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地 得的读音和用法:中医病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49:25

中医病候学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中医病候学是研究中医证候的复合病机状态的学问,是病、证、候三级诊断的一个环节。《中医病候学》是《中医证候学》的姊妹篇,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论著之一。该书与《中医证候学》相衔接,将全面论述表象病机化和因此而产生的75个证象,以及由证象如何组成322个复合病机模型的过程和具体的322候。

目录

病候概述
诊断经纬
病候诊断
证象分类
322病候
病候举偶
展开

编辑本段病候概述

  病候是病证的基本体现,是复合的病机状态在临床上的具体组合形式,是病证最基本的诊断模型,是由多个证象所组成的,即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单位病机所构成。表述上用“病层+病机状态”,也就是病机在相应病变层次上的形态和运动趋势,如“卫气失宣候”。没有病候的存在就体现不了生动的病证的形态。例如没有卫气失宣候或肺气失宣候等病候的描述,也就不能体现伤风病肺卫风寒证的存在状态。任何病证都是通过对其具体的病候的诊断,来认识病证的现实整体病机的。

编辑本段诊断经纬

     

现代有认为“病”是经线   

(纵向)诊断,“证”是纬线(横向)诊断,但从病、证、候三级诊断程序而言:“证”又是经线的纵向,“候”才是真正的横向的纬线。就以外感病为例,虽然水化、火化、水火合化的横向发展过程,但在每一发展过程中,仍然是呈经线纵向发展的。因为每一发展过程都是必须由众多的“候”来体现,因此只有“候”才是真正的横向性的纬线,只有“候”的存在,才能构织起完整的病证经纬,才是完整的所谓“诊断经纬”。   证与候分开的思想,不是我们的首创,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以“病症”为纲,以“候”为目为最早的证候学专著,是以证率候的先驱。而后世学者虽在内容上有“证”与“候”的实际区分,但在用词方面尚不严格,时或称为“证”,时又称作“候”。例如湿热证·湿遏热伏之候,少阴证·阳气浮越之候。 其次,本来“证”、“候”是分明的,但因未能规范证与候的内涵,便造成概念不清,导致表述形式上的混淆。如称为湿热之候·湿遏热伏之证,少阴之候·阳气浮越之证。因此“证”与“候”的区分并非简单的人为的字词上的分别解析,而是临床上的客观需要。尝观历代名医医案,累见对“证”、“候”分别作出诊断的案语。如中焦湿热证·湿竭欲化燥之候也;下焦虚寒证·阳气欲脱之候也。肝风内动之证·风阳入络之候也,或肝风上翔之候也;中宫宿食化火之候也……举不胜举。   当今证候专著亦常以病因名证。如湿热证、寒湿证、血瘀证、气滞证、风痰证、寒痰证、气虚证等或称为基础证,或称为全身证,以病因命证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一证一方的格局是不符合临床实际,与传统内容相比,亦难免有过简之嫌。一种病因所导致的病机变化,决非如此单纯。由于病机变化不同而引起的同一病因而不同的临床表现,就决非一证一方所能概括。就如气虚一证除单纯气虚有脏腑不同之外,更有由气虚所导致的气虚下陷、气不摄血、气不摄津、气虚不化、气随血脱等,不同病机变化所导致的临床不同表现,就不能没有区分,这就必然导致“候”的出现。用“候”从病变层次上展现病机形态,体现同一证中的不同病机表现,是客观的需要,决不是人为的主观愿望。

编辑本段病候诊断

  病候诊断是病、证、候三级诊断中的最基本的又是最根本的诊断程式。因为病候的诊断是对病证的当前病机形势作出全面准确具体的诊断,是对病证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病情本质的概括。具体反映着疾病某一阶段的邪正消长或阴阳失调的病机形态,既反映着病机变化的共同性,也包含着阶段的个体特异性,是对疾病进行动态观察和程序诊断的基本形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凡觉中风,先审六经之候。”   病候的诊断说到底就是对病机的诊断,是由多种病机要素所组成的病机形态的具体体现,能反映多种病证的共性,而又能突出阶段的时空差异,即病候的个性,其内容包括病因作用于病位的基本反映状态,能标志当前病机变化的部位、范围和层次,应有具体的空间特点。同时又要能提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定向演进趋势和动态变化,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时向性,这就是对病候诊断的内容和要求。   病候诊断过程︰表象病机化→病机单位化→组合形态化

