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c 汉化:2011年度社科界十大热点关注(国内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6:28:19
2012-1-24 7:18:16  来源:2012-1-19 社会科学报

  1 理论界热烈庆祝建党90周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从中央到地方,社会各界纷纷举行了形式各异、内容不同的纪念活动。围绕着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以及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如何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等问题,社会各界掀起了讨论热潮。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多达136次,如此高的频率,折射出执政者对人民的尊崇。就此,政治学者郑永年表示,“任何政党,如果要执政,就必须得到人民的接受和支持。”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指出,“共产党虽然掌握了国家政权,但仍要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牢记手中的权利是老百姓赋予的,这样才会谦虚谨慎,放下身段,少一点官僚主义,多一点为民服务,才能真正使党的内涵得到更新,党的生命得到保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更多的学者始终保持理性谨慎乐观的态度。《南方都市报》社论提到,“不要让太平盛世麻痹忧患意识”。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指出,“不要让鲜花掌声淹没群众意见,不要让成绩数字掩盖存在问题,不要让太平盛世麻痹忧患意识。务必居安思危,高度警醒,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海印子)

  2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争议的遗产

  100年前武昌的那声枪响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奋起,主动迎接新世界。一百年来,对于辛亥革命的争议与褒贬一直不断,革命是否成功?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的立宪之路?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层面特别举行辛亥百年纪念大会;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学术重镇及同辛亥革命有着深厚渊源的城市均举行了规模浩大的理论研讨会;专门为探讨和纪念辛亥革命而出版的书籍和发表的论文更是不计其数,各种历史的或者穿着历史外衣的现代的观点均粉墨登场。

  质疑或否定辛亥革命意义的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并未进行根本的社会变革,只是在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点,利用一个偶然的事件,偶然地推翻了早已风雨飘摇的清朝帝制。有人认为,没有辛亥革命,中国或早已走上与日本、英国类似的立宪道路。有人由此引申到辛亥革命前的清末改革,20世纪两个亚洲大国——中国和印度——均进行改革,印度的改革成为革命的替代物,而中国的改革却成为辛亥革命的催化剂,并据此反对今天启动改革。

  大部分观点对辛亥革命以肯定的评价。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历史学家邵鸿认为,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创建民国,开启了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时代。潮流一旦涌起,任何人想走回头路都不可能。国家税务杂志社原社长张木生表示,革命是逼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只有进一步改革,才能告别革命。中国社会科学院雷颐研究员认为,辛亥革命前改革和革命在赛跑,被动的改革最终落在了革命的后面,因此一定要主动进行改革。

  (汪仲启)

  3 重庆模式PK广东模式

  改革开放进行30年之后,如何消化前30年积累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下一步改革,是现在亟待解答的问题。2007年汪洋主政广东,“广东模式”浮出水面,2009年“重庆模式”首度被提出,汪洋、薄熙来两位书记以鲜明的个性引领两地进行大刀阔斧的新改革。解读两地的新改革模式,并将之进行对比,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目光。

  根据中山大学肖滨教授的总结,重庆模式重视“对体系的维系与巩固”,广东模式则“强调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在经济领域,重庆与广东都重视经济发展,也关注民生问题,但前者突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后者则更重视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机制;在涉及意识形态的价值领域和舆论空间,广东一直尝试在体制和价值中增添法治、民主、公民权利等新元素。

  清华大学崔之元教授认为,重庆经验探索与创造了制度与政策创新的实现机制,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内涵。香港中文大学王绍光教授认为,重庆经验是社会主义的3.0版本,是进入小康以后解决治理和发展的经验。香港《明镜》杂志发表经济学家罗小鹏的文章称,重庆模式作为地方发展模式应有前途,但若作为中国未来的模式未必适合。“重庆模式”和“广东模式”均可视为中国模式下的典型范本,短期内,基于各种原因与气候,“重庆模式”可能在中国大陆占据某种优势,但长远来说,“广东模式”可能更具有生命力。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前,关于两种模式的争论,为十八大之后中国发展方向、发展节奏的调整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华 林)

