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无信不立是谁说的:三国智谋精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35:07

三国智谋精粹

自 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虽逝了,智谋永在,罗贯中用其生花妙笔,将之形象地体现在《三国演义》这部不朽名著之中。
  《三国演义》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长篇小说,这因其描绘的是近一个世纪的大动荡时代,必然涉及到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也因其是小说,时空间可无限伸延,把我国古代的一切智慧溶化于其中,除文学外,还表现在政治、军事、外交、法律、人事等方面,各反映了其一定的规律,故具有多种的借鉴作用。
  《三国演义》谈经济的较少,主要是写军事谋略,但商战有如军战,而商战得胜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日本人运用三国智谋于商战,对日本经济的腾飞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所以,日本人认为 《三国演义》智谋是企 业经营管理之宝。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侯,对诞生在中国之“宝”,能弃之不用吗?
  在当今的世界上,各方面的竞争十分激烈,而参加任何竞争没有人才和智谋将被淘汰。因此,学习三国的用人艺术及其智谋,决不是毫无作用的。
  本书主要有四章,第一章“鉴古观今”,阐明了三国的智谋具有多种借鉴的作用,第二章“用人艺术”,评介了三国的用人特点和其长、短处以及其不同的效果:第三章“谋略宝典”,探讨了三国的种种谋略:第四章“取胜诀窍”,用三国的智谋总结了现代商战胜败的经验教训。
  由于中国经济出版社的支持,和该社杨岗同志的建议,笔者将10多年来所写的有关三国应用研究的论著汇集和重新管理成此书出版。在此,特向中国经济出版社和畅岗同志深表谢忱!绪 论 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三国演义》在中国,家喻户晓,有口皆誉;在日本,人们视之如宝,一书在手,如醉如痴。三国热也正在向世界扩展。
  《三国演义》为何有如此吸引人的魅力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三国演义》汇总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古代智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用众智写成的不朽名著
  《三国演义》并非成书于一时一人,而是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东汉末年,群雄崛起,争战不已,时间长达近百年,从魏、蜀、吴立国算起也近半个世纪。由于三国故事十分丰富动人,它并不因三国归晋而泯灭,而是在民间广泛流传,它的诸多英雄人物的事迹,更是吸引人,人们对他们十分敬佩和怀念,在其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将之美化,对于一些反面人物则极其憎恨,不断将之丑化。在这同时,文人写的稗史也记录了很多三国动人的故事,据说魏晋时有200多本。宋时,已有专讲三国故事的人,即专说“三分”的说书人。迄元,已出版了可能是说书人的话本《全相三国志平话》,并出现了不少有关三国故事的杂戏,如《祭风》、《哭周瑜》、《五丈原》、《三战吕布》等。生活于元末明初有志于图王的罗贯中在前人对三国故事加工、创作的基础上,以陈寿的 《三国志》和”裴注”的史实为主线,参考了《全相 三国志平话》的结构,吸取了稗史、杂剧、传说、说书的精华,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至清,经毛宗岗的修订,才最后定稿,书名改称《三国演义》,这说明,《三国演义》的成书,经历了酝酿、创作、定稿的三个阶段,时间从三国故事流传至清长达1000多年,参加创作的有说书人、戏剧家和文人学者,以及民间加工者,这部不朽名著《三国演义》正是用众智写成的。
  《三国演义》所写的是近一个世纪的大动荡时代,它涉及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反映了封建社会各种极其尖锐而复杂的矛盾,塑造了诸多栩栩如主的历史人物,再现了无数惊心动魄的古代战斗,如此长篇巨著,如果不集思广益,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成果,只是靠个人的虚构,那是不可想像的。《三国演义》的种种战斗,是以《孙子兵法》为指导思想,揉合古代兵家的理论,将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融化于其中,结合三国时代的战争实际写成的。古代兵法的庙算、攻心、伐交、料敌、应变、用奇、造势,示形、用诈、用术等,在《三国演义》里都具体化、形象化了。又如《三十六计》里的“美人计”、“二虎竞争计”、“驱虎吞狼计”、“假途伐虢计”,以及韩信的“十面埋 伏计”和虞翻的“增灶退兵计”等,都被《三国演义》将之花样翻新,加以运用。但它不是照搬,是将之改造纳入所再现的战役,因而显得有声有色。
  其着重描绘的还是三国时代的战争,如赤壁之战写得多么波澜壮阔,五彩缤纷,而这主要是靠作者的天才虚构:又如曹操解白马之围和司马懿平公孙康叛乱时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郭嘉平冀州、定辽东时献“急之则合,缓之则离”之计,这都显示了三国时代兵谋家的惊人智慧!在人物的塑造上,有些不朽人物形象也是在不断加工的过程中形成的。如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就是这样。在元代已有关于诸葛的杂戏,如 《博望烧屯》、《诸葛论功》、《黄鹤楼》、 《诸葛祭风》、《五丈原》、《烧樊城》等。《全相三国志平话》 写诸葛故事也最多。罗贯中塑造诸葛形象时,显然是吸取上述素材加以再创造的,如”三顾茅庐”,《全相三国志平话》写得很简略,还说他是神仙,看了令人感到索然无趣; 《三国志通俗演义》把他拉回人间,以虚写实、烘 云托月的手法,把诸葛亮的亮大形象和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态描写得活灵活现,使“三顾茅庐”成为求贤的典范,传世的妙篇。可是,诸葛的形象还不尽善尽美,除了有点“近妖”之外,在个别描写上还存在严重的缺点,如写诸葛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把魏延和司马懿一起诱进并准备烧死于葫芦谷,魏延逃出后,诸葛又将之嫁祸于杨仪,以加剧两人的矛盾,对如此写法,毛宗岗修订的《三国演义》将之删掉了,这才不便诸葛由智者变成奸人,保持了诸葛的高大形象。其他典型的塑造,如阿斗投降后在魏国参加了司马昭举行的宴会时,他看魏舞听蜀乐都手舞足蹈、”乐不思蜀”的神态,以及关于奸雄曹操的种种精采表演,素材也多取自传说、戏剧、史书、稗史,并加以敷衍、夸张、改造。可以说,《三国演义》的动人故事情节和不朽的典型形象,多是集众智形成的。
  集古代智慧之大成
  中国4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闪烁着我们祖祖辈辈的智慧。《三国演义》正是集古代智慧之大成,将之体现在其所塑造的主要人物身上。它的智慧不是全集中于个别人物,而是体现于诸多人物的身上。过去有人认为诸葛亮是《三国演义》智慧的化身,这不够全面,说表现在他的身上较突出可以,但不能说只他是智者,其他大都是愚者,如果是这样,这部书就不会那么吸引人了。正因三分鼎立的魏、蜀、吴都拥有众多人才,即众多的智者,如魏的曹操、司马懿、郭嘉、程昱、贾翊,蜀的刘备、诸葛亮、庞统、姜维、蒋琬、费祎,吴的孙权、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他们虽都是智者,但各有短长,这使彼此斗智比才各有输赢,才能引人入胜,使人每谈到其精绝处,不禁为之拍案赞叹。“攻心为上”,而攻心最高水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不能说只是诸葛亮能用这绝妙战法,他的“七擒七纵孟获”是攻心的绝唱,能称为攻心绝唱的倒是吕蒙袭荆州擒关羽。诸葛亮平南方以“攻心为上”,虽取得了最佳效果,即使南人不复反,但是在双方反复的、激烈的较量和争战之后,死人不少,如火烧藤甲兵,这不能称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吕蒙袭荆州,先是用种种计谋使关羽麻痹大意,集中主力围樊城而无后顾之忧,他不费一兵一卒用白衣袭荆州,入荆州时严军纪以及安抚和保护随关羽出征的将兵的家属,以瓦解其军心,当曾以善待士卒著称的关羽回军途中,因军心已散,不战而溃,关羽这个具有“万人敌”本领的猛将终于被擒,这确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对刘备、孙权,过去研究者也不将之列入智者之列,其实刘备是个攻心大师,他的掷阿斗、要投江、辞徐州、遣众将、托孤话,尽得攻心妙用,故都收到最佳效果。对其事业起了重要作用;孙权明于知人,善于选将用将,不穷自己出征而捷报频传,非明智的统帅不能如此。以雄才大略著称的曹操,张绣曾几乎置之于死地,杀其长子、侄儿和爱将,而他从全局利益出发,忘却“淯水之难”的深仇大恨,“矫情任算”收降张绣,并结为儿女亲家,非大智者不能为之。
  《三国演义》的用人艺术,也是我国古代智慧的体现。它阐述三国兴亡的原因,无不归结于能否用得其人,这说明用人是何等重要!三国用人都各有所长,如刘备的”明于知人”,孔明的“德才兼备”,曹操的”唯才是举”,孙权的“疑之不用,用之不疑”。他们既有其用人不同的特点,也有其共同之点,即不论资排辈,破格用人;不论亲疏,赏罚分明,以及其各有巧妙的御人术,等等。
  《三国演义》的智慧还体现在艺术的开拓和创造上,如用美的辩证法塑造典型人物,并能从发展、对比、矛盾中刻画人物性格;在结构上,将故事情节如此头绪纷坛、纵横交错,组成一个完整的美妙的整体。在这些方面,其同代的同类的中外文学作品是不能与之媲美的。还有它的造形、行情、写景的诗情画意,对以后文学创作也同样有较大启迪和影响。《三国演义》的上述的继往开来的艺术成果,显然是作者集众人的智慧所创造的。
  具有多种借鉴作用
  智慧与才智,智谋是同义词,是指对事物具有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前,人类长期是大自然的奴隶,有了这种能力,才逐渐成为大自然的主人,能改天换地。我国古代人早就认识到智慧的重大作用。《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与刘邦在广武相持不下,项羽要求与刘邦斗力,一决雌雄,刘邦笑着说:”吾能斗智,不能斗力”。结果善于斗智的刘邦终于打败能“力拔山”、勇冠三军的项羽。西汉时出版的《淮南子·主术训》也说:“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可见,智慧是胜利或成功之本。
  是智慧必能正确认识或正确反映客观的规律,所做的事会取得成功,相反,会遭到挫折或失败,就不能称为智慧。智慧有种种,有的能正确反映事物总的规律,有的能正确反映相类事物的共同规律,有的能正确反映一定事物的规律。因此,能相应地、实事求是地运用古代智慧,对我们的事业是会起有益的作用的。
  《三国演义》的许多谋略,虽然是应用于战争,但都可应用于社会上的一切竞争或斗争,即包括政治、经济、外交以至国与国之间的各种纷争。”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出于《孙子兵法》,但《三国演义》运用于描绘三国之间的争战是有所发展的。毛宗岗对于邓艾与姜维(一百一十回)斗争的胜败评点说:“知己,而不知彼亦足以知己,是不得谓之知已;知彼,而不知彼亦料我之知彼,则不得谓之知彼。”这段评点说明,《三国演义》不只是照搬孙子兵法,而是有所创建的。孙子的“知彼知己”仅是从一方面说,只有你“知己知彼”,而对方不知已不知彼,当然你是“百战不殆”的,如果对方也”知己知彼”,那你就不一定”百战不殆”了。如果知已,亦能料彼是否知已,知彼亦能知彼是否能料我知彼,这样才能采取万无一失的对策,始能“百战不殆”。《三国演义》还将“固本始能战”、“攻心为上”“避实击虚”、“声东击西”、“先发制人”、“随机应变”等智谋运用于三国争战,加以生动的描述,使这些古代兵法形象化、具体化,使人易于了解和借鉴。如果不懂得吸取这些智谋,是不可以言竞争或斗争的。
  有些中外学者预言:“在21世纪,中国古典小说能引起世界注目的非《三国演义》莫属,尤其是它的应用研究。”这是否科学预言,抑或是夸大之词,这只能到21世纪才能分晓。但可以肯定的是,《三国演义》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氏族的智慧将在国际竞争中日益发扬光大。

第一章 鉴古观今

  “温古知新”,现今需要鉴古,因历史不能割断,历史往往会重演,虽然内容不同:我们如能正确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可少走弯路。三国智谋体现于社会科学所有领域,在各方面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对今天的政治、军事、经济、外文、法律、人事仍很有借鉴作用。一、政治:三国兴起的原因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逐鹿中原,当时强的有:淮南袁术,兵粮足备,称霸一方,冀州袁绍,地广民众,人才济济,荆州刘表,据用武之国,威震九州,西蜀刘璋,有天府之国,国富地险。这时,曹操军力最弱,刘备寄人篱下,孙权还未登上政治舞台。可是,曹、刘、孙后未却成气候,分别创造了魏、蜀、吴,而袁术、袁绍、刘表、刘璋等人都先后被消灭了,这是什么原因?
  策略正确
  要图天下,制订正确的策略是关键的一着。在政治舞台上较量,必须有政治眼光,对政治形势有透切的了解,才能做正确的分析,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策略。否则,好像瞎人骑瞎马,乱碰乱撞,未有不翻跟头,或摔死的。
  曹操和袁术、袁绍都想当皇帝,由于他们的政治眼光不同,策略各异,结果不一样。在群雄中,袁术是第一个称皇帝的。本来在那个乱哄哄的时代,谁当皇帝都行,只要有本事。所谓“本事”是指统一天下的本事,而统一天下要有正确的策略。袁术没有这种本事,也没有提出什么策略,只是一心想当皇帝,以享荣华富贵。他主观上认为他家“四世三公”,是“百姓所归”,”
  应天顺民”,该当皇帝。当他征求部属意见时,大家沉默不言,实是反对,他还是自封为皇帝。所说“百姓所归”、“应天顺人”。是自欺欺人。他占据南阳时,“奢淫肆欲,征敛无度,百姓苦之。”他当皇帝后,“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縠,余梁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由于人心军心厌弃,先为吕布所破,后为曹操打败,奔青州投其侄子袁谭途中病死。袁术只徒有皇帝之名,无皇帝之实。曹操则相反,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曹操对当时政治形势的认识,头脑是清醒的:当时汉虽弱,但拥汉派的大有人在,故采纳荀彧的“奉天子以从众望”的策略,将皇帝的实权一下抓到手里,“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地号令四方,要统一天下,要有众多人才,乃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使才智之士从四面八方投其麾下,为之出谋献策,才能称雄北方,袁绍是个好谋无断的典型。他虽有吞天下之志,但才力不足,喜谈谋略而不能决,有正确战略也不能采用,往往错过良机。他在官渡与曹操相持时,许攸截住曹操的催粮书,知其粮尽,建议“两路击之”,如行此策,打败曹操是大有可能的,袁绍反认为“此书乃诱敌之计也”,说“攸是操的奸细”,将之逐出。攸乃投操,教其到乌巢烧粮,操从其计行之,绍军无粮,军心惶惶,曹军乘胜追击,袁军全溃,官渡之战被打败,决定了袁绍集团的灭亡。
  刘备以统一天下为已任,刘表和刘璋则胸无大志,只图割据偏安。曹操统兵征乌桓,刘备劝刘表趁许昌空虚,以荆襄之众袭取之,刘表说:“吾坐踞荆州足矣,岂可别图?”当时,群雄逐鹿,你不灭人,必被人所灭,决不容其”坐踞荆州”,刘表因错过袭取许昌良机,使曹平定北方后,挥戈南下,夺取荆州。刘璋心地虽仁慈,但为人闇弱,这种人是守不住地盘的。刘备按照孔明的”隆中决策”,与孙权联合打败曹操,占据荆州后,就着手图川,恰好刘璋邀他入川拒张鲁,张鲁不足为患,让刘备入川是“请狼入室”,结果是自取灭亡,刘璋没有政治头脑如此。
  孙权善于举贤任能,故贤能竭力相辅,五湖四海之士纷来归附,竭力相助。鲁肃献的“榻上策”,他奉为国策。此策的要点是,“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鼎足江东,伺机以图天下,此策起正确的。要图天下,首先要“深根国本”,因荆州在扬州上游,对东吴威胁大,不占据荆州则难确保东吴的安全;且荆州是用武之国,进可直趋宛洛,直捣曹操的老巢,退可据长江大堑而守。此策对于孙权鼎足江东起了极大的作用。由于孙权的战略正确,又有众才相助,曹操、刘备曾先后犯,都以失败告终。
  人心向往
  争天下,胜败决定于人心向背,故说“得人心的得天下”。人心包括民心、军心、将相之心,这“三心”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这“三心”缺一不可,得这“三心”必兴。曹、刘、孙为图天下都注意收拾人心,尤以刘备为最。刘备虽说是”中山靖王胜之后”,实无可考,自己也无靠山,他起自民间,是一个“织履之徒”,一个很普通的平民百姓,后能建立蜀国,全靠自己的本事。他最大的本事是善于”攻心”,故很得人心,他“携民渡江”、“要投江”,荆襄军民感其德都誓死相随;”摔阿斗”、“遣众将”以结将心,使众将死心塌地为之效力:“三顾草庐”,表示其求贤若渴,以“鱼水关系”相待,说明对孔明信任无间,使孔明感其诚,下山相辅,“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即使是夺人之国,首先考虑的还是“人心”,他入川是为谋蜀。
  但他不纳庞统之策,反对“杀其主夺其国”,趁驻守葭萌关拒张鲁之机,广施恩惠,收拾民心;及起兵夺蜀,不扰民,优待俘虏,故甚得人心,入成都时,百姓香花灯烛,迎门而接。因人心归附,蜀汉政权极其巩固。
  曹操得将士之心,是因其赏罚分明,史称他“攻城拔邑,得美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他出征,如遇稻麦熟,可延缓时,就暂罢征,因恐伤农,如不能延缓,就严禁军士践踏。有一次他骑的马失足误入麦田,践坏了一大片,他“割发以代首”,承认其伤农是犯法,应受惩罚。取冀州后,减免赋税,以收拾人心。曹操虽奸,但他比袁术等害民贼强得多了,他能成大事不是偶然的。
  孙权也得人心。孙权一见鲁肃,交谈甚悦,来宾告退时,独留鲁肃,邀他入内室,共坐在榻上对饮,虚心请教,肃因之倾心,与之谈图天下的策略,权大为赞赏,“拔鲁肃于凡品”。鲁肃得遇明主也竭力相辅。操大军南下,吴国危急,众文士主张投降,独鲁肃坚持联刘抗操。曹操被打败,鲁肃从前线回,孙权远接,“持鞍下马”迎候,对其敬重如此。孙权用人,疑之不用,用之不疑,因其信任人,人也效忠他。周瑜率军抗操,操派其同窗好友蒋干说瑜归降,瑜大义凛然申明:他“遇知己之主,”“情同骨肉”,“祸福共之”,其效忠于权之志坚定不移。孙权还在生活上对部下关怀备至,有患病的,常送医送药上门,甚至亲自监护。由于君臣休戚与共,终孙权之世,东吴安如磐石。
  策略正确,人心向往,三国之兴,实由于此。在古代能建国、治国的,都靠这两条。揆之当令,也是如此。二、军事:一部活的兵书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频繁,在世界上是仅见的;因而兵书之多,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据说共有1300多种,留存到今天的还有四五百种之多。传说我国兵书起源于黄帝,在西周时已有《军志》、《军政》两书,这说明我国兵法源远流长。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古代兵法有《武经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司马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以及影响较大的《孙膑兵法》、《武经总要》、《纪效新韦》、《练兵纪实》等等。《三国演义》的谋略正是凝聚着我国古代兵书的精华,如庙算、攻心、伐交、料敌、应变、用奇、造势、示形、用诈、用术、用间,等等。它是我们祖先遗国下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三国谋略与《孙子兵法》
  要理解三国的谋略,首先要弄清楚它和《孙子兵法》的渊源关系。不懂《孙子兵法》,则不能把三国谋略概括到理论的高度;不读《三国演义》, 则不能更好地、具体地领会《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是神和形的关系。《三国演义》虽然是集古代智慧的大成,而《孙子兵法》却是它的灵魂,它的一切谋略基本上是以《孙子兵法》作为指导思想的。
  《孙子兵法·谋攻篇》提出了“全胜”思想,它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个思想后来孙膑归纳为“攻心为上”。《三国演义》所写的许多迷人的战役都依据于此,如刘备巧夺西蜀、吕蒙智袭荆州、孔明三气周瑜、诸葛七纵孟获,等等,诸葛亮在与周瑜争夺荆州的斗争中,也是“攻心”战略的具体运用:先是采取“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之计,让周瑜与曹仁拼得你死我活之际,不费一卒而袭取南郡:
  接着破周瑜的美人计,使其囚禁刘备以索取荆州的诡计成了泡影,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最后是破周瑜“假途灭虢”之计,这“三气”之战,是一场似战非战、伐谋而重在攻心的特殊战争。诸葛亮的智算华容、摆空城计、增灶遏魏军,也都是“攻心”战略的具体运用。而在《三国演义》不少有名的战役中,都是孙武关于“知彼知己”论断的巧妙运用,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胜者都因其知彼知已,败者都因其不知彼、不知己。
  《孙子兵法·计篇》十分强调智谋的重要作用。如它认为将领要具有“智、信、仁、勇、严”等五个条件:而“智”则置在首位。而有无智谋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它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三国演义》刻画许许多多的将领,对于有智谋的则备极赞扬,对勇冠三军而缺智谋的虽赞其勇,也指出只不过是一勇之夫而已。如吕布、马超等都是世之虎将,吕布曾无敌于一时,马超也曾迫使曹操“割髯弃袍”,因他们都是有勇无谋,到头来,吕布还是被曹操擒杀,马超也被曹操所打败。
  《三国演义》还描写了不少“多算则胜,无算则败”的战役,以及如何具体运用“诡道十二法”,故很引人入胜。所谓“诡道十二法”,是指孙武在《计篇》里所举的十二种智计,或称十二种作战方法。他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武在我国军事史上第一次提出“兵者,诡道也”的战术原则;而这些战术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例如,当关羽胜利进军樊城时,曹操就采取“亲而离之”的计谋,拆散孙、刘联盟,以利诱孙权使之袭取荆州,吕蒙则抓住关羽骄傲自大、喜人奉承的弱点,用“卑而骄之”的计谋,使其失去警惕、麻痹大意,撤大半兵赴樊城前线,乃“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用白衣渡江,兵不血刃轻取了荆州。
  灵活运用和发展古代兵法、战役
  《三国演义》所吸取的不仅是《孙子兵法》,而是将从春秋至元末的兵法和战例之精华溶化于其中,加以灵活运用和发展。
  《三国演义》虚构的一些妙计,就出于《三十六计》,如王允为离间董卓、吕布“父子”而采取的“美人计”,曹操为使刘备和吕布互斗而用的“二虎竞食”、“驱虎吞狼”两计,周瑜想夺荆州而使的“假途代虢”计,诸葛亮袭取荆襄而施的“调虎离山计”等等。
  我国古代著名战例,都可在《三国演义》找到它的影子。程星在仓亭使的“十面埋伏,背水列阵”战法,实是韩信破项羽和打败陈余两计的再现;关羽回军荆州途中被吕蒙策反致全军溃败,颇有点像项羽所处“四面楚歌”的困境,孔明”增灶退兵”也是套用虞翻退兵之计。
  刘备与曹操、诸葛亮与司马懿、姜维与邓艾的斗智,也源于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但将之发展了:不是写一方“知彼知己”,而是写彼此都“知彼知已”,因而显得千变万化,引人入胜。
  任何兵法,都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要结合当时实际灵活应用,不然就要碰壁,甚至遭到惨败。《三国演义》描述的有关这方面的不少胜败战例,都是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这是一种运用兵法最佳之法,也是一条重要的兵法。
  对此,毛宗岗评点说,“兵家胜败之故,有异而同者,有同而异者。徐晃拒王平之谏,而背水以为阵,马谡拒王平之谏,而依山以为营。水与山异,而必败之势则同也。黄忠屯兵于山,而能斩夏侯渊,马谡屯兵于山,而不能退司马懿。山与山同,而一胜一败之势则异也。马谡之所以败者,因熟记兵法之成语于胸中,不过曰 '置之死地而后生’耳,不过曰'凭高视下,势如破竹’耳。熟知坐谈则是,起行则非,读书虽多,致用则误,岂不可叹哉!
  故善用人者不以言,善用兵者不在书。”(第九十五回回评)毛宗岗所谓“善用兵者不在书”,并非反对继承前人的经验,而是反对泥古不化,主张用兵要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而已。毛宗岗上述评点概括了《三国演义》关于活用兵书的思想。
  在我国军事史上,三国时代同春秋战国时代一样占有重要的地位,这近百年战争,造就了许多杰出的兵谋家,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战役,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曹操、周瑜和陆逊都是以少胜多;曹操声东击西解白马之围,以退为进巧夺阳平关;郭嘉的“急之则合,缓之则离”之计,破翼州定辽东;司马懿克日擒孟达,“攻其所必救”破公孙渊,等等,这些著名的战役给古代兵法增添了新的篇章。
  形象化、具体化的兵书
  三国时代,虽有不少的兵谋家,但留下兵书的有如凤毛麟角,除了孔明的《将苑》外,未见有其他兵书。传说曹操著有《孟德新书》,但查无可考。
  陈寿著的《三国志》所载有关战争的则未免过于分散或零碎,幸有罗贯中将之写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时代的战争才完整地、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其他兵书因其理论化,非有实战经验的,一时难窥其中奥妙,而《三国演义》是一部形象的兵书,它所描绘的战役,因其具体而形象,使人如亲临其役,如见其人,故摸得着看得见,易于学习、借鉴。
  与中外所有的兵书比较,《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兵书,其他兵书大多只就军事论军事,《三国演义》却不然,它不孤立地写军事斗争,而是将之置于社会的总体中,跟政治、经济、文化紧密联系,尤其是描述人们如何在其中活动,如决策、用人、斗争,等等,这就能更好地反映战争的全貌,以及更深入、明晰地揭开战争的本质和规律,故有活的兵书之誉。从这方面说,它优于任何兵书。
  因此,不少农民起义领袖如李自成、张献忠和洪秀全等都效之以指导战争。清统治者就是靠这部活的兵书打天下的,并定为将领必读的书。现代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毛泽东为阐明其军事思想,在其著作中多次引之为例子。
  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就说《三国演义》等书对年青时的他“影响大概很大”,在他领导中国革命后,这种影响还是在起作用,如他在著名的 《论持久战》中,就以官渡、赤壁、彝陵三大战役的以少胜多为例子,说明弱小之军如果主观指导正确可以打败强大之敌,用以论证中国抗日必胜。不少外国也用为军事教材,可见,《三国演义》在军事领域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之宝        传出的文化也有回流的,即某种文化的潜在功能,在其诞生国未被人们所发现或重视,传出国外后,被外国将之应用于相应的事业而取得成效,这时才被其诞生国所关注。《三国演义》就有这种现象,它传到日本已300年,对日本影响很大,过去用于军事,二战后将其智谋应用于商战,对于日本的经济腾飞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日本人认为《三国演义》是企业经营管理之宝。
  对此,不能不引起我国从事《三国演义》研究的学者的重视。 1987年,海南被批准为经济大特区的时候,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海南大学、海南师院联合主办,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了《三国演义》第五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全国学者济济一堂,探讨了如何运用三国智谋促进我国的开放、改革,搞好我国的经济建设。会议收到的60多篇论文中,有半数以上是探讨这个问题的,这些论文已刊登在海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四期(《三国演义》应用研究专辑)上,受到国内各界的赞扬。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将三国智谋应用于经济工作的研究的开始。
  日本人给我们的启迪
  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论是哪一类国家,具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都必须在这个世界里共同生活,互通有无,才能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而各国市场之间,各国市场与世界市场,都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已不能截然分开,如果哪一个国家想自成体系,必将受到孤立,本国经济的发展必将受到阻碍。哪一个国家要想本国经济较快发展,必须在世界市场占有重要的席位,占有的份额越多,经济发展越快。由于日本的特殊国情,以外贸为其生命线,所以日本人始终瞄准世界市场,而今天日本人能在世界市场上“称王称霸”,除了勤奋外,智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其智慧来源之一,就是《三国演义》。
  在这个世界市场里,各国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也可以说是一场不流血的特种战争,“优胜劣败”的规律明显地在起作用。这种激烈的竞争,不只在世界市场上是如此,在各国内部也是如此。而要竞争就要有智谋。日本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能力并不高于美国,但其竞争能力或说其智谋却超过美国,故在竞争中美国老是败下阵来。可见,智谋对于竞争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明乎此,便可理解日本企业界为什么如痴似醉地研究《三国演义》。日本企业界人士指出:“人们之所以对《三国演义》推崇备至,视为珍品,就是认为书中有宝。在当今激烈的商业角逐中,读读《三国演义》,大有裨益。”
  日本一位大学教授说:“诸葛亮的机智多谋,给日本企业家提供了有益的启迪,松下电器公司的显赫成功,正是松下幸之助善于运用诸葛亮的战略眼光的结果。”日本社会工业研究所所长牛尾治郎说:“无论在国际或国内,日本企业要增强竞争能力,就得学习《三国演义》中应付错综复杂局势的能力。”
  日本企业界如此重视《三国演义》,而我们对这部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三国的谋略,难道有理由加以忽视吗?
  现代商战,不只是外贸人员或厂商之事,而是几乎关系到全民之事;它除了不动刀枪外,几乎牵涉到所有的领域,如科技、教育、生产、管理、经营、分配,等等,基本上也可以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其胜败的后果也就非比一般,对于一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就必然关系到一国之强弱盛衰。所以,人们常说外贸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如果这“火车头”发不动的话,一国经济也就停滞不前,国家就不可能繁荣昌盛。因此,现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商战,尤其是日本人,可以说是举国以赴。中国要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样必须重视对外贸易,尤其是商战。我国在解放后,因种种主客观的原因,在很长时间里可以说是“闭关锁国”,实行开放、改革以来,对外贸是比较重视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经验还不丰富,成就还不大,要想快步前进,除了自己加倍努力外,借鉴外国人的经验是极有必要的,尤其是学习日本人利用三国智谋进行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商战的经验,对我们是有裨益的。而我们运用三国的智谋,应该说是比日本人驾轻就熟的。
  从刘备、孔明身上学些什么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的时候,刘备还是寄人篱下,颠沛流离,无立锥之地,可是后来为何一跃而成为蜀汉之王?主要原因是:一、知人善任。他求贤若渴,一知孔明是大才,便三顾草庐,虚心请教,孔明感其诚,遂许驱驰。刘备称得孔明如鱼得水,只因君臣关系如鱼水,孔明的才智才得到充分的发挥。二、能团结人。这表现在:以义结将相之心,关、张、赵云和孔明等才死心塌地为之卖命;以仁结民心,得到荆、益两州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孔明则是有图天下的壮志而没有谋取个人私利的大贤人,为了统一天下,复兴汉室,救民于水火,他贡献了其宝贵的一生,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能与魏、吴鼎足三分,孔明的智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预知天下三分,提出“隆中决策”,使刘备从弱变强,他料事如神,在赤壁之战中,玩弄曹操、周瑜于掌握之中,是实际的指挥官,他用兵有如神出鬼没,司马懿自叹不如。“畏蜀如虎”,甘受“巾帼素衣”之辱。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首先是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但要付诸贯彻执行,主要靠每一个企业,而企业办得好与否,则决定于董事长和经理。如果董事长有刘备的知人善任和能团结人的本领,经理有孔明的大公无私的精神为企业工作,有孔明的智谋以对外竞争,董事长和经理的关系有刘备和孔明那样的鱼水关系,这个企业的不断发展是无疑的。
  日本商人十分敬佩孔明和刘备,以他俩为学习榜样。当今世界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与群雄割据的三国时代十分相似,日本人普遍认为,公司要想生存,取得胜利,就要学习刘备和孔明的优点,特别是团结对外和争取人才。
  这是企业经营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正确运用三国智谋将如虎添翼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主要有二:一是对外竞争,一是内部管理,而这两者都需要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对此, 《三国演义》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攻心”战略的运用。刘备和诸葛亮都是杰出的“攻心”战略家。刘备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开创一个蜀国,关键在于善于用人,且得人心;诸葛许多神机妙算,其最值得称道的是其“攻心”战略的妙用,不仅用于治国、治军,且用于战争,故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企业的内部管理,其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而要把人管理好,关键在于得其心,故能使人尽其力、人尽其才,共同把企业管理好。对外竞争,“攻心”也同样具有关键的作用。西方企业家为了树立其企业形象、商业形象,不惜化亿万的钱财大做其广告,实是“攻心”战略的妙用,争得人心向往;以压倒对手。
  二、知彼知己。《三国演义》描绘了许多有关“知彼知己”的战例,如刘备与曹操、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斗智,彼此可说是两才相遇,两雄相争。有时一方知彼知己而胜,有时是彼此都知彼知已,因而使战争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而胜败只是棋差一着而已。知彼知己在对外竞争中同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特别是我们不仅要做到知彼知已,也要估计到对方是否也知彼知己,才能确定自己对外竞争的正确决策,才能取得成功:如果不知彼、不知己,而是盲目对外经营,这就往往会栽跟头。所以,对外竞争,强调要有市场观念、信息观念,摸清市场的变化和需要,充分掌握信息的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彼知己,以确定对策从事竞争。三、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如姜维九伐中原,邓艾与之对垒,凡能正确分析局势,且根据已变化的形势,及时采取对策的则胜;反之,则败。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在对外竞争中也很重要。我们必须善于掌握国际市场的动态,以确定自己的对策。由于能预料到国际市场的需要,及时推出适销的商品而获厚利的,不乏其例,四、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以战胜对方。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中,曹操、周瑜、陆逊都能采取这一谋略而取胜。同样,只有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才能在对外竞争中取得成功。五、兵贵神速。司马懿发动的新城之战,是兵贵神速的范例。由于司马懿根据孟达叛变及其与孔阴谋取两京的严峻形势,故不采取先奏后起兵的常规做法,而是立即领军倍道而行急下新城,因此出乎孟达的意料之外,措手不及而被司马懿擒杀。用兵如此,在当今对外竞争中亦如此。对外竞争中,时间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人常道:时间是金钱,因为国际市场瞬息万变,如稍一迟缓就会失去机会,抢手货如不及时组织出口,市场被别人捷足先占,也许会变成冷手货。总之,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企业的领导人与统兵作战的将领有相似之处。诸葛亮和曹操、周瑜等能多胜,是因其多谋善断,及时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企业的领导人也必须有这种本领,才能在竞争中取得成功。
  三国智谋诞生于中国,中国人利用三国智谋将比日本人更得心应手。如能结合实际,正确、灵活地运用三国智谋,参加国际竞争的中国人将如虎添翼,无往不胜。四、外交:三极外交的启示         三国鼎立时期,虽只有魏、蜀、吴三国,但彼此之间,外交的斗争是极其尖锐、复杂而巧妙的。探讨这三极外交,对于今天还是有所启示的。
  利害决定外交的趋向
  国与国的关系,利害关系是主要的,其他关系都是次要的。彼此有利则合,有害则分,而外交关系的趋向也决定于利害关系。三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也如此。
  当曹操大军南下,降刘琮,灭荆州,矛头直指向孙、刘时,孙、刘只有如下选择,一是投降,一是联合抗曹,别无他途。在当时,曹操最强,孙权和刘备任何一方,凭已之力,都难抗拒,只有并力拒操,才能图存并有希望取胜。因此,当曹操南征时,孔明和鲁肃不约而同提出“刘、孙联合抗操”的决策,它完全符合双方的利益,故刘备和孙权都乐于接受。但在赤壁之战以后,由于刘、孙之间存在荆州问题未解决,彼此必然是同床异梦,各怀鬼胎。荆州在东吴上游,威胁到东吴安全,孙权为踞江自保,非索还荆州不可,荆州是“用武之国”,是进攻曹魏的战略要地,刘备为北图中原,决不会将之奉还孙权。刘备和孙权的共同弱点是:着眼于各自的眼前利益,只计较荆州的得失,忽视了他们的天然的、共同的敌人——曹魏。因此,孙权和刘备都先后只能诉诸武力解决。曹操则利用孙、刘之间的矛盾,进行分化拉拢。
  曹、刘之间不存在和解的可能,曹操只能向孙权方面着手,他以许割江南封权为诱饵,暗使孙权袭击正在胜利进军樊城的关羽,自己则坐山观虎斗,曹操的阴谋终于得逞,曾一度促进孙、刘联盟瓦解。荆州被袭,刘备伐吴惨败后,刘、孙出于抗曹图存的共同利益,又重申旧盟。蜀、吴从联盟变成敌国,又从敌国恢复旧盟,以及东吴从反操到投操、后又抗操的事实充分说明:没有永远的盟国,也没有永远的敌国,一切都以各国的利害为转移。
  诚实型和狡诈型谁优
  有两种外交使者:一是诚实型,一是狡诈型,这两种外交型的使者,都要有智慧,没有智慧的人就当不了使者。因为外交是错综复杂的,一不小心或无知,就会上当,使国家遭受损失。说诚实型和狡诈型谁优?这很难一概而论,对于敌国,彼此斗争是你死我活,无诚实可言,只能以狡诈对狡诈,对于盟国,或与合作的国家,就要讲诚实,不然,彼此就不信任,难于合作。
  蜀吴后来的分裂,这是原因之一。
  鲁肃谨厚、诚实的性格,在他处理对外关系上有着充分的表现。促使刘、孙联盟抗曹后,在任何情况下,鲁肃都坚持这一对外政策,至死不渝。鲁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具有战略的眼光,他认为只有巩固蜀、吴联盟,东吴才能鼎足江东以图天下,而吴、蜀之间的关系有如唇齿,唇亡则齿寒。正是从这个战略观点出发,在对待孔明和解决荆州问题的态度上,他和周瑜截然相反。周瑜要害孔明,他力加保护;周瑜要用武力解决荆州问题,他坚持主张协商解决。鲁肃在世时,尽管孙、刘为争荆州矛盾重重,但因有鲁肃从中调停,双方联盟仍能保持,这对于蜀、吴都是有利的。有人认为鲁肃和孔明打交道时,孔明才智过人,处处取胜;鲁肃老实人,实是笨仔,次次吃亏,孔明胜鲁肃多矣。表面看来,似是如此, 《三国演义》也是这样写了。为索回荆州,鲁肃三次前往与之谈判:南阳被孔明用计夺取后,周瑜在大怒之下,准备起兵与刘备、孔明一决雌雄,鲁肃坚决反对说,如若自家互相吞并,倘曹兵乘虚而来。其势危矣。”自动要求前往以理喻之,若说不通,动兵不迟。在谈判中,孔明提出:荆州原是刘表基业,应由其子刘琦占据,若刘琦不在,别有商议。鲁肃见刘琦病入膏肓,不过半年必死,便同意达成协议:若刘琦不在,荆州归还东吴。刘琦病逝,鲁肃以吊丧为名前往索取荆州,孔明又赖账,说暂借荆州为本,待取得西川后,才交还荆州。鲁肃为顾全大局,只得听从。他回见周瑜,周瑜一针见血地指出:“名为借地,实是混赖。”鲁肃却认为:“恐刘备不负我。”以己之心忖人之心,活画一老实人!周瑜比他看得清楚,说:“刘备枭雄之辈,诸葛亮奸猾之徒,恐不似先生心也。”果然,取得西川以后,刘备、孔明又混赖了,这时鲁肃己去世,不能对孙权施加影响,孙权终于用武力夺取荆州,蜀、吴联盟终告决裂。夺取荆州,全据长江,伺机以图天下,是鲁肃为孙权制定的国策,但为巩固蜀、吴联盟,他主张争取用和平手段解决荆州问题,故一再让步。而孔明却使乖弄巧,一再混赖。乍看,鲁肃似有点愚鲁,其实是大智若愚,而孔明虽乖巧,却是狡诈。孔明这样做是不能取信于盟国的,不仅使双方矛盾得不到解决,且日益加深,结果是“关羽毁败,秭归蹉跌”,实非明智之举。在处理盟国之间的关系上,是狡诈还是诚实可取?显然是后者,故鲁肃这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使者形象显得更高大!从总的说,孔明跟鲁肃一样,是蜀吴同盟的倡导者和坚持者,其外交成就是辉煌的。正当刘备处于危急之秋,他请命赴吴,以一介之使,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孙权,以其超人的智慧和纵横捭阖的手腕折服吴人,共同联盟,打败曹操,正因此,导致刘备取荆益两州,称帝西蜀。吴、蜀同盟被破坏后,孔明派邓芝赴吴。陈说利害,蜀、吴又重申旧盟。
  这是蜀吴能与曹魏鼎立达近半个世纪的主要原因。
  两种态度 两种效果
  《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些不卑不亢和妄自尊大两种不同的使者形象。
  作为一个使者,切忌自卑和骄傲,自卑则被人看不起,骄傲则引起人反感。
  只有不卑不亢才是使者应具有的正确的态度。这不卑不亢和妄自尊大的两种不同的使者形象,《三国演义》都有生动的对比描述。趁刘备逝世之机,魏主曹丕兴兵五路伐蜀,其中有一路是东吴之兵。东吴观望,迟不发兵。孔明设计退四路兵后,派邓芝往结东吴,反敌为友,共同伐魏。孙权知邓芝来,与群臣商议,张昭认为是孔明退兵之计,遣邓芝为说客,建议休等此人下说词,设油鼎以待,责以郦食其说齐故事,看其人如何对答。权从其言,遂立油鼎,令武士侍立左右,各持钢刀、大斧、长戟、短剑,直列到殿,乃召邓芝入见。邓芝整衣昂然而入,目睹鼎镬内热油正沸,两行武士杀气腾腾,全无惊色。近臣引到帘前,邓芝长揖不拜。权强令下拜,甚至要他入油鼎以相吓,邓芝终不屈膝,当面严斥孙权:“吾乃蜀中一儒生,特为吴国利害而来。
  乃设兵陈鼎,以拒一使,何其局量之不能容物耶!权闻言惶愧,即叱退武士,请邓芝上殿,赐坐交谈。邓芝乃为乞陈说绝魏联蜀的好处,孙权才决心与蜀联和,并派张温随邓芝入蜀通好。张温到蜀,孔明设宴相待,张温自以为得志,言谈之间,态度傲慢。次日,后主设宴相送。席间,秦澎乘醉入座,张温怪之,看不起秦宓,为显示已才,陆续以“天有头乎?”“天有目乎?”
  “天有足乎?”“天有耳乎?”“无有姓乎?“等怪题相难,秦宓不加思索, 答问如流,且有根有据,满座皆惊。当秦宓以天理反问时,张温无言可对,羞愧难当,但也得到教益,乃避席谢说:“不意蜀中多出俊杰,恰闻讲论,使仆顿开茅塞。”又如赵咨和邢贞,也是这样两个不同类型的使者。刘备伐吴,孙权求和不许,赵咨自请前往说魏主曹丕,使袭汉中,夹击蜀兵。孙权大喜,即写表称臣,命赵咨为使。君主称臣,咨又奉命求救于人,处理不当,易失国体。但赵咨却能折服魏主,倍受敬重。他会见曹丕时,丕问他:“吴侯何主?”咨自夸其君说是“聪明、仁智、雄略之主。”在释其意时对“略”
  字解得很妙:“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略者权谋之说也,就把孙权称臣之耻轻轻地掩盖过去了。丕接着问:“肤欲伐吴,可乎?”咨不示弱地答说:
  “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御兵之策。”丕又问:“吴畏魏乎?”咨毅然答 说:“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畏之有?”丕叹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卿可以当之矣。”丕虽接纳孙权臣属,却没有发兵,坐山观虎斗;只封权为吴王,加九锡,派邢贞同赵咨捧执册锡。邢贞到吴,孙权率百官出城迎接。邢贞自持上国天使,妄自尊大,入门不下车,被张昭厉声严斥:“礼无不敬,法无不肃;而君尊大,岂江南无方寸之刃耶?”邢贞慌忙下车,与孙权相见。以上的故事,把邓芝、赵咨的不卑不亢和张温、邢贞的妄自尊大,刻画得很形象。而邓芝、赵咨不卑不亢,不辱君命,令人敬佩;张温、邢贞傲慢碰壁,狼狈不堪!

