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叠加:这个“渠”字怎么讲(作者:黄世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8:45:03

这个“渠”字怎么讲

文/黄世衡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两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学生谁能解释朱熹这两句诗。

一学生举手起立答道:“说的是,问渠里的水怎么能这样清澈,因为源头不断有活水流进来。”

教师称赞:“很好!不但理解得完全正确,而且表达得也到位。”

这是一堂语文课的一组镜头。

读懂了朱熹这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人都会认定:这位教师的赞歌是唱错了。“渠”这里不是水渠的渠,而应解作“它”,指第一句中的“方塘”。

很明显,这位教师并没有读懂这首诗。如果读懂了,他就不会单拿后两句让学生解释。他这样断章提问,学生可不是就会将“渠”解作水渠吗!单看这两句,学生的解答还真是没啥毛病。问题是你说的是朱熹的这两句诗,而它是和前两句连着而成为一个整体的。全诗说的就是那“半亩方塘”,说它如展开的一面镜子,说“天光云影”在水塘中荡漾,然后设问塘水怎么能如此清澈,最后自答“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三句的“渠”,的确容易理解成水渠,因为那也讲得通。但是,细一琢磨,不对了,前面说方塘水清如镜,后面说“清如许”自然是承接前面的塘水,怎么又冒出个渠水来呢?这样岂不是割裂了吗?整体何在呢?这就应该有疑问。有疑问就应该去查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辞海》都会告诉你,“渠”可作“他”讲。这就对了。

语言文字是科学,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现代人爱说如今节奏快了,于是说个话写个字也就不可能慢工出细活,一些作家也常常以每天写几千上万字自诩。这都是浮躁的表现,不足为训。古诗文和选入语文教材的诗文,应该不是这样,而是字斟句酌的。因此,为了正确讲解课文,不以讹传讹,我们语文教师在备课讲解时应该十分认真,不要望文生义,不要想当然。诗文中每有如前所举“渠”字那样的似乎一望而知、实则并不是那么回事的字词,需要我们细加体察辨识。

即如我们熟知的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诗,那第三句的“坐”,就容易理解成“坐着”或者“坐下来”。车停下来,人坐下来,爱看这向晚的枫林,可不是么?细琢磨似乎又不大对:“停车”为什么?“爱枫林”嘛。干吗还要这个坐着的“坐”呢?岂不是叠床架屋么?这就有了疑问。查《辞海》,见“坐”字分明有这样的解释:“⑤由于;为着。古乐府《陌上桑》:'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原来如此!疑点顿解。这顿解的快意,说不定跟杜牧停车尽情领略枫林晚景的快意是一样的滋味呢。

记不得是哪一位先贤说过这样的话:读书于无疑处须教有疑,有疑处须教无疑,方是长进。这是这位先贤的经验之谈,说得好。

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这样读书,同时要求学生也这样读书。如果能将自己从无疑到有疑、又从有疑到无疑的经过告诉学生(如前举杜牧《山行》的“坐”),则不但是一种读书的示范,而且对启发学生自我培养科学的精神、严谨的作风,也是一种现身说法,一种身教。

教师如果德才兼备,那么置身于学生中间,时时处处事事都会给予学生良好的影响,会让学生现在品学兼优,将来也德才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