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线路图:牛刀:从中美两国货币机制看通胀通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49:01

牛刀:从中美两国货币机制看通胀通缩   

2011-10-18 05:38:2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牛刀:从中美两国货币机制看通胀通缩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8.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0%;狭义货币(M1)余额26.7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2557亿元,同比少投放1045亿元。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700亿元,同比少增1311亿元。

 

这是今年9月出来的货币数据。在技术形态上,我们看见M0环比增长2.84%,继续朝上运行;M2环比增长0.86%,平稳运行;M1环比降低2.23%,掉头朝下。这种技术形态呈现三头散发,各自走往不同的方向,表明货币环境还在调整中。因为M1预示流动性,所以成为投资人参考的主要指标,大家盼望的是M1上穿M2形成金叉的技术形态,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对股市来说,货币环境不是很好,市场给定的信息是:短线可能有反弹,中线趋势还未确立。

 

不过,我们应该知道的是,这个是9月份的数据,有一定的滞后性。10月份货币环境要等到11月中旬,我们才能知道确切的数据。这是我们中国投资人在货币体制上可以作出投资依据的形态。

 

但是,美元不同。美元数据很多都能给投资人指明方向,有的数据可以进行实盘操作。比方说,美元指数,每天全球投资人数以亿计,交易量经常突破一万亿。不仅如此,还是做大宗资产和农产品期货经纪人判断价格走势的主要依据之一,可以适时改变投资方向。

 

在中国对货币数据关注度如此之高,已经是登峰造极之时,央行应该推出一些适时的货币数据,便于投资人以市场行为监督人民币币值的变化,以及各种因素对币值的影响。但是,中国没有这样做,如此巨大的资本市场无人去开掘。

 

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上,央行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脱离市场行为而独断专行,主要原因是得不到市场层面的即时信息,摸不清楚市场的真实状态,一直在投放基础货币上做文章,结果是货币泛滥,房价暴涨,引发民怨。这是一种很愚蠢的做法。

 

美元从不轻易加大基础货币的投放,每次有重大的货币政策出台,总是事先想好了退出机制。打一个简单的比喻,美联储从2010年针对全球经济出现的问题,推出量化宽松的政策,并分别执行了QE1QE2,向全球释放货币。同样是运用数量型工具,利用杠杆效应,将美元从本土输入全球。

 

首先在美联储释放美元的同时,采取的是收国债的办法对冲流动性。美国国债是以美国政府名义背书的。在释放美元的同时,美联储大幅增持美债,同样使用的是数量型工具,使释放出去的货币由美国政府的信誉作保证,不至于过多投放美元。这就是美国本土没有引起通胀的主要原因。一旦美元赚足了钱的时候,再把货币收回,然后,动员各国政府来增持美国国债,因为美元回流之时,必是美元资产上涨之时,各国政府都乐意增持。此时,美元开始走强,各国陷入通缩,中国开发商和中小企业一排一排倒下。

 

而中国货币没有建立这种对冲机制,一到货币紧张时,就开动印钞机,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其结果,就是我们今天看见的恶性通胀。所以,人民币的体制亟待重建。使其成为一个为广大的持币人创造投资机会,拉动经济增长,又能和国际货币融为一体的联动机制,才能避免下一轮恶性通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