  五、法律:法治最佳之法   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贵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受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一个执法如山的人,畏之是必然,爱之则少见;执法峻急的人,恨之者多,无怨者罕见,而严于执法的诸葛亮,却能使人畏而爱之,受刑而无怨,陈寿说是因“其用心平而劝戒明”。笔者认为,诸葛亮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他不因情废法,执法不忘情之故。
  不因情废法
  诸葛亮不因情废法,斩马谡是个典型例子,马谡是他义弟或系戚马良之弟,一开始两人关系便异于常人。诸葛亮南征途中,马谡奉天子命来劳军,因诸葛亮服其才,马谡虽是后辈,他还是虚心请教:“吾奉天子诏,削平蛮方,久闻幼常高见,望乞赐教。”谡说:“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此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眼其心足矣。”亮纳其策,七擒七纵孟获以服其心,故终亮之世,南人不复叛,使蜀汉从此无后顾之忧,对安定后方支援北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马谡确是有智计,诸葛亮对他“深加器异”不是毫无根据的。可是,刘备对马谡的看法恰恰相反。
  他在临死前特别对诸葛亮谈及马谡,他问诸葛亮:“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
  诸葛亮说:“此亦当世之英才也,”刘备说:“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刘备在临危前特别向托孤大臣诸葛亮叮嘱这些话,说明刘备把这事看得非同小可,他知道诸葛亮非常重视马谡,必将大用之,大用必将误大事。刘备看出“马谡言过其实”,认为“不可大用”,而诸葛亮日与马谡共事而未发现他这个严重的缺点,却非常重视他,这是什么原因?这和诸葛亮与刘备的经历以及其两人对马谡的情感深浅有关。刘备一生血战沙场,其才智都是在实战中得到的,他听到马谡死啃兵书的空谈,与实战不符,就发现其“言过其实”。刘备在世时,诸葛亮主要是参与决策和主管内政,实战经验还不太丰富,故一时难看出马谡夸夸其谈。在情感方面,刘备与马谡关系浅,对其考察不被情所制约;诸葛亮与马谡则“情如父子”。
  且服其才,对其期望和倚重也就大,在当时可以说他是把马谡当作其继承人来培养的。情感好像白内障遮眼,使人看不清对方的真实面貌,他委马谡守街亭的重任也就不足为奇了。马谡与司马懿战于街亭,因其缺乏实战经验,不从实际出发,而是照搬兵书,舍水上山,王平苦谏不听,终被司马懿所破,大败而逃;亮进无所据,被迫布置撤军,讵料司马懿大军突然拥至,如不用“空城计”几乎被擒。这时,诸葛亮才后悔自己不明于知人,但已迟了。这次出祁山,蜀军先声夺人,旗开得胜,连取三郡,很有战胜希望,而因街亭之失除了撤回汉中外,别无出路。街亭之失,诸葛亮错在用了纸上谈兵的马谡,而马谡违背诸葛亮的军事部署,他应负直接的责任。因此,不处理马谡则无以服人,难于治军,这对于诸葛亮是个很伤感情的事。对诸葛亮斩马谡,蒋琬反对说:“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士,岂不可惜乎?”诸葛亮流涕而答说:“昔孙武所以能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马谡被斩后,诸葛亮大哭不已,亲自临祭;将谡家小加意抚恤,按月给与禄米。诸葛亮也不宽恕自己,他上表请自贬三等说:“臣本庸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铖,以励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
  臣明不知人,虑事多暗,春秋责备,罪何所逃?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执法不忘情
  诸葛亮对于犯罪的人,能治之以法,动之以情,即执法不忘情,使被判罪的人心服而无怨。
  李严 (后改名李平)是刘璋旧部,刘备入蜀时归降,后因平叛乱有功, 被授尚书令之职,刘备临危遗诏托诸葛亮与李严辅后主。为团结对敌,诸葛亮很尊重他,但李严为人图谋私利,喜耍两面手法,建兴九年春,诸葛亮出军祁山,李严负责督运粮事,因运粮不济,怕诸葛亮见罪,便慌报军情告急,说东吴将兴兵寇川,要诸葛亮回师。为了遮饰已过,又妄奏后主说:“臣已办备军粮,行将运赴丞相军前,不知丞相何故忽然班师。”诸葛亮回成都后查知此事,大怒说:“匹夫为一己之故,废国家大事!”令人召至,欲斩之,因念他也是托孤大臣,乃上表废为庶人。历史上,凡托孤大臣之间发生内讧,势败者往往被夷三族,而诸葛亮却仍让李严过着富裕的生活,留其子丰在丞相府任中郎参军,并谆谆教诲。他在处分李严后致丰教说:“吾与君父子戮力以奖汉室,此神明所闻,非但人知之也,表都获典汉中,委君于东关者,不与人议也。谓至心感动,终始可保,何图中乖乎!昔楚卿屡绌,亦乃克复,思道则福,应自然之数也。愿宽慰都获,勤追前阙。令员解任,形业失故,奴婢宾客百数十人,君以中郎参军居府,方之气类,犹为上家。若都获思负一意,君与公琰推心从事者,否可复通,逝可复还也。详思斯戒,明吾用心,临书长叹,涕泣而已。”对一个犯严重错误的人,犹如此多情,要其子加以宽慰,使其改过自新;对其子则力加勉励,使其奋发向上,其意诚,其情切,李严父子能不感恩戴德。又如廖立,为人高傲,自谓才智宜为诸葛亮之贰,而竟位在李严等人之下,故很不满,于是常发牢骚,口出怨谤,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诸葛亮认为“羊之乱群,犹能为害,况立托在大位,中人以下识真伪邪?”便废廖立为民。但廖立甚敬佩诸葛亮其人,对已受到处分并无怨言。他闻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垂泣说:“吾终为左衽矣!”李严闻此噩耗,纵声大哭,因激动过度,病发而死。盖李严、廖立都相信诸葛亮能复收己,使能以补前过,度诸葛亮死后,后人不能用之故也。严于执法的人,使受处分者毫无怨恨是很难的,诸葛亮之死,使廖立垂泣,李严伤心致死,这不仅是没有怨恨,而是对诸葛亮非常爱戴了。
  治国不能不讲法,诸葛亮治乱国用重刑,纠正了刘璋治蜀时的混乱状态,使“军民安靖”。但其可贵之处在于:法严而民无怨,民畏而爱之。我们知道法治的主旨是为了教育人,使人人遵守法纪,保证国泰民安,在这方面,诸葛亮的法治收到了最伟的效果,之所以能如此,正如上面所述,是因诸葛亮能正确处理情与法的关系,做到寓情于法,使情法交融,这是运用法律治国的最高超的艺术,是实行法治最佳之法。 六、人事:人才学的珍贵遗产        三国人才之众,在中国古代史上是罕见的。三国之主曹操、刘备、孙权,纵横捭阖,权谋干略,出类拔萃,堪称当世英雄。孔明、荀或、鲁肃以其超人的智慧,描绘三国宏图,促使三分鼎足,不愧称三国时代杰出的三大战略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则有周瑜、陆逊、郭嘉、程昱、司马懿、庞统、徐庶等辈;勇而有谋,武功显赫,则有关羽、张飞、黄忠、赵云、张辽、徐晃、徐盛、朱桓之流;两才相当,棋逢敌手,则有姜维、邓艾和羊祜、陆抗之徒。勇冠三军,骁锐莫当,蜀有马超、魏延,魏有许褚、典韦,吴有甘宁、太史慈。不辱君命,邓芝、赵咨可谓善于外交。文采风流,蔡邕、王粲、祢衡,曹植、杨修亦一时之绝。三国人才济济,不胜枚举。读 《三国演义》宛如进入中国古代人才展览总馆,历代各种人才,在此莫不具备。不禁令人惊叹:
  三国何其多才!
  人才济济主要是君主善用人
  三国人才如此众多,而一些朝代却廖廖无几,是否“造物者”偏爱于三国?其实,“天涯何处无芳草”。西晋文学家左思《咏史》诗中则指出:“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意即哪个朝代没有奇才,只不过是被埋没罢了。
  为何被埋没?或因无机遇,或因君主不会用才。人才之涌现,多在乱世或盛世,在腐败的朝代人才是难于发挥作用的。盛世之所以多才,是因盛世不是上帝安排,而是靠人去改天换地,没有众多治世之才是难于出现盛世的。乱世,是大动荡、大分化、大转变的时期,旧的统治者已不能再统治下去了,它统治的基础——皇亲国戚、各级官吏等已腐朽不堪,这些人大多是碌碌庸人,无所作为,他们既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也无本事独树一帜,等待他们的只能是灭亡的命运。这时草泽英雄纷纷崛起,逐鹿中原。要图天下,必须有人才,故独霸一方革主大多能礼贤下士,千方百计搜罗人才,所以说这正是用才之秋,也是人才得以脱颖而出的良机。三国历史正好证明乱世出英雄这个真理。如非乱世,织草履出身的刘备何能称帝西蜀?如非乱世,宦官之孙曹操何以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若非乱世,一县吏之孙孙权何以威镇江东?
  虽说乱世出英雄,但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7次分裂时代,为何人才以三国最多,最引人注目?这是因三国之主曹操、刘备、孙权都善于用人。他们在其割据的地区竭力发掘人才,可说是搜罗将尽,被埋没的不多。因此,涌现众多人才的时代,一是机遇,二是君主要善于用人,二者缺一不可。而三国人才最引人注目.与《三国演义》作者生花妙笔的描述也有关系。
  正确评价人始能正确用人
  三国用人艺术,是我国古代人才学的珍贵遗产。认真进行研究,对于用人是大有裨益的。研究三国用人艺术,要从正确评价人才入手,因为能正确评价人始能正确用人。而要正确评价人才,首先必须实事求是,决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刘备用孔明,可说是善于知人、用人,孔明确是当世奇才,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可是,因孔明未能实现其北伐宏图,人们颇多异议。有的说他六出祁山,所得只不过三郡,劳而无功,说明他非大才:有的说蜀国人才短缺,致使“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可见他不善于用人。孔明是蜀国的关键人物,他辅佐刘备开始是谋主后当丞相,刘备逝世后他是实际的执政者,蜀国强弱跟孔明当然大有关系。但不能以成败来衡量孔明,把他的优点说成缺点,从而否定这个杰出的战略家。在用人方面,孔明不拘一格,能因才任用,故陈寿说,“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三国志·蜀书·费祎传》)许靖是大名士,但没有多大实际能力,刘备入川后原不想用他,孔明因许靖海内知名,用他可扩大影响,吸引更多人才,故力劝刘备任用,刘备乃拜年已70的许靖为司徒。魏延、杨仪两人很有才能,因魏延“性矜高”,杨仪“性狷狭”,两人都不能团结人,他虽依靠这一武一文为军中左右手,却没有任为继承人。他每次出征,治理蜀中事务都委托德才兼备的蒋琬、费祎、董允等人。孔明逝世后,蒋琬、费祎先后管理蜀政,使敌人不敢窥视西蜀,边境无虞达29年。至于孔明未能取胜,这主要是由于客观形势的原因。当时魏国兵力、人力都比蜀国多3倍以上,经济力量也比蜀国雄厚得多,其统帅又都足智多谋。战争是人力,物力、智力的较量,而魏、蜀两国人力、物力如此悬殊,智力又不相上下,蜀国是不存在取胜的客观形势的。但是孔明以5万兵力能采取攻势,使魏国驻守秦川前线的20多万大军只能坚守,其主将司马懿不得不忍耻接受巾帼妇人之衣,如果孔明没有超人的军事才略,何以臻此!因此,以成败论英雄,是不能正确认识孔明这个奇才的。其次,要正确评价人才,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决不能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对于人才的评价,不能仅从其人道德品质方面去考察,而更重要是要看他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曹操是一个十分残忍又具有雄才大略的奸雄,既有过也有功,对社会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的。他在用人方面也有其过人之处。他不念旧恶,唯才是举,因而过去的仇人与敌营的人,都奔集于他麾下,为他献智效劳,终于统一北方。如果曹操老是计较个人恩怨,用人吹毛求疵,则不能团结更多的人为己所用,也许他将变成孤家寡人,一事无成。有人因曹操秉性奸诈,连他的雄才大略也一概斥之为邪恶,那是片面的。再次,要正确评价人才,要对具体人做具体分析,决不能用一个框框来衡量天下之才。世上没有万才具备的人,有人精于此而粗于彼,孙权未见出奇谋,但能任贤举能,集“众智”、“众力”于一身,故成一代明主。周瑜虽不冲锋陷阵,但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被誉为英明的统帅。马谡任主将不行,却是个有智计的谋士。马超不善谋略,却是骁锐莫当的勇将。故用人要量才录用,不要强用其所不能。
  用人攸关国家兴亡
  能否用人,对国家之兴亡至为重要。三国之兴,与曹操、刘备、孙权善于用人大有关系。刘备”三顾草庐”,孔朗感其知遇之恩,做出隆中决策,为之效忠竭智,才能由弱变强,称帝西蜀;孙权善于用“众智”、“众力”,听从鲁肃的“榻上策”,故能鼎足江东;曹操虚心求教于荀或,遵其“深根固本以济天下”、“坚守官渡待变”之策,方能称雄北方。东汉末年,逐鹿中原的不乏其人,为何只存下三国,而其他人都被消灭了,不善于用人是个重要的原因。袁绍雄踞四洲,兵多粮足,谋士如云。官渡之战,他的兵力比曹操强得多,胜利本应属于他,因他既不听田丰、沮授之谏,又不从许攸之策,疑其所不当疑,决其所不当决,于是贻误军机,被动挨打,以失败告终。
  刘表居用武之国,拥九洲之众,因其“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又无宏图大志,满足于现状,只能是他人俎上之肉,任人宰割,荆州被分解是必然之理。吕布被称为无故将军,效忠于他的陈宫,为他尽智献谋,他当耳边风,对面谀而通敌图他的陈珪父子,却言计听从。在被曹操围困的危急关头,他不依靠张辽等猛将以摆脱险境,而是想凭他的方天画戟和赤兔马以保妻子安全,结果还不是被曹操所擒,脑袋搬了家。后来三国之亡,也是因用不当其人之故。刘禅宠信黄皓、曹魏重用曹爽、孙皓任用岑昏等一小撮佞臣,都加速了蜀、魏、吴的灭亡。
  善用人者都采取”五湖四海”政策
  纵观三国历史,凡善于用人者都采取“五湖四海”的政策。曹操的“唯才是举”实是这种政策的体现。如荀彧、郭嘉、贾诩原是曹操敌人的谋士,张辽、徐晃是亡虏,于禁、乐进是行伍出身,都被曹操所搜罗,加以提拔重用,才得显姓扬名。孙权用人也如此。他不仅重用吴郡人顾雍等,对于避乱江东的广陵人张纮、琅邪阳都人诸葛瑾等,也都重任。刘备取蜀后,除以随之入蜀的荆州人士为骨干外,对于原有益州、东州人士,即便是刘璋的亲疏,都量才录用。孔明在团结这三州人士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把三州人士团结在刘备的周围,拧成一股力量,对巩固蜀国政权起了巨大的作用。
  用人不计恩仇,是曹操、刘备、孙权的共同点。东汉末年,群雄对立,或友或敌,很难固定,人与人的关系是十分错综复杂的。如果以恩仇做为用人的界线,决不能团结更多的人,也对事业不利。因此,曹、刘、孙用人,对事业有利的,虽仇也用。张绣曾杀曹操长子、侄儿、爱将,后他再降,操也纳之。刘巴为刘备宿怨,他取蜀时为团结益州人士,也不计较其既往而用之。甘宁曾结怨于孙权,后他来降,权不咎其过去,甘宁因此拼力很效,屡立奇勋,成为东吴猛将。
  用人唯亲的恶果
  用人唯亲的恶果,在《三国演义》中也有深刻的揭露。所谓“亲”无非有二,一是认为是“心腹”,二是亲属。用人而限于此,人才必然是有限的。所谓“心腹”,大多是佞巨,这些人只看其主子脸色办事,为达到个人私利,往往瞒上欺下,他们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东汉末朝桓、灵二帝,宠信宦官,造成天下大乱,就是典型的例子。因裙带关系而成为权贵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常见的事。这些人大多不学无术,是碌碌无能的庸才,一旦掌握朝政,必然把它弄得一塌糊涂。何进原是屠尸,因妹妹贵为皇后面被封为大将军,正是在这个双料草包的手里,使汉朝名存实亡。用人唯亲即使是曹操、刘备也在所不免,如曹操用夏候渊丢了汉中,刘备用关羽失了荆州,这对于曹操、刘备虽是个别的事件,但也足见完全摆脱用人唯亲也殊不易。
  树立朋党之害
  树立朋党之害给人的教训也是很深刻的。凡立一朋党,必有另一朋党与之对立。朋党之争,或一败,或两败俱伤,对国家、对事业都有害无益。当然用人必须依靠骨干,不过这与树立朋党是两码事。因依靠骨干是为更好团结大多数,而树立朋党是为捧一派打击一派,袁绍因宠爱幼子袁尚,对其党徒也大加重用,于是自成一朋党。拥长子袁谭派也就成立一朋党与之对抗。
  因朋党对立,内部力量大为削弱,终被曹操所灭。刘表因爱妻而让妻党掌握军权,妻党必然拥护其妻所生的幼子刘琮,一朋党于是产生。长子刘琦不甘心失去其法定继承权,求助于刘备,这又立了一朋党。曹操南征,继位的刘琼不与其兄刘琦协力抗曹,而是为保位投降了曹操,结果不仅丢了荆州,连命也保不了。
  知人、荐贤是用人先决条件
  知人、荐贤是用人的先决条件。知人才能用人得当,荐贤才能广招人才。
  《三国演义》有不少知人美谈和用人轶事,如曹操、刘备、孔明、孙权等都能知人,故能用人;魏、蜀、吴贤士都能辗转相荐,这是三国人才济济的原因之一。他们的知人、荐人的经验,值得用人者借鉴。第二章 用人艺术    在古今一切人际竞争中,其成败与有否人才大有关系。取胜要有智谋,而智谋出自人才,所以说人才是至为关键的。这一章从“人策”、”风格”、”御人”、“鉴诫”四个方面评介了三国的用人艺术,如能吸取三国用人的经验教训,用其所长,弃其所短,对事业是大有裨益的。一、人策  用得其人,三国鼎立,用不得其人,国破家亡!三国的兴亡,虽由于经济政治上的原因,但与用得其人与否也大有关系。东汉末年,群雄逐鹿,18镇诸侯先后灭亡,而曹操、孙权、刘备之所以能崛起,三分鼎足,其关键在善于用人。而三国后期的继承者却恰恰相反,都不善于任贤举能,结果被晋所灭。
  “人策”之重要可见一斑。1.由弱变强:刘备得孔明而兴  在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贤”里,有一段关于用人的对话,水镜先生初遇刘备,见他气色不佳便料到其坎坷遭遇,因问说:”吾久闻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犹落魄不偶耶?”刘备说。“命途多蹇,所以至此。”水镜说:“不然。益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刘备说:“备虽无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竭忠相辅,颇赖其力,”水镜说:“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人。若孙乾、糜竺等乃白面书生耳,非经纶济世之才也。”水镜先生的话阐明了一个有关用人的重要思想:有了人才,并不等于会用人;不善于使用人才,就不能发挥人才的作用,他说刘备“左右不得其人”,是指没有使用人才的大才,即缺乏统筹全局的人才,也是他所说的“经纶济世之才”。刘备的“命途多蹇”,证实水镜先生的话是对的。
  从逆境走向顺境
  “桃园结义”之日,刘备兄弟三人就立下替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尽管他们怀有雄心壮志,却不能如愿以偿。虽然虎将关、张、赵云拼死效忠,孙乾、糜竺、简雍等竭能尽力,也无济干事,仍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他转战沙场,经千辛万昔,才得徐州作为安身之地,却又被吕布夺了;只好附属曹操,因恶其为人,乃设计脱身,借截击袁术之机回师徐州;后被曹操打败,仅以身兔投靠袁绍,因关公助曹轩了颜良、文丑,险些被袁绍杀了:后依刘表,又被蔡瑁和蔡夫人暗算,几乎送了性命。
  刘备此时的景况是凄凉的,故他见已身髀肉复生,感到”日月蹉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遂”,不觉悲从中来,长叹不已。而当他得孔明相助,高兴地比之为”如鱼得水”。鱼没有水,寸步难移:鱼有了水,便可游泳自如了。
  从此,刘备从逆境走向顺境:联合东吴,打败曹操;取荆益二州,称帝西蜀。
  孔明何以有如此扭转乾坤的力量?
  待机而动的决策
  当对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无所了解的时候,人们是无所作大的,如果与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背道而驰,任何人都会碰壁,遭到失败,掌握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人们就主动了,就可改天换地。杰出的人物能在历史上起伟大的作用,并非他们有三头六臂,或先知先觉,而是因其能从实际出发,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实事求是地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孔明的”隆中对”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要了解孔明所起的杰出作用,有必要从研究“隆中对”入手。  “隆中对”是什么?这是刘备”三顾草庐”时,孔明跟刘备的一段重要对话,即孔明为刘备制定圄天下的战略决策。孔明指出:“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以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只有荆益二州可取,”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因主客观上的种种原因,孔明的“汉室可兴”的愿望虽没有实现,但他的联吴抗曹、取荆益二州、待机而动的决策,在实践的过程中证明是正确的,它使弱小的蜀国能鼎立近半个世纪之久,故有“千古奇策”之誉,孔明未出草庐已预见天下三分。不愧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而他能制定”隆中对”,是由于他对当时天下大势有全面的深刻的了解,对各个政治集团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故能明确打击的对象和团结的力量,确定短期和长期的奋斗目标。
  依形势,定谋略
  “隆中对”是孔明在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提出来的。这一年天下大势是:在北方,曹操凭着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越地位,先后消灭吕布、袁术、陶谦、张绣、袁绍等军阀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他带甲百万,是当时中国最强者。在这一年春2月,曹操发布的丁酉令说:“天下虽未悉定,吾当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这表明他决意南征。在东南地区,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已7年,在残酷地镇压越族的反抗后,政权基本巩固,加以有长征之险,并得到顾雍、陆逊为首的吴郡士族的支持;且能举贤任能,有周瑜、鲁肃等文武全才为之辅佐,国力日益强大,在当时其势力仅次于曹操。在西南地区,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都是软弱无能之辈,难与曹操抗衡,迟早必被人所并。只有刘备,他虽寄托于刘表,但很得人心,故荆州豪杰多归之,事实上他已成为荆州地区的新兴势力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实力,很明显,当时力足以争天下的只有曹操、孙权、刘备三人而已。而三人中,曹操势力最大,刘备要与曹操对抗,只能联合孙权。故刘孙联盟抗曹,是形势使然。这时,孔明已“躬耕南阳”有12年之久,且由于荆州是当时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和军事咽喉,这给他提供了观察政治风云的有利条件;他经常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等谈仕途,议时政,在刘备“三顾草庐”前,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天下大势已成竹在胸。故在刘备屈身求教下,能提出正确的战略决策——“隆中对”。
  下对了关键棋子
  譬如下棋,关键性的一着下对了,就全盘皆活;关键性的一着下错了,就着着被动。“隆中对”对于蜀国的形成和发展来说,是关键性的一着棋,自从制定了这一正确的战略决策,便把刘备集团内部潜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各种人才的智慧、力量都充分发挥出来,因而取得了节节的胜利。
  而“隆中对”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孔明智慧的结晶,足见刘备得孔明对于他事业的发展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的。刘备未得孔明前和得孔明后的不同处境,给用人艺术添加了一些什么新内容呢?它说明:大凡干事业,必须有各种各样的人才,但更重要的要有掌握全局的、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才。刘备也是个会用人的人,他的用人特长是善于识贤、集贤、信贤,但对于如何使用人才,则非其所长,这是因他缺乏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才智,故虽有关、张、赵云之勇,也不免屡战屡败。
  以智谋折服众将
  孔明则既能从大处着眼,也能从小处着手,即既有正确的战略决策,也有出入预料的“神机炒算”,他的才智使关、张、马、赵、黄五虎大将如虎添翼,大显神咸,张飞,原是个有名莽汉,从不懂使计,只一味恃勇。他快人做快事,敢于鞭打督邮,屡揪“三姓家奴”吕布:他嗜酒如命,醉后鞭打部属,致失掉了徐州。后来在孔明的领导下,他变了,不再是老粗,而是粗中有细,他义释严颜,使严颜所管的45处关隘,皆望风归顺;他假醉赚张郃,智取瓦口隘。书中虽不说是孔明所教,但既在其指挥之下,显然与孔明的军事部署有关。不服老的黄忠,也是在孔明的激将法的推动之下,勇挑重担,计夺天荡山,勇斩夏侯渊。孔明的智慧折服了众将,连目空一切的关羽,在他面前也服服贴贴,俯首听令,因而能调动三军,沿着他的羽毛扇所指的方向,奋勇直前,去夺取胜利!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千才易得,全才难求,如何在众才之中,选拔具有全局之才的人才,这是取得事业成功的至为关键的一环,也是用人艺术的一大学问。 2.统一北方:曹操听荀彧之策  一统北方成为一代之雄的曹操,虽因时势造成,但他的雄才大略是其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而他的雄才大略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善于用人。故济济人才,奔集于曹氏,宛如众星伴月。他们出谋献策,为曹魏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其中,以荀彧的贡献最大,曹操能统一北方,雄视中国,实有赖于荀彧的英明决策。
  备受赞誉的荀彧
  曹操一见荀彧来投,便给他高度的评价,“吾之子房也。”魏晋南北朝时期,评点人物的风气很盛,许多人因此而以知人见称,其事迹多记于《世说新语》之中。他们评点人物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其言多中,这很值得研究,因用人要从识人始,不识人就难于用得其人。三国时代,逐鹿中原的群雄都懂得:要打天下,要有人才,故大都谦恭下士以搜罗人才为己用。而用人才要先了解其人之才,始能量才录用。曹操说荀彧是“吾之子房也,”并非出于印象之言:或因“彧为人伟美”,或因其能说会道,而是根据其过去的表现下的结论。《三国演义》没有提供这方面的材料,陈寿著的《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却有记载,说得很明白:在他未投奔曹操前,其才智已为时人所重,南阳何颙就赞他。“王佐才也”。他料事辄中:董卓乱起,为亢父令的荀彧便弃官归乡,谓父老说:“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因留恋故土犹豫不去,荀彧便率领其宗族迁居冀州。后颖川果为“四战之地”,乡人多遭难,独荀彧宗族得以保存。袁绍占据冀州后,很重视荀彧,待以上宾之礼,但“彧度绍不能成大事”,乃弃绍投曹。后来袁绍的下场果如荀彧所预料。上述两件事,已足可显示荀彧有超人的才智。曹操赞为“子房”并非过誉。他投奔曹操后,始为曹的司马,后升为汉尚书令,曹操有重要事决策不下,都向他请教,即使“太祖(按:指曹操)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荀彧多奇计,不下于汉之子房。
  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彧别传》记载:“彧自为尚书令,常以书陈事,临薨,皆焚毁之,故奇策密谋不得尽闻也。”虽“不得尽闻”,但他给曹操提出的三大决策,史书是有记载的,《三国演义》也如实描述了。
  深根固本才可制天下
  曹操起事之初,兵力不多,占地也仅有兖州。曹操拟兴兵攻打徐州,这时陶谦已死,刘备领徐州牧,其实力也不弱,曹操想攻入徐州并非易事:而曾经被曹操打败的吕布也不甘心罢休,他驻军山阳,仍对兖州虎视眈眈,如曹攻徐州,吕布必乘虚偷袭,故荀彧坚决反对。他入谏说:”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明公本首事兖州,且河、济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关中、河内也。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吕布乘虚寇之,是无兖州也。
  若徐州不得,明公安所归乎?今陶谦虽死,已有刘备守之。徐州之民,既已服备,必助备死战。明公弃兖州而取徐州,是弃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愿熟思之,”荀彧之言,确是“药石之言,洞见利害。”故曹操深服其言,罢攻徐州之举,先巩固兖州,徐图发展。”深根固本以济天下”,不仅高祖、光武因此而“终济大业”,曹操行此策,也日益强大。荀彧总结两汉”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的图天下的经验。不仅是对曹操提供正确的战略决策,也是”济大业”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律。
  奉天子以服众望
  由于曹操遵从荀彧”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之策,驻军山东,养精蓄锐,兵强将盛。这时,李傕、郭汜混战,百姓遭殃,献帝受苦,经颠沛流离,又移驾返洛阳。曹操知此消息,立即召集谋士商议。荀彧进言说:“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也。”曹操听了大喜,决定克日兴师。荀彧是忠汉派,他之所以投曹操,是因曹操有过为国除奸的壮举,他劝曹操“奉天子以从众望”,实出于对汉朝的忠心.而曹操采纳此策,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此之前,田丰也对袁绍有类此建议,袁绍却不接受,而曹操却能采纳这一决策,足见曹操比袁绍高明得多。当时,东汉王朝虽已名存实亡,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汉臣仍多不忘汉,即便是割据者大多也表面“尊汉”,由于群雄混战,饿殍遍野,因而人心思定。故曹操一扯起“尊汉”的旗帜,以进行统一战争,不仅能令诸侯,且得人心。桓、灵二帝先后两次掀起的党锢之祸,士族受害最惨,所以士人最恨宦官。曹操是宦官家庭出身,素为士族所轻,他要搜罗士人则很因难:从他“奉天子以从众望”,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士人逐渐归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重用什么样的人会带来什么样的人,在荀彧的推荐下,郭嘉、司马懿等才智之士纷纷来投,仅几年之间,曹操得士之多远远超过孙权和刘备。曹操采纳荀彧的这一决策,不仅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且取得了士族的广泛支持,这就为他统一北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坚守官渡以待变
  官渡决战,是袁、曹谁胜谁败的生死关头。曹操守官渡,自8月起至9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迟疑不决,乃作书遣人赴许昌问荀彧。彧以书报之,略说:“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曹操得书大喜,令将士效力死守。果然,“情见势竭,必将有变,”由于袁绍内部分裂,许攸来投,授以烧敌粮之策,曹操乃亲率精兵往乌巢劫粮,使袁绍军心大乱,于是乘机出击,大败袁军。如果曹操不听荀或的决策,弃官渡退回许昌,袁绍乘虚追击,曹操必败。对此,后来曹操也承认。他上的表说:“向使臣退于官渡,绍必鼓行而前,有倾覆之形,无克捷之势。”(见《三国志》裴松之注《彧别传》)
  为三大战略家之一
  荀彧并不象孔明、鲁肃那样给刘备、孙权描绘国天下的蓝图,但他的“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奉天子以从众望”和”坚守官渡以待变”的三大决策,是属于战略的范畴,是有关曹魏生死存亡、兴亡盛衰的大事,其贡献不亚于孔明的“隆中对”之于西蜀,鲁肃的:“榻上策”之于东吴。故笔者把他和孔明、鲁肃并列,誉之为三国时代三大战略家之一,也正是据此:“而荀彧的三大决策,若非雄才大略的曹操也不能采用。庸主不能用奇才,明主始能用奇才,古今如此!  3.鼎足江东:孙权行鲁肃战略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坐镇江东之后,善于举贤任能,故人才济济。鲁肃便是其中佼佼者之一。鲁肃是周瑜所荐,周瑜说他“平生好击剑骑射”、“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是文武全才。他投依孙权后,甚得敬重。一日,众官皆散,权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足而卧,夜半,权问肃说:“方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孤承父兄余业,思为桓、文之事,君将何以教我?”肃说:
  “昔汉高祖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可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权闻言大喜,披衣起谢。因此策是在榻上谈的,故史称之为“榻上策”,因鲁肃献“榻上策”引起孙权的重视,老臣张昭力加反对,认为鲁肃“谦下不足”、“年少粗疏”不可用。孙权并不因张昭的訾毁而疏远鲁肃,而是相反,更加敬重之。
  认清首要敌人
  “榻上策”提出于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那时,“北方多务”,曹袁两大军事集团正准备决战,袁绍比曹操兵力强,曹操并未具有必胜的条件,而鲁肃却能断定东吴的主要敌人是曹操,这是很有见地的。他主张乘曹操无力南顾之机,占领荆州地区,“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因为荆州处于扬州上游,如果将来让曹操占领荆州,东吴前线将遭到严重威胁。如果全据长江,凭着这条不易逾越的天堑,则可保卫东吴的安全,然后伺机以图天下。鲁肃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完全符合当时的客观形势,是东吴所能采取的最佳决策。此策后来成了东吴的国策,孙权能雄踞江东,三分鼎足,实有赖于此。
  坚持联盟以抗曹
  鲁肃为实现其政治蓝图,始终奋战不息。他给孙权制订的其他战略决策,也以”榻上策”为据。曹操统一北方后,决意南征,南北矛盾开始激化,孔明、鲁肃己先后预见天下三分,因此如何处理曹、孙、刘三方的关系,已成为当时急需思考的重要议题。由于曹操势大,孙、刘要想与之抗衡,除了联盟之外别无他策。”智者见诸未萌”,杰出的战略家孔明、鲁肃不约而同提出孙、刘联盟抗曹的主张。刘琮以荆州降曹后,江东上下震惊,张昭等谋士都主降,只有鲁肃坚决主战,并向孙权陈述”诸人可降曹,独将军不可降曹”的理由,使孙权深为感叹说:“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子敬开说大计,与吾见相同。此天以子敬赐我也!”在鲁肃的策划和奔走下,促成孙、刘联盟抗曹,最后打败了曹操,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当鲁肃从前线还,孙权与诸将出迎,孙权说:“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说:愿至尊咸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征肃,始当显耳。”可见其志不凡。
  鲁肃始终坚持孙、刘联盟抗曹,至死不渝。鲁肃懂得:孙刘双方有如唇齿关系,唇亡则齿寒,故他不象周瑜那样,只从国家眼前利益出发,千方百计拆盟,也不象孔明那样,使尽诈谋以拖延交还荆州,促使双方矛盾激化,而是既坚持国家利益,又保持孙、刘联盟。因此,他不仅比周瑜看得远,比孔明也高明。
  借荆州、存人才为了全据长江,保卫东吴的安全,他三次前往索还荆州,并以理力争,虽然对方屡次使计推辞,他也耐心等待,避免动干戈。甚至孔明为拖延时间,使刘备立下”暂借荆州”的文书,他也被哄作保人押了字。在与关羽相会时,他好言相劝,指出借荆州是为使刘备有所托足,今“已得西川,又占荆州”,是“贪而背义”。《三国演义》把这次会见,说是“关云长单刀赴会”。把关羽写得威风凛凛,鲁肃则被描绘得呆相十足。史实却不然,是鲁肃前往会关羽,他理正辞严斥关羽,关羽无言以对。至于说“暂借荆州”是鲁肃上了孔明的当,史实也并非如此。据《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记载:赤壁之战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裴松之注《汉晋春秋》记载:“吕范劝留备,肃曰: '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可见借荆州是出于鲁肃本意,是为“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以共同抗曹,不仅如此,鲁肃还向刘备推荐人才。鲁肃向孙权力荐庞统不被录用后,他担心庞统投曹操,便劝庞统投刘备,作书推荐,并嘱之说:”公辅玄德,必令孙、刘两家,无相攻击,同力破曹。”可见,鲁肃所为,都是服从于“孙、刘联盟抗曹”这个战略决策。因此,鲁肃在世时,吴、蜀两国基本和洽。这对两国有利,只对曹操不利,使曹操不能行其”分而取之”之策,在两国同盟面前,无所作为。吴、蜀两国能与曹魏三分鼎足,鲁肃所做的贡献是不亚于孔明的。
  人才须有识者赏识
  历史上,杰出人物之所以得行其志,或因得遇机缘,或因得遇明主。韩信在楚,不被知名:后归刘邦,始得施其才。同样,鲁肃如不遇孙权,“榻上策”将不诞生,鲁肃也将默默无闻。故有伯乐才识千里马,善用才者才识大才。所以说有大才的固然了不起,善用才的也了不起,孙权有识见,听了鲁肃的”榻上策”才大为赞赏:听了鲁肃的主战理由,才认为“正与吾见相同。”正因君臣相得是建立在共同认识的基础上,故张昭的流言蜚语,毫不影响孙权对鲁肃的信任。有充分的信任,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反之,纵有大才也会湮灭。鲁肃能成为一代名将,并能充分发挥这个杰出的战略家的作用,不正是因得到孙权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吗?    

