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的阿狄丽娜下载:史诗般的战争:汉尼拔血战古罗马(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43:12

史诗般的战争:汉尼拔血战古罗马(上)  

2008-12-15 20:01:20|  分类: 大胜人生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2008年08月12日 源自:新华军事博客  本文原载于《罗马帝国》,夏遇南著,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公元前255年,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了,战争对罗马和迦太基人民心灵的伤害比人力、物力的损失更严重。两国人民深深地陷入互相仇视中而不能自拔。两国关系中,虽也偶尔出现宽容和和解的声音,主调却一直是互相敌视、不共戴天、不消灭对方决不罢休的呐喊。

  对于双方来说,停战不过是为了喘息一下,为了恢复和积蓄力量,以便重新开战,彻底打败并毁灭对方。很快,第二次布匿战争(也称“汉尼拔战争”)爆发了。

  一、仇恨

  人类历史中充满仇恨和报复。中国春秋战国时,就有许多这样的仇恨和报复。吴国和越国之间的冲突就是其中生动的一例。不过,和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仇恨和报复相比,春秋时的中国人要善良和宽容得多。不管是迦太基人还是罗马人,他们都不只把仇恨时刻放在心上,还把这种仇恨传给下一代。

  迦太基的著名将领哈米尔卡尔-巴尔卡就是这样一个迦太基人,他自己极端仇恨罗马,他让他只有1l岁的儿子汉尼拔发誓: “永远敌视罗马。”汉尼拔后来把摧毁罗马作为他最大的、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不能说和这从小就培养起来的仇恨情绪无关。

卢浮宫的汉尼拔雕像

  罗马人的这种仇恨情绪比之迦太基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几代罗马人都对迦太基心怀忌妒、恐惧和仇恨的情绪。比汉尼拔还要小七八岁的卡图就是有这种情绪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在元老院发表演说时,不管内容是什么,最后总要歇斯底里地高喊一声: “一定要毁灭迦太基!”

  二、汉尼拔的崛起

  仇恨可使人丧失理智。按理说,有了第一次布匿赶争的教训,双方都不应再挑起战端,引发新的大战。正在仇恨情绪的支配下,当然,贪婪、谋利的因素也在走作用,不管是罗马还是迦太基都在做再打一次大仗的准备。

迦太基丢掉了西西里,撒丁尼亚和科西嘉三个重要岛屿,便把恢复霸权的希望放在西班牙。西班牙银矿丰富,迦太基曾在这里经营了近两百年,占有西班牙沿海地区。不过,第一次布匿战争后,迦太基人也几乎丧失了在西班牙的全部领土,只有卡迪斯和直布罗陀海峡还控制在他们手中。战后,迦太基人又忙于镇压雇佣兵叛乱,无暇顾及西班牙,叛乱平息后,迦太基人便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经营西班牙上了。

  西班牙不仅有迦太基人经商必需的银矿,而且可以为迦太基提供重要的兵源。西班牙土著居民强悍而又吃苦耐劳,正是迦太基重新建立一支和罗马对抗的军队所需要的。

  迦太基历史上最有才能的家族——巴尔克斯家族被委派来完成这项对迦太基复兴具有重大意义的经营和治理西班牙的任务。巴尔克斯家族不仅在国内地位显赫,任职西班牙后,在西班牙实际上建立起一种半独立的统治者世袭制度。

  第一个任职西班牙的巴尔克斯家族的人是哈米尔卡尔-巴尔卡。他是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方面的英雄,他的顽强奋战,虽没能改变战争最终结局,却推迟了自己一方的失败。在镇压雇佣兵叛乱中,他也起了关键的作用。公元前237年,哈米尔卡尔奉命率军渡海侵入西班牙,重新夺取这里的领土和资源,以补偿在西西里等岛的损失。

  他在西班牙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占领了西班牙南部和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边远到以法奇角和内奥角,几乎抵达海滨。他在阿克拉列伊斯建立了港口和首府白海角。他所占领的领土已超过了迦太基人过去所占领的地方。

汉尼拔

  他还雇佣当地的土著西班牙入组成了一支迦太基历史上曾拥有的最好的军队,战士都配有精炼而成的有名的凯尔特剑,铸造这些剑的原料来自本地矿场。矿场的一部分收入上缴迦太基政府,以便堵住政府中政敌的口,使他们不干涉他在西班牙的行动。

  可是,正在他的事业顺利进展,准备大展宏图时,他却在公元前228年冬在和伊伯利亚人作战时落水溺死了。他的职位,被他的女婿哈兹德鲁珀尔继承。哈兹德鲁珀尔继承他岳父的事业,加强备战,进一步扩大迦太基的领土。他建立了一座定名为新迦太基(迦太基哥诺瓦的新城)作首府。

