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车方向盘中间不动:中国古代史单元总复习(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59:20
2008-03-30 17:02:34|  分类:初中历史课程资源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先秦
一、阶段特征:
1、总体特征:中华文明的基础初步奠定,即祖国历史的开篇。
2、具体特征:
政治:(1)以王位世袭制为标志,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历经夏、商、西周和春秋四个阶段,至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形成。
(2)夏朝建立奴隶制度国家,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奴隶制度崩溃,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这些政治制度的演进创新为中华政治文明初步奠定了基础。
经济:(1)原始农业出现后,农业在各经济部门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形成以中原地区长期领先为特点的经济格局。
(2)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封建经济逐渐形成。
民族关系:华夏族主干形成,不断与周边少数民族频繁接触,形成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文化:以儒家思想等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
二、重要历史概念
1、王位世袭制:
最高首领的继承不再有民主选举产生,而是世袭,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一制度被我国历代统治者继承沿用近四千年。
2、井田制: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奴隶猪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使奴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3、分封制
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并服从周王命令,按期贡献财物,随从作战,是奴隶社会的重要政治制度。
三、重要历史知识
1、井田制和分封制
习题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  “有瀹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诗经·小雅·大田》
材料三  “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子女叔鱼以求直(即:使自己在争讼中获胜),及断狱曰,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国语·晋语九》
材料四  季孙欲以田赋(即:按田地收取地租),使冉有访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
——《左传·哀公十一年》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的制度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⑵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
⑶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什么问题?
⑷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⑸这一组记载实质上反映了什么重要的历史进程?
2、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习题2:以下是关于从西周到战国时期形势变化的三幅图,试分别说明造成以下形势的原因。它们呈现出什么发展变化的趋势?图二到图三的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3、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习题3:请思考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铁农具使用的历史?铁器比以前的工具有什么优点?铁器的使用,又说明什么问题?
4、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习题4:商鞅变法与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异同点比较。?
5、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习题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攻打别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真的)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道后世。
材料二 君之视臣(民)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材料三 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法所以凌过游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威不贷错,制不共门。威制共,则众邪彰矣;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颖。……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
材料四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分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颖。(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二册)
请回答:
(1)按材料顺序分别指出各段材料所代表的学派及主要主张。
(2)指出材料中哪些学派的主张被封建社会初步发展阶段的统治阶级所采纳,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附答案
习题1、⑴井田制。特点: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
⑵反映了在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春秋后期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大量私田得到开垦。
⑶土地可以转让,这表明井田制遭到破坏。
⑷表现出现了地租这一新的事物,反映了封建剥削方式的产生。
⑸反映了奴隶制与封建制的消长的历史进程。
习题2:
图一是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分封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图二是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为取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频繁的争霸战争。
图三是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地位,掠夺土地和人民,进行兼并、统一的战争。
发展的趋势是奴隶制国家从统一到分裂,从封建割据走向封建统一。
影响:大国在争霸战争中互相兼并、开拓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加速了奴隶制度的崩溃和封建制度的产生,推进新旧体制的更替进程。
习题3:(1)农业发展的原因包括农业工具的改进、水利技术的发展、政治局面、国家政策推动等。根本原因是农业工具、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2)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3)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铁器的使用,说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习题4: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是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势力更加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
②目的相同: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③措施类似:都是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并且提出了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措施。
④性质相同:都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结果和影响类似:各国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各国在变法中都对旧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进行了改造,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得以最终确立。同时各国在变法过程中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各国变法后,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时期。
不同点:
①内容的深度不同:商鞅变法是在更加深刻地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因此提出了诸如“什伍连坐”“重农抑商”“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制”“废分封,行县制”“开阡陌封疆结果和影响类似:各国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各国在变法中都对旧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进行了改造,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得以最终确立。同时各国在变法过程中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各国变法后,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时期。”等更加明确、更加深刻、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影响的深远程度不同: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制”“废分封,行县制”“什伍连坐”等制度不但对整个战国秦汉时期,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习题5、(1)材料一是墨家、“非攻”。材料二是儒家、“民为贵”。材料三是法家、“法治”或“以法治国”。材料四是儒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秦始皇采纳了法家思想;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以严刑峻法治国的思想,正符合秦统一和巩固政权的需要。
汉武帝采纳了儒家思想;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大一统”思想,正符合西汉加强思想统治和巩固政权的需要。
四、单元相关专题
1、土地制度
(1)井田制
(2)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
(3)均田制
2、古代农作物品种引进
唐代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提高中国制糖技术
北宋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明代从吕宋引进原产美洲的甘薯和烟草
3、古代手工业发展
(1)冶炼业(冶铜、冶铁技术)
夏朝开始使用铜器;商代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是青铜制造业;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春秋晚期中国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冶铁燃料方面,春秋后期用木炭,西汉用煤,丝织业明代用焦碳。
(2)制瓷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青瓷,后来烧出白瓷,到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唐工匠制造了唐三彩。北宋制瓷业非常发达;定窑产白瓷,汝窑的青瓷享有盛名。宋代的江西景德镇瓷窑,到明代发展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期景德镇是全国的瓷都。
(3)丝织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西周除了平织物外,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西汉丝织业水平很高,能织出许多品种;东汉时丝织业发展迅速;三国时以丝织业为主的纺织业,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蜀锦在贸易中占重要地位。唐代品种多,分工细,有新产品。北宋丝织业以两浙和四川为两大中心;明清江南苏州一代丝织业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4)造纸业
西汉时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魏晋南北朝时,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都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5)造船业
隋唐时期造船也能够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北宋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江南和东南沿海是造船业最发达的地区,南宋的明州、泉州、广州是造船业中心。
4、古代商业发展
商朝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后世称其为商人,商朝以贝为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形成了中原市场。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一度萎缩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
隋唐时商业高度繁荣,交通便利,货币统一,市场发达,经商者多,城市兴旺。
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全国出现数十座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清代实行闭关政策。
5、古代民族融合的方式
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各族人民的联合斗争;民族迁徙,包括少数民族的内迁、汉族的人口流动和迁徙;各族人民的长期杂居和相互通婚,如回族的形成;统治者促进民族融合的政策;民族战争等。
6、古代农具的演变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战国时期更多地使用铁农具,逐步地推广牛耕
西汉时铁农具已更广泛地使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还出现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发明了耧车。
三国时期魏国的马钧发明翻车。
唐朝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
7、儒家思想的演变
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创立了儒家学派。
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民为贵”“君为轻”,主张实行“仁政”,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
维新变法冲击了儒家思想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8、古代唯心主义思想
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中认为世界万物本源为“道”道是没有形状、超时空的永久存在。这是一种唯心论思想。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
西汉董仲舒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宋代的哲学思想主要是理学。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
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是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
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战国时期唯物论思想家荀子
东汉前期杰出唯物论思想家王充,著有《论衡》
南朝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
明清之际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
五、单元兼小专题知识训练
一、选择题
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要扬弃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和借鉴外来的先进文化。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思想中,不属于传统文化先进性因子的是()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仁者,爱人“
C.“兼爱”、“非攻”、“尚贤”
D.“存天理,灭人欲”
2下列孔子教育思想和成就中,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3孔子主张以德治民,提出了“仁”的学说。对“仁”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贵贱有“序”
②“仁者,爱人”
③“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④“民贵君轻”
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⑥“制于命而用之”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②③⑤D.①④⑥
西周时期,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都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促使西周走向鼎盛,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5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
春秋战国是社会转型时期,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重大变化,据此回答6-15题。
6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①目的是争夺土地、人口和霸主地位
②给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
③体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④促进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融合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下列哪些观点体现了这一历史特征()
①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②公室将卑,大夫皆富
③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④天不变,道亦不变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8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的需要而注重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
9《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此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春秋时期使用铁器和牛耕
B.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
C.封建制度适应生产力发展
D.井田制遭到破坏
10“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垄断”一词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
B.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
D.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
11下列叙述与战国历史相符的是()
A.周王室派代表参加葵丘会盟
B.齐晋楚秦等国争霸
C.诸侯国内卿大夫执掌朝政
D.南方楚国率军到洛阳问鼎
12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
13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
A.墨子B.孟子
C.商鞅D.荀子
14《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15促使井田制度瓦解的根本因素是()
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
B.私田的大量出现
C.鲁国初税亩的实行
D.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思想文化非常繁荣,据此回答16-20题。
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A.道家B.儒家
C.墨家D.法家
17主张“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的思想家是()
A.墨子B.孙子
C.孟子D.韩非子
18“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道家B.儒家
C.墨家D.法家
19某君画了一幅《孔子编书图》,图中反映了以下内容,其中没有历史错误的是()
A.房间里烧着煤炭取暖
B.墙上挂着一柄铜剑
C.孔子把纸铺在桌子上
D.用工整的楷书写着:仁者爱人
20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统治者)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这段话的含义主要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第Ⅱ卷
21 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各诸侯国都实行变D民族融合逐步加强
22、周初分封制的实行,巩固了统治,开拓了疆域,但后期却造成了分裂格局,导致这些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
A分封诸侯的争权夺利  B周王室的腐败衰落 C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D奴隶平民起义的打击
2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商鞅变法比较彻     B封建经济发展迅速
C.统一是历史发展的需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二、材料题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缪(miao)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师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午,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
(3)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
(4)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何认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曰:“公欲速得意于天下诸侯,则事有所隐,政有所寓……作内政而寓军令焉。为高子之里,为国子之里,为公里,三分齐国,以为三军……伍政定于里,军旅政定于郊,内教既成,令不得颉徒。故卒伍之人,人与人相保,家与家相爱……君有此教士三万人,以横行于天下,诛无道以定周室,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圉也。”
——《管子·小匡》
材料二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候宾会。
——《史记·齐太公世家》
材料三齐国君臣正计议国事,忽近臣来报:“燕国被山戎用兵侵伐,特遣人求救。”管仲曰:“君欲伐楚,必先定戎。戎患既熄,乃可专事于南方矣。”……(桓公)又吩咐燕伯设戍葵兹关,遂将齐兵撤回。燕伯送桓公出境,恋恋不舍,不觉送入齐界,去燕界五十余里。桓公曰:“自古诸侯相送,不出境外。寡人不可无礼于燕君。”乃割地至所送之外界燕,以为谢过之竟。燕伯苦辞不允,只得受地而还……诸侯因桓公救燕,又不贪其地,莫不畏齐之威,感齐之德。
——《东周列国志·上》
回答:
(1)材料一中“作内政而寓军令”的作用如何?