4.政权转移:曹爽昏归司马氏

  魏主曹睿临危,托孤曹爽、司马懿,辅佐年才8岁的幼子曹芳。为争权,曹爽和司马懿激烈搏斗,昏庸的曹爽当然不是奸滑的司马懿的对手,结果落得灭族之祸。而曹魏政权也就掌握在司马氏的手里,为司马炎篡魏打下基础。
  所用非人。
  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都不惜采用一切手段清除异己。曹操虽以善用人著称,但有不从已的大都被其所杀。在他决定立曹丕为太子后,不惜清除曹植的党羽,为曹丕继位扫清道路。曹丕篡汉后,其文武大臣大都是曹氏的心腹,故曹魏政权是巩固的。及曹魏第三代,即曹睿继位时,功勋之臣多数亡故,而其后代都是花花公子,庸碌无能,只知吃喝玩乐。曹爽就是这样的人。他凭着其父曹真的余荫,得到了曹睿的重任。曹睿病重时,曾在曹氏宗族中物色辅政人才,结果还是落到曹爽身上,可见曹氏第三代都是些什么样的庸人了。曹爽在其心腹何晏的启发下,懂得兵权的重要,于是以“司马懿德高望重”为名,请魏主“加为太傅”,太傅地位虽比太尉为高,却不掌兵权,曹爽请封司马懿为太傅实是为削去其兵权。曹爽乃以其心腹统率各军,自是兵权皆归于已。爽掌握兵权后,认为可高枕无忧,便与其心腹纵情淫乐,其衣食住行,奢侈豪华,不下于朝廷。
  以“阴”制“庸”得政权
  司马懿是个既很有才智又非常阴险的人,他辅佐曹氏四代,辅政二次,曹魏统治者都被他假装的表象所惑,都以为他是心腹,连善于识人的奸雄曹操也被他瞒过了。司马懿被罢兵权之后,便推病不出,二子亦退职闲居,以伺机反扑。当曹爽派新任荆州刺史李胜去向他辞行,以探听其虚实时,司马懿早料到其来意,乃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又令二婢扶策,方请李胜入府。在对话时,他语无伦次,牛头不对马嘴,尽装耳聋说是听不清对方的话。
  侍婢迸汤,他将口就之,汤流满襟,乃作哽噎之声说:“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矣。二子不肖,望君教之。君若见大将军,千万看觑二子!”言讫躺在床上,声嘶气喘。李胜回言曹爽,爽大喜说:“此老若死,吾无忧矣!”
  这确是庸人庸话。司马懿见李胜去了,遂起身谓二子说:”李胜此去,回报消息,曹爽必不忌我矣。只待他出城畋猎之时,方可图之。”果然,不一日,爽引三弟,并心腹人何晏等,将其总管的禁兵,保护魏主前往狩猎。司马懿一俟曹爽出城,即发动政变,控制军营,然后引兵出城屯于洛河,守住浮桥。
  曹爽的智囊桓范设法逃出城外告变。司马懿知道了大惊说:“'智囊’泄矣!
  如之亲何?”太尉蒋济说:“弩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这是说劣马只惦着马棚里的饲料,譬喻无能的人贪图安逸,缺乏远大的志向和谋略,桓范见曹爽后,建议他调外兵以讨伐司马懿。接着司马懿派人来告知曹爽:只是削去他的兵权,别无他意。是夜,曹爽左右思考,意不能决,自黄昏直流泪到天晓,还是狐疑不定。桓范入帐催之说:“主公思虑一昼夜,何尚不能决?”
  爽叹说:“我不起兵,情愿弃官,但为富家翁足矣!”范大哭,出帐说:”
  曹子丹以智谋自矜!——今兄弟三人,真豚犊耳!”就这样,曹爽被司马懿诱骗回城里,以“莫须有”的谋逆罪,将曹爽三兄弟及其党 徒,皆斩于市曹,并灭其三族。在你死我活的搏斗中,曹爽仍幻想让出兵权后做”富家翁”,其愚如此,其死也活该!曹氏后代庸碌如此,司马氏取而代之是必然之事。

   

5.断送西蜀:刘禅宠宦官黄皓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是孔明《前出师表》总结前后汉兴亡的原因,用以告诫刘禅,确是语重心长,言真情切。而刘禅并没有如孔明所希望的,亲贤臣,远小人,以兴汉室;而是亲小人,远贤臣,重踏桓、灵覆辙,断送了蜀国江山。
  昏庸无能的阿斗
  刘禅是少有的昏君,是个不朽的”阿斗”。平心而论,刘禅也不尽坏:
  他老实得可怜,昏庸得出奇,陈寿给他形象的评价是:“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昏暗之后,传曰 '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孔明执政时,他遵其父刘备所嘱:“事丞相如父”,且实权在孔明,他不听也得听。孔明操劳国家大事,整天忙得汗流浃背,食不甘味,睡不安席;刘禅却可不费脑筋,饱食终日,乐其所乐。当然,他不是整天在昏睡,遇到国家有事,他有时也有所用心。如刘备逝世后,曹魏乘机兴师五路侵蜀,因这时孔明闭门不出,他不知如何是好,急得团团转,后来他到相府探望孔明,孔明告诉他退兵之策,他才如梦初醒。他对孔明也不尽放心,当孔明与司马懿斗兵斗阵连续大胜,正欲乘胜直取长安的时候,他中了司马懿的反间计,听信流言——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国,宦官为之画策,他便遣使资诏星夜宣孔明回。孔明奉旨回成都问他何故诏还?他无言可对,良久,乃说:
  “朕久不见丞相之面,心甚思慕,故特诏回,一无他事。”真是憨人憨话, 憨气十足。不过,总的说,孔明在世时,还是贤臣当道、小人远避,刘禅基本上是听孔明的话的,宦官也不敢出面干政。孔明病逝五丈原后,情况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蒋琬、费祎等贤相相继去世后,他被宦官黄皓等小人所左右,溺干酒色,不理朝政,政事、军事弄得一塌糊涂。
  小人弄权,将士难为
  深得孔明兵法的姜维是蜀国后期的“擎天柱”,是个赤胆忠心的人,他秉承孔明遗志,九伐中原,虽天大胜,但也挫伤敌胆,使之不敢正窥西蜀。
  当姜维正在前线浴血奋战,困魏国名将邓艾于祁山时,忽连接后主的三道诏书,促其班师。原来是后主听黄皓谗言:“姜维屡战无功,可命阎宇代之。”
  阎宇何人?他身无寸功,只因阿附黄皓,遂得重爵,官至右将军。黄皓本想用阎宇代姜维,后知邓艾善用兵,恐阎宇非其敌手,又寝其事。任用大将,如此儿戏,是撤是用,全凭一宦官作主,确是超级庸主。姜维回,得悉此事,入奏后主说:”黄皓奸巧专权,乃灵帝时十常侍也。陛下近则鉴于张让,远则鉴于赵高。早杀此人,朝廷自然清平,中原方可恢复。”后主笑说:“黄皓乃趋走小臣,纵使专权,亦无能为。”姜维因不能杀黄皓担心被其所害,乃听从郤正之言,领军前往沓中屯田,以充军实,徐图进攻。自古以来,庸主当政,小人弄权,大将在外难于立功。昔”乐毅伐齐遭间阻,岳飞破敌被谗回。”姜维岂能例外!
  西蜀之亡必然也
  刘禅昏庸透顶,黄皓专权胡为,西蜀之亡是必然之事。钟会、邓艾大举兴兵入侵西蜀,姜维即起沓中之兵前往拒敌,并上表请派精兵分守战略重地阳安关和阴平桥,并指出“若失二处,汉中不保矣。”在这危急关头,刘禅竟听黄皓之言,召师婆入内殿问吉凶,她以“西川土神”附身,胡说什么“陛下欣乐太平,何为求问他事?数年之后,魏国疆士亦归陛下矣。陛下切勿忧虑。”自此,刘禅深信师婆之说,遂不听姜维之育,每日只在宫中饮宴欢乐。姜维累申告急表文,皆被黄皓隐匿。因此,使钟会轻取阳安,邓艾偷渡阴平,姜维虽仍和诸将死守剑阁,使钟会受挫,不能前进,可是邓艾已直趋成都,刘禅已面缚舆梓出阵,姜维纵有“回天力”也无济于事了。

