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丽奴学园ere:揭秘《山海经》_第2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12:03

『学术中国』[人文社会]揭秘《山海经》

访问数:43445  回复数:458
首页12345下一页末页共5页 直接到
101#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1 21:33:00  二、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春秋时代的乱世,据司马迁统计,在那个时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至于诸侯奔走,不能保有其国者,则不可胜数。那时的各国政治,怎样才能安定,是一大问题。《论语·颜渊》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当时,鲁国政权掌于三桓之家。齐国则由陈氏执政,陈僖子施惠于民,培养自己的势力,对齐君构成威协,齐景公虽知陈氏的企图,但无法制止,因此向孔子问政。依《礼记·礼运》所解五伦十义,君义为仁,臣义为忠,父义为慈,子义为孝,即是君要做仁君,臣要做忠臣,父要做慈父,子要做孝子,推而至于夫妇兄弟朋友,也各有其道,此即五种人伦之教。治理乱世,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如照孔子的办法实行,是否有效,这是现代人难免的质疑。孔子的君臣父子之说,虽然不见用于当时的各国君臣,却被广泛应用于后世君主时代维系政权统治。
  
  
  
   《礼记·效特性》载:“万物本乎于天,人本乎于祖,郊之祭也,本反始也”。《礼记·乐记》载:“礼者,天地之序也”。自孔子之后,人们对于礼的本质的理解,基本上定位于礼是为了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荀子云:“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又云:“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礼记》云:“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韩非子云:“礼者……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董仲舒云: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白虎通德论》云:礼所以“序上下、正人道也。”礼成了因人而异的行为规范。《左传·庄公十八年》载:“名位不同,礼亦异数”。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八佾舞是天子的礼,卿大夫只许使用四佾,鲁季氏以卿行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孔子认为非礼,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所谓“礼达而分定”,“礼不下庶人”,庶人无庙祭。历代冠、婚、丧、祭、乡饮等礼,都是按照当事人的爵位、品级、有官、无官等身份而制定,所用衣饰器物以及仪式都有繁琐的规定,不能僭用。家族中父子、夫妇、兄弟之礼各不相同。夜晚为父母安放枕席,早晨向父母问安,出门必面告,回来必面告,不住在室的西南角(尊者所居),不坐在席的中央,不走正中的道路,不立在门的中央,不蓄私财,是人子之礼。《礼记·曲礼上》载:“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儒家认为,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反之,“礼不行则上下昏”,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因此孔子说:“为国以礼”。又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云:“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
  
  
  
   《庄子·天运》载:“泉涸,鱼相处于路,相嘘以息、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泉水干枯了,鱼儿们都显露在陆地上,相互嘘气、相互吐口水,以保持身体湿润。这怎么及得上在江河湖海中相互忘记,逍遥自在呢?庄子批评儒家说“有亲,非仁也”。魏晋“竹林七贤”领袖人物嵇康,“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鲁迅《狂人日记》载:“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礼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中国文化史上,始终存在反礼教的希音绝响。
   
 
  • HI-TEC(海泰客) 英国第一户外品牌 防水、超轻、高科技
  • 西南国际珠宝城 赏精品翡翠 抢精美钻石
更多品牌专区>> 102#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1 21:34:00  三、再说帝鸿
  
  
  
   “慎终追远”这一概念,与孝道有关,与礼仪有关,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脉络的孝道与礼仪文化的核心内容。然而,如果不了解帝鸿,不了解帝鸿一生的所作所为,不了解帝鸿对中国文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就很难准确理解“慎终追远”的真实含义。
  
  
  
   我们讲,《易经》中艮宫的8个卦,记载的都是帝鸿的史事,足够丰富。但是《易经》中记载的帝鸿的史事还并不完整,帝鸿对于鸿雁的观察,不止于静态观察,还有动态部分。大雁在山野间觅食、嬉戏、夜宿、受孕、哺乳、做远途飞行准备等静态活动,在艮宫八卦中分别有细致甚至是细节性的观察纪录,大雁在天空飞行时的动态观察纪录部分在哪里?应该说就在“慎终追远”这句话上。上面我们列举了古今学者对“慎终追远”的认识与解释,他们的解释对吗?汉代的孔安国为什么把这句话的注解与人的死亡与祭祀祭联系起来?中间1000多年经过朱熹到钱穆,依然维持这种认识,把“慎终”解释为人死之时活者丧尽其哀,把“追远”解释为后人对逝者的追祭,这样解释准确吗?到了南怀瑾为什么否定掉了其中的孝道内容?我们说,像帝鸿那样,抬起头来,抬头仰望天空吧,看看天上远飞的雁阵,我们或许可以得到“慎终追远”唯一正确的解释!头雁在前面艰难地推动气流,它甚至顾不上鸣叫,有另外专职管理飞行中的雁阵的大雁嘎嘎地鸣叫着:大家跟上队伍啊,不要掉队啊,特别是飞在后面的大雁更要谨慎啊,如果你成为失群的孤雁,后果会不堪设想,或许将成为其他凶禽的美餐,或许将永远在异乡飘泊,将永远回不到千里之外的家园!“慎终追远”,不可不慎!
  
  
  
   人类也在远行,生命也在远行,我们这个中华民族也在远行。大雁的飞行轨迹是平面上的数千公里,中华民族的远行轨迹是立体上的千年万年。中华民族的那几个“领头雁”——伏羲、神农、黄帝他们远远地走在前面,是远;我们是后者、是终,三皇五帝之后一代一代出生在这世上的中华儿女是终。我们前面有过落伍者吗?有过失群者吗?有人独自去飘泊吗?有人群飘泊到远方吗?有被敌人消灭掉的人们吗?我们此时的这一代人,要做落伍者、失群者、飘泊者,要成为凶恶敌人的美餐吗?我们常说,世界上有过四大文明古国,如今已经只剩下一个中国,使我们能够以此引为自豪和骄傲的,不正是因为有“慎终追远”这种坚韧而巨大的文化力量吗?!“慎终追远”,不可不慎!
  
  
  
   然而,在我们的文化史上,早已经没有帝鸿这个人物。仅仅在人们认为是荒诞不经的《山海经》这部著作中,还有几句类似“妖怪”的纪录;仅仅在民间善男信女的口头上,寺庙一旁的残垣断壁中,还偶尔有一位“鸿钧老祖”。老百姓无知,不懂得帝鸿与帝均原本是两个人,是上古时期祭祀时合祀的两位先祖,而把两位先祖当作了一个人。而我们的学者呢?古代的学者、当代的学者,有谁知道“慎终追远”出自帝鸿对于鸿雁的观察?出自帝鸿将禽类的生存方式演化为人类的生存方法?演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易道?没有!没有人知道了!说出“慎终追远”这句话的曾子,自己也不知道。他果果知道,就不会有后面“民德归厚矣”这句本来不大相干的话。在场的孔子不知道。他如果知道,教师怎么会不纠正学生的错误呢?孔安国、朱熹不知道。孔安国还不错,竟然知道“慎终追远”与孝道、葬礼有关系,但他们已经是“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地脱离了方法,解释到精神层面上去了。四书五经,世世代代都有解经注经的人,似乎每一代人都十分踊跃,今人依然。钱穆的“新解”,什么人与人之间隐藏有利害,人与鬼之间不存在利害,已经是在搞笑。南怀瑾更是“拿孝道来讲,牵强附会。‘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把“慎终追远”扯到因果说上去,荒唐的很。
  
  
  
   “慎终追远”,我们是不是早已经做不到了?103#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1 21:35:00  
   作者:mutoren 回复日期:2009-2-6 16:36:00
  
    真的不错,楼主努力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鼓励!!
  104#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1 21:36:00  作者:小风拉 回复日期:2009-2-6 19:05:00
  
    顶一下
  ————————————————————————
  谢谢帮顶!!谢谢!!
  105#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1 21:38:00  作者:qiuwei09 回复日期:2009-2-6 23:00:00
  
    看得很辛苦,记号一个,得闲再看。
  ————————————————————
  写得也辛苦。
  106#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1 21:40:00  作者:yjppig3 回复日期:2009-2-9 13:08:00
  
    《山海经》实在看不下去,太多字不认识了,哈哈哈,只好看看镜花缘
  ————————————————————
  
  读《山海经》应该是边想边看。107#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1 21:41:00  作者:khxblangcn 回复日期:2009-2-10 13:41:00
  
    记号,辛苦
  ————————————————
  谢谢!!
  108#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1 21:42:00  作者:荒漠公路 回复日期:2009-2-15 12:39:00
  
    极好
  ——————————————————
  谢谢夸奖!!
  109#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1 21:47:00  作者:ruo619 回复日期:2009-2-17 18:08:00
  
    拜读了,个人心得:周易本是极高深的智慧切以占卜的形式表现出来,后来失传不理解的太多就变为迷信。连山易和归藏易,周易本就是一个整体,连山易和归藏易我认为是用来限制周易预测的范围,使得准确率提高,因为占卜是和地理及占卜人个人的发展是有关系的,故三易为一整体。至于你说的《山海经》确实是《连山易》,《大荒经》确实是《归藏易】很有可能,还希望能再核实。
  ——————————————————————
  1、连山易和归藏易,周易本就是一个整体——同意!
  2、连山易和归藏易我认为是用来限制周易预测的范围,使得准确率提高——不理解“限制”的说法指什么?
  2、因为占卜是和地理及占卜人个人的发展是有关系的——周易的应运,离不开地理。这或许就是《山海经》所显示的地理特征。
  3、至于你说的《山海经》确实是《连山易》,《大荒经》确实是《归藏易】很有可能,还希望能再核实——好的,我会继续努力!!
  
  110#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1 21:51:00  作者:huhe1993 回复日期:2009-2-20 11:15:00
  
    楼主加油,以前也曾假装斯文去看看《山海经》,但把它作为地理书籍来看,怎么都不明白。今天看楼主的文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山海经》一当成文化来看,确实柳暗花明。
  
  ——————————————————————
  huhe1993老师说的讨好了!
  把《山海经》作为地理书籍来看,应该属于对《山海经》平面考证;
  把《山海经》作为文化史来看,可以说是对《山海经》的纵深探讨。
  
  不过,我不同意不《山海经》说成世界地理的无边际的忽悠。111#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1 22:26:00  这个帖子,大约已经有了10万字,已经算是做成了一个系列。惭愧,了解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早网络上的帖子,大都是有头无尾。我自己也希望能够把这个系列帖子写完,不至于有“远”无“终”。
  
  这不是论文。是随笔,一个系列随笔。起初曾经打算把名字叫作《鸟迹》,因此,基本上是用了文学创作手法,不是论文手法。我不懂论文,甚至不懂得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即便在读作家班期间,代人写十余篇论文,也是文学理论方面的游戏性质的忽悠教授们的东西。
  
  因此,写这个帖子,用的是思考方式、分析方式,不是论证方式。所谈话题,既试图说出文化真相,说出文化的真实,说出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同时又基本上都是找不出历史证据的。我们的史书上、文化典籍上,没有人说出过这些,没有人这样说过,也就没有多少可以用作引证的证据。
  
  因此,这个系列话题,是思想结果,仅仅具有思考上的合理性。像一些朋友们所说,“分析得不错”,是分析上的合理性。不是论证结果。112#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1 22:39:00  我是也时常看一些能够看到的文化方面的知识阶层教授、学者们的论文。他们的方法是引经据典的,一个观点,可以找出很多历史上文化大家的、文化典籍上的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正确,是不是一个观点给出十家、二十家、三十家古人的证明材料就可以说这个观点的成立呢?我看不是。如果一个观点所引征的古代证明材料也全是错误的、荒谬的,所证明的论点会是正确的吗?当然不会!再多的荒谬的论据所证明的也只能是荒谬的论点,不会因为论据充足所证明的就会是真理。113#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1 22:45:00  不要因为“古人都这么讲”,就是正确的。如果古人都这么讲就是正确的,那么中国文化也就不会有失落的说法、失败的结局、厄运的不断发生现象。114#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1 22:46:00  我试图说出文化的真实。115#作者:wangchenhua  回复日期:2009-2-22 9:24:00  强顶116#作者:夜夜七夕  回复日期:2009-2-22 9:55:00  原来文学可以这样写!佩服!117#作者:宇宙老大  回复日期:2009-2-22 11:48:00  文盲来报道学习118#作者:abc619  回复日期:2009-2-25 2:14:00  简而易懂OK119#作者:gogolyhlyh  回复日期:2009-2-25 18:41:00  学习了。不过山海经确实是一部很深奥的书,读不懂。120#作者:ruo619  回复日期:2009-3-3 0:04:00  2、连山易和归藏易我认为是用来限制周易预测的范围,使得准确率提高——不理解“限制”的说法指什么?
  限制就是数学证明题中给出的限制条件,以为人的行为思想会受到周围地理人文的影响,进而影响以后人的行为抉择乃至命运。而这些地理环境人文社会,每个人从周围吸收的天地灵气精华都是不一样的,故连山易和归藏易说明的是用来限制周易预测范围的,使得具体到每个人的时候准确率会提高。121#作者:ruo619  回复日期:2009-3-3 0:39:00  连山与归藏都是古人眼中的世界观,不紧包含这现实的地理还有他们的思维方式及认识程度等等,紧紧要研究通透古今的变化,通晓古人易理已属非凡,而楼主尽有演易之大志,可喜可贺!!!122#作者:ruo619  回复日期:2009-3-3 0:44:00  连山易和归藏易不紧包含地理环境变迁还包含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程度以及古今文化异同,单单要通晓古易经已属非凡,楼主仍有演易之志,可喜可贺!123#作者:jxchuzhuz5  回复日期:2009-3-5 21:37:00  有见解,顶你一下124#作者:jxchuzhuz5  回复日期:2009-3-5 21:42:00  你对古文的研究很有深度,为什么不转向中医?我觉得中医如果能得到更多的像你这样的人的研究,必定能发扬光大,对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有帮助,至少能让更多的穷人得到帮助。125#作者:ruo619  回复日期:2009-3-6 0:01:00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是孔子弟子曾子讲的。孔安国对这句话的注解是:“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朱熹《论语集注》基本上沿用这一注解而稍作发挥:“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慎终追远”这句话,古人的基本解释是对死去之人的丧礼要“尽其礼”,对祖先的祭祀要“尽其诚”,这样民德就可以归于淳朴善良了。 我只认同孔安国的说法,他的说法是正确的,后人包括朱熹的注释 都有问题。慎终追远是帝鸿有大雁的生活习性而总结的心得,要理解这个词语要由大雁说起。慎终追远本意是要谨慎啊千万不要掉队,终有终止的意思,意思说千万不要掉队,要追寻先人的轨迹走下去。这引申到人类,就是 千万不要堕落掉队,要追随先贤的步伐前进。至于孔安国的解释,我认为是很正确且中肯的。:“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丧尽其哀因为先人逝世他掉队了,不能在跟随领头雁即圣贤的脚步前进,故是很悲哀沉痛的事情。祭尽其敬,因为我们是踏着先人的脚步前进的,作为后来人,要追随先人圣贤的脚步进步,这是对智慧,对人生对生命的追求和执着,就想大雁南飞,对逝去的先人对掉队的大雁要充满敬意。这是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这怎么能是朱熹用礼和德二字就完全说清楚的呢? 如果百姓都有大雁的精神,执着的追随先贤的脚步,民德怎么能不归厚呢?126#作者:ruo619  回复日期:2009-3-6 0:05:00  大雁掉队的悲鸣,可谓丧尽其哀,向前寻找大队的迫切,可谓尽其诚心,雁犹如此,人何以堪?127#作者:千年之境  回复日期:2009-3-6 17:31:00  学习了啊,先顶下,得闲慢慢研究研究128#作者:BJ五棵松  回复日期:2009-3-7 18:08:00  
  