(2)从材料一中找出与“尊王攘夷”含义相似的一句话。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历史现象?与齐桓公称霸有什么关系?
(4)材料三中齐桓公有哪些“尊王攘夷”的具体表现?其影响如何?
(5)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有十日(古以甲乙纪日,自甲巳至壬癸为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共,通供)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在十等人中,皂、舆、隶、僚、仆、台六等,属于奴隶。其中的舆,是主要担当运输等差役的奴隶;台是指逃亡而又被捕获的奴隶)。
——《左传》昭公七年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这些诸侯与周天子是怎样一种关系?“封功臣谋士”时为什么将尚父列为“首封”?
(2)材料二中叙述了哪些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西周社会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
三 、问答题
27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当时列国纷争,战争不断,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间进行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结合史实分析这一时期战争与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建立的关系,并指出战争性质的变化。
28、郭沫若先生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的阶段。”试分析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
29、墨子说:“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又说:“(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 C  4 B  5C  6D 7A  8A  9C  10A  11C  12C  13C  14D  15A  16 A  17 D 18 D 19 B 20 C 21 B  22 C 23 A
二、材料题
24答案:
(1)法家思想。秦孝公的支持;“赏罚分明”、公平无私。
(2)按军功赏罚;奖励农耕;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削夺旧贵族特权;废井田、开阡陌。
(3)社会秩序安定,国力增强;旧制度被废除,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4)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政治支柱。
改变旧制度的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
25答案:
(1)齐桓公和管仲改革军制,军队战斗力加强了,成为齐桓公争霸的军事基础。
(2)“诛无道以定周室”。
(3)东周王室对诸候失控,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这是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外因。
(4)桓公率军大败山戎,灭孤竹国;遵从周礼,将齐国50余里土地送给燕国。其影响是“诸侯因桓公救燕,又不贪其地,莫不畏齐之威,感齐之德。”各国诸侯对齐桓公又敬畏又感佩。
(5)齐桓公召集许多诸侯在葵丘会盟,周王也派代表参加,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26(1)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隶属关系;因为姜尚帮助周文王整顿政治和军事,使周发展为强国,也为武王灭商奠定了基础。
(2“烽火戏诸侯”、周平王迁都;说明分封制逐渐走向衰落。
(3)西周社会政治上推行分封制,建立诸侯国,经济上推行井田制,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阶级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西周社会的主要矛盾。
27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
(2)春秋时期,在进行争霸战争的过程中,为了战胜其他诸侯国,一些诸侯国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这些变革的目的尽管都是为了加强军事和增加收入,但在客观上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鲁国为了增加收入就实行了按实有田亩收税的办法。
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基础已经逐渐瓦解,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的变法运动,同样也是在争霸战争中进行的。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秦国由此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战争的性质是奴隶主集团之间兼并战争。战国时期演变为地主阶级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战争的影响超出了战争本来的目的,客观上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民族融合。
28、答案:①春秋时期,政治上诸侯国进行争霸和兼并战争,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了华夏族与周边各族的联系;经济上,随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大量开垦,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逐步承认土地私有,井田制开始瓦解,封建剥削方式出现,奴隶社会逐渐走向崩溃。
②战国时期,政治上,诸侯国进行兼并战争,人民渴望统一;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经过一个世纪,新的封建制度在各国确立;经济上,铁器和牛耕推广,井田制进一步破坏,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思想上,社会变革引起了百家争鸣。这样在战国时期我国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③由此可见郭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
29、这些言论的思想核心是“兼爱”、“非攻”。
社会根源:墨子生活于战国初期。当时,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同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破坏。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争,渴望安定。
积极意义:第一层次:墨子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第二层次:墨子要求互爱互利,反对掠夺战争,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第三层次: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和睦安定,共同富裕,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反对掠夺战争,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这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墨子的这些言论,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
单元总复习与小专题梳理
中国古代史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时期
一、阶段特征
1、 总体特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
2、 具体特征:
政治上——①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两汉延续了这种统一。
②秦汉开创了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主的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深远的政治制度。
经济上——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取得的成就为后世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族关系上——边疆地区各民族发展较快,与中原的交往和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
对外关系上——中国通过海路和陆路与亚洲和欧洲开始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文化上——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对先秦文化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重要历史概念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其发展趋势是皇权的日益高度集中和中央集权的日益强化。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体现在皇位的终身制和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 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这是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而采取的措施。西汉初期刘邦为巩固刘姓天下封同姓子侄为王,封国制因而长期存在。但最终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的统治。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就是地方王国的叛乱。
推恩令: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
附益之法:汉武帝规定,诸侯王不许召集宾客,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其活动要受限制。
3、 察举制
察举制是两汉时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武帝时进一步完善了察举制,他令地方郡和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东汉初期,察举制特别注重孝廉一科,察举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孝”和“廉”的声望,被称为乡举里选。东汉后期,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察举制选举的主要依据变成了门第族望,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而形成并发展起来。
4、 刺史制度
这是汉武帝所创的一种监察制度。将全国分为13个州,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查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强化,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牧,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5、 编户齐民
汉朝时国家统一人口众多。如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管理,方便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编户制度并加以发展,形成了编户齐民制度。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被称为编户齐民,主要是自耕农,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其自身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6、 西域和西域都护
西域是一个地理概念。大致的范围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天山南北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新疆地区和中亚的一部分。这里生活着很多的少数民族,在西汉张骞开通西域后,这里成为当时世界上印度文明、西亚文明和中华文明汇聚的地方,使其自身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西域都护是公元前60年汉宣帝所设,是西域地区最高的军政长官,负责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它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域都护府也就成为当时西域的最高管理机构。
7、 西南夷和百越
西南夷是汉朝时我国西南地区数十个语言不同、风俗各异的少数民族统称。主要的如夜郎。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西汉末年夷人起兵反抗。东汉初,西南夷重新并入汉朝版图。
汉朝时,华东、华南地区的越人,部族众多,总称“百越”。其中,温州一带的越人称东越;两广地区的越人称南越。汉武帝时,汉朝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的管辖。
8、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汉代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结合教材认识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及路线,注意结合地图。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通路线,主要有三条“丝绸之路”,就是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所以叫“丝绸之路”是因为在这几条商路上传播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商品是中国的丝绸,而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出现,给世界历史和世界文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大家一致公认以中国的丝绸来命名这条国际贸易往来的通道最为合适。
我们现在所说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由西汉张骞、东汉班超出使西城后打通的西去中亚、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即著名的北方“丝绸之路”。这条丝路自西汉的国都长安,穿过河西走廊,到达当时中西交通的中心敦煌。再往西就遇到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阻拦。因此这里路分南北两条,绕过大沙漠西行。南路西出阳关(唐时高度繁荣),经鄯善(今新疆境内的古楼兰)、于阗、莎车,再往北到达疏勒(今喀什),又往西到达大宛(今乌兹别克境内的费尔干纳盆地)。北路是西出玉门关(汉朝时比较繁荣),经车师(即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龟兹(今新疆库车),到达大宛。在大宛南北两路会会继续往西到达安息(即波斯,今伊朗)、条支(今伊拉克)和大秦(即罗马帝国),全长7000多公里。它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中国的漆器、陶瓷器以及养蚕、丝织技艺、火药、造纸、印刷等,都通过这条道路传到西方。与此同时,西域和欧洲的物产如葡萄、苜蓿、胡桃及玻璃制品、宝石、香料等也都由此传入中国。佛教、景教、伊斯兰教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也相继进入我国并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对于发展中国与欧亚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促进作用。
三、重要历史知识
1、 灵渠和长城
秦始皇在灭六国后,为统一岭南,下令修灵渠,以沟通湘水和漓水,联系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灵渠的开通起到了灌溉作用,便利了中原和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但灵渠的修筑也加重了秦朝百姓的徭役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秦始皇在统一南方后在南方设三郡,并迁移了50万中原人到南方,带去了先进的铁制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发展。
秦始皇灭六国后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并命蒙恬主持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对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进攻,起到一定作用,保障了中原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并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的象征,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独创性。但长城修筑带来的繁重徭役也大大加剧了秦朝本以尖锐的阶级矛盾,最终导致秦末农民起义。
2、 西汉的和亲政策
西汉的和亲政策主要有两次实施,一是汉初,匈奴不断南下进攻,西汉鉴于国力有限,不得不与匈奴和亲,目的是为创建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以便于恢复发展生产。二是汉中期,当时匈奴内部混战不已,其中的呼韩邪单于一部归附汉朝,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此次和亲是西汉国力强盛的背景下对归附于己的匈奴部落的一种安抚手段。
和亲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但是却密切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也丰富了中原文化。
3、 秦汉时期科技领域的主要成就具体可列表归纳为:
西汉
东汉
造纸
前期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数 学
《周髀算经》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早了500年。
《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医 学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作;“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使后世中医治疗学的经典;“神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
天文历法
汉武帝时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张衡对月食做最早的科学解释;还发明地动仪,以欧洲人早一千七百多年。