 6、国破家亡:孙皓罢名将陆抗        封建末朝,大都是小人弄权,贤臣遭殃,其亡之因,多源于此。蜀国如此,吴国亦然。无独有偶,刘禅宠信宦官黄皓,孙皓宠信中常侍岑昏。刘禅、孙皓两人性格虽各异,但其用人之道则相同,刘禅昏庸,故被黄皓摆布,孙皓“才识明断”,但为人凶暴,残杀忠良,致使众叛亲离,他所能依靠的只有岑昏等一小撮佞臣而已。而这些人不学无术,好事不做,坏事做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且孙皓暴虐远超刘禅,岑昏之恶甚于黄皓,在暴君、佞臣朋比为奸之下,朝政比蜀国还糟,吴民比蜀民更苦,国弱民穷已到了极点。
  蜀国亡后,吴国内政如此腐败,其被消灭之日已屈指可数。
  残暴愚昧失江山
  在历史上,有的封建统治者,能善始善终,被赞为明主!有的则不然,善始而恶终,成为暴君。孙皓正是后一类的暴君。据 《三国志》裴松之注《江 表传》记载:“皓初立,发优诏,恤士民,开仓凛,振贫乏,科出宫女以配无妻,禽兽扰于苑者皆放之。当时翁然称为明主。”可是,在他的统治地位巩固后,志得意满,专横日甚,有谏已的动辄杀戮。孙皓是靠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二人扶上帝位的,后濮、布见皓所为,十分后悔,并向他力谏,孙皓大怒,斩二人,灭其三族。丞相万或、将军留平、大司农楼玄三人见皓无道,直言苦谏,皆被斩杀。由是群臣缄口,不敢再谏。前后10余年,杀忠臣40余人。皓酷溺淫色,后宫数千,仍采择无己。宫人有不合意的,或剥面,或凿目,残忍之极。他出入常带铁骑5万,臣民恐怖,莫敢奈何。
  孙皓为人好大喜功,尚穷兵默武。他拟伐魏以一统天下,便召术士广尚问吉凶,尚对说:”陛下篮得吉兆:庚子岁,青盖当入洛阳。”他把术士的话当真,便决意伐魏,可见孙皓其人既暴且愚。中丞华核劝他“先修德以安民”,被他驱逐。于是,皓令镇东将军陆抗部兵屯江口,以图襄阳。陆抗是吴国名将,镇守襄阳的魏国名将羊祜知他足智多谋,坚守不出。陆抗也因羊祜善用兵,不敢轻动。故二人彼此修好,以保边境安宁。孙皓命陆抗急速进兵,陆抗上疏备言晋未可伐之状,劝他修德慎罚,以安内为念,不当以黩武为事。孙皓以抗违己命大怒,降为司马,令左将军孙翼代领其军。孙翼是无才之人,当非晋军敌手。未修内政而欲攘外,未有不败的,故东吴有识之士早料到”东吴锦绣江山,不久属于他人矣!”
  失去人心天堑变通途
  长江自古称天堑。而它之所以成为天堑,是因为人民在后做靠山;若无人民协力,它只不过是条“小溪”,一跨便过。孙权雄踞江东时,国富兵强上下齐心,军民协力,曹魏视长江为畏途。曹操与孙权在孺须对阵,见吴军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长叹:“生子当如孙仲谋!”知不能胜,乃撤军,魏主曹丕领兵到广陵,隔江遥望,见吴军兵强马壮,叹说:”魏虽有武士千群,无所用之,江南人物如此,未可图也。”曹操父子如此惊怕东吴,因有前事为鉴。曹魏犯吴界,大多以失败告终。而东吴不可犯,是因人心归附,故能组成攻不破的铜墙铁壁。迄孙皓继位,残杀贤臣,掠夺百姓,人心已离散,恨不”吾与汝偕亡,”长江之险,无人为之守,已失去其天堑作用,吴国臣民,对“助纣为恶”的岑昏恨之入骨,北兵临近,近臣认为“今日之祸,皆岑昏之罪。”不等孙皓首肯,数百人一齐拥入宫中,碎割岑昏,生啖其肉。
  由于人民厌弃吴主,故晋将杜预率兵南征,虽有横江之锁、沉水之锥为阻,也一跨而过。江南军民不战而降,剩下孙皓这个孤家寡人,只好效刘禅之样,舆梓自缚,向晋军投降。  二、风格  形成一国执政者的用人特点,这与其人个性、爱好、道德观念及其处境和所处的时代都有关系。孔明是荆州名士,以才名和德行见称于时,其用人也就具有个人的个性:他选拔人才始终坚持一个准则,即德才兼备。曹操出身于宦官家庭,难得士族的支持。因士人秉承儒学以忠孝相标榜,故多不愿投靠曹操。曹操为了搜罗人才帮他打天下,不管有否德行,只要有才就要,形成了他“唯才是举”的用人特点。孙权是个慎重、果断的人,他选拔人才是经过认真考核、反复考虑的,当他确定了,便充分信任,做到疑之不用、用之不疑。孔明、曹操、孙权的用人准则,虽为他们带来了许多英才,但却不是尽善尽美,在长处中亦见其短,否则蜀中怎会无大将,曹魏奸逆萌生,而东吴无能臣呢?究竟用人的上上策为何,从三国用人风格的比较中,我们或可悟出一些道理来。  

1 .德才兼备:孔明的用人特点

  刘备死后,孔明执政时,他十分注意物色后起之秀,加以培养和大力提拔。他选拔人才不仅重视才干,也极重视德行,如他在《前出师表》里推荐费祎、董允时,特别强调他们为人“良实,志虑忠纯”,并告诫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古人所谓“贤臣”一般是指德行高尚,有济世之才的人。
  孔明认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又说:“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为人择官则乱,为官择人则抬,是以聘求贤士。”(见《诸葛亮·便宜十六策·举措第七》)故孔明把择贤做为其重要职责,把德才兼备做为其选拔人才的准则.他培养和提拔的后继者姜维、费讳、董允和姜维都是德才兼备之士,为时人所淮重,当时蜀人把他们四人并列,称为'四相”,赞为“四英”(《三国志,蜀书·董允传》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除了姜维外.
  《三国演义》对蒋琬、费祎、董允仅简略提及,《三国志·蜀书》有关他们 的传记则写得较详。他们都是蜀国后期的实际执。政者,了解他们的为人及其对蜀国的贡献,始能理解孔明用人的特点。
  有才无德不能结人心
  孔明用姜维做为继承人,而不用时人认为“必代亮”的魏延,便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三国演义》说魏延脑后有反骨,而史实并非如此。魏延是蜀汉一员猛将,其武艺和才能都不在“五虎将”之下,刘备在世时对他是很重视的,如他从曹操手里夺取汉中后,需大将镇守,众论以为必用张飞,张飞也认为非已莫“属。岂料刘备却破格选用魏延,把他从牙门将军提升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使“一军尽惊”。刘备死后,诸葛亮执政时倚他为军中支柱,由于他屡立战功,提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时人都认为他是孔明的当然后继者。可是事情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孔明早就选定蒋瑰为他的后继者了。他在给后主的密信中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瑰。”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孔明选拔后继者,是根据其德才而定的。魏延虽有才干又勇猛过人,但“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因此,不能团结人。如他与杨仪是孔明军中的左右手,却闹得水火不相容,甚至与杨仪争论时,“举刃拟仪”,使“仪泣涕横集”。显然不能团结人的人,是不可能把一国治理好的。孔明只用魏延的才能而没有托之以重任,这说明他是善于用人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孔明不把后享托付与魏延是正确的。孔明一死,魏延就不顾大局,为个人私怨和权力,与杨仪火并,结果被其部属马岱所杀 (《三 国志·蜀书魏延传》)。
  蒋琬以德服人
  孔明把后事付给蒋琬是对的。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他随刘备入蜀,任广都长。刘备因事到广都,误以为他不理事,当时又恰逢他酪酊大醉,心里很火,准备加罪把他杀掉。孔明对刘备说:“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刘备听信孔明,便不加死罪,仅把他撤职。后来,由于孔明的推荐和提拔,由尚书郎至参军,后又升为长吏兼抚军将军。孔明率军出征,他都能做到足兵足食以相供给,对支持孔明北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孔明很赞赏他,认为“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孔明病逝,后主遵其所嘱,任蒋 琬为尚书令,主持国政。当时,蜀国新丧元帅,远近危悚,可是蒋琬既无戚容,又无喜色,日理万机,镇静如常,因此,深得众望。蒋琬为人度量宽宏,肯纳忠言,秉公办事,不计恩怨。蒋琬跟东曹掾杨戏谈话,杨戏常不回答。
  有人对蒋琬说杨戏对上太傲慢了,蒋琬反表扬杨戏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戕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如督农杨敏曾对人毁谤蒋琬说“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有人将此告诉蒋琬,主者主张“推治”杨敏,蒋琬不同意说,”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问其“愦愦之状”,蒋琬说,“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杨敏因事 下狱,人们都担心他被处死,可是蒋琬秉公处理,杨敏得免重罪。由于蒋瑰为人忠心耿耿,大公无私,度量宽宏,故深得众望。在他执政期间,做到人和国安,没有辜负孔明的重任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保卫蜀国达29年之久。
  费祎、董允和姜维也对蜀国做出杰出的贡献。费伟是个很存才干的人,他奉使东吴,吴人“论难锋至”,而费伟“据理以答,终不能屈”.孙权赞他是“天下淑德”。他后代蒋瑰为尚书令,日理万机,应付自如;处理军务,指挥若定,使边境无虞。 (《三国志·蜀书·费祎传》)董允任侍中守尚书令,他为人“秉心公亮”,守正下士。后主溺于酒色,要采择民女以充后宫,他据理直争,坚决反对,后主无可奈何。得到后主宠爱的宦人黄皓也很怕他,终允之世,黄皓不敢为非作恶。他不图名利,蒋瑰认为他辅佐后主有功,上疏建议“宜赐爵士”,他固辞不受(《三国志·蜀书·董允传》).孔明对姜维甚为赏识,认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才兼于人”。蒋琬、费伟相继逝世后,由姜维负起保卫蜀国的重任,他继承孔明的遗志,坚持北伐,互有胜负。由于后主昏庸。对姜维派重兵守卫阴平等地的建议置之不理,使邓艾得以偷渡阴平,直捣成都,蜀汉终于灭亡。
  蜀之亡,不能归咎于姜维,除了形势所趋外,后主昏庸是主要原因之一。司马昭说:“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孔明逝肚后,蜀国军国大政先后由蒋琬、费祎、姜维主管,时间长达29年,比之刘备、孔明两人治蜀时间还多9年。在蜀魏对峙中,蜀弱魏强,对手又都是杰出的人才,客观上不存在蜀胜的形势。孔明曾竭尽全力,也劳而无功,单靠姜维等的主观努力是不可能扭转这种局面的。而蒋瑰、费祎、姜维等竟能保卫蜀国达29年之久,如他们没有非凡的才能和无限的忠心,何能如此!这不仅说明孔明善于”任贤举能”,也证明了孔明以德。才兼备做为选拔人才的准则是完全正确的。
  重操守,以身作则
  孔明重用之人,皆德才兼备,这与他个人风格有关。孔明本人就是个德隆才高的大贤人,他未出草庐已预见天下三分,为刘备制订正确的战略决策——“隆中对”;为北图中原,统一中国,他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具有如此崇高风格,是由于他公而忘私,不谋私利,他病危时自表后主说:”臣家有桑八百株,田五十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随身所需,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产。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以负陛下也。”孔明病逝后,经人了解,确如其所言。在孔明以身作则的影响下,其僚属大都清廉自持。如费祎“雅性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姜维也是“宅舍弊薄,资财无饰,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

   

2.唯才是举:曹操的用人特点

  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发布《求贤令》,第一次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建安十九年和二十二年又先后发表《取士无废短令》、《举贤勿拘品行令》,进一步指出,“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主张对于有缺点的人,不能废弃不用,不管是卑贱的,甚至是”不仁不孝”的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都要推荐,《三国演义》没有提及这些《求贤令》,它通过对曹操用人事迹的描述,把曹操的”唯才是举”的用人特点反映得很具体。
  各路人马前来效命
  由于曹操采取不讲门第、不拘品行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有本事的人大都投靠他,故魏国人才甚众,谋臣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崔琰、毛阶、贾翊:武将有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名将及许褚、典韦等猛将。这些谋臣、武将有不少是三国时代的第一流人才。其中谋臣的佼佼者,除了前面谈的杰出战略家苟或外,郭嘉也是个很了不起的谋士。他为曹操多出奇计,而每计必中。在第三十三回”郭嘉遗计定辽东”里,特别谈及他的超人智计。袁熙:袁尚被曹操打败后,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夏侯谆等将主----------------------- Page 37-----------------------
  张乘胜追击,曹操笑说:“不烦诸公虎威。数日之后,公孙康自送二袁之首至矣。”诸将皆不肯信。数日后,忽报公孙康遣人送袁熙、袁尚首级至。众皆大惊。使者呈上书信。操大笑脱,”不出奉孝所料!”众官问其故,操遂出郭嘉遗书以示之。书略说:”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
  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在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心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这便是郭嘉的”急之贝“合,缓之则离”的定辽东策略。“典韦寨门死拒敌”(第十七回),“许褚裸衣战马超”(第五十九回),”张辽威震逍遥津”(第六十七回),“徐公明大战沔水” (第七十六回),生动地描述了典韦、许褚、张辽、徐晃等猛将 的英勇事迹。这些猛将,有的原是俘虏,有的是亡命之徒,有的是出身于行伍,都因得曹操的赏识而被捉拔为大将。上述的谋士、广将来自“五湖四海”
  聚集于曹保身边,为他出谋献策、效命沙场,故曹操能统一北方,雄视中国。
  虽不得关羽其人,但得其心
  曹操十分重视人才。他千方百计争取关羽便是典型例子之一。关羽温酒斩华雄时已为曹操所赏识,故能接受关羽三事之约,以促其归降。尔后,封官爵,赠美女,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极尽其笼络之能事。曹操如此敬重,关羽便以斩颜良、文丑以报之。关羽之去,曹操遵约“开绿灯”,并亲往赠袍送别。如非曹操放行,关羽纵有天大本事,能过五关斩六将,最后也走不了。正因曹操如此爱才,他不得关羽其人已得其心,故关羽在华容道甘犯军令状,义释了曹操。关羽不感其知遇之恩,曹操是逃不脱华容道的,他早已成为刀下鬼了。
  不念旧恶,唯才是用
  只要是人才,且能为己用的,即便是仇人,或骂过自己的人,他也能“矫情任算,不念旧恶”。陈琳曾为袁绍写讨曹操檄。这篇檄文把曹操及其祖宗三代骂个透,曹操见了,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操破翼州获陈琳,他不加责备,仅问道:“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
  琳答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意思说为袁绍所使,不得不然。左右劝操杀之,操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降将张绣叛变,夜袭操寨,如无典韦以死拒敌,操将无法逃脱。这次战役,操折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和爱将典韦,史称”清水之难”。曹操对此痛恨不已,终生难忘。后张绣又降,操因用人之际而宽恕之。曹操能不记私仇,这是因他能以事业为重。因要图天下,就要搜罗人才以扩大自己的力量,这就不能老是计较个人的恩怨,只要对事业有利,尽力化敌为友。不仅曹操能“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古之明主也都如此。唐太宗并不因魏征曾是敌人之臣而对他有所疑虑,因其敢于直谏,切中己弊,对他十分敬畏。诤臣遇明主,传为千秋佳语。雍齿曾助项羽,几置刘邦于绝地,而刘邦统一天下后,为显示其宽宏大量,先封雍齿为侯以安众心。武则天读骆宾王的 《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并不因其极力贬己 而恼怒,反而怜其才说:”此人不用,宰相之过也,”但唐太宗对魏征,刘邦对于雍齿,不如曹操对于张绣的怨深;武则天愤骆宾王之才,而不能使之为己用,而曹操则能用陈琳。故说曹操善用人才不下于古代其他明主。
  不论出身,全凭本事
  曹操因重视人才,实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这对于曹魏事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曹操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对封建社会人事制度也是一个重要改革。东汉未年,封建统治者取士大都以门第、品行作为首要条件,士人分品作官,已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特别是由于外戚、宦官两大帮派争权夺利,取士只讲派别而不问贤愚,那个帮派掌权,就都用那个帮派的人,一律排斥另一个帮派的人。
  当然对自己帮派的人仍分品做官。曹操实行不讲门第,不拘品行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这就突破了分品做官的人事制度,不管出身于什么门第,或有否品行,只要有本事建功勋就有官做。这就为下层士人及广大平民广开仕进之路,但是,曹操用人不讲门第,并不是不重视“衣冠望族”(指世代做官的),不拘品行,并不是不重仁孝。曹操终归是个封建统治者,他的思想意识必然受到时代的制约,虽然任用一些出身”微贱”的人,也竭力争取“衣冠望族”的支持。如司马懿出身于“衣冠望族”,他起初看不起曹操,诈装患风瘫病,拒绝征召,后在曹操威逼利诱之下,他怕被杀头,只好出来任职。又如张邈叛变时,劫毕湛(是时为操别驾)母弟妻子。操对毕湛说:“卿老母在彼,可去。”湛表示无二心,攥为之感动得流泪。可是,毕湛一转身,便溜了。后毕湛被生擒,人们都认为他必死,谁知操不仅不杀他,反任他为鲁相,说:“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因此,对曹操的不讲门第、不拘品行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应作如此理解:不管贵贱,不论品行好坏,只要有才能的,都要推荐。这就是曹操的用人特点。不过,这种用人方针仅在曹魏初期施行,随着曹魏政权的巩固,北方士族己都归附,形成了一个很有影响的士族势力,迄曹丕继位,明令规定九品官人法,规定士人等第,微贱的人被排挤不能入品,也就是说微贱的人是没有资格被推荐做官的。这已不是”唯才是举”,而是又走”唯品是举”的老路了。

    

3.疑之不用,用之不疑:孙权的用人特点

  孙权不信任的人,决不重用;信任的人,始托以重任。曹操举兵南征,张昭极力主张投降,反复陈述曹军势大难敌,降曹始安,孙权听了,口虽不说,心甚反感。他是不肯轻易把继承的父兄之业奉送他人的,故听了鲁肃的主战理由后,很为赞赏。对比了张昭主降和鲁肃主战的动机,他认为张昭是”
  顾妻子,挟持私虑。”是为个人安全打算,而鲁肃是为公,主战是保卫江东的良策,”正与吾见相同”。赤壁之战取胜后,他对鲁肃十分敬重,周瑜病逝,提拔鲁肃为东吴主将。对于张昭,从此不加重任。
  充分信任所用之人
  孙权对于其所重用之人,都能做到深信不疑,让其独当一面,不加以掣肘,放手让他们大干,故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和力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如在赤壁之战前夕,当他做出抗战的决定后,立即让周瑜挂帅,自己则甘当后援之职。故周瑜得行其志,使其计,”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彝陵之战,东吴取得重大胜利,也是因孙权对陆逊的充分信任。当他提拔陆逊前往迎战沙场老将刘备时,东吴大臣都为其年少而轻之,诸将也多不服,孙权乃设坛拜陆逊为大将,赐以所佩之剑,说:”如有不听号令者,先斩后奏。”
  陆逊始能指挥如意,执行其坚守待机反攻的战略部署,终于以一把火几乎将刘备全军烧个精光。
  孙权用人能做到疑之不用、用之不疑,这主要是建立在对将领的深刻了解和经过考验的基础上。用人,是疑是信,要有据,决不能主观用事,轻信轻疑。因为轻疑,将会埋没人才,将会误事,轻信,会错用人,也足以误事。
  孙权用人很慎重,既了解其过去,也了解其现在,既倾听其言论,也观察其所行所为。周瑜曾与孙策生死与共,孙策对他很了解,认为他能胜任外事,临危时留下“外事不决问周瑜“的遗言。孙权也了解周瑜其人,故当他对抗操能否取胜仍有所疑虑时,乃请周瑜裁决。周瑜对敌情分析及抗操必胜之理,孙权深为折服.便委之全权,让他将兵出战。孙权之能信陆逊,是因陆逊策划袭取荆州之策已显其雄才大略,故当诸大臣反对陆逊为将时,孙权说:“孤素知陆伯言乃奇才也?孤意已决,卿等勿言。”
  关怀将士如骨肉
  孙权用人能做到”用之不疑”,给予充分的信任,还由于他把将士视如“骨肉”。他曾对众将说:“今日诸君与孤从事,虽君臣义存,犹谓骨肉不 复是过。荣福喜戚,相与存之。”这方面材料,《三国演义》谈的很少,《三国志·吴书》关于吕蒙、朱然等人的传记谈得较多。孙权对将士确是关怀备至。吕蒙病重,孙权迎置内殿,出千金募医治蒙病,并亲自监护,“时有鍼加,权为之惨戚,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吕蒙既死,“权哀痛甚,为之降损。”
  朱然”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中使医药口食之物,相望于道。”
  由于孙权用人能充分信任,视诸将如”骨肉”,诸将也对他推心置腹,甘为效命沙场。如孙权为山越所困,周泰拼命相救,“身被十二创”,如“是日无泰,权几危殆。”赤壁决战前夕,曹操派蒋干来做说客,周瑜对这位老同窗说:“大丈夫处世,遇知已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发挥“众智”“众力”
  孙权用人能做到“用之不疑”,给予充分的信任,还由于他认识到“众智”、“众力”的重要作用。因为他懂得:疑人不给予信任,则不能发挥”
  众智”、“众力”的力量。在三国时代,能在理论上阐述“众智”,”众力”
  的重要作用的,唯有孙权一人而已。这种认识在今天还是难能可贵的。他说:”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众之所积也。夫能以驳致纯,不惟积乎?
  故能用众力,则无故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也正因东吴上下一心,出智拼力,故孙权能鼎足江东,魏、蜀都曾屡次倾力来犯,吴国仍岿然不动。

 4.破格用人,赏罚分明:三国用人共同点  前面已对孔明、曹操、孙权的用人特点分别作了叙述,在此特归纳其用人共同之处,将可使我们悟出一些用人之理。
  不论资排辈
  孔明、曹操、孙权用人不是看其资历长短、辈份高低,是否亲人好友、同乡同学,也不因其会阿谀奉迎,能说会道,而是根据其人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胆识、才能,以及功勋大小,给予官职。
  孙权提拔的东吴四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是因他们才智超人、战功卓著而被重用,其中,除了周瑜早被孙策所倚重外,其他三督都是孙权提拔于“凡品”,破格录用。孙权继承父兄之业时,年才15岁。也许是青年人重视青年人吧,孙权重用的大多是青年人,东吴文武老臣对此多不服气。
  周瑜33岁就挂帅,孙氏三世老臣,在诸将中资辈最高的程普则只被任以副将之职。程普见周瑜爵居其上,心中不服,故当周瑜点兵时,他托病不出,令长子程咨自代。程咨回来告诉程普说周瑜调兵如何动止有法,程普大惊,乃亲诣行营谢罪。在事实面前,程普不得不服孙权用得其人。鲁肃出身于地主家庭,是一般平民,他投奔孙权时才20来岁。孙权并不因张昭进谗言而影响对他的重用,故鲁肃才能充分发挥其才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吕蒙出身于行伍,因作战勇敢, 20来岁便被孙权提拔为横野中郎将。但其人粗野,缺乏文化,连鲁肃也看不起他。后孙权鼓励吕蒙读书,蒙折节好学,谋略大进,鲁肃与谈,觉其学识英博,大惊说:“非复吴下阿蒙。”后代鲁肃,袭取荆州,建立大功。陆逊原是一个书生,年少未被人所知,但孙权却知其有奇才。
  故不因众人反对而影响他拜陆逊为大将。
  孔明先后破格提拔庞统和蒋琬也是破格用人的典型例子。庞统和蒋琬两人原都是小县官,开始都不被刘备所重用。而孔明认为他俩都“非百里之才”,而是王佐之才,在孔明的推荐或提拔下,庞统被封治中从事,亲待仅次于孔明,与孔明并列为军师中郎将;蒋琬从被任为相府东曹掾一直官至尚书令。
  姜继原是魏将,孔明攻天水郡,其玄机屡被姜维识破,姜维还将计就计,屡败蜀军。孔明对具有文武全才的姜维十分赞赏,乃用反间计,使姜维欲归不得,只好投降,孔明高兴地执维手说:“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孔明培养“接班人”的迫切之情,溢于言表。是时,姜维才27岁。孔明写给蒋琬的信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 (李永南)、季常(马良)诸人不如 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孔明确慧眼识人,姜维后成为西蜀后期的”擎天柱”。
  曹操所用谋士、武将也大多是少年英俊之辈,荀彧来投曹操时年才 29岁,因其屡立功勋,从司马升至尚书令。操认为“天下之定,荀之功也。”
  乃表荀彧为万岁亭侯。郭嘉27岁就被曹操表为空军祭酒。曹操与郭嘉论天下事,深为其才智所折服,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追随曹操十有一年,多立奇勋。后随征乌桓途中病逝,亡年38岁。《三国演义》引“后人”诗,对他评价很高:“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远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曹操对郭嘉之死很为惋惜,他对众将说,“诸君年齿,皆孤等辈,惟奉孝最少,吾欲托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肠崩裂矣!”以后每提起郭嘉,仍伤心不已。被曹操赏识而成为名将的,有的是提拔于行阵之间,如于禁、乐进;有的则取于亡虏之内,如张辽、徐晃。
  不论亲疏,以功过定赏罚
  孔明、曹操、孙权用人,是根据其功过来酌情赏罚,而不管其是否亲疏。
  故将士用命,官吏不敢怠于职守。孔明赏罚不计恩仇,有功者赏,有罪者罚。
  马谡违背孔明军事部署致失战略要地街亭,虽然孔明和他情如父子,也挥泪斩之。蒋琬曾加以劝阻说,“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士,岂不可惜乎?”孔明流涕而答说:”昔孙武所以能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纷争,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孔明也因其用人不当而自责,上表奏后主,请自贬丞相之职。并要求费祎等“勤攻吾之缺,责吾之短。”魏降将王平是守街亭的副将,他反对马谡的错误指挥,且坚守阵地有功。被加拜参军,从稗将军进位为讨寇将军,封亭侯。刘巴与孔明有宿怨,孔明认为刘巴是个人才,数称荐于刘备,乃得重用,位至尚书,董恢出使东吴,能正确回答孙权提出的难题,显示其见识卓越,回蜀未及三天,孔明便调他到相府,不久提升为巴郡太守。孔明处分下属,用心甚平,且谁有罪处分谁。决不株连家族,故受罚者多无怨言。建兴九年春二月,孔明出帅伐魏,李严负责供应军粮,他因军粮不济,为遮饰罪责,便使奸计:一面发出告急,说东吴将兴兵寇川,促使孔明回师:一而向后主奏称军粮已办,丞相却无故回师。孔明回师后知道此事,大怒说:“匹夫为一己之故,废国家大事!”欲斩之,后因其同已都是托孤大臣,便上疏后主废为庶人,仍让他过富裕生活。但孔明并不因李严有罪而连及其子,反而任其子李丰为丞相府长吏。孔明病逝五丈原,李严闻之,大哭病死。因严尝望孔明复收己,得自补前过;度孔明死后,人不能用之故也。
  孙权,时人赞他“赏不择恩仇,罚必加有罪。”虽然他曾冤杀和错误处理了一些人,但一般来说确是如此。甘宁英勇善战,曾有功于黄祖,而黄祖以他曾是“劫江贼”不予重用,他拟投东吴,又恐江东恨其救黄祖杀凌操之事,不被东吴所容。后得吕蒙推荐,乃投东吴,孙权见他大喜:”兴霸此来,大获我心,岂有记恨之理?请无怀疑。愿教我破黄祖之策。”甘宁乃陈述先破黄祖后取巴蜀的策略,权认为是”金玉良言”。后果破祖。之后,他又多立功勋,拜折冲将军。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建大功,孙权立即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从此,对他的功勋念念不忘。瑜病死,孙权流涕说:“公瑾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后孙权称帝,对公卿说:”孤非周公谨,不帝矣!”对周瑜遗下两男一女,都予照顾;但对于他们的不法行为则绝不纵容,据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都乡侯周胤是周瑜次子,他自恃是 功臣子弟,“酗酒自恣”,横行不法,孙权曾“前后告喻”,却毫不改悔,孙权不因周胤是功臣子弟而宽恕他,便将他徙庐陵郡。诸葛瑾、步骘因胤是功臣之子不忍他因罪见徒,便上疏为他求情,要求复他原职。孙权不同意说:
  “孤于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退,且欲 苦之,使自知耳。”这就是说,周胤有罪,不能不处罚,要让他吃点苦头,使能改过自新,才能挽救他。由于孙权能赏功罚罪,故将士肯为之卖命。
  曹操,《魏书》称他:”攻城拔邑,得美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曹操统一北方后并没有把功劳全归自己,而是充分肯定部下的功劳,说:”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攻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便于建安十二年,下令大论功行赏,封功臣20余人为列侯,其余各以次受封。如果拿袁绍和曹操的赏罚相比,更显得曹操英明。袁绍决定出兵与曹操一决雌雄,田丰力加劝阻,认为现时出战非宜,应积蓄力量以伺其机。袁绍不听,后兵败大悔说:“吾不听田丰之言,兵败将亡,今回去有何面目见之耶!”
  因羞见田丰乃杀之。曹操拟西击乌桓,曹洪等将谏之不从,后历尽险阻始胜。
  曹操定乌桓后回师,重赏先曾谏者,谓诸将说:“孤前者乘危远征,侥幸成功。虽得胜,天所佑也,不可以为法。诸君之谏,乃万全之计,是以相赏。
  后勿难言。”对此,毛宗岗引用苏老泉的话说:”此孟德、本初之所以兴亡乎!”“为明主谋而忠,其言虽不验而见褒,为庸主谋而忠,其言虽已验而见罪,何其不同如此哉!”言验见罪,故人不敢言,言不验反见褒,故人不难言。人不敢言,将使己闭塞无知;人不难言,则可用“众智”。赏罚明与否,效果大相径庭,也是曹、袁之所以兴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5.各有短长:三国用人不同之比较

