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ape to do:美太平洋总部司令基廷-“掌管”世界最重要油路阀门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38:19

美太平洋总部司令基廷-“掌管”世界最重要油路阀门的人。

  2007年3月26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举行交接仪式——海军四星上将蒂莫西·J·基廷,正式成为该司令部的第23位“掌门人”。有人说,从这一天起,基廷实际上成了“掌管”世界最重要油路阀门的人。

  图谋控制16条海上要道

  身为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基廷很清楚,他的辖区是美国“掌握”世界能源流向的关键水域。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军积极行动,以图掌握全球16条海上要道:即加勒比海和北美的航道、佛罗里达海峡、好望角航线、巴拿马运河、格陵兰—冰岛—联合王国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其中,马六甲海峡是美国多年来志在必得的一个战略要地。基廷早在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办公室下属的战略研究小组成员期间,就是“两洋战略”的重要构筑者。此后,尽管他的任职不断变化,但对马六甲海峡的关注一直没有中断过。

  基廷的战略意图相当清楚:第一,美国在马六甲海峡立足,迫使俄罗斯海军打消重返越南北部湾基地的想法;第二,马六甲海峡毗邻中国,是中国的“南大门”和重要的能源供应航线,看守住这片水域,就能随时阻挠中国;第三,美军进驻马六甲海峡,将使印度海军难以向太平洋一侧发展……

  一位美国专家曾用“马六甲之痛”来形容中国在海运问题上的困境。认为对中国而言,马六甲海峡就是中国的“油喉”。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中国进口的石油大部分来自中东、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进口原油的4/5左右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据统计,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有近六成服务于中国

  基廷也清楚,控制石油是美国外交的一把利器。历史记录表明,在运用胁迫性外交时,美国倾向于采用石油制裁与封锁。在冷战早期,为了对抗苏联对中东诸多石油生产国的渗透,美国曾计划炸掉该地区的油井与设施。美国甚至曾考虑用放射性原料(“脏弹”)污染这些油田,以免苏联获得中东的石油资源。而在1999年台海危机中,为了给台湾当局打气,美国曾多次不动声色地威胁要封锁中国的石油进口。

  极具威慑的“锁喉” 操演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设在夏威夷的史密斯兵营。在这里,基廷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挥其旗下的30万大军,对整个太平洋地区进行网状控制。

  美国《中国安全》季刊曾发表一篇题为《石油武器:解析中国能源脆弱性之谜》的文章,对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和中央司令部携手扼制中国“油喉”的设想,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其中一种分析就是基廷正在操演的计划:

  美军坚信,它有资本强制进行铁腕封锁而几乎可以不受惩罚。美国海军只要在马六甲海峡以及其他战略性的咽喉要点,如霍尔木兹海峡采取军事行动,就可以控制从中东到亚洲的整条运油路线,从而迅速关闭供应中国的阀门。在一些负责太平洋地区的美国海军高级指挥官看来,针对中国的封锁不一定会导致美国在东北亚的盟友如日本遭受重大连带损失。他们相信,美国可以针对开往中国的油轮实行封锁,而不限制石油运往美国在太平洋圈内的盟友。它们可以实行海上拦截行动。为了对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实施禁运,自1990年以来,美国经常在波斯湾这么做。在这种行动中,一架由美国海军战舰派出的军用直升机降落在油轮上,在领航室检查货物单据,然后命令船长继续航行或是折返。由于全副武装的美军军舰在一旁虎视眈眈,几乎没有人不服从……

  文章还分析说,中国无力防止美国切断这条重要的大动脉,因为保护海上线路比破坏这些线路不知要难上多少倍。

  文章的结论是,基廷执掌的太平洋司令部,握着中国从中东获取石油的钥匙。

  换汤不换药的“介入”尝试

  让人担忧的是,基廷已经行动起来。

  尽管从2004年起,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就公开反对美军染指马六甲海峡,但基廷还是“合理介入”了。他代表美国力推以经济和安全论坛形式组织的“马六甲理事会”。这个理事会宣称,所有国家都可以贡献资金与设备,来保护马六甲海峡与海上交通线,或者通过派遣巡逻人员来参与防卫。其核心任务包括就反海盗行动进行磋商和信息交换,参与紧急情况下的海上人道主义救援,以及出台减少海洋污染的防范措施,等等。据有关分析人士透露,实质上,该组织将是一个崭新的实体,它的职责范围可以超出严格的能源和海洋问题,可以包含其他密切相关的非传统安全领域。

