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释半夜四点醒:城口县着力破解“两新”组织创先争优难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19:11

城口县针对“两新”组织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要求落地难、党员覆盖难、活动开展难等问题,大胆探索,攻坚破难,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平衡开展。

  抓目标细化,破解“要求难落地”问题。围绕“与党一心、守法经营、科学发展”活动主题,提出了新建一批党组织,深化走访员工、排查困难、化解矛盾,完善生产经营发展规划,改善劳资关系,树立一批依法经营先进典型等具体目标。围绕创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提升“两新”组织发展水平和社会形象的“三级创建两个提升”载体,把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和反腐倡廉三项教育贯穿始终,引导党员发挥先锋作用,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全县217个“两新”组织守法经营,涌现出18个消费者信得过的先进企业。

抓管理引导,破解“党员难覆盖”问题。根据“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分布散、流动快的实际,强化管理引导,努力让每名党员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一是鼓励党员“亮”身份。在企业中进行遍访摸底,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党员亮明身份,参加活动。鹏欣公司等19家企业提出党员就业、培训、加薪、晋级“四优先”,鼓励“隐形”党员亮出身份。目前,共“找”到党员378名。二是激励约束并重。建立活动台帐,把党员参加创先争优活动情况与业绩考核挂钩。42家企业把参加活动作为员工年度培训任务,采取计学时、算工时、给奖励等方式,引导党员参加活动。三是建立三方联系制度。由原工作单位党组织书记牵头建立党员现在工作单位、流出地、居住地三方联系沟通制度,协调落实责任主体,确保党员参加活动不重、不漏。活动以来,“两新”工委先后为249名流动党员牵线搭桥,确保他们及时参与活动。

抓活动创新,破解“活动难开展”问题。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结合起来,创新活动方式,保证活动有效开展。一是时间安排灵活化。以业余时间为主,实行轮班学、错时学,做到活动与生产经营“两不误”。金泰电冶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采取岗前学习十分钟、工休学习半小时等形式,“见缝插针”开展活动。泰正集团利用车间党建阵地,每天组织党员开展班前十分钟学习。二是集中活动小型化。尽可能化小活动“单元”,普遍以车间、班组、技术团队、工地、项目组为依托开展活动,避免大规模集中影响生产经营。蓬源发电公司、交通发展公司等5家公司根据党员工作班次、兴趣爱好等,组建临时学习支部、学习小组,掀起活动热潮。三是活动方式多样化。把“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作为重要形式,把广播、电视、手机、QQ群、内部网络等作为重要平台,让党员乐意参加、方便参加,实现了全县“两新”组织党员参与活动全覆盖。
 :“四大活动”给力创先争优

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县“两新”组织充分发扬“奉献、互助、进步”精神,开展“四大活动”,推进“两新”组织贫困党员帮扶工作。

一、“明晰职责亮承诺”活动。建立《“两新”组织贫困党员帮扶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坚持把关心帮助“两新”组织贫困党员工作与党员干部年度考核、党内创先争优挂钩,列为党建目标管理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党组织和党员根据目标责任作出承诺,并将承诺书张贴到帮扶对象家中,主动接受监督。

二、“结对帮扶献爱心”活动。要求每个支部帮扶3-5户、党员个人帮扶1-2户,结成帮扶对子400余个。建立以“贫困状况、贫困原因、脱贫措施和帮扶责任人”为主要内容的“两新”组织贫困党员“爱心档案”600余份。目前,已为帮扶对象提供致富信息8000余条、引进致富项目286个、落实帮扶资金680.5万元、解决实际困难561个。

三、“素质提升强内功”活动。通过每周开展1次专题辅导报告、每月举办1次思想解放大讨论、半年组织一次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或创业的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推进“两新”组织贫困党员观念更新,帮助他们切实转变“等、靠、要”的思想;常年依托县职教中心、三峡技工学校等职业培训基地,采取“学校+企业”、“课堂教学+实践操作+素质训练”等办法,增强“两新”组织贫困党员的致富本领。目前,已举办致富技能专题培训班15期,培训“两新”组织贫困党员560人次。