  孔明与曹操、孙权虽都是一时之“伯乐”,但其用人并非尽善尽美,而是各有短长,优劣互见。且事物是辩证的,其用人之优点也往往含着其用人之短处:其长处从某方面看比别人优,从另方面看则劣于他人。
  偏重于德、周延性不够
  孔明以德才兼备做为用人的准则,如抽去具具体内容,仅从抽象方面去借鉴,对于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都是适用的。因为任何社会都有它的道德规范,而这些道德规范都是为这个社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孔明所说的“德”,当然是指封建社会的”德”,从他的言行中,主要是指:一、“志虑忠诚”,“心存汉室”;二、“忠勤时事”,三、“进尽忠言”;四、正直、良实、 清廉。概言之,孔明所要求的德是公而忘私,即“心存汉室”、统一天下,不计较个人私利。他所要求的才主要是治国、争天下的才智。由于孔明以德才兼备取士,其继位者如蒋琬、费祎、姜准等都能忠于蜀汉,清廉自持,团结列敌,故没有出现魏、吴两国内部那种互相倾轧、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现象。因此,仅占天下不及1/10的蜀国能抗拒占有天下7/10的魏国近半个世纪之久。也因此,阿斗才能安坐宝座41年。当然,孔明的德才兼备用人政策也有其不足之处,他虽不是有才缺德的不用,但有点偏重于德。如对魏延,他虽“凭其骁勇”,因嫌其“性矜高”、不能团结人,对他不大放心,延有奇策,也不认真考虑,故延“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孔明这种有点偏重于德的用人方针,未尝不是蜀国缺少奇才的原因之一。而曹操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与之相比,在这方面就有其优点。
  唯才则用有奸逆之虞
  曹操不论是什么样的人,即使是不仁不孝的人,只要是有才干的,都尽量录用,故曹魏人才济济,人才辈出。如荀彧等之后有司马懿等,司马懿等之后有钟会、邓艾等。不过,从巩固政权这方面来看,曹操这种只讲才不讲德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与孔明的德才兼备的用人方针相比,却大为逊色。对曹操的延揽人才,清代顾炎武说,“孟德既有冀州,崇奖跅驰之士,观其下令再三,至于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
  于是权诈迭进,奸逆萌生……。”顾炎武看不到曹操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的可贵之处,却一味抹煞,这是不对的,但他说这种政策引致“权诈迭进”是有根据的。司马懿虽是一时之杰,但他控制曹魏政权的手段之诡诈,不下于曹操挟持汉政权,后来司马氏也学曹家逼使汉家皇帝禅让的故伎,夺取了曹魏政权,并把曹氏集团的人大体杀绝了。钟会、邓艾灭蜀后,也各怀异心,想除掉对方,以独霸西蜀。钟会首先叛变,结果两败俱亡。在这里,我们并不是想议论司马氏代魏和钟会叛变的是非问题,而是想阐明这样的一个道理:任何一个政权要巩固,首要的是:其执政的核心人物必须忠于这个政权。
  互相猜疑如何能成大事
  在用人方面,孙权是用而放心,曹操是用而疑心。曹操是个权欲极重的人,他懂得权特别是军权的重要性:有了军权就可为所欲为,有可能达到其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丢了军权那是很危险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欲孤委捐兵众,归就所封武平侯之国,实不可耳,诚恐一解兵柄,为人所害。”所以,尽管他是“唯才是举”,各种人才都任用,但任用到什么程度,他心中是有数的,他最信任的还是曹氏亲属,如曹洪、曹真、夏侯淳、夏候渊等,曹魏的军权主要是掌握在他及其亲属手里。曹操不随便让其他将领独自带兵出征,征伐大都亲自出马。为了巩固曹魏政权,他不惜采取了各种残酷手段来对待异己分子。他外宽内忌,表面上不念旧恐,甚至对部属私通敌人也装作不过问,可是暗地里却予以严密的监视。他设“校事”组织,刺探将士及吏民的私情,”校事”刘慈数年之间“就检举案件以万数”。“校事”组织即特务组织,因此,可以说特务组织的设立在曹魏时已开始,曹操是特务组织的创始者。这样,不可能做到上下同心同德,以诚相见,必然是互相猜疑,各怀鬼胎。其部属也整天患心忡忡,提着脑袋过日子,如他的椽属何夔就常怀毒药,以备不测;不少人则因其猜疑而被杀、崔琰、许攸、姜圭等都因一言见疑而遭杀戮。
  善用众人的力量
  在对待部属方面,孙权恰恰和曹操相反。孙权对将领既信任又放手,大凡征战,他与部属议定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后,就委托得力将领统帅迎敌,他自己安坐建业,听候捷服。赤壁和彝陵两次大战,关系到东吴盛衰存亡大事,而孙权却先后让周瑜和陆逊挂帅出战,结果取得了辉煌战果。这说明孙权善于用“众智”、“众力”,这方面他比曹操高一筹。孙权之所以能如此,一是因他认识到发挥“众智”、“众力”始能“无畏于圣人”、“无故于天下”,而要能使“众智”、“众力”为已用,必须充分信任人,二是他从父兄的失误中得到了教训。孙坚、孙策都恃一己之勇,轻而无备:孙坚以 30骑轻出送死,孙策以单骑轻出被刺。这说明光凭个人勇敢是不能图天下的。
  孙权也曾轻敌出战张辽,如无程普相救,几乎被张辽所杀。长吏张紘谏说:“主公恃盛壮之气,轻视大敌,三军之众,莫不寒心。即使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仰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权服其言,表示“从令当改之。”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使他认识到:作为一个统帅,主要是确定决策和使用人,光靠自己拼命沙场是不行的。
  蜀中无大将
  在用士人和对待士人态度方面,孔明和孙权各有所不同。孔明成为刘备的谋主后,在求贤以辅助蜀汉方面不遗余力。益州初定,他在任用“荆楚宿士”的同时,竭力争取东州、益州两个集团的士人,因而使西蜀三股势力团结一起,为刘备效力。杜微,原是刘璋从事,以疾去官;刘璋投降后,他诈称耳聋,闭门不出。孔明亲往拜访,因他装聋一问三不答,便跟他笔谈,恳请他“以德辅时”,社微为之感动,同意任谏议大夫。许靖是名士。原任巴郡、广汉太守,刘备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吏,后任太傅,孔明十分敬重他,常向他下拜,虚心请教。孔明虽以法治国,但对士人的小过也不计较。法正协助刘备取蜀立大功,刘备重用他,以为谋主,并任蜀郡太守,他大权在握,“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有人认为法正太 横行了,应当报告刘备,”抑其威福”,孔明却因法正的功劳而原谅他。由于孔明竭力争取和团结士人,士人多为之用,而蜀国之治,与士人效力有关。
  也许孔明是名士之故,对文士有所偏爱,对武将则不很重视,在《三国志·蜀书》中关于对待武将如敬重文士的事迹很少,这也许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原因之一吧。
  重武轻文,而无能臣
  孙权在这方面又恰恰和孔明相反,他是敬爱将士而轻视文人。对于将士他是关怀备至,甚至对于他们的错误也不追究。如甘宁为人粗暴,“时违权令”,他也能宽恕。但对士人就不一样了。沈友是个才高博学之士,时人公认:“其笔之妙,舌之妙,刀之妙,三者皆过绝于人。”权以礼聘,既至,论文霸之略,当时之务,权敛容敬重。沈友为人硬直,敢议朝政,而庸臣妒忌其才,便诬他造反,孙权却不辨是非把他杀了。死时,沈友才29岁(《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裴松之注引《吴录》)。张温德才过人,权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甚见信任。后奉令使蜀,蜀人甚敬其才。孙权因他回来称美蜀政,又嫌其声名大振,恐终不为己用,思有以中伤之。会因暨艳案件,权以温曾荐艳且有往还,便加罪张温,将他撤职,逐归吴郡。将军骆统为之辩诬,赞张温”卓跞冠群,世人未有及之者也,”权也不听 (《三国 志·吴书·张温传》)。初,孔明知张温被黜,未明其故,思之数日,才恍然大悟,说:“吾已得之矣,其人于清浊太明,善恶太分。”虞翻是孙策旧臣,为策所敬重。孙权继位后,以为骑都尉,翻屡犯颜直谏,权很不高兴,便徙扬州泾县。权为吴王,宴群臣,自起行酒,翻佯醉不饮,权大怒,拔手剑欲杀之。后被人劝阻,翻才得免死。翻不因此有所畏惧,仍然是“不平则鸣”,终被孙权放逐(《三国志·吴书·虞翻传》)。从上所述,可见孙权杀害、放逐的都是德才兼备、为时人所推重之士,而其原因是由于这些人敢言敢谏。这说明孙权是个忠言逆耳的人。孙权如此对待德高望重、才气过人之士,也是东吴缺少安邦治国之能臣的重要原因。孙权在世时,靠其权威及将士用命,政权尚称巩固;他去世后,因没有具有德才兼备的能臣治理国家,东吴政权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日益走向下坡路了。

三、御 术

  三国之主,或执政者,御人之法,各有巧妙,有的靠正道,以服民心:
  有的耍手腕,笼络人心,有的弄诡计,使人效命。然所言所行,既实亦虚,皆能感动人、团结人,使得英才为其所用,誓死效忠,观其权谋干略,实令人拍案叫绝!刘备、孔明、曹操、孙权,真可说是一流的心理学家!

1.长厚而近伪:刘备的御人术   刘备的性格,作者本是写他有长者之风,是孚众望的仁君,但有时却写得有些虚伪,鲁迅先生早就指出:“状刘备的长厚而近伪。”其实,历史上的刘备,是三国时代有名的枭雄,他的权谋干略并不亚于曹操。要想图天下,决不能像宋襄公那样蠢猪式的老实,不然,只有挨打,或遭到失败。在特殊情况之下,出现表里不一的事是常有的,且是不得不如此。作者写刘备长厚中有虚伪,是符合历史上刘备这个枭雄的为人的。他的某些言行,说是虚伪也行,说是出于权谋干略也无不可。他的长厚和虚伪是互为表里的,这是说他的长厚中有虚伪,虚伪中又有长厚,而从总的看,是以前者为主的。为结民心,驾驭将领,其所言所行,就 是这样。刘备性格很复杂,其御人术也 就很不简单,要做具体分 析,才懂得其中奥妙。 摔阿斗以示爱将之心当阳长坂之战是一次遭遇战。曹军势大,刘备兵少,曹兵掩 至,势不 可当,把刘备队伍冲得七零八落。赵云保护刘备家小也失散了。赵云自思:
  “我上天入地,好歹寻主母与小主人来。如果不见,死在沙场上也。”他乃 拼死奋勇杀入曹操的百万军中,七进七出,终于找到了阿斗。他怀抱阿斗,杀透层层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50余员。他追上刘备,备言救小主突围情况,说:“托主公洪福,幸而得脱。”
  可是他一摸怀中的阿斗便担心他说:“适未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遂解开视之,原来阿斗正睡着未醒。赵云喜说:“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刘备。刘备接过,掷之于他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说:“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这便是刘备摔阿斗的故事始末。
  刘备摔阿斗,有人认为这种动作是虚伪的,是为结赵云之心。说虚伪也对,刘备仅此一子,不爱是假,说为结赵云之心也是真,这一摔,使赵云十分感动,誓“肝脑涂地”以为报。这样,刘备达到了摔子的目的。不过,刘备听了赵云单骑救幼主的英勇事迹,既服其勇,又爱其忠,因而摔阿斗于地下,也是出于爱将之情的激动。而这种举动也只有刘备做得出,这种话也只有刘备才能说得出,如果换了袁绍、他一定为得子而无限喜悦,把救子之人冷搁在一边,因为他的心思全在爱子身上。袁绍怜幼子而拒田丰之谏便是很好的说明。第二十四回写田丰入见袁绍,只见他形容憔悴,衣冠不整,忙问其故,绍说:“吾将死矣!”再问才知他是因幼子患疥疮之故。田丰建议趁曹操东征刘备乘虚袭许昌,绍说:“五子中唯此子最异,倘有疏虞,吾命休矣。”绍有五子,仅为一子患疥疮小疾,而失去大好战机;而刘备唯此一子,竟掷于地下,以表示对猛将赵云之爱。一智一愚,相去天壤。古之创业主,为天下不顾家。刘邦被敌追,为使马车减重跑得快,竟几次把儿子推下车,确是心狠手毒!刘备为表示对猛将的爱惜,也不惜把爱子掷于地下。前者是为已之安全,不足称道,后者为结将士之心,其御人术令人惊叹!
  以投江来结民心
  刘备要“投江”是出于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的故事。曹操将攻樊城,刘备自忖不敌乃弃樊城奔襄阳。并派人晓喻百姓: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两县之民,齐声大呼说:“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位而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刘备于船望见,大励说:“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闻者莫不痛哭。对此,毛宗岗夹批说:“或曰,玄德欲投江与曹操之买民心一样,都是假处。然曹操之假,百姓知之;玄德之假,百姓偏不以为假。
  虽同一假也,而玄德胜曹操多矣。”说刘备投江是假,且假得很巧妙,使人不知其假,是远胜过曹操,可说是知刘备者,但只看到刘备假的一面,而不看到真的一面,也不能说是尽知刘备者。
  笔者认为:刘备投江,有假有真。刘备是个枭雄,他的感情不可能如此丰富,意志也决不会如此脆弱,看见老百姓“遭此大难”而要投江自杀。他的这种假动作显然是为结民心,他一装投江,便使“闻者莫不痛哭”,取得荆州士绅、百姓的拥护。说他对百姓“遭此大难”也无动于衷,也不对,在三国群雄中,刘备是比较爱民的。他任安喜县尉,“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第二回)治理新野时,”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百姓称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第三十回)他携民渡江后,曹军也 跟着追来,众将劝他暂弃百姓使能轻装早奔江陵,刘备泣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他拥着民众数万,缓缓而行,甘冒被俘的危险,由于刘备懂得“举大事必以人为本”,故能爱民。尽管刘备爱民有其假的一面,但其爱民真的一面,虽说是有限度的,可是在那杀人盈野、杀人盈城的时代,是值得肯定的。刘备之得人心在此。
  遣人正所以留人
  刘备据汝南,闻悉曹操出征河北,乃引兵乘虚袭许昌。曹操闻讯,立即回师杀回,刘备大败,众将拚死相救才得逃脱。刘备败军不满1000,狼狈而奔,至汉江暂令安营。土人知是刘备,奉献羊酒,乃聚饮于沙滩之上。刘备长叹说:“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众皆掩面而哭。云长劝说:“兄言差矣。昔日高祖与项羽争天下,数败于羽,后九里山一战成功,而开创百年基业。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这便是刘备遣众将的故事梗概。刘备在兵败势危之际,正需人支持,以渡过难关,他本应向众人做些思想工作,说些“道路曲折,前途光明”之类的话,以鼓励大家不怕挫折,重新振作,去争取胜利:但他不是这样,反而唉声叹气,叫大家弃己去投明主,以求功名,这确是难于令人理解。这是否刘备已英雄气短,壮志消磨,从此解甲归田,不图大举,或者是刘备真的认为自己不行,为爱惜众将的前程而将之遣散,使他们另投明主得遂其志呢?这两种想法,都没有看透刘备葫芦里的药。刘备是既不灰心丧气,也不想遣散众人。而他之所以遣众人,是知道:在这兵败将亡之际,去哀求众人跟己,不会激起众人留恋之情,他从责己惜众人出发,去遣众人,这使众人知刘备爱己,众人必感激而不愿离去。兵书有说:“将欲取之,必先舍之。”刘备是个沙场老将,深懂得这一策略之妙用,故能翻新出奇,用来御人,这又是刘备御人术的创新。云长跟随刘备多年,却摸不透乃兄心事,竟苦口婆心相劝,确有点牛头不对马嘴。倒是1000多年后的毛宗岗对刘备的心事了如指掌,他在三十一回回评里一针见血地指出:“刘备与众将聚饮沙滩之时,惜众人,遣众人,正所以留众人也。亦如舅犯从重耳归晋国之时,辞公子,别公子,正所以要公子也。遣之而其心愈坚,辞之而其心愈固。一是患难方深,一是安乐将至,一是以君慰臣,一是以臣结主。虽是两样局面,却是一种方法。”
  辞徐州,以“义”服人
  曹操为报父仇攻徐州、徐州牧陶谦势弱难敌,便通过孔融请得刘备率兵来救,曹操因张邈、吕布袭兖州,乃同意刘备的和解回帅救兖州。陶谦和徐州百姓深感刘备相救之恩。陶谦以年迈无力保徐州,乃让位给刘备,刘备坚辞说:“孔文举令备来救徐州,为义也。今无端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备为无义之人矣。”陶谦推让再三,刘备总是不受。陶谦病危,又坚让徐州,刘备又坚辞。陶谦死后,众军举哀毕,即捧牌印交送刘备。刘备固辞。次日,徐州百姓,拥到府前哭拜说:“刘使君若不领此郡,吾等皆不能安生矣!”经关、张再三相劝,刘备乃许权领州事,刘备如此再三坚辞,最后还是“权领”,是真还是假?说刘备辞徐州是真也真。刘备救徐州是为义举,如果陶谦一让便接受,岂非为图徐州而来,徐州士绅、百姓如不明真相,将议会他是乘人之危而夺之。这样,人将不服,人心不服,徐州将难守得住,得了徐州也将失之。说刘备辞徐州是假也假。刘备是不甘心于人下的人,他投曹操,算计图之;奔袁绍,是权宜之计;依刘表,暗结民心以聚众,入川支援刘璋,取而代之。刘备为人如此,难道送到口的肥肉(徐州)不吃:且刘备当时只有平原弹丸之地,难以容身,现在有了偌大的徐州,岂有不要之理?而他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坚辞徐州,并以“义”标榜,实是为结徐州人心,当徐州百姓拥挤到府前哭拜、哀求,表示对他衷心拥护时,刘备终于“权领”了。
  所谓“权领”只不过是掩饰前之坚辞,是“实领”之谓也。“辞之愈力受之愈稳”,刘备是深心人有此算计,人自不知罢了。
  别有用心的托孤话
  刘备病危时,孔明等泣拜于地下说:“愿陛下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刘备令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扶其手,说:“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说:“有何圣谕?”刘备泣说: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 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无措,泣拜于他说:“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毕,叩头流血。刘备托孤的话和孔明信誓旦旦之言,并非作者的虚构,而是史有其事。后人对刘备托孤的话颇有异议,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历史学家孙盛指出:“苟所寄忠贤,则不须若斯之海;如非其人,不宜启篡逆之涂。是以古之顾命,必贻话言;诡伪之辞,非托孤之谓。”意思是说,如果认为所托的是忠贤之人,则不必说这种话,如认为所托非人,说这种话就会给他作为篡位的借口。这种诡伪的语言,托孤是不该说的。孙盛所谓“诡伪之辞”是指什么,他没有点明。毛宗岗评点则说:“或问先主令孔明自取之,为真话乎?为假话乎?
  曰: ‘以为真则真,以为假则假也。’欲使孔明为曹丕之所为,则其义之所 必不敢出,必不忍出者也。知其必不敢,必不忍,而故令之闻此言,则其辅太子之心不得不切矣”。以上两种分析,乍看似有一定道理。但细加研究,实属道学家之言,都没有猜到刘备的灵魂深处。
  刘备“君自取之”的活,是否出于其肺腑之言?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
  所谓“禅让”之事,在我国原始社会里也许有之,如尧禅位于舜的传说。但进入阶级社会后,历史上是没有那一个君 主是会心甘情愿让位于他人的。 三国时代,出现的献帝禅位于曹丕,曹奂禅位于司马炎,只不过是曹丕、司马炎借禅位之名以欺天下,其实是血腥腥的、赤裸裸的篡位,《三国演义》对这两次“禅位”已作了入木三分的揭露。而刘备是否有例外?不!刘备为了使其子刘禅能顺利继位,早就费尽心机做了安排。刘封是他的养子,此人英勇善战,其才干胜刘禅百倍,且观刘封一生,是忠于蜀汉的。“知子莫若父”,刘备是深知阿斗这个庸才远非刘封的对手,他担心刘禅继位后刘封不服而为乱,便借故杀之,免使有后顾之忧。在他临死前,对辅政大臣的任命也是熬费苦心的。他的托孤大臣不只是孔明,还有李严。李严是原刘璋部队的头头,是时任尚书令,地位仅次于丞相孔明,在蜀汉中自成一系,具有一定势力,任用他为辅政大臣,可以牵制孔明。可见刘备既不愿把刘家天下让给别人,对孔明也不尽信任,但他为什么说君自取之的话呢?刘备认为孔明才智十倍于曹丕,辅佐刘禅是胜任的,他最担心的是“君自取之”。他知道阿斗是个庸才,今后大权必落在孔明手里,孔明要取而代之易如反掌,如果孔明真的这样做,他不说“君自取之”,孔明也能取之。所以,他先声夺人,以“君自取之”对孔明提出的警告。这使孔明听了吓得“汗流遍体,手足无措。”
  迫得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发誓效忠刘禅。刘备的御人术愈出愈奇,确不愧称世之枭雄。   

2.儒法并用:孔明的御人术

  孔明是荆州名士,是主张儒法兼用的人,故其御人术既有儒家的学究气,也有法家的严厉作风。其御人术既不象刘备那样深奇莫测,也没有曹操那样诡计多端,而是明来明去,虽有时也略施小计,却不矣丞相风度。
  力行严明法制
  益州既定,刘备使军师孔明拟治国条例,刑法颇重。法正对此有不同意见,他对孔明说:”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虑。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孔明说:“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法正拜服。法正之所以拜服,是因孔明说得有理。用法是宽是严,可因时因事而异,决不能拘于一道。继暴政之后,要施以宽仁,使民休养生息;继“德政不举”的乱国,必须严明法制,使人畏法而不敢胡为,始能由乱入治。孔明治蜀虽主张严明法制,但在具体问题处理上则有猛有宽,或 以猛济宽,或以宽济猛,而不是一律都用重典。凡违法的,不管 是谁,孔明一般都严加处理,如对亲如手足的马谡、官高如李严,根据其犯罪的情节,分别予以处斩或罢官。陈寿对孔明治蜀的评价是很高的。他说: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肖之亚匹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孔明以法治蜀,并不是说人治已不存在。在整个封建社会里,一般来说法治是表,人治是里,决定性的是人治。因为封建帝王,就是国家,就是法律,一切决定于帝王的意志,即便是他制定的法律,如不合己意,一道圣旨便可推翻。如果谁要是触犯龙颜,按法罪不该死,君要他死也不得不死。君主的权力超过了一切,确是可以为所欲为。便是仁君如刘备也不例外,他冤杀彭羕就是足以说明。彭羕原事刘璋,因被人毁谤,被髡钳为徒隶。刘备入益州,他建议取益州之策,甚得庞统赞赏,刘备也奇其才,提拔为治中从事,后因故稍疏,调为江阳太守。彭羕因此不满,适马超归蜀后不得志,二人有时聚在一起,发点牢骚。彭羕因调外任,心里烦闷,去找马超聊天。
  超问他,“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宁当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羕说:“老革荒悖,可复道邪!”马超害怕累已,乃如实报告刘备。于是彭羕被捕下狱。彭羕在狱中上书孔明辩解,承认说刘备“老革荒悖”是错误,并说是酒后失言;至于“内外”之言,只不过是说如重用他和马超,则可协力助刘备打败曹操,别无他志(《三国志·蜀书·彭羕传》)。彭羕的“内外”之言,不能说是要谋反,所谓“老革荒悖”,也只是批评刘备这个老兵昏乱,不会用人罢了。彭羕给孔明的书,哀哀陈情,表白心迹,未知孔明读后有何感想,不过,即使他同情彭羕也无济于事,因彭羕触犯了龙颜,刘备一怒之下,竟以叛逆罪把他处死了!彭羕之死,缘因人治,如按法治,何至于死。仁君贤相治国,仍出冤案,如暴君奸相理政,冤案之多,可以想见。在人治即“朕”治的封建时代,不知有多少人蒙不白之冤,有多少人被冤枉致死!人治,可畏哉!
  攻心为上
  孔明因蛮王屡侵边界,为安定后方以利北伐,乃决计南征。在与马谡谈论征蛮之策时,马谡说:“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定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就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 下。’愿丞相但眼其心足矣。”孔明叹说:“幼常足知吾肺腑也!”这是说二人不谋而合。孔明乃决定南征的战略是:心战为上。本来南人叛乱,派一大将讨之便可平定,但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非攻心不可,而攻城易,攻心难,这就需要孔明亲征。故他不怕艰苦,“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对孟获七擒七纵,最后这个倔强、顽固的蛮王终于心服口服,垂泪对孔明说:“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孔明乃归还所夺之地,令孟获永为洞主。从此,孟获和其宗党以及南人无限感激,终孔明之世,南人果不复反。
  孔明攻心以抚蛮,这确是安蛮上策。在我国历史上,或因高压政策,或因掠夺过甚,或因有人挑拨,我国各族之间经常发生磨擦,当矛盾激化时往往诉诸战争。而封建统治者,只靠武力进行镇压,为使叛乱的少数民族屈服,在战争取胜后只能分兵驻守,设官统治。驻兵则要征收粮饷,收粮饷必加重人民负担;设 官则要用法,用法而刑狱滋扰,人民必怨,这就潜伏着新的 矛盾,终会有激化之日。故民族之间战争永无息期。孔明南征得胜后,不驻兵,不设一官,不占寸地,仍由南人自治。不仅孟获心服,南人亦感恩戴德,正因心服,故南人不复反。不再动一兵一卒而边境安宁,民族和睦无间。前后两种民族政策相比,始见孔明攻心之效,方知孔明御人术之妙。
  以信为本
  人无信不立。己能守信,人始信之;如其无信,人必不信之。不仅人与人之间要如此,一国之主,一军之主,更要如此。
  君主不守信,国人将无法听从,统帅不守信,三军难于指挥。孔明能以信为本,令出必行,故可指挥如意,人人效力。卤城之战,正因此使孔明转危为安,并获大胜。建兴九年春二月,孔明复出师伐魏。魏将司马懿屡败后坚守不战,孔明驻军卤城无可奈何。一日,杨仪入帐告说:“向者丞相令大兵一百日一换,今已限足,汉中兵已出川口,前路公文已到,只待会兵交换,现存八万军,内四万该与换班。”孔明说:“既有令,便教速行。”众军闻知,各各收拾起程。忽报孙礼引雍、凉人马二十万来助战,去袭剑阁,司马懿自行带兵来攻卤城了。蜀兵无不惊骇。杨仪入告孔明说:“魏兵来得甚急,丞相可将换班军留下迎敌,待新来兵到。然后换之。”孔明说:“不可。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且蜀兵应去者,皆准备归计,其父母妻子倚扉而望,吾今便有大难,决不留他。”即传令教应去之兵,当日便行。众军闻之,皆大呼说:“丞相如此施恩于众,我等愿且不回,各舍一命,大杀魏兵,以报丞相!”孔明说:“尔等该还家,岂可复留于此?”
  众军皆要出战,不愿回家。孔明说:“汝等既要与我出战,可出城安营,待魏兵到,莫待他喘息,便急攻之,此以逸待劳之势也。”众军欢喜出城,列阵以待。西凉兵远道而来,人困马乏,方欲下营歇息,被蜀兵一拥而进,人人奋勇,将锐兵骁,杀得雍、凉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渠。蜀兵大胜。
  既有令,必须换军,这是用兵之常规。但敌军20万急拥而至,蜀兵8万除去换兵一半只剩下4万,何以抵敌,而这时孔明仍坚持“以信为本”,坚持换军,这是何故?杨仪要求暂不换军,是老实算计,孔明坚持换军,是另有玄机。因他懂得,既到期换军,且已传令放行,而军士思家,归心似箭,如强行留住,必无心应战,战则必败,不如催其回家,使其知我守信,感我施恩于彼,必不肯即回,愿意死战。孔明研究军士的心理学可谓到家!孔明的御人术,确是高人一等。
  请将不如激将
  孔明用黄忠就靠一“激”字,他认为这位老将如不激他,如奉命出战也难成功。黄忠有勇有谋,年虽老却不服老,处处逞强好胜。孔明就抓着他这个特点激之,越激越奋勇向前,争取打胜仗,以证明其宝刀不老。孔明两用黄忠,两次激之,才使“老黄忠计夺天荡山”(第七十回),“逸待劳勇斩夏侯渊”(第七十一回),取得了辉煌的战果。魏国名将张郃攻葭萌关甚急,孔明想用黄忠去迎敌,偏说除非去阆中取张飞,别人非放手,黄忠坚决请缨出马,孔明问他,要去用谁为副将,说老的不行,他偏要老将严颜。不管别人笑他俩年老,两老暗下决心建奇功,以服众心。两老经过密谋策划,先后采用“两路夹攻”和“骄兵之计”,打败了张郃,夺取了天荡山。这时,刘备要派黄忠去取定军山,孔明又激之说,要取关公来,方可敌之。黄忠坚持非去不可,孔明乃派法正为助,终于斩了夏侯渊。
  水不激不起波,人不激不成材。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不正是靠一“激”
  字才做出惊天动地的奇迹吗!不过,对于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毫无激情的人,激之也难引起反应。因为外因总是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黄忠如服老,孔明则无从激之,因其不服老,孔明激之才奏奇效。故孔朋不是每将皆激,而是因人而激。孔明的激将法,也是其御人妙术之一。

   