  新城建立在一个半岛上,既控制着世界上最好的港湾之一,又有一个环礁湖可使它免遭内地侵犯,新城还有一条溪谷,为通向由其城市居民开采的丰富银矿提供了一个入口通道。北部领土被一直推进埃布罗河河岸。他还积极向西班牙腹地扩张。

  不幸的是,公元前221年,哈兹德鲁珀尔意外地打猎时被他手下的奴隶杀死。他的内弟,哈米尔卡尔-巴尔卡的儿子汉尼拔(公元前247—183)接替他继任迦太基驻西班牙军队的最高统帅。

汉尼拔是古代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他继任时年仅26岁。他体格健壮、精力旺盛、老练成熟、意志坚强,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和外交训练。他10岁时就被他父亲带到西班牙,从小随父征战,培养了他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精神。

  他对罗马怀着狂热的仇恨。他少年时,曾在他父亲要求下,跪在神坛前宣誓: “长大成人后,一定要成为罗马不可调和的敌人。”

  少年时的誓言成了他一生奋斗目标和动力。他继任驻西班牙迦太基军队统帅后,酝酿了一个宏伟的具有无比胆略的计划:迫使罗马人首先向迦太基开战,然后率军袭击罗马本土,在意大利摧毁罗马帝国。

  三、宣战

  罗马人由于忙于应付高卢人而无暇顾及迦太基人。迦太基在西班牙展开卓有成效的生气勃勃的活动。

  罗马人和迦太基人订立了一个协议,规定迦太基人在西班牙不得越过埃伯罗河。这一协议为汉尼拔制造纠纷提供了机会。他毫无顾忌地果断地越过埃伯罗河,攻击罗马在西班牙的同盟者萨贡坦城。

  萨贡坦向罗马求助。罗马派使者来到新迦太基城, 向汉尼拔传达罗马元老院的要求:不要侵犯萨贡坦。汉尼拔是有意挑衅,当然拒绝了罗马这一最后通牒式的要求,并反过来指责罗马干涉萨贡坦内政。

  公元前219年,经过8个月的残暴围攻,萨贡坦终于落入汉尼拔之手。

汉尼拔入侵意大利路线

  当迦太基元老院拒绝接受罗马的要求时,费边(罗马将领)站了起来,撩起了自己的长袍的前襟,做成袋状,指着里边说:“我给你们带来了战争与和平,要什么,由你们挑选。”

  迦太基人既没有被费边的气势汹汹的恐吓吓倒,也不想自己首先宣战。便以蔑视口吻反过来要罗马人自己挑选。费边生气地放下长袍,断然喊道:“战争。”

  就这样,公元前218年春,汉尼拔战争,又称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爆发了。这是罗马进行过的战争中最可怕、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战争。

  罗马人对打赢这场战争充满自信,这也是他们毫不犹豫地主动宣战的原因。罗马计划分兵两路:一路由执政官塞姆普罗尼乌斯-隆古斯率领,从西西里渡海进攻迦太基本土;一路由斯奇比奥率领,取道陆路,经马西利亚进击和牵制西班牙的汉尼拔的军队,使其无法援助迦太基本土。

罗马人计划的都是如何进攻,在敌方领土作战。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汉尼拔会长途跋涉入侵意大利,这场战争的主战场会在本土。罗马人一开始就失算了,落在汉尼拔所设的陷阱中。

  四、汉尼拔的计划

  汉尼拔显然比罗马人棋高一着。他的入侵意大利的大胆计划出乎罗马人的意料,他入侵意大利的路线选择了陆路而不是晦路,从北方而不是从南方。

  这个战线的选择也是深思熟虑的。汉尼拔认为,从海上攻入意大利太冒险,第一次布匿战争后,迦太基舰队失去了制海权,缺乏护卫能力:他的人数众多的部队,特别是其中的6000个骑兵,靠海上运输,困难太大。

  汉尼拔还认为,从意大利南部侵入可能会遭到当地人的反抗,得不到同盟者,而从北方侵入则情况会不同,迦太基人可能得到意大利北部的高卢人的支持,因为这里的高卢人刚被罗马人征服,他们正渴望有向罗马人复仇的机会。汉尼拔从这里入侵正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他们会加入到汉尼拔一边反对罗马人。