表象病机化

  因为病候诊断是对病机形态的诊断,因此,任何表象,即症象、脉象、舌象,都必须能体现出疾病的病机,将出现的每一表象,都从病机的角度来分析、归纳,使之转化为病机单位,即为病候诊断的基础。每一病机单位,都是病候诊断中的组织单元,都能作为任何相关的病候组织基础。

病机单位化

  病候的病机本来是复杂多变的,但为了诊断上的需要又必须从单一的病机着手,即通过表象病机化的过程,将诸多表象转化为单一的病机,即为病机单位。使每一病机单位只能反映一定的病机形层和一定的病机态势,只准成为单一病机元素,而不能有一个病机含有一个以上的病机形层和病机态势。如“经气不宣”,就不能含经脉不利,更不能跨出病机形层,含络脉不利。这种严格的划分病机单位是为了识别表象的病机以及识别病候的组织形态。这就是病机单位化的过程。

组合形态化

  病候的病机组合是复杂多变的,不同的病候有不同的病机组合,形成了鲜明的病候个体特异性。病候的病机形态是由多个病机单位所组成,因而不仅涉及多层次的病机单位,而且不同形态的病机单位也必然会同时出现在同一病候的病机结构之中,因而构成了不同的病机结构和形态,从而体现出了复杂性和多变性,亦即病候的个体差异。为临床识别和诊断提供依据。   病候诊断的程序是:“表象——病机——候”,从分析表象入手,使之转化为对病机认识,然后归纳提纯为单位病机,称之为“证象”。按照病候的组合要求,几个不同的病机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建立病候的病机形态模型。至此即标志着整个诊断程序的完成。   症象﹦症状、特征   病候﹦病机形态模型←证象﹦单位病机←表象﹦ 脉象﹦脉形、脉息   舌象﹦舌质、舌苔

编辑本段证象分类

  1.腠理:腠理不宣、腠理不实、腠理失调;   2.经络:经脉不宣、经脉不利、经脉不和、经脉不荣、络脉不宣、络脉不利、络脉不和、络脉不荣;   3.空窍:清空不宣、清窍不宣、清空不宁、清空失养、清窍不利;   4.气机:气机不宣、气机不利、气机郁结、气机闭塞、气机不降、气机不升、气机下陷、气机冲逆、气机逆乱、气机失充、气机失养、气机脱绝;   5.神志:神志昏蒙、神志不清、神志蒙闭、神志不宁、神气不振、神气散脱;   6.津液:气不化津、气化不行、津不化气、津气蕴蒸、津气蕴灼、热迫津泄、津气蕴炽、水谷不分、津液消灼、热蒸津泄、津液不固、津液枯涸、津液脱竭;   7.营血:营气蕴蒸、营气蕴灼、营气失养、营气失营、血滞不行、血滞瘀结、血液蕴蒸、血液蕴炽、络瘀血溢、络血妄行、血液失养、血液失营、血液不固;   8.阴阳:阳气不宣、阳气不行、阳气闭塞、阳气不和、阳气怫郁、阳气浮越、阳气不振、阳气脱绝、阴液蕴蒸、阴液蕴灼、阴液蕴炽、阴液失养、阴液不固、阴液消涸、阴液脱竭。

