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鬼传极风缝弱点:从心所欲不逾矩 - 散文隨筆 - 鳳凰論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0:51:23
从心所欲不逾矩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5242515&extra=page-ifbase4-base8-JTNEMQ~~
 孔子有一句名言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这句话的落脚点,也是孔子和其后无数文人大儒所追求的至高思想境界。这种境界里没有烦恼,没有疑惑,顺遂本意而不违反规矩,确是令人煞羡,但是达到此境界的人却是寥寥无几,我们尊为圣人的孔子也是到七十岁才达此境,为何这么难?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更多的人介于两者之间,非君子,亦非小人。义是责任,利是诱惑。在当下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声色犬马弥漫其间,房子车子孩子把我们变成房奴车奴孩奴,诸多的诱惑和责任,让我们疲于奔命,或是茫然无措,或是麻木不仁,每天被各种烦恼所包裹,难以解脱,此时更羡随心所欲不逾矩之修为。既然孔子能够做到,同是为人,我们也可以做到,至少可以接近这种境界。怎样才能通此境界呢?从心所欲,即是明心见性,清心寡欲。培纯真之情为清心,育正当之欲为寡欲,从心所欲就须培育自己的纯情正欲。我们要勤于自省,循序渐进。如曾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唯此才可得到清心,透彻本性。孔子所说的四十不惑,不惑即是明心,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有自己的定力和信仰,而不被外在的横欲所击溃,不惑是到达从心所欲不逾矩境界的一个重要台阶。不逾矩,这里的矩不是社会上所有的规矩,而是自己内心所坚持的原则,因为社会上的规矩名目繁多,鱼龙混杂,许多规矩也是相矛盾的,比如有“士可杀不可辱”,反之则有“大丈夫能屈能伸”;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反之则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面对不同的规矩,不同的观念,需要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原则,有选择自己坚信不疑的规矩,同时勇于直面与自己原则相左的观念,敢于担当,做到慈眉笑对千夫指,献身甘做万矢的。孔子所说耳顺之意就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不以为怒。这是一种包容,一种大气。能够兼听,同时有自己所坚信不疑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不逾矩。这些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却是需要相当的阅历和体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几个阶段是层层铺垫,环环相扣,不可倒置的。从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立业,不断奋斗,逐渐洞明世事人情,到达中年的不惑知天命,尔后再不断修为,到老年时才可耳顺且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个由低渐高,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种大自由,对世间的起起落落宠辱不惊,收放自如,此正是儒家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这种理念和佛家所讲的的圆满,道家道家所讲的羽化是相似的,都有物我两忘,物我相融的之意。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就是儒释道三家,儒家为主,佛道两家为辅,儒释道三家各有不同又互有相通,它们的许多观点都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