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艾可 狗吃了:包容:赢得未来的必备基因——“上海应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2:18:03

包容:赢得未来的必备基因——“上海应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之二

( 2011年11月21日 )

  一部名为《双城生活》的电视剧正在热播,从片中“上海婆婆”做派是否地道,到京沪两家人之间的是是非非,无一不引发沪上“坛子”里的激烈争论。

  热烈的反响,靠的是强大的现实针对性——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资料,如今上海的“两地婚姻”比例已高达38%。因此,如何包容不同文化背景,巧妙化解观念差异,对上海这座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而言,的确是再现实不过的课题。

  事实上,身处当前这样一个空前的急速发展、变动和转型期,我们所面临的考验岂止是一桩桩“双城婚姻”。面对新移民涌入,作为城市个体,难免会产生身份焦虑;面对利益纷争,不同群体间难免会出现认同危机;面对观念不同,思想难免会出现交锋;面对背景差异,文化难免会出现冲突。然而,今天我们意识到,并且开始讨论、正视,这本身就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自觉,也是引领不同人群走向观念调和与文明进步的基础。

  11年前,联合国人居署提出了“包容性城市”的概念。我们历数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如纽约、伦敦、巴黎,也包括香港,无一不是将包容作为城市的共同价值观。历史已经证明,包罗万象、兼容并蓄的社会环境,从来是形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必备文化条件。

  包容,检验一座城市的自信与开明,也检验每一个人的胸怀与气度。

  “宽容就像自由一样。没有人能光靠祈求,就能得到它,如果不永远小心、警惕,没人能保有它。”这是一位西方学者80多年前的警世之言。

  从开埠前一个普通的地区商埠,到如今拥有2300万人口的国际知名大都市,这是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上海成长史”;而近悦远来、各操乡音、五方杂处,这几乎成了开启上海快速发展的一把“标配”密钥。“不在上海这样的大码头闯一闯是很难站住脚的”,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这句话,更是成为上海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最形象的概括。海纳百川、开放包容会给一座城市带来怎样的巨变?百年上海,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作了最佳说明。可以说,没有包容,就没有这座城市的今天;同样,没有包容,也就没有这座城市的未来。包容之于上海,有着强烈的历史意义和现实诉求。

  但今天的上海并非没有困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对我们的包容精神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挑战。

  作为城市化的先发地区,注定了“原住民”与“新移民”之间的资源争夺、“新二元”结构问题会比其他地方来得更早、更为突出。所以也难怪,每每出现有关上海人品性的讨论,常会转化成莫衷一是的热门“地域帖”;所以可以理解,当名为《我用了18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我用了18年,还是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的“姊妹篇”出现网络时,会激起那么多的情绪共鸣。

  作为市场化的先发地区,率先走向现代化的上海所面临的社会阶层格局不断变动、社会矛盾日趋交错、利益诉求不断深化的问题,也显得更加复杂,甚至尖锐。一份《来自大城市的贫富差距调查报告》曾以“一墙之隔两重天”提醒我们,尽管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上取得巨大成就,但社会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也在局部地区凸显。

  身处其间的我们,也难免会心浮气躁。某些情境下,所谓的设身处地、体谅尊重渐渐成了 “奢谈”,矛盾当前,冲突压过了平和,抱怨遮蔽了谅解,回避取代了化解,冲冠一怒、一拍两散,反倒成了流行的处世方式。

  同样面临考验的还有我们的执政者。当“恨爹不成刚,恨妈不是玉”成为一种情绪传染,当“老百姓”开始变成“老不信”,面对不同利益主体的摩擦,我们又该如何兼听不同意见、平衡各方关切,以争取市民理解、赢得社会共识?

  这些都是摆在今日上海面前的现实课题。“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自由,尊重大众的所有,以共享福利代替自私自利;我们更应用人我无间的雅量,包容异己的存在。在科技进步、来往频繁的社会里,‘尊重与包容’显得尤其重要。”这是一位年逾古稀的出家人面对现世的断言。

  对一座城市来说,包容力其实也是一种生产力。所以我们必须思考:

  如果说当年的开放包容、锐意进取造就了上海的繁荣发展,那么今天上海在人均GDP已经迈过1万美元的门槛后,我们的发展后劲何在?转型之路的创新动力何在?

  是把门关起来,将封闭守成的心态当作我们狭隘的借口,还是以开放和包容的精神,无惧竞争为城市发展引来活水?

  是以抱怨隔膜的“撕裂心态”看待矛盾,任其由对立走向对抗,还是以进取融合的“包容精神”填平沟壑,携手走向和谐?

  是“以个人的体验代替群众的感知,以发展的艰难作为难以解决民生困苦的托词,以群众的利益诉求过高为理由掩盖群众工作的不力,以舆论的炒作为借口回避对工作过失坦诚的检讨”,还是以俯身亲民之风、坦诚沟通之意,拓宽社情民意渠道,扩大基层民主,凝聚群众力量,共同去化解种种社会问题?

  这是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我们亟需面对的价值选择——是我们这座城市,也是每一位居住在此的人们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让一座城市充满包容,需要生活其间的人们,告别“傲慢与偏见”。

  包容,首先是一种文化自信,有自信就会告别傲慢。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价值判断模式,如学者所言,自傲本质上是弱者心态。因为只有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才会在潜意识里寻找、放大、嘲弄别人的“弱点”,以此获得“优越感”;也只有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执政者,才会不敢倾听来自基层的不同声音、才会不敢面对不同意见。

  包容,更是一种理性,有理性就会摈弃偏见。看似复杂的社会矛盾现象背后,其实都与利益博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百姓,我们当然可以“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但问题是,骂解决不了问题,尤其是充斥着成见、偏见、带有强烈情绪化色彩的表达,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给“问题”带来新的麻烦。同样作为政府部门,越是面对社会转型、矛盾多发,我们越是要意识到,在一个多元社会,出现不同见解、不同意见很正常,也就需要抛开成见,平心静气,注意倾听不同利益方的诉求,理解不同利益方的思维逻辑,以理性面对和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尊重群众意见,也是在管理好社会情绪的“减压阀”。而唯有社情民意通畅,方能减少官民隔阂,避免不必要的误判和对峙。

  中国,曾历经动荡。无论何种动荡的岁月,都是百姓遭殃。今天,我们要平稳度过矛盾凸显期,抓住发展机遇期,就要以历史的责任感来倡导包容,以包容心看待矛盾,以包容心解决冲突,以包容心调节好利益关系。

  作家张贤亮曾表述他对上海未来的期待:“真正的国际大都市,那种开放、自由、不拘等级、地域、甚至种族的平等,令每个人都心向往之。我想上海要想做国际大都市,也应当胸襟更宽广。”

  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了包容,他也就懂得了尊重和倾听;对于一座城来说,有了包容,它也就赢得了空间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