编辑本段322病候

  H001卫气失宣候 H002卫气郁蒸候 H003卫气不振候 H004卫气虚郁候 H005卫阳失宣候   H006卫阳怫郁候 H007卫阳郁闭候 H008卫阳郁蒸候 H009卫阳不振候 H010卫阳虚郁候   H011卫阳不固候 H012营卫郁滞候 H013营卫郁蒸候 H014营卫郁炽候 H015营卫虚弱候   H016营卫虚郁候 H017营卫失调候 H018营卫不行候 H019营气失宣候 H020营气郁蒸候   H021气营蕴蒸候 H022气营灼候 H023气营蕴闭候 H024营血失宣候 H025营血郁蒸候   H026营血郁闭候 H027营血蒸灼候 H028营血蕴闭候 H029营血失养候 H030营液蒸灼候   H031营阴消灼候 H032营阴失养候 H033清气失宣候 H034清气郁遏候 H035 清气郁蒸候   H036清气郁炽候 H037清气郁闭候 H038 清气郁陷候 H039清气怫郁候 H040清气蕴蒸候   H041清气蕴炽候 H042清气失宁候 H043清气郁滞候 H044清气不化候 H045清气郁逆候   H046清气逆乱候 H047清气郁结候 H048清气闭厥候 H049清气虚郁候 H050清气虚滞候   H051清气厥脱候 H052清气虚蒸候 H053清气虚陷候 H054清气不升候 H055清气下陷候   H056清阳失宣候 H057清阳郁遏候 H058清阳郁滞候 H059清阳怫郁候 H060清阳郁蒸候   H061清阳郁炽候 H062清阳郁闭候 H063清阳郁结候 H064清阳郁逆候 H065清阳逆乱候   H066清阳郁陷候 H067清阳郁痹候 H068清阳不行候 H069清阳不化候 H070清阳失位候   H071清阳蒙闭候 H072清阳闭厥候 H073清阳虚郁候 H074清阳虚陷候 H075清阳虚闭候   H076清阳失调候 H077清阳虚滞候 H078清阳虚结候 H079清阳虚炽候 H080清阳不升候   H081清阳下陷候 H082枢机郁遏候 H083枢机郁滞候 H084枢机郁蒸候 H085枢机郁炽候   H086枢机郁结候 H087枢机虚蒸候 H088枢机虚郁候 H089津气不化候 H090津气郁滞候   H091津气郁结候 H092气虚不化候 H093津气郁蒸候 H094津气郁炽候 H095津气蕴蒸候   H096津气灼候 H097津气蒸闭候 H098津气蕴闭候 H099津气蒸炽候 H100津气燥结候   H101津气煎迫候 H102津气炽逆候 H103津气陷闭候 H104津气炽闭候 H105津气闭厥候   H106津气虚灼候 H107津气虚闭候 H108津气闭脱候 H109津气不布候 H110津气不固候   H111气液消灼候 H112气液消涸候 H113气液脱绝候 H114液竭阳脱候 H115气液郁蒸候   H116液竭阳郁候 H117气液郁滞候 H118气液煎迫候 H119气液闭厥候 H120气液虚郁候   H121气液虚逆候 H122气液虚滞候 H123气液不化候 H124气液虚燥候 H125气液虚闭候   H126气液不固候 H127气血郁滞候 H128气血郁遏候 H129气血怫郁候 H130气血郁逆候   H131气血瘀结候 H132气血郁蒸候 H133气血郁炽候 H134气血蕴蒸候 H135气血蕴炽候   H136气血两燔候 H137气血蒸炽候 H138气血燥结候 H139气血煎迫候 H140气血炽闭候   H141气血闭脱候 H142气血失养候 H143气血失调候 H144气血虚结候 H145气血虚郁候   H146气血虚蒸候 H147气血虚炽候 H148气虚不摄候 H149血虚阳浮候 H150气血厥脱候   H151气血脱绝候 H152气阴郁蒸候 H153气阴蕴蒸候 H154气阴消灼候 H155气阴两虚候   H156气阴虚郁候 H157气阴虚滞候 H158气阴不化候 H159气阴虚燥候 H160气阴虚蒸候   