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电机控制箱:萌发艺术的春天——记黄杨木雕第五代传人、高级工艺师叶萌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4:27:09
萌发艺术的春天——记黄杨木雕第五代传人、高级工艺师叶萌春
     记得1999年叶萌春为举世瞩目的昆明世博会制作吉祥物"灵灵"并引起轰动后,我为叶萌春写了篇题为《艺术之春》的长篇报道,文章结尾,我是这样写的:"痴痴地追求,顽强地拼搏,使叶萌春和他的企业声名远播。但叶萌春并没有沾沾自喜,他仍在默默无闻地耕耘着,向着更高的目标而不懈努力着。他的努力,一定会焕发出一个又一个艺术的春天。我们期望着……"期待了近两年后,叶萌春的又一个艺术春天便到来了。2001年10月,他用榉木创作的《马球竞技》便在杭州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获得了金奖。这是一件高50多公分、宽60多公分的作品,但见一位唐朝仕女骑着一匹尾部打着结的宝马款款而来,地上放着一个马球。仕女眼睛前视,平静、坚定而含蓄,宝马则刚刚提起左前腿。整个画面结体严谨,人物形神酷肖,做到了动静结合。在中国申奥成功之后,这件有别于动态突出的体育题材作品,很快引起了参展者和评委的关注。他们在作品前久久凝视,频频颔首赞许。

    叶萌春的父亲、中国黄杨木雕界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润周先生在他出生后,便给他取名"萌春",就是萌发艺术的春天、生活的春天的意思。也许是同有一个好名字有关,心态平静,痴爱艺术的叶萌春总是萌发一个又一个的艺术春天。2002年农历正月,家家户户还沉醉在节日的喜庆中,而叶萌春创作的融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和欧派风格的《王子出征》等十几组雕塑便完成了。这组颇具匠心的雕塑完成,为温州"王子花苑"提高了文化品位,使"王子花苑"的身价倍增,并成为温州其他建筑效仿的对象。一段时间,城市建设官员和房地产商找叶萌春的更多了。叶萌春舒心地笑了。这种笑不仅是为揽下一笔又一笔业务而笑,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努力能为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增添一道道新风景而笑。

    更令叶萌春高兴的是2002年的5月份,韩国客人慕名而来到了温州双屿工艺厂,和身为厂长的叶萌春达成了一大笔世界杯纪念品的合同。在世界为世界杯而狂,在中国人为世界杯欢呼的时候,叶萌春躲在车间里挥汗如雨,带着他的工人夜以继日地为世界杯赶制纪念品,并如期运抵韩国港口。

    近年来,中国工艺品市场并不景气,但善于思考、技艺精湛的叶萌春总会以变应变。他不仅开拓黄杨木雕作品的市场,还多次赴国外考察市场,并把重点落到佛像上。同时还将山车(一种日本民俗运动用具)雕花出口到日本,受到了日本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评价。叶萌春又是如何走上艺术殿堂的呢,又是如何创办企业将黄杨木雕、佛像工艺术品推向国内外市场的呢?

    乐清黄杨木雕、东阳木雕和青田石雕被誉为"浙江三雕"而闻名遐迩。我国极具权威的《中国美术全集》如此记载: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材料的雕刻。黄杨木是一种珍贵木材,生长于高山峻岭或悬崖峭壁,生长缓慢,木质坚硬,纹理细密光洁,色调浅黄。年代久远者颜色由浅而变深,色泽沉着文雅。多用于雕镌小件案上雕刻。

    乐清柳川平原龙首桥畔,有一座深黄色的建筑,这里便是颇有影响的乐清黄杨木雕厂(前身为乐清黄杨木雕小组)。1958年隆冬,柳川平原银装素裹,显得特别的空旷、辽阔,在东北的呼啸声中,一个幼小的精灵诞生了,成为黄杨木雕世家的一员。

    在艺术气氛很浓的大家庭里,叶萌春自幼耳濡目染,倍受熏陶,经常静静地站在父母亲的身后痴痴地看着他们创作。

    父亲叶润周先生调至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几年后,叶萌春已与木雕艺术难舍难分。在温州松台小学就读的他利用读书之余,开始跟父亲学习木雕、泥塑、浮雕、石雕。每当父亲看到孩子那痴迷的样子,就偷偷地乐了:这孩子将来在黄杨木雕界准会有出息!春天也有寒流。1967年9月,当他像往常一样高高兴兴地推开父亲的工作室时,他一下子呆了:里面空无一人,就连父亲用的雕刻刀等工具也没有了。从研究所一位好心的老同志那里叶萌春才知道父亲已被作为"反动艺术权威"给抓走了。

