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始源妹妹ins的微博:汉语新诗鉴赏(98)?王柱山?陈斐雯?南子?桂兴华?饶阶巴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7:25:08

汉语新诗鉴赏之九+八

王柱山\陈斐雯\南子\桂兴华\饶阶巴桑

 

 

王柱山(1976~),河北清河人。著有诗集《星光中的微笑》。

 

黄昏中的油纸伞

 

撑一把油纸伞

在向晚的街道上漫步

雨没有下 洒落的是泣血的夕阳

 

油纸伞投下的黑影把我的灵魂摄住

油纸伞变成了一顶金灿灿的帽子

我在金光中踱着步

仿佛行走在大清的天空

 

夕阳被乌云收容

豆大的雨点打在油纸伞上

纸伞穿了孔、桐油污了洁白的衣袖

索性把伞弃掷街旁

畏缩的灵魂 污了的衣袖

又恢复了最初的模样

 

(选自王柱山博客)

 

[赏析]

一曲黄昏,天空在邂逅什么。是忧郁的美,是美的忧伤,还是迷惘中的另一种期望?在诗句中逐渐塑造一种社会化和自我情绪化的双重内核要素,通过夕阳、黑影、金光、乌云等象征意象,最终朦胧、伤感、怅惘的思绪开始进入诗人一种理想化的美感状态:“那一把油纸伞,又恢复了最初的模样”。 (文/江浪)

 

 

 

陈斐雯(1963-),女。台湾诗人,出生于台中市。著有诗集《陈斐雯诗集》、《猫蚤札》等。

 

坏脾气

 

离开旋转盘后

所有的木马

都断了腿

 

我提供翅膀

煽动它们

向随便一个方向

飞去

 

也不为什么

只是不喜欢

它们若无其事地

在原地打转

 

(选自《蓝星诗刊》第三号)

 

[赏析]

陈斐雯被诗评家誉为“生命场中的莳花女”,她的作品中的美,不是那种传统女性的典婉秀美,而是一种任性,有点刁蛮,有时也夹杂着一些叛逆的味道,到目前为止,很难加以规范,不过,只要她不停笔,个人特殊风格绝对可以形成,而且是一种新的典型。

《坏脾气》运用“我”对于旋转木马的态度、举动,以说明“我”的“坏脾气”就是这个样子,或者说以此来说明什么是“坏脾气”。由于脾气的好坏基本上是内在心理状态反射出来在行为上才完成的,所以要绝对不能直说,而需要用具体事件来譬喻,陈斐雯所选择的是很简单的一种现象。而其实,诗人并非绝对的感性,她不喜欢旋转木马“若无其事地/在原地打转”,配合首段的“假设”,中段的我“愿意”陈斐雯显然有所寄意,像旋转木马一样,若无其事地在原地打转,是很糟糕的事,应该突破这种机械的、小框框的格局,向前迈进,或者找寻一个方向去飞翔。 (李瑞腾/文)

 

 

 

南子(1945-),本名李元本,新加坡汉语诗人,祖籍福建永春。著有诗集《夜的断面》、《苹果定律》、《生物钟》。

 

飞来石

 

来自黝黯的宇宙

一粒微尘

经历千万光年之旅

穿越大气层

溅出灿烂的光尾

最后,在没有掌声的年代

安安稳稳,立在远离游客喧闹的

孤峰之顶

 

亿年之后

我是前来膜拜的香客

我来寻求的

是如何在众多的考验之后

仍不失自己的重心

在将坠与未坠之间

 

(选自新加坡《五月诗刊》2005午10月号)

 

[赏析]

《飞来石》这篇作品描绘了一颗在宇宙看来平凡的小微粒,在无掌声无功名课的的时代,没有鼓励没有观众,独自一个在茫茫黝黯的宇宙中穿越千万光年,远离了人声鼎沸浮躁的时代,安稳地立在孤立的山峰上。以至于亿年之后,前来观赏的香客看到了这颗曾经的小颗粒一生追求降于宇宙却不甘于陨落在人类的世俗的地面。这颗微粒处于欲坠而未坠之间的脱俗的人生态度而备受敬仰。

诗中暗喻着“人生总是一个人在孤独地旅行。”这种孤独感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始末,具有超越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而单独存在于个体的精神领域中向往的属于自己的自由与坦荡。没有绝对的自由,但是这种孤独感在整一个茫茫宇宙中是永恒存在永不磨灭的。飞来石历经千万光年的孤独旅程这一旅程,享受着这种耳根清净的精神自由同时忍受着生命赋予的孤独感来成就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最终价值。

诗中也暗喻了“人生在于超脱于世俗的追求。”这种追求是没有任何的功利成分,只是潜意识的本我在呼唤自己听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有句话说得好:“能够真正听清楚自己内心声音并赋予行动的人,要么成了疯子,要么成就了一段传奇。”在飞来石从黑暗没有生命痕迹的宇宙间坠落在山峰之间的这一旅程中,促使它成功达到彼岸的是平静而不浮躁的不懈追求。

最后,飞来石安安稳稳地立在将坠未坠的高峰之间,也意味着在可选择立足点的时候立在了“高处不胜寒”的境地,脱离凡人间的滚滚红尘,高傲且孤立地活在世间,可观者只能远观而无法触摸到这种灵性的美。

