不穑,却能从湖泊、沼泽中收获大量菰米,觉得很神奇,就把它记录下来。
前不久,看过一部名叫《家园》的影片,是朋友从网上传过来的,高清版本,画面极其美丽。
这是法国著名摄影师、生态学家、环境保护者扬恩·亚瑟导演的大型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历时18个月,穿越54个国家,共有120个拍摄点,可谓精心制作。
其主题是呼吁我们保护地球,珍爱家园。
这一主题,与《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倡导的“地球是我们人类借以存在的宇宙中的绿洲。我们无论如何应该要拯救这唯一宝贵的地球免于毁灭”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这样的纪录片,你会觉得家园非常美丽,又会感到地球不再完美。
我接连看了三遍,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我的感受:震撼!
其中有一个场景,让我联想起美洲太湖区印第安人的生活。
那就是生活在沼泽区域土著人劳动、生活的场景。
他们还用古老而又传统的劳动方式,采集、加工谷物。
贴几张《家园》纪录片的截屏吧。
你们看,晒谷场上,到处是刚刚采集回来的谷物和正在加工谷物的各式农具。
这场景,似曾相识,又有些陌生,感觉非常遥远。
他们正在加工的是什么谷物?
是古老而神奇的菰米么?
点击放大图片,画面中心依稀可见菰茎、菰叶。

但是,左侧那一堆已经净化的谷物,又是金灿灿的,不像是菰米。
带壳的菰米据说是黑褐色的。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绍菰米时,曾引用杜甫《秋兴八首》之七诗句“波漂菰米沉云黑”,说明菰米是黑实的。
杜甫全诗是:
昆明池水汉时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
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
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
江湖满地一渔翁。
这是一首咏古的感怀诗。
借汉武帝的未竟大业,比喻唐朝的日渐衰败。
昆明池,位于古长安,是汉武帝开凿的,用来训练水军。
当年一定非常热闹。
现在,却是一片荒凉,一派寂寞。
昆明池畔有织女塑像,诗人便借题发挥。
勤劳的织女,夜夜月下穿梭,却织不出一匹布帛。
这是暗喻伟大理想的落空。
落空的,不光是诗人的伟大理想,更是唐朝的伟大理想。
昆明湖中还有石雕的鲸鱼,诗人也借以讽喻唐朝正面临内乱和外患。
鲸鱼时时在水中掀动鳞甲,一刻也不安宁。
诗人预感到了秋风秋雨中的家国动荡。

时在深秋,昆明池畔的菰米成熟了,昆明池中的莲子成熟了。
却不见有人来采集,任其飘散,零落。
“波漂菰米沉云黑”句的意思是,无人采集的菰米烂在水中,像黑云一样,或随波漂流,或沉入池底。
红莲也一样,在秋风秋雨中纷纷坠落。
这样的景象,让诗人感到伤心绝望。
最后的“关塞极天”、“江湖满地”,更是险象环生。
欲挽狂澜而无能!
因此,诗人深深喟叹:只能做个浪迹江湖的老渔翁了。
成熟的菰米,应该是黑云一般的颜色。
那么,是我们常见的稻谷么?
好像也不是。
那些剑形的茎叶告诉我们,那不是我们常见的稻谷。
或许是麦子,是青稞。
总之,是加工谷物的劳动场景。
人们用木棒敲打,使之脱粒。
然后,用筛子、笸箩去除杂质。
再将净化的谷物,收集在一起,晾晒后收藏。
阳光很灿烂,气氛很欢快,画面很美丽。
然而,仔细看一看,这种劳动还是很艰辛的,一定付出不少汗水。
男女老少齐动手,够忙碌的。
有几位妇女还在哺乳期,背在背上和绑在腰际的婴儿,啼哭着想母亲给他们喂奶呢,够辛苦的。
其实,任何收获,任何成果,都需要付出艰辛和汗水的。

看到我老家的这位阿公了么,他都76岁了,还要天天起早摸黑,种玉米,种番薯,割稻麦,割茭白。
一旁的大姐告诉我,阿公这一辈子,干了两辈子的活。
阿公笑笑纠正说,不能那样说,我就干了应有的一份活。
“人活着,不干活还行吗?”
交谈中我发现,阿公还是早年的黄岩农校毕业生,曾经是国家公职人员,还在温岭水利局干过两年。
1962年,国家遭遇三年困难时期,阿公响应党的号召,打起背包,回到老家。
从此,他的革命工作就是种稻种麦。
阿公说,我这也是对国家的支持和贡献。
谁说不是呢?
乐观的阿公,祝愿你的每一滴汗水下土,都能收获成功和喜悦。
长期的农业劳动,还是十分辛苦的。
对此,当过三年“知青”的我,是深有体会的。
不过,在外人看来,这是很优雅、很轻松的生活场景,用中国古代文人的话说,这就是理想的世外桃源。
难怪当年那位欧洲神父,见了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要欣羡、好奇了。
神父写了文章,向人们介绍一个被遗忘的世外桃源。
神父不知道水生菰为何物,看看它的花序和籽实都像稻谷,就称之为野生稻。
又因为水生菰有几分像燕麦,后来的翻译者又称之为水燕麦。
久而久之,人们只记得野生稻和水燕麦了,却把正宗的水生菰给忘记了。

中国野生菰的命运也大体相同。
中国野生菰,多称茭白笋,学名:Zizania latiflia。
其生长习性、植物形态以及食用功能,与北美洲水生菰极其相似,也生长在湖泊边缘的浅水沼泽里,也能开花结实,菰米也可食用。
在古代,从长江上游的四川,到中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及下游的太湖流域,都分布着大量的野生菰。
也是巧了,美洲的太湖边多野生菰,中国的太湖边也多野生菰。
太湖边的湖州,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还因此被称为菰城。
湖州就在我们浙江,如果不是写这个随笔,我并不知道那里曾经是野生菰的故乡。
现在去湖州,还能看到成片生长的野生菰么?
还能吃到甜滑的菰米饭么?
没有了。
美洲的水生菰失落了,中国的野生菰也失落了。
我知道,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但还是会怀念曾经养育我们祖先的野生菰。
……
如果说美洲水生菰的失落,是因为那位欧洲神父错写了植物名称。
那么,中国野生菰的失落,追究起来可就复杂多了。
先是“苽”的古字,渐渐被“菰”字所替代。
列入“六谷”的苽米,就成了菰米。
再后来,菰米又被称作雕胡。
再后来呢?
再后来,雕胡也不为人知了。

为什么又称菰米为雕胡呢?
有两种说法:
一说由“雕苽(雕菰)”演变而来。
雕,本义指一种猛禽,叫鹫;后来泛指杂食的水鸟。
杂食的水鸟,能食水草,也喜食苽米(菰米)。
苽米(菰米)就成了雕苽(雕菰)。
在古代,苽、菰同音同义,可以互用;这两个字又与胡同音,也可以互用。
雕苽(雕菰)就成了雕胡。
《管子·地员》云:“五殖之状,甚泽以疏,离坼以臞,其种雁膳,黑实。”
特定的土质条件,适宜种植特定的作物。
对此,古代先民早有认识。
《管子·地员》把“九州之土”分为“九十物”。
物,犹言种类。
就是说,九州之土可分为九十类。
九十类土壤,按肥力、土质和生产能力,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等土壤,按次序是粟土、沃土、位土,蘟(音yin)土、壤土、浮土六种。
每一种又分赤、青、白、黑、黄五类,共三十类土。
每一种上等土有两类适宜植物,共十二种植物。
同样,中、下等也各分三十类土、十二种植物。
合计九十类土、三十种植物。
最好的土壤是粟土、沃土和位土,称为“三土”。
五殖,是比较差的土壤。
殖,同埴,黏土。

五殖,指湿时黏结成粗块,干时龟裂而坚硬的下等黏土。
离坼lí chè,谓土地因缺乏水分而龟裂。
臞qú,本义少肉、消瘦,这里指土地贫瘠。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五殖之土,易板结,易干裂,又特别贫瘠,只能种植雁膳。
雁膳的籽实是黑色的。
雁膳,即菰米。
秋天,菰米成熟,北雁南飞。
它们要在长江流域的湖泊沼泽越冬。
菰米,正好成了南雁的膳食,故称雁膳。
雁膳的别名,很好地佐证了由雕苽(雕菰)到雕胡的演变过程。很有道理。
另外,李时珍认为,“雕胡”是“凋苽”的讹称。
据《本草纲目·谷部》“菰米”条记载:“其米须霜雕时采之,故谓之凋苽。或讹为雕胡。”
李时珍的说法也有道理呀。
你看,眼下都到寒露节气了,晚稻早已黄熟,这棵长在稻田边的菰草(茭白),则刚刚抽穗扬花。
等它成熟,长成菰米,不就是霜雕的深秋了?
称之为凋苽(凋菰),还真是十分贴切呢。
当然了,像美洲的水生菰一样,中国野生菰的籽实,成熟期也是不一致的。
早熟的菰米,盛夏季节就可以收获了。
如果是按菰米成熟的季节来命名,夏季成熟的菰米,那该叫什么呢?
叫夏苽(夏菰)么?
不管雕胡的别名如何演变而来,唐宋诗文中“菰米”多称“雕胡”,则是不争的事实。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曰:
我宿五松下,
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
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
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
三谢不能餐。
这首诗记叙诗人秋夜寄宿五松山(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下,幸遇一位荀姓老妈妈,热情款待诗人——“跪进雕胡饭”,那是取长跪的姿势进献雕胡饭,是表示对尊贵客人的敬重。
面对热情好客的荀妈妈,面对香甜细软的雕胡饭,诗人深表感激。
当然,诗人也一定很想好好享用荀妈妈精心准备、虔诚跪敬的雕胡饭。
但与此同时,诗人联想到了“田家秋作苦”,联想到了“邻女夜舂寒”,不由心生悲悯,泪流满面。
因而,“三谢不能餐”。
这充分体现了李白关怀民间疾苦、同情贫苦百姓的朴素感情。
诗中的雕胡饭,即是菰米饭。
又,杜甫《江阁卧病走笔》诗云:
客子庖厨薄,
江楼枕席清。
衰年病只瘦,
长夏想为情。
滑忆雕胡饭,
香闻锦带羹。
溜匙兼暖腹,
谁欲致杯罂。

