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发基础知识视频:古玉微痕鉴定??(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06:53

古玉微痕鉴定

古玉鉴定如果依然依赖现在的方法,那么未来是相当可怕的。民间收藏和博物馆里的传世品,永远都可能存在各说各的理,则必然恶性循环下去,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微痕鉴定是个很有前途的方法。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的差异,必然导致解玉砂的细度分解有所不同,获取解玉砂的方法的不同,而必然使其颗粒形状有所不同,所以留下的碾琢微镜痕迹也必然不同。
比如,文化期的解玉砂只能用碓捣的方法获得,细目过砂的时候,不可能采取现代的方法。现代的解玉砂一般都是合成的有色碳化硅工业原料,或者刚玉经过球磨而成,所以每颗颗粒的外形的棱角都比较小,和古代碓捣出的多棱角解玉砂是不一样的。目前即使用老砣工制玉,但用的解玉砂依然是有色碳化硅等工业原料。自抗战到解放后的公私合营,这段时间里的琢玉行业,基本处于“死亡”状态,解玉砂的制作贩运,都处于停滞状态,以至于,50年代的合作化,一些玉器工艺品合作社存在有料而砂缺的状态。
原始、古代、现代等碾琢传动工具,在快速或者慢速,或同样的碾琢速度下,不同的解玉砂,其碾琢的微痕是不可能一样的。所以,如果我们的科学工作者,能根据出土资料,对比历史科技的发展状况,做大量的玉器碾琢微痕分代对比资料库工作,建立起古玉的微痕DNA,那样的话,何愁不能真正的科学性的研究古玉?!
  
  下面简单介绍一个微痕实验考古例子。图为凌家滩考古所做的玉石割痕实验,我将有关资料重新编写了一下,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实验用玉石是和田子料,大约长4,高2,宽3公分。麻线和建筑工地用细砂0.3mm--1.5mm,硬度在7—9摩氏,以7度为多。近60个小时,两手做向下切割拉锯动作,最后在夹具的挤压下,断裂两半。痕迹比对对象为,凌家滩玉玦(编号:87m7:7)和城头山玉坠。同位同形态痕迹比对结果几乎极其相似。
  
  
第一观察点:距离折断面最远,距离起锯处三分之—处。裸眼和40倍放大镜下,切割表面高低起伏,凸凹不平。表面呈现出丘陵状的起伏,不见割锯工作留下的近似平行的细砂切割痕。
   
第二观察点:距离起锯处二分之—,切割表面高低起伏,凸凹不平,隐约可见同方向,但不完全平行的弧线痕迹。40倍放大镜观察,原生的解玉砂磨留下的近似平行弧线的痕迹,大多消失。
  
  
第三观察点:麻绳线锯外最靠近断裂处,切割表面,在裸眼和40倍放大镜下都呈现表面高低起伏凸凹现象。同时留有原生的解玉砂微细磨痕,近似平行弧线。
  
  
此外用同样方法,对软于和田玉的岫玉和阳起石的试验,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微痕。
这个试验有三个重要的注视点;
一个是平行的细砂弧线切割微痕,在不同方位的存在状况有所不同。即切口上少或者无,越下越明显。
一个是丘陵状的起伏凸凹不平的微痕普遍存在。
一个是因玉材内部的材质结构差异,和解玉砂的颗粒大小,传动工具的着力速度和方向上的变化,在三者的作用下,出现切断面有高凸低凹的现象。



有网友问“为什么第一观察点没有平行切割痕”
愚见:麻绳向下做工的同时,有一部份解玉砂因为受力的作用,向侧面及上面游移;随着麻绳的反复运动,带动游移出去的解玉砂,随麻绳的运动而动,而产生对已切割面进行抛磨动作,因此,原生的解玉砂切割痕迹大部分都会消失了。
有网友问“按照古代的解玉方法解玉,痕迹极为相似。若如此,制假分子根据研究报告如法炮制,又该如何鉴别?”
愚见:这实际是另一话题。我说的是古代的解玉方法究竟是什么?而这位网友说的则是“人魔一线之别”的问题。按工业拷贝理论推断,用同样的工艺应该可以得出同样的加工痕迹。
但问题是,做伪人面对那么多甘心捡漏买假,买了假后,却又痴迷不悟的市场,他愿意去做耗时而不出活的东西吗?愚曾经做过双手搓木棒加砂钻孔的试验,结果忍不了手出泡之痛,中途终止了。再者工艺痕迹只是一个鉴定的方法,而其他方面都要做好,却要有多难呀,网友说“故宫博物院专家扬伯达极力反对有沁的古玉,认为那样的古玉是病态的。”这是对沁色是美是病的探讨问题,但他不反对以沁色断玉的方法。很多人所以热衷自己熟知的“沁色断玉的方法”,其实其中必有许多不妥之处,只是自己无缘知晓而已。
沁色的微痕鉴定也很有意思,如下图凌家滩玉玦(编号:87m7:7),以裸眼看,整个器物都呈白化皮壳效果,而40倍镜下,大家可以看见,沁色呈现点斑状,上面的沁色渐进性入玉肌。而假沁色则无法出现在一个芝麻点40倍场镜下,沁色所呈现的点斑状。理由很简单,一个是自然,一个是人为的。当然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从这张图中获取其他方面的有用信息。所以微痕鉴定是有积极意义的。



由第一观察点而来的启示
第一观察点:(简述)距离起锯处二分之—,不见割锯工作留下的近似平行的细砂切割痕。
上一帖已经解释:是由于麻绳向下做工的同时,有一部份解玉砂因为受力的作用,向侧面及上面游移;随着麻绳的反复运动,带动游移出去的解玉砂,随麻绳的运动而动,而产生对已切割面进行抛磨动作,因此,原生的解玉砂切割痕迹大部分都会消失了。
我们看看文化期乃至商代的玉器,用裸眼不难发现在一些钻孔的启口处都呈现比较光洁的情况。其中道理,恐怕于第一观察点所解释的理由不无关系。如果有道理,那么藏友中某些文化期的钻孔在口沿附近处可以清晰地看出螺旋纹的现象,恐怕值得商榷的地方就多了。如果再结合螺旋纹微痕对比,怕更有利于鉴别了。
对一些有价值的实验考古案例,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很多,等,不如探索着去做。不能等着某图成功后直接对比己图的方法来学习。而是从某中规律性的现象中找出有价值的东西。
就目前的全国研究情况,实验考古科研还刚刚起步,还没有到“一味强调加工工艺,而忽略形制及文饰\矿物的蚀变原理及其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所以也不可能走进“势必以偏概全,难窥全豹”的境地。问题是要有科学的态度,而不是票友般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