4、 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和外传: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张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这种纸原料易得、造价低廉,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有利于纸张使用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魏晋南北朝时,造纸技术进步明显,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平滑,质地细薄。纸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公元4世纪,造纸术传到朝鲜,7世纪传到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西亚阿拉伯和南亚印度,12世纪两宋时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和非洲,16世纪随新航路开辟传到美洲,19世纪传到大洋洲。我国造纸术传播出去以后,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5、 两汉时哲学思想和宗教:
特点——①儒学的神秘化和官方化: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②两汉时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同时并存;③佛教传入,道教产生,古代宗教形成新格局。
王充和《论衡》——王充著《论衡》不是偶然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秦汉以来,求仙迷信的思想在统治阶级中盛行,为此同一时期出现了不少唯物主义思想。王充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论衡》的意义在于用科学的态度,分析大自然的现象,批判灵魂不灭的鬼神思想。
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要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其他学说都要禁止,这样法令制度才可以统一;应当建立太学等学校,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的内容。他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适合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
佛教的传入及道教的兴起——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还用白马驮来佛经,汉明帝让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还为他们建造了白马寺。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是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的产物,《太平经》是当时道家的主要经典,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无论是佛教宣扬的生前忍受、来世幸福的主张,还是道教的消极避世,得道成仙的说法都使当时处于不安定的人们于精神寄托,同时也适应统治者麻醉人民的需要、迎合他们长生不老的欲望。佛教和道教都对我国的文化产生多方面(如建筑、文学、艺术、雕刻、习俗、武术等)的影响。
6、 秦汉时期的文学成就:
《史记》和《汉书》——司马迁开创了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为后世所沿用,《史记》熔纪传体史学与传记文学为一炉,叙述了从黄帝至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汉书》记载了从西汉成立到王莽败亡的史实,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赋和乐府诗——赋兴起于两汉时的一种文学新体裁。赋的特点是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缺点是辞藻过于华丽。西汉的赋,气势恢宏,篇幅一般较长,东汉的赋现实感强,篇幅较短。乐府诗是汉代诗歌的代表,形式朴实自然,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深刻。
绘画与雕塑——当世界上大多数民族还停留在“岩画”阶段时,中国人已率先叩开了在绢帛上的绘制“帛画”的大门,汉马王堆墓出土的帛画是我国的艺术珍品。雕塑以秦始皇的兵马俑为代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还有东汉成都的说唱俑和洛阳的杂技俑,秦汉时期的砖瓦、瓦当也极具艺术价值。
四、单元相关专题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与评价
总体发展演变: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秦朝正式建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新发展→明清达到顶峰
具体演变:(1)专制主义的演变:秦朝创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两汉继承秦制又有所损益,西汉组成内朝和外朝,加强皇权;东汉扩大尚书台权力,重用文臣。隋唐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分割宰相的权力,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两宋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又设枢密院和统领禁军的将帅互相牵制;政治上三分丞相权,便于皇帝总揽大权;科举制的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明朝废丞相分权于六部;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互相牵制;设立特务厂卫机构加强皇权。清朝康熙设南书房,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雍正时设军机处,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
(2)中央集权的演变:秦朝在地方上设郡县制。两汉在地方上实施郡国并行制,并设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监督;在少数民族地区设都护府和郡县加强管辖。隋唐创立科举制,将选官制度收归中央;唐府兵制规定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府驻守关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在少数民族地区设都督府和都护府加强管辖。两宋削减地方节度使的实权,使其徒有虚名;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在地方专权;各地方军精壮之士都选入禁军,禁军的配置强干弱枝;在地方上用文官代替武将管理;设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将地方的财权和司法权也收归中央。元朝在地方上设行省制度;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明朝在地方上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管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监察司法,都指挥使司管军政,三司分立,互相牵制,大权统归中央;在少数民族地区,明朝设奴儿干都司、乌思藏都司和朵甘都司加强管辖,并在西南地区实行局部的改土归流。清朝平息少数民族在边疆的叛乱,在当地设将军、蒙古盟旗和办事大臣,在中央设理藩院加强对边疆管辖;平息三藩之乱,大规模改土归流;收复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把全国划分为18个省、5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
评价:(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建立于封建经济基础之上、与中国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以保障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为维持统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镇压农民的反抗,巩固统治。分散的个体小农,也需要政治上强大的力量,以稳定社会、抵御外敌和抗击大的灾害。也就是说,它承担着两方面的职能:一是统治,二是组织公共事务。
(2)其历史作用:1、在我国封建社会形成和上升时期,适应自然经济的要求,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民族融合,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和维护国家的统一。2、到了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但明清时期的中央集权在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有积极的作用。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地方行政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县制和行省制,直到今天还在沿用。
2、 中国古代著名的君主的政绩和重要的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应放在人物所处的特定的环境中考察所作所为的是非功过。
(1)清除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2)以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
(3)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归根到底是时代的产儿,总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不能苛求古人,也不能把古人现代化。
(4)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时代的主要的社会矛盾,找出社会发展的趋向,分析历史人物的言行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客观作用,并以此来判断他的行为的是非功过。
(5)评价的原则应该是一分为二的去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价的正确方法应是史论结合。
如:对秦始皇的评价:
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引起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灭亡。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3、正确分析古代农民战争兴起的原因,评价农民战争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引起农民战争的三大因素:封建暴政、土地兼并、天灾人祸。
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农民战争的最终结局不外乎三种:一是被镇压;二是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三是蜕变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建立起新的封建王朝。
历代农民战争各具的特点:秦末——首创;明末——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赋税制度。这些表明封建社会农民战争水平逐渐提高。
农民战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迫使新统治者吸取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局部调整封建生产关系,从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4、封建国家的分裂和统一
封建社会长达2300年的历史中,分裂是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从时间上看,国家统一逾千年,分裂时间不过几百年。从朝代看,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都是统一的王朝,汉唐明清的统治均在二百年以上,影响巨大而深远。从分裂时期来看,即使国家处于分裂时期也仍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许多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如秦始皇、隋文帝、赵匡胤、忽必烈等。从地位和作用来看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用大,超过任何一个分裂时期,如秦汉文化和世界影响,隋唐中华文化圈的形成。统一王朝所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共同原因:A、各地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根本原因)B、长期的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灾难,人民渴望统一。C、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民族融合不断发展,为统一提供条件。D、某一政权或力量的壮大能够担负起统一的重任。E、客观上其他割据政权的腐朽没落。此外,秦朝、隋朝、元朝统一天下和北宋统一南北除这五个共同原因之外,还有一些自身特殊的条件。如,秦嬴政广泛收罗人才,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隋文帝杨坚加强军队建设,做好了渡江作战的准备。元朝统治者采取了正确的战术方针。
国家统一意义深远: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民族融合、边疆开发、抵御侵略、提高国际地位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对国家的分裂,除了要看到它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迟滞、人民生活困苦等。但也要看到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客观发展,如多民族的融合、生活范围的扩展、经济文化的交流等。分裂之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中国古代统一之所以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主要原因在于: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中国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使中国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内向性;使中国需要有中央集权的机构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中国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性具有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3)文化传统,如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对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利作用。
(4)一批杰出历史人物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等为国家的统一奠基、巩固、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5)民族融合,民族间的关系愈益密切,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强化,从而形成统一的历史潮流。
5、关于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治国政策。其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作为一项完整的政策,最初萌发于战国,商鞅变法在秦国将这一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大力推行,在实践上到西汉武帝时被推向高峰,并成为后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奉行的基本国策。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一些思想家提出了“工商皆本”思想,驳斥了封建正统的重农抑商,黄宗羲把过去重农抑商转变为农工商并重思想。
重农即以农立国。原因是农业经济是古代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主要起了积极作用:①商鞅变法时,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秦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统一全国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②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保护小农经济发展、解除国家财政困难、支持对匈奴战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③总之,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并在实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应当给予肯定的。
但与重农相联系的抑商政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消极作用:①从农业和工商业的相互关系看,抑商政策过夸大了农工商之间的矛盾,用极端的办法去遏制工商业的发展,打乱了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②从商品货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相互关系看,抑商思想和政策阻碍了商品货币经济的正常发展,使自然经济得以强化,并由此造成了我国封建社会长期缓慢的发展。③从政治强制手段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看,抑商过多运用政治强制手段(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生活,从而在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危害。明清之际,使得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举步维艰。
五、单元兼小专题知识训练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一、选择题
秦汉时期,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巩固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据此回答1—9题。
1、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
A、商鞅变法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B、秦部署了全国统一的战略和策略
C、秦顺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潮流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 秦朝疆域南端的南海郡在今天的(    )
A、广东地区             B、广西地区              C、南沙群岛                           D、南海海域
3、 《秦律》中规定:百姓偷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要判处劳役,官吏地主等犯法,可用钱财赎罪免刑。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
A、非常严酷    B、官民犯法都要制裁    C、阶级性分明     D、是造成阶级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