  有关专家认为,基廷主推的“马六甲理事会”,与以往美国的《防扩散安全倡议》及《区域海事安全倡议》和《集装箱安全倡议》,都是一个模式,其目的都是让美国在地区安全上发挥核心作用,进而起到制约中国和其他“对美国有威胁的国家”的作用。

  57岁的基廷,不愧是位“运筹帷幄的军事指挥员和游刃有余的外交家”,他很会玩“草船借箭”。比如,亚洲反海盗合作协议是一个地区性的组织。对于这个由日本发起的组织,不仅中国始终对其心存疑虑,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国也对是否加入它犹豫不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以“润滑剂”的角色介入“马六甲理事会”,将各方拉到一起,就反客为主成为了事实上的主导方。

  这一切都在证明,基廷领导的太平洋司令部,正在想方设法地将其真正意图——“能源扼制战略”化为现实,且是悄悄进行的。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由年初的每桶50美元,涨到目前的每桶90多美元,即将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

  在近日召开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领导人峰会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放言:如果美国攻打伊朗,油价将会飙升到每桶200美元!

  随着近来国际原油价格节节攀升,西方媒体已经开始谈论新的石油危机的可能性;美国能源资料协会最近表示,全球石油市场供应紧张,要求石油输出国组织增加产量;为应对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中国石油集团近期紧急组织进口10万吨柴油进行储备……

  此前,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曾爆发过三次石油危机,每次危机都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那么,真的是又一次石油危机要来临吗?

  无论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何,现在我们确实需要严肃审视一些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能源需求的对外依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在全球能源安全问题的影响下,中国的能源安全形势也变得日益严峻起来。国际石油输出组织、石油进口来源国、各海上和陆上运输线的控制者,都成了“把控中国油管的人”!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的能源供应是安全的吗?我们能够应对突然来临的能源危机吗?“把控中国油管”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他们会对中国能源安全产生怎样的影响?

  人类进入能源争夺战时代

   石油价格的上涨,是当下世界各国最为焦虑的问题之一。自2002年起,石油价格从每桶20多美元,一直上涨到目前的90多美元,并多次冲击百元大关。究其原因,一是美元持续贬值,各产油国被迫调高油价,以弥补损失;二是世界经济近年来持续增长,原油需求量不断增加。

  国际能源机构的最新报告称,2006年,全球原油开采量已达到峰值,50%的原油总储量已被开采。该报告还预计,今后,全球原油开采量将每年减少近3%。

  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与供应量的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正在将世界带入危险之中——英国知名学者约翰·格雷认为,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人类结束了为意识形态而战的历史,世界转而重回为能源而战的时代。“9·11”事件后,人们突然发现,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反恐的旗号,大举抢夺石油等战略资源。一时间,全球性的外交角力、政治斗争、军事威胁、武装干涉、经济利诱、政权更迭等“乱局”迅速延烧,能源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能源需求迅速增长,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接近50%——这意味着,中国已身不由己地卷入了这场复杂的能源之争。

  美国搅乱欧佩克

  成立于1960年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目前拥有13个成员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委内瑞拉、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联酋、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其石油储量占全世界的78%,产量占全球的40%,出口量占世界总交易量的55%。该组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制,对保持国际石油市场的繁荣与稳定、确保石油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来,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参与”下,欧佩克的内部矛盾愈发突出,各成员国出于自身利益,经常突破配额限制。今年9月,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召开之前,一些海湾国家纷纷表示,当时每桶近80美元的油价是一个合理价位,因而不希望增产石油。但在第一产油大国沙特的坚持下,欧佩克最后才象征性地决定从11月1日起,使原油日供应量在原来2720万桶的基础上增加50万桶。然而,随着世界第三大石油储藏国伊拉克石油生产和出口的逐渐恢复,石油生产配额制愈发不堪一击。在美国的操纵下,伊拉克巨大的石油出口潜力,基本不受生产配额制的约束,对欧佩克的威信造成了致命危害。而伊朗与美国关系的持续紧张,则是世界石油市场的一颗定时炸弹;美国放宽对利比亚的制裁后,该国石油产量也极有可能突破欧佩克的限制。

  欧佩克与中国一向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建立了高层对话会议机制,并有着不同层次的合作。但它的一些成员国迫于西方国家的压力,与中国的合作一直处于谨小慎微的状态。

  西方巨头算计中国

  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荷兰壳牌石油公司、美国谢夫隆德士古石油公司等国际石油巨头,如今仍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呼风唤雨。其业务涉及从开采、加工到销售的整个资源产业链。它们利用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通过兼并、收购乃至兴办独资企业等形式,把势力范围渗透到世界各主要产油国,基本上控制了这些国家的主要油气田。