  前段时间逛书店,看见一本豪华版的翻译《山海经》为现代文,呵呵,太贵了,但还是心痒痒
  
  129#作者:罗斯钉  回复日期:2009-3-8 13:52:00  记号~~~~~~~~~
  
  慢慢学习130#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3-9 2:33:00  揭秘《山海经》
  
  ◎【19】
  
  云台山是礼仪文化发祥地(3)
  
  
   一、再说“慎终追远”
  
   1、华夏道统的有远无终
  
   《周礼•春官》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贾公彦《周礼注疏》、阮元刻《十三经注疏》并载:“周以十一月为正,天统,故以乾为首;殷以十二月为正,地统,故以坤为首;夏以十三月为正,人统,人无为卦首之理,艮渐正月,故以艮为首。” 自此,有了《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易”说法之后,又进一步有了更为详细的《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卦,《归藏易》以坤卦为首卦,《周易》以乾卦为首卦的认识。《汉书•艺文志》载:“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从上古太昊伏羲画卦算起,易经经历三次推演。太昊伏羲、女娲、神农一次,是完成易经八卦初创与《连山易》阶段;少昊玄嚣、帝鸿、先商王亥一次,是完成《归藏易》阶段;文王、周公至春秋孔子作《易传》一次,是完成《周易》阶段。有趣味的是每一次都有先后三人来完成。《礼记•礼运》载:“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夏殷治平之道,皆本诸易。孔子之杞之宋,得到夏时(《夏小正》)与坤乾(《归藏易》)。《系辞》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冶,盖取诸乾坤。”这里不应是“乾坤”,而应该是“坤乾”。凡是谈论商代以前文化,要记住这个“坤乾”不可以颠倒成“乾坤”。凡是三代治平之道用夏时与坤乾,实际上就是承袭黄帝一系少昊、帝鸿、重“观鸟兽之迹与地之宜”的演易道统。
  
   孔子生於春秋时期,我们一定要记住,这是一个道统衰落时期,是道统早已经完全失传时期,孔子就屡屡有“天将丧斯文”之感叹,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图”之感叹,有“礼崩乐坏”之感叹。我们应该对“百家争鸣”时代的“百家争鸣”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当时学术界、思想界会有诸子百家之多?难道不正是互不服气、互不认同、争执不下的思想混乱场景吗?难道道统可以一家说一个样子吗?我们不怀疑孔子敏以求之,旁搜远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以传承道统为己任的高尚精神与求索实践,但我们应该分辨,在道统失传之后,在易道的天道文化时期,孔子这个大器所接受到的,不出天道文化内容。孔子之宋所得到的“坤乾”,不会是真正的《归藏易》,孔子如果得到的是真正的《归藏易》,是真正的《坤乾》,就不会在《易传》中写出那种《周易》的伪卦序。《易经》为书,从伏羲至孔子约五千年,三次推演,各个不同文化时期对应自身的易道,各有其相对应的不同的首卦的同时,也各有其相对应的不同的尾卦。上古伏羲、女娲、神农山林时期,伏羲易即《连山易》,以山南海北即艮南兑北定八卦首尾;黄帝、少昊、帝鸿时代,打破混沌,完备历法,工商并兴,书契、建筑、兵器等蓬勃发展,将易道推演至《归藏易》,以地南天北即坤南乾北定八卦首尾;文王、周公时代之《周易》,注重天命兴替,君臣礼仪,以天南地北即乾南坤北定八卦首尾。孔子作《易传》,传承周公天命伦理思想,但所载八卦卦序,不是《连山易》、《归藏易》卦序,也不是《周易》应有的乾卦为首卦、坤卦为尾卦卦序,而是一种对应於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自然顺序的卦序。易经的基本规律是阴阳对待,不可以打破。凡是不符合阴阳对待的卦序,都是错误卦序。《易传》卦序开始处就将乾坤并列,并非对待,属于易经旁支,非易道正统。
  
   知道三易首卦,为易经文化开出了大知识;不知道三易尾卦,造成中华民族伏羲、神农、黄帝一脉华夏文化的有远无终,造成道统失落与旁流。
  131#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3-9 2:35:00  2、儒家文化的有终无远
  
   《论语•述而》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集注》中的解释是:“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孔子一贯主张“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孔子固然也谈及“天”、“天命”,但所指或自然义理,或道德层面。对于民众的鬼神信仰,孔子也仅仅视之为一种教化手段,令“百众以畏,万民以服”。所以他认为在祭祀仪式上也应持虔诚恭敬态度。《礼记•檀弓》载:“惟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耳,岂知神之所飨。”《中庸》载:“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郭沫若云:“他(孔子)肯定祭祀是求的祭祀者的心理的满足,并不是认定被祭祀者的鬼神之真正的存在。”
  
   孔子不信鬼神,使得问题非常严重,严重到掐断了商代之前上古华夏文化传统,成为“慎终追远”链条上一次严重的脱链现象。孔子生存的年代,殷商文化已基本消亡,他看不到商文化,只看到周文化,孔子曾无法掩饰地对西周文化大加赞美:“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是一个不谈鬼神与灵魂存在的极其理性的人,孔子用他顽固的理性,切断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原脉,由此造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宗教缺位这一大漏洞。我们今天已经有大量出土文物确凿证明殷商文化、夏文化基本上是宗教性质的鬼神文化。由神农氏至商代,中国上古鬼神文化的实质是祖先文化,灵魂信仰本来属于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人之所以为人,人从哪里来,会有什么质量,成龙还是成凤,中国上古文化试图把做人的问题、人的质量问题解决在人的出生之前,把人种优劣、智慧高低、人性善恶甚至福禄厚薄,都解决在一个人出生之前,而不是寄托於当一个人出生之后,不是寄托於人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的道德修养、心性修持或束缚。这是中国原生文化中关于灵魂信仰的不同于后世世界上任何其他宗教的独有特色。西周王朝初期是一个文化裂变阶段,商周过渡之际,中华文化产生了易经史演易意义上的“天翻地覆”、“乾坤挪移”、“尊卑倒置”巨变,天取代大地的地位,成为至高无上的主宰,商代宗社之中的先祖鬼神灵魂排列仪轨被周公应用为庙堂朝臣列班仪轨,化人为鬼神,化人世为鬼域。司马迁说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真正的灭族灭国行为,是在西周实行圈地分封制之时。周朝末期,孔子经过一番对西周文化重构、重释,形成自己一套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成为后世时间上延绵达两千年之久的占据统治地位的天命主流意识形态。孔子以其个人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后来中华两千年文化走势。
  
   梁漱溟认为“不以宗教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端赖孔子而开之”,我们今天把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视为宗教文明,认为中华文明不属于宗教文明。认为西方人创造了宗教,西方人发动宗教战争,西方人往往以圣战之名进行征服。忽略了商王朝的开创者商汤的灭夏战争,打的就是宗教性质的道统旗号,夏王朝创立者启对有易部落的战争,打的也是宗教性质的道统旗号,商代以前中国人发动战争,全都是以宗教道统的名义。西方现代文化在某一种意义上,是在不断地唤醒我们对于自己文化的深层记忆。中华文明中从来就不缺乏严格的宗教。不信神,置鬼神于不顾,把鬼神、灵魂问题搁置起来,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因孔子圣人一人好恶所造成。孔子推重西周天命文化,以“吾从周”态度延续与完善了周代天命文化。在孔子认为,神明既然不存在于经验世界之中,就如同对待人死亡后的灵魂一样,去叙述它就没有意义。对于未知和超验的事物,比如鬼神,比如人的灵魂,孔子一概是“敬而远之”。孔子的极度重视祭祀礼仪,重视对先祖的祭祀仪式,重视“礼”,重视“孝”,生前孝敬父母,死后守孝三年,儒家祭祀祖先的到礼仪为止行为,恰恰有如孔子这个人伸出手,在生命的来处,掐断新生婴儿的脐带一样,掐断了华夏文化命脉的源头。儒家礼仪,形成中国文化的有终无远。易经道统的有远无终,与儒家文化的有终无远,造成华夏文化有远有终的一种错位连接与假象连接。
  
  132#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3-9 2:36:00  二、长子帅师 弟子舆尸
  
   帝鸿对中国文化有三大贡献:一、帝鸿是华夏礼仪创始人;二、帝鸿是中国孝道文化中的土葬风俗创始人;三、帝鸿是宅居创始人。
  
   《易经•渐》一卦讲到丧葬陵墓,也讲到“其羽可用为仪吉”的礼仪。《易经•师》一卦也讲到礼仪,讲到礼仪中的“凶礼”即兵礼。“六三:师或舆尸,凶。”“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其中“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讲的就是礼仪上的错乱。爻辞中的“尸”,就是《山海经》中所讲的“尸”。《史记》载:“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修文王业。九年冬,东观兵盟津。为文王木主,载以居中军。”讲武王伐纣,是为文王报仇雪恨,为文王制作一个木质雕像,称作“木主”,用大车(舆)拉着去到战场上,这是上古时期发动战争的遗存。当然,黄帝以前只有“尸”的叫法,没有“木主”的叫法。黄帝文化时期,人与人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任何人没有惩戒其他人的权力,也没有周武王那样以私人恩怨发动战争的权力。凡欲惩戒他人,凡发动战争,须是“替先祖行道”,地尊天卑观念下,不存在“替天行道”;须是用舆载尸,以尸的名份去惩戒祸乱易道的人或部族。战争中应该是“长子舆尸,弟子帅师”,即长子要负责大车上拉载的尸,弟子去冲锋陷阵,这才符合礼仪。否则,由长子去冲锋陷阵,由弟子来守护尸,是礼仪上的错乱。“师或舆尸,凶”的意思是讲,要么部队有凶灾,要么大车上所载的尸有凶灾。《师》卦之礼,或许也来自大雁远行中遇敌时的举动。然而,从古至今,几乎没有人从礼仪的角度上去解释过易经中的《师》卦!往往是解释为“战争失败了,大车上载满了尸体”;往往解释为“长子负责率领军队,仗打败了,弟子负责收拾牺牲在战场上的尸体”。在自有儒家以来就如此解经,如此解释华夏民族的圣经《易经》的传统下,我不敢相信华夏民族还依然存在有文化根脉。
  
   《易经》中讲礼仪的,还有天泽履卦。“象曰:履,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慎终追远”与孝道有关,与礼仪有关,这远远不够,它需要有“安民志”、“视履考祥”的具体功能。《易传》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礼记•礼运》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神农《连山易》文化时期,人死则为尸式,“不封不树”。到了黄帝《归藏易》文化时期,人们走下山林,亲近大地厚土,有了生命来自山川,一切归藏於泥土的理念,始有把先人作为种子埋葬的墓葬,以及活着的人们的宅居方法等。“归藏易”这个名字中的“归藏”,也是“人死归葬”的意思,“藏”字又是对中国特有地理风水文化基本要求“藏风聚气”的高度概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土葬习俗,是黄帝文化时期的产物,由帝鸿所发明,由帝鸿仿照鸿雁远行时的有序雁阵,将死去的先人有序而葬,一代一代,或葬为“人”字,或葬为“一”字,以达慎终追远目的。帝鸿或许还设计有“鸿图”,作为人们大兴土木时的阴宅葬制和阳宅规制。“大展鸿图”一词或许由此而来。或许我们后世的《河图》原不叫《河图》,而是指帝鸿之“鸿图”。后人讲慎终追远,先人已逝,相隔数代、数十代甚至相隔千百代,怎么样慎终追远?怎么样与遥远的先祖先圣保持一致?只有帝鸿所创制的把逝者的尸骨仿照鸿雁飞行时的秩序安葬为坟丘,把先祖的尸骨作为会重新发芽的种子的“仁”,祭之以礼,奉献以义,才是具体、真实而有效的慎终追远法式与“视履考祥”保障。我们讲不要把黄帝文化仅仅做成一种不可实证的精神寄托,它应该有具体内容。什么是黄帝文化,这就是黄帝文化。黄帝文化存在于世代相传的民俗之中。帝鸿当年是将鸿雁生存秩序用于墓葬方法,不是用于活着的人群,不是用于人间社会秩序。帝鸿把礼仪用于墓葬方法保障慎终追远,后世周公、孔子把礼仪用于社会治理,保障的是君王统治秩序。慎终追远讲的是后人要与先祖先圣保持一致,不是讲活着的人要与在位的君王保持一致。后世儒家的人伦礼仪的基本特征是横向式联系,是在活人与活人之间建立联系。要与先祖之间做到慎终追远,这种儒家横向式礼仪是做不到的。
  