(黄海勤[学生]/文)

 

 

 

桂兴华(1948-),浙江宁波人。著有诗集《青春宣言》、《激情大时代--桂兴华朗诵诗集》等。

 

写在“黄埔军校”

 

一大片翠绿的阔叶和第几期教官的梦

一起摇曳着你的梦想

思念的海水总是跟随着你

在大坡地炮台的后面轻轻荡漾

 

你还在长洲岛上

车渡码头的海面平静得令人神往

高高的白墙上还奔涌着你的校训

多少年前就有你的高瞻远望

 

一群系着白色短裙的少女在问你

问那床毛毯、那把佩剑、那只皮箱

问这扇每一个学号都在军训的校门

培养了多少你办校宗旨里的武装

 

伟人的身旁往往隐藏着小人的伎俩

背叛你的那一阵枪声射黑了月亮

举枪者竟是开学典礼上的那位“信徒”

从此分裂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军装

 

历史知道你在另一个世界也在发怒

因此更加怀念你的真诚和慈祥

你“同志仍需努力”的征途就在前方

今天,每一双脚印都在反复丈量

 

(选自:《诗刊》上半月刊2011,3月号)

 

[赏析]

不能说诗人写了政治,质量就差。在构思、意象、语言上,桂兴华是一个成熟的诗人。诗的抒情性、音乐性,是诗的生命。桂兴华很注意这一点。

桂兴华综合了许多现代诗潮的优点。:“奔涌着你的校训”, “射黑了月亮”是通感。在“通感”上,他用得很多。桂兴华很会写政治抒情诗。他很反感概念化、公式化和苍白的口号。所以,《红灯记》才不会“匆匆地流过、流过”。

桂兴华总是在大视野中捕捉小细节。从细节入手,是作者重视现场的表现。写诗的切入点要巧。写孙中山,从黄埔军校入手,把握重要的地标和关注点?从大处着眼,还要在小处着笔。参观黄埔军校,角度比较小,尽量巧。找到这个切入点,桂兴华是花了功夫的。他运用了形象思维,可感,让人摸得到。《军港之夜》、李谷一的三峡之行、《太阳岛上》、李双江划动的船桨下,谁不熟悉?细节也非常多。同时把历史事件也交代得十分清楚。

桂兴华的诗个性鲜明,明朗,容易朗诵,使人感到很亲切,没有距离感。桂兴华十分重视深入生活,在生活中体验、联想、激发想象力。所以,他的诗句才这么激动人心。  (谢雨/文)

 

 

 

饶阶巴桑(1935-),藏族,笔名卡琳巴桑。云南德钦县人。著有诗集《草原集》、《鹰翎集》等。

 

母 亲

 

我吸吮着母亲的奶头,

还不曾想过捏泥娃娃和捉迷藏,

还不曾想过天空和陆地,

可是心里却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世间再也没有什么

比母亲的胸脯还宽广!”

 

我从遥远遥远的边疆,

渡过了长江和黄河,

虽然我还没有走到长白山,

但是我在心底轻声地说:

“世间再也没有什么

比祖国的胸脯更宽广!”

 

--1956年4月

(选自《草原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赏析]

“饶阶巴桑是解放后最早迈入我国诗坛的藏族诗人之一。二十五年来,始终保持战士本色,艺术上努力开拓,像一只文苑山鹰。”(李佳俊:《文学,民族的形象》,第275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的确,战士兼诗人的双重身份在饶阶巴桑身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他能将平凡的生活之思(母亲——祖国)写得感人至深,诗行间流淌着无比的赤诚。

《母亲》第一节写母爱。诗人选取了自己在母亲怀中嗷嗷待哺的生活场景,不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直接白描:“我吸吮着母亲的奶头”。亲切的笔调、朴素的语言传达了一种人类最普遍最伟大的爱和人生最深刻的体验,足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世间再也没有什么/比母亲的胸脯还宽广”,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毫不做作。

通过第一节的铺垫,在第二节中,诗人将对母亲的爱延伸至祖国。“我从遥远遥远的边疆,/渡过了长江和黄河”,写作者的人生经历。他生于西藏,1951年参加人民解放军,亲身感受了祖国的幅员辽阔和她宽广的襟怀。于是,“祖国”与“母亲”这两个意象在他心底叠加起来,儿时对母亲的眷恋和长大后对祖国的热爱在他的情感世界水乳交融。由于年少不记事,所以对母爱的印象有些“模糊”,而成人后对祖国的感情却是自觉清晰的,前后对比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军人本色。感情的升华逼真可感、动人心弦。

自步入文坛起,饶阶巴桑的诗情就像雅鲁藏布江的滔滔流水,一直翻腾着引人注目的浪花。雄伟奇丽的边疆色彩和浓郁烂漫的民歌特色成为他诗歌的一大亮点。著名诗人臧克家在《鲜果色初露一一读诗散记》(载《诗刊》1961年6月号)一文中说:饶阶巴桑“善于体会生活,从中发掘出诗意来,读他的诗毫无平庸干巴的感觉,总令人感到诗意浓郁、新鲜有味。他写得很细致、很委婉。像春天的泉水,涓涓的流着,带着清脆的声响,把人引到一个幽深的诗的境地。”这样的评价可谓中肯之语。  (王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