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混浊:走进5000年前的神秘王国——新华社记者辽河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31:51
三大古文化碰撞出中华文明

    多少年来,有关中国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重大历史问题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止过,最近,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启动,这一问题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其中文化交汇在中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尤其引人注目。

    早在上世纪初,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曾将中国考古学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由此奠定了中国近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理论。在这一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又从经济类型和考古文化特征的基本区别出发,进一步提出将中国考古学文化划分为三大区:既以彩陶、尖底瓶为主要考古文化特征、以粟作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中原文化区;以鼎为主要考古文化特征、以稻作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东南沿海及南方文化区;以筒型陶罐为主要考古文化特征、以渔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东北文化区。

    据郭大顺介绍,这三大区其实包括了中国几乎所有古文化发达地区。从已经建立的考古文化系列看,各大区发展阶段是大体同步的,都可以距今5000年为界,分为相互对应的两大阶段。前一阶段是以形成个性为主的频繁交汇期,或可称为"仰韶时代"(后期)。后一阶段是在文化交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实现文化共同体最初形成期,即"龙山时代"。

    5000年前文化的频繁交汇,主要表现为中原区与东南区的东西交汇,中原区与东北区的南北交汇。这两次交汇的形式和内容各有特点,又有共同性。东西交汇的导向是先以仰韶文化彩陶为主的文化因素对东南部大汶口文化等的影响为主,约从距今5500年后则以大汶口文化等对中原地区的影响为主,标志是首先在豫西地区的仰韶文化中,逐步以东南区特征文化因素鼎、豆、壶替代了当地仰韶文化的彩陶和尖底瓶等,成为陶器的主要组合。

    南北交汇也是先以中原区后冈一期文化和仰韶文化对东北南部区红山文化的影响为主,约距今5500年后,出现南北两种文化的碰撞。前者表现在红山文化早期出现具有后冈一期文化特征的"红顶碗",此后,红山文化大幅度吸收仰韶文化的先进因素,特别是庙底沟类型的花卉纹彩陶图案,形成具南北两种文化因素的自身文化特征。后者的证据是在河北省桑干河上游的蔚县西合营乡三关村附近,发现的一群具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特征的遗址中,也不时有篦点之字纹陶等燕山以北地区红山文化因素出现,特别是发掘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绘玫瑰花卉图案彩陶盆与红山文化绘龙鳞纹图案彩陶罐在这里有共存关系,表明红山文化在它的晚期向南扩展,并在桑干河上游一带与仰韶文化相遇。苏秉琦认为,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遗址中规模宏大的坛、庙、冢遗址群,就是这一文化碰撞的成果。

    到了距今5000年后,随着这种文化交汇进一步扩大,使各大区具有了更多共同时代特征,进入了最初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时期。一方面由于以众多城址出现为标志的古国林立,区内文化的组合与重组加速,一方面大区文化交流集中表现为以东南区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北上和包括东北南部、内蒙古中南部在内的燕山南北地区古文化的南下,形成以西北地区为一方,以东南为另一方在中原区汇聚的主流形势,是为龙山文化出现的背景。

    将以上东西交汇与南北交汇作一比较可知,共同性是主要的,这首先表现于交汇的结果,"仰韶时代"(后期)南北交汇产生的坛、庙、冢和东西交汇产生的鼎、豆、壶等固定组合,都是礼制内容。以它们作为距今5000年前后各大考古文化区出现古国向方国过渡的标志性文化因素,反映了中国文明起源共同的道路与特点,那就是通神及其独占权(神权至上)在文明起源过程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三大区交汇的重要共同点还在于交汇的导向,即主要不是由中原区向四周放射,而是由四周向中原区聚集。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三大文化区系、以距今5000年为界的两大发展阶段和各区各段先后形成文化中心,以及在文化频繁交汇中文化重心由北而南、由东而西的转移趋势,反映出中国文明起源从古国逐步向方国过渡的一些主要轨迹。绕有趣味的是,这一轨迹恰与古史传说以黄帝为代表的五帝时代前期,北方、中原、东方和南方接触频繁,以尧、舜为代表的五帝时代后期由四邻向中原汇聚的记载相吻合。由此可知,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阶段,就是五帝时代。这是跨进文明、走向一统与传统初现三者并行发展的一个时期。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经济类型的三个大区在各自发展个性的同时,不是分道扬镳,而是在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向一起汇聚,在逐步取得"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实现"共识的中国",从而为夏、商、周三朝文明的出现以至整个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华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完)

    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原始文化,距今约5500年至6000年。它分布在东起辽河流域、西至燕山南北的广大地区,由一个大的部落集团所创造。因1935年首次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区红山附近发现这种原始文化遗址而得名。

    红山文化以红地黑彩陶器和压之字纹陶器共存,大型打制、磨制的石农具和用于切割刮削的细石器工具共存为主要特征。中国考古界多数人士过去认为,红山文化是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近年来从红山文化考古发现的大型建筑遗址和墓葬遗址以及陶塑女像、特异型彩陶器、龙型、龟型、鸟型、蝉型等各种动物形玉器表明,红山文化是中华文化起源之一,它在中华文明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

    以良渚遗址命名的"良渚文化",距今已有5300年至4000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境内。它是长江下游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和东方早期文明的主要代表之一。

    坐落在浙江省余杭市的良渚文化遗址最早发现于1936年,占地面积约33.8平方公里。从1936年首次发掘以来,良渚遗址取得了一系列世人瞩目的成果,反山、瑶山、汇观山、莫角山及土垣等系列重大考古成果先后5次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仰韶文化是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原始文化,距今约7000年左右。