  近几年来,英国石油公司重点开发了安哥拉、墨西哥湾、里海、印度尼西亚等新的油、气田,未来5年里在这些地区的投资将超过200亿美元。这些跨国石油巨头一方面加紧收购主要的油气田,另一方面还控制着油气资源的输送管道和运输船队。为了达到更方便攫取石油资源的目的,西方石油巨头通过纳税、经济援助、贿赂等形式,与产油国政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

  在西方跨国石油巨头“欺行霸市”的环境里,中国也成了直接受害者。2005年,中国中海油欲收购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等先是利用实力优势,通过联合抬高价格和游说政府的办法,欲将中国公司排除在外。当年6月30日,美国众议院以333票比92票的压倒性优势,要求美国政府中止这一收购计划,并以398票比15票的更大优势,要求美国政府对收购事件进行调查。最终,美国顶着国际社会的谴责,成功地使经济问题政治化,导致中海油在此次收购行动中败北。

  列强争食三块“肥肉”

  中东依旧是国际石油市场依赖度最高的地区。美国视中东为传统势力范围。科威特、卡塔尔和阿联酋等,被美国视为忠实盟友;美国对沙特的态度可谓既爱又恨,甚至产生过更替其政权的念头。在美国的拉拢和分化下,沙特在欧佩克中的老大地位岌岌可危。推翻萨达姆政权、控制伊拉克石油资源后,美国试图推进其“大中东计划”,欲通过实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改革,把中东彻底变为符合美国利益的附庸。在此情况下,美欧矛盾一步步变得尖锐。美国攻打伊拉克,威胁伊朗,控制中东石油,可能使欧盟的长远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欧盟一直在努力突破美国对中东石油的控制。

  作为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里海地区周边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地区具有战略地位的油气资源。而美国、俄罗斯、西欧、日本等国家也纷纷把里海油气纳入自己的能源发展战略计划。美国更是在积极争取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同时,通过全面控制阿富汗、在中亚国家驻军,扩大在该地区的影响。

  非洲地区尤其是几内亚湾,目前已成为“石油新大陆”。相比于动荡的中东地区,非洲显得相对平静。因此,世界各国竞相选择非洲作为分散进口油气风险的重要地区。美国更是希望将几内亚湾地区纳入其全球能源供应体系。美国从非洲地区进口的原油比例,已从1997年的7%上升到2006年的17%。2006年,非洲21年来首次超过中东地区,成为美国最大的原油进口来源地。与此同时,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等这些非洲大陆原宗主国,以及日本、印度等国,也不甘心落于美国之后,纷纷“卷土重来”。

  中国与非洲是老朋友,双方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2006年,中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总量已达到457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1.5%。西方国家在眼红之余,屡屡制造事端,不仅指责中国给非洲的贷款条件不符合国际标准,还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对中国说三道四。

  谁在觊觎海上通道

  在这场能源争夺战中,油气资源的运输安全问题,是一个被很多人忽视但实际上异常重要的问题。

  美国一直视控制海上石油通道为首要目标。目前,美国重点掌控了七大海上战略通道,包括:直布罗陀海峡、多佛尔海峡、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等。在这些地区,美国要么重兵驻防,要么派航母巡游。

  美国对海上石油通道的控制,对中国来说,毫无疑问是一种风险和威胁。目前,中国从中东、非洲进口的油气资源,全部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航道,不仅受制于一些地区大国海军的威慑,更受制于美国海军的威慑。而从南美洲输往中国的石油,不仅要受到美国海军的威胁,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威胁。

  由此观之,只要石油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不改变,只要石油作为稀缺、不可再生资源的状况不改变,中国面对的必将是一个复杂多变、危机四伏的世界石油市场。无疑,我们有了一个急需解答的问题——如何化解石油安全风险?

    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迫于美国压力小心翼翼与中国合作

  国际原油价格不断创下新高,突破每桶100美元指日可待。就在此时,第三届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领导人峰会召开了。

  这本应是欧佩克秘书长艾尔·巴德里最开心的时刻,但在会议期间,人们鲜少从他脸上看到笑容。

  欧佩克的“大管家”

  11月17日,峰会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召开。对厄瓜多尔来说,这是一个好日子,因为它在时隔15年之后,重新回到了这个大家庭。对欧佩克来说,这同样是一个好日子,因为它的成员国达到了13个;它还变得空前富足——石油储量占全世界的78%,石油出口量占全球交易总量的55%以上。