    1971年,阴霾散去。叶萌春的父亲从隔离室里走了出来。叶萌春依偎在父亲的怀抱里,听父亲讲起了在隔离室里,如何偷偷搬进泥巴、树枝,如何在窗口的厚纸上撕开小洞,创作《屈原》、《红绸舞》等泥稿的故事……叶萌春听着父亲的叙述,睫毛上的小泪珠在打转,他深深地为父亲的举动感动了,同时更坚定了他一生投身艺术的决心和信心。紧接着,他开始独立创作,他要像奔马一样在艺术的天地里纵横驰骋。他创作了自己喜爱的《奔马》,想不到这第一件作品就得了全市青少年美术一等奖哩!

    叶萌春笑着把这一喜讯告诉了父母,他父母亲的脸上也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孩子,你好好学吧!"父亲深情地对儿子这么说。

    初中毕业时,叶萌春16岁。这一年,他终于走进了街道企业--跃进工艺美术厂。在该厂才干一年,温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家属厂--工艺品实验厂,叶萌春便离开"跃进"厂,在父亲身边继续学艺。在父亲身边,他如鱼得水。他早出晚归,眼看花了,虎口磨痛了,肩膀被凿压肿了也不吭一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技艺日有长进,一批栩栩如生的作品从他的刀笔下创造出来。

    然而,正当他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有关部门下令:传统艺术品不能生产、不能出口!因此,工艺品实验厂不得不更名为工艺品机械实验厂,领导将叶萌春调到了机械车间,形势所迫,叶萌春放下了手中心爱的雕刀,穿上了油衣,站到了刨床前。

    尽管叶萌春兢兢业业搞刨床,带学徒,但时间一长,他心中的失落感便像锥子钻心般难受。他开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是继续搞机械,还是搞艺术?

    思虑再三,他认为自己今后还是适宜在艺术方面求发展。可是当时在厂里搞艺术又有许多限制,怎么办呢?他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了父亲。身为全国黄杨木雕权威的父亲听了儿子的想法后发话了。他说:"从目前来讲搞刨床很吃香,但从长远来讲却不一定,况且你搞刨床一长久,就会荒废了艺术。"父亲的话更坚定了他的决心,他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工艺品机械厂,在家里废寝忘食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

    面对一些异样和不解的目光,叶萌春不作任何解释,他的心里很清楚。他知道自己练好真本领,不怕没有出头的日子!

    机遇往往特别垂青于勤奋好学的人。为了使传统艺术发扬光大,不久国务院发文指出,名艺人要培养有艺术潜力的子女,有关方面在政策上予以倾斜。1978年,叶萌春凭借这股东风正式进入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

    叶萌春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遇,在这新的艺术天地里,他工作学习更加努力刻苦了。石雕、木雕、彩塑,他得心应手;雕人物、雕花果、雕动物,他样样雕得惟妙惟肖。他尤喜雕马,因为马很少跟政治有牵连,他知道父亲雕过一些传统题材被多次扣过帽子,吃了不少苦头。从市场角度看,马是每一个国家人民所喜爱的动物之一,对发展研究所业务有好处;更重要的是,马代表了一种性格,一种奋发向前、敏捷内秀的性格。这正是叶萌春所喜爱的性格。

    期间,他为了创作以马为题材的作品,看了不少徐悲鸿和清油画家郎世宁的作品,在此基础上,他消化吸收,画了又画,改了又改。他首先创作了反映蒙古姑娘奋勇套马飒爽英姿的《套马》,在省内展出后,受到了多方的好评。尔后,他又相继创作了《八骏图》、《唐马》、《万马奔腾》、《双跃》、《双奔》等作品。这些作品突破了传统的雕法,线条奔放流畅,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创作的黄杨木雕《奔腾》,巧妙利用一前一后和高低不同所形成的空间,运用拼雕、浮雕、镂雕等多种技法,把马昂首扬鬃、撒蹄卷风的奔腾之势十分逼真地勾勒出来。其中一马在飞跃之中侧头呼啸,使作品显得跌宕起伏,不同凡响。难怪这件作品送到国外展出时,获得了观众的啧啧称赞,并在后来编入了大型彩色画册《中国绝技》一书中。