4、 秦朝地方百姓如果打官司,按秦朝官吏职责,他应当首先找(    )
A、御史大夫          B、太尉       C、丞相           D、郡守
5、 右图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是(    )
A、战国时期各国商业的兴盛
B、秦国统一货币
C、秦朝以使用圆形方孔货币为主
D、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6、 汉朝实行的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是(    )
A、刺史制度    B、察举制     C、封国制     D、编户齐民
7、 读下图,下列关于西汉的叙述,正确的有(    )
如图:
①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 ②刺史制度发展的结果 ③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与此有关 ④郡与国互不统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西汉时期,使中央集权最终战胜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9、 西汉编户齐民制度是(    )
A、一种行政管理制度                          B、一种赋税制度
C、一种地方行政机构                          D、既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10、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时间范围内的有(    )
①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②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③东汉建立       ④张骞出使西域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西汉对匈奴的战争被看作是正义的和进步的,其依据是(    )
A、先进对落后的战争                         B、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反掠夺战争
C、单纯防御性战争                           D、反对外族侵略的战争
12、“一去紫台连朔漠(北方大漠),独留青冢(墓)向黄昏。”杜甫这句诗的典故出自于(    )
A、张骞通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文成公主入藏           D、昭君出塞
13.、被司马迁称为“凿空”的历史事件是(    )
A、昭君出塞     B、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C、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D、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4、汉朝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影响最远可达(    )
A、中亚                 B、西亚                  C、南亚               D、欧洲和非洲
15、西汉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
A、印度半岛南端           B、马来半岛             C、孟加拉湾           D、马六甲海峡
16、要了解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可查阅正史(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三国志》
17、西汉政府官员桑弘羊主张对外贸易中低价出口、高价进口,这反映出当时的对外贸易(    )
A、以打开国外市场为目的                       B、经济目的大于政治动机
C、为谋求外贸的出超                           D、必然导致外贸入超
18、楼兰是位于我国新疆境内的农业发达的绿洲,是______的交通枢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过重要作用(    )
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河西走廊                                                  D、亚欧大陆桥
19、右图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仪器,其功能是(    )
A、测定航行方向
B、测定地震方位
C、演示天象
D、预测地震
20、张仲景之所以被后人称为“医圣”,主要是因为他(    )
A、开创了中医“望、闻、问、切”的传统诊断方法            B、最早提出了病理学说
C、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D、是世界上第一位采用麻醉法的医生
21、汉献帝时修一条农用灌溉水渠,计算土方可采用下列哪本书介绍的方法(    )
A、《九章算术》           B、《黄帝内经》              C、《太平经》           D、《墨经》
22、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政府设丞相      C、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D、皇权至高无上
23、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治史思想的史学家是(    )
A、司马迁              B、司马相如              C、班固               D、司马光
二、材料解析题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昭君出塞
材料三:                                          材料四:
“汉委奴国王”金印
请回答:
(1)昭君出塞在什么时候?有何意义?
(2)材料一、二体现了汉朝怎样的民族政策?你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3)材料三反映的史实说明了什么?
(4)材料四中“大秦王安敦遣使”至东汉是在什么时候?有何意义?
(5)四则材料反映的史实相似吗?为什么?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
材料二     汉景帝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宝,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材料三     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所表述的思想是什么?
(2)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以上思想一直占主导地位,试评述其作用。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长信少府(夏侯)胜曰:(汉)武帝虽有攘夷狄、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侈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蓄积至今未复。无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
——《前汉书·卷75夏侯胜传》
材料2  太仆王舜、中垒校尉刘歆议曰:“……孝武皇帝(汉武帝)愍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乃遣大将军,骠骑(将军)……北攘匈奴,降昆邪十万之众置藩属国,起朔方以夺其肥饶之地……功业既定,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实百姓……至今,累世赖之。”
——《前汉书》
材料3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武帝)初定,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遂畴咨海内,举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前汉书》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对汉武帝的评价有何原则不同?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2)材料2和材料3根本相同之处是什么?材料3主要从什么角度来肯定汉武帝?
(3)材料3认为汉武帝的缺憾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据此应得出什么结论?
三、问答题
27、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两汉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各族关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28、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绸络绎不绝地运往中西亚和欧洲各国。因此,人们将自我国长安往西,经甘肃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再经今伊朗和两河流域直抵欧洲的东西交通、贸易的通道,称为丝绸之路。这是古代历史上里程最长的一条国际性贸易通道。
(1)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汉朝史实论述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
(3)张骞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是什么?
(4)两汉时期,我国对外交往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为什么?
(5)如果开发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业,下列哪个景点会在其中(    )
A、白马寺                B、昭君墓              C、始皇陵                D、孔庙
29、秦汉时期文化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从秦汉文化的辉煌成就中归纳秦汉文化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CADDD    ACDDB    BDBDA    CDABC    ADA
二、材料解析题:
24、(1)西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四十多年间汉匈双方和睦相处。
(2)和亲政策。和亲从根本上说,其目的是为封建统治者自身的统治利益服务的,属于政治联姻,但客观上有利于消除民族隔阂、缓和民族矛盾,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融合,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3)汉朝与日本交往密切。
(4)166年。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5)不相似。材料一、二反映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是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材料三、四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只要答出类似意思即可)
25、(1) 所表述思想:“民本”、“农本”思想。
(2) 作用:“民本”、“农本”思想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与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
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本”思想不
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过,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民本”、“农本”思想的积极作用仍是主要的。
26、(1)材料1认为汉武帝过大于功,材料2认为功大于过。同意材料2的观点。理由:①匈奴兴起后不断强大,从战国后始终是中原地区的一大威胁,不解除这一威胁,汉政权不能巩固,先进的生产方式必遭严重破坏。②武帝时国家空前强盛,具备了打匈奴的条件,应该抓住时机,不是滥用民力。③打匈奴虽耗费巨大,但成功之后,既改变政策,又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汉朝仍然强盛。
(2)都对汉武帝大力肯定。汉武帝一系列开创性措施,为后世确立统治规范。
(3)改变了文景时期休养生息政策。作者观点不对。因为文景时期社会仍然贫困,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恢复发展经济是正确的。汉武帝时国力富足,解除匈奴的威胁便成为十分必要和可能的,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结论:评价历史人物,必须把他们放在各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看其能否解决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而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标准来衡量。
三、问答题:
27、两汉民族关系以地域性特征为主,表现为:①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如西南夷和百越;②西部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如西域各族;③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如匈奴对两汉的掠夺和两汉对匈奴的反击。
两汉民族关系的基本趋势是强大统一的中原王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和开发,促进民族间的联系和融合,边疆各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双方虽有战争,但友好往来和合作是主流,反映出中原农耕文明的先进性,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28、(1)为了联络大月氏等夹击匈奴。
(2)使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中原与西域各国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在张骞出使西域的基础上开通了后来著称于世的丝绸之路。
(3)不畏艰险,敢于开拓的精神。
(4)张骞出使西域及击败匈奴的骚扰,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关中地区尤其富裕繁荣;秦汉时期我国造船和航海等技术不够发达。
(5)C
29、原因:①秦统一,汉强盛,政治稳定,大一统局面形成。②与欧洲相比,中国封建制度早于西方千年,制度先进。③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经济繁荣。④实行对外开放格局,开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交流频繁。⑤统治阶级比较重视,如汉武帝兴办太学,推广儒学。③秦汉文化是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又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汉文化具有一些突出特点:①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秦建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统一国家,以法家思想治理国家;从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文化。秦汉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格局形成。随着边疆各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中华民族文化。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秦汉时期,交通发达,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华文明广泛外传至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等,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同时,中亚、印度文化随着丝路流人中华。西域成为当时世界几大文明汇聚处。③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秦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的问世、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表明那时的文化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科技文化领先世界地位确立。④气势恢宏。秦汉大一统局面形成,涌现一批令世界瞩目的文化成果,巨龙般的万里长城,再现横扫六国的秦陵兵马俑,史学巨著《史记》等,都表现出秦汉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宏气势。
单元总复习与小专题梳理
中国古代史第三章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阶段特征
1、  总体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2、  具体特征:经济上,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达下基础。文化上,佛教得到进一步传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上的反佛教斗争也时有发生。
二、重要历史概念
1、士族: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生活奢侈腐化不求上进,士族以外的第著称庶族。它形成于汉魏之际,西晋时得到巩固,东晋时达到鼎盛,南朝时逐渐衰落,庶族地主逐渐取得统治地位。
2、江东地区:也叫“江南”、“江左”,早在先秦就已问世,但其现代意义起源于唐朝。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个道,其中就有江南道;唐玄宗又将江南道细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此后地道的江南的重心逐渐稳定在今苏南、浙北一带,直至今天。
三、重要历史知识
1、魏晋南北朝经济
结合史实简要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河南方经济的各自特点,并说明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特点:北方经济特点是反复的破坏和恢复。经历从东汉末年的破坏时期到曹魏窒息进出年的恢复时期,从西晋后期只是流过的破坏时起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的恢复时期;南方经济的特点是持续的开发。在三国的孙吴政权统治时期,南方地区得到了初步的开发,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原因:北方地区战乱频繁,在东汉末和西晋至十六国时期发生两次大规模战争,导致经济的严重破坏。从战乱中先后统一北方的草为何北魏政权分别采取了重视农业、实施均田制的措施,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江南地区未发生严重的战乱,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2、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魏晋南北朝文化是怎样体现这一哲学原理的?
