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新旧消防规范:延绵不绝的二十四桥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6:38:26
康志保
我国古代的桥梁,多数规模不大,但是许多桥梁却魅力无穷。其原因,除了桥形美、景观美之外,重要的是有历史、有文化、有诗篇,即使桥梁毁圮了,还要重建。扬州瘦西湖里二十四桥,就是典型的一例。在一千多年后,不是交通的必须,却将一座很普通的桥恢复原貌,形成一个新的景区,就是因为历代文人反复咏诵,留下了优美诗篇,甚至还留下了有趣的悬念和谜团,为后人追寻不已。
诗因桥而咏出,桥因诗而闻名。在咏二十四桥诗中,首推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全诗以抑扬的声韵,优美的意境,写出了扬州旖旎的风光,繁荣的市井以及诗人向往的情怀,更为二十四桥留下了千古绝唱。
杜牧(803—852),唐代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诗文中多为指陈讽喻时政之作,也有写景抒情的珍品,文笔清俊生动。这首诗是杜牧于大中二年(848)路过金陵(今南京),因“厌江南之寂寞,思扬州之欢娱”怀念旧游和老友韩绰而作。首联从远处写起,以浓淡相宜的笔墨,画出一幅隐隐于天际的青山,迢迢如带的绿水;其时虽已是晚秋,但仍是绿草茵茵,风光秀媚。接着,末联把白天的景象转到了夜晚。在“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忆扬州》)的夜晚,于二十四桥处,皎洁的明月、美丽的玉人才俊、悠扬的箫声、欢乐的歌舞,诗人以清丽的笔触绘出了迷人的夜景。全诗使人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隋炀帝在月光明媚的夜晚,偕同披着银辉玉润洁白的宫女二十四人,响起优美的箫声,且歌且舞,欢声笑语,真是妙不可言。这样的诗,怎能不流传千古呢?
接下来的是小于杜牧33岁的诗人韦庄的一首七律《过扬州》:“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宫河。”
韦庄(836—910),一生先后遭逢黄巢起义和军阀混战的大混乱,所以在他的诗中充满了伤时、怀乡、惜旧的情绪。他在写扬州时,把战乱前后繁荣与衰败的景况作了对比。眼前见到的是空寂寂的二十四桥,绿杨摧折的旧官河,抒发出他对扬州的怀念,特别是对二十四桥的缅怀。
经笔者遍查各类诗词集丛,唐代诗人咏二十四桥的诗只有这两首。此后,历代文人歌咏扬州时,总爱念及二十四桥。其中,不含“明月”、“玉箫”等确指“二十四桥”的诗,仅在标题中或诗文中直接出现“二十四桥”字样的诗,粗略找到的有:宋代18首、金元9首、明代28首,而清朝实在多得难以胜数。这些诗词的作者,他们因个人的阅历、景况、遭际等方面的不同,或记事、或怀旧、或抒情、或赞美、或向往、或讽喻,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咏叹了二十四桥。他们在诗中或喜、或忧、或乐、或愁、或闲情逸致、或激越亢奋、或颓废奢华……情怀多彩,琳琅满目。北宋著名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颍州时怀念故地扬州的诗云:“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其诗作有:“坐思吴越不可到,借君月斧修臆胧。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
宋代黄庭坚,其诗书与苏东坡齐名,在一首回忆诗中写道:“淮南二十四桥月,马上时时梦见之。想得扬州醉少年,正围红袖写乌丝。”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有诗云:“万里归程许过家,移将二十四桥花。石湖从此添春色,莫把葡萄苜蓿夸。”
岳飞之孙岳珂,工诗文。在一首长诗中有:“东来三府西陪京,二十四桥夸广陵”句。
文天祥在《望扬州》诗中亦表现了豪迈情怀:“阮籍临广武,杜甫登吹台。高情发慷慨,前人后人哀。江左遘阳运,铜驼化飞灰。二十四桥有,楚囚今日来。”
明代诗人吟二十四桥的诗词很多,在找到的28首中,有不少是名家之作。“明四大家”之一的文征明。在《扬州》一诗中写道:“锦帆烟月千年梦,禅榻情怀两鬓丝。二十四桥何处是?扁舟西去不胜思”。嘉靖年间进士王世贞,其诗中有:“二十四桥月,醉踏未成半。终夜歌吹喧,谁传《广陵散》。”
扬州,在清朝之初和中叶时,是全国文化中心之一。书画领域出过“扬州八怪”,经史领域有过“扬州学派”,在诗词领域可以说是精英荟萃。修禊红桥,和者七千人,编成三百卷诗集。有关扬州二十四桥的诗,卷帙浩繁,难以尽数,只能管窥点滴。
康熙皇帝,在《维扬雨霁》诗中云:“二十四桥夜雨收,蜀风阜下水西流。禅心欲定沾泥絮,不为繁华紫绮裘。”
乾隆皇帝,在扬州题咏甚多。如《江北杂咏》中就有:“二十四桥明月夜,清词丽句数司勋。玉娥诏我无双景,不遣长空点片云。”
笔者还找到两位女诗人的作品。一位名叫陈素素,莱阳姜学侍妾,一位叫杨克顺,少傅杨敬庄孙女。仅录陈素素《二十四桥》七律一首:“早潮归去暮潮寒,剩有危桥倚静湍。千古遗踪存碧草,五更明月满红栏。吹箫有梦无人解,放棹频来只自看。独恨堤边狂柳絮,化萍应悔去留难。”
清初著名戏曲作家《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仁在咏《扬州》诗中写道:“阮亭合是扬州守,杜牧风流数后生。廿四桥边添酒社,十三楼下说诗名。曾经画舫无亲柳,再到纱窗总旧莺。亦有芜城能赋手,烟花好句让多情。”
这首诗,对杜牧二十四桥诗和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等句以及其后诗词作了纵横千古的综合。咏二十四桥的诗,数量浩大,不能尽录。
一位港澳同胞游览了二十四桥后,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千秋杜牧句如瑶,绝唱风光廿四桥”。看来,咏二十四桥的诗,还要久远地延绵下去。正如俄国作家杜勃罗留波夫所说:没有诗人,人类“许许多多美妙的感情与高尚的愿望,都会被遗忘。”(见《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一卷428页)
《北京晚报》 2007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