3.诡诈高深:曹操的御人术

  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里评价曹操时指出:“历稽载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这句话,确实点明了曹操的本质。
  这里所说的“智”也含着诡诈之意,而曹操为人诡诈,确是天下无双。他之所以能“揽人才而欺天下”。正是靠“诡诈”二字,本来哭笑怒骂是人的感情的泄露,但曹操的哭笑怒骂却另有妙用,他的一哭一笑一怒一骂都是御人的绝招。有时他也讲义气,表现得宽宏大量,但也与众不同,另具御人妙法。
  曹操御人术确是独有一格。
  宜哭而笑,宜笑而哭
  第五十七回写曹操赤壁之战被打败后,在逃亡途中的“三笑一哭”,把他的诡诈的个性描绘得淋漓尽致:当他逃到鸟林之西时,看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众问其故,他说是“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埋伏一军,如之奈何?”说犹未了,两边鼓声震响,火光冲天而起,赵云领军斜刺里杀出,众将死战,操才逃脱。
  逃至南彝陵大路,人饥马困,行走不上,操令暂歇,他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众问其故。操说:“吾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时,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彪军马,以逸待劳;我等纵然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矣。彼见不到此,我是以笑之”。正说间,猛张飞一军杀至,操一见早拨马溜了,众将死战得脱,但多已受伤,狼狈不堪,且天寒地冻,道路泥泞,走到华容道时,已所剩无几。而曹操却在马上扬鞭大笑,众问其故,操说:“人皆言周瑜、诸葛亮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此处埋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若非关云长感其昔日相待之恩,曹操这次必脑袋搬家了。这次逃走,曹操的处境是很凄惨的,这是他该放声痛哭之时,为什么每次在厄境时候他偏偏纵声大笑呢?其实,这“三笑”都是强颜欢笑,用意在于灭敌人的威风,壮自己的志气。他笑敌手无能以显己之高明,是为将士壮胆,鼓起他们的勇气以逃脱难关。可是,曹操逃脱虎口,被曹仁接入南郡置酒与之洗尘时,他反而仰天大恸。对这种反常的举动,众谋士莫明其妙,便问其故。操伤心他说:“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说:“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众谋士皆默然自惭。对曹操之哭,毛宗岗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妙用:“曹操前哭典韦,而后哭郭嘉,哭虽同而所哭则异,哭典韦之哭,所以感众将士也:哭郭嘉之哭,所以愧众谋士也。前之哭胜似赏,后之哭胜似打。不谓奸雄眼泪既可作纸帛用,又可作挺杖用,奸雄之奸,真是奸得可爱!”宜哭而笑,宜笑而哭,只有奸雄才能这样笑得出、哭得出,奸雄之奸奸在此。而他的哭笑并非常人之哭笑,都是他御人的妙术。
  先施以威后结以恩
  第十九回有一段关于曹操收降张辽的故事:“却说武士拥张辽至。操指辽曰:‘这人好生面善。’辽说:‘濮阳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却?’操笑曰:
  “你原来也记得!’辽曰‘只是可惜’,操曰:“可惜甚的?’辽曰:‘可 惜当日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国贼!’操大怒曰: ‘败将安敢辱我!’拔剑 在手,亲自来杀张辽。辽全无惧色,引颈待杀。这时,玄德攀住操臂膊,云长跪于面前。玄德曰: ‘此等赤心人,正当重用。’云长曰:‘某素知文远 忠义,愿以性命保之。’操掷剑笑曰: ‘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乃 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辽感其意遂降。”从这一则故事里,我们看到曹操在一霎那之间变换了两副面孔:满脸杀气和满脸笑容。这确是“要杀则亲自拔剑,不杀则解衣延坐;怒便加一倍怒,爱亦加一倍爱。奸雄权势,奸不可及。” (毛宗岗的夹批)。
  其实,曹操的“怒和爱”,只不过是古代御人术“恩威并济”的翻版,即先施以威后结以恩。这种御人术后来也被张飞学到了。张飞生擒严颜,要严颜投降,严叱说:“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
  严颜喝说:“贼匹夫!要砍便砍,何怒也!”张飞为其英雄气概所感动,乃亲释其缚,低头下拜请谅,严感其恩义,乃降。张飞释严颜和曹操释张辽,确是一个模样,是否张飞也向曹操学来,不得而知。而曹操释张辽,张飞释严颜,是因张辽、严颜都忠勇,这种人值得用。曹操能释张辽,因曹操是奸雄;张飞能释严颜,因张飞是英雄。奸雄和英雄虽有差别,但其性格有共同之处:喜不怕死的硬汉子,厌贪生畏死之人。如吕布被曹操所擒时,既向曹操求饶,又求刘备代说情,尽管吕布百般哀求,曹操还是把他宰了。而曹操释张辽,正是被其英雄气概所折服之故。曹操能用张辽,说明其慧眼识人,张辽也因曹操的提拔才能成为魏国名将。
  “焚书信”的气度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一条规律,而要做到“知彼知己”,就要先了解对方的情况,故魏、蜀、吴三国都千方百计在敌国安置奸细。魏、蜀两国都曾互使反间计,这些反间计之所以取得成功,都是通过奸细来进行的。因此,彼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是公开的秘密。
  “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故发现和清除奸细,各国统帅都十分重视。 不过,对于处理奸细问题,却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如果掉以轻心,易造成失误,冤枉好人,纵了坏人,这就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增强了敌人的势力。
  对于处理奸细,曹操是有独特的处理方法的。他破袁绍后,缴获了自己部属与袁绍私通的大批书信,有人劝他对这些人严加处理,他不同意说:“当时袁绍势大,孤也不能自保,何况他人哉。”便命令把这一大批书信焚了。曹操为何不把这些人严加镇压,而采取如此宽宏大量的措施呢?这是因为曹操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以免造成失误。曹操既已掌握了与敌人私通书信的名单,他对这些人已心中有数,懂得如何对待他们。这样,曹操对他们就掌握了主动权。他现在不处理,以后可慢慢处理。且这些人与敌人私通,其罪有轻有重,不能一概而论,如都加以镇压,将扩大株连,造成内部混乱。二、不削弱自己力量。当时,天下未定。正在用人之际,曹操示以宽容,将使这些与敌人私通的人感恩戴德,有可能愧悔前非。如果把曹操和袁绍两人处理奸细问题加以比较,更觉曹操这种御人术很高明。许攸因截获曹操催粮书信,知其粮已尽,建议分兵袭许昌,两路击之。这是上策,若绍从之,可获全胜。
  适审配来书,密告许攸在冀州时纵子侄贪污,袁绍大怒,并主观猜测,说许攸“与曹操有旧,想亦受他财贿,为他作奸细。啜赚吾军耳!”便把他驱逐。
  把主观猜疑当作事实。给许攸扣上“奸细”的帽子,许攸确是冤哉枉也。古往今来,出现的冤案,不正是由主观乱猜造成的么!而袁绍既把许攸当“奸细”又不处理,反把他驱逐,这实是迫他往投曹操。由于许攸为曹操策划烧粮事,促成袁军大败。袁绍如此轻率处理“奸细”,不仅冤枉了好人,自己也倒了大霉。曹操的“焚书信”与之相比,确是明智得多!
  严守军纪:“割发代首”
  “割发代首”的故事是这样的:建安三年夏四月,曹操出征张绣途中,见一路麦已熟,而民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割麦。操使人远近遍谕村人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说:“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操即掣所佩剑欲自刎。众急救住。据郭嘉所说《春秋》有“法不加至尊”之议,曹操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他说:“割发权代割首。”使人以发传示三军说:“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对曹操的“割发代首”,后人多认为这是曹操的诈术,用以收买军心民心。这没有错。不过,曹操采取这样权变的办法也情有可原。试问:曹操真的因犯自制之法而自刎了,有这必要吗?在东汉末年,割据的群雄,大多胡作非为,无法无天,掠民以自肥,有谁因此而自责过,而曹操能“割发代首”,这是难能可贵的。它说明曹操的军纪严明,自己犯了法也不饶恕。曹操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以统一天下,不仅到处搜罗人才为己用,也极力争取民心的归附。因为他懂得“民为邦本”之理,故他每次出征,大都严明军纪,防止扰民。而那四世三公出身的袁术却不懂得这个道理,他军纪不明,到处掠夺人民。他派张勋率领征徐州的七路之兵,却于路劫掠将来,故陈登把袁术的七路大军视如“七堆腐草”是有根据的,这“七堆腐草”不堪吕布、刘备联军一击便土崩瓦解了。曹操与袁术两相比较, 谁善用兵不是一目了然吗?袁术既不能治将治兵,又掠民,他被打败是必然之事;曹操能治将治兵又爱民,他出征多胜也是必然之事。曹操驾驭兵将之术,确有其过人之处。
  封爵赠金
  曹操能搜罗人才并使之为己效命,是因他有两个“法宝”,一是封爵,二是赠金。因为在封建社会里,愿为其主效命的无非为了名和利。而曹操的封爵赠金恰好满足他们的欲望,故曹操一祭起这两个“法宝”,无人不乐意归其麾下。当然,“封爵赠金”御人之术,并非曹操独创,那位亭长出身的汉高祖刘邦,早在他与项羽争天下时便懂得个中奥妙了。陈平爱金,他尽量满足他;韩信想当齐王,就给他刻齐王印。故这一文一武都乐意为他效命。
  他的敌手项羽就不懂得这一套,这位西楚霸王为人有点吝惜,舍不得给人封爵,下属不愿为他出力,这也许是原因之一。曹操是个饱学之士,对这些历史的经验教训是熟悉的,他不仅善于吸取,且能做到“青出于蓝胜于蓝”,他对“封爵赠金”运用之妙,远远胜过前人。如他对关羽的笼络收买,便充分表现了他这方面的才能。
  曹操接受关羽“三事”之约使之来投后,待之甚厚:赠美女十人;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斩颜良立功后,封为汉寿亭侯,可说是极尽其拉拢之能事。可是,关羽知其兄刘备所在后,立即封金挂印,留书辞别说:“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于是过五关斩六将而去。
  为何曹操的“封爵赠金”的两个“法宝”不灵了。这是因为“桃园结义”
  之“义”令关羽“难忘”,曹操原以为他的两个“法宝”所向无敌,万万想不到被“义”气破了。不过,他的两个法宝并没有完全失灵:先是关羽感其厚待,愿为之报效,斩了颜良、文丑,后来又实践了他的“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诺言,在华容道上甘犯军令状,拼死放走了曹操。

 4.关怀备至:孙权的御人术  孙权的御人术也有其过人之处,即能关心人,团结人。这虽不新奇,却是御人的根本法。孙权有时也耍诡计,用以御人,但不高明,故易被人识破,弄巧反拙,如“赔了妹妹又折了兵”是也。
  视将士如己出
  《史记·吴起列传》记载:“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乘骑,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吴起善用兵,是因得将士之心,士卒生毒疮,他用口为之吸脓血,故被“将军自吮其疽”的父子俩,都甘心为之战死。这则故事,被后人传诵,列为用兵要术。孙权深懂得这一用兵之法,故对将士很为关心,视如”骨肉”,将士也因之以死报效。周泰舍身卫护他,他对周泰的亲切抚慰,便是个典型的例子。
  濡须之战,孙权被曹军围困,势甚危急。周泰得知,挺身杀入,寻见孙权。周泰在前,孙权在后,奋力冲突。突围后,不见权,泰复翻身杀入围中,又寻见孙权。周泰冒着敌人弓弩,左右遮护孙权,身被枪数十,箭透重铠,救得孙权。如无周泰拼死相救,孙权必死无疑。孙权感周泰救护之功,设宴相慰。席上,权亲把盏,抚其背,泪流满面,说:“卿两番相救,不惜性命,被枪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乃孤之重臣,孤当与卿共荣辱、同休戚也。”言罢,令周泰解衣与众将视之、皮肉肌肤,如同刀剜,盘根遍体。孙权如此抚慰周泰,实是树立榜样,使诸将效法,为其效忠。孙权对将士确是关怀备至,如对吕蒙的病亲自监护,对朱然的病送医送药,这都使将士深为感动。故终孙权之世,吴国上下,休戚与共,使东吴安如磐石。
  善待将士,是御兵的要术,这并非每人都晓得。张飞便是个不善待将士的猛将,他醉后常鞭将士,致造成严重后果:因醉疼打曹豹,丢了徐州;为急兄仇,醉后鞭打末将范疆、张达,被割了脑袋。
  张飞不善待将士,不得善终;孙权善侍将士,乃成大业。故御兵要御之得法,切不可等闲视之。
  不计前嫌,化敌为友
  为天下不念旧恶,曹操有此宏量,孙权也有此胸怀。曹操“矫情任算”,他虽信任张绣,张绣却没有死心追随;孙权不咎甘宁既往,且能化敌为友,使甘宁与凌统从死敌结成死党,同心协力事权,至今仍传为佳话。何以曹操不能使张绣死心相随,而孙权能使甘宁等效忠于己?因曹操待人多从权略出发。因而未尽得人心;而孙权待人以诚,故人心向往之故。孙权与曹操御人相比,仅此而论,孙权胜于曹操。
  孙权与黄祖战于大江之中,祖军败绩。权部将凌操乘胜追击,被黄祖部将甘宁一箭射中,黄祖乃得脱。后甘宁归降,孙权不念旧恶,厚待之,孙权听甘宁之策,取江夏,擒黄祖,便设宴庆功。席间,凌操之子凌统拔剑而起,直取甘宁,权连忙制止,谓统说:“兴霸射死卿父,彼时各为其主,不容不尽力。今既为一家人,岂可复理旧仇?万事皆看我面。”凌统叩头大哭说:
  “不共戴天之仇,岂容不报!”权再三劝之,凌统只是怒目而视甘宁。为暂 分开二人,以免寻仇报复,孙权乃派甘宁去守夏口,又加凌统为承烈将军,统只得含恨而止。由于甘宁感孙权之恩并得其教诲,也想设法解怨。在濡须之战中,凌统坐下马被暗箭射中,那马直立起来,把凌统掀翻在地。敌将持枪来刺。这时,只听得弓弦响处,一箭射倒了敌将,凌统才免难。凌统得救回寨,孙权对他说:“放箭救你的,甘宁也。”凌统乃顿首拜,对宁说:“不想公能如此垂恩!”自此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再不为恶。甘宁、凌统协力效忠孙权,屡建奇功。
  历史证明:一个集团,或一个国家,内部团结,力量就强大,内部分裂,力量就削弱。袁绍虽据有四州之广,兵多粮足,将勇士智,因内部派系林立,四分五裂,终于自取灭亡。孙权不仅能团结人,且能为部属释仇解怨,化敌为友,因而人心齐,力量大。他能鼎足江东,这是一个最关键的原因。
  借婚姻以制人
  孙权与人较量,输的最惨的是:他以妹为香饵,引诱刘备入吴以索还荆州,讵料竟弄假成真;又想以妹控制刘备,那知妹心外向,与刘备出奔,结果是“赔了妹妹又折兵”。这使孙权气得发昏,这真是哑子吃黄莲,有苦说不出。这段故事,在《三国演义》的五十四、五十五两回里,被描写得很有趣。
  但历史事实却不全如此,孙权嫁妹妹给刘备是出于自愿。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显然,进妹是为“固好”,即企图通过妹妹来巩固盟好,共同抵抗曹操,同时又可使妹妹从中控制刘备。刘备也发觉了,故对孙尚香也提高警惕。在三国斗争中,一切服从于政治,婚姻也是为政治服务的。孙权与刘备联婚,是为达到其政治目的;刘备也绝不会因与孙权联婚而放弃其政治要求。当彼此发生严重的政治矛盾时,婚姻也就告吹。想用婚姻来控制人,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三国时代,为政治目的而联婚之风盛行,但有哪个达到其政治目的?如孙策平定江东后,曹操认为“狮儿难与争锋也。”为结好孙策,便使弟女许配孙策的小弟孙匡。而孙策并不因之与曹操永归于好,当曹、袁在官渡相拒时,他就暗中策划袭许都,迎汉帝,会因被刺客所杀才罢了。在古代,婚姻也未见“固好”,而是每为敌国。春秋时,辰瀛嫁于晋,而秦却代晋;穆姬嫁于秦,而晋却绝秦。
  《三国演义》描述孙权想用婚姻以控制刘备而达不到目的之事,虽与历史事实有所出入,但却揭示了婚姻服从政治的真相。   

四、鉴诫

  三国时代,人才济济,得力于贤士的辗转相荐:能荐人必知人,知人始能用人。用人得当,犹如下棋时摆对了棋子,那么,这盘棋下起来也就轻松愉快,且笃定地坐收胜利的果实。而用人不当呢?它的恶果足令人性命不保,江山尽失!三国用人,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些历史经验,明白地告诉我们用人成功之法及洞悉用人之错,足以作为今日用人鉴诫。

