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琦狂三本子:20万摩托车返乡真是一道可以享受的“风景”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02:03
 20万摩托车返乡真是一道可以享受的“风景”吗?


    是夜浏览网络新闻,戴上头盔、披上雨衣、载上家人,回家过年。春节临近,由佛山、东莞、广州等珠三角城市返乡农民工组成的20万‘摩托车返乡大军’,沿着321国道返回广西、贵州、湖南和四川老家过年。他们穿着厚实的棉衣,结实的绑腿,棉质护膝,防风头盔,皮手套,或成群结队,或独马单骑,车上大多数是小两口子,或者夹带一个小孩,奔驰在国道上,成了春运交通线上一道特殊的风景”


    窃以为,“摩托车返乡大军”实属是不得已而为之,但绝对不能冠以“风景”二字。 “风景”,无疑是可供人们观赏或享受。但我们的媒体说农民工组成的“摩托车返乡大军”是“一道特殊的风景”,这显然仅仅是站在旁观者、局外人的“观赏”角度而言。而就当事者、局中人来说,如此另类的返乡、“回家过年”的方式,与其说是可以“享受”的风景,不如说是一种无奈的人生处境,掩映着生活的沉重和辛酸的苦楚。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高速铁路位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也即将超过世界第一的美国。但让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交通建设日新月异、各种现代化公共交通方式纷纷进入“高速时代”的今天,为何骑摩托回家过年“大军”反而越来越多? “在返乡‘摩托大军’中,大多数是‘夫+妻+孩子’的搭乘模式。经过长时间跋涉,许多人在经过收费站时,都会把车开到旁边的空地上休息一会儿。天气阴冷,他们被冻得脸红耳赤,神色也显得有些焦虑,每个人的眼中都透出早日到家的渴盼”。“ 从广东赶往广西大新县的农志高说:‘冷点儿不怕,就怕下雨路滑,那样既走得不快又不安全。路途虽然远,但渴了有开水,冷了有姜汤,饿了有方便面,一路上免费吃喝,真的十分感谢交警和志愿者。’为了省路费,农志高一家三口才选择骑摩托车回乡。他说,如果坐直达快班回家,从顺备到大新县每张车票最少也要300元,三个人来回就得花1800元,骑摩托车的油费加上路费只要400多元,‘能够省下1000多元呢,都够买半头牛了’”。


      
说实话,看着这些新闻及随后浏览相关视频,我双眸很快被无法控制的泪水所占据。当然,作为同样属于摩托车族的我,也许是“同命相连”,担心的不仅仅是这十万大军被冻着、饿着。而是由衷地渴盼,年年类似 “摩托车返乡大军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真正消失?!”窃以为,今年有20万“摩托车返乡大军”绝对不是为吸引眼球,而是我们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一种无奈的选择、一次艰险的征程——— 火车票总那么难买,票贩子总那么猖狂,汽车票总那么昂贵,车匪骗子总那么多,有些人的家乡又总是缺少便捷的交通方式。国家交通每年投入那么多,可啥时候,他们才能轻松踏上回家的旅程?


      
看来,20万民工选择摩托返乡实在该值得有关交通部门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服务工作有否做到家了。年年准备春运大畅通,年年黄牛挡道,如今却一下子使为数不少的农民工被迫骑摩托返乡,究竟谁是背后真正的拦路虎以及该让谁汗颜,不言自明!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车流滚滚中农民工摩托车的呼啸声就是对有关政府部门和运输企业的刺耳而中肯的批评声!铁路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难道真的就容不下农民工回家的一席之地吗?


        
此刻,我又想起了一首遥远的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里总有年夜饭”———歌里虽然是这样唱,但没钱、缺钱的回家之路,显然又是格外不同寻常与艰辛无比。在这里,我要重申的是,去年10万,今年20万“摩托返乡大军”这种令人忧心又忧伤的“风景”,其实就是我们的农民工向我们的政府及有关部门交付了一份尴尬的答案。让庞大群体失去体温是一件残忍的事———没有温暖,就没有信赖,人与人也难以彼此心动,只会无限趋向于冷漠与麻木。那么,现在到底如何为已经失去太多体温的群体注入新的温暖,不让彻底的冰凉濡染更多的人心,则是迫切而严峻的现实课题——而这,不正是我们的有关部门和领导为创造“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应该努力的方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