诗圣杜甫晚年两度驻足长沙。
初来长沙时,诗人寄居舟中,留下多首舟中送友人的诗作。
后来,杜甫移居湘江边租佃的楼房。
楼房很简陋,诗人却自称“江阁”。
这时的诗人生活艰难,年迈体弱,处境十分狼狈。
细读《江阁》诗,可以体会到江阁的简陋和诗人的潦倒。
庖厨薄,枕席清,又兼衰老多病,连想吃一口润滑的雕胡饭,想喝一口清香的锦带羹(一说是锦带嫩叶做的汤,一说即是莼菜羹)也是万不可能。可谓字字辛酸!
杜甫江阁今犹在,登斯楼者怕是很难体会当年杜甫对雕胡饭、锦带羹的思念之情了。
也很难想像雕胡饭、锦带羹到底是什么滋味。
锦带树、锦带花仍然常见,锦带羹或许还可以炮制,雕胡饭则绝对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到哪里去找菰米呢?
我倒是有过一个奢望,希望这棵开花的茭白,不要被人拔除,能够在我下次回家时,收获一些成熟的菰米。
如果真能收获成熟的菰米,我会尝试煮出一碗香甜的雕胡饭,跪进朋友们一起品尝。
但我知道,这多半是不现实的。
首先,农田的主人极有可能在收割稻谷时,把这棵开花的茭白,当作普通的野草,随意拔除或割掉了。
其次,蝗虫、蚱蜢会偷吃菰穗的花粉,会吮吸菰叶的汁液,这对野生菰的正常发育。将构成极大的危害。
十有八九,等不到自然成熟,就枯黄、衰败了。
哪里还有菰米等我去收获呵!
……

野菰米营养丰富,雕胡饭香软可口,为什么没有得到普及推广呢?
主要原因恐怕是菰米的成熟不一致和籽实易脱落了。
成熟不一致,管理不方便;籽实易脱落,收获不方便。
因此,就很难像稻麦一样,得到普及推广。
原因之二,稻麦等粮食作物,品种日益丰富,产量日渐提高,品质不断改善,菰米就被淘汰了。
原因之三则是蔬菜型茭白的兴起。
前面说过,早在秦汉时期,古代先民就已经知道食用蔬菜型的茭白。
只是,野生茭白数量极其有限,采收也极其不便。
于是,人们就像种植水稻一样,大面积栽培茭白。
这是一大创举,十分了不起!
世界上一致公认,我国最早掌握人工栽培茭白技术。
因为人工大面积种植,茭白就成了常见蔬菜。
又因为嫩白肥美,口味上乘,被列入“江南三大名菜”——莼菜、鲈鱼、茭白。
宋代诗人许景迂《咏茭》詩云:
翠叶森森剑有棱,
柔条松润比轻冰。
江湖若借秋风便,
好与莼鲈伴季鹰。
季鹰,指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张季鹰,本名张翰,吴江(今属江苏省)人。
据《晋书·张翰传》和《世说新语》记载,张翰为人纵任不拘,留下许多佳话。
“莼鲈之思”典故,就源自张翰的故乡之思。

张翰在洛阳为官,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便对左右人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遂命驾归故里。
后人因以“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江苏吴江也因此又称鲈乡。
诗人许景迂欲效仿“莼鲈之思”的张季鹰,秋风起而归故里,尽情享受家乡的茭白、莼菜与鲈鱼。
为了享受家乡的茭白,连官也不要当了。
想见茭白的独特风味是多么诱人!
茭白不仅风味极美,营养价值也很高。
茭白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微量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等。
鲜嫩的茭白,其有机氮素以氨基酸状态存在,并能提供硫元素,容易为人体所吸收,具有健壮机体的作用。
中医认为,茭白甘甜,微温,利尿止渴,清热通便,醒酒解毒,还能补虚健体,消除烦恼。
也有资料说,茭白成熟后,内部的黑粉真菌会形成粉状黑色的冬孢子,可以用来画眉和染发。
研究美发美容的朋友注意了,这可是全天然的绿色环保产品呵,值得推广。
茭白茎叶又是优良的牛羊饲料,既可作为青饲料,也可以作为干牧草。
茭农们往往在秋季收割茭白茎叶,一方面为了给牛羊储藏干牧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越冬的茭白根茎提供充足的阳光。
我看到的就是一片已经割去茎叶的茭白,因此,画面有点凌乱。
茭白,真是好处多多。
……

说了那么多,不知道是否讲清楚了。
还是摘录几段菰属植物的资料吧。
这些资料主要来自《浙江植物志》和《本草纲目》。
我觉得这些资料的描述比较完整,比较准确。
说两个小细节,请朋友们注意:
细节之一,有些资料称,茭白开花极艳丽,雌雄同株,上部紫色,下部白色……
错了!
这是把野菰花当茭白花了。
野菰是列当科的;茭白是禾本科的。
野菰没有绿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多寄生在甘蔗、五节芒、茅等禾本科植物的根部,或许也会寄生在茭白的根部。
野菰花很美丽,花萼肉质,呈佛焰苞状;花冠成管状,微微低垂;花色粉白、淡紫,花姿轻盈优雅。
美丽的野菰,多像身穿淡紫色裙裾的花季少女,羞羞答答地低首顾盼。
是在等待梦中的白马王子吧。
野菰,又常常成片生长,一齐开花,很像一群郊游的青春美少女,让人眼睛一亮!

我没拍过野菰,但在阿明的博客里见过美丽的图片。
眼下正是野菰花开的季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野外寻觅。
但是,再说一遍:野菰花非茭白花。
为此,我把野生茭白称野生菰,以区别列当科的野菰。
细节之二,有资料称,茭白嫩茎成熟后,会看到黑色的小斑点,那就是茭白的种子,古时称菰米,也称雕胡,可以食用……
又错了!
那是致使菰茎肥嫩,生成茭白的黑粉真菌的越冬孢子,不是茭白的籽实,不是菰米,也不是雕胡。
为此,我想摘录几段描述正确的植物资料。
先介绍菰属植物——摘自《浙江植物志》:
菰属植物,为禾本科多年生水草本。
株高1——2.5米。
常具根茎,叶片长而宽。
花期为夏季和秋季。
圆锥花序大型,雌花为黄绿色,雄花为紫色。
叶脉平行分布。
小穗单性,含1小花。
雌性小穗圆柱形,常生于花序上部与主轴贴生之分枝上;小穗柄较粗壮,顶端呈杯状;小穗轴脱节于小穗柄的顶端。
雄性小穗多少两侧压扁,位于花序下部开展或上升之分枝上;小穗柄较细弱;颖退化殆尽。
外稃厚纸质或在雄小穗中为膜质,具5脉。
雄小穗之外稃先端有长芒;内稃与外稃同质,且为外稃所紧抱,常具3脉。
雄花中有6枚发育雄蕊。
颖果圆柱形。
共3种,2种产于北美洲,1种生在亚洲东部。
我国有1种,原本野生,采集菰米为主,称野生菰;现多人工栽培,食用嫩茎,称茭白笋。

下面介绍我国的茭白笋——摘自《浙江植物志》:
茭白笋,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
具根茎,须根粗壮。
秆直立,高80——180厘米。
基部节上具不定根。
叶鞘肥厚,长于节间,茎部常具横脉纹。
叶舌膜质,略三角形,长6——15毫米。
叶片扁平,长30——100厘米,宽10——15毫米,上面粗糙,下面光滑。
圆锥花序长30——60厘米,分枝多数簇生。
雄性小穗着生在下部的分枝上,常呈紫色,长10——15毫米。
外稃具5脉,先端渐尖或具短芒;内稃具3脉。
雄蕊6枚,花药长5——9毫米。
雌性小穗着生在上部的分枝上,长15——25毫米。
外稃具5条粗糙的脉,芒长15——30毫米;内稃具3脉。
颖果圆柱形,长约10毫米。
花果期秋季。
分布我国南北各地。
常栽培于湖沼、水田和水塘。
菰秆的基部为真菌(菰黒粉菌)寄生后,会刺激薄壁组织的生长,使之肥嫩而膨大,称茭白。

再看看李时珍《本草纲目》如何介绍野生菰的。
因为野生菰能生成粮食类的菰米,李时珍把它归入《谷部》;又因为野生菰能生成蔬菜类的菰瓜(即茭白),李时珍又在《菜部》作补充。
这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这里摘录《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三卷谷之二“菰米”一节。
网上有可以在线查阅《本草纲目》,但发现有许多错漏。特别是一些古体字、繁体字,或是空缺,或是代以白字。
我这是从温岭图书馆收藏的《本草纲目》(校点本)抄录的。
释名:茭米(《文选》)、雕蓬(《尔雅》)、雕苽(《说文》,《唐韵》作凋胡)、雕胡。
时珍曰∶菰本作苽,茭草也。
其中生菌如瓜形,可食,故谓之苽。
其米须霜凋时采之,故谓之凋苽。或讹为雕胡。
枚乘《七发》谓之安胡。
《尔雅》∶啮,雕蓬;荐,黍蓬——这句话的意思是,蓬草(菰草)有两种,结实可食用的称雕蓬;不能结实只级编蒿荐的称黍蓬。
孙炎注云∶雕蓬即茭米。
古人以为五饭(犹言“五谷”)之一者。
郑樵《通志》云∶雕蓬即米茭,可作饭食,故谓之啮(啮niè,本义用嘴咬,此处指可食用的菰米)。
其黍蓬即茭之不结实者,惟堪作荐(荐,老家人称蒿苫,也写作蒿荐,稻草、菰草等编织的床垫),故谓之荐。
杨慎《卮言》云∶蓬有水、陆二种,雕蓬乃水蓬,雕苽是也。黍蓬乃旱蓬,青科是也。

青科结实如黍,羌人(指我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四川境内)食之,今松州(唐置松州,今之四川松潘)有焉。
珍(李时珍)按:郑、杨二说不同(郑樵说黍蓬不结实,只配编蒿荐;杨慎说黍蓬结实如黍米,两种说法不一样),然皆有理,盖蓬类非一种故也。
集解:
弘景(即陶弘景,五代时后梁大医学家)曰∶菰米一名雕胡,可作饼食。
《藏器》曰∶雕胡是菰蒋草米,古人所贵。故《内则》云∶鱼宜苽。皆水物也。
曹子建《七启》云∶芳菰精稗。谓二草之实,可以为饭也。
颂曰∶菰生水中,叶如蒲苇。
其苗有茎梗者,谓之菰蒋草。
至秋结实,乃雕胡米也。
古人以为美馔。
今饥岁,人犹采以当粮。
葛洪《西京杂记》云∶汉太液池边,皆是雕胡、紫箨(紫箨zǐ tuò ,本义紫色的笋壳,此处指初生的芦苇,可当蔬菜食用)、绿节、蒲丛之类。
盖菰之有米者,长安人谓之雕胡;菰之有首者(菰首,即指茭白,本作“菰手”,言白嫩的茭白如婴儿之手臂),谓之绿节;葭芦之未解叶者,谓之紫箨也。
宗奭(即蔻宗奭shì ,宋代著名医药学家,著有《本草衍义》)曰∶菰蒋,花如苇。