①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乱连绵。人民深受战乱之苦,渴望得到虚幻的安慰,统治阶级需要用宗教麻痹人民维护自己的统治,因此导致佛教盛行。随着佛教得胜行将难友大量佛寺,北方出现石窟,宗教化成为流行的艺术品类。由于佛教的盛行加重了人民的苦难,因而出现了以范缜为代表的反佛的无神论思想;②这一时期腐朽的士族制度盛行,政治黑暗,出现了对黑暗现实不满的《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③北方民族《敕勒歌》和《木兰辞》则是对塞外风光和北方战乱的写照;④优于北方民族融合的加强,社会经济的恢复,才出现了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魏晋南北朝宗教状况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反映南朝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概述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并举例说明这一现象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现象:佛教的盛行;
原因:佛教教义固有的迷惑性;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易于接受宗教信仰
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
发展过程: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法,佛教在我国逐渐传播,南
北朝时期空前盛行。
影响:寺院广占土地和劳动力,加重社会经济负担;统治阶级崇佛,政治黑暗;对建筑、
艺术、文学等各方面产生广泛影响。如石窟艺术、佛教流行,及引发范缜对神不灭谬论的批判。
四、单元相关专题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重心,后来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原因: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建设和发展;②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③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④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⑤南方地区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
过程:①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政治和经济中心相一致;②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③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④五代时经济中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超过北方;⑤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由北方移到南方,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⑥明清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与发展。
特征:一是北方人民的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十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难以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启示:①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②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③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2、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提出及不同时期的变化
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仁”时期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的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款刑薄赋。
西汉时期:董仲舒要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倡导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学日益神秘化和官方化。
魏晋时期: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萧粱时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宋朝时期:宋代的哲学思想主要是理学,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南宋的朱熹是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服务。
五、单元兼小专题知识训练
单元练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选择题
1、南北朝时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新兴封建城市开始出现;B、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广泛种植;
2、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江南迅速开发;B、士族庄园经济和寺庙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C、商品经济水平较高;D、中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3、江南土地大量开垦是在()
A、三国时期;B、西晋时期;C、东晋南朝时期;D、东汉时期;
4、东晋南朝时我国江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
A、三吴地区;B、鄱阳湖地区;C、洞庭湖地区;D、岭南地区;
5、促成南朝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A、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B、水利工程的兴修,良田的开垦;
C、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传入;
6、从各主要时期江南得到发展的条件看,最有力的条件是()
A、科技发展;B、政策调整;C、民族融合;D、阶级斗争;
7、下列哪一项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A、南方生产条件和环境比北方优越;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C、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先进、劳动力需要量大;
D、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8、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发展状况总的趋势是()
A、环境状况恶化;B、环境状况良好;C、环境破坏缓解;D、环境破坏加强;
9、通观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进程,下列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各民族之间不断迁移、共同杂居、互通婚姻的过程;
B、各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过程;
C、各民族之间互学优点、扬长避短、共同发展的过程;
D、各民族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文化交流的过程;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以在我国迅速传播的社会条件是()
A、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广;B、战争使社会动荡、人民痛苦;
C、寺院经济的发展;D、封建文化的发展;
11、佛教广为传播,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绘画题材;B、建筑风格;C、哲学斗争;D、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12、范缜反对佛教主要是因为()
A、佛教宣言神学唯心主义;B、佛教压抑了人民的反抗意识;
C、佛教虚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D、佛教代表了士族的腐朽思想;
13、荀况、王充、范缜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人的精神岁肉体消亡而消亡;B、批判迷信鬼神思想;
C、雷风雨是正常的自然现象;D、揭露佛教对人民的欺骗作用;
14、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和反的观点相同的是()
A、人定胜天;B、学以致用;C、大自然有其客观规律;D、人的精神与肉体共存亡;
15、南朝时,范缜著《神灭论》主要是批判
A、佛教“转生来世”的谬论;B、梁武帝“君权神授”的主张;
C、董仲舒“天人感应”的观点;D、道教的“无为”思想;
16、土地集中的最主要危害是()
A、导致地方割据;B、激化社会矛盾;C、政府收入减少;D、阻碍生产发展;
17、我国古代的农学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锄不一水旱功息,必获丰年只收”。这主要是强调()
A、农作物必需因地种植的观点;B、抓紧农时进行耕作的观点;
C、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D、如何选种、浸种、施肥;
18、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吏的标准是()
A、考试成绩;B、道德水平;C、出生门第;D、德才兼备;
1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外国文化输入主要来自()
A、东罗马;B、朝鲜;C、印度;D、日本;
20、“建安文学”的特点不包括()
A、内容充实、关注现实;B、苍凉悲怆,富有进取精神;
C、慷慨激昂,富有生气;D、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1、中国古代书法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始于()
A、秦朝;B、东汉;C、三国;D、唐朝;
22、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的佛像造型风格相似;B、崇佛与反佛斗争激烈;
C、南北民歌风格差别不大;D、农学与地理学没有取得新的成果;
23、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艺术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是()①绘画②书法③雕刻④建筑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二、材料题
24、材料一:(萧)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指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指点萧子良)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指范缜)是也,贵贱虽处处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子良不能屈(之)。
——摘自《梁书·范缜传》
材料二: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存?
——范缜《神灭论》
材料三:今人之质,质有知也;木之质,质无知也。人之质非木质也,木之质非人质也。安有如木之质,而复有异木之知哉?
——范缜《神灭论》
材料四:问曰:“知此神灭有何利用邪?”(范缜)答曰:“浮屠(指佛教)害政,桑门蠢俗,凤惊雾起,弛荡不休,吾哀其弊,振思其溺……又惑以茫昧之言,惧以阿鼻(指地狱)之苦,诱以虚诞之辞,欣以兜率(指天堂)之乐……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堕逊,货殚于泥木……耕而食,食不可穷也,蚕而衣,衣不可尽也。下有余而其上,上无为以待其下。可以全生,可以匡国,可以霸君,用此道也。”
——范缜《神灭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范缜说明了什么道理?其目的何在?怎么看待范缜这个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其观点的核心。这个观点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其观点的内容和核心。材料二和材料三实际是反驳佛教中的哪种理论?
(4)根据材料四,说明范缜撰写《神灭论》的背景是什么?动机是什么?材料四认为佛教危害最大的理论是什么?
25、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或水,不待贾而足,物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五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也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也数十万顷,膏腴上地,留值一金,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请回答:
(1)材料一放映南方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三反映南方经济状况有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6、材料一:《管子》曰:“一民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圣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传曰:“人生不勤,勤则不匱。”古语曰:“力能胜贫,谨能胜祸。”盖言勤力可以不贫,谨身可以避祸,故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国以富强。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战之赏。
——摘自《齐民要术》
材料二:夫财货之生,既艰难矣,用之又无节。凡人之性,好懒惰矣,率之又不笃加以政令失所,水旱为灾,一谷不登,腐相继。古今同患,所不能正也。穷窘之来,所以有渐。
——摘自《齐民要术》
材料三:其有五谷果瓜非中国所殖者,存其名目而以种莳之法,盖无闻焉。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而不录。
——摘自《齐民要术》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作者所谓“一谷不登,腐相继”的原因有哪些?为此,作者阐述了什么对策?但又忽视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
(2)据上述材料,归纳材料中体现出的作者的经济思想。
(3)简要评价材料所体现的作者的经济思想
三、问答题
27、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并简要说明上述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特征对南北朝后期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
28、用史实简要说明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发展的共同点,并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特点。
29、读下列三位思想家的图片:
图1  荀子像                 图2  王充像                图3  范缜像
据此回答:
(1)三位思想家的共同点是什么?