   当雁阵在天空排成人字,那是大雁朝向目的地远行时的有利组合;当雁阵在天空排成一字,那是大雁需要更换头雁时的组合。或许就是写在天空的那一个人字,给了帝鸿某一种深层启示。
  
  133#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3-9 2:39:00  有些忙,回头回复以上各位!134#作者:ruo619  回复日期:2009-3-9 17:02:00  后人讲慎终追远,先人已逝,相隔数代、数十代甚至相隔千百代,怎么样慎终追远?怎么样与遥远的先祖先圣保持一致?只有帝鸿所创制的把逝者的尸骨仿照鸿雁飞行时的秩序安葬为坟丘,把先祖的尸骨作为会重新发芽的种子的“仁”,祭之以礼,奉献以义,才是具体、真实而有效的慎终追远法式与“视履考祥”保障
  呵呵,你现在做的工作是什么?孔子也讲克己复礼。山川变迁,冰雪消融,社会变更,人情冷暖,一切都变了,可是人的思想究竟变了多少?我们还不是追寻着先贤的脚步在前进,孔子的思想不是还在发光?先贤就是通过记录,包括河图洛书百家经典,甚至还有很多类似佛教的口头传诵。数万代后,我们依然踏寻着先贤的脚步前进,依然实践着他们的思想,累世而学,进而进步,这就是中华民族进步的阶梯,这就是中华民族屹立的不竭动力,这也是人类历程的源泉所在!他们的思想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想黑暗中的火把,指引着我们找到最终的归宿!135#作者:ruo619  回复日期:2009-3-9 17:04:00  你现在做的工作不是努力渴求与先贤保持一直?这难道不属于一种形势的慎终追远?精神不灭!136#作者:ruo619  回复日期:2009-3-9 17:09:00  薪火传承,更多的传承是我们的精神吧?起因时间历史的长短就不逝去呢?那你说传承的是什么?难道传承的仅仅是生命?137#作者:凯华  回复日期:2009-3-19 22:17:00  有些忙,回头回复以上各位!
  ----------------------
  忙过了没有?138#作者:只会弯弓射雕  回复日期:2009-3-21 21:33:00  强.顶139#作者:寻秋者  回复日期:2009-3-27 22:42:00  先生如何看“未学易,先明筮”?“筮法和易象相辅弼”?“射物”?“动象”?140#作者:两世凌灰  回复日期:2009-4-14 19:45:00  我想问问楼主你所说的这些证据何在?山海经太难看懂了…如果楼主能看得懂,在下佩服,吾只知此书讲述的文化将要追溯到好早以前的历史,我对此书倒挺赶兴趣,可惜未能看懂,若是楼主能看懂,不妨翻译出来给大家看看?书中文化博大精深,我深信书中鬼怪存在过…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141#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5-2 12:18:00  春节期间写的稿子用完了,又得开始写稿了!142#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5-2 12:22:00  揭秘《山海经》【20】 云台山是礼仪文化发祥地(4)
  
  
   一、干支本义
  
   殷墟出土资料证明,商代已经有完整的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的干支符号。实际上早在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少昊时期,就开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从那时起,干支与易经就已经成为一体的东西。而在今天,无论是作为中医的基础知识研究干支,还是研究干支与易经的关系,最方便、资料最为充足的,却往往见于迷信活动的八字算命技艺。
  
   遗憾的是,自唐代有八字算命以来,对于八字基础的干支解释上,从开始就是错的,这可能属于创造八字预测这门技艺时就未能够避免的八字本身的先天缺陷。我们在《云台山是历法文化诞生地》一文中,曾经列出最为传统的几乎是古今任何史书以及八字著作家都“一以贯之”的对干支的解释。为了阅读方便,我们在这里再次列出《史记》、《汉书》中记载的干支含义: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这类解释,实在是简单想象、猜测的产物。我们再看看中医典籍中记载的“十天干与人体对应关系”:
  
    天干配属身体:甲为头,乙为肩,丙为额,丁为齿舌,戊己为鼻面,庚为筋,辛为胸,壬为胫,癸为足。
    
   天干配属脏腑: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这样的中医传统,我们实在是不敢保护的。在物体,传统常常将干支比作树木的树干与树枝,在人体,更是指手为足,把心脏不放到心脏上,把肾脏按放到肝脏上,实在混乱。八字的老祖宗,八字的创始人,李虚中、僧一行、桑道茂乃至后来形成八字经典的徐子平,如果连这些最为基本的作为八字学说基础支撑的知识都搞错,八字又怎么会不是迷信?又怎么会不成为害人的东西?在我认为,不要说是唐代以后产生的学问,大体说来,中国汉代以后形成的文化,都做不得经典。干支,早在夏商时期即已经是成熟的知识,是易经中所讲的上古圣人“仰观俯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智慧结晶。干支出自对鸟类的观察,对一年四季中鸿雁躯干变化以及迁徙习性的观察。“干”指“躯干”,“支”指“两翼”,这是干支本义。干支的“支”,不是与树木的树干树枝的枝相通,而是与这个“翅膀”的“翅”相通。易经中讲“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人们历来把“远取诸物”发挥得很好,很充分,做到了万物类象。对于“近取诸身”的“诸身”,人们几乎从来不曾离开人体去思考,不知道“近取诸身”除了人的身体,还要包括鸟类的身体、鸿雁的身体。
  
   躯干为干,两翼为支,这就有了一个界定:不要把十天干放到人体的躯体以外部分去对应,也不要在人的躯干上去对应十二支。我们来看看黄帝文化中帝鸿时期通过观察鸿雁得出的十干对应人体躯干:
  
   甲,人体头部。甲字上部的“田”字,在甲骨文中为圆形物体,类似与鸟类的头部与人的头部的圆形态;下面伸出的一竖是头部的支撑。比如我们平时画一个人头,往往画出一部分脖子。
    乙,人体的脖子。乙字字型更像是鸟类弯曲的脖子形状。
    丙,人体两肩部位。
    丁,人体乳房部位。
    戊,人体心脏上端部位。
    己,人体心脏下部。
    庚,人体胃部。
    辛,人体脐部,腰部。
    壬,人体受孕部位、肾脏。所谓妊娠的“妊”。
    癸,人体生殖器部位。所谓女子二七癸水至。
  
   如果我们再试着形象化地把十二支排列到十干上的话,就将是一副鸿雁春天飞回北方、秋天飞回南方的“鸿图”,就将是一幅“双凤图”,也将是一幅“太极图”。
  
  143#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5-2 12:23:00  二、凤凰来仪
  
   《山海经•南山经》载:“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山海经•海内经》载:“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尔雅•释鸟》:“凤,其雌皇。”郭璞注:“凤,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颌,龟背,五彩色,其高六尺许。”
  
   中华民族是龙凤文化的国度,《左传》、《国语》、《太平御览》、《韩诗外传》等众多典籍以及《诗经》等众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极其丰富的关于凤凰的记载。凤凰文化源远流长,原始社会彩陶上很多鸟纹是凤凰雏形,距今约67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文物象牙骨器上有双鸟纹雕刻形象,应是古代凤凰的最早记载。商代甲骨文中曾发现过如下一条记载:“甲寅卜,呼鸣网,获凤。丙辰,获五。”金文中鼎铭辞中记载:“……归生凤于王。”
  
   凤凰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吉祥观念,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凤凰后世也成为中国皇权的象征,常和龙一起使用,凤从属于龙,用于皇后嫔妃。凤的形象经过不断地艺术加工,蕴含了很多浪漫主义色彩,开启了我国传说文化中“龙凤呈祥”文化渊源的滥觞。
  
   凤凰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在历史中是否确曾有过一种真实的动物原形?对这个问题,正如对于龙的问题一样,学术界过去的观点多倾向于否定。何新在《谈龙说凤》一书中认为:“龙的原型动物是大型爬行类,主要是鳄鱼及巨蜥,凤凰的原型动物是大型鸟类,主要是大鸵鸟。”关于凤凰,有鸵鸟说,有朱雀说,有众鸟组合说,更多的人们倾向于虚构说。我们的观点是:凤凰是鸿雁,凤凰图是雁阵图。
  
   《说文》所载“凤……鸿前、鳞后、蛇颈、鱼尾、鹳嗓鸳思,龙纹、龟背、燕颌、鸡喙”,此中“鸿前”指的是鸿雁。《说文》所载“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翱翔四海之外”,指出凤凰是一种南北往返流迁的鸟类,也指向鸿雁。《说文》所载“从鸟,凡声。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朋”字在《易经》中有多处使用,并且也多是指向鸿雁。《韩诗外传》中关于凤凰鸣叫的一系列奇怪说法,清代王念孙指出“一鸟之鸣,既以节足为异,又复数更其响,乃至应候而殊声,成文以协韵。语由增饰,事涉虚诬,识者所不取也”,不是“事涉虚诬,识者所不取”,实际上,正是透漏出我们先前所讲的鸿雁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域、飞翔与落地时发出不同的鸣叫。
                                 甲骨文中的“凤”字字形,有两个系统。第一系统为古文“朋”字,另一系统音符从于“凡”字。根据《说文》,第一系统凤字,显然是象形文字。而第二系统凤字,显然是形声字。我们可以注意到,此两系统凤字中,多数字体在形象上似乎都突出地描写了凤凰鸟那种特长的形体。文字如此,我们所能见到的古今凤凰图画,也无不是有着两只短短的翅膀与一个过长的身体。这是为什么?我们说,凤凰图正是鸿雁图!我们最为常见的凤凰图,总是两只凤凰环抱在一起的双凤图,它当然不是雌雄两只鸟,更不仅仅是只有两只鸟,它确实是众鸟组合,是春秋阴阳二季南来北往的雁阵,是雁阵图,雁阵图用的是山海经式的图画十干表示,十二支一分为二,春季用六支,秋季用六支,六支配十干,干长支短,十干形成表示凤凰身形的长身子,六支形成表示凤凰翅膀的短翅膀。因此自古以来的凤凰造型,才总是显得有一双短短的翅翼、长长的身子。每十干仅仅配六支,不是传统的十干配十二支,是有二十干,即有阴阳两个十干,分别配六支。阴十干是秋天飞往南方的雁阵,阳十干是春天飞回北方的雁阵。我们上面讲十干为一只鸿雁身体上的不同部位,这没有错,同时,在天上远途飞翔时的雁阵组合方法,也正是众鸟按照一只鸟的各个部位组合在一起,以此保证长久统一性。《尚书•益稷》所载“《萧韶》九成,凤凰来仪”,孔传所谓“灵鸟也,雄曰为凤,雌曰皇”,雌雄指的是阴阳。郑玄注“仪,言其相乘匹”,是指鸿雁飞翔时的有序性,更是指春秋来去阴阳两仪。
  144#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5-2 15:48:00  三、礼于太极
  
   凤凰图是鸿雁图,实质是太极图。我们最为常见的双凤图往往是圆周图,两只凤凰实际上是两个雁阵。在圆周外面为雁阵标明春秋四季与南北方位,把两只凤凰标示出春天的暖色与秋天的冷色,我们就可以在凤凰身上读出极其丰富的凤凰文化内含:太极图的内容,干支的内容,易经八卦的内容,帝鸿一系黄帝文化的内容。
  
   《尚书•尧典》说尧曾经“修五礼”。《尚书•皋陶谟》载:“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示(读音qi)。”首先礼祀的是昊天上帝,是百神之君、诸神之首的太昊、少昊。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祭天,诸侯有国,但不得祭天。天子在国都南郊筑圜丘,“禋祀”昊天上帝。这是《周易》中的观念。天为阳,南方为阳位,所以祭天地点在南郊;《易经》讲天圆地方,所以祭天之坛建成圜形;冬至是阴尽阳生之日,祭天在冬至日。二是日月星辰,用“实柴”之祀。日月星辰附丽于天,《易经》讲“垂象著明莫过于日月”。星辰指五纬,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以及十二辰二十八宿。三是除五纬、十二辰、二十八宿之外的列星,用“槱燎”之祀。如风师是指箕星,雨师是指毕星等。禋祀、实柴、加之祭祀星辰时的槱燎之祀,都是燃烧堆积柴薪,使烟气上达于天。
  
   《白虎通•礼乐》篇说:“礼之为言履也,可履践而行。”《礼记•经解》云:“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园也。” 《礼记•效特性》载:“万物本乎於天,人本乎於祖,郊之祭也,本反始也”。《礼记•乐记》载:“礼者,天地之序也”。
  
   礼的显著特征,在于仪式,根源于黄帝部落中的鸟文化——凤凰文化——鸿雁文化,根源于太极阴阳两仪。这是华夏先祖制订的文化记忆方式,也是华夏先祖“制礼作法”的理据所在。焦作是太极拳发祥地,为什么焦作这块土地上会产生太极拳,毫无疑问,焦作一带、焦作云台山一带,有着极其古老而深厚的太极文化之根!当人们依然庸俗地指认太极图为阴阳鱼的时候,焦作人正从太极图上释读出更为深层的文化内蕴。
  
  146#作者:凯华  回复日期:2009-5-10 10:29:00  不错啊,拜读。147#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5-10 17:39:00  作者:凯华 回复日期:2009-5-10 10:29:00
  
    不错啊,拜读。
  ================================================
  谢谢凯华老师鼓励!!
  148#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5-10 17:41:00  揭秘《山海经》【20】 云台山是礼仪文化发祥地(4)
  