  巴德里就是这个“富裕家庭”的“大管家”。

  67岁的巴德里来自利比亚。他西装革履,颇显干练;两鬓斑白,却气宇轩昂,很有“大管家”风度。但了解巴德里的人都说,他这个“大管家”当得很艰难。

  在这次领导人峰会上,巴德里就遇到了麻烦。

  会议开始没多久,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就和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吵”了起来查韦斯说:“我当欧佩克轮值主席的时候,油价是每桶10美元,看看现在,每桶都快卖到100美元了。如果伊朗受到攻击,油价蹿到每桶200美元都有可能……”他强调,欧佩克应该拿起石油武器,“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秩序的领导者”。

  听完这段话,阿卜杜拉反唇相讥,拒绝将石油作为武器。他说:“欧佩克应该作为能源建设的工具,而不能作为鼓动冲突和满足某些兴致的武器。”

  看到两位领导人僵持不下,一旁的巴德里脸上露出尴尬之色。他只好和稀泥,谁也不支持。最后,他在起草大会宣言时,索性绕开这一问题,避免使矛盾进一步升级。

  而且,巴德里还得经常顶着压力,做一些让“家庭成员”不高兴的决定。比如,最近,欧佩克内部不少人都认为,目前欧佩克的石油出口都以美元为标价,但近期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产油国“损失惨重”。委内瑞拉和伊朗等国元首甚至明确建议取消美元计价,伊朗甚至已经将七成的石油收入转为非美元货币。

  对此,巴德里认为,如果采纳委内瑞拉和伊朗的建议,势必加剧美元的疲软,从而对欧佩克成员国及石油进口国的利益都造成损失。因此,在会议召开前,他对各成员国晓以利害,做了很多工作,终于得到了沙特等国的支持。

  让巴德里更为头痛的是,他还面临美国的正面“进攻”。美国《洞察》杂志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披露了一个惊人内幕:美国攻打伊拉克,进而控制伊拉克的石油,是为了打破欧佩克的价格同盟,使其无法左右世界石油价格。如今,这已经变为现实,如何对抗美国的这一图谋,成了巴德里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卡扎菲的好朋友

  利比亚的一位政府官员曾说,欧佩克有巴德里这样一位秘书长,是这个组织的“幸运”。因为巴德里是一位深谙石油问题精髓的专家。

  1940年,巴德里出生于利比亚的卡米尼斯。在利比亚读完小学和中学后,他远赴美国,在大学校园里苦读金融、会计和企业管理等专业。

  在上大学之前,巴德里就开始接触石油。25岁那年,他经人介绍,进了世界著名的埃索公司(现在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在利比亚的分公司,踏上了“石油人生”的最初旅程。后来,有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石油业,他谦虚地说:“只是为了找个工作,混碗饭吃!”

  大学毕业后,巴德里从美国回到利比亚,继续在埃索公司供职。由于积极认真、成绩非凡,他很快得到擢升,于1980年被任命为利比亚瓦哈石油公司管理委会的成员。3年后,他又成了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管理委会的成员,分管利比亚石油产业的“外交”工作。

  石油是利比亚的经济命脉和支柱产业,也是国家创汇和收入的主要来源。巴德里作为“国家石油公司”领导人,因职位原因,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交往日多,逐渐得到了卡扎菲的赏识。1990年,他接到了卡扎菲的任命状,成为利比亚的石油部长。2000年,他再次升迁,出任利比亚副总理,主管能源工作,两年后又晋升为常务副总理。

  虽然职位升高了,但巴德里心里想的仍然是石油。2004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的主席。该公司是利比亚石油业的“旗舰”,垄断着全国的石油,地位举足轻重。

  2006年4月,巴德里从国家石油公司主席位置上退休。同年12月,欧佩克改选秘书长,在卡扎菲的大力推举下,他最终当选,任期3年。

  大胆为中国鸣不平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欧佩克与中国之间积存了层层厚冰。直到2005年12月,欧佩克轮值主席、沙特亲王法赫德亲临北京“调研”中国未来对石油的需求,该组织与中国之间才实现了首次直接对话。当时就有外电评价说,“法赫德中国之行预示着一个时代的到来”。事实的确如此,“中国—欧佩克能源对话”机制正是在那时建立起来的。去年4月,首次中国—欧佩克能源高层圆桌会议,在欧佩克总部维也纳成功召开。

  今年10月,巴德里率领欧佩克代表团,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二次欧佩克—中国能源高层圆桌会议。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佩克成员国对与中国开展合作非常感兴趣。巴德里说,这是他第一次访问中国,但他“从小就向往能到中国来”。

  在此次欧佩克领导人峰会上,巴德里还大胆地为中国鸣不平。会议期间,总有西方记者追问巴德里:“你是否认为,目前国际油价的不断升高,主要原因是中国和印度的进口增长过快?”每次听到这一问题,巴德里总是微笑着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油价猛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地缘政治因素、炼油能力不足以及美元贬值等。“此外,投机因素也很关键”——最近,美国的大量投机资金便转移到了石油市场上。他还幽默地反问一位纠缠不休的记者:“中国有13亿人口,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需要更多的能源,这有何不对?”