    80多年前,受聘于中国北洋政府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与中国学者一起,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以磨制石器与彩陶共存的史前文化,这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史前村落遗址。他们将这次发现命名为"仰韶文化",这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考古学文化名称。在这片面积30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文化层堆积厚度竟达2到4米。经过前后3次有计划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石器、骨器、蚌器,以及独具仰韶文化特征的精美彩陶。这些发现填补了中国远古文化发展史上的空白,开创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和近代田野考古的先河。

    80多年来,仰韶文化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目前,在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几千公里广阔范围内已发现仰韶文化遗址1000余处,其内涵也更为丰富多彩,成为中国原始文化中的一支主干。
 妈祖供在辽河边

    妈祖神是中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地区普遍信奉的海神娘娘。供奉海神妈祖的天后宫在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地区不计其数。可在北方辽河流域见到供奉妈祖的天后宫,的确令记者感到意外。

    这座供奉天后娘娘即妈祖神的天后宫就位于辽宁省锦州市老城北街古塔后面的广济寺西邻。记者在这里看到,虽是深秋季节,但天后宫里的古树依旧枝繁叶茂,妈祖像前也是香火不断。据介绍,妈祖的祖庙在福建莆田县湄州岛上。传说宋代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有位叫林默的姑娘生于湄州。因她多次救助海难,最后为救助海难而捐躯,被渔民尊为妈祖并立庙祭祀。

    明代永乐13年(公元1415年),曾数下西洋的郑和奉旨在福建泉州原皇帝敕建的妈祖庙基础上扩建妈祖庙,并晋封妈祖为天妃娘娘,改名天妃宫,凡官方大员出使海外,皆来此拜祭。康熙19年(公元1680年)清朝海战获胜,统一了台湾,被认为是天妃佑助,又重修天妃宫,并晋封天妃为天后,妈祖庙最后晋封为天后宫。

    随着海运和渔业的发展,妈祖被奉为东南亚地区的海上保护神,成为世界性的民间海神信仰。

    据陪同记者参观的锦州市文联白主席介绍,锦州市天后宫是中国最北方的天后宫,始建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扩建于清乾隆26年(公元1761年)。当时,正值"康乾盛世",锦州又是关内外海路、陆路运输发达的商业中心,东南沿海的商人便从西海口登岸云集锦州。

    海路商人以江浙闽老客人数最多,他们集资修建了"三江会馆",并扩建了天后宫,以祈保航海平安。每年阴历三月二十三是天后诞辰,三江会馆出巨资请梨园演酬神戏,是锦州市最大的庙会。当地人将这种祭祀海神的活动称之为海神娘娘北巡。

    但海神娘娘北巡并不是始于锦州市天后宫的建立。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西海口码头即已开通。到明神宗万历年间,锦州西海口已成为东北最大最繁华的通商口岸,是东北地区进出口物质集散地。在锦州凌海市西南滨海处,早就建有渔民祭祀海神的"娘娘宫"。

    白主席说,有关这座"娘娘宫",当地还有许多传说呢。相传当年骆宾王参与徐敬业讨伐武则天事败后,想乘船逃往日本,不想在海上遇到风暴。骆宾王危急中祷告海神娘娘,顷刻间风平浪静。骆宾王上岸后,就在登岸之处修建了娘娘宫。以后地以宫为名,就叫娘娘宫乡。

    此外,在渔民中还流传着海神娘娘陈珠珠的故事。传说很早以前一户姓陈的渔民,有个女儿叫珠珠。珠珠的未婚夫叫石海,与珠珠的父亲和三个哥哥驾五条小船在海上捕鱼。

    一天中午,珠珠下正在午睡,梦见海上起了风浪,五条小船正在危难之中。珠珠连忙用两只手、两只脚各揽一条小船,嘴上又叼住一只小船与风浪搏斗。正在这时,珠珠的妈妈进门看见女儿睡梦中牙关紧闭,连忙叫醒女儿,催问怎么了,女儿醒来一张嘴就哭了:"不好了!"原来她梦见嘴叼的小船因她一松口,就被海浪吞没了。

    果然,当渔船归来时,只有石海的船没回来。珠珠跑到海边的山头燃起火堆,希望石海能循着火光归来。天天如此,以后渔民就把山头上的火光当作航标,把珠珠奉为海神娘娘。

    海神娘娘北巡在锦州市还有两个"落脚点":一是笔架山上的王母宫;二是西海口砚台山上的天后宫。西海口砚台山上的天后宫也是三江会馆建的,内设有戏楼,每年还要给海神娘娘演一两次酬神戏。把海神庙建在海边的山上,这与民间海神陈珠珠的传说似乎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古国、方国、帝国--中华文明起源三部曲

    "古国--方国--帝国"理论,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1994年提出的。他在概括中国国家起源的三个发展阶段时,将其称为三部曲。

    古国时代是指距今五千年前后出现的高于部落以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古国最先是从辽西地区红山文化考古中提出来的。红山文化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率先跨入古国阶段,以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和成批成套的玉质礼器为标志,出现了原始公社氏族部落制的发展已达到产生基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组织形式,即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已经产生。

    古国时代以后是方国时代,古代中国发展到方国阶段大约在距今四千年前。与古国是原始的国家相比,方国已是比较成熟、比较发达、高级的国家,夏、商、周都是方国之君。不过,方国最早出现是在夏以前。江南地区的良渚文化,北方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是最典型的实例。其主要标志是大国下的小国群体。

    方国时代之后,便是帝国时代。最早的帝国是距今2000年前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建立的秦帝国,自此以后,中国便进入了帝国时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