  干支问题,整整思考了几个月的时间,思考的很累。这个题目很大,有很多细节问题,不宜在报纸刊登,没有谈及,随后补充这个话题吧。149#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5-10 17:42:00  揭秘《山海经》【20】云台山中说清水
  
  
  
   一、《水经注》中的云台山
  
  
   《山海经·大荒南经》载:有山名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
   《山海经·山北经》载:“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泰头之山。共水出焉,南流注于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又东北二百里,曰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有鸟焉,其状如枭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詨,食之不妒。又北二百里,曰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又载:“太行之山,清水出焉”。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有蔿国,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又载:“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
   《山海经·中山经》载:“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山海经·中山经》载:“中次二经注山之首,曰煇诸之山。”
   《山海经·大荒北经》载:“有国名曰赖丘。”
  
   《水经注·清水》载:“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黑山在县北白鹿山东,清水所出也,上承诸陂散泉,积以成川。南流西南屈,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余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左右石壁层深,兽迹不交,隍中散水雾合,视不见底。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也。其水历涧飞流,清冷洞观,谓之清水矣。溪曰瑶溪,又曰瑶涧。清水又南,与小瑶水合,水近出西北穷溪,东南流注清水。清水又东南流,吴泽陂水注之,水上承吴陂于修武县故城西北。修武,故宁也,亦曰南阳矣。马季长曰:晋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为东阳,朝歌以南至轵为南阳。故应劭《地理风俗记》云:河内殷国也,周名之为南阳。又曰:晋始启南阳。今南阳城是也,秦始皇改曰修武。徐广、王隐并言始皇改。瓒注《汉书》云:案《韩非书》,秦昭王越赵长平,西伐修武,时秦未兼天下,修武之名久矣。余案《韩诗外传》言,武王伐纣,勒兵于宁,更名宁曰修武矣,魏献子田大陆还,卒于宁是也。汉高帝八年,封都尉魏遬为侯国,亦曰大修武。有小,故称大。小修武在东,汉祖与滕公济自玉门津,而宿小修武者也。大陆即吴泽矣。《魏土地记》曰:修武城西北二十里有吴泽水。陂南北二十许里,东西三十里,西则长明沟入焉。水有二源,北水上承河内野王具东北界沟,分枝津为长明沟。东径雍城南,寒泉水注之,水出雍城西北,泉流南注,径雍城西。《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将以狄伐郑,富辰谏曰:雍,文之昭也。京相璠曰:今河内山阳西有故雍城。又东南注长明沟,沟水又东径射犬城北。汉大司马张扬为将杨丑所害,眭固杀丑屯此,欲北合袁绍。《典略》曰:眭固字白菟。或戒固曰:将军字菟,而此邑名犬,菟见犬,其势必惊,宜急去,固不从。汉建安四年,魏太祖斩之于此。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守之。沇州叛,太祖曰:惟种不弃孤。及走,太祖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汝置也。射犬平,禽之。公曰:惟其才也。释而用之。长明沟水东入石涧,东流,蔡沟水入焉,水上承州县北,白马沟东分,谓之蔡沟。东会长明沟水,又东径修武县之吴亭北,东入吴陂。次北有苟泉水入焉,水出山阳县故修武城西南,同源分派,裂为二水。南为苟泉,北则吴渎,二渎双导,俱东入陂。山阳县东北二十五里有陆真阜,南有皇母、马鸣二泉,东南合注于吴陂也。次陆真阜之东北,复覆釜堆,堆南有三泉,相去四五里,参差次合,南注于陂。泉在浊鹿城西,建安二十五年,魏封汉献帝为山阳公。浊鹿城,即是公所居也。陂水之北际泽,侧有隤城。《春秋》隐公十一年,王以司寇苏忿生之田,攒茅、隤十二邑与郑者也。京相磻曰:河内修武县北有故隤城,实中。今世俗谓之皮垣,方四百步,实中,高八丈。际陂,北隔水十五里,俗所谓兰丘也,方二百步。西十里又有一丘际山,世谓之敕丘,方五百步,形状相类,疑即古攒茅也。杜预曰:二邑在修武县北,所未详也。又东,长泉水注之,源出白鹿山东南,伏流径十三里,重源浚发于邓城西北,世亦谓之重泉水也。又径七贤祠东。左右筠篁列植,冬夏不变贞萎,魏步兵校尉陈留阮籍,中散大夫谯国嵇康,晋司徒河内山涛,司徒琅邪王戎,黄门郎河内向秀,建威参军沛国刘伶,始平太守阮咸等,同居山阳,结自得之游,时人号之为竹林七贤。向子期所谓山阳旧居也,后人立庙于其处。庙南又有一泉,东南流注于长泉水。郭缘生《述征记》所云,白鹿山东南二十五里有嵇公故居,以居时有遗竹焉,盖谓此也。其水又南径邓城东,名之为邓渎,又谓之为白屋水也。昔司马懿征公孙渊还达白屋,即于此也。其水又东南流径隤城北,又东南历泽注于陂。陂水东流,谓之八光沟,而东流注于清水,谓之长清河,而东周永丰坞,有丁公泉发于焦泉之右。次东得焦泉,泉发于天门之左、天井固右。天门山石自空,状若门焉,广三丈,高两匹,深丈余,更无所出,世谓之天门也。东五百余步,中有石穴西向,裁得容人,东南入,径至天井,直上三匹有余,扳蹑而升,至上平,东西二百步,南北七百步,四面险绝,无由升陟矣。上有比丘释僧训精舍,寺有十余僧,给养难周,多出下平,有志者居之。寺左右杂树疏颁,有一石泉,方丈余,清水湛然,常无增减,山居者资以给饮。北有石室二口,旧是隐者念一之所,今无人矣。泉发于北阜,南流成溪,世谓之焦泉也。次东得鱼鲍泉,次东得张波泉,次东得三渊泉,梗河参连,女宿相属,是四川在重门城西并单川南注也。重门城,昔齐王芳为司马师废之,宫于此,即《魏志》所谓送齐王于河内重门者也。城在共县故城西北二十里。城南有安阳陂,次东又得卓水陂,次东有百门陂,陂方五百步,在共县故城西。汉高帝八年,封卢罢师为共侯,即共和之故国也。共伯既归帝政,逍遥于共山之上。山在国北,所谓共北山也,仙者孙登之所处,袁彦伯《竹林七贤传》,嵇叔夜尝采药山泽,遇之于山,冬以被发自覆,夏则编草为裳,弹一弦琴,而五声和。其水三川南合,谓之清川。”150#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5-10 17:43:00  白鹿山即今日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区著名景点百家岩后面的山峰。“黑山在白鹿山东”,即今修武赤庄、铁匠庄、峪河口后面的山峰。“溪曰瑶溪,又曰瑶涧”,瑶溪是那条河?应该是峪河。“峪河”的“峪”字,与当阳峪的“峪”字是同一个字,但无论是焦作人还是辉县人,都不读当阳峪的“峪”字音,而读“瑶”字音。瑶溪为峪河无疑。焦作修武县与辉县交界处的峪河口,北边数百米处有一座龙王庙,从龙王庙北边过来的潭头水库的河流,属于大瑶河,从西边过来的一条河流是《水经注·清水》中所讲的小瑶河。“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余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左右石壁层深,兽迹不交,隍中散水雾合,视不见底。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以上一段文字,需要与下面一段文字连着读:“次东得焦泉,泉发于天门之左、天井固右。天门山石自空,状若门焉,广三丈,高两匹,深丈余,更无所出,世谓之天门也。东五百余步,中有石穴西向,裁得容人,东南入,径至天井,直上三匹有余,扳蹑而升,至上平,东西二百步,南北七百步,四面险绝,无由升陟矣。上有比丘释僧训精舍,寺有十余僧,给养难周,多出下平,有志者居之。寺左右杂树疏颁,有一石泉,方丈余,清水湛然,常无增减,山居者资以给饮。北有石室二口,旧是隐者念一之所”。这后一段文字,写的是云台山最高峰覆釜山。云台山自古就是一做什么的山峰,《山海经·大荒南经》所载的“有山名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青水穷焉”,记载云台山是清水发源地;“有云雨之山”,是云台山名称的正宗来历;“有木名曰栾”,如同覆釜山下又有覆釜堆一样,以至云台山下有古木栾店;“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写出云台山一带因有赤色岩壁才生长木栾这种特殊药材;“群帝焉取药”,早在远古时期,云台山就是三皇五帝的采药处。
  
   在古代,人们登临云台山的覆釜山,有几条线路,一是万善寺一条路,仅能行人;二是从百家岩西边山坳上去到达大草坪,也仅能行人;三是从百家岩后面东岭走观音洞、老爷顶、王母洞下面,人行到达铁匠庄栈道上;四是古代可以走牛车的从铁匠庄上去的古栈道,到达打草点下面后,人工盘上大草甸,再接续大草甸山神庙前、覆釜山后老董家的牛车栈道,从老董家东边绕过去,到达山西;五是走小瑶河,只可以人行;六是走大瑶河辉县滩头村。主要线路都在云台山东部的黑山与峪河方位。这也是《水经注·清水》中记载云台山的角度。原来当然没有今天穿越一座座山洞的修陵公路,焦作脱离新乡独立设市之前,以至古代,人们都是从新乡、古牧野的角度审视云台山的。
  151#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5-10 17:44:00  二、撝、蔿、煇、挥解 兼谈张姓起源
  
   《山海经·海内经》载:“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
   《兑易·谦》卦载:“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六四:无不利,撝谦。”
   《世本》载:“黄帝子挥为弓正,始制弧矢,张网罗,姓张氏。”
   《元和姓纂》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广韵》载:“张姓本轩辕黄帝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
    
   张姓是黄帝部落少昊的后裔,得姓始祖是弓箭和网罗的发明者,《山海经·海内经》载:“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般”即“盘”字,口语讲“盘弓射箭”,这是少皞之子“般”的名字的来历。他的部族世代掌管弓箭的制造,因而得姓张。《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有有蔿国,即“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所立国。《山海经·山北经》所载“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泰头之山。共水出焉……又东北二百里,曰轩辕之山……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中“轩辕之山”的“轩辕”指黄帝。《山海经·中山经》所载“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山海经·大荒东经》与《山海经·中山经》中所载的“共水出焉”,都是指今天的辉县,辉县又古称共。“薄山之首”的“薄山”,即与焦作市修武县相邻处的新乡市辉县薄壁。《山海经·中山经》又记载的“中次二经注山之首,曰煇诸之山”的“煇诸之山”,也在今辉县境内。在《易经》中,蔿国的“蔿”字变成了“撝”字。“蔿”与“撝”,都指有蔿国。“有蔿国”的叫法,与其他上古部落名称“有易”、“有虞”一样,往往在部落名称前加一个“有”字。“有蔿”或“有撝”,意思就是说那是一个有人使用弓箭的部落。这里我们就需要给予一个厘定和澄清:张姓得姓始祖是般,有国为有撝。而不是像《世本》、《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广韵》一系列典籍所记载的把部落名称作为人物名字使用。后世张姓家乘谱碟,也多沿用典籍中的错误说法。我们说《易经·谦》卦讲的是“有撝”部落的故事,从谦卦爻辞“谦谦君子……劳谦君子”上讲君子故事,与《山海经·大荒东经》所载“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中所讲君子,可以得到印证。《易经·谦》卦卦象是地山谦,山在下,土地在上,即山上有土地,这种自然地理特征,也完全符合辉县薄壁、潭头以及所属焦作清水一带的地理特征。因此说,焦作云台山、辉县薄壁之间清水一带,为张姓起源地望。152#作者:esetabc  回复日期:2009-5-11 6:04:00  留帖153#作者:mervin2003  回复日期:2009-5-11 11:46:00  精彩!!!
  要真是这样,那双凤图和双龙图
  起初应该都是中心对称154#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5-16 23:56:00  云台山中说清水(二)
  
  
   一、般 有撝国
  
   《山海经·海内经》载:“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
  
   张姓得姓始祖为般,有有撝国,上古之时的“国”,今人通常称作部落,有撝部落位于清水两岸,即今天河南焦作修武县与河南新乡辉县市交界处的峪河两岸。《史记·五帝本纪》《索隐》称:“姬姓青阳当为玄嚣,是帝喾祖,本与黄帝同姬姓”。少昊玄嚣因生活在清水之阳,又被称作青阳氏,这是依据“青阳”所示给出的张姓始祖般所在地望。
  
   关于张姓起源地望,传统上是有所争议的:一种说法是宋人郑樵的张姓起源于山西说。《通书·氏族略》说:“谱家为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赐姓张氏,此非命氏之义也。”郑樵否定张姓起源于黄帝时期,而认为“按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无疑也”,说张姓得姓于春秋时期的晋国。第二种说法认为张姓得姓始祖是上古青阳氏的儿子,上古时期青阳氏的居住地青阳就是张姓发源地。古代“清”与“青”通用,“青阳”即“清阳”,即“清水之阳”。水北为阳,水南为阴,清阳就是清水这条河流的北岸。汉代以后有清河郡,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一带以及山东省临清一带,郡治位于今河北省清河县境。因此有人认为清河郡就是张姓起源地。
  
    今天的山西省,即古代晋国,确实是春秋时期张姓聚居地。晋国张姓除了张侯以外,见于记载的还有张果老、张君臣、张骼、张柳朔等人。郑樵《通书·氏族略》说张姓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的说法,也与清水有关,峪河即《水经注·清水》中记载的大瑶河,发源于山西境内。云台山东部黑山连通晋豫的古栈道的存在,说明古代峪河口一带曾经是晋豫交通的重要地理位置。《易经》中谦、剥两卦所描写的山上的土地与山下的土地的自然地理形势,说明当时《山海经》中的有撝国,就包括了相邻的河南、山西的一部分。因此说山西张姓人群曾经是清水有撝国直接组成部分,是般的直系后裔。
  