(2)三位思想家各自有哪些主要主张?
(3)他们的主张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答案
一、选择题
BCCAA\CCCCB\DACDA\BBCCD\CBB
二、材料题
24、(1)指出了人生的富贵贫贱只有偶然的际遇,并非是先天注定的。否定了佛教因果报应理论,揭露了统治者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真实面目。范缜关于富贵贫贱由偶然因素决定的学说,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反映了当时人们认识自然水平的局限性。
(2)形体和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比较全面、准确地解释了形神之间的依存和区别的对立统一关系。
(3)强调有知与无知,是由不同的物质实体决定,从而肯定了不同物质有不同的作用,精神作用是人这种物质实体特有的功能。反驳了佛教“形神相异”、“形亡神存”的唯心观点。
(4)背景:佛教空前盛行。动机:忧虑佛教盛行的危害,力图从理论上反对崇倡佛教。危害最大的是人死后,灵魂可以上天堂,可以下地狱,即因果报应说。
25、(1)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东晋南方地广也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
(2)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3)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重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26、(1)奢侈浪费,人性懒惰,政策法令不当,自然灾害。但忽视了残酷的封建剥削
(2)认为农业生产发展了,国家才能富强;而国富民有,社会才能安定;主张勤能致富,反对懒惰、奢侈;主张积蓄,轻视商业。
(3)作者持这种思想明显地受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在当时的情况下,作者重视农业的基础作用是正确的。贾思勰认为“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主张勤奋、积蓄,反对奢侈等,是中华民族传统经济、文化思想的瑰宝;但他看不到农工商的关系,轻视商业的作用,这是历史的局限。
三、问答题
27、特征:①南方开发。大量的北方人口由于战乱先后南渡,为南方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南北方经济的差距缩小。②北方经济的破坏和恢复北方地区的经济经历了东汉末和十六国两次大破坏,曹魏政权的重农政策河北威均田制对恢复北方经济起了重要作用。③各民族生产方式的的相互影响与接近。北方游牧经济和中原农耕经济相互影响和借鉴,均田制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
影响:加强了民族融合,缩小了南北方的差距,为结束长期的分裂战乱的局面和建立统一政权奠定了基础。
28、共同之处:①科学技术都有显著成就:南朝祖冲之在精确计算圆周率等方面成就突出;北朝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南北生产技术都有发展。②佛教广泛传播,并对文化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北方的石窟艺术,南方的佛寺建筑都反映了这一影响;同时反佛也有发展,南朝范缜《神灭论》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北朝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先后灭佛。③民歌大为盛行:
发展趋势:①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得以延续;②中原文化吸收少数民族的长处,有了进一步的发展;③这一时期的文化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为隋唐文化的辉煌打下重要基础。
29、共同点:唯物主义思想家;
主张: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刮风下雨、春生夏长是自然的正常现象;他还主张“知天命而用之”,既掌握自然的变化顾虑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王充认为万物有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的事物;他反对天人感应说,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不为鬼”。
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亡,他发展了东汉王充的观点。
影响: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自然科学的传播和发展
单元总复习与小专题梳理
中国古代史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一、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
具体特征:
1、政治上,封建国家统一强盛,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农业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外经济交流频繁。
3、文化上,世界领先、全面辉煌、兼收并蓄、影响深远,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4、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边疆少数民族有了较大发展,同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
5、对外关系上,对外交往空前、对外交通发达、对外政策开明。
二、重要概念:
1、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社会经济背景、主观目的、相关城市河段、深远影响。
2、唐太宗政绩:具体表现及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有哪些。
3、隋唐制度革新: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各有哪些政策、确立和发展这些制度的主观目的和深刻社会根源是什么、这些制度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有哪些、能否达到实行的主观目的、客观影响有哪些。
4、唐朝商业城市:典型代表有哪些?这些城市的特点有哪些?形成这些特点的共性与个性原因有哪些?
5、唐朝对外友好交往:交往的地区国家、采取的政策、相关的路线、总的特征、形成此特征的原因。
6、隋唐科技:进入新阶段的表现、原因、影响。
三、问答题:
对外交往:
简述唐朝交往的特点、形式、原因、作用和启示。
主要特点:①广泛对外开放,与各国交流;②同亚洲国家交往最为密切;③兼容并蓄,吸收和容纳外国先进事物;④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主要形式:使节往来、派留学生、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
原因:①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有发展对外交往的基本条件,也吸引了各国人前来学习和贸易。②唐朝开辟了发达的海陆对外交通,便于发展对外关系。③唐朝有辽阔的疆域和和睦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对外交往。④唐朝统治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兼收并蓄。
作用:①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②使唐朝学习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化科技,进一步促使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启示:①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发展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③坚定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面,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文化:
唐朝诗歌繁荣的历史根源有哪些?
①唐代社会经济高度繁荣。②唐朝是庶族地主上升发展时期,庶族地主知识分子起了一定作用。③科举制度起了一定作用。④政府政策相对开明,用于诗歌的创作和发展。⑤各种文学艺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⑥唐诗的繁荣也是诗歌自身发展的结果。
民族关系:
1、概括说明唐朝灵活处理民族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设置行政机构。如 ②战争:如? ③册封:如? ④和亲:如? ⑤会盟。史实?
2、唐太宗说:“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据此回答:
(1)就汉武帝对匈奴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请具体说明。
(2)简述唐太宗推选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
(3)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1)否(不符合)。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和联系。
(2)表现: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或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汉武帝以战争征服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
(3)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
经济:
1、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的局面,这一局面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唐朝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当时扬州城市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见教材)
2、为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唐朝和清朝前期封建政府采取了哪些相同措施?归纳唐朝和清朝前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不同表现。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对社会进步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
同:保证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调整赋税制度,减轻农民负担;推广农作物种植范围;加强中央集权,实现统一和社会安定。
不同:唐朝江南地区发展迅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清朝前期推广高产农作物,粮食产量提高;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影响:促进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巩固统一和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科技思想文化发展。
3、隋唐、明清时期我国的土地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试分别概括其有利条件并分析其产生的共同影响。
有利条件:隋唐时期: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曲辕犁和筒车提高了生产力;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茶树的栽培和种植。
明清时期:一条鞭法实施纳银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地丁银制度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更名田调动了农民垦荒积极性;高产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共同影响:都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人口增长,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政治:
概述汉武帝、唐太宗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革新举措及其相同影响。据此谈谈你的认识。(13分)
举措:汉武帝:(1)实行刺史制度,使监察制度更加严密;(2)实行察举、征召等人才选拔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唐太宗:(1)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体系;(2)完善了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3)调整健全了府兵制。(10分)相同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促成了封建社会兴盛局面的形成。(2分)认识:制度创新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条件。(1分)(如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四、单元相关专题(梳理)
小专题一: 治乱兴衰
一、治世(盛世):(阅读材料不包括)
(1)文景之治(措施、作用、经验)
(2)贞观之治(背景、内容、作用、经验)
(3)开元盛世(原因、表现、影响、经验)
(4)康乾盛世(原因、表现、影响)。
二、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
(1)叛乱战争:清三藩之乱。
(2)政变;唐玄武门之变,宋陈桥兵变,明靖难之役。
(3)官僚争斗和专权:明后期东林党事件、明末魏忠贤等
三、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
(1)秦朝:陈胜、吴广起义(时间、经过。意义)
(2)隋末:瓦岗军、河北义军和江淮义军起义。
(3)明末: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原因、经过、特点、口号、作用)
四、正确认识封建盛世的历史地位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某些朝代曾出现过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这常被誉为“盛世”。这些盛世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是:①统治阶级目睹和认识了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这是根本原因。如实行轻徭薄赋,与民农时的一些政策,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②统治阶级的代表即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纳谏、用人等,以及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③良好的安定统一的社会环境。④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盛世的物质前提。另外还有科技的新成果等。对于这些盛世局面的认识,我们一方面要肯定它的进步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尽管处于盛世,封建社会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变,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尤其是广大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没有变。
五、治乱兴衰与上层建筑
1、封建盛世主要出现在王朝初定和统治中期;共性在于统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家富庶,天下相对升平。封建乱世一般产生于国家动荡和统治后期;类别大致有强藩坏国、权臣变害、宦官乱政与女宠之祸。
2、兴衰盛乱的原因条件很多,取决于统治者的素质能力,决定于治国者的方针制度,根本上受制于封建制度本身。衡量上层建筑的关键是看能否反映以民为本、励精图治和连贯执行优良政策等三个问题,能否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百姓地主利益冲突和不同民族往来纠纷等三种关系。
练习:
D1.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D2.通过秦末、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改变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结构
C.消灭了大批官僚地主     D.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
D3.“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强调“存百姓”思想
D4.下列哪一项内容与唐玄宗有关
A.戒奢从简,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宝   B.虚怀纳谏,知人善任,量才受职
C.破格用人,创立自荐求官制度     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和禁建新寺
C5.西汉与唐朝兴盛的共同原因是
A.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B.实行十五税一
C.生产关系适宜生产力的发展  D.减轻刑罚,废除肉刑
1.在中世纪史上,我国综合国力在总体上居世界前列,这得益于几次封建盛世的作用与影响,但大约在明清之际,逐渐落后于世界。请回答:
(1)西汉、东汉、唐、明四朝初年的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方针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简述其原因。
(2)其具体措施有何共同点和侧重点?