H161气阴不摄候 H162气阴不固候 H163气阴闭脱候 H164气阴竭绝候 H165阳气亢逆候   H166阳气厥逆候 H167阳郁不化候 H168阳滞不化候 H169阳虚不化候 H170阳气虚滞候   H171阳气虚结候 H172阳气虚郁候 H173阳气虚炽候 H174阳气虚逆候 H175阳虚失纳候   H176阳虚失固候 H177阳虚失摄候 H178阳气虚损候 H179阳损及阴候 H180阳气闭脱候   H181阳气厥脱候 H182虚阳浮越候 H183阳气虚脱候 H184血液郁结候 H185血液蕴蒸候   H186血液郁蒸候 H187血液燔灼候 H188血液闭厥候 H189血液闭脱候 H190血液郁滞候   H191血液虚燥候 H192血液消灼候 H193血液消涸候 H194阴血蕴炽候 H195阴血煎迫候   H196阴血闭厥候 H197阴血闭脱候 H198阴血失养候 H199阴血虚郁候 H200阴血虚滞候   H201阴血虚蒸候 H202阴血消灼候 H203阴血虚燥候 H204阴血虚损候 H205阴枯火炽候   H206阴液煎迫候 H207阴液虚燥候 H208阴液闭厥候 H209阴液厥脱候 H210阴液消灼候   H211阴液枯涸候 H212阴虚阳浮候 H213阴竭阳厥候 H214阴竭阳越候 H215阴竭阳脱候   H216阴虚失养候 H217阴虚阳弱候 H218阴虚阳郁候 H219阴虚不化候 H220阴虚失纳候   H221阴虚失摄候 H222阴虚不固候 H223阴精不固候 H224真阴虚损候 H225阴损及阳候   H226肺气失宣候 H227肺失宣降候 H228肺气郁闭候 H229肺气郁痹候 H230肺气失充候   H231肺阳失宣候 H232肺阳不布候 H233肺络失宣候 H234肺失清肃候 H235肺阴失养候   H236心神失宁候 H237心气不振候 H238心阳亢盛候 H239心阳失宣候 H240心阳闭塞候   H241心阳不振候 H242心络失宣候 H243心血失养候 H244心阴失养候 H245心阴虚滞候   H246胃气不醒候 H247胃气失和候 H248胃失和降候 H249胃气郁结候 H250胃气不振候   H251胃阳失和候 H252胃阳虚逆候 H253胃阳不振候 H254胃络失和候 H255胃阴消涸候   H256脾气失运候 H257脾胃郁滞候 H258中气郁结候 H259中气窒闭候 H260脾气不健候   H261脾气虚滞候 H262脾气虚结候 H263脾胃不和候 H264脾阳失运候 H265脾阳郁闭候   H266脾阳郁结候 H267中阳郁滞候 H268中阳闭塞候 H269中阳不和候 H270脾阳虚滞候   H271脾阳不振候 H272脾阴消涸候 H273胆气郁滞候 H274胆气郁结候 H275胆气不振候   H276木火郁遏候 H277木火郁滞候 H278木火郁闭候 H279木火郁逆候 H280木火郁蒸候   H281木火郁炽候 H282木火蕴炽候 H283木火升逆候 H284木火炽逆候 H285木火蕴闭候   H286木火闭厥候 H287木火虚蒸候 H288木火虚炽候 H289木火虚逆候 H290肝气失疏候   H291肝气郁结候 H292肝气横逆候 H293肝气不振候 H294肝气失调候 H295肝阳亢盛候   H296肝阳失宣候 H297肝阳闭塞候 H298肝阳失和候 H299肝阳不振候 H300肝络失宣候   H301肝络失和候 H302肝血失养候 H303肝阴虚滞候 H304肝阴失养候 H305肾气失宣候   H306肾气郁结候 H307肾气不充候 H308肾阳失宣候 H309肾阳闭塞候 H310肾阳不振候   H311肾阳不化候 H312肾阳虚结候 H313肾阳虚逆候 H314肾络失宣候 H315肾阴消灼候   H316肾阴虚炽候 H317肾阴虚滞候 H318肾阴失养候 H319君相失宁候 H320心肾不交候   H321龙雷不藏候 H322火不归元候