    张姓起源于河北省清河说也与清水有关。清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由于后世黄河改道的缘故,使得清水也屡有变迁。《水经·清水》所载“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郦道元的注释是“黑山在县北白鹿山东,清水所出也”。《续汉书·郡国志》“河内郡修武县”条下,刘昭引《山海经》作补注“太行之山,清水出焉”。《水经注·清水》又载“清河水又东南流,吴泽陂水注之。水上承吴陂于修武县之故城西北……西侧长明沟水入焉。水有二源。北水上承河内野王县东北界沟,分枝津为长明沟”。熊会贞疏:“今曰小丹河,自河内东北大丹河分出。古初分为光沟,又分为界沟,又分为长明沟。长明沟分处仍在野王县东北,即今之河内县东北也”。清代的河内县即今焦作沁阳市,大丹河郡即古丹林的丹河水。古丹河发源于今山西省高平县,向南穿过太行山进入河内境后分为两支,一支向南注入沁水合流入黄河;另一支向东称作长明沟水,注入吴泽,实质上成为清水的另一源头。
  
    《水经·清水》称“东北过获嘉县北,又东过汲县北,又东入于河”。清水在此与淇水合流而入黄河。郦道元注:“谓之清河口,即淇河口也,盖互受其名耳”。其实淇县并不是清水尽头。杨守敬疏《水经·清水》曰:“清水本自入海,自周定王五年河徙,南注黎阳以北,清河之流遂绝,而故道犹存。今曹操开白沟遏淇水北流行清水之道。故《淇水注》渭之清淇,受通称”。可见三国曹魏时开的白沟就是古清水的一段河道,故白沟又称清水。《水经·洹水》载:洹水“又东过内黄县北,东入于白沟”。《左传·成公十七年》载:“声伯梦涉洹”。杜预注:“洹水出汲郡林虑县东北,至魏郡长乐县入清水”。可见晋代仍称白沟为清水。白沟进入河北省清河县后,经枣强县、东光县汇入古黄河入海,这里是当初清河下游。清水两个源头:一是修武县北黑山,二是发源于山西省高平县即《山海经》所记古丹水,此水向南穿过太行山,东流入吴泽陂,然后注入清水。二水会合后,向东北流经今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淇县、内黄县,河北省魏县、清河县、景县、沧州市至天津入海。旧称“天津卫”的卫河,即是由古代清河、屯氏河演变而来。卫运河在战国时称清河或清水,汉代称屯氏河。隋炀帝时开永济渠,其今在山东境内一段,一部分是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建安九年(204年),曹操遏淇水入白沟发展航运,形成今天卫河态势。隋唐两代成为永济渠,宋代称“御河”,清水之名渐渐消失。卫河即古清水。其流经地方多在春秋时卫国,后人依次改称卫河。
  
   河北清河处于古清水下游。由于汉代有清河郡,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一带,人们因此误认为清河郡就是张姓起源地,而忽略了云台山一带才是张姓始祖般的有撝国。155#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5-16 23:57:00  二、兰丘 敕丘
  
   《山海经·大荒北经》载:“有国名曰赖丘。”
   《水经注·清水》载:“际陂,北隔水十五里,俗所谓兰丘也,方二百步。西十里又有一丘际山,世谓之敕丘,方五百步,形状相类,疑即古攒茅也。杜预曰:二邑在修武县北,所未详也。”
  
   《世本》载“黄帝子挥为弓正”,《元和姓纂》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这其中有些混乱。我们已经纠正了“挥”应该称作“有撝”,是部落名称而不是人物名称,人物名称应该称作般。般是谁?是“黄帝子”,还是“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还是“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古代就有人认为古史记载的到底是谁生谁,谁是谁的儿子中存在混乱。《世本》、《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者中的释义,应该都由《山海经》衍生而来,这里还是“少皞生般”中“生”这个字的问题。对于“生”字,后世的释义基本上统一,指生产、生育、生生不息一类。《兑易》第五十四卦《观》卦爻辞中,连着使用了几个“生”字,如“六三:观我生,进退……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其中的“生”字,用生产、生育是解释不了的,用“关注民生”可以解释一部分,但又解释不了“观我生”。观卦卦辞曰:“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彖辞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象辞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由此可知,《易经》中使用的“生”字,与宗教祭祀有紧密联系,完全类似于我们今天搞“祭黄大典”、“祭孔大典”,参加“祭黄大典”、“祭孔大典”,此称作“观光”,称作“大观”。这个“生”字的意义,只能用《易经》中的另一卦《升卦》的“升”字字义来解释,用焦作云台山下武陟县县名中的“陟”字字义来解释,是“升陟”的意义,是把祭祀仪式中所要敬奉的人物升陟到、安放到一定高度的位置上去的意义。“少皞生般”的意义,是说少昊当时在祭祀仪式中选择般这个人物作为敬奉对象。这样,意义就可能与后世乃至现时代的释义完全颠倒了,“少皞生般”原意是讲般可能是少昊玄嚣的一位先祖,因此少昊玄嚣选择般作为祭祀对象,后世的意义把“生”作为了生育讲,才有了荒唐的般是少昊的儿子的说法。我们的文化,实在是有着太多让人哭笑不得的糊涂文化内容。两千年儒家文化一个劲叫嚷忠孝,同时后世儒家学者又做着把祖先当孙子、把孙子当祖先的事情。
  
   云台山文化,隐秘而厚重,一山一水,都令人惊叹,都蕴藏由华夏文化真谛。《易经》中的《观卦》,也是一个部落名称,与云台山下上古时期祭祀场所的京观之地武陟县的名称,有着紧密联系。京观、升陟,祭祀对象可以是先祖人物,即祖先神,也可以是被战胜的敌国首领,乃至战争中敌我双方的全体牺牲者。同时,上古时期的祭祀,又存在着纯粹祭祀自然的现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出一方人,中国文化认为,人是自然地理的产物,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特有的地域历史英雄。我们祭祀历史英雄,也同时祭祀造就历史英雄的特有地理。黄帝文化,对地理与人、与生命的关系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曾经一度依据不同的地理划分部落区域,即以丘设立部落区域。如商丘、封丘、储丘、章丘、任丘、沈丘、安丘、灵丘、霍邱等,几乎是全国各地都存在着的以“丘”、“邱”为名称的城市名称、村镇名称,这些都是古老的黄帝时期的部落名称遗存,都是黄帝时期的“小国寡民”。丘即山丘、土丘,古代称作圜丘,指一种馒头状圆形独立的土质或石质山体。黄帝时代,在华夏族大地上,只要有这样的圆形山丘,就设立一个部落,圜丘也就成为部落的象征,并且成为部落自然祭祀礼仪中的首祭对象。在了解圜丘祭祀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后世的天坛、地坛之礼。
  
   北京有天坛、地坛。中国古代文化中“礼”的内容极其繁多和庞杂。儒家经典《礼记》区分礼为“礼仪”、“威仪”,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说法。宋代大儒朱熹解释礼仪是经礼,即典礼制度;威仪是曲礼,是典礼中的动作仪式和待人接物的仪节规定。“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只是早期儒家经典的规定,后来历代王朝早已经突破了这个数字,又制订了数不清的礼数,共有上万项之多。礼,按照内容的性质分为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五种。吉礼居五礼之首,主要是对天、地神祗的祭祀典礼。《札记·祭统》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吉礼是祝福祈祥之礼。
  
   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如今多被改作公园,是保留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日、月和社稷的地方,是古代吉礼演礼的重要场所。吉礼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祭天神,即祀昊天上帝,祀充满自然特性的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周代以后,人们认为天是人间万物的主宰,帝王是天之子,日月星辰、风云雷电都和人类生存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所以特别重视祀天。天圆地方,以圆丘祀天,这是祀天正祭;乾南坤北,即天南地北,因此是在每年的冬至之日于国都南郊圜丘举行。规模极大,仪式隆重,祭天之日,天子率百官至郊外圜丘,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头戴旒冕,西向立于圜丘东南侧。此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然后天子牵着献给昊天的牺牲带至祭案前亲自宰杀,再把牺牲、玉圭、玉璧、缯帛等祭品放在柴堆上,由天子点燃,烟火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称为燔祭或燎祭。然后在月夜中迎“尸”就座。“尸”是天帝的代表,由活人扮演,来接受祭享。“尸”就座之后,天子献牲血,献“五齐”,严格按照次序,献玄酒、全牲、肉汁、菜汤、黍稷等。
  
   后代祭天之礼多依周制,但以神主牌位代替了“尸”,也不再由天子动手宰牲。北京正阳门外的天坛、祈年殿、圜丘,是明清祀天古迹。
  
   天坛之祭,出自圜丘之祭;天坛之设立,也出自圜丘。我们讲,神农文化是《连山易》文化,尊山卑海,洪荒过后,洪水留给人类的灾难,还深深地刻写在记忆中。黄帝文化是《归藏易》文化,亲地远天,对于洪水退去后的大地的开垦,还处于激情之中。因此说,在黄帝文化时期,根本不存在敬天之说,也就根本没有什么天坛。周代之后,进入《周易》文化时期,天尊地卑,才有了祭祀昊天的天坛,才有了天圆地方观念,才把黄帝文化中祭祀圜丘的“圜”,认为是祭祀天圆地方之“圆天”。人类的文化传承方式,基本上是遵循了“误读”方式进行的。随着道的变易,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以变化后的观念去释解以往的文化,由此释读出与原有文化内容大相径庭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取向。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有国名曰赖丘”。《水经注·清水》中记载的兰丘,位于焦作市云台山前方庄村隔河相望的东侧,敕丘则位于方庄村西侧。
  156#作者:saziaer  回复日期:2009-5-17 7:46:00  君所言不敢苟同,说郭璞的诠释是错误的,这一点是你对易经和郭璞的不了解,或者说对易为何物所不知。158#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5-23 17:22:00  云台山中说清水(三)
  
  
   《山海经·大荒北经》载:“有国名曰赖丘。”
   《周礼》贾公彦疏曰:“《觐礼》云诸侯觐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歩,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黒,上玄下黄。设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
   《水经注·清水》载:“际陂,北隔水十五里,俗所谓兰丘也,方二百步。西十里又有一丘际山,世谓之敕丘,方五百步,形状相类,疑即古攒茅也。杜预曰:二邑在修武县北,所未详也。”
  
   一、方庄
  
   焦作市云台山前方庄村,曾经是一方圣地,在黄帝时期曾经作为极其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我们不提倡空谈黄帝文化,空谈所谓黄帝精神、黄帝血脉,不提倡仅仅把黄帝文化追究到精神层面、心灵层面。只凭着精神与心灵,解决不了问题,解决不了、也回答不了中华文明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湮灭的古文明,精神层面与心灵层面,西方有、东方有,后世宗教都有,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湮灭的古文明的奇迹,是因为有着具体的文化内容做担当,华夏文明才得以千秋万代延续的。我们的努力,是试图追究出黄帝文化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并且重新审视、发现其价值。我们写焦作云台山著名旅游景点温盘峪,即是《山海经》中记载的温源谷,我们写黄帝部落中少昊玄嚣、帝鸿在温盘峪一带观察鸿雁的生活习性,为人类制订历法,打破混沌;我们写清水,写瑶河(峪河)、瑶台、瑶池……人们觉得作者有真知识、真胆识,有对文化的深度思考的同时,又总觉得文章写得玄乎,缺少可指认的文物上的实证。是的,作者只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一个读书人,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不计任何名利的艰难的十年如一日的苦苦思索。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即“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即典籍与文物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我们应该坦诚地承认,我们做不到,我们所谈的上古黄帝时期的文化内容,只能够找出典籍依据,大多找不出文物上的指认。好在我们更注重的是文化与思想成果,不是王国维所指的古史。即便是文化史,它是从形式上记录文化的传续演变过程,不是以辨别文化的真实性为目的。我们说更注重关于文化的思考,才是以探寻和分辨文化的真实性为目的。我们所依据的典籍,又是自古不被列入儒家经典、圣人孔子不谈乱力怪神所不谈的《山海经》,历史学家司马迁所不敢言的《山海经》,以及自古不被人们认为是记载历史史实的《易经》,而我们偏偏要从这两部典籍中努力读出真实的历史,以此保证我们所谈文化的真实性。我们说焦作市云台山前方庄曾经是古老的文化圣地,是黄帝时期的文化圣地,这确实是极其古老渺远的话题,“杜预曰……所未详也”,早在焦作著名历史人物司马家族创立的西晋王朝时期,就已经被人们认为是说不清楚的事情,我们却要来试着把它说清楚。
  