 1.得失一念之间:经验教训  能否用人,是事业成功、失败的关键,三国用人的经验教训,迄今仍不失去其现实意义。
  礼贤下士始得士
  《说苑·尊贤篇》有一段关于求贤的生动的对话:“赵简子游河而叹曰:
  ‘安得贤士而处焉?’舟人古乘对曰:‘珠玉无足而能来者,人好之也;今 士有足而不来,此是吾君不好之耳。’”这位赵简子不去求贤,却躲在游船上悠哉悠哉地表示思贤心切。船工古乘一句话便揭穿了他“不好贤”的底。
  言下之意是说,只有好贤,贤士才来。但是,不能说好贤便得贤,这位古乘也把求贤看得太容易了。
  要求得贤士,必须去屈膝求之,真正做到礼贤下士,使对方感到你把他当知己看,才心甘情愿为你效命,“大为知己者死”,这是封建社会士人的共同点。孔明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因刘备“三顾草庐”。
  刘备求贤,不是下令去召之,像张飞所说的“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而是亲往拜访。一访不遇,二次往访。二访时,正值隆冬,那天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这么天寒地冻,刘备没有裹足不前,而是冒严寒往访,“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二访不遇,又三次往访。
  三访前,刘备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二日,薰沐更衣,才往卧龙岗谒孔明。选择吉日,可见这位皇叔太迷信,但也可见其求贤心切,担心这天不是吉日,又见不到孔明;斋戒、薰沐则说明他对孔明的无限尊敬。也许这一天巧碰着好日子,加上刘备求贤的诚心感动了孔明,这次孔明是在家了。可是,这位卧龙却昼寝未醒,是否有意怠慢刘备,以试刘备是否诚意,不得而知。刘备徐步入内,看见孔明仰卧,睡得正香,便拱立阶下,关、张等了好久不耐烦了,而刘备仍耐心等候。望堂上时,见孔明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刘备说:“且勿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这位卧龙才不再卧.口吟其“大梦谁先觉”之诗,多么悠哉悠哉。刘备这么礼贤下士,怎不使孔明感动为之效命呢?!刘备对孔明的旷世礼遇,孔明是永志不忘的。
  二十一年后,孔明上表要求北伐时还谈及此事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驰驱。”
  他病逝五丈原前三年,在《后出师 表》里立下誓言:“臣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
  刘备“三顾草庐”时,他是寄托于刘表,无立锥之地,处境是很艰难,前途是未卜的。当时,中国强者北有曹操,南有孙权,孔明有些好友已北投曹操。孔明却不与行,孔明的大哥诸葛瑾仕吴甚得孙权宠信,他若依吴大可通过其兄引进。而孔明为什么不东依孙权或北投曹操呢?因为在天下大乱之际,不唯君择 臣,臣也择君,因用错了人,将会给事业招来损失,甚至失 败;而臣择错了君,将无所作为,甚至葬送了自己的前程。所以,孔明虽有建功立业思想,却不愿贸然出山,而是隐居隆中,“聊寄傲于琴瑟兮,以待其时。”他之所以归刘备,一是因刘备是个被荆州人士敬佩的英雄,一是感孔明的诚心求贤。如果以两者相比,最能感动孔明的还是后者,正如孔明自己说的,他之所以“许先帝以驰驱”,是因感刘备的”殊遇之恩”。王安石《诸葛武侯》一诗也指出:“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这就是 说,以弱小的蜀国能与魏、吴两国抗衡,鼎足三分,是因刘 备虚心得孔明 的辅佐之故。
  能团结人才能成大事
  团结就是力量。一国或一军,当上下一心,攥成一个拳头时,其力量就大,敌人无懈可击;反之,则软弱无力,被人分解,以至被打败。而能否使上下一心,关键在于用人者是否善于团结人。刘备是个善于团结人的明主,故荆州豪杰团结在他的周围,以此为骨干力量,西取巴蜀,据有成都后又能团结益州、东州人士,把荆州和益州、东州三股势力结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使曹操得陇不敢望蜀,孙权也把蜀国视为盟友以抗拒曹操。刘备未入蜀前,刘璋统治下的西川,人心涣散,矛盾重重。先是刘焉治蜀时,南阳、三辅人陆续西移,流入益州的有数万家,其中青壮年多参加川军,称为东州兵。东州兵恃势欺凌益州人,益州人深恨之。益州人赵韪素得人心,他暗中与益州豪绅密谋,举兵叛乱。东州兵因害怕益州派获胜被报复,乃同心协力助刘璋,与叛军作殊死战,终于镇压叛乱。但益州人并未心服,与东州人有如水火。
  东州诸将则恃功骄恣,不听调遣,刘璋性宽柔无威略,对此也无可奈何。刘璋与张鲁有仇,张鲁欲兴兵报仇,以西蜀兵力本可敌之,但由于人心不齐,刘璋只得听从张松之言,请刘备入蜀支援以拒张鲁。刘备入川后,先是结民心,机会一到,立即夺取西蜀。他领益州牧后,对荆州和益州。东州人士,都不分彼此,即使与已为敌的,或有宿怨的,也量才录用。 黄权是益州人, 曾忠于刘璋,是坚决反对请刘备入蜀的,刘璋要 往涪城会刘备,他口衔衣 而谏,璋大怒,扯衣而起,权不放,顿 落了两个门牙。刘备不因此而怪他, 反嘉其忠,任为右将军。刘巴是荆襄人士,他在荆州时不愿为刘备所用,北投曹操,后归刘璋,刘备也不咎既往,任为左将军。费祎是刘璋的亲戚,吴懿、费观是刘璋的姻亲,都得到擢用。由于刘备能团结三州人士,尽其器用,故他们都效忠刘备,有不少人后来成为蜀国的股肱大臣,除了来自荆襄的孔明、蒋琬,以及关、张、赵、黄、马等五虎将 外,还有李严、费祎等。刘备临危时,任命李严为顾命大臣,费祎则是继蒋琬之后成为蜀国丞相。他们对开拓蜀国和保卫蜀国起了重大的作用。
  用人要在才不在老少
  刘备是个善于知人、用人的明主,但由于他后期事业发展较顺利,特别是他登上皇位之后,骄傲自满情绪增长,越来越看不起别人,不是嫌老便是轻少,如言老黄忠无用,蔑视陆逊为“黄口孺子”,因而造成严重后果。正因其把年幼多才的陆逊不放在眼里,麻痹轻敌,招致彝陵之战全军覆没。毛宗岗对刘备嫌老轻少提出了批评;他说,“爱老而不爱少者,不可以用才;爱少而不爱老者,亦不可以用才。孔明之用黄忠,非以其老而用之也,直以为是请缨之终军,破浪之宗悫,三表五饵之贾谊而用之也。阚泽之荐陆逊,非以其少而荐之也,直以为是皓首之子牙,白发之充国,耆英之文彦博而荐之也。总之,人而才,则老亦可,少亦可;人而无才,则老亦不可,少亦不可。但当论其才不才,不当论其少与不少云。”(第八十三回回评)毛宗岗的用人在才不在老少的论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用人准则。三国时无数事实都证明毛宗岗的论点是正确的。《三国演义》描绘的杰出将相,大多在青年时已显露超人的才智,或已建立惊天动地的勋业。孔明初出草庐时只不过二十九岁,便提出“隆中策”,预知 天下三分,促成刘备称帝西蜀。周瑜三 十三岁挂帅,在赤壁之战 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青年将领陆逊两次用计,使关羽授首、刘备丧胆。姜维二十七岁已表现超人的将才,为孔明所赏识。但论资排辈的人总是轻视少年英才,如关羽、张飞自恃和刘备一起打江山、资格老,也曾看不起年青的军师孔明,经孔明小试锋芒,博望用兵,火烧新野,关、张两人不得不口服心服。徐盛、丁奉也因自恃是东吴老将,开始不服陆逊挂帅,后终于在事实面前认输。有些人则与此相反,总是看不起老将,曹操的“妙才”夏侯渊就因此被老黄忠所斩。
  用老嫌少,或用少轻老的一刀切用人法,不仅三国时有,且古已有之。
  东汉颜驷就是因这一刀切的用人法经历三世而郁郁不得志。汉武帝动员诸郎上阵抗击匈奴,自发老翁颜驷以年老不能上阵为辞。武帝见他偌大年纪还当个小郎官,惊问其故?颜驷无限感慨他说:他已经历了三朝,但“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年少,陛下好年青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当然,造成颜驷的三世不遇的悲剧也有其客观原因。文帝时天下太平,需修内政,故重用文人,好武的颜驷也就没有机会去驰骋沙场,以建立功勋;景帝时爆发七王之乱,需要有威望的老臣去镇压,以安邦定国,年少的颜驷也就沾不上边:武帝时老臣大都亡故,需大力提拔年青力量,年已老的颜驷也就得不到重视。但是,造成景帝重老轻少、武帝重少轻老的主观原因,是因景、武两帝存在用人一刀切的片面观点。其实,老年之才经过千锤百炼,经验丰富,但观点较固定,易陷于保守;少年之才,敢作敢为,喜于创新,但不够稳重,易陷于轻浮。这仅是一般而言,也有的老年之才思想仍敏锐活跃,也有的少年之才年少老成的。对于老、少之才,如能多取其所长以互补其所短,则能充分利用和发挥人才的作用。
  可是,历代统治者不尽懂此理,不是重老轻少,便是重少轻老,这已成为古今的通病。它不知造成多少失误,不知埋没和浪费了多少人才!因此,重温毛宗岗的“用人在才不在老少”的论点是很有教益的。
  勿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古今都曾重复这种错误。因为人总是喜美嫌丑的,容貌美很易给人好感,容貌丑就易使人反感。但如用貌的美丑来取人,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因为外美和内美没有必然等同的关系,外美未必内美,外丑未必内丑。话虽这么说,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貌取人。就是那位孔圣人也是如此。韩非在《显学》一文里就谈及此事。他说:“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儿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故孔子曰: ‘以容取人, 失之子羽。’”子羽是孔子的门徒,外表长得不错,但孔子与他相处时间长了,发现子羽的行为和他的外表很不相称,因而后悔说:以容貌来取人,在子羽身上犯了错误。尽管这位孔圣人给后人留下“以容取人,失之子羽”的教训,但这种错误却还是不断出现。即便是以善于知人、用人见称的刘备、孙权和曹操也都犯过这种错误。
  水镜先生曾对刘备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凤雏就是庞统,可见其人不凡。不过,这位凤雏先生外貌长得不太雅,浓眉掀鼻,墨面短髯。水镜先生知其才,故不论其貌而赞之,但不了解他的人,一看见他这副尊容就不大喜欢。庞统先被鲁肃推荐于孙权,孙权见他形容古怪,又轻视他所最敬佩的周瑜,故拒不任用。后来,孔明和鲁肃向刘备力荐,虽有两封荐书;庞统却不靠荐书取宠,而是想靠本事见重,故没有拿出来,仅对刘备说因“闻皇叔招贤纳士”而来投。刘备见庞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不过,他不像孙权那样拒不接纳,而是给他个小县官做。刘备悉庞统纵酒不理事乃派张飞去查询,幸好张飞粗中有细,他见庞统半日尽断毕百余日所积公务,大惊下谢,并回向刘备称赞庞统大才,刘备大惊说:“屈待大贤,吾之过也。”
  孙权见庞但终能认识到“屈待大贤”而重用之,乃得一大贤。一知改悔,一不改悔,其得失如此。
  张松是益州别驾,为人能言善辩,博闻强记,也是个才智之士。但他的相貌十分丑陋:额镢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真是又丑又矮。他到许都去见曹操,名为请操攻张鲁以助刘璋,实是暗中干出卖西川的勾当。操见他长得猥琐,加以语言冲撞,一言不合便拂袖而起。后来,杨修与之辩论,他口若悬河,又见一读《孟德新书》便能背诵,且一字不错,乃言其才干曹操。曹操次日接见,他又当面讥讽,操便令乱棒打出。曹操同样是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因他怠慢张松,张松亦不向他卖西川。张松对刘璋是卖主求荣,对曹操却是有用之才,曹操失去张松也就是失去取西川的大好机会。
  刘备、孙权和曹操所犯的错误,也足以为以貌取人者戒。
  拒谏的危害
  历代封建王朝,有不少忠直之臣以敢谏见称,而有好下场的不多。因封建帝王是专制统治者,金口一开,圣旨一下,不容更改,且在那“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的年代,谁敢提出不同意见冒犯龙颜,必遭严惩:轻则罢官,重则杀头。当然,也有善于听谏纳谏的,如唐太宗因接受魏征的“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的高见,能兼听纳谏,纠正了自己不少的错误主张和行为,这对于促进盛唐的政治贤明,经济繁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历代统治者大多以英明自居,听不得别人的意见,便是听也并非兼听,而是偏听偏信,结果是误事误国,甚至国破身亡。袁绍、刘璋和刘备正是因听不进忠言而遭到惨败的。
  袁绍为人外宽内忌,偏听偏信。他因爱幼子袁尚,想使之继位,对袁尚之死党审配,逢纪等言计听从,对于忠贞、智慧之士田丰、沮授等的忠言则逆耳。他要兴兵助刘备伐曹操,田丰谏说:“兵起连年,百姓疲弊,仑廪无----------------------- Page 62-----------------------
  积,不可复兴大军。”若备战三年,“大事可定矣”。沮授也反对袁绍出兵。
  袁绍却听从审配之言进军黎阳,结果损兵折将,——大将颜良、文丑被杀。
  当袁绍进军官渡与曹操决战时,因反战而被关在狱中的田丰,仍上书谏说:
  “今且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恐有不利。”逢纪谮说:“主公兴 仁义之师,田丰何得出此不祥之语!”绍大怒,欲斩田丰。众官告免。在曹操往乌巢劫粮前夕,因主张缓战被拘禁于军中的沮授,向袁绍建议:乌巢屯根之所,不可不提备。宜速遣精兵猛将,于间道山路巡哨,免为操军所算。”
  而绍竟以沮授是“罪人”,“妄言惑众”,拒之不理。如果袁绍纳田丰之策,或听沮授之议,将不会有官渡之惨败。袁绍雄踞河北,拥四州之众,兵力远胜于操,而他之所以大败,是由于袁绍有忠臣不用,有忠言不听之故。田丰因袁绍老羞成怒而被杀,智慧之士如此下场,可叹!
  袁绍拒谏是因他偏听偏信,刘璋拒谏是因他为人暗弱,是非不分。张松请求出使争取外援拒张鲁,其本意非为西蜀,而是卖主求荣。他原想劝曹操趁机取川,因操骄傲瞧不起他,乃转向刘备。回川后力劝刘璋请刘备入川支援。黄权、王累力谏。王累明确指出:“张鲁犯蜀,乃癣疥之疾,刘备入川,乃心腹大患。”黄权则主张:“可先斩张松,后绝刘备,则西川万幸也。”
  刘璋却听从张松的花言巧语,不听黄权、王累之谏。当刘璋要亲往涪城会晤刘备时,王累自用绳索倒吊于城门之上,一手执谏章,一手仗剑,口称“如谏不从,自割断其绳索,撞死于此地。”刘璋读谏章后,大怒说:“吾与仁人相会,如亲芝兰,汝何数侮于吾耶!”王累自断其索,撞死于地。王累以尸谏,刘璋也毫不悔悟,终于“引狠入室”,奉送了西川。
  刘备拒谏,则是因其为私义而忽公仇和骄傲自满之故,在未登王位前,刘备还是比较谦虚谨慎,易于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可是他在胜利面前冲昏了头脑,帝王的专制本色便充分暴露出来了。他为报二弟关羽之仇决意兴兵代吴。赵云谏说:“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
  刘备不同意说:“朕不为二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可见刘备虽有江湖义气,却缺乏“以天下为重”的战略观念?因蜀吴交兵必将互相削弱.只对曹魏有利。刘备整兵要行时,秦宓直谏并指出:“陛下不从臣言,诚恐有失。”刘备认为他出言不利要斩之,秦宓面不改色,回顾刘备而笑说:
  “臣死无恨,仅可惜新创之业,又将颠覆耳!”因众官告免乃囚宓于狱中。 孔明闻悉,也上表救宓,认为宓所谏是“金玉之言”。刘备看毕,掷表于他说:“朕意已决,无得再谏!”曾经是善于纳谏的明主,礼贤下士的典范,他得孔明时说是“如鱼得水”,现在连他认为“水”的孔明的话也不听了,刘备这条“鱼”也就失去了“水”,其遭遇可知。由于刘备骄傲思想大膨胀,自以为是听不进忠言,必然做出错误的决策,其“新创之业,又将颠覆”是不可避免的了。刘备猇亭惨败后,他“悔不听丞相之言”时,为时已迟了。
  袁绍、刘璋和刘备的失败说明:嫌忠言逆耳,确是误己误国。
  树立朋党的下场
  东汉末年,群雄之中,袁绍是最强者。在官渡决战中,他有兵七十余万,操只有精兵七万,袁军十倍于操军,而操能以弱胜强,其原因虽有种种,但袁绍集团内部朋党林立,互相争夺,致削弱力量,是操得以逐个击破袁军的重要原因之一。凡立朋党的,必有朋党与之作对,袁绍集团内部朋党林立,实咎由袁绍先立朋党。袁绍因宠爱幼子袁尚,欲立为后嗣,因之袁尚的死党审配、逢纪也就得到袁绍的充分信任,掌握军政大权。谋士辛评、郭图则是袁绍长子袁谭的死党,坚决反对废长立幼,拥护袁谭继位,故审配、逢纪和辛评、郭图各为其主,勾心斗角,以夺取嗣位。但他们四人都主张与曹操速决死战,与谋士 田丰、沮授意见相左。田丰、沮授都主张“静守以待时”,因谋 略与审配等不同,这两人又成一朋党。袁绍进军官渡后,沮授提出了正确的战略思想:“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不战自败矣。”
  这是知彼知己的分析。若袁绍听田丰不战之策,不会有败,听沮授援战之计,亦不至于败。而袁绍不只不听,反囚田丰于狱中,锁禁沮授于军中,这就自丢智囊,任由曹操计算了。荀彧就认为“袁绍是无用之人”。他说:“绍兵多而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
  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故主张与绍决战。
  由于袁绍废长立幼,又让两子自立朋党,袁绍一死.两兄弟力争夺嗣位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因曹操攻之甚急,两兄弟还能拼力死守冀州,操军也难于攻下。郭嘉则向曹操进计说:“袁氏废长立幼,而兄弟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不如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操从其计。果不出郭嘉所料,操一回师,两兄弟又内讧了。始是郭图献计说请袁尚、审配来饮酒,伏刀斧手杀之。谭从其计,乃使人往请。审配对袁尚说:“此必郭图之计也。
  主公若往,必道奸计,不若乘势攻之。”于是,兄弟两人交锋,袁尚屡败袁谭。袁谭退守平原,因被围危急,郭图乃建议袁谭降操求援。袁氏两兄弟相争,曹操乃得乘隙攻入冀州。
  凡立朋党,都以私利为重,一切封建伦理关系都被打乱了。袁谭、袁尚本是同胞兄弟,为嗣位而各立一朋党,拚个你死我 活。辛评党袁谭,而辛 评之弟辛毗趁为袁谭求援之机劝操回师取冀州。审配党袁尚,审配之侄因好友辛毗家属被杀,忿而献门放 操兵入城。 袁绍之败,袁氏兄弟之亡,足见朋党为害之大。如果袁绍不偏于一朋党,袁氏兄弟和诸谋士不各立朋党,因私利而忘公利,能做到上下一心,协力抗操,以操之力也难于取胜;纵有郭嘉的智谋,也无所施用。当然,其中的朋党也有所不同,审配、逢纪的朋党是忠于袁尚,郭图、辛评的朋党忠于袁谭,是各为其朋党出谋献策,田丰、沮授也虽一朋党,但是其出计尽智,是为袁氏集团的利益着想。如果仅是田丰、沮授一朋党,也无所谓朋党,袁氏也不至于亡。
  用诈道得人不得人心
  在历史上,凡君主以诚信待下,臣下以忠心报效,则君臣相得,至死不渝。若以诈道待人,臣下则忐忑不安,必将上下猜疑,同床异梦。
  贞观初,有人上书唐太宗李世民请求罢巧言谄媚之官,李世民要他列举其人,那人却说:“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著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李世民说:“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贞观政要》卷五《诚信第十七》)。 李世民对下不行诈道,而是以诚信待人,且他善于纳谏,即便是毒骂他,只要谏言可取,也不以为意,因此,臣下对他也就信得过,敢于直言相谏。由于君臣之间开诚布公,相得无间,同心协力治天下,故能出现贞观之治。曹操待人则恰恰与李世民相反,不是靠诚信,而是用诈道。曹操为图天下也积极搜罗人才,河北之士多归之,但因其行诈道,虽得士而不得其心。曹操只要认为与己不一心,对己不利的,不管有多大功勋,也千方百计除之而后快。
  因操起事之初打起拥汉的旗帜,忠汉派的荀或被这种假象所迷惑,乃弃绍归操, 为操出尽智谋,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也得到操的重用。及见操加九锡, 力加反对,并叹说:“吾不想今日有此事!”操见他和已不一心,深恨之。
  操兴兵南征,荀或托病止于寿春。操使人送饮食一盒给他,盒上有操亲笔封记。开盒视之,空无一物,意即使荀或绝食,荀会其意,遂服毒身亡。操为摆脱自己的厄境,不惜用别人当“替罪羊”。他和袁术在寿春对峙时,因兵多粮少,便教仓官王垕将小斛散之,以救一时之急。王垕照办,兵士大怨。言丞相欺人。操就密召王垕入内,对他说:“欲借汝头示众。”王垕大惊说:“某实无罪!”操说: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于是推出斩之,出榜晓示说:“王垕放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操为保已之安全,还采取“杀鸡警猴”的手法杀害无辜之人。他恐人暗中害已,常吩付左右:“吾梦中杀人,凡吾睡着,你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寐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杀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葬之。确是猫哭老鼠,这种事只有曹操做得出。操以为他这些瞒天过海法,能掩盖天下人耳目,其实他左右之人心里是明白的,只不过是敢怒不敢言罢了。无辜被杀的近侍下葬时,谋士杨修指而叹说:“丞相非在梦中,君在梦中耳!”因此,尽管曹操有时能“矫情任算”,饶了过去的仇人,或焚部下与敌人私通的书信,其所属也不尽信任他,还是整天提心吊胆过日子。所以操虽得人于一时,却不得人心于长久。刘备曾投入操的麾下,也得到操的重视,但因见其行诈道而弃之。
  操慕祢衡之名,想召之为己用,祢衡也因其诡诈,坚决拒绝,打鼓大骂以辱之,表现了正直之士不愿同流合污的大无畏的骨气。
  李世民以诚信待下,故得人又得人心:曹操以诈道用人,虽得人却不得人心。待人之道,是用诚信抑用诡诈,一经对比,优劣不是分明了么。
  包办代替之弊
  关于孔明包办代替的作风,《三国演义》有较形象的描述:司马懿坚守不战,孔明遣使送巾帼妇人之衣以羞激之。懿心虽怒却佯笑受之,令重待来使。懿问:”孔明寐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说:“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使者回以懿话实告,孔明叹说:”彼深知我也!”主簿杨颙说:“某见丞相校簿书,窃以为不然。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大夫。昔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曰: ‘自有主者。’今丞相亲理细事, 汗流终日,岂不劳乎?——司马懿之言,真至有也。”孔明泣说:“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心也!”众皆垂泪。
  孔明理政治军,西瓜、芝麻事一起抓,忙得晚睡早起,累得汗流浃背,食不甘味,睡不安席。他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是可嘉的,确使人为之垂泪;但他这种包办代替的作风是不足取的。主簿杨颙对他这种“亲理细事”的作法提出异议,并以西汉丞相丙吉见牛喘而担忧会影响年成,和陈平认为丞相主要管群臣,钱粮之事应问主管者的故事,说明丞相应抓大事,其他具体事情应由各主管部门去做,这是完全正确的。对此,孔明口说“吾非不知”,其实他还不知这种作风的弊害。他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对别人不够放心,老是担心别人不能把事情办好,也正如他所说“惟恐他人不似我心也。”作为一国的执政者,他的主要职责应是:决定政策,选拔人才。孔明的后继者之一费祎就较明智,他懂得抓大事,故即使政务、军务繁忙,他也能抽出时间与人谈笑、下棋,也能把工作做得不错。孙权对大事,当做出决策,确定人选后,便放手让他去干,也能把事情搞得很好。可是,孔明对即便是”罚二十以上”的细事也要“亲览”,忙得不可开交,并没有把事情全做好。这种包办代替作风其弊有三:
  一、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正因孔明“惟恐他人不似我心”,不肯放手让人去做事,即便是有奇才也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孔明第一次兴师北伐,魏主曹睿遣驸马夏侯楙调关中诸路军马,前来迎敌。魏延上帐献策说:
  “夏侯桥乃膏梁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 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去。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此亦是韩信暗渡陈仓之计的新用,如敌方主将是司马懿则未必得手,而主将是夏侯楙,此人怯而无谋,此计可瞒过他,行之是可能成功的。而一生未曾冒险又不尽信人的孔明却以“非万全之策”而否定了。魏延也因此以“己才用之不尽”而叹恨。
  二、不利于人才的成长。由于孔明总是担心别人把事情搞坏了,事事都要亲管,其下属只能跟着他的羽毛扇摆动团团转。既然大小事孔明都要抓,其下属也就用不着去动脑筋,也没有机会去独当一面以锻炼自己,这就不利于人才的成长。蜀中人才短缺,这未曾不是原因之一。
  三、没有把事情做好。要使北伐取胜,必须群策群力,如光靠一人操劳,他纵有天大的本领也难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孔明由于不能充分发挥”众智”、“众力”的作用,其六出祁山劳而无功是必然的事。对于他本人来说,正如司马懿所料:“食少事倾,其能久乎?”只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留下千古遗恨而已!  2.走向灭亡之路:唯亲恶果用人之错,往往错在一“亲”字。何以出现用人唯亲?因用人者把事业视为一已之私,认为亲者既了解又信得过,他对已忠,而疏者即便是有才干,因信不过故不任用。其实,亲者未必忠,有些善于奉迎阿谀之徒,用花言巧语取得其主信任,如有变故,马上翻脸,另投新主。且这些人善于看风转舵,唯主人的脸色办事,明知有错也不说,如所办之事有利可图,就把错误扩大化,弄得一塌糊涂。东汉王朝之所以衰亡,三国出现的一些失误,都与用人唯亲有关。
  汉灵帝用十常侍乱了天下
  《三国演义》一开头便指出东汉末年致乱之由:”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杀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益横。””
  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 ‘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 人心思乱,盗贼蜂起。”话虽不多,却概括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斗争状况。显然,天下之所以大乱,是由于汉灵帝宠信十常侍之故。
  在桓、灵二帝统治时期,士族官僚集团与宦官集团展开激烈的斗争,而每次都以士族官僚集团失败告终。经过二次党锢之祸,士族官僚集团势力大为削弱,宦官集团权力达到了最高峰。汉灵帝竟尊称张让为“阿父”,其对宦官之宠敬可想而见。为什么汉灵帝如此信任宦官?由于政治腐败,人民遭殃,被迫纷纷起义,鲠直之臣议论朝政,想有所改革,以挽狂澜之于既倒,汉灵帝不仅不听,却认为这是造反,对士族更加不信任。他以为只有宦官才是“心腹”,所以事事听从”阿父”张让等的话;而他的这些“心腹”都是以媚上利己为业,只要能取悦上意,坏事也说成好事,闹出乱子又瞒着他。
  对于进谏者,不是驱逐,就是杀头。首先向汉灵帝提出忠言的是议郎蔡邕。
  他借灾异为辞,上疏指出“灾异”乃“妇寺干政所致”。所谓“妇”是指外戚,“寺”是指宦官。看了这一奏章,汉灵帝毫无悔悟,反听宦官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谏议大夫刘陶向他揭露宦官的罪恶说,“四方盗贼并起,侵掠州郡,其祸皆由十常侍卖官害民、欺君罔上。朝廷正人皆去,祸在目前矣!”他听了大动肝火,对陶说:”汝家亦有近侍之人,何独不容朕耶?”
  呼武士推出斩之。司徒陈耽为救陶,以头撞阶而谏,指陈十常侍的罪恶。他命牵出,与刘陶皆下狱,并纵容十常侍于狱中谋杀之。
  汉灵帝为什么对别人揭发十常侍的罪恶恼怒异常?这是因为十常待所干的祸国殃民罪行,都是在他授意或纵容下酿成的。汉灵帝为满足自己的穷奢极侈,便授意宦官去设法捞钱,宦官们也就趁机上下其手,从中大捞一把。
  他们的私囊是无底的,所以其捞钱花样也就日益翻新出奇。宦宫认为卖官捞钱最易、最快、最多,便索性开了一个叫做西园的官员交易所。标出各种官价公开卖官。地方官油水多,其官价也就比朝官高得多,而地方官所在州郡肥瘦不等,乃采取投标的办法,谁肯出高价谁就走马上任。还允许欠帐,但限期加倍交还。为增加卖官名额,卖出一官不久,又卖出一官去接任,有的州郡官一月内替换几次。买官的怕任职不长,为回本赚利,一到任就拼命掠夺。仅是卖官所得还赚捞得不多,又用各种名义,向州郡摊派,勒索财物,而负担最后还是落在人民头上。为保存全家性命,穷苦人家只好把存下的一点谷子也卖掉上缴,因而出现了“寒不敢衣,饥不敢食”的惨状。人民在活不下去的情况下,铤而走险,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敲响了东汉王朝的丧钟。
  汉廷用国舅何进送了江山
  《三国演义》引诗一首对何进的评价是:“汉室倾危天数尽,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这位无谋何进何人?他原是个屠户人家,本是不学无术,因妹妹被选入宫为贵人,生皇子刘辩,遂立为皇后。进由是得任大将军之职。为谋杀宦官十常侍,他召外兵入京,因其谋外泄,反被宦官所杀。何进被宦官十常待所杀,并非其力不敌,而是因其愚不可及。人们做错事,会接受教训,而何进却恰恰相反。他干了蠢事,仍自以为明智,于是,一错再错,终于铸成大错。灵帝逝世后,灵帝生母董太后与中常侍蹇硕密谋杀何进立皇子协为帝。何进闻讯,当然不肯罢休,因太子刘辩是其妹妹何太后所生,便率御林军五千人入内殿,扶立刘辩即皇帝位,派袁绍入宫收拾蹇硕。硕慌忙走入御花园,花阴下为中常侍郭胜所杀。硕所领禁军,尽皆归顺。这说明宦官并非铁板一块,正确处理之法,应区分首恶、附从和立功者,惩恶扬善,而何进计不出此,竟听袁绍之言,欲“乘势尽杀之”,把所有的宦官推到自己的对立面。这是一错。由于何进欲杀尽宦官,中常侍张让等便劝何太后垂帘听政,重用自己派系的人,以策划宫廷政变。
  这时,宦官已与何进势不两立,但何进在消灭董太后的势力之后,却因何太后的庇护而宽容十常侍。这是再错。后又听从袁绍的错误主张:“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并认为“此计大妙!”主簿陈琳反对说:
  “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 却反外檄大臣,临犯京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陈琳的意见是正确的,何进却轻蔑他说:“此懦夫之见也!”乃派使赍诏召外兵进京以除宦官,终于铸成大错,导致天下大乱,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要诛杀敌手,不是密谋策划,迅速行动,而是大肆宣扬,迟迟不动手,使敌人能充分准备,从容反扑,何进的失败是势所必然的。及知董卓等率兵到,张让等先伏刀斧手五十人于长乐宫嘉德门内,并假手何太后召何进入官,以便杀之。何进得召便行。曹操说,“先召十常侍待出,然后可入。”进笑说:”此小儿之见也。吾掌天下兵权,十常侍敢待如何?”便昂然独自进宫。他一入嘉德门,便彼砍为两段。双方密锣紧鼓,杀戒已开,何进还独自进宫,世间之愚莫过于此。
  这时奉诏进京的董卓早已屯兵于洛阳近处,他为何不立即进京?因他懂得:凡除君侧之奸,贵密贵速,但他偏不密不速。他一到洛阳近处便按兵不动,同时故意上表泄露入洛阳是为除宦官 之事,好使宦官张让等与何进拼命,造成内乱。及何进被杀,他便乘乱入朝,垄断朝政。此人虽早有“不臣之心”,因恐群臣不服,故不敢马上篡位。他先扶立汉献帝作为傀儡,以任其所为;接着收买士族,封官加爵以收人望,如重用蔡邕,一月之间三迁其官,拜为侍中。由此,董卓把朝政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实际上成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在封建社会里,血缘关系盛行,一些人因家中有人被选入宫,或得当贵人,或得当皇后,于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全家人都成新贵,因是国戚而得到信任,掌握大权,不管他是胸无点墨,十足草包。因此,不知误了多少国家大事。何进以一屠户而成为一国的大将军,便是一例。由于何进无谋引外兵入京,不只他自己被宦官所杀,汉廷大权也就落入董卓的手里,从此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董卓用吕布搬了脑袋
  请先看吕布的外表:“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 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这位无敌将军确是威风凛凛,一表堂堂!他的外表多美,谁又想到他灵魂深处的肮脏;董卓因其勇冠三军认为义子,他又哪里料到这位义子搬了自己的脑袋。
  董卓入京夺取军政大权后,在温明园召集百官,议废帝刘辩,另立新帝陈留王。诸官吓得不敢出声。只有带兵前来勤王的 荆州刺史丁原坚决反对 说:“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 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卓怒叱说:“顺我者生逆我者 死!”遂掣佩剑欲斩丁原。谋士李儒见丁原背 后吕布怒目而视,他知此人武艺非凡,急忙劝止。众官也劝解丁原,丁原愤然上马 而去,次日,双方对阵,吕布挺朝飞马直杀过来,丁原率军掩 杀。
  卓兵大败,退三十里下寨,聚众商议。卓说:”吾视吕布非 常人也。吾若 得此人,何虑天下哉!”帐下虎贲中郎将李肃说:“主公勿忧。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可乎?”
  卓大喜,乃派李肃赍礼 去说吕布。吕布因见董卓势大,又被名马、金珠玉 带所收买,便杀义父丁原来投靠董卓。他一见董卓便下拜说:“公若不弃,布请拜为义父。”刚杀了旧义父,又迫不及待地认新义父,吕布为人确如李肃所说”见利忘义”。只要有利可图,他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董卓以为有了吕布这个”非常人”,“何虑天下”,且今又认为义子,必死心塌地事义父,从此,视吕布为“心腹”,使其警卫左右,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大凡以利相交的,也必因利而相绝。吕布认丁原做义父,只是为图利——我靠山以便向上爬,所以吕布对了原毫无父子感情可言。及见掌握朝政大权的董卓,投靠之大可飞黄腾达,比依赖丁原其利更大,因此,杀旧义父认新义父,对于“见利忘义”的吕布来说,并非是出人意料之外的事。而在历史上,弃旧主 的人,往往因利之故,这非吕布一人如此。董卓之愚在于不懂得这个道理。
  既然,吕布因利能杀旧义父,也可以因更大的利而宰新义父,而董卓竟以为义儿吕布捍卫左右便可“高枕无忧”,这便是他的悲剧之所在。司徒王允也和李肃一样,看透了吕布的灵魂深处——“见利忘义”,于是巧施“连环计”,昌布为了和董卓争夺美人貂蝉,便把董卓宰了。董卓是个刮民脂膏、杀人放火的封建统治者。他被吕布所杀后,王允将其尸首号令通衢,“百姓过者,莫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可见人民恨之入骨,故其死也宜。不过,董卓用吕布也给人们提供一个教训:对于”见利忘义”之徒,要千万当心!
  这事也从反面说明一个道理:上下之间,要有共同的理想,有共同的目标,才能共同奋斗,至死不渝。刘、关、张“桃园结义”,誓“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任何利诱都不能改变其初志,故能同心同德,同生同死。孔明因和刘备都有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壮志,不图私人之利,故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与因利而交、因利而绝的吕布之流相比,真是伟大与渺小,美善与丑恶,泾渭分明。
  曹操用夏侯渊掉了汉中
  夏侯渊是曹操的同族兄弟。一姓曹一姓夏侯何以说是同族兄 弟?因曹 操父亲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与中常侍曹腾为养子,故曹操与夏侯渊同族。所以,夏侯渊得到曹操的信任,他取得汉中后,便委任夏侯渊驻兵镇守,曹操占汉中时,西川百姓一日数惊,担心操兵入川,司马懿劝曹操乘胜取蜀,曹操叹说:“‘人若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因他被蜀道山川险峻震慑,不敢贸然入川,汉中是西蜀的咽喉,如能守住汉中,对西川刘备是个巨大的威胁,一时不能取蜀,以后可取之。而曹操委任镇守汉中的夏侯渊是一勇之夫,使之冲锋陷阵则可,使之驻守汉中则非其力所能胜任。因他远非刘备的敌手。
  可是,智如曹操,却缺乏知渊之明,竟因兄弟之情而信任之。刘备兴 兵取汉中,屡战屡胜,夏侯渊坚守定军山不出战,并派人向操告急,操乃起兵进驻南郑。操认为:“若不出战,是示懦也。”并作手书与之说,”吾今屯大军于南郑,欲观卿之 ‘妙才’,勿辱二字可也。”在操的鼓励下,当黄 忠兵临山下时,夏侯渊决定出战。张郃劝他说:“黄忠谋勇兼备,况有法正相助,不可轻敌。此间山路险峻,只宜坚守。”他也不听,便分军来围黄忠所占领的山头,结果被黄忠所杀。黄忠乘胜夺取定军山。由于曹操的“妙才”
  被杀,战略要地定军山失陷,曹操虽率大军来战,也无能为力,终于失掉了汉中。曹操身边多名将,如非因亲用夏侯渊而用其他名将,汉中也许不至于失落。
  不过,用人唯亲并非曹操一人如此,封建统治者大都如此。出于用人的策略,有的在一定时期也能用贤,而最终还是用人唯亲。因为封建统治者总是把天下视为一家之私,故都想用亲属或亲信来控制国权,以巩固其封建统治。昔楚汉相争,项羽就非亲莫信,他所重用的人不是项氏族人即妻室亲人,连一外姓的范增也不能用。用人唯亲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刘邦在与项羽争天下时,也能采取“五湖四海”的用人政策,故得到韩信、英布、彭越等拼力相助,开创了西汉基业。但他得天下后,狡兔死,走狗烹。”外姓王还不是一个个破除掉,另封刘氏的人为王。他还立下约:今后“非刘氏莫王”。
  可是,他所封的刘姓王却不能帮他安邦治国,后来还不是酿成“七王之乱”。
  这一方面说明,用人唯亲是封建统治者的本质体现;另一方面也说明,用人唯亲是不足取的。
  曹操之失汉中,不正也是失在用人唯亲上么。
  刘备用关羽失了荆州
  孔明入川前向关羽交割印绶。孔明问:“倘曹操引兵来到,当之如何?”
  关羽说:“以力拒之。”孔明又问:”倘曹操、孙权齐起兵来,如之奈何?”
  关羽答:“分兵拒之。”孔明说:“若如此,荆州危矣。吾有八个字,将军牢记,可保荆州。”关羽问:“哪八个字?“孔明说:“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关羽说:“军师之言,当铭肺腑。”“外结孙权”以拒曹操,是孔明未出草庐前为刘备制定的战略决策——“隆中对”的重要内容之一,因关羽接任镇守的荆州是处于曹、孙夹缝之间,故特重申之。关羽并不理解这一决策关系到荆州的存亡,也没有把“军师之言,铭之肺腑”,而是恃己之勇,想用两个拳头一齐出击,既北代曹操,又东得罪于孙权。因此在曹、孙夹击下,他只能走麦城,兵败身亡,失了荆州。
  关羽英勇绝伦,被称“万人敌”。他温酒斩华雄,万众中刺颜良,三通鼓斩蔡阳,英名闻遐迩。但他刚愎自用,缺乏战略眼光。“北拒曹操”既是蜀国的既定决策,“东和孙权”是必然之理,而关羽却计不出此。孙权原想求关羽女配其子,两相结好,并力破曹,乃派诸葛瑾去荆州求婚。关羽大怒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遂唤左右逐出。关羽奉令取樊城,请权出兵相助,权许之但迟迟不出兵。关羽对来使破口大骂说:“貉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关羽屡次蔑视孙权,权深恨之。他“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操议迁都以避之。这时,如果能争取孙权的支援,局势将对蜀、吴大利,可是因他和孙权的矛盾甚深,操才能乘二人有隙,遣使以割地相封请孙权夹击关羽。孙权乃潜师密发袭荆州。事前,权用陆逊代吕蒙,以麻痹关羽。陆逊抓住关羽骄做自大、喜戴“高帽”的特点,遣使赍书卑辞奉承他。关羽轻蔑地对来使说:“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
  便撤荆州的大半兵赴樊城听调,无复有忧江东之意,使吕蒙得以“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荆州既失,已无后援,关羽孤军深入,经不起曹、孙两军前后夹击,便陷入既不能战又不能守的绝境。显然,荆州之失,是因关羽刚愎自用,违背了孔明的”八字”方针。
  命孔明入蜀支援,令关羽守荆州,是刘备所决定。因此,荆州之失,当与刘备有关。当时刘备尚未得西蜀,荆州不仅是他图天下的战略要地,且是其唯一的根据地,荆州的安危对刘备集团关系甚大。入蜀支援,派关羽也行,何以派孔明?镇守荆州的重任,为何不委之智多谋深的孔明,而托于刚愎自甩的关羽?这里有个信任问题。对此,王夫之早有议论。他说:“先主之入蜀也,率武侯、张、赵以行,而留羽守江陵,以羽之可信而有勇。”刘备之信关羽,是因“以同起之恩私,矜其勇而见可任。”刘备虽也信孔明而不让他镇守荆州。是因“疑武侯之交固于吴,而不足快己之志也。”王夫之指出:
  “先主之信武侯也,不如其信羽,明矣。”故“失岂在羽哉?先主自贻之矣”。 (《读通鉴论》)王夫之的意见是正确的,荆州之失在于刘备错用了关羽。
  3.知人始能用人:知人美谈
  知人是用人的前提,用人必须在知人的基础上,知人始能用人,不知人则用人不当;或大才小用,小才大用;或视奇才为庸人,视庸人为奇才;或把忠贞当作奸佞,把奸佞当作忠贞。知人,不仅能用人,且能料敌制胜。因在与敌斗争中,首先要“知彼”,”知彼”才能拟定制彼之策,胜利则有把握,不知彼,则不知何以对彼,将使己陷于盲目被动,甚至失败。
  曹操煮酒论英雄
  一日,青梅正熟,曹操乃邀刘备至小亭,二人对坐,煮酒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刘备凭栏观之。操问:”
  使君知龙之变化否?”刘备答:”未知其详,”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龙之为物,又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刘备陆续例举袁术、袁绍、刘表、刘璋以及张绣、张鲁、韩遂等辈,操皆一一否定,认为袁术是“冢中枯骨”,袁绍是“好谋无断”,刘表是“虚名无实”,刘璋是“守户之犬”,都非英雄;而张绣、张鲁、韩遂等只是”碌碌小人,何足挂齿!”操认为:“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之?”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便是著名的“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曹操关于英雄的概念,概括起来就是:要有大志,有良谋,并要象“龙”
  一样能大能小、能升能隐,这是说干事情要能适应客观形势,随机应变,不拘守于一格。曹操正以此作为标准,用以衡量是否英雄。因为具备这些条件才有可能成大事,称英雄。如徒有大志,而无良谋,也不能成气候,有志有智是英雄应具有的素质,如不能从实际出发和有应变之才,也将会遭到挫折或失败。袁术据淮南,兵粮足备,称霸一方,他虽有大志,僭称帝号,但无智无谋,不自量力,不识时务,终以兵败粮尽饿死,操称为“人家冢骨”,确是适评。袁绍虎踞冀州,因其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智谋之士多归之,兵多粮足,是当时中国最强者;他他有吞天之志,但好谋无断,致屡次失去图天下的良机,是时操虽比他势弱,却因此看不起他,不把他视为英雄。后来,袁绍军被曹操打败。名称八俊、威镇九州的刘表,既无大志,又缺良谋,所以曹操说他是“徒有虚名”。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对刘备既非过誉,对曹操也非自夸。因他俩都有大志,有良谋,有应变之才: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是扶汉室以达己志。曹、刘之志都是”取而代之”,只是巧妙有所不同!操为离间刘备和吕布的关系,用”两虎竞食”之计,使他两人火拚;刘备心知其谋,表面许之,暗中却告知吕布。彼此计谋,堪称棋逢敌手!刘备听曹操说他是“英雄”,吓得不觉筷落于地下,后借雷声巧妙地掩饰过去,操征张绣,道上缺水,将士皆渴,操以鞭虚指说:“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两人应变之才,确是半斤八两!
  曹操的英雄之论,不仅是识英雄的标准,也是英雄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许劭评曹操
  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未达时往求见之,问:”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操闻言大喜。如果 许劭只赞操是“能臣”,大喜还可理解;而说他是“奸雄”,却也大喜,确令人费解。其实,曹操并不以“奸 雄”为可耻,因奸雄亦雄也。 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英雄无不奸,不奸亦难成为英雄。刘表人不奸,一派名士气,故不能称“雄”。刘璋人较老实,心地仁慈,也不成“雄”。
  而董卓夺汉廷大权,无恶不作,能否称为奸雄?董卓只能称为强盗,配不上奸雄之称。因奸雄也能行仁义,董卓却一味杀人放火。倒是曹操和刘备才能称“雄”。虽操被称为奸雄,刘备被赞为英雄,但既都是“雄”,心有灵犀一点通。为图天下,必须讲究权谋于略,而权谋干略和“奸”字往往混淆不清,难于严格区别,如刘备的摔阿斗、遣众将、要“投江”、托孤话,曹操的“三笑一哭”、焚书信、割发代首,都是弄诈,而这些诈又何其相似乃尔!
  英雄与奸雄有相通之处,金圣叹早就指出:”夫豪杰必有奸雄之才,奸雄必有豪杰之气。”一个人往往能”以豪杰兼奸雄,以奸雄兼豪杰。”(《水浒》第五十五回回评)叶昼评点曹、刘时,也运用这个观点。他既大骂曹操是“大奸雄”,又多次说“老曹是个豪杰。”(第十二回回评)他在肯定刘备“仁厚”、“英雄”的同时,也常说他“奸雄”、“大奸大诈”。毛宗岗的评点,对奸雄曹操屡次说他“奸得可爱”,赞他雄才大略,也是说他有英雄本色,对仁君刘备也多次揭其诈处,说他假得不为人所知,其假处也是其好处。刘备和曹操虽有共同之点,但两人并非一个样,就是说英雄和奸雄还是有区别的。叶昼在第十三回回评中则指出:“刘备似奸雄,非真奸雄也。”
  在第一回回评中则明确指出曹操的”本性”是“奸滑”。毛宗岗也指出,曹操”暴处多是真,其仁处多是假”(第三十三回回评)奸诈是其主要的一面。
  但刘备有时虚伪却怀有长者的心肠,仁义是其主要的一面。评价是英雄或奸雄,当然以其主要的一面来论定。
  许劭说曹操“乱世之奸雄”并非尽是贬语,弄清楚英雄和奸雄异同之处,有助于正确评价曹操。评价人物,决不能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而是既要有两点论又要有重点论,评价曹操如此,评价其他人物也如此。
  刘备谈马谡
  刘备临危,孔明等入宫探病。刘备以目遗视,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旁,刘备令且退。谡退出,刘备问孔明说:”丞相观马谡之才如何?”孔明说:”
  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刘备说:“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丞相宜深察之。”刘备在垂危之际,特别向孔明叮咛此事,可见是非等闲视之。因马谡亦荆州学派,与孔明等一起随刘备入蜀。谡才器过人,好谈兵,孔明深加器异,视之如子,他亦视孔明如父。刘备担心孔明将重用马谡,故郑重告诫之。
  刘备认为马谡“不可大用”,是因其”言过其实”。马谡熟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故他谈兵时未免夸夸其谈,不大切合实际。刘备是个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知道战争是千变万化的,要善于从实际出发,做到随机应变:
  如拘守兵书的片言只语,轻于言兵,未有不栽筋斗的。赵奢之子赵括因纸上谈兵招致失败的教训,刘备是不会忘记的,放刘备对马谡的看法不是没有根据的。
  孔明重视马谡也不是盲目的,马谡曾给他出过一些好计谋。孔明南征时,马谡向他献了“攻心为上”之计,孔明“七擒七纵孟获”,使南人不复反,正是采取这一战略方针。但是,马谡作为参谋则可,因其未有战争实践,让他独当一面则难于胜任。孔明委之以守街亭重任,这是扎明用人不当。
  马谡之失,正是失在“言过其实”上。对于如何防守街亭,马谡与其副将王平看法大异:马谡以兵书为由,王平以实践为据。王平主张”就此五路总口下寨,却令军士伐木为棚,以图久计”。谡说:“当道岂是下寨之地?
  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平说:“参军差矣。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纵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一军以保?”
  谡大笑说:”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若破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平说:“今处此山,是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道,军士不战自乱矣。”谡说:“汝莫乱道!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当百可也。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什么”凭高视下,势如破竹”,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对于街亭地形、来犯敌人是谁都不考虑,这是典型的教条式理解兵法。王平恰恰与之相反,他因富于实战经验,能根据地形布置防守:他坚决反对弃守当道而屯兵于孤山下,是因他预料到如“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再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通过描述马、王两人的争论,突出了马谡这个纸上谈兵的形象,也指出他致败之由。
  马谡的错误是严重的,因失街亭,蜀军处境极危,如果孔明不用“空城计”,必被司马懿所擒。街亭之败,孔明深悔错用马谡,更服刘备有知人之明。
  徐庶议刘表
  “久闻刘景升善善恶恶,特往谒之。及至相见,徒有虚名,盖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者也。故遗书别之。”这是第三十四回写徐庶深夜拜访水镜时对他说的话。刘表是个大官僚大名士,很有名气,为人也明事理,喜善厌恶,但柔懦寡断,处理问题总是怕前怕后,疑此疑彼,犹豫不决。其用人也如此,有才能的人,他虽喜欢却不能用,做坏事的人,他虽厌恶却不能撤换。因此,只能安于现状,无所作为。
  刘备和刘表是汉室宗亲,刘表敬佩刘备是个英雄,表面上对刘备也很亲热,称兄道弟,心里对刘备却存有疑虑,不敢重用。所以,刘备的才干始终得不到发挥,刘表欲用刘备的三将——关羽、张飞、赵云保卫边疆,蔡瑁恐刘备得势对已不利,便入告其姊蔡夫人,说若此久必为患。蔡夫人乃于夜间在枕边进谗言,要他遣刘备他去。经蔡夫人的挑拨,刘备嘴里虽说“玄德仁人也”,   心里却有所疑,次日便让刘备带本部人马到新野县屯扎。曹操统兵远征乌桓时,刘备劝他趁许都空虚,以荆襄之众袭取之。刘表却说:“吾坐据荆州足矣,岂可别图?”他缺乏宏图,安于现状,是其不同意袭取许都的原因之一,但另一个原因是他对刘备不尽信任,不敢放手让他统兵出征。
  正因此,致失去了这一大好战机。操统一北方后,刘表知其将南征,又后悔不已,对刘备说:“近闻曹操提兵回许都,势日强盛,必有夺荆州之心。昔日悔不听贤弟之言,失此好机会。”当时,天下分裂,干戈日起,逐鹿中原者不乏其人,你不图人,必将被人所图,这是乱世一条规律。刘表岂能长据荆州。荆州这块肥肉,迟早被人所吞,这是势所必然的。
  对于妻党察瑁等人,刘表虽知其作恶,他也无可奈何。蔡瑁等嫉贤妒才,屡次设计陷害刘备。刘表请刘备来相会,蔡瑁与蔡夫人密谋,准备于馆杀之,刘备知情逃回新野,蔡瑁又假刘备名写一反诗于壁上,刘表一见大怒,拔剑说:“誓杀此不义之徒!”但又想起“吾与刘备相处许多时,不曾见他写诗”。
  猛省觉此必外人离间之计,便制止蔡瑁点兵去擒拿刘备,蔡瑁见此计不成。
  又与蔡夫人密议,借请刘备到襄阳赴会之机杀之,幸得伊籍告密,刘备乃得逃席而去。刘备后来致书将此事告知刘表,刘表大怒,急唤蔡瑁责骂说:”
  你焉敢害吾弟!”命推出斩之。可是当蔡夫人出面哭求免蔡瑁死罪时,刘表心便软了,责而赦之。刘表也明知妻党羽毛已丰满,荆州军权都掌握在蔡氏族人手里,“后必为乱”,但他因爱蔡夫人而怕蔡夫人,事事受其牵制,不敢撤换蔡瑁等坏人。正因刘表“恶恶不能去”,使蔡瑁等人后来献出荆州,助曹为虐!
  刘备信赵云不叛己
  刘备在当阳长板大败,只剩下百余骑,奔到天明,未见来追敌人,才得歇马。正凄惶时,忽见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口言:“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也!”刘备叱道:“子龙是我故交,安肯反乎?”张飞说:”他今见我等势穷力尽,或者反投曹操以图富贵耳!”刘备说:“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扶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糜芳说:“我亲见他投西北去了。”张飞说:
  “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刘备说:“休错疑了,岂不见 你二兄诛颜良、文丑之事乎?子龙此去,必有事故。我料子龙必不弃我也。”
  关于子龙投操事,糜芳说是亲眼看见,张飞说是因“我等势穷力尽”,都有据有理,而刘备却坚信子龙决不叛己。事实证明,刘备确是知人。子龙不是去投曹操,而是去找主母、幼主去了。
  子龙的过去,并没有忠于其主的历史。在投刘备前,子龙已二易其主。
  他本是袁绍辖下之人,不久弃绍依托于公孙瓒,后又弃瓒投奔刘备。子龙既在前二易其主,他弃刘备而投操并非不可能,为什么刘备能如此信子龙不叛己呢?正如刘备所说:“子龙从我于患难”,故认为他决不会去投操。患难见人心,在患难中是最能考验人的。刘备是在北平太守公孙瓒处认识赵云的,当时刘备兵少势弱,官不过平原相,属于公孙瓒所管,而赵子龙却弃较有权势的公孙瓒去投一个平原相小官刘备,是因他和刘备志趣相投。子龙是个忠汉派,他择主是以是否忠于汉而定。他”因见绍无忠君救国之心”,乃弃之投公孙瓒。他原来以为公孙瓒是个英雄,后来见其所为,亦不过是袁绍一流人物,故甚感后悔。他一见刘备,与话甚投机,因刘备是汉室后裔,是忠于汉室的。刘备对他也很敬爱,一见便有不舍之心。正因子龙和刘备有共同的目标,故能从刘备于患难之际。也因此子龙“心如铁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始终忠于刘备。
  诸葛瑾知子
  诸葛瑾之子诸葛俗,人极聪明,善于应对。年六岁时,值东吴筵会,恪随父在座。权见诸葛瑾面长,乃令人牵一驴来,用粉笔书其面说:“诸葛子瑜”。众皆大笑。恪趋至前,取粉笔添二字于其下说:“诸葛子瑜之驴”。
  满座之人,无不惊讶。权大喜,遂将驴赐之。从此,得到权宠爱,及长命辅太子。陆逊、诸葛瑾病亡,一应大小事务,皆归于恪,官至太傅。孙权死,恪掌握东吴大权,诸葛瑾在日,见诸葛格聪明尽露于外,恪虽得权器重,瑾甚为担忧,叹说:”此非保家之子也。”确是知子莫若父。
  诸葛格掌握军政大权后,权高压主,吴主孙亮见之,心甚恐怖,常欲除之,未得其使。诸葛惜兴师迎战来犯魏军,在东兴取得胜利后,冲昏了头脑,竟不自量力乘胜进军取中原,结果失败受伤。恪恐人议论,先搜求众官过失,轻则发遣边方,重则斩首示众,于是内外官僚无不惊俱。又令心腹将领张约、朱恩管御林军。原来掌管御林的孙峻大怒,乃奏孙亮说恪”将有不臣之心”,要早图之,孙亮乃设宴召恪,于席间杀之。全家老幼也皆被斩首。
  郭嘉料敌制胜
  了解敌人,是取胜的重要环节,郭嘉是一个了不起的谋士,他能料事如神,提出不少奇策,正因其能从研究敌人、认识敌人入手,并从自己一方的实际出发,进行对比研究,去确定战略战术,故能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在宫渡决战前,袁绍强大于曹操。曹操要统一北方,必须与袁绍决战,而操恨力不如.乃向郭嘉求良策。郭嘉说:“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高租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擒。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俱也:绍繁礼多议,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德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郭嘉“十胜十败”之说,坚定了曹操取胜的信心,后果在官渡大败袁绍。
  曹操征乌桓前,曹洪等以恐”刘备、刘表虚袭许都”为理由反对远征。
  可是,郭嘉认为刘表决不会袭许昌。他说:”刘表座谈之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刘备不为用。”故主张曹操征乌桓说:“虽虚国远征,公无忧也。”后果如郭嘉所言,刘表按兵不动,曹操西击乌桓。大败蹋顿,取得了统一北方的最后胜利。
  孙策转战千里,尽有江东,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策准备渡江以袭许都,曹操部下皆惊。郭嘉料之说:”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于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见《三国志·魏书·郭 嘉传》)策临江来济,果为吴郡太守许贡家客杀害。
  孔明论知人
  孔明有一篇《知人》论文,谈知人之道。他认为人是复余的,好坏悬殊,情况不一:或外温厚而内狡诈,或外谦恭而内险恶,或外勇而内怯,或外积极而内不忠诚,故知人不易。因此,选拔人才,要先精心考察,了解其人。
  他根据其用人经验,提出知人要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方面去进行考察,即: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孔明正是根据其知人七条去考察和选拔人才的。孔明用人很强调其”志”
  和”变”,如他说蒋琬”托志忠雅”,说费祎”志虑忠纯”,说姜维“敏于军事”,“心存汉室”,都是从志、变方面去考察后得出的结论,因而托以军政重任。孔明知其人,才用得其人,他任用蒋琬、费祎、姜维等都成为蜀国后朝的支柱。因孔明以廉考察人才,其下属大多是清廉之士。又如孔明任用邓芝出使东吴,是经“咨以计谋而观其识”后才决定的。第八十五回写孔明正在考虑派人出使东吴以重申蜀、吴联盟,拟派邓芝但未知其见识如何,乃请他来,问道:“今蜀、魏、吴鼎分三国,欲讨二国,一统中兴,当先伐何国?”芝说:“以愚意论之:魏虽汉贼,其势甚大,急难摇动,当徐徐缓图,今主上初登宝位,民心未安,当与东吴连合,结为唇齿,一洗先帝旧怨,此乃长久计也,未审丞相钧意如何?”孔明大笑说,“吾思久矣。奈未得其人。——今日方得也!”因邓芝理解与东吴联盟的重要意义,故孔明认为今得其人,邓芝出使东吴,果不辱使命,使蜀吴又重申联盟抗操。
  孔明的知人七条,对于今天预测人才还是有启迪意义的。   