四、“典型带动争优秀”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两新”工委成立理论宣讲团3个、宣讲小分队10个,开展理论宣传30余次,不断深化党员创争意识;培树党员致富典型196个,评选党员致富能手130人、党员创业尖兵50人、技术岗位能手40人,开展交流学习120余场次,全面掀起“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2010年,全市“两新”组织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要求,以“与党一心、守法经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建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提升“两新”组织发展水平和社会形象为载体,精心组织,强化指导,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深入发动,正面引导,全方位立体化推进。一是广泛深入发动。采取发公开信、倡议书、召开动员会、“面对面”交流、上党课、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发动,确保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方法步骤迅速传达到每一名“两新”组织党员。二是反复不断加温。及时下发《关于切实抓好“两新”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召开全市“两新”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暨“七一”表彰会、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市级示范点党组织负责人座谈会和北部新区、巴南、璧山、万州4个片会,推动活动全面开展。三是构建立体宣传网络。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QQ等媒体,借助标语、专栏、板报、张贴栏等平台,采取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的意义、目标要求、主题载体,以及典型做法和先进事迹。

二、科学指导,统筹协调,确保活动扎实推进。一是强化面上宏观指导。制发《关于切实抓好“两新”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等5个指导性文件,将“规定动作”具体分解落实,便于基层操作。二是强化片上对口指导。市里成立了“1+2”工作指导机构,各区县成立“两新”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指导组以及分设在统战部、民政局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联络组、新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联络组。三是强化点上具体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同时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员,深入每个“两新”组织党组织,当好学习指导员、理论宣讲员、活动信息员、矛盾协调员、发展服务员等“五大员”,开展具体指导。

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体提升争创活动质量。一是抓大带小,重点抓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以占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总数40%的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为重点,提出更严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带动其它“两新”组织党组织。二是抓点示范,重点抓党建工作示范点。依托已命名的262个市级示范点、1060个区县级示范点、2579个乡镇(街道)级示范点,选择基础条件好、党建工作扎实的“两新”组织,进行重点培育,力争每个区县、每个市级行业都重点打造出2-3个创先争优活动的先进典型。三是抓好载体,全面深入推进“一讲二评三公示”。把“一讲二评三公示”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将讲评活动与生产经营、日常管理、党员实际紧密结合,用讲评活动推动生产发展,以生产发展深化讲评活动,较好地解决了“两张皮”的问题。

四、建机制,搭平台,保证活动持续有效推进。一是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培养、激励机制。采取内部培、外部选、公开聘等方式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通过请进来、送出去、专家授、领导讲等形式分类分层培训党组织书记。对具体从事党务工作且担任“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或专职副书记,根据党组织规模和党员人数,每月给予100-500元的岗位补贴。二是逐步完善业主参与、支持机制。建立业主支持党建工作机制,“计划安排同业主商量,重大活动请业主参加,突出问题向业主沟通,整改落实听业主意见,活动效果让业主评判”,让业主充分认识到创先争优活动对推动“两新”组织发展的重大作用,积极支持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建工作。三是探索建立财政投入机制。各区县和镇街视财力状况和“两新”组织基础条件,向新建党组织提供500—5000元不等的启动工作经费,年底全部返还党员缴纳党费,并按每名党员30元标准配套活动经费。

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市涌现出秋田、力帆、宗申、世纪金源、渝万律师、爱德华等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党建工作典型,产生了以全国劳模、渝江森林集团党委书记刘树森为代表的各级劳模和优秀共产党员,创造了江北区红心驿站、沙坪坝区红岩党建、大渡口区“12371”党建、巴南区心桥党建等区域党建品牌, “项目工作法”、“新三会一课制度”、“三项制度”等基本成形推广,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促使创先争优活动实现三个转变