   黄帝文化的具体内容,多以“浴日”、“浴月”的形式,以制订民风民俗的形式,以我们今天所讲的民俗文化的形式存在着。民俗文化是形成华夏民族对自身文化根本的记忆方式。人们比较了解的是喜闻乐见的年俗节日一类,这在今天,已经是有着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地参与其中、喊在口头上的事情,即便绝大部分高喊保护民俗文化的人们,可能根本不见得了解其实质内容。对于其中不为普通人所了解的、具有深层文化内涵部分,自古就不断地遭到人们质疑,有普通人的质疑,也有大家鸿儒的质疑。比如地理风水文化,就属于这一类。而地理风水文化这一块,又正是属于黄帝文化的具体内容部分,是我们研究黄帝文化具体内容绕不开的议题。同时,研究历史文化,不能完全站在现代人科学昌明的立场、观点、观念上去认识、对待、批判远古的文化,而应该尽可能地使自己成为一个古人,做到与古人同呼吸、共命运的程度,才有可能理解数千年前古圣先贤们为了中华民族所做的知识探索与真理追求。从上古时期黄帝文化的角度上讲,是黄帝文化教会了华夏民族怎么样选择适宜的地理居住环境,怎么样应运自然地理高山流水的能量来延续华夏民族的后代使之不至于断绝,怎么样来保障世世代代牢牢把握民族生存权,自立权等。这一块很重要,它就深藏在云台山文化之中。从地理风水知识角度上讲,焦作云台山属于真正的风水宝地,但它的精华,不在山美水美的云台山景区之内。对于旅游观光来讲,云台山水,美得令人惊叹;对于生存者来讲,好山好水,如同穷山恶水。云台山的文化精华,不在云台山景区之内,而是在方庄,在《水经注》中记载的方庄,以及东边的兰丘、西边的赖丘。大山逶迤,龙行百里,有随龙水相伴,于龙歇尽处,方吐龙珠。云台山属于太行山山系,山体自山西境内发脉,盘桓至温盘峪,符合龙行百里;云台山水源地也在山西境内,经大瀑布、温盘峪,符合随龙水始终相伴;山体至温盘峪外,经回龙山横臂拦截,龙脉尽歇,方庄东西的兰丘、赖丘,符合龙尽吐珠的地理产物。我们说民俗文化是华夏民族对自身文化根本的一种记忆方式,对照一下民俗中的舞龙仪式,是不是这样?舞龙者舞动巨龙,追随前面举着的龙珠,盘旋进退,我们将云台山与敕丘或兰丘化成一幅画面,不就是一幅逼真的舞龙图吗?记住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记住中华民族缔造者依据自然原理建立民族族权的方法法式,这是舞龙民俗隐含的真实价值意义。这是黄帝文化中“道法自然”的实物指征,也是《连山易》神农文化之后,洪荒退去,人类进入《归藏易》文化时期,黄帝部落最初走下山林,进入原野时的情形的真实记载。
  
   我们讲了北京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坛圜丘的知识。做为都城的北京如此,更早的西安、洛阳、开封做都城,帝王们无不如此。这都已经是后来的事情,规模宏大地人工建造一些圆形建筑物,就代表了至高无上的天,帝王们就认真地祭祀起来。黄帝时期、黄帝文化中,不是这样。包括黄帝之前神农时期的神农文化中,继神农文化之后的黄帝文化中,没有把天抬到至高无上的理念,反而认为天命的东西会对土地、大地、农耕文化构成极大威胁。黄帝时期以丘分封、设立部落,是把丘作为平远土地上突出的高度来认识,并且认为这种龙珠形状的山丘地理,是大山大水之结晶,是龙脉之结穴,是可以产生帝王一类优秀人物的地理风水能量。黄帝时期,应用大自然之中的圜丘,祭祀大自然之中的圜丘,不是后世人工造作的圜丘。黄帝时期,部落方国,数千上万,每一个方国部落都有祭祀所在国圜丘的权利,不是后世只有天子一人才有的特权。黄帝文化中自然圜丘的祭祀,形成中华民族的天下永远属于中华民族的权力保障,后世帝王们祭祀人工造作的天坛圜丘,还会有这种保障能量吗?
  
   有圜丘之祭祀,便有方坛之祭祀。这是为什么有兰丘、敕丘,“方庄”介于其间的文化依据,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有圆便有方的文化依据。《周礼》贾公彦疏中所说“《觐礼》云诸侯觐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歩,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黒,上玄下黄。设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也即后世的地坛之设。我们来了解一下地坛文化。
  159#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5-23 17:23:00  二、方庄与地坛
  
   地坛坐落在北京城安定门外,是皇帝祭祀地祗的所在。自公元1531——1911年,先后有明清两代15位皇帝在此连续祭祀地祗长达381年。明朝前期,祭地与祭天是合并一处举行,都在今天的天坛内。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订立四郊分祀制度,另建坛祭地,当时称作方泽坛。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改名为地坛。地坛分为内外坛,以主祭点为中心,周围建有皇祗室、斋宫、神库、神厨、宰牲亭、钟楼等。面积37.3公顷,为天坛面积的1/8左右。举行祭地大典的方泽坛平面为正方形,上层高1.28米,边长20.5米,下层高1.25米,边长35米。
  
    商代末期,周代以后,华夏民族渐渐形成了“天圆地方”观念,因此,作为祭祀地祗场所的地坛建筑,最突出的即是以象征大地的正方形为几何母题重复运用。从地坛平面的构成到墙圈、拜台的建造,一系列大小平面、立面上,方向不同的正方形反复出现,与天坛以象征天的圆形为母题而不断重复的情形构成鲜明对照。按照古代天为阳地为阴的观念,方泽坛坛面的石块均为阴数即双数:中心是36块较大的方石,纵横各6块;围绕着中心点,上台砌有8圈石块,最内者36块,最外者92块,每圈递增8块;下台同样砌有8圈石块,最内者200块,最外者156块,也是每圈递增8块;上层共有548个石块,下层共有1024块,两层平台用8级台阶相连。凡此种种,皆是“天圆地方”的“地方”学说象征。方泽坛全坛方形平面向心式的重复构图,使位于中心的方形祭台显得异常雄伟,具足非凡气魄。造成这种效果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去掉周围建筑物上一切多余部分,使其尽可能地以最简单、最精练的形式出现,从而形成一个尽量“低化”的背景;其次则是巧妙的空间结构处理手法:两层坛墙被有意垒砌成不同的高度,外层墙封顶下为1.7米,内墙则只有0.9米,外层比内层高出将近一倍,外门高2.9米,内门高2.5米,从门的高低度上也体现出背景效果。这种加大远景、缩小近景尺寸的手法,大大加强了透视深远效果。地面铺设和道路、台阶的距离远近曲直,从一门到二门,二门到台阶前都是32步左右,两层平台都是8级台阶,上二层平台又是32步左右。方泽坛的空间和距离,都保证了方泽坛一种特定的意境或气氛。地坛建筑在色彩运用方面,只用黄、红、灰、白四种颜色。祭台侧面贴黄色琉璃面砖,既标明其皇家建筑规格,又是黄土大地的象征。在黄瓦与红墙之间以灰色起过渡作用。整个建筑材料以汉白玉质料的白色为主,并伴以强烈的红白对比。红墙庄重、热烈,汉白玉高雅、洁净;红色强调粗重有力,白色如轻纱白云,富有变幻丰富的光影和宜人的质感。加以苍松翠柏的映衬,更增添了它神秘、神圣的色彩。
    
   祭地祗,即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等。祭地之礼,是华夏礼仪中的正祭,每年夏至之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中的方丘上举行。所谓水泽,即以水环绕;方丘,即水中所建之方形祭坛。古人认为地是方形,水泽环绕方丘,象征四海环绕大地,祭地典礼与祭天大体相近,但牺牲有所不同。明清在北京安定门外的地坛,即为皇帝祭地之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曾是皇帝祭祀农神的地方。古代的“封禅”,就是天子在泰山祭祀天地。
  
   《水经注·清水》载:“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黑山在县北白鹿山东,清水所出也,上承诸陂散泉,积以成川。南流西南屈,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余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清水所出也,上承诸陂散泉”,云台山一带,是清水发源地,这清水源头,由“诸陂散泉”、“瀑布乘岩”所构成。我们在温盘峪、百家岩以及辉县境内西沟直至东部百泉所见到的红色岩层,基本上是一大块整体岩层,不具有渗水效果。红色岩层之上,是露于地表的青色杂石层面。青色杂石层面与红色整体岩层交接层面,是青色杂石层面所接受到的渗入地下的雨水的渗出层面,这种地理结构,形成了自云台山到百泉一带在一个层面上遍布的泉水现象。清水水源即由其中偏西部分无数源泉所形成。因此说,我们不要把清水源头理解成单一性的水源,不要在清水源头区域内,硬要指认出唯一一条河流,而应该认识到整个云台山区,都属于清水发源处的诸陂散泉地带。方庄,也当然也在诸陂散泉之内,很符合方坛、地坛在水泽中的方丘上的自然地理特征,符合所谓水泽即以水环绕,方丘即水中所建之方形祭坛的自然地理条件,符合古人认为地是方形,水泽环绕方丘,象征四海环绕大地的《山海经》、《易经》中的山水地理取象。
  
   有敕丘、兰丘之圜丘,便有方坛。这是为什么有兰丘、敕丘,“方庄”介于其间的地理依据。如今,云台山前一个普普通通貌不惊人的村镇,方庄,竟然有着丰厚而隐秘的黄帝文化内涵,竟然是黄帝时代的地坛!
  160#作者:青衣白袖  回复日期:2009-5-24 16:26:00  喜欢山海经,
  哈哈楼主辛苦了请继续。。。。。161#作者:shenhxyhf2006  回复日期:2009-5-25 14:23:00  继续关注162#作者:渭水伊人yr  回复日期:2009-5-25 19:30:00  爪子163#作者:清秋醉  回复日期:2009-5-26 16:36:00  楼主,文中有“所谓‘帝’实即代表上帝之神尸。”这样的话,我想知道关于这个“帝”即代表上帝是什么意思?那么上帝又是谁呢?
  
  --------------------------------------------------------
  求解答!!!165#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7 1:26:00  揭秘《山海经》【24】 云台山中说清水(四)
  
   《山海经·南山经》载:“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玉。处于东海,望丘山,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
   《水经注·清水》载:“际陂北隔水十五里,俗所谓兰丘也,方二百步。西十里又有一丘际山,世谓之敕丘,方五百步,形状相类,疑即古攒茅也。”《水经注·清水》引《春秋》隐公十一年载:“王以司寇苏忿生之田,攒茅、隤十二邑与郑者也。”
   《战国策·魏将与秦攻韩》注释:“史作‘秦固有怀茅’。正义云:‘怀州武陵县西故怀城’。括地志云:‘怀州获嘉县东北有茅亭,即苏忿生邑攒茅’。”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载:“雍城在县西。古雍国,周文王子所封。《左传》:郜、雍、曹、滕,文之昭也。《后汉志》又有蔡城,盖蔡叔之采邑。赞城,在县西北二十里。周襄王赐晋文公赞、茅之田。《水经注》赞茅,本一城也。或以为赞城在此地。旁有吴泽,亦曰大陆,今名大陆村。徐广曰:修武有茅亭,《括地志》:在获嘉县东北二十里。今属卫辉府。周苏忿生封于温,其田有怀是也。《左传》隐十一年,桓王与郑苏忿生之田,有赞、茅、怀。”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又载:“天门山,县西北四十里。诸山唯此最低,故名天门。其岩下可容百家,亦名百家岩。温峪山,在县北五十里。山北二十里有石峡,峭壁千仞,悬瀑下注,汇而为潭,曰黑、白二龙潭,亦名温峪潭。”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又载:“吴泽陂在县北十里。《左传》定元年,魏献子田大陆,焚焉。杜预曰:即吴泽陂也。东入获嘉县界,为太白陂,注于清水。又宣王陂,亦在县北十里。孔子欲北之赵,尝至此。后人以孔子追封文宣王而名。流合于吴泽陂 。”
  
   一、攒茅
  
   “《后汉志》又有蔡城,盖蔡叔之采邑”,蔡城应是方庄村西边蔡坡村一带。《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同一部著作同一章节中所载“旁有吴泽,亦曰大陆,今名大陆村”,“吴泽陂在县北十里”,前面说吴泽在大陆村,后面又说吴泽在修武县北十里。大陆村位于方庄南边九里山,与方庄紧邻。方庄与修武县城的距离,与云台山中的天门山即百家岩与修武县城的距离相当,即“天门山,县西北四十里”,与“吴泽陂在县北十里”,显得不是同一个地方。我们把《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所载“旁有吴泽,亦曰大陆,今名大陆村”与《山海经·南山经》中所载:“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对照,应该得出《读史方舆纪要》与《山海经·南山经》中的吴泽、陆村、鹿水属于同一地理;同时可以得出吴泽泽名的原始出处在《山海经》中,与《山海经·南山经》中的区吴之山、鹿吴之山、漆吴之山三山有关。云台山百家岩山岩上,至今有古代的白鹿岩画,后面的山峰也叫作白鹿山,鹿水或许正是发源于此,向南流经大陆村一带。这是不是说,上古时期的吴泽水面要大得多,北自大陆村、五里源,南至修武县城一带,都是吴泽水面。水面渐渐退去,吴泽渐渐缩小,才有吴泽距离修武县城十里,和方庄、敕丘、兰丘“际陂北隔水十五里”的不同说法。
  
   “怀州获嘉县东北有茅亭,即苏忿生邑攒茅”,根据这一描述,茅亭、攒茅应该在与河南焦作修武县紧邻的新乡辉县占城一带。“周襄王赐晋文公赞、茅之田”,似乎又把攒、茅分为两地。“《后汉志》:赞城,在县西北二十里”,与《水经注》标示的方庄为古攒茅位置一致。“王以司寇苏忿生之田,攒茅、隤十二邑与郑者也”,《水经注·清水》中引《春秋》隐公十一年所讲的“隤”是一处地名,属于焦作市马村区九里山乡,叫作隤城寨村,位于方庄村南,与大陆村相邻。《后汉志》、《水经注》中所载的攒茅位于方庄,与《括地志》中所载的攒茅位于辉县占城一带的地理位置不一致。以至古人已经一时间认为赞与茅是两个地方,一时间又说攒茅“本一城也”。地理的确认,自古就是十分复杂的事情。比如上古时期著名的大禹治水时期的大陆泽,后世基本一致认同位于今天河北省区域内,我倒是一只认为就位于云台山下的大陆村一带。最为古远的《山海经》中的吴泽,与大禹治水时期的大陆泽,本为同一水域,后分为二泽,再后来才又分出位于修武县城西北孔庄一带的“孔子欲北之赵,尝至此”的宣王陂。
  
   其实,辉县占城与修武方庄,都在云台山下,本来属于同一个称作攒茅的地理区域范围之内,至于攒茅城在这同一区域内的具体存在位置,或许随着时间与历史的变迁而有所移动。古老城池,大部分都有在一定区域内不断变动位置的历史现象。我们研究的重点,不在于历史地理的绝对准确,而在于文化,在于辨识文化的真伪。我们的着眼点,是以文化为目的,不是完全以历史地理为目的。文化是第一位的。或许只有确认了文化的发生轨迹、文化的真实性,才更有利于我们分辨攒茅的地理名称存在与地理位置。比如说,我们是不是先来搞清楚攒茅这一地理名称的意义是什么。166#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7 1:27:00  二、拔茅茹
  