  巴德里的一位助手曾透露,巴德里在与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时常会遭遇“强大的美国因素”。有一次,一个美国人径直找到巴德里,委婉地告诉他,美国对欧佩克与中国的合作感到很不满,希望欧佩克在与中国合作时,要考虑人权、环境等因素……

  有关人士曾多次告诉记者,鉴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欧佩克与中国的正常合作,经常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进行。

    专访沙特石油和矿产大臣纳伊米

  “中国要多少我们给多少”

  本刊特约记者穆雨晨发自利雅得

  沙特阿拉伯,这个石油储量占全球1/4的“石油王国”,目前依然实行君主制政体,几乎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牢牢掌握在王室成员手中。但令人惊讶的是,其经济命脉——石油工业,却被一个与王室毫无血缘关系、年逾七旬的老工程师所执掌。这个人就是沙特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纳伊米。

  几乎每年访华一次

  11月17日,欧佩克首脑会议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开得异常热闹。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飙升的背景下这次峰会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在峰会开幕前一天的晚上,记者对纳伊米进行了专访。

  虽然早在媒体上熟悉了纳伊米的形象,记者还是很难相信,眼前这个和蔼可亲的阿拉伯老人,就是一言一行都会令国际油市翻云覆雨的沙特石油大臣。他身高1.6米左右,身着传统的阿拉伯白袍,头戴白色头巾,留着灰白小胡子,胸前还挂着出席活动的身份卡片。

  纳伊米身边没有任何保镖或随从,很随意地站在那里,和几个石油公司的朋友们交谈着。当他发现记者在一旁等待后,立即愉快地接受了专访。

  “欢迎中国朋友来沙特参加这次会议!”纳伊米一边与记者握手,一边微笑着打招呼。距离近了,记者发现他两眼布满血丝,想必是为峰会筹备工作操劳之故。

  一提到中国与沙特的能源合作,纳伊米如数家珍。他说,中国和沙特在能源方面的合作正在蒸蒸日上。沙特已成为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其中石油贸易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纳伊米回忆说,他首次访问中国是在中沙正式建交后不久的1991年。至今,他已先后访华十几次。“具体数字多得连我自己都记不清了,几乎平均每年就会访华一次”。1998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在北京设立首个办事处后,纳伊米更是“经常往中国跑”,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国的老朋友了。

  上海、厦门、青岛、西安、桂林、大连……纳伊米扳着手指对记者说,他到过的中国城市简直数不胜数。今年3月,他刚刚访问了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了一个石油合资项目的揭牌仪式。他还向记者透露,拟议中的沙特阿美与中石化青岛炼化项目也进展顺利,有望于近期完成洽谈。

  沙特石油业的标志性人物

  有人说,纳伊米这个人,简直就是沙特现代石油工业兴起的缩影。

  1935年,纳伊米出生于沙特东部石油重地达曼省的一个贝都因人家庭。当时,阿美石油公司的前身——美国加利福尼亚阿拉伯标准石油公司(当时主要股份被美国所掌握),刚刚成立两年。

  纳伊米还在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年长他十几岁的哥哥作为家里的支柱,成了他的“保护神”,对他的成长影响很大。9岁时,纳伊米在哥哥的资助下,进入达赫兰市(现为阿美石油公司总部所在地)最好的贾巴尔国际学校,开始学习英语。然而,仅一年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永远夺走了哥哥的生命,也掐断了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年仅11岁的纳伊米被迫辍学,在阿美石油公司的办公室里当起了端茶送水的童工,以补贴家用。这是他在公司里的第一个职位和最早的记忆。

  但是,由于年龄太小,纳伊米曾被办公室经理解雇。不久,他虚报了年龄,并凭着对公司事务的了解和熟悉,再次回到办公室上班。这一次,他已不再是茶水工,而成了正式的职员兼学徒。年少的纳伊米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很快学会了打字,并刻苦提高英语水平。最终,他因表现优异,被公司派往黎巴嫩学习。

  在黎巴嫩贝鲁特国际大学和贝鲁特美国大学,纳伊米总共学习了7年,专攻地质学。因为那时他就知道,阿美石油公司的高层都是地质工程师,而他从那时起就已下定决心要成为公司总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又先后获得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斯坦福大学水文和经济地质学硕士学位。