编辑本段病候举偶

  四、气营蒸灼候(H022)    气营蒸灼候为营热证中之急重证,温热之邪燔于气分和营分,消灼津液,扰乱神明,若治疗稍有失误,内陷、闭厥立刻可至。即吴坤安所谓: “否则热灼阴伤,邪热内闭,为内闭外脱之症矣。”多由气营郁蒸候或气营蕴蒸候治有失误,内热转炽而成。治则当急急清透,兼顾津液,使营热转透出于气分,不致内陷入血,则望渐得透解。   通称: 温邪入营,热灼气营,气营两炽,气营两燔,邪入心包。   诊断区域:   :[中医]: 温病,温热挟痰,伏温,温病发斑,温邪误火成毒发斑,暑风,暑温,湿温,温疫,疫喉痧,心疟。   [西医]: 乙脑普通型,猩红热。   证: 肺胃风热,心肺燥热,心胃燥热,心胆风火,心胃湿火,心营湿火,心胃燥火。   病位: 心肺,心胃,心胆。   病因: 风热,风火,燥火,湿火。   病机: 蕴灼。气营蒸灼候或由气分热邪转炽,深入营分,或营分热邪转透出气分。气营同时燔灼,消灼津液,蒙扰神明。然多由气营蕴蒸候失误,热邪转炽而成。   附图70: 气营蒸灼候病机结构式示意图   1.气营蕴蒸候-津气蕴蒸+津气蕴灼-营热蕴蒸+营热蕴灼+津液消灼   2.津气蕴灼→津液消灼、气机不降   ↓+   营热蕴灼→神志不宁→神志昏蒙   病形: 蕴灼;病层: 里;病态: 动;   病性: 阳; 病质: 实;病势: 重,深,急。   证象组合: 气灼+营灼+液灼+神扰+神蒙+气逆   主症: 【津气蒸灼】症象:①壮热有汗,②口渴引饮,③汗出,④恶热,⑤气秽,⑥便闭尿赤。   舌象: 苔白黄少津。   【营热蕴灼】症象:①热以夜甚,②面红唇赤,③目赤,④斑疹,⑤鼻衄。   舌象: 舌绛光。   副症: 【津液消灼】症象:①唇焦,舌干咽燥,②喉哑咽痛,③口糜,④下利黄水,⑤鼻干齿黑。   脉象: 脉濡弱数。   【神志不宁】症象:①心烦,②不眠,③多言。   宾症: 【神志昏蒙】症象:①神昏,②时时谵语。   【气机不降】症象:①咳嗽,②气喘,③呃逆,④胸闷气粗。   临床以气营均见热邪燔灼之象为主,前后常以舌诊为主要诊断依据,如吴鞠通以舌赤中黄,吴坤安以舌苔红中间白,或白中兼红。此外以热甚神昏而出现神志症象,也是重要佐证。吴鞠通以脉弱而数为热甚津伤之征。   鉴别诊断:   附图71: 气营蒸灼候 鉴别式示意图   气营蒸灼候-津气蕴灼+血热蕴蒸=营血蕴蒸候   └— -营热蕴灼+血热蕴炽=气血两燔候   三者同属蕴灼病机,气营蒸灼候系温热之邪燔灼于气分、营分。营血蕴蒸候则为温热之邪燔灼于营分、血分,病机尤深一层。气血两燔候则为温热之邪燔灼于气分、血分,病亦较深重。   传变预测:   附图72: 气营蒸灼候 传变式示意图   气营蒸灼候-神志昏蒙+神志蒙闭+阳气、络脉不和→气营蕴闭候   └入血 +血热蕴蒸-津气蕴灼→营血蕴蒸候+神志昏蒙→营血蕴闭候   └— 营热蕴灼→气血两燔候+神志蒙闭→气血炽闭候   气营蒸灼候,邪热失于清透,内陷蒙闭心包,陡动肝风而成气营蕴闭候之危证。或由营分内陷血分而成营血蕴蒸候,或由气分内陷血分而成气血两燔候。二者失治,均可以转成营血蕴闭候或气血炽闭候等危重险证。   辨证:   定位: 心肺: 偏重于气分见症,多发疹,咳嗽气喘。   心胃: 偏重于营分见症,多发斑,口渴烦躁。   心胆: 更兼见木火内炽之口苦,目赤,烦闷躁扰。   定性: 燥火湿火参照气营蕴蒸候。   风火: 多见神志昏乱。   定量: 1.发热时高,渴喜冷饮,心烦神昏,舌绛少苔多;   2.