   《诗经·召南·野有死麋》载:“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麋。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棁兮,无使犬也吠。”
   《易经·泰卦》载:“初九:拔茅茹,以其夤,征吉。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易经·大过卦》载:“初六:藉用白茅,无咎。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易经·否卦》载:“初六:拔茅茹,以其夤,贞吉亨。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赶路的人累了,将车停在路边金色的阳光里,眼前泉水流淌,青草蔓长,在遍生白茅的草地里躺下,闭上眼睛,轻吟《诗经·召南·野有死麋》中的诗句,可以想象一个洁白、柔顺、飘逸的女子,向着你走来,陪你在云台山中散步,这足以消除人生征途上的劳累。古代,白茅是洁白和柔顺的象征,春天的嫩茅,又称“荑”,自古美人玉手,被称为“柔荑”,即来自以白茅作喻。《诗·召南·野有死麕》高亨注曰:“白茅,一种草,洁白柔滑,古人常用它包裹肉类。”白茅别名茅针、茅根、甜草根,属多年生草本,春季先开花,后生叶子,三四月开白花成穗,花穗上密生白毛,结细实,其根脉甚长,白软如筋而有节,味甘,根茎可以吃,可以入药,叶子可以编蓑衣。白茅分布广泛,适应性强,耐荫、耐瘠薄和干旱,在适宜的条件下,根状茎可长达2~3米以上,能穿透树根,断节再生能力强,因此也为害田园,属于旱地恶性杂草。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因为白茅而发动战争,是管仲与齐桓公时期发生的事情。齐桓公想侵略楚国,主要是想测试一下管仲率领的齐国军队的作战能力,于是出兵去攻打楚国。齐国师出无名,没有理由发动战争,可是管仲心里有准备,齐国军队到了楚国边境,楚国派部队迎战,质问齐国为什么不遵守盟约,发动战争。管仲说出的第一理由就是,我们出兵是因为你们楚国不尊重周天子,不服从王的命令,朝廷每年祭天所用的白茅,是来自你们南方的楚国,你们已经好几年没有进贡白茅了,因此齐国代表周王来惩罚你们。
  
   古代,白茅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常用以祭祀时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有着“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的重要性,往往象征方国部落所在方位的土地。周代祭天所用的白茅来自南方的楚国,黄帝时期不祭天,祭祀圜丘,用的白茅不是采自南方,就采自敕丘旁边的攒茅。攒茅的“攒”字,读撺音,不读赞音。不要像古代典籍中一样攒、赞混用。攒、赞混用,正是不懂攒茅的文化意义的表现。攒为撺,与“撺”字字义也相同。俗语去地里撺草、去地里撺一把青菜,都是采摘的意思。“攒茅”地名的意思,就是说这里是采摘茅草的地方,发生过采摘茅草的事情。俗语去地里撺草,也可以说成是去地里拔草;去地里撺一把青菜,也往往说成是去地里拔一把青菜。在《易经》中,攒茅,就被直接写成是拔茅、拔茅茹。茅茹,即白茅的有一种叫法,专指茅草的白色花穗的“柔荑”性。
  
   “藉用白茅,无咎”孔子的解释是:“苟错诸地而可矣,藉故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故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苟是假使,错是安置。孔子说,把祭品直接摆在地上也可以,用白茅铺垫在祭品下面,会有什么错吗?不会!这是出于慎重啊!白茅是一种卑微的物品,却也可以用于重大场合,这里不是也富有一种社会人生启示吗?以这种认识与态度进入社会,便不会有什么过失。“藉用白茅,无咎”,这是《易经·大过卦》初爻的爻辞。《易经》中有大过卦、小过卦,传统认为是讲造成过失的两个卦。大过卦讲的是大过失,小过卦讲的是小过失,因此才有孔子的从轻微之处慎重的说教性解释。孔子的解释是错的,忽略了白茅具有的“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建冢祖”的作用。大过卦的卦象,上面是暴雨,下面是大风;上面是泉瀑,下面是大风。更准确地讲,这是一种地理形势。是云台山大瀑布下面特有的自然形势。讲的是上过时期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白茅的作用,用于封疆立国,与书契、刻龟,有着同等意义,用于建冢祖冢社。不是孔子所讲的仅仅用于铺垫祭品,也不是高亨所讲的“白茅,一种草,洁白柔滑,古人常用它包裹肉类。”《易经·否卦》所载“拔茅茹,以其夤”,《易经·泰卦》所载“拔茅茹,以其夤”,可以很透彻、很形象地解释白茅用于封疆立国的意义。否卦的卦象,是天在上、地在下,指的是天地不交,指的是未开垦的荒原、未开垦的处女地。否卦爻辞中出现“拔茅茹”,正是以拔掉荒芜的茅草象征开垦荒原为土地,象征这一片土地自洪荒时期就是由我所开辟的意义。泰卦的卦象,是地在上、天在下,指的是天地交泰,指的是已经被开垦的荒原、已经被开垦的处女地。泰卦爻辞中出现“拔茅茹”与否卦爻辞中出现的“拔茅茹”,意义上紧密相连。象征荒原与开辟的前后过程。
  
   未开辟为圆,既开辟为方。谁是最初的开辟者,土地就属于谁,以此封疆、立国、造社。以拔茅、攒茅为认定仪式,为契龟祭祀典礼仪式。这些仪式的举行地,就在有圆有方的地方举行,就在有圜丘的地方举行,有方坛的地方举行,在攒茅、拔茅茹的地方举行。这是黄帝时期祭祀圜丘与方坛的实质内容与本来意义;这是黄帝颁发旨意、敕令,派遣手下到各地去开辟疆土的集中地;以敕丘为圜丘典范设立行政区域的肇始之地。颁发旨意、敕令,或许敕丘因此命名。应该说,方庄,是唯一有史可稽的黄帝时期的重大祭祀场所,是中华民族的一方圣地。在历史长河中,方庄早已经不具有任何神圣光环,早已经成为可以由东周统治者随便予人的地方。在《诗经》中,白茅已被用于谈情说爱,成为江山美人中的美人部分。泰卦开辟荒原的祭祀典礼,也早已经跑到了泰山极顶。方庄、攒茅,可能是同一个地方有两个名称,在历史演变中,“方庄”作为地名保留了下来,“攒茅”的地名被冷落。
  
   辉县占城或赞城,或许有晚于黄帝的后世文物作为证据,有没有与拔白茅行为相辅相成的圜丘?有没有颁发敕令的敕丘?有没有大过卦中记载的地理特征上的瀑布,以及瀑布下的大风?
  167#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7 1:34:00  作者:清秋醉 回复日期:2009-5-26 16:36:00
  
    楼主,文中有“所谓‘帝’实即代表上帝之神尸。”这样的话,我想知道关于这个“帝”即代表上帝是什么意思?那么上帝又是谁呢?
  ===============================================
  我也不大懂。试着回复一下:
  帝字在《尚书》中已经属于常用字。《尚书》中的帝,多直接指的是在位的王。《山海经》中的帝,与当今依然经常可以见到的庙宇中的“昊天上帝”的帝字用法一致,指的是已经去世的被人们追祀的先王——不知道对不对168#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7 1:35:00  作者:shenhxyhf2006 回复日期:2009-5-25 14:23:00
  
    继续关注
  =======================================
  谢谢shenhxyhf2006老师的关注!!
  
  169#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7 1:36:00  作者:渭水伊人yr 回复日期:2009-5-25 19:30:00
  
    爪子
  
  ===============================================
  谢谢!170#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7 1:39:00  作者:青衣白袖 回复日期:2009-5-24 16:26:00
  
    喜欢山海经,
    哈哈楼主辛苦了请继续。。。。。
  
  =============================================
  更新速度慢,不好意思!!171#作者:喜欢用锤  回复日期:2009-6-7 9:10:00  虽然看不懂,但还是要顶。172#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7 16:12:00  作者:喜欢用锤 回复日期:2009-6-7 9:10:00
  
    虽然看不懂,但还是要顶。
  
  =============================================
  惭愧!说明我没写好!!173#作者:赖子润物  回复日期:2009-6-7 19:53:00  LZ说的新奇,如果按照楼主的思路走,爻辞在前,卦象在后。也就应了“文王拘而演周易。”为什么《连山》和《归藏》不和《周易》同样的流传下来,我看是因为只有词,而无卦象。《周易》只所以流传就是因为有象还有爻辞。图文并茂更易理解,也更容易产生想象。这样一来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所以《周易》就一直延续下来了。如果是这样,那么相对而言周易本身的爻辞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卦象。174#作者:凯华  回复日期:2009-6-9 12:58:00  学习一下。176#作者:shenhxyhf2006  回复日期:2009-6-10 20:38:00  楼主所讨论的易学问题由来已久,我等庸人基本接触甚少。学习了。不过确实很多网友提出的问题很有思考必要,尽管是随笔或是他文体,但若要让从普遍意义上接受《连山》或《归藏》就是女言的《山海》及《大荒》,那就应该从逻辑上去论证和推导你的观点。毕竟学术范围可以草根化,但学术史实不能泛化,讨论学术应该秉承起码的学术严谨。这样有利于从根源上让史实见日,让史识明众,让史事传世。如果力所能及,又何乐而不为!相信你的功底,继续关注!177#作者:mei_212  回复日期:2009-6-11 11:18:00  关注中,能否举例实际应用。179#作者:乌托邦书院  回复日期:2009-6-11 14:29:00  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欢迎加入热点讨论群84928825!
      世事荆棘,不动不伤,不伤不立,不立如何!弦歌七秩,万里知音,知音者谁?扫榻相契!
      无论你是左是右,无论你是来自铁血中华还是天涯凯迪,请让我们听到你的声音!
      不拘立场不限话题,不求崇高不畏低俗,时政人文经济军事哲学影音社会八卦……我们将持自由、科学、中正、平和的态度,与您共同交流与提高!
      天下熙熙,惟愿吾之热情,引燃思辨之火;天下攘攘,惟愿吾之理性,不孤家国之道!
      欢迎任何有思想有素养的热心筒子加入!
  180#作者:超级兄  回复日期:2009-6-13 3:50:00  楼主,你太牛了。
  184#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14 3:46:00  作者:超级兄 回复日期:2009-6-13 3:50:00
  
    楼主,你太牛了。
  ================================================
  不敢!!185#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14 3:52:00  作者:乌托邦书院 回复日期:2009-6-11 14:29:00
  
    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欢迎加入热点讨论群84928825!
        世事荆棘,不动不伤,不伤不立,不立如何!弦歌七秩,万里知音,知音者谁?扫榻相契!
        无论你是左是右,无论你是来自铁血中华还是天涯凯迪,请让我们听到你的声音!
        不拘立场不限话题,不求崇高不畏低俗,时政人文经济军事哲学影音社会八卦……我们将持自由、科学、中正、平和的态度,与您共同交流与提高!
        天下熙熙,惟愿吾之热情,引燃思辨之火;天下攘攘,惟愿吾之理性,不孤家国之道!
        欢迎任何有思想有素养的热心筒子加入!
  ====================================================
  借回此贴,说明一下我为什么在这里发帖子:
  
  我在家里的电脑上打字写帖子,到单位的报纸上用帖子,不知道怎么样把家里电脑上写好的帖子转移到单位办公的电脑上去,于是用了这个笨办法:把写好的帖子贴在这里,到单位后,再从这里复制到办公的电脑上去。186#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14 3:54:00  作者:mei_212 回复日期:2009-6-11 11:18:00
  
    关注中,能否举例实际应用。
  
  ===========================================
  否、泰二卦的转化,就用茅草吧。187#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14 3:58:00  作者:shenhxyhf2006 回复日期:2009-6-10 20:38:00
  
    楼主所讨论的易学问题由来已久,我等庸人基本接触甚少。学习了。不过确实很多网友提出的问题很有思考必要,尽管是随笔或是他文体,但若要让从普遍意义上接受《连山》或《归藏》就是女言的《山海》及《大荒》,那就应该从逻辑上去论证和推导你的观点。毕竟学术范围可以草根化,但学术史实不能泛化,讨论学术应该秉承起码的学术严谨。这样有利于从根源上让史实见日,让史识明众,让史事传世。如果力所能及,又何乐而不为!相信你的功底,继续关注!
  =========================================
  我在下面一句一句回复老师!188#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14 4:11:00  楼主所讨论的易学问题由来已久,我等庸人基本接触甚少。学习了。
  ===========================================
  1994年参加《诗刊》“青春诗会”后,就放弃了新诗写作,直至今日,由青春到白发,倒是无一日不在《易经》上。但研究成就,与时日长短无关,与年龄无关。并不敢说由于淫浸有日,我就不庸了。其实,我才庸得狠呢!“所讨论的易学问题由来已久”,足见老师对传统易经问题、易学史的清楚!因此,别学习,多指教!多批评!!189#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14 4:52:00  “很多网友提出的问题很有思考必要,尽管是随笔或是他文体,但若要让从普遍意义上接受《连山》或《归藏》就是女言的《山海》及《大荒》,那就应该从逻辑上去论证和推导你的观点”。老师讲的不错!然而,我曾经是一个写诗的,一个诗人,诗歌写作最忌讳逻辑思维,只要形象思维。十年的新诗写作,早已经把我的写作惯性搞得没有了逻辑。我的底子是一个学了两年财会的中专生,从来没有受过正规的逻辑训练。在西安西北大学作家班混了两年,拿学位证之前写过一个毕业论文,之前并且代多人写过数篇毕业论文,但基本上连论文语言的逻辑性都没有意识到。惭愧!
  
