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第四版答案: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探析腐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8:55:23

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探析腐败

    腐败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不分国界,不分企业,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从政府到企业,始终存在。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仅2009年,全国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就高达18191件: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70人,其中厅局级204人、省部级8人。中石化原董事长陈同海受贿近2亿元,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单笔受贿额1.6亿元的纪录。很多学者对腐败问题做了研究,本文试通过腐败产生的原因,并对腐败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别的腐败特点,试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对预防腐败提出对策。

    一、腐败产生原因

    据心理学分析,人的任何行为背后都隐藏着心理动机。腐败是社会行为,其背后动机和产生原因是什么,将从人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进行分析。

    (一)个体欲望(内在动因)

    个体欲望是产生内在动因的根本,是人类行为产生的根源。欲望是由人的很多需求产生,而需求根据不同环境、不同个体而不同,一般而言,欲望需求由于个体贪婪心理、失衡心理、心理侥幸、从众心理等产生。

    1.贪婪心理。人有自私方面的不满足性。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会追求高级需要,这无可厚非。贪污者在生存、安全、社交、尊重需要基本得到了满足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慢慢蜕变,他们蜕变成把享乐当作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慢慢走进了腐败的深渊。欲望是个无底洞,一种欲望满足了,另一种欲望又会产生,对腐败者来说,欲望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便难关闭,有了钱想更有钱,有了老婆想情人,有了一点权利想更多权利,如此下去,贪污者想满足无休止的欲望,唯一方法就是用权利去交换。腐败交易成功后,会在心态上是一种成功体验,引发收益感、满足感、欢乐感乃至成就感,从而渐渐上瘾。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当一个行为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会重复实现,不断强化这种行为。这样腐败者会更疯狂地攫取权利满足私利。

    2.失衡心理。根据亚当斯公平理论,一个人不仅关心自身报酬的绝对量,还关心相对量,即通过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自身所获报酬是否公平。这种比较结果将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的贡献大于自身收入,认为自己得到的太少而失去的太多,从而产生心理失衡。当自身还在重要岗位上,掌握着重要资源,就容易滋生趁自己还有职有权时捞一把来弥补。对于企业一般员工而言,因薪酬管理中分配差距拉大,同龄人、同单位、同管理待遇有别,同工不同酬等问题而产生心理失衡。

    3.侥幸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利益大小与行为后果不成正比时,即当腐败成本很低时,而利益远远大于可能承担的风险,并有先例表明可以逃避处罚时,往往会有人铤而走险,抓到了算倒霉,抓不到是走运,冒这样的风险划算。因此,侥幸心理是在客观环境条件具备下,最容易产生腐败的心理因素。

    4.从众心理。为了权利更好变现,腐败者往往形成很多利益小团体,并演化为潜规则,其中之一就是通过合作方式追求最大化利益目标,通过从众可以很快融入利益同盟,参与利益分配并增强归属感与凝聚力,通过责任分散来减少罪恶感。这也是为什么串案,窝案很多的原因。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处在中层领导岗位的领导干部,在集体腐败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腐败的危险性,主观上并不想参与,但因种种利害关系,“无可奈何”,最终选择随波逐流,同流合污。

    (二)腐败机会(外部诱因)

    当个体有腐败动机,却无法产生腐败,原因在于自身是否有机会,比如,一介平民,也就没有腐败可言。一般而言,产生腐败机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具有重要平台。这种平台可以是担任重要职务,或者掌握重要资源。人一旦有了权钱,就有了权钱、权物、权权交易的可能,这时有利益关系的人往往为了自己的需要而主动诱惑其犯罪。

    2.监督机制缺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不受监督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意识到这个并不难,理性建立这些制度也不难,可为什么腐败还是越演越烈,屡禁不止?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第一,建立制度的是人,而执行制度的也是人,执行制度的人也可能把监督权“商品化”,进行腐败,使监督形同虚设。第二,制度本身存在漏洞,绝对不存在漏洞的制度是不存在的,而且中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时期,市场经济制度很不健全,贪污者总千方百计找漏洞逃避监督获取非法利益,况且他们本身就可以通过权利交换来逃避惩罚。

    3.中国特有的礼尚往来人情关系文化,与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巨变的特殊背景,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有极少数人滋生了享乐,拜金主义,社会风气日下,有些人抵抗不住诱惑,随波逐流,联合腐败。

    二、不同类型人的特点

    腐败产生动因和机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根据腐败产生欲望动因强弱和腐败机会大小,可以分为四大类型人员(如图1所示):

    1.有欲望,有机会的人(高危人群):这种人群处于重要职位,掌握重要资源,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如果这种人群,一旦性格有缺陷,如贪婪,自私,冒险等,有很强腐败心里动机,就会产生腐败行为,是属于高危人群。是重点关注,与预防对象。