  同时,汉尼拔还认为,罗马的同盟者也对罗马不满,只要他在意大利北部迅速取得胜利,罗马的盟邦就会背叛罗马转而投靠他,并通过战争赢得独立,从而结束罗马在意大利的统治。

  汉尼拔的计划不仅显示他的胆略和气魄都非常入所及,也显示出他老谋深算的特点。他的计划是周密的,只有最后一个假设落空了,失算了。

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公元前217年

  五、罗马开战即败

  双方都在按自己的计划行动。由于罗马入战前计划的错误,在罗马元老院还在打着入侵西班牙和迦太基本土的算盘时,却突然发现,汉尼拔己侵入到意大利北部汉尼拔用兵如神,迅速、大胆而又出人意料。

  公元前218年4月,汉尼拔经过充分准备,亲自率领9万步兵,1.2万骑兵和几十头战象从新迦太基城出发,越过埃布罗河。

  为避开罗马派来进攻西班牙的军队,汉尼拔采取了迂回曲折的行军路线,到9月初,才到达阿尔卑斯山北麓。这时,过山相当困难,山中的陆路已有了积雪,山高路险,气候恶劣。但汉尼拔仍以大无畏的精神,毅然立即率军翻越这令人畏惧的高山。

  翻山过程中,历尽难辛,或与暴风雪搏击,或蹒跚于陡峭险峻的山间小道,小道过于狭窄时,还要凿开岩山,大象才能通过。汉尼拔大军前面似乎有爬不完的皑皑雪山,走不完的羊肠险路。沿途还不断遭到山里土著部落的袭击。在路滑难行的山道上不断有战士或马匹或大象失足掉进万丈深谷,或被土著从高山上掷下的石头砸死、砸伤。汉尼拔在这样艰苦的行军中,身先士卒,哪里需要帮助就出现在哪里,尽力鼓舞战士的士气。

  9月末,10月初,饥寒交迫、筋疲力尽的汉尼拔大军才走出阿尔卑斯山山区,进入波河上游地带。汉尼拔从新迦太基到波河,共走了大约5个月,翻越阿尔卑斯山,用了33天。一路损兵折将,到达阿尔卑斯山北麓时,尚有4万人,包括训练有素的西班牙骑兵和非洲骑兵以及37头战象,而到达波河河谷时,只剩下了2万步兵和6000丢掉了战马的骑兵,37头战象只剩下一头了。

汉尼拔的军队在经历如此艰苦的行军后,成了一支疲惫不堪之师,本应休整一下,但时不我待。罗马人在发现汉尼拔军队出现在波河河谷后,急忙派遣大军前来阻击,想乘汉尼拔军队还未从长途行军的疲劳中恢复过来时,速战速决,一举击溃迦太基人。汉尼拔必须抢在罗马军队来到之前占领波河流域。

  汉尼拔显然比罗马人更迅速,正如他所预料的,很快便有一些高卢部落加入他的队伍。他的军队及时地从高卢入那里得到人力、马匹的补充。罗马军队到来时,汉尼拔已作好了接战的准备。

  两军两次初战就显示,罗马人根本不是汉尼拔的对手。一次在波河的北支流处,一次在波河的南支流处。

  第一次是罗马军队的前军和迦太基的侦察骑兵的一次遭遇战。规模不大,却很激烈。罗马人本想在这里乘汉尼拔军尚处于疲劳时与之决战,一接战,罗马人就发现,汉尼拔的骑兵在速度,装备和训练等诸方面都优于自己。带兵的罗马执政宫斯奇比奥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不得不放弃在这里决战的打算,率残部败退到波河右岸,避免和迦太基人再战,等待第二支罗马军队的到来。

  第二次,在罗马两支部队汇合后,在12月的一个恶劣的下雪天,罗马指挥官,执政官塞姆普罗尼乌斯,不听同僚斯奇比奥的劝阻,下令全军出击,汉尼拔伪装不支逃跑,塞姆普罗尼乌斯令4万名军团战士在尚未吃早饭的清晨,离开军营,趟过正涨水的特雷比亚河追击汉尼拔,结果,却在迷迷蒙蒙的晨雾中,陷入早已埋伏在芦苇地的汉尼拔军队的包围圈内,遭到侧翼和后面的伏兵的突然袭击,溃不成军,罗马步兵一个接一个在迦太基骑兵的刀下倒下,全军只有1/4的人逃了出来。

  汉尼拔的胜利,使那些尚在徘徊观望的高卢部落纷纷投到他一边,他的军队迅速扩大到5万人。

  就这样,仅仅两个月,汉尼拔就两次大败罗马军队,蹂躏了意大利的整个北部地区。令他感到不足的是,他所得到的支持并不像他所预期的那么多。不过,他相信,现在他可以从意大利北部这一新基地南下煽动罗马的意大利同盟反叛罗马了。