    叶萌春在工艺美术研究所时,每年都有构思独特的作品问世,并在全省、全国屡屡获奖。"谦受意满招损"。针对青年人容易滋生骄傲自满的情况,叶萌春取材古文名篇《卖油翁》,将其中内容栩栩如生地用雕塑艺术表达出来,既告诫了别人,又勉励和鞭策了自己,使自己不至于在成绩面前迷失方向,迷失自我……

    1982年,北京西苑饭店张灯结彩,饭店的一大展厅里摆满了木雕作品。全国木雕评比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观摩作品是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研组副组长、评委会主任李德利等专家一件件看过去时,突然,大家都放慢了脚步,关注的目光落在了一件名为《皆大欢喜》的黄杨木雕作品上。

    但见弥勒肩负布袋,双手紧拉口袋前行,一幅"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笑人间可笑之人"的样子。此件作品采取变形夸张的手法,将浮雕、圆雕和刻字等多种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创作者还巧妙地利用黄杨木的木纹年轮,一圈圈的雕在弥勒的双乳头、双膝盖、两颧等圆形高凸处,增添了天然装饰,使整件作品栩栩如生、出神入化。

    在评选会上,这件作品获得了评委们的好评。但当叶萌春无意中得知其中一位名叫李德利的评委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时,便产生了争取到该院学习的念头。

    他通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李教授。他给李教授送上了多年获奖和被评先进的证书、作品照片,提出了想到美院读书的想法,请李教授尽量给予帮忙。

    面对素不相识的一名外地青年不凡的业绩和恳求的目光,李德利教授也深受感动,他说:"你来美院读书完全有条件,只是雕塑系每年进修只有6个名额,且一般只对边远地区。"李教授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名额方面我以后尽量给你争取,但你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绘画、雕刻。"之后,李教授还送上一些书给他。

    机会终于来了。通过李德利教授的努力,一纸通知终于寄到了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通过考试,叶萌春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只差点要振臂高呼了。

    可是当时的体制是除了录取学校同意外,所在单位还要签意见,否则就不成。当创作最多、获奖最多、年纪最轻的他兴致勃勃地拿着录取通知书去找领导时,领导却不同意放,劝萌春再干一年,如果下一年有机会,就放他走。

    年轻的他虽然极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但善良的他也似乎理解这位领导的良苦用心。无奈他婉转地将自己不去深造的原因告诉了李教授。李德利教授听后说:"今年来不了没关系,明年你争取再来……。"他又有了新的希望,他用加倍的努力投身到工作中去,除了完成样品以外,他还和李强、黄明月等人完成了温州大型城市雕塑13.8米高的《鹿城之春》,这件作品以独特的构思和娴熟的技艺赢得国内外有关人士的好评,为研究所赢得了荣誉和经济效益。

    转眼一年过去。叶萌春感到奇怪:李老师说今年争取再给我报名的机会,怎么一直不见通知来呢?

    北京那头李教授也感到纳闷:通知都早已寄去了,怎么不见萌春过来或回信呢?这位伯乐便提笔写信给叶萌春。

    信很快到了萌春的手里,他轻轻撕开封口,又慢慢地将信拉出来展开。李教授在信中问:通知寄出多时,怎么一直不见你来,是否已离开研究所,还是其他原因,速复。

    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样,开始了解情况。原来中央美院的通知和表格被别人截住了,并填上了别人的名字!可是这份已盖公章的表格到北京后,中央美院却根本不接受。

    就这样,叶萌春再次失去了进入艺术最高殿堂的机会。但以后几年他到北京去,总要去看望李教授,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尽管由于人为因素,叶萌春与中央美院失之交臂,但并没有削弱他的自信、勇气和热忱。他信奉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艺术、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1984年,叶萌春和李强、黄明月结伴参加全国雕塑展销会。他们从温州乘船到上海,再从上海乘火车至北京。

    就在这次列车上,因为热心的叶萌春为酣睡中的两位中年人泡了两杯绿茶而使他们从相识到相知到发生业务往来,使叶萌春的人生实现了转折。

    列车上列车员难得有几趟为乘客倒水,当两位中年人醒来时,得知是叶萌春用自己上好茶叶为他们泡了两杯茶时,心存感激的他们便和叶萌春聊了起来,并向叶萌春发出了参观工厂的邀请。原来,这两位中年人,一位叫王百川,是北京首饰公司副经理;一位是北京花丝镶嵌厂设备科科长。王百川的徒弟姚迎春在花丝镶嵌厂任副厂长,他知道老师介绍的客人过来,便忙出来接待。