璧山县"两新"组织党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大力推行三类创先争优形式,促使活动实现三个转变。

推行"目标管理类"形式,促使活动由虚变实。广大"两新"组织党组织将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纳入党建工作通盘考虑,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年初制定党支部工作年度工作目标、党员年度工作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将创先争优的目标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适当细化,使创先争优活动指标化、具体化。重庆金鑫滤清器制造有限公司党支部以"创建县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和'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为目标,党员以争当"十佳农民工党员、标兵党员、红岩先锋党员"为目标,制定具体的创争措施,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党员、员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推行"岗位责任类"形式,促使活动由被动变主动。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立党示范岗等形式,确定党员责任岗位、责任内容,以此搭建创先争优的平台,从而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党员的责任心,带动员工完成本单位的生产工作任务。璧城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党支部设置信息传播岗、科技示范岗、社会治安维护岗、扶贫帮困示范岗、环境卫生监督岗等5个"先锋示范岗",每个岗位分别确定3名责任人,明确其具体职责,并在该责任人的经营处挂出党员示范岗牌子,从而使党员和员工学有标兵、追有方向,自觉参与到创先争优活动中。

推行"劳动竞赛类"形式,促使活动由无形变有形。围绕本单位的中心任务,开展各种形式的建功立业和竞赛活动,从而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顾地塑胶电器有限公司广泛开展以"比质量、比安全、比进度、比效益、比节能降耗"和"创新、创优、创先、创最佳经济效益"为主要内容的"五比四创"劳动竞赛活动。重点围绕产品自检、产品检测,电工线路故障排除、机修技能等8个方面开展劳动竞赛,员工的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得到进一步推进。该公司生产操作工王灿,通过参加劳动竞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后来被提升为技术生产班班长。
三推三提三增强 创先争优促发展 

 

重庆市江津利华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服务"三农"为主的商贸流通民营企业。公司党委下辖4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现有党员78名。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创先利华、争优利华"为主题,以实施党员"三推三提三增强"活动为载体,激发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公司跨跃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推行党员承诺制,着力提高党员服务意识,增强企业发展内动力。一是确定承诺。公司党委通过党企联席会、谈心谈话、征求意见等形式,对党员提出的承诺事项逐条审核,重点将承诺事项是否体现先进性的基本要求、是否符合公司发展目标等作为评判标准。通过审核,在征得党员本人同意的基础上,对党员个人承诺进行修改完善,最终,确定党员个人承诺150余项。二是公开承诺。党员承诺事项确定后,党委召开党员大会,每位党员在大会上进行公开承诺,并将承诺内容在各个支部(班组、部门)内部公示。在此基础上,并将党员承诺上墙公开,将党员的承诺事项、落实时限、监督方式等向全体员工和社会群众公开,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公开监督。三是考评承诺。党员定期对承诺履行兑现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按月在支部党员大会上进行述诺,逐一说明承诺落实情况。党支部采取月评议、季度评议与年终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党员履诺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完成的亮"绿"灯,连续三个月亮"绿"灯,在绩效上给予加分;逾期的亮"红"灯,纳入员工综合考评体系,作为公司党员评先评优、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推行党员责任区,着力提高党员责任意识,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一是建立党员双重责任区。公司党委把创先争优行动贯穿生产管理始终,依托行政架构将支部建在生产和营销一线,15名领导班子成员、中层以上干部均建立了"双重责任区",既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又肩负着作为党员的义务。二是建立党员服务责任线。各个党支部开展富有特色的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建立党员服务责任线,提高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责任意识。港埠分公司党支部以"强健生命线"为主题,构建了利华港区"发运快、服务优、质量好、费用省、无事故"的服务"三字经"。支部16名党员带领210名员工,创造了三个月周转物资50万吨的历史佳绩。三是建立党员"一带二"责任田。公司管理层以上党员干部与2名员工建立"一带二"责任田,负责定点帮扶。公司78名在职党员均建立了帮带关系,签订了帮带协议。