  六、特拉西美诺湖之战

  罗马这时才如梦方醒,初战的失败使他们知道碰上了强大的对手,速战速决的梦破灭,但也激起了他们更强烈的斗志。控制着平民协议会和森图里亚大会的富裕平民,不能容忍经那么多的艰苦战斗才取得的意大利北部土地落入迦太基人之手,他们被激怒了。公元前217年罗马任命了一个“新人”弗拉米尼乌斯为第二执政宫,让他率兵阻挡迦太基军队南下。

  但是,汉尼拔又一次采取罗马人意料不到的行军路线。他绕过了弗拉米尼乌斯的重重设防,通过一条没设防的亚干宁山通道,经三天三夜不间断的急行军,越过一片水深过腰的沼泽地。沼泽地的毒气,使汉尼拔的一只眼发炎,差点瞎了。

  不过,他的目的达到了,在他侵入伊特拉里亚,踏上通往罗马的大道时,弗拉米尼乌斯才发觉汉尼拔的军队已跑到他的后面去了,大吃一惊,慌忙率兵撤出阻击汉尼拔的设防阵地,尾随汉尼拔大军,连夜急迫。

  汉尼拔就是要诱使罗马军队在后追赶他,以便在运动中使罗马军队陷入他设下的陷阱。

  公元前217年6月21日一个多雾的早晨,弗拉米尼乌斯莽撞地率领罗马4个军团近3万人,列成长长的纵队进入汉尼拔精心选择的特拉西美诺湖北岸的一个三面环山的谷地。汉尼拔一声令下,迦太基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同时从三面向毫无战斗准备的行进中的罗马军队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罗马人在迦太基人的突然袭击下,根本来不及作任何有组织的抵抗,不到3小时,战斗就结束了。罗马军团全军覆没,弗拉米尼乌斯战死。

  罗马人再一次因自己的计谋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罗马军团的指挥宫在汉尼拔的军事天才的对比下,一个又一个都好像是毫无作战经验和指挥才能的莽汉。

  为了离间罗马人和它的同盟之间的关系,汉尼拔下令给被俘的罗马士兵全都带上枷锁,而把无罗马公民权的其他意大利人无条件地,不收取任何赎金,全部释放。

  七、费边

  特拉西美诺湖的胜利为汉尼拔进攻罗马城创造了条件,一条没有设防的通向罗马的大道完全向他敞开了。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就攻到罗马城前。

  但汉尼拔没有抓住这个机会猛攻罗马。什么原因使善于捕捉战机的汉尼拔放弃了这机会呢?现在还不清楚,最可能的原因,是汉尼拔还没有攻下罗马的把握,他缺乏攻城装备。

        

他在敌人土地上作战,四周都是敌人,他不想把他的军队投入一场没把握的拼消耗的攻坚战中去。他取得的胜利都是在运动中取得的,给敌人的打击非常重,而自己付出的代价却十分小。这是汉尼拔能长期在敌方本土作战的重要原因。

  不打没把握的消耗战,这也是他比皮洛斯高明之处。汉尼拔不进攻罗马也许是当时最奸的决策。

  特拉西美诺湖战役给自傲的罗马人上了很好的一课,罗马人的信心被严重挫伤了。继任的罗马执政官和罗马统帅现在都不敢正面同汉尼拔交锋了。

  但是,汉尼拔所希望并预期的情况并没发生,胜利并没有使意大利中部的任何一个城市倒戈,投到他这边来,这使汉尼拔非常失望。罗马虽遭重创,它的殖民地和联盟系统仍然坚如磐石。

  汉尼拔在失望之余,决定绕过罗马城,去南部寻求联盟者。他率兵来到坎帕尼、亚得里亚海海岸,想通过这里的港口和迦太基本土取得联系,获得这里的粮食和骑兵急需的马匹。同时,他还想在这里让他的军队休整和操练新加入的高卢兵。

罗马军的瓦解

  罗马,危急时刻,森图里亚大会在元老院的赞同下,选举任命了一位独裁官。这位独裁官就是当初出使迦太基并向迦太基宣布战争的费边-马克西穆斯。

  费边是一位稳健的、精明老练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受命之后,率领4个军团追赶汉尼拔。赶上汉尼拔后,却并不与汉尼拔正面交锋,而是尽可能地抓住一切机会,骚扰和拖住他的军队。这就是使费边闻名史册的拖延战略。

  拖延战略可能是当时罗马肘付汉尼拔的最好的战略措施。因为汉尼拔的军队在罗马简直是支无敌之师。汉尼拔的指挥才能罗马尚无人可及,汉尼拔的军队,特别是骑兵世优于罗马军队。正面作战,罗马军队难抑其锋。然而汉尼拔也有其致命的弱点:孤军深入,异域作战,缺少后援。罗马的长处是本土作战,人员和给养的补充都较容易。