    他们将叶萌春领到了陈列室。一进入偌大的陈列室,叶萌春简直傻了眼:这里全部是用金银做成的飞禽走兽、亭台楼榭、花木、如意等,一派金碧辉煌。他们请叶萌春提意见,萌春便非常认真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还特别指出了底座造型结构和制作方法存在的问题。同时,叶萌春还根据自己的看法,当场用橡皮泥做了样品,陪同者赞叹不已。

    在该厂同艺术界同仁交换了一些意见后,叶萌春便要与他们握手道别。此时,姚迎春提出要求萌春替他们生产。萌春当时在温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还不敢轻易答应下来,他便说同开工艺作坊的哥哥叶伟琨联系一下再予答复。

    回到家乡,他把这件事跟家里人说了,他大姐和哥哥表示支持。大姐还借给叶萌春600元钱。叶萌春将这600元里里外外包了好几层,严严实实地插入裤腰间的小兜里,登上了去首都的旅程。

    北京厂方的人员见小叶来了,显得非常高兴,便同他订了500元的合同。尔后叶萌春就用赴京用剩的几百元钱去买来树根。他利用工余时间很快将产品做好,并再次到了"祖国的心脏"。

    拉开装满产品的袋子,北京厂方对叶萌春的技艺赞不绝口,但却含蓄的提出了木质较差这个问题。

    为了这个问题,厂里组织业务科、技术科的有关同志召开了会议,商量如何处理这批产品。大家都觉得比较为难,不收吧,叶萌春专程赶来费用比较大,况且雕刻质量很不错;收吧,又怕木质差影响了产品信誉。

    里面的讨论,隐隐约约被就在隔壁的叶萌春听到了。叶萌春犹豫片刻后便推开了会议室的门说:"刚才各位的讨论我都听到了,这批东西给我背回家吧,影响产品的声誉是大事情!"

    看着眼前这位痴心艺术而又如此识大局的青年,厂里开会的同志都深为感动。"总不能让他空手而归吧。"大家一商量,便决定将另一批价值5000元的产品合同订给萌春,签订合同后,厂方又吩咐了叶萌春购料注意的事宜。这批产品运到北京后受到了北京方面的高度评价。这样,厂里的一笔又一笔业务就十分放心地交给了叶萌春,他的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不久,姚迎春等人关心地对叶萌春说:"萌春,底座这些产品层次还比较低,也难以出口,你可以考虑旅游工艺品,北京昆仑饭店、长城饭店我有些熟人;你可以做些黄杨木雕作品进入饭店商场。"在姚迎春等人的帮助下,叶萌春开始在家里开起了家庭作坊,题材有马、老虎、古代仕女及历史名人等。他的作品在商场很畅销,几年下来,叶萌春赚了几万元左右。

    "多个朋友多条路"。民间这句俗语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证。长城饭店商场经理有一天告诉萌春:"照这样搞,还是小打小闹,我有朋友在办北京吉祥工艺品厂,那里牛骨包镶工艺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我给你介绍"。在这位经理的引见下,叶萌春又做起了牛骨包镶和象牙雕工艺品。

    触类旁通,叶萌春制作的工艺品以精湛的技艺,巧妙的构思赢得了吉祥工艺品厂和客商的赞誉。他给北京吉祥工艺品厂增添了不少风光,同时得到了不少的回报。他年轻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过去的种种失意烟消云散……

    良好的信誉和质量保证,使北京吉祥工艺品厂产生了与叶萌春合作进行规模生产的愿望,1984年他们提出投资15万元,其中10万元购置设备,5万元作为流动资金,由叶萌春大批量生产,投资款以货相抵,抵完后北京方全部用现金支付!

    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将北京方的意向同当时任温州市规划局党委书记的岳父说了。岳父对叶萌春痴痴追求艺术很是欣赏,便极力动员叶萌春放下"铁饭碗",去创一番事业。然而一个青年人创一番事业又谈何容易。场地、人员、管理等一个个困难都现实地摆到了他的面前。

    岳父看出叶萌春已下了下海的决心,但心中有许多疑惑,开明的老人家便发话了:"萌春啊,场地你不用愁,我双屿老家有4间瓦房,周围还有空地,可以修整一下作为厂房,资金不够,大家凑一点嘛"。

    在温州罐头厂化验室工作的夫人戴欣对叶萌春的事业十分支持,他深情地说:"阿春,自己创业是条好路子,你办厂,我就停薪留职,我不会雕刻,但可以帮你做擦砂、油漆、包装等辅助工作!"