(3)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的一百余年间,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封建社会末期最为繁盛的百年之治——“康乾盛世”,但历史只过去了短短的40余年,中国就迅速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说明“康乾盛世”的表现,并结合当时中外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盛世局面迅速消逝的原因。
(4)从我国封建社会的兴衰过程谈谈你如何认识封建盛世?走在世界前列的封建时代的中国在明清之际逐渐落后于世界这一历史,对当前的中国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共同治国方针:休养生息。原因:①均吸取了前朝暴政害民亡国的教训;②统治者都参加或经历过前朝末年的农民战争,注意到农民起义的巨大力量;③社会长期战乱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统治者意识到恢复发展经济的重要性;④各朝初年统治者大都勤政爱民。
(2)措施的相同点:①采取宽舒政策,减免赋税徭役,鼓励农耕。②任用贤能,整顿吏治。
措施和侧重点:①西汉重在重农、减轻田租和减轻刑罚;②东汉重在解决奴婢问题和整顿吏治;③唐朝重在制度的调整,采取均田制、租庸调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④明朝重在强化君主专制奖励垦荒和实行屯田、推广植棉。
(3)“康乾盛世”的表现:①政治清明,社会稳定;②边疆地区得到巩固和发展;③经济发展迅速,耕地面积扩大,国家财政收入增加;④人口大量增加;⑤资本主义萌芽得到缓慢发展。
迅速消逝的原因:(1)“康乾盛世”期间的西方国家:①工业革命开展并基本完成;②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向深度和广度发展;③资本主义加紧对外侵略步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2)“康乾盛世”期间的中国:①长期推行“闭关自守”政策,造成中国日益落伍于世界;②大兴文字狱及沿袭明朝八股取士制度,禁锢了人民的思想;③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影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④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束缚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侵略,力图使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理想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西对比,中国渐趋衰落。
(4)认识:封建盛世政治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是值得肯定的,但它也打上了阶级烙印,农民仍深受沉重的压迫和剥削。
启示:①统治者闭关自守,盲目自大,使盛世迅速丧失;②坚持改革开放,跟上世界潮流;③调整生产关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④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提高民族凝聚力;⑤重视科技教育,增强综合国力。
小专题二: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环境
一、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和谐):
1、战国时期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
2、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战乱,中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两汉时期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
3、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圩田更加普遍;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很大影响。
4、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激增,与水争地的现象更为普遍,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显露并进一步激化。
5、近代以来科技革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当今社会应重视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特别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要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
二、垦荒与人类生存环境
我国古代自远古到西周,耕垦的区域仅限于中原与关中部分地区,境外广大土地资源没有利用,境内也还有荒地没有开垦。进入东周后,由于人口的增多,土地私有制的萌芽、产生和确立,以及增强国力的需要,开发土地资源的要求大为增强。在政府的组织和鼓励下,战国时韩、赵、魏三国的垦荒工作已取得很大成效,中原荒地大力减少,关中秦国荒地也得到迅速开垦。秦汉时期不仅内地垦田面积不断扩大,同时随着国家疆域的开拓,垦田迅速向边远地区扩张,如秦始皇曾迁内地人民到珠江流域和河套一带垦荒。汉武帝在西域屯田。三国时期曹魏组织农民和士兵屯田。西晋和北魏、隋唐,先后实行占田制、均田制,将大量空荒土地分给农民开垦种植,同时又实行屯田,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隋唐以后历代王朝也都重视动员和组织人民开发利用土地,如明初,太祖皇帝鼓励垦荒,减免赋税,实行屯田。清初以督垦荒地的成绩,作为对地方官吏奖惩的标准。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与劳动人口一样,同是中国古代经济兴衰、国力强盛的标志。发达兴盛之时必是户口殷繁,桑拓满野;而萧条衰败之时则是千里无烟,鞠为茂草。中国古代国家重视人、地这两个农业生产力主要因素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发展,甚至出现繁荣局面的决定性条件。
但盲目垦荒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如历史上黄河流域本是一个宜农宜牧的地区,滔滔黄河横贯东西,两岸草原、森林、农田交错,到处是青山绿水。所以,黄河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是,由于我们的祖先不懂得生态平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消耗的木材。粮食日益增加,就加速了开垦土地,砍伐森林,毁坏草原,年复一年,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使昔日的肥田沃土,逐步变成了今天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据不完全统计,在方圆1 公里的土地上,沟道总数达20万条以上,地面支离破碎,黄土裸露,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使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害最严重的河流。再如明末以来长江上游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人口膨胀、山地陡坡垦殖形成一个怪圈,使森林大量耗损造成水土流失的不可避免性。
三、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与人类生存环境
(1)春秋时已经有邗沟;春秋楚国孙叔敖修芍陂
(2)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在成都修筑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修筑郑国渠。
(3)秦朝开通了灵渠
(4)隋朝开通大运河
运河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我国东部平原气候干燥,雨量不均匀;各自然河流的大大小小冲积扇镶嵌交叠,地面起伏,给运河保持载船的水量带来困难。例如,黄河冲积扇与发源于鲁西、鲁中南山脉的河流冲积扇相互交叠地区,运河必须建造众多船闸才能通航。太湖是个沉降区,吴江城南方塔之顶与海宁长安坝水面相平。这就使运河一定要建设众多的闸门。许多河段无牵引是无法通行的,限制了船行速度和运河的承载量,历代统治者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时疏浚,漕运给社会财富带来极大浪费。运河与农田水利灌溉相互争水,从王安石变法时就开始了,尤其到了明清时期,运河沿线诸水源皆不准用于灌溉,遂引发社会问题。京杭大运河的堤岸阻碍运河以西地区的排水,使运西地区常遭受洪涝之灾,土壤逐渐盐渍化。我们应该全面地考察和估价我国运河的作用和影响。
四、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中国古代的人口
(1)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
(2)西汉末年达到5059万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3)从秦代到清康熙元年,除两宋和明代中期,我国人口曾达到1亿左右外,一般都在6000万徘徊。
(4)从清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了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
2、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
(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
(2)北方人民南迁。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4)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5)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
(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
(3)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4)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5)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4、中国古代的人口政策的经验教训
国家促进、鼓励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兴盛。但人口的过多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消极后果。如滥垦滥伐、盲目开荒、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因为当人类自身的生产同物质资料生产互成比例协调发展时,人口的增长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反之,则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人口偏多或偏少,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延缓作用。
练习:
C1.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①北方经济恢复和江南经济发展的结果  ②是统治者迫切 要求维护国家统一局面的集中反映  ③是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的见证④国都粮食供应主要依赖于南方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B2.下列诗句里能反映隋唐农业发展特点的有:①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②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 ③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④药圃茶园为产业,野糜林鹤是交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四年,(唐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矣。”                                     ——摘自《贞观正要》
材料二  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主罢役。”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道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
——摘自《旧唐书·马周传》
回答:
①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在罢修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②基于上述目的,唐太宗采取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怎样的局面?
③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综观这三条材料.对唐太宗统治应如何认识?
