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4港版游戏是简体吗: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先生首讲2011年合聚讲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0:16:08

 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先生首讲2011年合聚讲坛   

  传统文化到底有什么现实价值?中国人讲,30年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迫切希望找寻人文精神的回归。然而由于对传统文化缺乏系统和完整的了解,容易导致我们在各种修身致用的思想之间彷徨。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能够通过一次深入浅出的讲解,展现国学文化的全景,帮助我们全面的了解中国文化的底蕴,呼吁在与强势文化的交流中,保持一种智慧的文化主体意识,开放包容多元,既知其所以然,又不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维持对于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律的定见。

 

  2011年7月30-31日,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在中欧北京校区为2011年合聚讲坛讲授第一讲----“智----中国文化的品格”。楼老从戊戌变法到文艺复兴,从新文化运动到欧洲宗教性改革,纵观中西古今,以北大五十年的哲学研究为底蕴,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为参加合聚的同学们总结了国学文化的主体意识和人文精神、根源性典籍、儒释道各家源流、道器艺的精髓、中医的内涵等核心理念,逻辑清晰、兼容并蓄,详细梳理了中国文化的脉络与体系,对中国文化的精粹做了一次全景展示。

 


 
楼宇烈先生谈“智”----中国文化的品格”

 

  对于合聚的同学们学习中国文化,楼老提出了的几点学习方法,一是阅读原典。中国文化中的这些根源性典籍,我们可以用三玄、四书、五经来统括。三玄是《老子》、《庄子》、《周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周易》、《三礼》、《书经》、《诗经》,还有《春秋》。去掉相重的 《周易》和《大学》和《中庸》,这九本书就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源性典籍。二是打破框架,用更智慧的方法来学习传统文化。西方文明的核心是科学合理,东方文明的核心是自然合理。中国文化的整体观、天人观,让我们在学习中必须要把问题放到整体中去考虑,文史哲打通,儒释道打通,中西东打通,每一个部分都会全面地完整地来体现整体,不能割裂只看一家的学问。例如,如何理解东方和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同?我们就必须回溯源头,首先理解天地君亲师所代表的伦常关系与西方基督教基础下生而平等伦常关系的不同。三是实践,修自己的四种心。孟子讲“为学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都有天生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学习就是扩充它们,修身养性厚德载物。文化一定要落实到需要教导人们怎样身体力行。

 

  2天的时间里,楼老还对中国文化的主体儒释道三家进行了精彩的阐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儒释道三家,都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融合得到丰富和提高,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例如生命观,在儒家看来生命是积极的入世,且生命不以个体存在,而是以代相传,前后相续的。《礼记?祭义》中引曾子的话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意思就是说,子女的身体是父母身体的继续,也就是其父母生命延续的。这种生命观要求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只为自己这一代k虑,要为子孙后代承担相应的义务,这也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纲常秩序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佛教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人自己的“业”所造成的,造什么样的“业”就受什么样的“报”,这个因果关系在一个生命体的主体里边,而不是在这个生命体的主体之外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生命的轮回负责。人生世间一切都是空幻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正觉,涅盘寂静,修道德、创功业是为了更早的脱离苦厄。而道家追求长生久视、肉体成仙,在对待人生态度上与儒家、佛教大相径庭。道教提倡 “仙道贵生”,追求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力求诉诸于丹道的修炼实践使自我生命彻底释放,为个体的生命求取最大限度的延续直至永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每个个体生命的独特价值不因社会群体利益的存在而被改变…

 

  楼老师的讲座数次引起了台下的掌声。历史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是我们认知历史的核心。我们跟随楼老师渊博的讲授和辩证思考的方法,领悟学习的智慧。善用者无弃物,善学者无弃学。日日是好日,还是日日是烦恼,都来自于我们是否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是否有足够的智慧从文化中有鉴别的吸收我们所需要的营养,是否可以转化为应对未来的定力。感谢楼先生的启彰之作,并期待8月合聚第二讲杨立华先生再续精彩。

 


 
讲座听众与楼先生合影

 

  2011年度合聚讲坛从智、定、勇、明、养五处提炼智慧,邀请各领域大家,给我们以思想的给养和启迪,从文化中拟合对未来的预见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