  我可能是更注重说出,我所知道的真实的文化是什么样子的,认为只要把我知道的说出来就行了,并没有认真地考虑形式。之所以没有考虑形式,就是没有想着要面对学者们说话。更真实的情况是,我原本没又想过要写这个系列帖子。我在河南焦作的焦作日报做编辑,报纸开地方人文版面,要我做编辑,刊载地方作者写焦作文化的稿子,弄来弄去,有时候没稿子可用,报社的管理,又是记工分方式,所编版面数量不够,就挣不够工分,于是我开始以写稿弥补编稿,于是开始有了这个系列。几乎是被逼无奈下的写作。现在,我每天都在想,怎么样可以不写稿子的事情。前些天去找了总编,没有获得解放。
  
  报纸用稿,针对的是大众,这是允许我这么随意写作的外在条件,因此也没有考虑逻辑。要真的都写成论文形式,反而不适合报纸用稿。另一个原因,这里有一位老师指出过,我的目的,在于我自己搞的“兑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兑易,真正的符合逻辑的推导,因该是在兑易的推导上,不是在这个以只要说出真正的文化是什么样子的就可以了的帖子上。我的想法,可能是错的!190#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14 5:06:00  “若要让从普遍意义上接受《连山》或《归藏》就是女言的《山海》及《大荒》,那就应该从逻辑上去论证和推导你的观点”,您的教导是对的,谢谢您的教导!那样去做,应该更有力量!那样的话,我需要重新接受正规的关于逻辑的培训,需要到学者们的队伍中去混——我放弃了!从一开始,我走的就是民间路子。我放弃了很多,比如职称晋升,比如1994年到现在从来没有问过单位我的工资是多少?甚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我都一度放弃。一度认为,要做自己的研究、自己的学问,必须不种他人的地,不吃他人的粮,要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才有完完全全的自己的独立性。191#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14 5:39:00  “学术范围可以草根化,但学术史实不能泛化,讨论学术应该秉承起码的学术严谨”,老师的观点,应该没有问题!一是“学术范围可以草根化”,给了草根也可以研究学术的权利;二是“学术史实不能泛化”,有点不大理解,是不是说草根可以研究学术,但学术史不能把草根的研究、探讨、讨论也包括进去,按照逻辑,后面的话应该是:草根的学术是不能算作学术的,因为草根们讨论学术毕竟缺少起码的学术严谨。
  
  我属于比较正统而顽固的草根!
  
  焦作市请了一位教授和他所带的两名博士来焦作搞城市文化规划,要我去想他们介绍焦作历史文化,我介绍了一些,之后一名博士一再要求与我保持长期联系,被我坚决拒绝。我的理由:学者无用,他们做不出真正的文化!
  
  焦作市一名官员与我谈话,说,运廷啊,能不能与政府配合一下,把你的研究成果用到城市文化建设上来!我说,不行!目前还没有哪个地方的政府是真心搞文化的,你们喊的口号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打文化的旗号,把文化作为铺垫,我是以文化为最高目的,我不会把我搞的文化,去为你们的经济做垫脚石。192#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14 5:43:00  当然,我知道老师教导的没错,是对的!非常感激!
  
  我大约也明白,即便我走正规路子,要让学术界接受我的研究,也并非易事。193#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14 5:45:00  从根源上
  让史实见日,
  让史识明众,
  让史事传世。
  
  ——小心我用作《兑易》的宣传口号!194#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14 5:53:00  如果力所能及,又何乐而不为!相信你的功底,继续关注!
  
  ——谢谢老师看重!其实我的正规写作功底很差劲!悄悄地问一句:老师能具体指导我吗?同时我自己问自己:写稿、跑山……有时间重新学习吗?195#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15 17:14:00  顶上来!!196#作者:zdhbcy  回复日期:2009-6-16 9:51:00  
  mark197#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16 10:47:00  谢谢凯华老师!!198#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16 10:48:00  揭秘《山海经》【25】云台山中绘鸿图(一)
  
  
   《周易•系辞》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尚书•顾命》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管子•小臣》载:“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
  
   一 河图洛书
  
   汉代以后,几乎整个传统文化显得少有的一致地认为,易经八卦的创造与流经中原的黄河有关,与洛阳的一条河流洛水有关。或者认为八卦是依据河洛地形推演而来,或者认为是依据河洛二水中的神秘现象而来,以此解释八卦来源。《尚书•顾命》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礼含文嘉》载:“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汉书•五行志》载:“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又载:“刘歆以为,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期,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大禹时期,洛阳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定九章大法,治理山川地理乃至社会,成为《尚书》中著名的《洪范》篇章。
  
   河图洛书甚至成了上古帝王换代是否应天授命、是否正统的检验标尺。黄帝曾经得到河图洛书。《竹书纪年》载:“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注曰:“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路史•黄帝纪》载:“黄帝有熊氏,河龙图发,洛龟书成……乃重坤以为首,所谓《归藏易》也。故曰归藏氏。” 尧曾经得到河图洛书。《宋书•符瑞志》载:“帝在位七十年,修坛于河洛,舜等升首山,龙马衔赤文,绿龟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舜曾经得到河图洛书。《宋书•符瑞志》载:“舜设坛于河,黄龙负图。” 大禹曾经得到河图洛书。《竹书纪年》陈注:帝禹夏后氏“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洛书龟书,是为洪范。” 成汤曾经得到河图洛书。《宋书•符瑞志》载:“汤东至洛,观尧坛,有黑龟,并赤文成字。”
  
   河图洛书究竟为何物,宋代以前古籍文献中没有任何准确记载,至宋代华山隐士陈抟始将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公诸于世,从此引发不少争议。有人认为其来源于道家炼丹养生术;有人认为来源于标示北斗斗柄指向的璇玑图;有人认为导源于《周易•系辞》中所讲的“天地之数”;有人认为出自《礼记》中的明堂描述;今人多认为来源于对天河即银河星象的观测以及对古气候、方位观测。河图洛书上都有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一种最大数是九,一种最大数是十。图书派内部针对何谓河图、何谓洛书,有“图九书十”与“图十书九”的分歧。前者以刘牧为代表,王湜、朱震、郑樵等袭其说。后者以朱熹、蔡元定为代表。前者在宋元影响很大,后者则逐渐成为明清以来的通行说法。相同观点是,两者均坚信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画卦。
  199#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16 10:50:00  也有人不相信河出图洛出书之说。欧阳修在《易童子问》中否定伏羲授河图画八卦,认为河图不在《易》之前。钱义方《周易图说》认为图书是因《周易》而造易数,绝不是因图书而出《周易》。陈应润《周易爻变义蕴》指出先天之图为道家假借《易》理以为修炼之术,不是《周易》本旨。黄宗羲《易学象数论》、黄宗炎《图书辨惑》亦认为图书之说实由道家而来,与作《易》无关。胡渭《易图明辨》认为洛书来源于《乾凿度》郑玄注及其九宫图,而河图亦为发挥《周易•系辞》“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出。刘濂《易象解》、毛奇龄《河图洛书原篇》、张惠言《易图条辨》等均以为《易》未遭秦火,图书亦不当失,既然原典中没有,图书也就为后世所伪造。
  
    肯定派极力崇尚河洛,反驳疑古派言论,王安石、苏轼就不赞成欧阳修的观点。胡一桂、吴澄等力驳疑古之论。李光地《周易折中》、胡煦《周易函书》、江永《河洛精蕴》等,都坚持对图书的各种破译。现代以来,两派斗争依然持续不断。杭辛斋等继续阐述图书之学,顾颉刚《三皇考•河图洛书的倒坠》则彻底否定图书,视河洛为怪妄。今人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滥觞,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二 担经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淮南子•说林篇》载:“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娲所以七十化也。”
   《楚辞•天问》载:“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
    《说文解字》载:“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绎史》卷三引《风俗通》载:“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淮南子•览冥篇》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博雅》引《世本》载:"女娲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
    《帝王世纪》载:“女娲氏,风姓,承疱羲制度,始作笙簧。”
   《列子•汤问》载:“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我们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观点:河图洛书的意思,不完全是讲两幅神秘图案,更讲的是易经史。图书的意思,讲的是易经诞生过程中先有图、后有书的发生史。即易经的存在形式,最初是完全以图画形式存在,后来才以书契文字的形式出现。这不仅是易经诞生发展的过程,也是整个华夏文化诞生发展的真实过程。
  
   近20年来,我们坚持对乡间民风民俗的考察,包括寺庙氛围中乡民们的神话讲述。笔者曾经与著名作家邹静之一起到一座荒僻的盘古庙中听乡间唱经。在云台山百家岩寺,笔者更是混同与乡民之间,铺草而坐,与他们一起唱诵经文。民间讲述植根于很深的民间信仰,即便仪式是在云台山百家岩的佛教寺庙里举行,白天诵佛之后,到了夜深,山林静谧,人们自由发挥,讲述人通宵达旦表达的神话内容,却全部与华夏本土根文化有关,与娲皇有关,与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等神话以及女娲灵异的各种传说和传闻有关。神话中兄妹成亲、重新繁衍了人类的伏羲和女娲,被敬奉为人类始祖,俗称“人祖爷”、“人祖奶奶”,或直接称女娲“皇母娘娘”、“人祖姑娘”。我们在采访了几位女性神话讲述人,其中一位70多岁的优秀讲述人,是随朋友一道来给百家岩寺供奉的佛教的佛祖、三皇姑进香的,但来之前他们已经商量好了,夜里要在寺庙住下,为人祖爷、人祖姑娘进香,为人祖爷、人祖姑娘表演担经。
  
  200#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6-16 10:51:00  担经,又称“担经挑”、“担花篮”,是祭神娱神的民间舞蹈。他们把经挑视为圣物,恭恭敬敬地将其合在一起,然后一人双手合十举起,双膝跪地,有的手捧香花一齐念诵经文。焚表进香完毕,担经舞正式开始,每组四人,三人表演,一人打经板,经板声是为表演者最为简单的音响伴奏。三副经挑中六种精巧的竹制花篮,有龙、虹、狮子、虎等式样。舞者全身饰黑色服装,偏大襟上衣,大腰裤下镶彩边,黑鞋锈花,黑头纱长约五尺,下缀二寸长穗。舞姿变化大致有三种。一是“剪子股”:一人打经板,三人表演以“十”字路线为中心,对面穿叉,走成剪子股路线;二是“铁索链”:一人走一条路线,二人走另一条路线,像拧麻花一样多次相迭;三是“蛇脱皮”:一人在前,包括打经板者,三人朝一个方向进退而舞,然后每二人从中交叉而过,像蛇委蛇而行。三种队形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舞蹈者走到中间定要靠背而过,身后的黑纱长尾碰绕在一起。担经挑的基本舞步脚距较小,约半脚距,与戏曲动作中碎步相仿。担经挑意在敬皇母娘女娲。属于一种传女不传男的略带神秘性的巫舞,据说是远古“龙花会”流传下来。龙花指伏羲女娲,伏羲为大龙,女娲为小龙;花,讲述者说是指以担花篮形式的祭祖活动。担经是颂扬伏羲、女娲繁衍人类等功绩的纯粹民间祭祖形式。参加担经舞的几位女性都能唱《女娲娘娘经》,会讲述兄妹婚神话。我问她们:“女娲是什么人?为什么你们要祭拜她?”回答说:“女娲就是人祖姑娘,是人祖爷的妹妹。她那时侯很苦,天下没人,就她兄妹俩,上头没天、下头没地的,是她兄妹俩造了人。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人。所以要纪念他们,叫他们保佑天下人。”被采访者都是华夏民族祖神的虔诚信仰者,能讲述女娲与伏羲滚磨石成亲和盘古转世神话,还有河南、山西、河北等地许多女娲显灵的地方传闻。
  
   70多岁的讲述人说,担经或担经舞,象征着走的全是山路,悬崖峭壁上的羊肠路,还要“河图”。我问是河图洛书的“河图”吗?她说是,但又解释说,就是肩上挑着的花篮。我明白了讲述人所讲的“河图”的用词应该是“荷”、是“荷图”,是肩挑负载的意思,不是典籍中河图洛书的“河图”。由“荷图”一词我进一步想到的是:担花篮的“花篮”是不是也不是“花篮”,而可能是“画篮”,担花篮是不是“担画篮”?如同在民间经文中“龙华会”的“华”字本来是华夏的“华”字,“龙华”直指伏羲龙文化与他所创造的华夏族,在讲述人口中“华”字成了“花”字,指向了肩上挑着的盛着鲜花的花篮。荷图就是担经。既然称作担经,当然应该担的是经藏,不会是担鲜花。花篮中盛着的是图画,是图画经藏。图画经藏是什么经藏?这会不会指向《山海经》?既被称作经藏,又是图画形式的,在中国,图画形式的经藏,只有《山海经》。在时间跨度上,这也与担经舞是把上古时期伏羲、女娲作为敬奉对象相一致。
  
   是“荷图”,不是“河图”。既然是“荷图”,就与黄河毫无关系。洛书与洛水也毫无关系。洛书与龟有关系,指的是龟甲,指甲骨上的甲骨文字。洛书的“洛”字,应该是“烙”字,与“灼”字意义相同,是甲骨占卜文字刻写时的烧灼龟板行为。两千年间的古人不知道有甲骨文,不知道甲骨文的契写方式,他们是不是由龟这种生物联想到了水,又将“烙”改作“洛”,于是编造出洛水神龟鬼话。在崎岖蜿蜒的山间小道上,“荷图”的也许不只是女孩子们人担肩扛,或许也有过“白马驮经”。有了一只神龟与洛水的鬼话,于是又把“荷”与“河”发生联想,把山路上驮载经藏的马与黄河发生联想,编造出一匹龙马与黄河的鬼故事——我不仅要问:到底是我们后人的思想、理解能力是妖怪呢?还是《山海经》上写满了妖怪?图书,指的是华夏文化的图画与文字前后相承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的华夏文化,到底是在圣贤们编撰的典籍中呢?还是在云台山百家岩寺的担经舞中?
  
   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滥觞,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