壮热不退,口渴喜饮,烦躁时蒙,舌绛多苔少;   3.壮热夜甚,大渴引饮或反不饮,发狂时谵,舌绛干无津。   论治:   1.随机立法: 气营蒸灼候以温热燔灼于气营,消灼津液,蒙扰神明,立有阴伤邪陷内闭之势,故其治则当急急清透泄热为主,以救津液而醒神明,稍缓则有变坏之虞。吴坤安曰: “当清热以开泄其邪,使邪从肺达为妥,否则热灼阴伤,邪热内闭,为内闭外脱之症矣。”   2.随位立法: 病在肺胃,邪偏于气,当以清泄气分为主,使邪从肌表汗、疹、斑、 外达,即吴坤安云: 使邪从肺达为妥。病在心,邪偏于营分,以清营透热为主,务使营热速透出气分而解。尚宜兼用苦寒以降君相之火。病兼胆,当兼降木火,清肝胆。   3.随因立法: 燥火宜辛凉甘寒,轻清透达,不可妄行辛香,苦寒亦忌多用。湿火宜芳香化浊,甘淡渗利以泄湿透热,可兼苦寒燥湿泄火。火蒸痰动,故清泄之外,多兼参以清化热痰之品。风火,外风引动内风,必兼轻清凉透肝胆风热。   4.随症立法: 清透泄热为其总则,如热邪有内闭之势,可先投清芳开窍醒神,如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紫雪丹之类,余如郁金、菖蒲、天竺黄、川贝化痰开窍,亦可参用。发疹者可参以辛凉透表,如牛蒡子、连翘、银花之类,咽痛音哑,参用清热利窍之品,如射干、牛蒡子、人中黄之类。   方症:   1.加减银翘散症: 《温病条辨》方。适用于心肺燥火证,治疟邪逆传心包,症见发热昏狂,谵语烦渴,舌赤苔黄,脉弱而数。   金银花八分,连翘一钱,玄参五分,麦门冬五分,犀角五分,竹叶三分。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去渣,加入荷叶汁二、三匙,内服,日三次。   2.化斑汤症: 《温病条辨》方。功能清热凉血,滋阴解毒。治温病发斑,高热口渴,神昏谵语。   石膏一两,知母四钱,生甘草三钱,玄参三钱,犀角二钱,粳米一合。水煎服。   3.加减清宫汤症: 《温病条辨》方。治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   犀角3g,连翘心、赤小豆皮9g,元参、竹叶、银花6g。   4.清宫汤症: 《温病条辨》方。功能清心热,养阴液。治温病误用污法,汗出过多,耗伤心液,邪陷心包而致的神昏谵语。   玄参心、连心麦门冬9g,莲子心1.5g,竹叶卷心、连翘心、犀角尖(磨汁冲服)6g。水煎服。   5.清泄气营 方症: 金子久方。清泄气营,以冀保津存液,治潮热一日轻,一日重。   羚羊、西洋参、鲜生地、鲜石斛、元参、知母、池菊、桑叶、丹皮、青蒿子、蒌仁、风化硝。安宫牛黄丸、   摘录:   1.吴坤安: 疫邪入上焦,如口糜丹疹,喉哑咽痛,舌苔红中间白,或白中兼红,此邪在肺与包络,宜犀角、鲜生地、元参、连翘、石菖蒲、郁金、牛蒡子、射干、银花、人中白之类。(《伤寒指掌》卷四23)   热因湿邪遏伏,宜泄湿以透热,如犀角、滑石、茯苓皮、猪苓、苡仁、茵陈、黄柏之类。(《伤寒指掌》卷一22)   若见舌绛如朱,目赤如火,口燥唇裂,汗出津津,此阳明血热,邪从内发,已遍三焦,即阳明热病也。切忌风药升散,宜凉膈散去芒硝、大黄加石膏、牛蒡、赤芍、鲜生地、牡丹皮主之;大便秘者去硝留黄。