  上世纪70年代,纳伊米学成归国,进入沙特著名的阿美布盖格油田分公司,成为部门经理。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和高超的管理才能,他开始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步步高升,历任阿美石油公司地区生产部负责人、石油业务副经理、董事会董事、石油和天然气业务执行副总裁等职。

  1984年,纳伊米成为阿美石油公司首位沙特籍总裁。1988年,公司从美国人手中接管所有资产和经营权后,他又出任首席执行官。1995年,受到沙特国王赏识的纳伊米,被任命为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

  不能控制油价,但能确保供应

  沙特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国。据中国驻沙特大使馆透露,沙特出口到中国的石油,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4%;2005年,中国每天从沙特进口石油44万桶,而2006年则提高到了50万桶左右。

  同时,沙特在欧佩克及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乃至整个中东地区事务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和发展与沙特的友好关系,对中国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利益来讲,更是如此。

  《环球人物》:现在,国际能源安全形势日趋严峻。我们很关心,沙特在向中国出口石油方面的政策会否改变?

  纳伊米:早在15年前,中国第一次要求从沙特进口石油的时候,我们就回答说,你们需要多少,我们就给多少。去年,阿卜杜拉国王访问中国时,在北京也是这么说的。沙特目前对中国的石油供应仍在增长之中。我们现在的态度与15年前完全一样。

  当然,有时沙特出口到中国的石油数量会相对较少,可能是中国企业有进口多元化的考虑,但绝不是沙特“惜售”。

  《环球人物》:要维护中国和沙特在石油贸易上的共同利益,最重要的是什么?

  纳伊米:中国和沙特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如果全球经济受油价影响而导致经济增长放慢,那么,世界范围内的石油需求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沙中两国既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也需要维护国际石油供应的相对稳定,要共同防止中东地区局势动荡造成国际石油市场供应中断或价格剧烈波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应该团结一致,在维护国家主权、防止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离主义等问题上互相支持。

  我对沙中能源合作更美好的前景充满期待,也相信沙特一定会成为中国最可靠的原油供应伙伴。

  《环球人物》:请您评价一下沙特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作用?

  纳伊米:这个我可以举个例子。2004年,国际石油市场曾发生过一次巨大的变化。当时,由于石油需求增长较快,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的产量增长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沙特当年做出重大决定,增加原油产量,以满足世界石油需求。在第一阶段,沙特投入40亿美元将产能从1050万桶/天提高到1100万桶/天。第二阶段是从现在到2009年,沙特将再投入100亿美元,将日产能提升150万桶,达到1250万桶/天。如果到时候仍满足不了世界对石油的需求,沙特计划进一步提升产能,达到1500万桶/天。我可以告诉你,沙特的油田达到这一生产水平,将不会有任何问题。

  《环球人物》:谁都知道,油价狂涨不仅对进口国,就是对出口国也没有好处,那么沙特作为产油大国有何办法控制油价?

  纳伊米:海湾产油国无法控制近来屡创新高的国际油价,但可以确保向市场提供充足的原油供应,以维护市场稳定。因为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原因不仅在于中东政治局势的紧张,美元疲软、原油供应不足和市场炒作等,都是推动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

  石油新贵屡遭警告

  本刊特约记者周亦思发自比绍

  远在大西洋东南海岸的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也许并不知道,他们这个非洲小国,已经成为不少中国人关注的对象。

  原因其实很简单:安哥拉一度是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国!

  “最看好中国

  27年前,年仅37岁的多斯桑托斯,成为安哥拉独立后的第二任总统。他接手的是一个处于内战中的烂摊子,直到2000年,全国仍有61%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0%的人口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当年,1/3的安哥拉人需要接受各种各样的人道主义援助。

  2002年2月,反对派安盟领导人萨文比被政府军击毙。4月4日,安政府与安盟签署停火协议,终于结束了这场非洲国家中历时最长的内战。

  内战结束后,依靠大量的石油出口,安哥拉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2005年和2006年,安哥拉的GDP增长都在15%以上,成为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1983年1月中安建交后,两国关系迅速发展。多斯桑托斯总统曾于1998年10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去年6月,温家宝总理成功访安。这是两国建交以来,中国总理首次访安,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中安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尤其可圈可点。目前,安哥拉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海外原油供应市场之一。这与多斯桑托斯的支持和扶植分不开。他曾公开说:“与北半球的合作,最看好中国。”在安哥拉的“石油”大盘中,中国虽属于后来者,却在美国、法国、葡萄牙等西方国家及国际石油巨头的挤压下后来居上。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国大型国企,都已进入安哥拉。