  在这种情况下,持久战是罗马最好的选择,贸然和汉尼拔决战,必然会再蹈覆辙。但如果能使汉尼拔陷入欲战不能、欲胜不成的境地,就必然把他拖垮。

  然而,费边这一拖延战略所要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引起了罗马人的极度不满。他们眼看着汉尼拔的军队在意大利境内随意驰骋,眼看着意大利的广大农业地区破敌军蹂躏,洗劫,他们怎么能容忍费边率领罗马大军只是跟在汉尼拔的屁股后面转,进行一些于事无补的骚扰。罗马人愤而给他取了个“落伍者”的绰号,后来竟被用来专门称呼他。

  八、名垂史册的坎尼会战

  公元前217年,费边的独裁官6个月任期期满。费边交出了军队统率权。两个没有作战经验的执政官瓦罗和鲍鲁斯被授命接替费边共同指挥军队。

  由两个执政官共同指挥军队是过去没有过的,传统的作法是每一执政官指挥一支军队。一支军队由权力相等的两人共同指挥,反映了罗马对和汉尼拔作战的重视,但这一做法本身就违背了指挥作战的常埋。

 社会舆论和元老院都敦促这两位执政官立即率兵与汉尼拔决战,一举消灭迦太基人。

  公元前216年8月2日,双方在坎尼城附近干涸平坦的平原上展开了一场殊死的大战。这是两军主力第一次面对面地从容地排兵布阵后的交锋。前面三次大战,一次是遭遇战,后两次是罗马人陷入汉尼拔预先布置好的陷阱中,并不能完全反映罗马人的战斗力。罗马人在这场战争中投入的兵力有步兵8万,骑兵6000,汉尼拔一方只有4万步兵,1.4万骑兵,总兵力比罗马少得多,但骑兵却要多于罗马人。

  打仗,指挥宫的指挥才能是个关键因素。罗马军队的指挥宫瓦罗是个成功的商人,却是个毫无经验的蹩脚的统帅。他把骑兵分布在左右两翼,让8万步兵排成70列,以密集的队形组成中央方阵,企图以中央步兵的强力冲击来突破敌人防线。瓦罗阵势的中心在中央步兵。

  汉尼拔的布阵正好与瓦罗的相反,重兵放在两翼。汉尼拔把4万步兵和1.4万骑兵列成半月形,把凸面对着敌人。也是步兵在中央,但中心位置是较弱的步兵队伍,而战斗力强的1.2万重装步兵放在两边,步兵的两翼是强大的骑兵。

坎尼会战

  战斗一开始,罗马步兵首先发起猛攻,汉尼拔军队顺势后撒,半月形的战阵遂向相反的方向弯过去,原来凸出宋的部分变成凹进去了。罗马步兵由两侧向中间汇合进攻,越是深入向前,越是楔入敌人的队伍,纵队动越加从两侧向内收缩而变长,结果楔入汉尼拔阵内的中央的拉长的罗马军队,正好成了汉尼拔安置在两侧的精锐部队从侧面成横队攻击的目标。

  罗马军队很快就由主动出击变成被动抵抗。随之,两翼的罗马骑兵又被迦太基的强悍的训练有素的骑兵击溃。迦太基骑兵击溃罗马骑兵后,立即掉头攻击罗马步兵。就这样,罗马军队再一次陷入汉尼拔精心设计的包围圈中,挤成一团,毫无抵抗之力,除了逃命,就只能作敌人的射击目标。

  迦太基人的每一次投枪、投石器放出的每一块石头都百发要中,打中敌人。战斗形成一边倒,夜幕降临时,战斗结束。罗马人几乎全军覆没,5.4万人阵亡,1,8万人初俘,执政官、元老、贵族和成千上万的罗马最优秀的市民都例在血泊之中。

  这是一场罗马军队曾遭受过的流血最多、死亡最惨重的失败。罗马城家家户户都陷入失掉亲人的巨大悲痛之中。罗马骑士才可佩戴的作为职位象征的金戒指,汉尼拔就收集了一大木桶送回迦太基。汉尼拔为取得这场大胜利却只损失了6000人。代价之小,令人惊叹!

  坎尼战役成了古代军事史上以少数包围多数并全歼敌人的前所未有的光辉范例,提供了一套完美结合的战术,以致后来凡是包围并全歼敌军的大会战都被称之为坎尼。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将军冯·施里芬还在模仿这套战术,可见汉尼拔战术的不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