(《伤寒指掌》卷一55)   温毒,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或天时亢旱久燥,温疫流行,发为赤斑丹疹,其毒弥满三焦,目赤舌绛,汗出津津,切忌风药升散,宜凉膈散去芒硝、大黄加石膏、牛蒡、赤芍、人中黄,大便秘者去硝留黄。(《伤寒指掌》卷三35)   若遇天时亢旱,热疫流行,毒蕴三焦,目赤舌绛,斑疹丹赤,汗出津津,阳明血热,便闭,宜凉膈散去芒硝加鲜生地、牛蒡子、人中黄清之。(《伤寒指掌》卷四20)   如见身发斑疹,舌黄燥厚,当凉膈疏斑,如连翘、薄荷、生栀、石膏、牛蒡、杏仁、枳实、黄芩之类。(《伤寒指掌》卷四55)   凡痧瘄等症,外虽透达,易隐易回,而身热不除,渐加喘咳,腹胀咽痛,喉哑龈烂,神昏欲寐,或兼赤利等症者,此系失潮伏邪在内,危症也。急宜散邪解毒,如犀角、连翘、牛蒡、射干、元参、杏仁、查肉、人中黄、净银花、西黄、通草之类。(《伤寒指掌》卷三43)   2.吴鞠通: 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发斑者,化斑汤主之。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禁升麻、柴胡、当归、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神昏谵语者,清宫汤主之,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温病条辨》卷一)   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发斑者,化斑汤主之。(《温病条辨》卷一29)   阳明发斑者,化斑汤主之。(《温病条辨》卷一30)   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霖按: 湿温,邪入心包,此方宜去元参、银花,可加丹皮、郁盒、石菖蒲以开之,若因火痰内闭,更加牛黄、天竹黄、川贝、竹沥之属,以清火豁痰,设谵语神昏狂乱,舌见红心点点者,非加黄连、金汁不解。)(《温病条辨》卷一67)   暑温,蔓延三焦,舌滑微黄,邪在气分者,三石汤主之,邪气久留,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加味清宫汤主之。神识不清,热闭内窍者,先与紫雪丹再与清宫汤。(《温病条辨》卷二44)   3.曹炳章: 再邪已入营,则舌色绛,胃火烁津,则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烁津液,宜生地、犀角、黄连、石膏等以清营热而救胃津,或白虎汤加犀、地、竹叶、莲芯、黄连亦妙。若干绛延及舌尖者,为津干火盛,宜玉女煎,再加西洋参、花粉、蔗浆、梨汁。(《彩图辨舌指南》卷二29)   4.董废翁: 斑已出而口干,脉洪者,竹叶石膏汤化之,或配凉药一二味,生地、丹皮之属,洪而无力,兼体虚烦渴者加人参、寸麦冬、知母,令汗出自愈。又犀角地黄汤入酒黄连、桔梗、元参、薄荷、花粉之类,热甚者,口干舌燥苔黄,合白虎汤,以斑尽为度。   按: 气营蒸灼候,内火燔灼,耗伤津液,是故清透之中,必兼甘凉之品,以生津滋液,一以护阴,一以垫托,使伏热不致内恋而尽达于外,即曹炳章: “心胃火燔,劫烁津液,宜清营热而救胃津”之意。与气营蕴蒸候伏热尚轻,津液未伤,滋润反致腻滞邪机者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