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会计学考研:回溯250年前老巴渝十二景 了解巴渝文化(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59:33
王尔鉴:乾隆朝知县打造重庆名片
他将明代渝城八景“汰三增七”变为清代巴渝十二景
王尔鉴,字熊峰,河南卢氏人(今河南信阳)。雍正庚戌年(1730年)进士,乾隆十六年(1751年)由山东济宁知州,降任巴县知县。这是重庆史对王尔鉴的一般记载。在大清万千官吏中,这位没有惊世之举的知县,其生平文字极其有限,甚至有资料错误地将其生活年代后推了100年。
但他还是载入了重庆史册,并被后人称颂。事件起因很简单,他编纂的地方志中描绘的巴渝十二景,成为沿用了近250年的重庆名片。
一位廉洁奉公的官员
在今天看来,这件事情有点不可思议:一个不是重庆本地的官员,又没有巴渝文化背景,缘何描绘出的巴渝十二景有如此强的生命力,时隔近250年,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不少文化人,仍能琅琅上口地说出他的名字?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教授研究后发现,清代官员队伍,学而优入仕者靠的是熟读诗书,“童而习之,由壮而老,精神才力已半消磨于诗赋”。不过,为避免官员借乡土势力结党营私,古代采用了任官回避制。明初创立“南人官北,北人官南”的互调用人法,清康熙皇帝规定得更具体:一般文官不得在本籍或原籍任官,本省人不能做本省的官,即使不同省而离原籍在五百里以内的也必须回避。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王尔鉴无巴渝文化背景,却能描绘出流芳后世的巴渝十二景的内在原因吧。”蓝勇说,受传统文化熏陶,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王尔鉴,为官期间,依法办事、廉洁奉公,还把自己的薪俸拿出来补助那些贫困学生。他的官品和人品,受到重庆百姓的称颂。
一位能吟善赋的诗人
正是有了这种文化背景,乾隆十六年(1751年)降任巴县知县的王尔鉴,特别注重文化事业。在他的引领下,巴县文风蔚然兴起。而他则把空余时间放在收集文史资料上,倾全力编纂《巴县志》,其中一块重要内容就是巴渝十二景。
“王尔鉴善诗文、工书法,重庆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有他的亲笔题咏。如他题咏的龙门皓月、歌乐灵音等,脍炙人口,流传遐迩。”市社科院研究员邓平在多年的走访调查中发现,王尔鉴到任重庆后,经常流连于山水间,以探幽揽胜为乐,几乎重庆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探访中,王尔鉴发现长江、嘉陵江蜿蜒交汇,形似古篆书“巴”字,故称“字水”。而两江浪卷金花,满天繁星,与人间灯火上下浑然一体,五彩交相辉映,俯仰顾盼,情境各异,如梦如幻。这种“宵灯”映“字水”,风流占尽天下的情景,让王尔鉴写诗讴歌: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领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
“可见,王尔鉴是一个善诗文的官吏,关键还在于,他将自己的审美留给了后世。”
一位敢于创新的匠人
王尔鉴成功了,他通过十年努力,终于在乾隆二十六年(1760年)完成《巴县志》的编修,共17卷,他亲自为其作序。
巴渝十二景是如何选出来的?选定的标准是什么?它是不是王尔鉴的创新之举?
“可以肯定的是,在方志中编入城市美景并不是王尔鉴独创,如明英宗天顺二年,重庆就有了渝城八景的记录。”蓝勇说,这个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明清时期尤盛。当时全国各地编志的官员,都要做这项工作,不同的是有的编成八景,有的编十景,有的则编十二景。“巴渝十二景带有王尔鉴个人极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邓平在考证了仅存的史料后,找到了答案。
王尔鉴作为巴县知县,对选定“巴渝十二景”有生死大权。他对名胜风景的审美要求是:“其趣在月露风云之外,其秀孕高深人物之奇,登临俯仰,别有会心……空灵飘渺,在有象于无象之间,最称奇妙。别具幽趣,空灵不著色相……”这是巴渝名胜选定的标准,因而,他所选取的巴渝十二景,都说得上空灵,美的地方恰巧是难以说清楚的那一部分。而对孔殿秋香、觉林晓钟和北镇金沙,由于没有空灵感的景致,他以歌乐灵音、字水宵灯和缙岭云霞来取代,“汰三增七,将明渝城八景淘汰三个,新增七个,是王尔鉴对重庆的贡献。”
“今天,我们细心来品香,会发现这香应是文化人禅宗思想的再现,也是文化人追求的最佳心境的物化表现。”邓平说,所谓“香”,就是心中品读山水的一种境界。在王尔鉴之后,其他巴县(或重庆府)的最高长官也编过方志,但要么刊印了没流传,要么流传的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后世基本上都沿用了王尔鉴的巴渝十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