结青子,细若青麻黄,长几寸。
野人收之,合粟为粥食之,甚济饥也。
时珍曰∶雕胡九月抽茎,开花如苇苕(苕,指苇花)。
结实长寸许,霜后采之,大如茅针,皮黑褐色。
其米甚白而滑腻,作饭香脆。
杜甫诗“波漂菰米沉云黑”者,即此。
《周礼》供御乃六谷、九谷之数,《管子书》谓之雁膳,故收米入此。
其茭笋、菰根,别见草部。
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止渴(藏器),解烦热,调肠胃(时珍)。
……
《本草纲目·草部》卷十九“菰”条载:
菰,又名茭草、蒋草。
菰笋,一名茭笋、茭白、菰菜、蘧蔬。
菰根,气味甘,大寒,无毒。
……
最后,教大家几句与茭白有关的天台话。
老家人称茭白为茭笋,读若高笋。
但是,在一些方言中,还可以推测,古时也称笋瓜。
夸称某家女孩面皮白嫩,就说笋瓜嫩,笋瓜白,笋瓜亮!
夸称某家男孩高大英俊,就说后生笋瓜样!
笋瓜,应该是茭白的又一个别名,而且比茭笋的称谓更为古老。
笋瓜,犹如菰瓜、茭瓜,但更形象。
茭白,素以嫩白著称,形状也的确似笋如瓜。

笋瓜,笋瓜,嘿,我喜欢这称呼。
茭白的根,古时称茭葑。
《晋书·毛璩传》云:“四面湖泽,皆是菰葑。”
菰葑,即指菰根(茭白根)。
茭白根系非常发达,野生菰生长的浅水区,或是栽培茭白的沼泽地,总是布满菰根。
菰根腐烂成泥土,灌水种植稻子是极理想的。
这样的稻田,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葑田。
葑田土质细腻柔韧,且肥力充足,适合水稻生长。
细腻柔韧的葑田土,还有一个特殊的用处。
古人用它来制作小炭炉。
因为是葑田泥制作的小炭炉,耐烧烤,不开裂,深受人们喜爱,就给它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葑炉。
在古代,葑炉跟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尤其是单身生活的老人和游子,一日三餐得用葑炉做饭、炖粥。
寒冷的冬日,葑炉还可以代替取暖的火炉。
因此,人们对葑炉的感情就格外深厚。
文人墨客,常常画葑炉,写葑炉。

唐宋诗词中也少不了葑炉的身影。
宋陆游《晨起》诗云:
晓枕初兴白发翁,
弊裘百衲葑炉红。
独居漫受书狐媚,
滞思难矜笔阵雄。
旧学虫鱼笺尔雅,
晚知稼穑讲豳风。
一身自喜无余事,
且度残年风雪中。
这首诗的意境,与杜甫《江阁》诗有些类似。
此时的陆游,也是贫病交加,也是风烛残年。
比杜甫略好的是,陆游还有葑炉可取暖,可做饭,还能知足常乐,或者说是安贫乐道--一身自喜无余事,且度残年风雪中。
葑炉虽小,作用可不小。
葑炉还是冶炼的小高炉。
早年,永康小铜匠,挑着葑炉走村穿巷,声声高喊“打铜锣补镬呵!”
人们就会拿出需要修补的铜罐、铁镬,请小铜匠修补。
也有请小铜匠新加工酒壶、蜡台和锡箔器皿的。
那样的场景,孩子们是很喜欢看西洋镜的。
看小铜匠在谁家天井放下挑担。
看小铜匠如何生起小葑炉。
看小铜匠如何架起小坩埚--用耐火的黏土制作的小型熔化罐。
看小铜匠如何打铜锣如何补镬。
看不尽的西洋镜,看不厌的小葑炉。

葑炉,现在的孩子怕是不知道了。
别说孩子们,就是跟我同辈的朋友们,也是印象糊模了。
我问过好几位朋友,还记得葑炉么?
他们都说听过葑炉的名字,也知道那是泥做的小炭炉,但搞不清楚这两个字怎么写,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告诉它们是葑泥做的葑炉时,朋友们都感到很惊讶。
“原来是葑炉啊!我还以为是风炉呢。”
葑炉,我是很熟悉的。
小时候住乡间时,常见外婆在一只小葑炉上架个小铜罐,用炭火炖稀饭,称铜罐粥。
铜罐粥特别香软,容易消化,多是给老人、小孩准备的。
外婆的铜罐粥,就是我们兄妹和外婆享用的。
我就记住了外婆家的小葑炉。
另外,我还记得父亲的小葑炉。
父亲读中学时,要走几十里路去玉湖街,只能住校,自带葑炉,自己烧饭。
那小葑炉,现在还在——母亲珍藏着。
圆圆的小葑炉,炉口比碗口大不了多少,上面就能架一只煮得两碗粥的小铜罐。
葑炉是烧木炭的。
生炉火时,要鼓着腮帮吹风,或是用篾编的葑炉扇扇风。

葑炉扇是五边形的,两头窄,中间大,沿口平直,手柄细长,有点像大海中的鲎鱼——更准确的说,有点像绢质或是纸质的带棱角的鲎壳扇。
这样的葑炉扇,扇风点火是最好的。
我常想,“煽风点火”就是这样来的吧,本义并不是煽动别人闹事呵。
用葑炉扇扇风点火,要持续扇几十下,还要求扇得快。
这样容易生风,并会伴以“叽呱叽呱”的响声。
老家人就用以比喻某人说话又快又响。
“你这讲话呀,‘叽呱叽呱’的,葑炉扇样,听起来好吃力!就不能讲慢点、讲轻点么?”
那被训诫的人,或许会放慢节奏,放低声音。
但也有知错不改的。
山里人,说话就是大嗓门,高频率。
因为,常常需要隔山喊话呀。

高高的山头,深深的山谷,看一眼面对面,喊一声能听见。
若是想走到一起,并肩而坐,细言细语地闲聊,那可得走上半天。
因此,山里人习惯大声呼唤。
天长日久的,就练就了副大嗓门。
这大约也是外地朋友感觉天台人说话又快又响的原因吧。
又快又响的天台话,铸就了天台人心地坦荡、干事利索的个性。
响就响吧,快就快吧,乡音还是不能忘的,也忘不了!
就是外地朋友,学几句天台话,也不无好处呵。
至少能让你们开朗起来,振奋起来!
至少能让你们永远像大山一样,高昂着头,坚挺着胸!
……
学会这几句天台方言了吗?
阿敏真漂亮,水灵灵的,白嫩嫩的,笋瓜嫩,笋瓜白,笋瓜亮!
阿斌真英俊,后生笋瓜样!
野菊花说话又快又响,“叽呱叽呱”, “叽呱叽呱”, 葑炉扇样。
讲慢点,讲轻点!
哈……
夜深了,不说了。
明天,还要赶早去温岭上班呢。
明天,又是充满活力的一天!
明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祝大家带着我的祝福,踩着金秋的阳光,神采飞扬地走进新的一天!

2009.10.08/22:37:09
摄影:阿明、陈萱
HT: 150%; mso-char-indent-count: 2.0">我接连看了三遍,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我的感受:震撼!
其中有一个场景,让我联想起美洲太湖区印第安人的生活。
那就是生活在沼泽区域土著人劳动、生活的场景。
他们还用古老而又传统的劳动方式,采集、加工谷物。
贴几张《家园》纪录片的截屏吧。
你们看,晒谷场上,到处是刚刚采集回来的谷物和正在加工谷物的各式农具。
这场景,似曾相识,又有些陌生,感觉非常遥远。
他们正在加工的是什么谷物?
是古老而神奇的菰米么?
点击放大图片,画面中心依稀可见菰茎、菰叶。

但是,左侧那一堆已经净化的谷物,又是金灿灿的,不像是菰米。
带壳的菰米据说是黑褐色的。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绍菰米时,曾引用杜甫《秋兴八首》之七诗句“波漂菰米沉云黑”,说明菰米是黑实的。
杜甫全诗是:
昆明池水汉时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
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
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
江湖满地一渔翁。
这是一首咏古的感怀诗。
借汉武帝的未竟大业,比喻唐朝的日渐衰败。
昆明池,位于古长安,是汉武帝开凿的,用来训练水军。
当年一定非常热闹。
现在,却是一片荒凉,一派寂寞。
昆明池畔有织女塑像,诗人便借题发挥。
勤劳的织女,夜夜月下穿梭,却织不出一匹布帛。
这是暗喻伟大理想的落空。
落空的,不光是诗人的伟大理想,更是唐朝的伟大理想。
昆明湖中还有石雕的鲸鱼,诗人也借以讽喻唐朝正面临内乱和外患。
鲸鱼时时在水中掀动鳞甲,一刻也不安宁。
诗人预感到了秋风秋雨中的家国动荡。

时在深秋,昆明池畔的菰米成熟了,昆明池中的莲子成熟了。
却不见有人来采集,任其飘散,零落。
“波漂菰米沉云黑”句的意思是,无人采集的菰米烂在水中,像黑云一样,或随波漂流,或沉入池底。
红莲也一样,在秋风秋雨中纷纷坠落。
这样的景象,让诗人感到伤心绝望。
最后的“关塞极天”、“江湖满地”,更是险象环生。
欲挽狂澜而无能!
因此,诗人深深喟叹:只能做个浪迹江湖的老渔翁了。
成熟的菰米,应该是黑云一般的颜色。
那么,是我们常见的稻谷么?
好像也不是。
那些剑形的茎叶告诉我们,那不是我们常见的稻谷。
或许是麦子,是青稞。
总之,是加工谷物的劳动场景。
人们用木棒敲打,使之脱粒。
然后,用筛子、笸箩去除杂质。
再将净化的谷物,收集在一起,晾晒后收藏。
阳光很灿烂,气氛很欢快,画面很美丽。
然而,仔细看一看,这种劳动还是很艰辛的,一定付出不少汗水。
男女老少齐动手,够忙碌的。
有几位妇女还在哺乳期,背在背上和绑在腰际的婴儿,啼哭着想母亲给他们喂奶呢,够辛苦的。
其实,任何收获,任何成果,都需要付出艰辛和汗水的。