推行党员激励机制,提高党员主体意识,增强企业发展凝聚力。一是实施党员专项激励工资,激发党员"创先争优"活力。公司党委充分征求员工意见,并报董事会同意,划拨专门经费建立党员专项激励工资。依照个人自评、支部初评、党委复评、董事会审定的程序,对爱岗敬业、贡献突出的党员给予不同等次奖励,张榜公布评定结果,接受员工监督。在今年"七一"表彰中,50名优秀员工中,党员就占46名,共产党员成为公司最有水平、敢打硬仗的先进群体,成为普通员工最为仰慕的金字招牌。二是建立创先争优管理机制,迸发员工干事创业活力。公司党委创造性地把党员创先争优、先锋指数评价、员工绩效考核等有机融合,在全市"两新"组织系统率先实施党员先锋指数考核量化,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员工创先争优管理长效制度,如今,"党员示范岗"、"三八红旗手"、"巾帼文明岗"等遍布利华公司,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调动。截止目前,利华公司营业额已突破3亿元大关。三是健全"双培一送"人才机制,凝聚企业发展推动力。公司党委健全"双培一送"人才机制,即采取自我评价、典型引领、模拟锻炼等形式加强业务骨干的培养教育,5名业务骨干已成为组织重点培养对象。同时,着重以青年党员和管理层党员为重点,提升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4名党员进入公司领导候选库,1名党员被提拔为公司行政领导,3名一线党员提升为管理人员,构建了"忠诚、协作、争先"的利华人才团队,凝聚了企业发展推动力。

合川区在"两新"组织党组织创先争优

活动中注重发挥"四个作用"

合川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积极引导"两新"组织党组织发挥四个方面的作用,有力地提升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推动了"两新"组织的发展。

发挥引领先进文化、倡导文明风尚的作用,树造员工团队精神。全区"两新"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和管理,依托企业党校、员工活动中心等文化阵地,深入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培育树造团队精神,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相继成功举办"'两新'组织党旗红,城乡统筹促发展"、"党建带团建、共育文明花"等6场专题文艺晚会,弘扬了独具特色的"两新"组织党建文化。同时,还鼓励企业培育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通过布置宣传展板、播放专题片等形式,对"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和发展成果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进一步扩大"两新"组织及其党组织的社会影响。

发挥服务员工群众、构建和谐企业的作用,维护员工合法利益。引导"两新"组织把关爱员工、奉献社会、共建和谐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党组织的引导下,全区30%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员工"互助资金",已累计筹资600余万元,资助困难员工达2300多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为避免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发生冲突等问题,探索建立员工生活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解决员工之间的矛盾纠纷,积极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使企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发挥集聚选培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开发企业人才资源。在"两新"党组织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工程"、结合实际开展"三项培养"等活动,及时把党组织集聚优秀人才的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目前,区、镇街、企业共选送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造340余人次,到经济发达地区、优秀企业学习680余人次。通过把骨干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党员和骨干培养成中高层管理人才的"三项培养",一大批党员和优秀员工走上"两新"组织中高层管理岗位,促进了效益增长、产能提升。

发挥主动协调沟通、服务企业发展的作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在活动中,企业党组织主动协调企业与党委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探索形成了"以工促农"和"村企互利"的长效机制,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目前,全区已有620余个"两新"组织与517个村(社区)采取"1+1"或"X+1"模式结成互助共建对子,开展共建活动730余次,投资500余万元,帮助共建村(社区)搞好道路、公益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业岗位2800余个,切实增强了互助共建实效。同时,积极探索发挥"两新"组织经济能人作用的新途径,大胆开展选聘"两新"组织经济能人担任"名誉村官",全区选聘的84名(其中党员40名)名誉村主任共为群众筹资310余万元,改造电网530余户,打井100余口,升级村级服务中心27个,切实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