  事实上,安哥拉人对中国中国人民早已不陌生。由于早期受到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他们几十年前就能轻易地说出“你好”、“毛泽东”等词汇。那时候,在中国驻安人员中流传着一个笑话:“当你来到安哥拉,幸运的话可以捡到钻石,不幸的话会踩到地雷。”如今在安哥拉,中国人似乎突然间多了起来,但他们不是来“捡钻石”,而是来帮助当地人建港口、酒店、铁路的,当然还有石油企业。

  两大法宝——枪和石油

  有人说,多斯桑托斯有两大武器——枪和石油。他的政权是靠枪杆子打出来的;而他在安哥拉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则得益于喷涌而出的石油。

  多斯桑托斯出生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做过石匠,母亲则是典型的家庭妇女。小时候,多斯桑托斯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视野和能力。在孩子们当中,他总是当“将军”的那个;上学时候,他就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情绪,下了反抗葡萄牙殖民统治的决心。19岁那年,多斯桑托斯加入了当时最大的武装斗争组织“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1963年,他赴苏联留学,学习石油工程专业,毕业后继续留在苏联,接受通信和雷达领域的军事培训。学成归国后,他立即投入到解放运动中,直到1975年安哥拉获得独立。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存的资料和报道中,有关这位平民总统的介绍少之又少。对此,安哥拉百姓说,多斯桑托斯是安哥拉人民的儿子,而不是统治阶级,所以不用大肆宣扬。

  很多安哥拉贫苦百姓之所以对多斯桑托斯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缘于这个国家的变化——如今,这个从内战废墟中站立起来的国家,已经成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略的石油大国。

  几年前,记者刚到罗安达市时,这里仅有葡萄牙人开的两家4星级酒店,市政设施和娱乐场所相当有限,路上跑的多是欧洲淘汰的二手车。如今,在安哥拉处处可见高级私人豪宅、度假村和酒店。5年前,一些安哥拉人见到外国人时,会簇拥向前,伸手乞讨;现在,他们会反过来关心外国人“是否吃饱了肚子”。

  这就是多斯桑托斯给安哥拉带来的变化。

  另一场“战争”的威胁

  一位安哥拉海关官员曾对记者说,中国人有钱,而且慷慨大方,大到美元,小至清凉油,对安哥拉人从不吝啬;美国人更有钱,但钱都挣到自己腰包里去了;其他一些欧美国家跟美国差不多。

  这位海关官员的话,代表了不少安哥拉人对外部世界的看法。

  虽然20多年的内战已经结束,但多斯桑托斯常常告诫国民:“安哥拉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安哥拉人知道,总统说的“战争”,是与石油有关的一场“国际战争”。

  由于执掌安哥拉20多年,多斯桑托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争议和批评。西方政客和媒体批评他集大权于一身,“在民主体制的掩饰下实行柔和的独裁统治”。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多斯桑托斯是“安哥拉首富”,他的家族和亲信几乎控制了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命脉,涉及石油、电信、建筑、采矿、银行、酒店等众多权重行业。另外,由于安哥拉实行总统制,包括总理在内的内阁没有太多实际权力,反对派也因实力太弱而难以影响政局。近日就有葡萄牙媒体称,多斯桑托斯是安哥拉民主最大的障碍,“他用武力手段争取到了和平,却残忍地屠杀了民主和公平”。

  但是,支持多斯桑托斯的人则说,他别无选择,因为如果他失去了政权,安哥拉便失去了实现民主和发展的良机;如果安哥拉没有一位强势总统来控制石油和钻石,国家将再次陷入混乱;如果没有他的政治经济改革政策,国家发展将出现严重问题。

  不过不少国际问题专家认为,随着安哥拉发现大量石油储藏,西方国家对它的渗透将日益加剧。

  不久前,记者曾在安哥拉媒体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分析说:“安哥拉虽已独立30多年,但一直没有摆脱欧洲的控制。如今,随着欧洲势力范围的收缩,美国势力进入了非洲……现在,美国与非盟的关系非常密切,试图利用非盟,牵制欧洲和亚洲国家在非洲地区的扩张。但欧洲是不甘心让安哥拉落入美国人手中的,更不甘心让美国控制非洲丰富的石油与钻石资源!”

  实际上,盯上安哥拉不仅是美国和欧洲。去年1—2月,安哥拉一跃成为向中国出口原油最多的国家,每日出口量达45.6万桶。欧佩克“老大”沙特立即对其提出了“严重警告”。当时,安哥拉正在申请加入欧佩克,被迫紧急缩减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不久,沙特又夺回了对中国出口的“头把交椅”……今年初,安哥拉顺利成为欧佩克成员后,又提出了希望能将产量提高到日产200万桶的规模,再次招来了沙特的警告。

    俄工业与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

  既要赚钱,又要“留一手”

  本刊特约记者关清元发自莫斯科

  2007年7月10日下午,俄罗斯工业与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匆匆“奔”进北京东单新闻大厦。他还没来得及喘气,记者们就已蜂拥而上,连珠炮地问:“您刚才和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谈了些什么?”“通往中国的俄东线石油管道支线何时动工?”