    面对着岳父和妻子的真情以及父母等的支持,叶萌春心潮澎湃,他同妻子双双办理停薪留职手续后便开始忙得不亦乐乎,把老房子整理得像模像样,并报批了温州市双屿工艺品厂。叶萌春不仅满足了北京吉祥工艺品厂的需求,而且还开辟了其他一些客商,一年下来,叶萌春赚了一些钱。此时,在本地享有盛誉的双屿运输公司因一时资金周转困难,春运时养路费未交。双屿运输公司里的朋友上门向萌春借款。虽然自己手头也很紧张,但叶萌春还是一口应承了下来,借给该公司1万元,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后来叶萌春因业务发展需要,在双屿置新厂房时资金方面遇到了困难,在双屿运输公司工作过的几个朋友得知后,便主动借钱给叶萌春,总共有10万多元,同时像叶萌春当时借给钱一样,不计一分利息!对此,叶萌春深有感触地说:"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做好人其实是为自己做哪!"现在,叶萌春和他们成了"铁哥们",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俨如亲骨肉。

    创业中,叶萌春仍苦苦地追求艺术上的进步,他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能因为办厂而疏远了艺术!他的这种告诫看似很平常,其实却有很深的内涵。因为在许多人看来,商品化和艺术性是格格不入的,是两个不能融合的东西,只要能赚钱,商品化的东西凑合一下就行了,不必那么认真。

    然而,叶萌春却有更深的理解。他认为商品化和艺术化并不是"水火不容",如果在商品化的产品里融入更多的艺术性,商品化的东西不是更有价值了吗?基于这种认识,叶萌春厂里生产的产品在许多地方因"一枝独秀",深受人们的喜爱,即使比同类的商品价格要高一些。

    办厂期间,叶萌春在应付日常事务的同时,经常抽出时间搞艺术创作,一批批深受工艺界好评的作品纷纷问世。

    一次,叶萌春去温州解放电影院看上海歌舞团表演,看着精湛的舞蹈,叶萌春突然萌生灵感:人高兴起来会舞,那马高兴起来也可以舞嘛。走出电影院的次日,叶萌春便跑到郊区牧场,他看到了两匹一上一下嬉戏的马,那滚动的线条,成了极为和谐极为优美的图画。那次,他在牧场整整呆了一天,画了不少的画稿。几天之后,一件名为《马舞》的作品,便以其新颖的创意、娴熟的刀法而呈现在人们的面前。1991年2月,这件作品参加了浙江省工艺美术名家精品展,在200多件名家大作中,脱颖而出,夺了惟一最高的创作奖,后来还在全国获得了大奖呢!

    不久,叶萌春得到消息,浙江省内闻名的温州普明寺要造一座大佛像,但还没有人接手。做还是不做呢?叶萌春认为自己有能力接手。接手后,他在父亲的帮助下,调动公司技术力量,通过近一年的努力,一尊高达48米浙南最大的立式大佛像《观音》问世了,看着这尊千手千眼充满慈爱祥和的观音,国内外的游客和艺术家赞叹不已。中央电视台和许多国内新闻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一时间叶萌春又成了新闻人物。

    1994年10月,对于叶萌春来说,是一个十分荣耀的日子,那次,他不仅参加了在伊斯兰堡举行了首届伊斯兰国际民间艺术节,而且还作为伊斯兰艺术家之外的惟一艺术家坐到了主席台上,巴基斯坦总统还以最高的礼遇为他戴上了民族饰品。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后,他还和各国艺术家一起进行现场表演。精湛的黄杨木雕艺术,深深的吸引了各国的代表。与此同时,他的作品《弥勒》还被中国代表团作为国礼赠送给主办国。

    星换斗移,春秋代序。不知不觉间,叶萌春的业务越做越大。同时,《变形钟馗》、《伏虎女郎》、《友谊之花》、《宝船》、《天王》等一件件作品也相继问世。日本、印度、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纷至沓来,双屿工艺厂成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特别是他的城市雕塑和佛像艺术,更是颇受青睐,好评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