4.能荐贤是贤人:荐贤轶事

  魏、蜀、吴三国人才济济,虽说是因其主善于用人,但也得力于荐贤者。
  能荐贤,首先要有“怕乐”之才,如不知贤,则不能荐贤,其次要出于公心,不怕所荐之贤超过自己。有些人正是害怕别人居己之上,因而嫉贤妒能,这种人不仅不能荐贤,且往往害贤。故能荐贤者也是贤者。三国有不少荐贤轶事:
  水镜巧荐孔明
  荐贤也是一种艺术,如方法不对头,就会力不从心,达不到荐贤的目的,水镜荐孔朗很耐人寻味,其荐贤之方甚妙:说是荐贤,又没有点名荐贤:说是随便推荐,却是在力荐。第三十五回写刘备应请去襄阳赴宴,席间伊籍告知蔡瑁要害他,便离席上马向西急逃:他跃马过溪后,巧遇隐者水镜先生。
  水镜一望其气色,已料到他是在逃难,并指出刘备至今犹落魄不偶,是因“左右不得其人”。又说:“今天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显然,水镜是有意向刘备荐贤,他笼统说”天下奇才尽在于此”,暗示此间有“奇才”,却不具体说明何人,是为了引起刘备求贤的愿望。果然,刘备急问道:“奇才安在?果系何人?”水镜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水镜虽不点出伏龙、凤雏是何人,可是已明白告诉刘备:伏龙、凤雏,不是一般贤者,而是大贤,得了一个便“可安天下”。这么了不起的人,刘备怎不想求之呢,忙问:“伏龙、凤雏何人也?”水镜抚掌大笑说:”好!好!”
  这时,还是不明指其名,又是一番跌顿。刘备再问,水镜便顾左右而言他,要他“于此暂宿一宵”再说。这位“奇才”,必然引起刘备的悬念。深思念其人,便会出现“月移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现象,刘备在晚间听隔壁有人和水镜的谈话,便疑此人不是伏龙便是凤雏,寝不成寐,一俟天晓,便迫不及待地求见水镜,问昨晚谈话者的姓名。水镜没有告诉他是徐庶,却笑说:
  “好!好!”刘备再问,“伏龙、凤雏果系何人?”水镜亦笑说:”好!好!” 水镜是很懂得心理学的奥妙的,他若现若隐地屡次介绍这位”奇才”的本事,道号,却老是不点其名,总是笑说:”好!好!”,给刘备一个悬念又一个悬念;而越是想知其名,而不知其名,就越想见其人,这样,这个“奇才”
  ——尽管还不知其名,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刘备的脑海里了。等到徐庶走马荐诸葛后,水镜先生才上门来拜访刘备。刘备问:“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这时,水镜才具体介绍孔明的情况,说:“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皆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 ‘公等仕进可到刺史、郡守。’众: 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
  时关羽在侧,不同意说:“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水镜笑说:“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以二人比之。”关羽问那二人,水镜说:“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众皆愕然。水镜先生推荐孔明,上次是虚荐,这次是实荐,上次是抽象描绘其人,这次是具体介绍其本事。如此荐人,确是煞费苦心,足见其荐人之郑重。这就不得不引起刘备郑重求之,刘备后来“三顾草庐”,实起因于水镜的郑重推荐。
  徐庶走马荐诸葛
  非有心人不荐人:或为人尽其才,或为助人成事,或为报人之德。徐庶三者有二:他荐孔明,是因他感激刘备的留恋之情,想荐贤以助他成大事。
  徐母被曹操囚禁,操假其母手书召徐庶,刘备甚佩徐庶奇才,不愿离别,但以“子母乃天性之亲”,乃割爱让他归去。来日设宴送行,刘备送了一程,又送一程,二人依依不舍,涕泣而别。刘备凝目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刘备以鞭指说:“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其故,刘备说:”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留恋之情,溢于言表。正望间,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勒马对刘备说:“某因心绪如麻,却忘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二十里隆中。
  使君何不求之?”刘备问:“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说:“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刘备问其名,庶说,此人乃琅琊郡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此人乃绝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至此,刘备才知水镜所说的伏龙即孔明。
  由此可见,厚待贤,贤者才为之荐贤:不然,贤者避之唯恐不及,不会为之荐贤。徐庶曾投刘表,见刘表是无用之人,急遗书告别,那会想到推荐孔明。徐庶告别刘备,尽管归心似箭,因深感刘备留恋之情,才引出孔明来。
  因此,要人荐贤,要从厚待贤士始,重用一贤士,将会引出其他贤士。
  孔明力荐庞统
  凡与己齐名的,荐之不易。战国时,庞涓与孙膑俱学兵法于鬼谷子。孙膑学优于庞涓。涓为魏将,嫉膑之能,伪介于魏而削其足。齐国淳于髡出使魏国,乃得载膑归,威王以为师。魏伐齐,膑设计困涓,涓智穷自刎。膑由是名显天下,庞涓嫉贤妒能,客人终反害己。孔明与庞涓恰恰相反。庞统与他同彼知名,水镜先生对他俩的评价是:“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见庞统的才智与孔明不相上下。而孔明毫无嫉妒之心,力荐于刘备,对他关怀备至。
  凤雏先生确是名不虚传。第四十七回写他一出场,便与众不同:“欲破曹公,须用火攻,”这是孔明和周瑜不约而同的决策,但大江之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要尽烧敌船,也是难事。庞统却巧妙地借助于蒋干的引进,连夜去见曹操,献上连环计,使曹军战船被烧个精光。庞统的“连环计”,可与孔明的“借东风”媲美。庞统虽立了大功,却不被东吴所用。一直至五十七回,孔明来柴桑口吊丧后,向鲁肃辞回,方欲下船时,只见江边一人道袍竹冠,皂绦素履,一手揪住孔明大笑说“汝气死周郎,却又来吊孝,明欺东吴无人耶!”孔明急视其人,乃凤雏先生庞统。孔明亦大笑。两人携手登船,各诉心事。原来他俩是老朋友。孔明乃留书一封与统,嘱说:”吾料孙仲谋必不能重用足下。稍有不如意,可来荆州共扶玄德。此人宽仁厚德,必不负公平生所学。”后果如孔明所言,孙权没有用庞统,统乃投奔刘备。开始,刘备也以貌取人不重用庞统,后张飞去了解知统大才,乃回报刘备,恰逢按察四郡回来的孔明又力赞庞统之才,指出:“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所学,胜亮十倍。”刘备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
  庞统随孔明取川。孔明致书刘备借星异告诫切宜谨慎。刘备据孔明之嘱,要庞统还守涪关。统大笑说:“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庞统因急于立功,他未摸清敌情,便与刘备分路进兵,终于在落凤坡死于敌人乱箭之下。孔明知庞统身故,为”吾主丧一臂”
  而放声大哭。孔明爱庞统,庞统却错怪孔明,一是丞相之腹,一是谋士之疑,其差别如此。而孔明疼哭庞统,足见其爱贤借贤之心。
  阚泽以家保陆逊
  荐贤不易。贤既需人荐,说明此贤还未被众人所认识,因而荐贤必然遇到各种阻力。阚泽推荐陆逊开始便出现这种情况。为报二弟之仇,刘备倾全国之师伐吴,所向披靡,江南之人尽皆胆裂。孙权以还荆州、送回夫人求和,又不允许,孙权大惊,举止失措。阚泽出班奏说:“现有擎天之柱,如何不用耶?”权急问何人。泽说:“昔日东吴大事,全任周郎;后鲁子敬代之:
  子敬亡后,决于吕子明;今子明虽丧,现有陆伯言在荆州。此人名虽儒生,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如或有失,臣愿与同罪。”权说:”非德润之言,孤几误大事,”张昭说:“陆逊乃一书生耳,非刘备对手;恐不可用。”顾雍亦说:“陆逊年幼望轻,恐诸将不服;若不服则生祸乱,必误大事。”步骘亦说:“逊才堪治郡耳,若托以大事,非其宜也。”阚泽大呼说:”若不用陆伯言,则东吴休矣!臣愿以全家保之!”权说:“孤亦素知陆伯言乃奇才也!孤意已决,卿等勿言。”
  为使文武服其指挥,乃设坛授剑拜陆逊为大都督。
  陆逊资望未深,因而遭到论资排辈的张昭、顾雍、步骘诸大臣的极力反对。要挽狂澜于既倒,阚泽认为非陆逊不可,乃以“全家保之”,可见其推荐之着力,更增强孙权用陆逊的信心。在大敌压境之际,任用谁来挂帅,对东吴存亡至为关键。阚泽可说有眼力。而陆逊也不负其所荐。这个“内藏韬略”、“不露于外”的“书生”,他不理诸老将急于出战的情绪,不管敌军辱骂百般,而是避敌锐气,坚守待机,终于在夜间用火烧敌四十余营,刘备仅以身免逃入自帝城。
  荀彧为魏荐贤士
  曹操因出身宦官家庭,士人多轻之,故操开始搜罗人才难。自从荀或投奔曹操后,因荀或的推荐,各种人才陆续来投。据《三国志·魏书》裴松之注引《或别传》记载:经荀或的推荐而终为卿相的,就有十数人。其中有司马懿、荀攸、钟怒、陈群、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等人。郭嘉、戏志才。杜畿等人也因荀或的推荐,终各显名。
  以上这些人,对于曹、魏事业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荀攸随操出征,多出奇谋,平冀州他的功劳仅次于荀或;魏国新建,他被任为尚书令。
  司马懿则是魏国后期的支柱。他与孔明在秦川对峙时,屯田以守,消耗敌军力量,使孔明不能越雷池一步,以病逝五丈原告终。
  荀或推荐人才不拘一格,根据其才而荐其所任。郭嘉“有负俗之讥”,因他有智策,乃推荐为谋士,故能发挥其所长。杜畿“简傲少文”,因他有“萧何定关中”之才,故推荐他镇守河东。他在河东十六年,政绩最佳,百 姓勤农,家家丰实,民无异心。
  荀或能荐贤,是因其知人。曹操认为荀或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唯伯乐能知千里马,荀或不仅是操的”子房”,也是操的”伯乐”。
  曹魏人才济济,虽因曹操善于用人,但也与荀彧荐贤进才大有关系。
  东吴贤士辗转相荐
  孙权继父兄之业坐镇江东后,能举贤任能,是因东吴贤士辗转相荐,始能集众才干其周围,与曹、刘鼎足三分。
  孙权曾向周瑜请教守江东之策,瑜说:”自古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权说:“先兄遗言:
  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周瑜自谦说:”瑜不才,恐负倚托之重”,乃荐鲁肃以辅孙权。鲁肃献“榻上策”,孙权纳为国策,它对保卫江东和鼎足三分起了指导作用。后周瑜病危,遗书荐鲁肃以自代。鲁肃向孙权推荐诸葛瑾,认为瑾博学多才,权拜之为上宾。瑾劝权勿通袁绍,且顺曹操,然后乘便图之。此策与孙策意图相反。孙策被刺前,欲通绍攻操。这是“远交进攻”的策略,因当时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策欲袭许昌,迎献帝。而瑾主张“勿通袁绍,且顺曹操”,是因时易事异,这时孙权新政权未稳,无力攻操,故宜“巨顺”之。会稽太守张紘又荐顾雍,其人严厉正大,为人少言,言必有中。后为丞相,是东吴的股肱。由于众贤互相推荐,孙权得贤为辅,威镇江东,深得民心。
  毛宗岗对东吴贤士辗转相荐评价很高。他说:“人谓管仲不如鲍叔,以鲍叔能荐贤,而管仲不能荐贤也。今周瑜荐鲁肃,鲁肃又荐诸葛瑾,张故亦荐顾雍,其转相汲引如此。管仲于临终时,力短宾须无、宁越等诸人,而未曾荐一贤士以自代,然则如瑜、如肃、如紘者贤于管仲远矣。”(第二十九回回评)
  羊祜临危荐杜预
  羊祜是晋名将,他闻悉善于用兵的吴将陆抗被罢兵权,吴主孙皓暴虐日甚,大失民心,认为是伐吴大好机会,乃作表遣人往洛阳请伐吴,晋主不允所请。尽晋主同意伐吴,这时,羊祜年老多病,力不胜任。羊祜病危,晋主到其家问安,并深悔说,“朕深悔不能用卿伐吴之策。今日谁可继卿之志?”
  祜含泪说:”臣死矣,不敢不尽愚诚:右将军杜预可任,若伐吴,须当用之。”
  晋主以羊祜之言,拜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事,在襄阳抚民养兵,准备伐吴。杜预是个儒将,为人老成练达,好学不倦,最喜读《春秋传》,坐卧常自携,每出入必使人持《左传》于马前,时人谓之”左传僻”。著有《春秋经传集解》。由于他深入研究春秋各国的斗争历史,总结前人的经验 教训,并能结合实际予以应用,故善于用兵。他负起伐吴重任后,势如破竹,吴人不战而纷纷投降,终于灭吴,使晋一统天下。羊祜推荐杜预,可说是得人,因而能完成其伐吴之志。
  羊祜喜举善荐贤,但他的荐人奏稿却自焚之,不令人知。晋主问其故,祜说:“拜官公朝,谢恩私门,臣所不愿也,”荐人而不使其知,说明羊祜荐贤是为公而不是为私,足见其风格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