看到我老家的这位阿公了么,他都76岁了,还要天天起早摸黑,种玉米,种番薯,割稻麦,割茭白。
一旁的大姐告诉我,阿公这一辈子,干了两辈子的活。
阿公笑笑纠正说,不能那样说,我就干了应有的一份活。
“人活着,不干活还行吗?”
交谈中我发现,阿公还是早年的黄岩农校毕业生,曾经是国家公职人员,还在温岭水利局干过两年。
1962年,国家遭遇三年困难时期,阿公响应党的号召,打起背包,回到老家。
从此,他的革命工作就是种稻种麦。
阿公说,我这也是对国家的支持和贡献。
谁说不是呢?
乐观的阿公,祝愿你的每一滴汗水下土,都能收获成功和喜悦。
长期的农业劳动,还是十分辛苦的。
对此,当过三年“知青”的我,是深有体会的。
不过,在外人看来,这是很优雅、很轻松的生活场景,用中国古代文人的话说,这就是理想的世外桃源。
难怪当年那位欧洲神父,见了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要欣羡、好奇了。
神父写了文章,向人们介绍一个被遗忘的世外桃源。
神父不知道水生菰为何物,看看它的花序和籽实都像稻谷,就称之为野生稻。
又因为水生菰有几分像燕麦,后来的翻译者又称之为水燕麦。
久而久之,人们只记得野生稻和水燕麦了,却把正宗的水生菰给忘记了。

中国野生菰的命运也大体相同。
中国野生菰,多称茭白笋,学名:Zizania latiflia。
其生长习性、植物形态以及食用功能,与北美洲水生菰极其相似,也生长在湖泊边缘的浅水沼泽里,也能开花结实,菰米也可食用。
在古代,从长江上游的四川,到中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及下游的太湖流域,都分布着大量的野生菰。
也是巧了,美洲的太湖边多野生菰,中国的太湖边也多野生菰。
太湖边的湖州,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还因此被称为菰城。
湖州就在我们浙江,如果不是写这个随笔,我并不知道那里曾经是野生菰的故乡。
现在去湖州,还能看到成片生长的野生菰么?
还能吃到甜滑的菰米饭么?
没有了。
美洲的水生菰失落了,中国的野生菰也失落了。
我知道,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但还是会怀念曾经养育我们祖先的野生菰。
……
如果说美洲水生菰的失落,是因为那位欧洲神父错写了植物名称。
那么,中国野生菰的失落,追究起来可就复杂多了。
先是“苽”的古字,渐渐被“菰”字所替代。
列入“六谷”的苽米,就成了菰米。
再后来,菰米又被称作雕胡。
再后来呢?
再后来,雕胡也不为人知了。

为什么又称菰米为雕胡呢?
有两种说法:
一说由“雕苽(雕菰)”演变而来。
雕,本义指一种猛禽,叫鹫;后来泛指杂食的水鸟。
杂食的水鸟,能食水草,也喜食苽米(菰米)。
苽米(菰米)就成了雕苽(雕菰)。
在古代,苽、菰同音同义,可以互用;这两个字又与胡同音,也可以互用。
雕苽(雕菰)就成了雕胡。
《管子·地员》云:“五殖之状,甚泽以疏,离坼以臞,其种雁膳,黑实。”
特定的土质条件,适宜种植特定的作物。
对此,古代先民早有认识。
《管子·地员》把“九州之土”分为“九十物”。
物,犹言种类。
就是说,九州之土可分为九十类。
九十类土壤,按肥力、土质和生产能力,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等土壤,按次序是粟土、沃土、位土,蘟(音yin)土、壤土、浮土六种。
每一种又分赤、青、白、黑、黄五类,共三十类土。
每一种上等土有两类适宜植物,共十二种植物。
同样,中、下等也各分三十类土、十二种植物。
合计九十类土、三十种植物。
最好的土壤是粟土、沃土和位土,称为“三土”。
五殖,是比较差的土壤。
殖,同埴,黏土。

五殖,指湿时黏结成粗块,干时龟裂而坚硬的下等黏土。
离坼lí chè,谓土地因缺乏水分而龟裂。
臞qú,本义少肉、消瘦,这里指土地贫瘠。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五殖之土,易板结,易干裂,又特别贫瘠,只能种植雁膳。
雁膳的籽实是黑色的。
雁膳,即菰米。
秋天,菰米成熟,北雁南飞。
它们要在长江流域的湖泊沼泽越冬。
菰米,正好成了南雁的膳食,故称雁膳。
雁膳的别名,很好地佐证了由雕苽(雕菰)到雕胡的演变过程。很有道理。
另外,李时珍认为,“雕胡”是“凋苽”的讹称。
据《本草纲目·谷部》“菰米”条记载:“其米须霜雕时采之,故谓之凋苽。或讹为雕胡。”
李时珍的说法也有道理呀。
你看,眼下都到寒露节气了,晚稻早已黄熟,这棵长在稻田边的菰草(茭白),则刚刚抽穗扬花。
等它成熟,长成菰米,不就是霜雕的深秋了?
称之为凋苽(凋菰),还真是十分贴切呢。
当然了,像美洲的水生菰一样,中国野生菰的籽实,成熟期也是不一致的。
早熟的菰米,盛夏季节就可以收获了。
如果是按菰米成熟的季节来命名,夏季成熟的菰米,那该叫什么呢?
叫夏苽(夏菰)么?
不管雕胡的别名如何演变而来,唐宋诗文中“菰米”多称“雕胡”,则是不争的事实。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曰:
我宿五松下,
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
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
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
三谢不能餐。
这首诗记叙诗人秋夜寄宿五松山(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下,幸遇一位荀姓老妈妈,热情款待诗人——“跪进雕胡饭”,那是取长跪的姿势进献雕胡饭,是表示对尊贵客人的敬重。
面对热情好客的荀妈妈,面对香甜细软的雕胡饭,诗人深表感激。
当然,诗人也一定很想好好享用荀妈妈精心准备、虔诚跪敬的雕胡饭。
但与此同时,诗人联想到了“田家秋作苦”,联想到了“邻女夜舂寒”,不由心生悲悯,泪流满面。
因而,“三谢不能餐”。
这充分体现了李白关怀民间疾苦、同情贫苦百姓的朴素感情。
诗中的雕胡饭,即是菰米饭。
又,杜甫《江阁卧病走笔》诗云:
客子庖厨薄,
江楼枕席清。
衰年病只瘦,
长夏想为情。
滑忆雕胡饭,
香闻锦带羹。
溜匙兼暖腹,
谁欲致杯罂。

诗圣杜甫晚年两度驻足长沙。
初来长沙时,诗人寄居舟中,留下多首舟中送友人的诗作。
后来,杜甫移居湘江边租佃的楼房。
楼房很简陋,诗人却自称“江阁”。
这时的诗人生活艰难,年迈体弱,处境十分狼狈。
细读《江阁》诗,可以体会到江阁的简陋和诗人的潦倒。
庖厨薄,枕席清,又兼衰老多病,连想吃一口润滑的雕胡饭,想喝一口清香的锦带羹(一说是锦带嫩叶做的汤,一说即是莼菜羹)也是万不可能。可谓字字辛酸!
杜甫江阁今犹在,登斯楼者怕是很难体会当年杜甫对雕胡饭、锦带羹的思念之情了。
也很难想像雕胡饭、锦带羹到底是什么滋味。
锦带树、锦带花仍然常见,锦带羹或许还可以炮制,雕胡饭则绝对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到哪里去找菰米呢?
我倒是有过一个奢望,希望这棵开花的茭白,不要被人拔除,能够在我下次回家时,收获一些成熟的菰米。
如果真能收获成熟的菰米,我会尝试煮出一碗香甜的雕胡饭,跪进朋友们一起品尝。
但我知道,这多半是不现实的。
首先,农田的主人极有可能在收割稻谷时,把这棵开花的茭白,当作普通的野草,随意拔除或割掉了。
其次,蝗虫、蚱蜢会偷吃菰穗的花粉,会吮吸菰叶的汁液,这对野生菰的正常发育。将构成极大的危害。
十有八九,等不到自然成熟,就枯黄、衰败了。
哪里还有菰米等我去收获呵!
……

野菰米营养丰富,雕胡饭香软可口,为什么没有得到普及推广呢?
主要原因恐怕是菰米的成熟不一致和籽实易脱落了。
成熟不一致,管理不方便;籽实易脱落,收获不方便。
因此,就很难像稻麦一样,得到普及推广。
原因之二,稻麦等粮食作物,品种日益丰富,产量日渐提高,品质不断改善,菰米就被淘汰了。
原因之三则是蔬菜型茭白的兴起。
前面说过,早在秦汉时期,古代先民就已经知道食用蔬菜型的茭白。
只是,野生茭白数量极其有限,采收也极其不便。
于是,人们就像种植水稻一样,大面积栽培茭白。
这是一大创举,十分了不起!
世界上一致公认,我国最早掌握人工栽培茭白技术。
因为人工大面积种植,茭白就成了常见蔬菜。
又因为嫩白肥美,口味上乘,被列入“江南三大名菜”——莼菜、鲈鱼、茭白。
宋代诗人许景迂《咏茭》詩云:
翠叶森森剑有棱,
柔条松润比轻冰。
江湖若借秋风便,
好与莼鲈伴季鹰。
季鹰,指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张季鹰,本名张翰,吴江(今属江苏省)人。
据《晋书·张翰传》和《世说新语》记载,张翰为人纵任不拘,留下许多佳话。
“莼鲈之思”典故,就源自张翰的故乡之思。

张翰在洛阳为官,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便对左右人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遂命驾归故里。
后人因以“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江苏吴江也因此又称鲈乡。
诗人许景迂欲效仿“莼鲈之思”的张季鹰,秋风起而归故里,尽情享受家乡的茭白、莼菜与鲈鱼。
为了享受家乡的茭白,连官也不要当了。
想见茭白的独特风味是多么诱人!
茭白不仅风味极美,营养价值也很高。
茭白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微量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等。
鲜嫩的茭白,其有机氮素以氨基酸状态存在,并能提供硫元素,容易为人体所吸收,具有健壮机体的作用。
中医认为,茭白甘甜,微温,利尿止渴,清热通便,醒酒解毒,还能补虚健体,消除烦恼。
也有资料说,茭白成熟后,内部的黑粉真菌会形成粉状黑色的冬孢子,可以用来画眉和染发。
研究美发美容的朋友注意了,这可是全天然的绿色环保产品呵,值得推广。
茭白茎叶又是优良的牛羊饲料,既可作为青饲料,也可以作为干牧草。
茭农们往往在秋季收割茭白茎叶,一方面为了给牛羊储藏干牧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越冬的茭白根茎提供充足的阳光。
我看到的就是一片已经割去茎叶的茭白,因此,画面有点凌乱。
茭白,真是好处多多。
……

说了那么多,不知道是否讲清楚了。
还是摘录几段菰属植物的资料吧。
这些资料主要来自《浙江植物志》和《本草纲目》。
我觉得这些资料的描述比较完整,比较准确。
说两个小细节,请朋友们注意:
细节之一,有些资料称,茭白开花极艳丽,雌雄同株,上部紫色,下部白色……
错了!
这是把野菰花当茭白花了。
野菰是列当科的;茭白是禾本科的。
野菰没有绿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多寄生在甘蔗、五节芒、茅等禾本科植物的根部,或许也会寄生在茭白的根部。
野菰花很美丽,花萼肉质,呈佛焰苞状;花冠成管状,微微低垂;花色粉白、淡紫,花姿轻盈优雅。
美丽的野菰,多像身穿淡紫色裙裾的花季少女,羞羞答答地低首顾盼。
是在等待梦中的白马王子吧。
野菰,又常常成片生长,一齐开花,很像一群郊游的青春美少女,让人眼睛一亮!