答案:①他们的共识是,如果滥用民力,将会导致人心离散,政权覆亡。唐太宗罢修乾元殿是为了维护开创不久的基业,避免重蹈秦始皇、隋炀帝的覆辙。
②唐太宗调整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切实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等措施,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
③从与民休息变为苦役百姓。
④唐太宗的统治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农民的基础之上的。他即位之初,善于纳谏,励精图治,征发的徭役相对减轻。取得一定业绩后,情况不同了。在封建社会中,即使“贞观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人民的徭役负担也是不轻的。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上长江荆江大堤溃决次数统计
朝代
年代
决堤次数
平均时间
东晋
317~420年
1
103年
南北朝
420~589年
3
56年
隋唐
581~907
0
0
南宋
1127~1279年
2
76年
明朝
1368~1644年
30
9.2年
清朝
1644~1911
55
4.9年
材料二 凡五岳及名山能蕴灵产异,兴云致雨,有利于人者,皆禁其樵采。
摘自《唐六典》卷《虞部郎中》
材料三 乾隆后期,湖北江汉两岸“百姓生齿日繁,圩垸日多,凡蓄水之地,尽成田庐。”
摘自《清高宗实录》卷147
材料四 据清朝前期人口统计:顺治十八年,全国人口约19200万,至乾隆五十九年,全国人口约31000万。
回答:
①据材料一的统计数字,概括出反映的现象。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②综合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传统农业、人口、生态环境三者相互关系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现象:宋代以前,长江水患较少,唐代无决堤现象;明清时期水患日益增多。原因:长江流域开发较晚,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态保存较好;长江沿线的湖泊和众多的支流,可以调节干流流量和流速;唐代法律禁止砍伐森林,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人口增殖快,对土地的需求急剧增长;我国以农业立国,明清统治者都采取鼓励垦荒的政策;围湖造田,与水争地,盲目垦种,破坏生态平衡。
②关系:传统农业需要大量的人力保证,必然刺激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必然加大对土地的需求;奖励垦荒,围湖造田,与水争地,对土地资源过渡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水患增多。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感到人口的压力,始于清代。中国汉代人口约6000万,到1000多年后的明代初期依然是6000万,明万历中期(16世纪末)增殖到1.5亿,到清初又降到1.2亿。康熙末年(17世纪末),人口恢复到明代万历中期水平后,继而出现空前的人口高峰期。乾隆十八年(1753年),在册人数1.83亿。道光十三年已达4亿,在80年间增长了一倍
        引自《羊城晚报·为何清代人口空前膨胀》1998年3月2日
材料二 清代处于“近代前”的经济增长期。边陲地区的开发,高产作物蕃薯、玉米的引进,中国人几乎吃用植物粮食的习惯,等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社会安定与经济的持续增长的所谓“康乾盛世”比历代时间都长。而且康熙、雍正和乾隆祖孙三代主政时间长达134年,有利于保持政策连续性。他们又都尽心尽责,精明能干,多有进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又下诏“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继而实施“摊丁入亩”和赋税改革,历史上首次取消了人头税。
        引自《羊城晚报·为何清代人口空前膨胀》1998年3月2日
材料三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畜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        引自《清高宗实录》卷910、卷1147
材料四 在人口膨胀的压力下,移民成为人口的“宣泄阀”。……尤其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流徙城市的人群因无业可就,沉淀形成一个由流氓、乞丐、小偷、赌徒、迷信职业者和杀人越货者等组成的次生社会群。帮会团体也因之兴起,成为社会动荡不安之源。晚清再现的连绵不断的宗族械斗、土客械斗,究其实质,也同地少人多,为争取生存空间有关。人口膨胀实际上也是酝酿大小农民起义的潜在原因之一。
引自《羊城晚报·为何清代人口空前膨胀》1998年3月2日
回答:
①从材料一可看出,清初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据材料二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②据材料三、四分析清初人口问题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和影响。
③上述材料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历史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①特点:人口空前膨胀,是近代以前人口最多的朝代。原因:A、新的农作物的引进有利于解决增加人口的吃饭问题。B、康乾盛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C、摊丁入亩的实行,隐瞒人口的现象减少。
②人多地少,导致破坏生态平衡的盲目开荒;过剩人口流入城市,形成诸多邦会、黑社会等民间团体和一些丑恶现象,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是农民起义爆发的潜在原因。
③人口的增长要和物质资料的增长相适应;必须实行节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五、知识训练:
一、选择题
1.秦隋两个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
A.制订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B.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上运输通道
C.修筑了大规模军事防御工程
D.推行了以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的统治方法
2.隋朝大运河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  )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3.开元盛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唐玄宗励精图治       B.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对外交往频繁
4.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的意义在于      (  )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制约,提高工作效率
C.加强集权          D.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5.隋唐实行的科举制                                                  (  )
A.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社会基础  B.首创了中国古代选官的标准
C.培养了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  D.对中国教育文化产生了消极影响
6.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实行及完善,体现了                                    (  )
A.魏晋南北朝士族势力已被摧毁
B.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C.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成熟
D.繁荣的封建经济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
7.隋唐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                (  )
A.科举制有利于选择人才
B.科举制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
C.科举制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适应中国国情
D.科举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8.隋文帝对府兵制进行改革的特点是                                        (  )
A.实行兵将分离  B.增加军府数量  C.出兵自备兵器  D.实行军民同籍
9.募兵制与府兵制相比,其后果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士兵来源  B.兵士待遇  C.农民负担  D.兵将的隶属关系
10.唐前期关于“庸”的规定对农民的影响有                             (  )
A.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B.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D.刺激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11.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B.增加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C.放松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调整农民对地主的经济依附关系
12.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和中期实行两税法的相同实质是                     (  )
A.增加政府收入          B.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C.对农民剥削程度的降低      D.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3.唐初与北魏赋税制度的不同之处是                                   (  )
A.按土地为主征税         B.按人丁标准征税
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D.与土地分配密切相关
14.唐两税法实施意味着                                               (  )
①租调制已经被废止        ②赋税标准转为以财产为主
③大大减轻农民的负担       ④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势头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15.对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诗句“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回”的理解不对的是   (  )
A.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
B.放火烧山,开垦山地的现象较为普遍
C.江南经济尚未开发,仍为刀耕火种
D.向山要田,对生态平衡不利
16.两税法实行后,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这是因为                       (  )
①两税法以农民为主要征税对象    ②地主将赋税负担转嫁给农民
③政府额外征税的现象较严重     ④农民资产不多,田地不少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7.唐朝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方针,而“抚九族以仁”。这说明   (  )
A.唐朝主要用军事手段解决民族问题   B.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朝和各族政权一直和睦相处     D.唐通过册封政策巩固边防
18.唐朝时,边疆少数民族首领在政治上的共同倾向是                     (  )
A.统一本民族各部落      B.建立本民族政权
C.接受中央政府领导      D.与唐朝皇室通婚
19.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使吐蕃与唐盟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B.使吐蕃和唐“和同为一家”
C.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D.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20.是时可汗上书恭甚,言“昔时为兄弟,今为胥,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文中“可汗”指哪一民族的可汗                                        (  )
A.突厥    B.吐蕃    C.回纥    D.南诏
21.下列关于骨力裴罗、大祚荣、皮罗阁共同点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
①都是少数民族首领     ②都接受中央政府领导
③都接受唐玄宗册封     ④都肯与汉族和亲
A. ①②    B. 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2.下列现象中在唐朝时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金刚经》采用雕版印刷        B.运用三次方程式正根原理提高工程质量
C.做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血管结扎手术   D.用火药武器平定安史之乱
23.有关隋唐文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  )
①唐统治者实行三大宗教并行的开明文化政策  ②王勃是唐诗革新的先驱
③《神策军碑》是颜真卿的代表作    ④《霓裳羽衣舞》是唐玄宗亲自创作的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二、阅读下列材料
23.(共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大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断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材料二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回答:
(1)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的看法有何不同?(2分)
(2)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2分,不许照抄材料)
(3)根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从制度角度说明你的认识。(4分)
(4)上述材料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什么特征。(1分)
24 材料一 唐太宗平定突厥后,突厥表示归附。大臣们就此事展开讨论。“纵之使还故土”,持此观点的有魏征。他认为:“夷狄”是“弱则请服,强则叛乱,固其常性。今降者众近十万,数年之后,蕃息倍多,必为服心之疾,不可悔也。晋初诸胡与民杂居中国,郭钦、江统皆劝武帝出塞外以绝乱阶,武帝不从。后二十余年,伊、洛之间,遂为毡裘之域,此前事之明鉴也!”                                                    ——《资治通鉴》
材料二 (温彦博认为)“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人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材料三 (突厥内迁后)年谷屡登,众种增多,畜牧蕃息;增(丝织品)絮无乏,咸弃其毡裘;菽粟有余,靡资于狐兔。                                ——《册府元龟》
材料四 四夷之人入仕于朝及来朝贡者数百人,闻丧(唐太宗死讯)皆恸哭,剪发、嫠面、割耳、流血洒地……(注:剪发、嫠面、割耳是少数民族对其首领死亡时的哀掉丧俗。)
——《资治通鉴》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魏征反对突厥内迁的论据是什么?其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7分)
⑵唐太宗接受温彦博的建议出于什么理由?(3分)
⑶晋、唐时期少数民族内迁的结果不同说明了什么?(2分)
25、(共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德(唐高祖年号)七年,始定律令。以度田之制…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残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投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赋役之法,每丁岁人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几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一一《旧唐书·食货志》
材料二:(建中)元年,(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所在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
一一摘自“通鉴选·杨炎与刘晏》
材料三:唐初规定男丁16岁以上为中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丁。唐中宗时,成丁年龄改为23岁,唐玄宗时,以18岁以上为中男,28岁以上为成丁,58岁以上为老。
一一据《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四: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一一《新唐书.兵制》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征税准则各是什么?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何在?这一变化    的实质又是什么?它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4分)
(2)材料一中“庸”和材料二中“行商”的规定有何作用?(3分)
(3)材料二中关于服役年龄的规定有何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其目的是什么?(3分)
(4)材料四和材料一有何关系?依据材料说说这种兵制有何优点?(3分)
三、问答题
27、(15分)公元7世纪崛起的唐朝与17世纪入主中原的满清都是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但是,这两个帝国的对外态度却有所不同。请依据相关史实,简要说明这两个王朝的统治者在对外交往上的不同政策,指出这两种政策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并说明这一现象揭示了什么道理
28、(15分)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主要代表人物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或值得借鉴的地方?
(2)试举唐朝时期能体现以上某些思想的重大举措2例,并简要说明理由。
29(17分)
(1)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就建立和谐社会各提出发表了什么观点?(5分)
(2)唐太宗统治时期,为使社会稳定、和谐地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结合史实加以说明?(10分)
(3)封建社会的治世和今天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