  4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任重道远

  2011年3月10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到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历史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当然,形成法律体系,并不意味着法律体系已经完善,更不能说明法治已经实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李林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还不够健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尚未得到全面落实,这种客观条件必然影响到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水平,影响到立法的选择、功能、内容、技术和结果,进而影响到整个法律体系的质量。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邓正来认为,就法律而言,它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法律实践中的“活生的法律”。著名法学家郭道晖认为,当前法律体系的一个重大缺陷是经济、行政和民事的立法较多,而统摄全局的民主宪政立法很少,还没有形成宪政立法部门;此外,有关政治和社会体制的改革、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许多涉及民生问题的立法,也很不完善。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郑成良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是完成了法律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法律的可操作性、法律的明确化和完备化、法律优先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的有效落实、法律冲突解决机制的有效性等问题的解决还任重道远。

  (华 林)

  5 入世十年:中国与世界共赢

  入世十年,是一段艰辛而辉煌的旅程。

  十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中国入世承诺全部履行完毕,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到100个,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十年来,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中国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两倍多;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世界排名由第六位跃升到了第二位。

  十年来,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年均进口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也为国外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实惠。

  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说:“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发生了举世无双、史无前例的变化。”世贸组织前总干事迈克·穆尔说:“没有中国的世贸组织不是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只有半个世界。”

  这是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中国在开放中抢抓机遇、趋利避害,经济发展赢得了空间,提升了整体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十年来,中国赢了,世界也赢了。入世十年,更是崭新的起点——在交融和分享中,中国和世界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开放才能发展,互利才能共赢。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王新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我们现在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等各领域开始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态度也越来越积极。但总体来说,中国还处于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为外界所认识的过程中。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领域,中国现在仅仅是从‘局外人’变成了‘局内人’,还称不上是‘规则制定者’”。

  (小 徐)

  6 文化建设全面铺开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引起了学者的热议。不少学者认为,高层在文化理论创新与实践方面正逐渐走向成熟。本报针对文化建设进行了持续的关注,从决定出台的背景以及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等方方面面进行了解读。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认为,与我们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有关系,“决定”的提出是高层针对当下社会焦虑现象的调整。针对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认为,文化政策的制定要纠正长短腿问题,实现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齐头并进。上海大学邓伟志教授则认为要注意文化产业仅仅是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是当前的重点,不能把文化产业放在一个不恰当的位置。而“决定”中关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少学者认为,核心价值观要与老百姓的所思所想相吻合,防止过度意识形态化,不能让老百姓记住并转化为行动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没有价值的。

  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意味着我们的四大建设相对处于平衡的状态,但是文化建设要与中国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否则容易流于空谈,甚至会把文化建设引向歧路。

  (綦晓芹)

  7 道德风暴席卷中国

  今年,关于“道德滑坡”的话题引发了无数争议。地沟油和瘦肉精让人们对食品安全再度充满质疑,老人跌倒无人扶助或者扶老人反被诬陷,佛山小悦悦惨剧引发了对见死不救的路人的强烈谴责,媒体的舆论报道中对被报道人隐私的无情曝光,校车事故频发,官二代和富二代的种种言行也引发了网友愤慨……诸多事件不断刺激着社会的道德底线。不过,在10月份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文明办一官员断然否认“道德滑坡”这一社会判断。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指出:“对道德的焦虑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的有识之士一直认为,强大的国家需要由有道德的民众组成,自私、不顾及公共利益的民众只能是一盘散沙,这样的国家不会强大。”古语有云,仓禀实而知礼仪。道德与文明一样,从来都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对于自身更高要求的一种自我约束。正如某评论所言,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为此,制度的建设需要跟进加快,法治社会还需一些时间完善,人文素养的教育还应该继续,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的呼唤也更加急迫。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

  (小 白)