我没拍过野菰,但在阿明的博客里见过美丽的图片。
眼下正是野菰花开的季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野外寻觅。
但是,再说一遍:野菰花非茭白花。
为此,我把野生茭白称野生菰,以区别列当科的野菰。
细节之二,有资料称,茭白嫩茎成熟后,会看到黑色的小斑点,那就是茭白的种子,古时称菰米,也称雕胡,可以食用……
又错了!
那是致使菰茎肥嫩,生成茭白的黑粉真菌的越冬孢子,不是茭白的籽实,不是菰米,也不是雕胡。
为此,我想摘录几段描述正确的植物资料。
先介绍菰属植物——摘自《浙江植物志》:
菰属植物,为禾本科多年生水草本。
株高1——2.5米。
常具根茎,叶片长而宽。
花期为夏季和秋季。
圆锥花序大型,雌花为黄绿色,雄花为紫色。
叶脉平行分布。
小穗单性,含1小花。
雌性小穗圆柱形,常生于花序上部与主轴贴生之分枝上;小穗柄较粗壮,顶端呈杯状;小穗轴脱节于小穗柄的顶端。
雄性小穗多少两侧压扁,位于花序下部开展或上升之分枝上;小穗柄较细弱;颖退化殆尽。
外稃厚纸质或在雄小穗中为膜质,具5脉。
雄小穗之外稃先端有长芒;内稃与外稃同质,且为外稃所紧抱,常具3脉。
雄花中有6枚发育雄蕊。
颖果圆柱形。
共3种,2种产于北美洲,1种生在亚洲东部。
我国有1种,原本野生,采集菰米为主,称野生菰;现多人工栽培,食用嫩茎,称茭白笋。

下面介绍我国的茭白笋——摘自《浙江植物志》:
茭白笋,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
具根茎,须根粗壮。
秆直立,高80——180厘米。
基部节上具不定根。
叶鞘肥厚,长于节间,茎部常具横脉纹。
叶舌膜质,略三角形,长6——15毫米。
叶片扁平,长30——100厘米,宽10——15毫米,上面粗糙,下面光滑。
圆锥花序长30——60厘米,分枝多数簇生。
雄性小穗着生在下部的分枝上,常呈紫色,长10——15毫米。
外稃具5脉,先端渐尖或具短芒;内稃具3脉。
雄蕊6枚,花药长5——9毫米。
雌性小穗着生在上部的分枝上,长15——25毫米。
外稃具5条粗糙的脉,芒长15——30毫米;内稃具3脉。
颖果圆柱形,长约10毫米。
花果期秋季。
分布我国南北各地。
常栽培于湖沼、水田和水塘。
菰秆的基部为真菌(菰黒粉菌)寄生后,会刺激薄壁组织的生长,使之肥嫩而膨大,称茭白。

再看看李时珍《本草纲目》如何介绍野生菰的。
因为野生菰能生成粮食类的菰米,李时珍把它归入《谷部》;又因为野生菰能生成蔬菜类的菰瓜(即茭白),李时珍又在《菜部》作补充。
这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这里摘录《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三卷谷之二“菰米”一节。
网上有可以在线查阅《本草纲目》,但发现有许多错漏。特别是一些古体字、繁体字,或是空缺,或是代以白字。
我这是从温岭图书馆收藏的《本草纲目》(校点本)抄录的。
释名:茭米(《文选》)、雕蓬(《尔雅》)、雕苽(《说文》,《唐韵》作凋胡)、雕胡。
时珍曰∶菰本作苽,茭草也。
其中生菌如瓜形,可食,故谓之苽。
其米须霜凋时采之,故谓之凋苽。或讹为雕胡。
枚乘《七发》谓之安胡。
《尔雅》∶啮,雕蓬;荐,黍蓬——这句话的意思是,蓬草(菰草)有两种,结实可食用的称雕蓬;不能结实只级编蒿荐的称黍蓬。
孙炎注云∶雕蓬即茭米。
古人以为五饭(犹言“五谷”)之一者。
郑樵《通志》云∶雕蓬即米茭,可作饭食,故谓之啮(啮niè,本义用嘴咬,此处指可食用的菰米)。
其黍蓬即茭之不结实者,惟堪作荐(荐,老家人称蒿苫,也写作蒿荐,稻草、菰草等编织的床垫),故谓之荐。
杨慎《卮言》云∶蓬有水、陆二种,雕蓬乃水蓬,雕苽是也。黍蓬乃旱蓬,青科是也。

青科结实如黍,羌人(指我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四川境内)食之,今松州(唐置松州,今之四川松潘)有焉。
珍(李时珍)按:郑、杨二说不同(郑樵说黍蓬不结实,只配编蒿荐;杨慎说黍蓬结实如黍米,两种说法不一样),然皆有理,盖蓬类非一种故也。
集解:
弘景(即陶弘景,五代时后梁大医学家)曰∶菰米一名雕胡,可作饼食。
《藏器》曰∶雕胡是菰蒋草米,古人所贵。故《内则》云∶鱼宜苽。皆水物也。
曹子建《七启》云∶芳菰精稗。谓二草之实,可以为饭也。
颂曰∶菰生水中,叶如蒲苇。
其苗有茎梗者,谓之菰蒋草。
至秋结实,乃雕胡米也。
古人以为美馔。
今饥岁,人犹采以当粮。
葛洪《西京杂记》云∶汉太液池边,皆是雕胡、紫箨(紫箨zǐ tuò ,本义紫色的笋壳,此处指初生的芦苇,可当蔬菜食用)、绿节、蒲丛之类。
盖菰之有米者,长安人谓之雕胡;菰之有首者(菰首,即指茭白,本作“菰手”,言白嫩的茭白如婴儿之手臂),谓之绿节;葭芦之未解叶者,谓之紫箨也。
宗奭(即蔻宗奭shì ,宋代著名医药学家,著有《本草衍义》)曰∶菰蒋,花如苇。

结青子,细若青麻黄,长几寸。
野人收之,合粟为粥食之,甚济饥也。
时珍曰∶雕胡九月抽茎,开花如苇苕(苕,指苇花)。
结实长寸许,霜后采之,大如茅针,皮黑褐色。
其米甚白而滑腻,作饭香脆。
杜甫诗“波漂菰米沉云黑”者,即此。
《周礼》供御乃六谷、九谷之数,《管子书》谓之雁膳,故收米入此。
其茭笋、菰根,别见草部。
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止渴(藏器),解烦热,调肠胃(时珍)。
……
《本草纲目·草部》卷十九“菰”条载:
菰,又名茭草、蒋草。
菰笋,一名茭笋、茭白、菰菜、蘧蔬。
菰根,气味甘,大寒,无毒。
……
最后,教大家几句与茭白有关的天台话。
老家人称茭白为茭笋,读若高笋。
但是,在一些方言中,还可以推测,古时也称笋瓜。
夸称某家女孩面皮白嫩,就说笋瓜嫩,笋瓜白,笋瓜亮!
夸称某家男孩高大英俊,就说后生笋瓜样!
笋瓜,应该是茭白的又一个别名,而且比茭笋的称谓更为古老。
笋瓜,犹如菰瓜、茭瓜,但更形象。
茭白,素以嫩白著称,形状也的确似笋如瓜。

笋瓜,笋瓜,嘿,我喜欢这称呼。
茭白的根,古时称茭葑。
《晋书·毛璩传》云:“四面湖泽,皆是菰葑。”
菰葑,即指菰根(茭白根)。
茭白根系非常发达,野生菰生长的浅水区,或是栽培茭白的沼泽地,总是布满菰根。
菰根腐烂成泥土,灌水种植稻子是极理想的。
这样的稻田,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葑田。
葑田土质细腻柔韧,且肥力充足,适合水稻生长。
细腻柔韧的葑田土,还有一个特殊的用处。
古人用它来制作小炭炉。
因为是葑田泥制作的小炭炉,耐烧烤,不开裂,深受人们喜爱,就给它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葑炉。
在古代,葑炉跟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尤其是单身生活的老人和游子,一日三餐得用葑炉做饭、炖粥。
寒冷的冬日,葑炉还可以代替取暖的火炉。
因此,人们对葑炉的感情就格外深厚。
文人墨客,常常画葑炉,写葑炉。

唐宋诗词中也少不了葑炉的身影。
宋陆游《晨起》诗云:
晓枕初兴白发翁,
弊裘百衲葑炉红。
独居漫受书狐媚,
滞思难矜笔阵雄。
旧学虫鱼笺尔雅,
晚知稼穑讲豳风。
一身自喜无余事,
且度残年风雪中。
这首诗的意境,与杜甫《江阁》诗有些类似。
此时的陆游,也是贫病交加,也是风烛残年。
比杜甫略好的是,陆游还有葑炉可取暖,可做饭,还能知足常乐,或者说是安贫乐道--一身自喜无余事,且度残年风雪中。
葑炉虽小,作用可不小。
葑炉还是冶炼的小高炉。
早年,永康小铜匠,挑着葑炉走村穿巷,声声高喊“打铜锣补镬呵!”
人们就会拿出需要修补的铜罐、铁镬,请小铜匠修补。
也有请小铜匠新加工酒壶、蜡台和锡箔器皿的。
那样的场景,孩子们是很喜欢看西洋镜的。
看小铜匠在谁家天井放下挑担。
看小铜匠如何生起小葑炉。
看小铜匠如何架起小坩埚--用耐火的黏土制作的小型熔化罐。
看小铜匠如何打铜锣如何补镬。
看不尽的西洋镜,看不厌的小葑炉。

