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子:2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1:27:50

在大邱的强军之梦

 

210济州岛新兵训练所——在济州岛培养10万新兵,训练结束后船却没能按时起航……

图为韩国战争爆发之后被当做韩国新兵训练营的济州岛摹瑟浦第一训练所正门前正站着数名部队官兵。能够容纳10万人的摹瑟浦训练营培养了很多与朝鲜军和中共军作战的士兵。正如大门左侧柱子上写的一样,当时的名称叫做“强兵台”。这是在金雄哲的著作《强兵台和摹瑟浦》中收录的照片。

  我们不得不同时面对从横穿韩半岛中部的漫长战线北方南下的拥有大规模兵力的中共军和战争后重新建制的朝鲜军展开战斗。这使我们同时面临着多个问题。在想办法解决部队伙食问题的同时,我还关注了培养新兵的问题。

  我率领的陆军本部最核心的职责便是源源不断地往前线输送新的兵力。虽然作战指挥权由美军第8军行使,但为其提供后续兵力和粮食补给等后勤支持的任务却要由陆军本部负责。

  当时的新兵训练所共有三个,分别是随着中共军的参战、战线再次向南部推移而新设的济州岛摹瑟浦训练所,原有的论山第二训练所(现在仍在运行)和巨济岛第三训练所。将在这三处训练所接受训练的新兵按时送上前线,对当时正和敌人交战的韩国来说,意义非常重要。

  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败给美军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新兵补充系统的问题。日军当时培养新兵的任务是由各师团分别进行的。不是由中央统一培养,而是完全取决于各师团级指挥官的判断和能力,是一种分散型培养系统。

  相比之下,美军一直在完善由中央统一对新兵进行系统培训,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将新兵送往前线参战的新兵补充体系。在中央大规模、有系统地对新兵进行训练之后,由对各地前线情况了如指掌的最高指挥部决定,将新兵准确快速地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不能否认,这为美军的胜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动力。

  看到中共军参战使战线不断南移的现实情况,美军提出了在济州岛摹瑟浦建立第一训练所以解决新兵训练问题的建议。在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时期,摹瑟浦曾是日军炮击中国南京时所使用的中间基地。当时,从日本本土出击的轰炸机因燃料问题无法一次飞到南京,需要在中间停留加油,为此日军建立了摹瑟浦基地。

  直到那时,韩国国军的新兵补充系统仍在沿袭日军的分散型体系。各级部队指挥官根据自己的判断在本地招募新兵进行训练。一般都是由不同的师团负责招收新兵训练,然后在属下各部队缺人时将新兵派去补充,整个系统非常不正规。

  1951年建起的济州岛摹瑟浦训练所训练新兵的时间是16周。按照美军的课程,步兵能在这里接受完所有基础训练,步兵之外的其他兵种在回到陆地后还需要在各兵种学校接受追加教育,之后才能被派往前线。如果前线战况危机,训练所将启用速成培训体制训练新兵,以便快速将他们派往前线,但一般情况下,所有新兵都需要切实修完所有课程。

  摹瑟浦训练所能够容纳10万人,但这里的设施却非常简陋。由于当时计划匆忙,只能让新兵们住在帐篷中,此外,训练所还经常缺水。由于济州岛属于火山地带,即使下雨,雨水也会马上浸透到土地中。而且济州岛也没有一条像样的河流,淡水非常难找,新兵和训练所将官只能倍受缺水的煎熬。

  之所以选择济州岛,是受迫于当时的紧急形势。当时中共军参战之后,战线被重新向南推移,政府被迫迁移到了大邱和釜山,因此,为应对最坏的情况,不得已将新兵训练所建在了距陆地较远的济州岛上。

  济州岛气候多雨、大风,训练条件非常恶劣。兵营帐篷很容易被雨打湿,经常都是湿漉漉的。伴随着雨水袭来的狂风更是常常将帐篷卷起,使住在帐篷的新兵们寒冷难耐。

  然而,更大的问题是,由于济州岛的大雨和狂风,经常使新兵无法按时踏上舰艇。济州岛一年有90天都会因风雨天气而无法行船。当时,海军的LST需要往返于木浦和济州岛之间,将壮丁们从陆地运往济州岛,然后再将训练完毕的新兵从岛屿送往陆地。但是,LST经常受风雨天气影响而无法运航,这成了新兵训练系统的致命软肋。如果济州岛遭遇一场台风,那情况就会变得更糟——不仅供给济州岛训练所的粮食会全部中断,平均每日送往前线的500名左右新兵也无法按时出发,常常使一线的指挥官们头疼不已。

  我担任陆军参谋总长之后视察了济州岛训练所,再次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在当时,我们又不能马上废弃摹瑟浦第一训练所,因为我们并没有其他一个能够培养新兵输往前线的地方。

  我认为,首先要找到一名富有训练所管理经验的人来负责这里的情况。不久前才刚发生了战时募集起来的年轻人因为指挥官的腐败行为而大举挨饿的国民防卫军事件,因此我需要一位能够杜绝此类事件发生的清廉又老练的指挥官。

  我想到了李应俊将军。他当时已年逾60,是国军的一位元老,正担任陆军大学的校长。我觉得,如果由品格高尚的李将军来负责管理训练所,问题频出的第一训练所应该能够正常运转。在视察完济州岛训练所回来之后,我马上就去陆军学校找到了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