  赫里斯坚科此次访华,是参加俄中工业和能源合作分委会第九次会议的。

  扑朔迷离的“中国管道”

  多年来,俄罗斯东线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一直受到中国人的关注。

  “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西起俄伊尔库茨克州的泰舍特,绕贝加尔湖向东,第一期工程到达斯科沃罗季诺(此地距中国只有60公里);第二期工程沿中俄边界蜿蜒而行,直达俄太平洋港口纳霍德卡。因此,这条管线又被称为“泰纳线”。

  今年1月28日,经过艰苦的技术设计、环保论证,在普京总统“对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强烈不满”的压力下,第一期工程总算开工了。但直到此时,俄方曾承诺修建的通往中国的支线,仍悬在半空中。因此,赫里斯坚科7月10日刚刚出现在西单新闻大厦,中国的记者们就开始“过问”此事。

  赫里斯坚科总算让大家看到了一线“曙光”:“中国支线将于2008年开始修建……”他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给了我一个计划,这条‘中国边境管道’,从斯科沃罗季诺市附近的大涅韦尔村出发,直抵中国境内黑龙江省的贾林达村。到时候,西伯利亚的石油将直接输入中国。”建成后,它最初可形成每年1500万吨石油的运输能力,最终可达到每年3000万吨。

  许多人感叹,饱经风霜的中俄石油管道计划能“走”到这一步,太不容易了。1994年,俄罗斯主动提出,要修建从俄罗斯安加尔斯克到中国大庆的陆上石油通道(即“安大线”),把西伯利亚的石油直接输往中国。经过10年的艰苦谈判,双方即将达成一致。可就在此时,日本突然插进一脚,提出由他们出资、俄罗斯出油,建造“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线”。日本的加入,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了局面,“安大线”就此胎死腹中。最终,俄罗斯自行提出了一条“折中线路”,即如今宣告开建的“泰纳线”。

  此次风波发生后,当时即有媒体分析说,谈判之艰苦、日本的插手、俄罗斯的“变卦”,都堪称中国 能源安全风险的一种集中体现。

  用石油做筹码

  有人说,赫里斯坚科很幸运,赶上了俄能源事业的“最好时代”。2004年,俄原油产量达到4.58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1.86%,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生产国。

  俄塔社曾分析说,石油在为俄罗斯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还成了它在外交上的一件利器。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也不例外。早在日本力推“安纳线”的时候,时任俄代总理的赫里斯坚科就明确表示:“在确定石油管道走向时,我们首先从本国利益出发。”

  赫里斯坚科曾反复表示,希望中国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制成品和加工油,而不是直接购买原油;即使进口原油,也要求中国按照和西方国家同样的价钱购买,而不再执行以前的低价。

  有俄罗斯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实际上,直到现在,俄罗斯都“不太乐意”修建通往中国的石油管道。但与此同时,耐人寻味的是,对于通往欧洲波罗的海、巴伦支海的石油管道,俄罗斯却表现出了十足的热情和主动。

  无怪乎分析家们说,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战略,是既要赚钱,又要“留一手”。

  俄罗斯政坛的“夫妻档”

  赫里斯坚科前不久刚过50岁生日。在俄罗斯政坛,他是一个非常低调的技术型官员,唯一能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和妻子戈利科娃双双入阁,各掌一部,成为难得一见的“夫妻档”。

  2002年,赫里斯坚科担任副总理,负责对外经济联系工作和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协调。有一天,赫里斯坚科发现手上的石油出口预算数据有点不清楚,便打算找人来问问。此时,年仅36岁、貌美如花的戈利科娃刚被任命为财政部第一副部长,主管预算工作。就这样,戈利科娃撞到了赫里斯坚科的怀里。

  其实,戈利科娃和赫里斯坚科1998年已相识,但只是泛泛之交。现在,两人有了密切接触的机会,一来二去,日久生情。2003年,两人秘密完婚。

  这对夫妻可谓仕途得意。2007年9月,普京总统改组政府,赫里斯坚科继续担任工业和能源部长,戈利科娃则被任命为卫生和社会发展部长。由此可见,赫里斯坚科在普京心目中的分量。也有人分析说,赫里斯坚科堪称普京的“石油代表”,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问题上的交往,恐怕都绕不开他——无论是合作还是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