葑炉,现在的孩子怕是不知道了。
别说孩子们,就是跟我同辈的朋友们,也是印象糊模了。
我问过好几位朋友,还记得葑炉么?
他们都说听过葑炉的名字,也知道那是泥做的小炭炉,但搞不清楚这两个字怎么写,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告诉它们是葑泥做的葑炉时,朋友们都感到很惊讶。
“原来是葑炉啊!我还以为是风炉呢。”
葑炉,我是很熟悉的。
小时候住乡间时,常见外婆在一只小葑炉上架个小铜罐,用炭火炖稀饭,称铜罐粥。
铜罐粥特别香软,容易消化,多是给老人、小孩准备的。
外婆的铜罐粥,就是我们兄妹和外婆享用的。
我就记住了外婆家的小葑炉。
另外,我还记得父亲的小葑炉。
父亲读中学时,要走几十里路去玉湖街,只能住校,自带葑炉,自己烧饭。
那小葑炉,现在还在——母亲珍藏着。
圆圆的小葑炉,炉口比碗口大不了多少,上面就能架一只煮得两碗粥的小铜罐。
葑炉是烧木炭的。
生炉火时,要鼓着腮帮吹风,或是用篾编的葑炉扇扇风。

葑炉扇是五边形的,两头窄,中间大,沿口平直,手柄细长,有点像大海中的鲎鱼——更准确的说,有点像绢质或是纸质的带棱角的鲎壳扇。
这样的葑炉扇,扇风点火是最好的。
我常想,“煽风点火”就是这样来的吧,本义并不是煽动别人闹事呵。
用葑炉扇扇风点火,要持续扇几十下,还要求扇得快。
这样容易生风,并会伴以“叽呱叽呱”的响声。
老家人就用以比喻某人说话又快又响。
“你这讲话呀,‘叽呱叽呱’的,葑炉扇样,听起来好吃力!就不能讲慢点、讲轻点么?”
那被训诫的人,或许会放慢节奏,放低声音。
但也有知错不改的。
山里人,说话就是大嗓门,高频率。
因为,常常需要隔山喊话呀。

高高的山头,深深的山谷,看一眼面对面,喊一声能听见。
若是想走到一起,并肩而坐,细言细语地闲聊,那可得走上半天。
因此,山里人习惯大声呼唤。
天长日久的,就练就了副大嗓门。
这大约也是外地朋友感觉天台人说话又快又响的原因吧。
又快又响的天台话,铸就了天台人心地坦荡、干事利索的个性。
响就响吧,快就快吧,乡音还是不能忘的,也忘不了!
就是外地朋友,学几句天台话,也不无好处呵。
至少能让你们开朗起来,振奋起来!
至少能让你们永远像大山一样,高昂着头,坚挺着胸!
……
学会这几句天台方言了吗?
阿敏真漂亮,水灵灵的,白嫩嫩的,笋瓜嫩,笋瓜白,笋瓜亮!
阿斌真英俊,后生笋瓜样!
野菊花说话又快又响,“叽呱叽呱”, “叽呱叽呱”, 葑炉扇样。
讲慢点,讲轻点!
哈……
夜深了,不说了。
明天,还要赶早去温岭上班呢。
明天,又是充满活力的一天!
明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祝大家带着我的祝福,踩着金秋的阳光,神采飞扬地走进新的一天!

2009.10.08/22:37:09
摄影:阿明、陈萱
HT: 150%; mso-char-indent-count: 2.0">我接连看了三遍,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我的感受:震撼!其中有一个场景,让我联想起美洲太湖区印第安人的生活。
那就是生活在沼泽区域土著人劳动、生活的场景。
他们还用古老而又传统的劳动方式,采集、加工谷物。
贴几张《家园》纪录片的截屏吧。
你们看,晒谷场上,到处是刚刚采集回来的谷物和正在加工谷物的各式农具。
这场景,似曾相识,又有些陌生,感觉非常遥远。
他们正在加工的是什么谷物?
是古老而神奇的菰米么?
点击放大图片,画面中心依稀可见菰茎、菰叶。

但是,左侧那一堆已经净化的谷物,又是金灿灿的,不像是菰米。
带壳的菰米据说是黑褐色的。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绍菰米时,曾引用杜甫《秋兴八首》之七诗句“波漂菰米沉云黑”,说明菰米是黑实的。
杜甫全诗是:
昆明池水汉时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
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
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
江湖满地一渔翁。
这是一首咏古的感怀诗。
借汉武帝的未竟大业,比喻唐朝的日渐衰败。
昆明池,位于古长安,是汉武帝开凿的,用来训练水军。
当年一定非常热闹。
现在,却是一片荒凉,一派寂寞。
昆明池畔有织女塑像,诗人便借题发挥。
勤劳的织女,夜夜月下穿梭,却织不出一匹布帛。
这是暗喻伟大理想的落空。
落空的,不光是诗人的伟大理想,更是唐朝的伟大理想。
昆明湖中还有石雕的鲸鱼,诗人也借以讽喻唐朝正面临内乱和外患。
鲸鱼时时在水中掀动鳞甲,一刻也不安宁。
诗人预感到了秋风秋雨中的家国动荡。

时在深秋,昆明池畔的菰米成熟了,昆明池中的莲子成熟了。
却不见有人来采集,任其飘散,零落。
“波漂菰米沉云黑”句的意思是,无人采集的菰米烂在水中,像黑云一样,或随波漂流,或沉入池底。
红莲也一样,在秋风秋雨中纷纷坠落。
这样的景象,让诗人感到伤心绝望。
最后的“关塞极天”、“江湖满地”,更是险象环生。
欲挽狂澜而无能!
因此,诗人深深喟叹:只能做个浪迹江湖的老渔翁了。
成熟的菰米,应该是黑云一般的颜色。
那么,是我们常见的稻谷么?
好像也不是。
那些剑形的茎叶告诉我们,那不是我们常见的稻谷。
或许是麦子,是青稞。
总之,是加工谷物的劳动场景。
人们用木棒敲打,使之脱粒。
然后,用筛子、笸箩去除杂质。
再将净化的谷物,收集在一起,晾晒后收藏。
阳光很灿烂,气氛很欢快,画面很美丽。
然而,仔细看一看,这种劳动还是很艰辛的,一定付出不少汗水。
男女老少齐动手,够忙碌的。
有几位妇女还在哺乳期,背在背上和绑在腰际的婴儿,啼哭着想母亲给他们喂奶呢,够辛苦的。
其实,任何收获,任何成果,都需要付出艰辛和汗水的。

看到我老家的这位阿公了么,他都76岁了,还要天天起早摸黑,种玉米,种番薯,割稻麦,割茭白。
一旁的大姐告诉我,阿公这一辈子,干了两辈子的活。
阿公笑笑纠正说,不能那样说,我就干了应有的一份活。
“人活着,不干活还行吗?”
交谈中我发现,阿公还是早年的黄岩农校毕业生,曾经是国家公职人员,还在温岭水利局干过两年。
1962年,国家遭遇三年困难时期,阿公响应党的号召,打起背包,回到老家。
从此,他的革命工作就是种稻种麦。
阿公说,我这也是对国家的支持和贡献。
谁说不是呢?
乐观的阿公,祝愿你的每一滴汗水下土,都能收获成功和喜悦。
长期的农业劳动,还是十分辛苦的。
对此,当过三年“知青”的我,是深有体会的。
不过,在外人看来,这是很优雅、很轻松的生活场景,用中国古代文人的话说,这就是理想的世外桃源。
难怪当年那位欧洲神父,见了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要欣羡、好奇了。
神父写了文章,向人们介绍一个被遗忘的世外桃源。
神父不知道水生菰为何物,看看它的花序和籽实都像稻谷,就称之为野生稻。
又因为水生菰有几分像燕麦,后来的翻译者又称之为水燕麦。
久而久之,人们只记得野生稻和水燕麦了,却把正宗的水生菰给忘记了。

中国野生菰的命运也大体相同。
中国野生菰,多称茭白笋,学名:Zizania latiflia。
其生长习性、植物形态以及食用功能,与北美洲水生菰极其相似,也生长在湖泊边缘的浅水沼泽里,也能开花结实,菰米也可食用。
在古代,从长江上游的四川,到中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及下游的太湖流域,都分布着大量的野生菰。
也是巧了,美洲的太湖边多野生菰,中国的太湖边也多野生菰。
太湖边的湖州,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还因此被称为菰城。
湖州就在我们浙江,如果不是写这个随笔,我并不知道那里曾经是野生菰的故乡。
现在去湖州,还能看到成片生长的野生菰么?
还能吃到甜滑的菰米饭么?
没有了。
美洲的水生菰失落了,中国的野生菰也失落了。
我知道,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但还是会怀念曾经养育我们祖先的野生菰。
……
如果说美洲水生菰的失落,是因为那位欧洲神父错写了植物名称。
那么,中国野生菰的失落,追究起来可就复杂多了。
先是“苽”的古字,渐渐被“菰”字所替代。
列入“六谷”的苽米,就成了菰米。
再后来,菰米又被称作雕胡。
再后来呢?
再后来,雕胡也不为人知了。

为什么又称菰米为雕胡呢?
有两种说法:
一说由“雕苽(雕菰)”演变而来。
雕,本义指一种猛禽,叫鹫;后来泛指杂食的水鸟。
杂食的水鸟,能食水草,也喜食苽米(菰米)。
苽米(菰米)就成了雕苽(雕菰)。
在古代,苽、菰同音同义,可以互用;这两个字又与胡同音,也可以互用。
雕苽(雕菰)就成了雕胡。
《管子·地员》云:“五殖之状,甚泽以疏,离坼以臞,其种雁膳,黑实。”
特定的土质条件,适宜种植特定的作物。
对此,古代先民早有认识。
《管子·地员》把“九州之土”分为“九十物”。
物,犹言种类。
就是说,九州之土可分为九十类。
九十类土壤,按肥力、土质和生产能力,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等土壤,按次序是粟土、沃土、位土,蘟(音yin)土、壤土、浮土六种。
每一种又分赤、青、白、黑、黄五类,共三十类土。
每一种上等土有两类适宜植物,共十二种植物。
同样,中、下等也各分三十类土、十二种植物。
合计九十类土、三十种植物。
最好的土壤是粟土、沃土和位土,称为“三土”。
五殖,是比较差的土壤。
殖,同埴,黏土。