    2.少欲望,有机会的人(低危人群):同样处于重要职位,掌握重要资源,经常受到各种诱惑,但这些人往往表现为事业至上,有较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自身的生活理念和工作价值,具有较强地抵住诱惑能力,往往德才兼备。但由于腐败动机会因时因势而变,不一定能正确识别,且随着时间及条件变化,不排除有腐败的可能,因此,这一部分人是低危人群,需要高度关注。

    3.有欲望,无机会的人(潜在人群):这一部分人一般担任较低职位,未掌握重要资源,尽管也想谋取私利,但苦于没有机会。

    4.少欲望,少机会的人(安全人群):这部分人一般担任较低职位,未掌握重要资源,注重自身能力成长,关注自身兴趣爱好。

    三、预防腐败行为产生的对策

    对于烟草行业而言,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员工整体收入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据《2008年昆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昆明2008年在岗职工26169元/年,而同期当地烟草企业薪酬整体水平均明显高出该地区平均水平,员工自身生存需求和职业安全需求得到较好解决。因此,待遇不是解决产生腐败行为的根本。那么,需要从其它方面着手。

    1.完善人才选拔与任用制度

    一是充分应用绩效考核结果。绩效考核中,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任用要求,注重品质主导型的绩效考评,采用特征型指标,以考评员工潜力为主,主要考评员工信念、价值观、动机等,选拔有正确价值观、信念、组织承诺高、贪污动机不强的人。二是使用更加科学有效的选拔方法。诸如引用人才测评技术,如通过人格测试,了解其人格气质、性格、、动机、价值观、社会态度等,分清他隐藏的腐败动机,防患于未然。避免选拔到有很强腐败动机、有性格缺陷的人,减少让一部分自身性格特征和价值观有缺陷的人进入关键重要岗位。

    2.完善职业生涯管理

    开辟多条员工成长通道,避免员工职业通路中断,晋升无望而心理失衡。建立后备人才库和人才梯队,保证充足人才供应,防止对某个稀缺性人才的过分依赖,避免其恃才傲物。对于特殊岗位但掌握重要资源的员工,在晋升无望的情况下,就可能会成为高危人群,对于这部分人员,要拓宽他们成长空间,从身份上体现其价值,比如助理等职位,或者享受待遇和一定社会地位,但不掌握资源和重大决定权。

    3.加强重要岗位工作轮换

    对于产生腐败行为机会很大的岗位,应加强岗位轮换。按照美国学者库克研究职业周期特点的理论,员工在同一岗位工作6年以上,就会产生职业倦怠,其创造力也会逐渐减弱。如果对于这部分人及时进行岗位轮换,可以避免某些管理人员在某岗位上过多培植自己势力范围、形成难以制约。这样既断绝了腐败的机会,又丰富了职业经验。

    4.建立风险岗位管理机制

    对于企业内部岗位进行风险识别,明确岗位风险级别,并纳入企业管理体系。特别是要借助企业内部审计、内部监管、制度体系等管理工具,借助外部专家审核机制,对高风险岗位进行必要的“特殊”审核,让风险岗位人员在企业各项严格的管理中处于相互监督和制约中,减少侥幸心理,防止腐败行为发生。

    5.完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薪酬并不完全体现一个人的全部贡献,但能树立一种企业价值贡献的导向。对于贡献价值大的职位要适当提高薪酬待遇,建立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政策,激励各类人才在不同岗位为企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激励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激励还包括竞争激励,只有通过竞争选拔,人们才会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才能时时保持危机感,不断约束自己,同时,还会减少横向比较心理,减少心理失衡现象发生。因此,在选人用人方面要拓宽重要岗位竞争范围,构建基于关键岗位管理的竞争机制。在竞争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和造就人才,通过内部竞争择优,使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保证员工队伍的活力和朝气,保证处在关键岗位员工的适时保持积极性和强大的工作动力,以激发员工潜能。

    6.建立心理管理制度

    心理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更能观察员工潜在的特征。一是提高心理观察与分析能力。心理是内在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平时注意观察员工语言、表情、举止、行动等来推测其心理变化,发现腐败苗头就立刻采取行动扼杀在萌芽状态。二是提高心里沟通与交流能力。依靠信息系统、人际关系等相关活动,特别是一对一和谈心方式,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明人。对身心认知严重失调的员工,特别涉嫌腐败心理滋生员工,必须专人负责,过程追踪,进行专业心理技术与药物治疗。三是开展心理教育培训与反腐败心理教育培训。

    四、结语

    随着社会进步,人的心理特征更加复杂,需要从人的本性角度加以分析,需要全方位、立体式管理来预防腐败。总之,对于高危人群要特别管理,低危人群要重点管理,对于潜在人群要关注。只有不断加强研究,把企业管理的腐败容易发生的岗位纳入控制范围,严格考核,有效监控,加强教育,才能有效防范腐败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