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演员票房排行榜:丰城古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24:49

丰城古事

 

丰城孝妇
乾道三年.江西大水.濒江之民.多就食他处.丰城有农夫.挈母妻并二子.欲往临川.道间过小溪.夫密告妻曰、方谷贵艰食.吾家五口.难以偕生.我今负二儿先渡.汝可继来.母已七十.老病无用.徒累人.但置之于此.渠必不能渡水.减得一口.亦幸事.遂绝溪而北.妻愍姑老、不忍弃.掖之以行.陷于淖.俯而取履.有石碍其手.拨去之.乃银一笏也.妇人大喜.语姑曰.本以贫困故.转徙他乡.不谓天幸赐此.不惟足食.亦可作小生计.便当却还.何用去.复掖姑登岸.独过溪报其夫.至则见儿戏沙上.问其父所在.曰、恰到此.为黄黑斑牛衔入林矣.遽奔林间访视.盖为虎所食.流血污地.但余骨发存焉.不孝之诛.其速如此.是时蓝叔成为临川守.寓客黄虨彪父自丰城来.云得之彼溪旁民.财数日事也.右三事皆蓝叔成说
  夷坚丁志

朱仆射
豫章丰城县江边宝气亭.建炎三年.居民连数夕.闻呼朱仆射.而不见其人.已而新虔州守冯季周询修撰、赴官.泊舟亭下.从行仆朱秀者溺死.八月四日也.右二事皆吴虎臣说
  转夷坚丙志

 

宝气亭,在丰城市市城区西北滨江处。为纪念丰城剑气“上彻于天”的典故而建。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在元丰四年(1081)由分宁赴泰和途中,经过丰城作《宝气亭》诗云:“丰城邑岩岩,水种六万户。石堤眠长虹,辍棹日沉雾。令君政有声,新亭延客步。泪落世父碑,心倾文饶赋。忆昔两神兵,埋狱思武库。寒光射汉津,两贤纡一顾。张公圻中台,木拱孔章墓。不能使儿戏,岁晚龙蛇去。空余寒泉泓,因雨长蛙跗。铅刀藏宝室,万世同此度。”题咏的对象即是此亭。
唐永微二年(651)县治迁于今址后,即筑堤以保县城安全。清同治《丰城县志·河集》有“唐永徽间,始迁县治,即筑堤由张家埠至宝气亭、阳灵观、周四十余里”的记载。宋乾道九年(1173)闰一月十一日,著名诗人范成大经过丰城,他在《骖鸾录》中写道:“过丰城县,小舣宝气亭”。由此可见,建在江边最大名胜古迹的宝气亭,是文人雅士过往旅客必登之所。亭中原有唐代宰相李德裕(字文饶)在开成元年(836)夏,南谪途经丰城时所作的《剑池赋并序》石碑,以及宋代天圣八年(1030)新堤建成后,黄痒(字世父)的堤记,即是黄庭坚诗中所说的:“泪落世父碑,心倾文饶赋”。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因居民失火,宝气亭被烧毁。很快又为县令唐容“因旧址而得新之工,间数月,而亭成规模,轮焕宏阔伟丽。”并靖陆渐写了篇《宝气亭记》,与诗人陆游在丰城写的《丰城剑赋》相映成辉。《宝气亭记》中曰:“宝气亭独据县津,以为观瞻怀企之所,实一邑之胜概也。
元至元年间(1264—1294),宝气亭改建为剑江驿楼,成为驿舍与纪念物合二为一的建筑。大德年间(1297—1307),富州(丰城升为州)州尹刘秉懿将宝气亭修缮一新,正式定名为剑江驿楼。不少著名人物登临宝气亭楼,如元代学者吴澄《剑江驿楼》诗云:“人生南北几驿亭,相过岂复能忘情”等句。这些诗人们怀古叹今的吟咏之所。明代以后,宝气亭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分离出剑江驿。明万历十一年(1583),署县事陶以诗(名世安)建宝楼于文明门城上,为课文之所。时丰城许多著名诗人都喜欢在宝气楼结社赋诗,仅在万历年间《剑江倡和诗》集中,就有徐即登、雷映、邱士毅等人,多次在宝气楼雅集诗作15篇。他们在此或赏“平沙雁写落木瘦,万山翠林斜阳明”;或吟“野航凌浩淼,平楚问青葱”。到清代乾隆年间时,宝气亭仍有厅、堂三间、有廊、鼓楼三间、厅左有丞舍三间,楼悬“宝气弥津”匾额。到清末后,宝气亭渐废于兵火,如唐钟毓、陆如照等诗人的《访宝气亭》、《宝气亭怀古》中,尚能追忆“指点斜阳楼,低徊古驿岐”等伤感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