五殖,指湿时黏结成粗块,干时龟裂而坚硬的下等黏土。
离坼lí chè,谓土地因缺乏水分而龟裂。
臞qú,本义少肉、消瘦,这里指土地贫瘠。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五殖之土,易板结,易干裂,又特别贫瘠,只能种植雁膳。
雁膳的籽实是黑色的。
雁膳,即菰米。
秋天,菰米成熟,北雁南飞。
它们要在长江流域的湖泊沼泽越冬。
菰米,正好成了南雁的膳食,故称雁膳。
雁膳的别名,很好地佐证了由雕苽(雕菰)到雕胡的演变过程。很有道理。
另外,李时珍认为,“雕胡”是“凋苽”的讹称。
据《本草纲目·谷部》“菰米”条记载:“其米须霜雕时采之,故谓之凋苽。或讹为雕胡。”
李时珍的说法也有道理呀。
你看,眼下都到寒露节气了,晚稻早已黄熟,这棵长在稻田边的菰草(茭白),则刚刚抽穗扬花。
等它成熟,长成菰米,不就是霜雕的深秋了?
称之为凋苽(凋菰),还真是十分贴切呢。
当然了,像美洲的水生菰一样,中国野生菰的籽实,成熟期也是不一致的。
早熟的菰米,盛夏季节就可以收获了。
如果是按菰米成熟的季节来命名,夏季成熟的菰米,那该叫什么呢?
叫夏苽(夏菰)么?
不管雕胡的别名如何演变而来,唐宋诗文中“菰米”多称“雕胡”,则是不争的事实。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曰:
我宿五松下,
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
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
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
三谢不能餐。
这首诗记叙诗人秋夜寄宿五松山(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下,幸遇一位荀姓老妈妈,热情款待诗人——“跪进雕胡饭”,那是取长跪的姿势进献雕胡饭,是表示对尊贵客人的敬重。
面对热情好客的荀妈妈,面对香甜细软的雕胡饭,诗人深表感激。
当然,诗人也一定很想好好享用荀妈妈精心准备、虔诚跪敬的雕胡饭。
但与此同时,诗人联想到了“田家秋作苦”,联想到了“邻女夜舂寒”,不由心生悲悯,泪流满面。
因而,“三谢不能餐”。
这充分体现了李白关怀民间疾苦、同情贫苦百姓的朴素感情。
诗中的雕胡饭,即是菰米饭。
又,杜甫《江阁卧病走笔》诗云:
客子庖厨薄,
江楼枕席清。
衰年病只瘦,
长夏想为情。
滑忆雕胡饭,
香闻锦带羹。
溜匙兼暖腹,
谁欲致杯罂。

诗圣杜甫晚年两度驻足长沙。
初来长沙时,诗人寄居舟中,留下多首舟中送友人的诗作。
后来,杜甫移居湘江边租佃的楼房。
楼房很简陋,诗人却自称“江阁”。
这时的诗人生活艰难,年迈体弱,处境十分狼狈。
细读《江阁》诗,可以体会到江阁的简陋和诗人的潦倒。
庖厨薄,枕席清,又兼衰老多病,连想吃一口润滑的雕胡饭,想喝一口清香的锦带羹(一说是锦带嫩叶做的汤,一说即是莼菜羹)也是万不可能。可谓字字辛酸!
杜甫江阁今犹在,登斯楼者怕是很难体会当年杜甫对雕胡饭、锦带羹的思念之情了。
也很难想像雕胡饭、锦带羹到底是什么滋味。
锦带树、锦带花仍然常见,锦带羹或许还可以炮制,雕胡饭则绝对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到哪里去找菰米呢?
我倒是有过一个奢望,希望这棵开花的茭白,不要被人拔除,能够在我下次回家时,收获一些成熟的菰米。
如果真能收获成熟的菰米,我会尝试煮出一碗香甜的雕胡饭,跪进朋友们一起品尝。
但我知道,这多半是不现实的。
首先,农田的主人极有可能在收割稻谷时,把这棵开花的茭白,当作普通的野草,随意拔除或割掉了。
其次,蝗虫、蚱蜢会偷吃菰穗的花粉,会吮吸菰叶的汁液,这对野生菰的正常发育。将构成极大的危害。
十有八九,等不到自然成熟,就枯黄、衰败了。
哪里还有菰米等我去收获呵!
……

野菰米营养丰富,雕胡饭香软可口,为什么没有得到普及推广呢?
主要原因恐怕是菰米的成熟不一致和籽实易脱落了。
成熟不一致,管理不方便;籽实易脱落,收获不方便。
因此,就很难像稻麦一样,得到普及推广。
原因之二,稻麦等粮食作物,品种日益丰富,产量日渐提高,品质不断改善,菰米就被淘汰了。
原因之三则是蔬菜型茭白的兴起。
前面说过,早在秦汉时期,古代先民就已经知道食用蔬菜型的茭白。
只是,野生茭白数量极其有限,采收也极其不便。
于是,人们就像种植水稻一样,大面积栽培茭白。
这是一大创举,十分了不起!
世界上一致公认,我国最早掌握人工栽培茭白技术。
因为人工大面积种植,茭白就成了常见蔬菜。
又因为嫩白肥美,口味上乘,被列入“江南三大名菜”——莼菜、鲈鱼、茭白。
宋代诗人许景迂《咏茭》詩云:
翠叶森森剑有棱,
柔条松润比轻冰。
江湖若借秋风便,
好与莼鲈伴季鹰。
季鹰,指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张季鹰,本名张翰,吴江(今属江苏省)人。
据《晋书·张翰传》和《世说新语》记载,张翰为人纵任不拘,留下许多佳话。
“莼鲈之思”典故,就源自张翰的故乡之思。

张翰在洛阳为官,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便对左右人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遂命驾归故里。
后人因以“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江苏吴江也因此又称鲈乡。
诗人许景迂欲效仿“莼鲈之思”的张季鹰,秋风起而归故里,尽情享受家乡的茭白、莼菜与鲈鱼。
为了享受家乡的茭白,连官也不要当了。
想见茭白的独特风味是多么诱人!
茭白不仅风味极美,营养价值也很高。
茭白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微量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等。
鲜嫩的茭白,其有机氮素以氨基酸状态存在,并能提供硫元素,容易为人体所吸收,具有健壮机体的作用。
中医认为,茭白甘甜,微温,利尿止渴,清热通便,醒酒解毒,还能补虚健体,消除烦恼。
也有资料说,茭白成熟后,内部的黑粉真菌会形成粉状黑色的冬孢子,可以用来画眉和染发。
研究美发美容的朋友注意了,这可是全天然的绿色环保产品呵,值得推广。
茭白茎叶又是优良的牛羊饲料,既可作为青饲料,也可以作为干牧草。
茭农们往往在秋季收割茭白茎叶,一方面为了给牛羊储藏干牧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越冬的茭白根茎提供充足的阳光。
我看到的就是一片已经割去茎叶的茭白,因此,画面有点凌乱。
茭白,真是好处多多。
……

说了那么多,不知道是否讲清楚了。
还是摘录几段菰属植物的资料吧。
这些资料主要来自《浙江植物志》和《本草纲目》。
我觉得这些资料的描述比较完整,比较准确。
说两个小细节,请朋友们注意:
细节之一,有些资料称,茭白开花极艳丽,雌雄同株,上部紫色,下部白色……
错了!
这是把野菰花当茭白花了。
野菰是列当科的;茭白是禾本科的。
野菰没有绿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多寄生在甘蔗、五节芒、茅等禾本科植物的根部,或许也会寄生在茭白的根部。
野菰花很美丽,花萼肉质,呈佛焰苞状;花冠成管状,微微低垂;花色粉白、淡紫,花姿轻盈优雅。
美丽的野菰,多像身穿淡紫色裙裾的花季少女,羞羞答答地低首顾盼。
是在等待梦中的白马王子吧。
野菰,又常常成片生长,一齐开花,很像一群郊游的青春美少女,让人眼睛一亮!

我没拍过野菰,但在阿明的博客里见过美丽的图片。
眼下正是野菰花开的季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野外寻觅。
但是,再说一遍:野菰花非茭白花。
为此,我把野生茭白称野生菰,以区别列当科的野菰。
细节之二,有资料称,茭白嫩茎成熟后,会看到黑色的小斑点,那就是茭白的种子,古时称菰米,也称雕胡,可以食用……
又错了!
那是致使菰茎肥嫩,生成茭白的黑粉真菌的越冬孢子,不是茭白的籽实,不是菰米,也不是雕胡。
为此,我想摘录几段描述正确的植物资料。
先介绍菰属植物——摘自《浙江植物志》:
菰属植物,为禾本科多年生水草本。
株高1——2.5米。
常具根茎,叶片长而宽。
花期为夏季和秋季。
圆锥花序大型,雌花为黄绿色,雄花为紫色。
叶脉平行分布。
小穗单性,含1小花。
雌性小穗圆柱形,常生于花序上部与主轴贴生之分枝上;小穗柄较粗壮,顶端呈杯状;小穗轴脱节于小穗柄的顶端。
雄性小穗多少两侧压扁,位于花序下部开展或上升之分枝上;小穗柄较细弱;颖退化殆尽。
外稃厚纸质或在雄小穗中为膜质,具5脉。
雄小穗之外稃先端有长芒;内稃与外稃同质,且为外稃所紧抱,常具3脉。
雄花中有6枚发育雄蕊。
颖果圆柱形。
共3种,2种产于北美洲,1种生在亚洲东部。
我国有1种,原本野生,采集菰米为主,称野生菰;现多人工栽培,食用嫩茎,称茭白笋。

下面介绍我国的茭白笋——摘自《浙江植物志》:
茭白笋,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
具根茎,须根粗壮。
秆直立,高80——180厘米。
基部节上具不定根。
叶鞘肥厚,长于节间,茎部常具横脉纹。
叶舌膜质,略三角形,长6——15毫米。
叶片扁平,长30——100厘米,宽10——15毫米,上面粗糙,下面光滑。
圆锥花序长30——60厘米,分枝多数簇生。
雄性小穗着生在下部的分枝上,常呈紫色,长10——15毫米。
外稃具5脉,先端渐尖或具短芒;内稃具3脉。
雄蕊6枚,花药长5——9毫米。
雌性小穗着生在上部的分枝上,长15——25毫米。
外稃具5条粗糙的脉,芒长15——30毫米;内稃具3脉。
颖果圆柱形,长约10毫米。
花果期秋季。
分布我国南北各地。
常栽培于湖沼、水田和水塘。
菰秆的基部为真菌(菰黒粉菌)寄生后,会刺激薄壁组织的生长,使之肥嫩而膨大,称茭白。