  8 温州危机背后的中小企业困境

  今年9月以来,温州因民间信贷和中小企业困境,陷入了1978年以来最痛苦的惊慌与惆怅。调查一直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只有约10%来自银行,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表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是中国的地方政府,它们和中小企业竞争贷款,并不可避免地将后者排挤出正式金融部门。地方政府依赖银行信贷来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发展。

  安邦高级研究员贺军认为,我们反对的是以钱炒钱的庞氏高利贷,是银行资金变相参与的高利贷,而不是那些利率较高的正常借贷。对于正常的借贷而言,利率多高由市场决定,政府无法越俎代庖。学者茅于轼表示很担心政府的强力行政干预会使温州的市场机制和民间信用机制出现大倒退。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周其仁认为,小企业现在最主要的困难并不在融资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成本压力太大。不管政府怎么关注,客观上大多数企业还是靠市场。政府一定要在市场里承担产权界定、服务有关的工作,没有一个市场可以完全脱离政府,因为它不在市场之外,政府是市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华尔街日报》刊文指出,中国政府正在以半救助的方式帮助陷入困境的低端制造商。这表明中国政府担心,大批企业倒闭会造成社会不稳定,而这种担心可能胜过经济改革的决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指出,温州放高利贷的人,多半都是有实权的官员和家属。他们利用权力跟银行勾结,弄到贷款,然后对企业放高利贷。如果金融不开放,势必导致权力经济泛滥。这样泛滥到官员手上的权力经济,必然是压垮民营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汪仲启)

  9 微博改变中国

  微博在中国兴起、发展已两年有余。其所表现出的社会影响力可谓有目共睹。因为微博,“围观”已经成为一种态度、一种力量。2011年,这一力量持续壮大。从“微博打拐”、红十字会信任危机到“7·23”动车事故,再到“小悦悦”被撞事件,微博几乎在每一起重大公共事件中都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同时,政务微博呈井喷式增长,企业和企业家微博发展迅猛,微博慈善风行。经过“微博元年”的启蒙,2011年或可以称为“微博应用元年”

  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对微博寄予颇多赞誉和期待。有学者认为,日趋主流化的微博正在拉开中国新启蒙运动的大幕。这场由技术引发的新启蒙运动正在改变中国公共舆论、拓宽民主空间、推进“公民社会”构建。但是,相比于之前“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的乐观态度,越来越多的人更为理性地思考微博的局限之处。一方面,微博言论受到国家和运营商的控管;另一方面,当微博成为民众宣泄的主要途径,它也无法摆脱娱乐化和非理性的品性。我们要对非理性情绪和各式民粹主义持有足够的警惕。正如傅国涌先生所言,相比于强调微博这个传媒工具的价值,长期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建设才是我们今天要关注的更为重要、更核心的命题。

  (梁昕照)

  10 文坛多事年

  2011,中国文坛热热闹闹地过了一年。

  年初,文化圈携手抵抗百度。在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一份由贾平凹、刘心武、韩寒、郭敬明等近50名作家联合署名的《三一五中国作家讨百度书》以公开信的形式发出,矛头直指百度文库,称百度文库收录了上述作家几乎全部的作品,但却没有取得任何人的授权,指责百度已经彻底堕落成了一个窃贼公司,把百度文库变成了一个贼赃市场。作家维权这不是第一遭,但是阵容这么强大,还是空前的。

  年中,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于2011年8月20日上午,进行了第五轮投票,产生第八届茅盾文学奖5部获奖作品: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毕飞宇《推拿》 、莫言《蛙》、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这届茅盾文学奖自开奖以来,就一直遭到诸多质疑,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博客上的一段点评颇具分量与代表性:“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开头看是闹剧:178部长篇小说,61个评委,75天阅读,20天6次投票评奖——这是瞎子点灯不用蜡的把戏;结尾看是骗局:五部获奖作品,中国作协下属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独占三部,这三部获奖作品参评和评奖均违反评奖纪律的‘回避规定’”。

  年底,文坛两会盛大召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1月2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文联选出新一届领导机构,孙家正连任中国文联主席。作协选出新一届领导机构,铁凝连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