再看看李时珍《本草纲目》如何介绍野生菰的。
因为野生菰能生成粮食类的菰米,李时珍把它归入《谷部》;又因为野生菰能生成蔬菜类的菰瓜(即茭白),李时珍又在《菜部》作补充。
这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这里摘录《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三卷谷之二“菰米”一节。
网上有可以在线查阅《本草纲目》,但发现有许多错漏。特别是一些古体字、繁体字,或是空缺,或是代以白字。
我这是从温岭图书馆收藏的《本草纲目》(校点本)抄录的。
释名:茭米(《文选》)、雕蓬(《尔雅》)、雕苽(《说文》,《唐韵》作凋胡)、雕胡。
时珍曰∶菰本作苽,茭草也。
其中生菌如瓜形,可食,故谓之苽。
其米须霜凋时采之,故谓之凋苽。或讹为雕胡。
枚乘《七发》谓之安胡。
《尔雅》∶啮,雕蓬;荐,黍蓬——这句话的意思是,蓬草(菰草)有两种,结实可食用的称雕蓬;不能结实只级编蒿荐的称黍蓬。
孙炎注云∶雕蓬即茭米。
古人以为五饭(犹言“五谷”)之一者。
郑樵《通志》云∶雕蓬即米茭,可作饭食,故谓之啮(啮niè,本义用嘴咬,此处指可食用的菰米)。
其黍蓬即茭之不结实者,惟堪作荐(荐,老家人称蒿苫,也写作蒿荐,稻草、菰草等编织的床垫),故谓之荐。
杨慎《卮言》云∶蓬有水、陆二种,雕蓬乃水蓬,雕苽是也。黍蓬乃旱蓬,青科是也。

青科结实如黍,羌人(指我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四川境内)食之,今松州(唐置松州,今之四川松潘)有焉。
珍(李时珍)按:郑、杨二说不同(郑樵说黍蓬不结实,只配编蒿荐;杨慎说黍蓬结实如黍米,两种说法不一样),然皆有理,盖蓬类非一种故也。
集解:
弘景(即陶弘景,五代时后梁大医学家)曰∶菰米一名雕胡,可作饼食。
《藏器》曰∶雕胡是菰蒋草米,古人所贵。故《内则》云∶鱼宜苽。皆水物也。
曹子建《七启》云∶芳菰精稗。谓二草之实,可以为饭也。
颂曰∶菰生水中,叶如蒲苇。
其苗有茎梗者,谓之菰蒋草。
至秋结实,乃雕胡米也。
古人以为美馔。
今饥岁,人犹采以当粮。
葛洪《西京杂记》云∶汉太液池边,皆是雕胡、紫箨(紫箨zǐ tuò ,本义紫色的笋壳,此处指初生的芦苇,可当蔬菜食用)、绿节、蒲丛之类。
盖菰之有米者,长安人谓之雕胡;菰之有首者(菰首,即指茭白,本作“菰手”,言白嫩的茭白如婴儿之手臂),谓之绿节;葭芦之未解叶者,谓之紫箨也。
宗奭(即蔻宗奭shì ,宋代著名医药学家,著有《本草衍义》)曰∶菰蒋,花如苇。

结青子,细若青麻黄,长几寸。
野人收之,合粟为粥食之,甚济饥也。
时珍曰∶雕胡九月抽茎,开花如苇苕(苕,指苇花)。
结实长寸许,霜后采之,大如茅针,皮黑褐色。
其米甚白而滑腻,作饭香脆。
杜甫诗“波漂菰米沉云黑”者,即此。
《周礼》供御乃六谷、九谷之数,《管子书》谓之雁膳,故收米入此。
其茭笋、菰根,别见草部。
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止渴(藏器),解烦热,调肠胃(时珍)。
……
《本草纲目·草部》卷十九“菰”条载:
菰,又名茭草、蒋草。
菰笋,一名茭笋、茭白、菰菜、蘧蔬。
菰根,气味甘,大寒,无毒。
……
最后,教大家几句与茭白有关的天台话。
老家人称茭白为茭笋,读若高笋。
但是,在一些方言中,还可以推测,古时也称笋瓜。
夸称某家女孩面皮白嫩,就说笋瓜嫩,笋瓜白,笋瓜亮!
夸称某家男孩高大英俊,就说后生笋瓜样!
笋瓜,应该是茭白的又一个别名,而且比茭笋的称谓更为古老。
笋瓜,犹如菰瓜、茭瓜,但更形象。
茭白,素以嫩白著称,形状也的确似笋如瓜。

笋瓜,笋瓜,嘿,我喜欢这称呼。
茭白的根,古时称茭葑。
《晋书·毛璩传》云:“四面湖泽,皆是菰葑。”
菰葑,即指菰根(茭白根)。
茭白根系非常发达,野生菰生长的浅水区,或是栽培茭白的沼泽地,总是布满菰根。
菰根腐烂成泥土,灌水种植稻子是极理想的。
这样的稻田,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葑田。
葑田土质细腻柔韧,且肥力充足,适合水稻生长。
细腻柔韧的葑田土,还有一个特殊的用处。
古人用它来制作小炭炉。
因为是葑田泥制作的小炭炉,耐烧烤,不开裂,深受人们喜爱,就给它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葑炉。
在古代,葑炉跟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尤其是单身生活的老人和游子,一日三餐得用葑炉做饭、炖粥。
寒冷的冬日,葑炉还可以代替取暖的火炉。
因此,人们对葑炉的感情就格外深厚。
文人墨客,常常画葑炉,写葑炉。

唐宋诗词中也少不了葑炉的身影。
宋陆游《晨起》诗云:
晓枕初兴白发翁,
弊裘百衲葑炉红。
独居漫受书狐媚,
滞思难矜笔阵雄。
旧学虫鱼笺尔雅,
晚知稼穑讲豳风。
一身自喜无余事,
且度残年风雪中。
这首诗的意境,与杜甫《江阁》诗有些类似。
此时的陆游,也是贫病交加,也是风烛残年。
比杜甫略好的是,陆游还有葑炉可取暖,可做饭,还能知足常乐,或者说是安贫乐道--一身自喜无余事,且度残年风雪中。
葑炉虽小,作用可不小。
葑炉还是冶炼的小高炉。
早年,永康小铜匠,挑着葑炉走村穿巷,声声高喊“打铜锣补镬呵!”
人们就会拿出需要修补的铜罐、铁镬,请小铜匠修补。
也有请小铜匠新加工酒壶、蜡台和锡箔器皿的。
那样的场景,孩子们是很喜欢看西洋镜的。
看小铜匠在谁家天井放下挑担。
看小铜匠如何生起小葑炉。
看小铜匠如何架起小坩埚--用耐火的黏土制作的小型熔化罐。
看小铜匠如何打铜锣如何补镬。
看不尽的西洋镜,看不厌的小葑炉。

葑炉,现在的孩子怕是不知道了。
别说孩子们,就是跟我同辈的朋友们,也是印象糊模了。
我问过好几位朋友,还记得葑炉么?
他们都说听过葑炉的名字,也知道那是泥做的小炭炉,但搞不清楚这两个字怎么写,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告诉它们是葑泥做的葑炉时,朋友们都感到很惊讶。
“原来是葑炉啊!我还以为是风炉呢。”
葑炉,我是很熟悉的。
小时候住乡间时,常见外婆在一只小葑炉上架个小铜罐,用炭火炖稀饭,称铜罐粥。
铜罐粥特别香软,容易消化,多是给老人、小孩准备的。
外婆的铜罐粥,就是我们兄妹和外婆享用的。
我就记住了外婆家的小葑炉。
另外,我还记得父亲的小葑炉。
父亲读中学时,要走几十里路去玉湖街,只能住校,自带葑炉,自己烧饭。
那小葑炉,现在还在——母亲珍藏着。
圆圆的小葑炉,炉口比碗口大不了多少,上面就能架一只煮得两碗粥的小铜罐。
葑炉是烧木炭的。
生炉火时,要鼓着腮帮吹风,或是用篾编的葑炉扇扇风。

葑炉扇是五边形的,两头窄,中间大,沿口平直,手柄细长,有点像大海中的鲎鱼——更准确的说,有点像绢质或是纸质的带棱角的鲎壳扇。
这样的葑炉扇,扇风点火是最好的。
我常想,“煽风点火”就是这样来的吧,本义并不是煽动别人闹事呵。
用葑炉扇扇风点火,要持续扇几十下,还要求扇得快。
这样容易生风,并会伴以“叽呱叽呱”的响声。
老家人就用以比喻某人说话又快又响。
“你这讲话呀,‘叽呱叽呱’的,葑炉扇样,听起来好吃力!就不能讲慢点、讲轻点么?”
那被训诫的人,或许会放慢节奏,放低声音。
但也有知错不改的。
山里人,说话就是大嗓门,高频率。
因为,常常需要隔山喊话呀。

高高的山头,深深的山谷,看一眼面对面,喊一声能听见。
若是想走到一起,并肩而坐,细言细语地闲聊,那可得走上半天。
因此,山里人习惯大声呼唤。
天长日久的,就练就了副大嗓门。
这大约也是外地朋友感觉天台人说话又快又响的原因吧。
又快又响的天台话,铸就了天台人心地坦荡、干事利索的个性。
响就响吧,快就快吧,乡音还是不能忘的,也忘不了!
就是外地朋友,学几句天台话,也不无好处呵。
至少能让你们开朗起来,振奋起来!
至少能让你们永远像大山一样,高昂着头,坚挺着胸!
……
学会这几句天台方言了吗?
阿敏真漂亮,水灵灵的,白嫩嫩的,笋瓜嫩,笋瓜白,笋瓜亮!
阿斌真英俊,后生笋瓜样!
野菊花说话又快又响,“叽呱叽呱”, “叽呱叽呱”, 葑炉扇样。
讲慢点,讲轻点!
哈……
夜深了,不说了。
明天,还要赶早去温岭上班呢。
明天,又是充满活力的一天!
明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祝大家带着我的祝福,踩着金秋的阳光,神采飞扬地走进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