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提气质知乎:有机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08:25
有机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作者: 来源:许昌农业信息网  2008-9-9 17:01:44 开始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起始于1980年代中后期,1984年中国农业大学开始进行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研究和开发。1988年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开始进行有机食品的科研工作,1994年建立有机农业植保技术研究中心、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rganic Food Developing Center,OFDC)和环球有机食品研究咨询中心(Organic Food Research and Consulting, OFRC)。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成为IFOAM的会员。从1994年开始,我国有机食品开发有了较快发展。1994年通过有机食品生产认证的土地面积达到6—7万hm2,出口销售额约为1000万美元2000年通过有机食品生产认证的土地面积达到10万hm2,出口贸易额达到2000万美元。OFDC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我国有机食品的年出口额和年产量增长率都在30%以上。


  我国有机食品的开发,主要由外贸公司或直接从事出口业务的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农户在公司的指导下按有机农业方式生产,公司包销产品。此外,还有“小农户集体开发”模式。初期主要是天然有机食品,如高山茶叶、东北大豆、野生果品、中药材等。近些年来,开发粮食、蔬菜、油料、肉类、奶制品、蛋类、饮料、酒类、茶叶、草药、调味品、动物饲料、种子、纺织品、花卉等100多种有机产品。大多数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等地,部分产品开始在国内市场销售。


  目前,我国已制订了较规范的有机农业生产、检查、认证和出口要求及技术文件。OFDC制定的《有机产品认证标准》与国际试行标准基本接轨,是我国有机食品生产和认证的基本依据。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实施《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OFDC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有机食品标识,经OFDC颁证委员会批准后授予该标志使用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亦制定了有机茶的标识。OFDC现在在全国近20个省、市建立了分中心或行业办公室。我国有两家最具权威性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一是国内有机食品综合认证的权威机构:OFDC;二是国内茶叶行业中权威机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另外亦有一些国外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如德国的BCS。我国有机食品认证的国际合作工作已开展,OFDC与德国技术公司开展了“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的合作项目,OFDC还与瑞典的、英国的及美国的等国际著名认证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欧盟和美国的有机食品生产认证专家,根据EU2092/91的要求对OFDC进行有机食品生产认证进行初步评估。2002年12月底,“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得到“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的承认,这是我国目前唯一得到国际有机农业机构认可的“有机产品认证中心”。


  目前,国内厂商对有机食品认识上存在不足,研究或经营有机食品出口的外贸公司也很少,导致产品开发力不足,仅仅对一些山珍野味和特色食品的开发,仅限于农产品的生产和粗加工,仅针对国内极少数的高层消费群体和日韩等邻国的出口,巨大的欧、美市场还没有打开。2001年我国的有机食品出口额为20O0万美元,在世界市场份额(且 10亿美元)中所占比率微乎其微。我国对有机农业生产的一些标准仍与国际普遍执行的标准有一定差距,而且对有机产品的栽培、生产、加工和分销环节的监控力度还不够。由于我国的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OFDC既是有机产品的法律、法规、行政规定和标准的制定者,又是实施监控和颁发证书的部门,同时还集科技开发、生产、加工、咨询、营销于一身,所以引起国际经销商的不太信任,这也是我国目前尚未有国际认可的权威有机产品认证机构的原因所在,到2O02年底,得到国际承认的我国认证机构仅有“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一家。我国外贸企业为了获得国外有机标志,一方面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购买仪器设备等间接费用,另外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使用年费等直接费用,在成本内在化及反补贴措施的影响下,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对我国出口货物征收绿色关税,使这些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丧失价格优势,极大地制约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四、有机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对策


  1.政府要正确引导与扶持,提倡逐渐过度和区域发展


  要认识到我国大部分地方农业生产水平还比较落后,生产力量仍比较薄弱,尤其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组织、单位及农民的生态、环保、法律意识还不够高,积极宣传开发有机食品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意义,扩大有机食品在市场上的影响。有机农业虽然节省了化学农药。化肥等的投入,但在生产过程中用工较多、产量较低,在生物治虫等科学管理方面投入较多,成本较高,而且从现代农业向有机农业过度的初始几年,有可能导致减产减收,降低了农业从事者的经济利益,我国对此还没有相关经济补偿,所以,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避免发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各地的发展要立足自身优势,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通过宣传引导、技术培训与服务、政府补助或贷款扶持等来提高有机农业从事者的积极性。为了一定程度上稳定农民的收入,保持国家安定持续发展,在一定的地区内要允许石油农业比例逐渐缩小,逐渐地过度到有机农业。集中部分经费先在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区和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区建立示范基地,摸索一些适合当地的经验和技术,再做推广和应用。同时鼓励有志投入有机农业的商业人士和积极吸引外商先在受化肥、农药污染较轻并较易转化的偏远地区特别是山区和贫困地区开发有机农业。


  2.有的放矢,策划市场战略、产品战略、品牌战略


  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有机农产品;优先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有一定创汇基础的能形成品牌的天然食品、特色食品。从国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粮、棉、毛不具备价格优势,蔬菜、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具有价格优势,例如美国需求的主要是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的食品,欧洲需求的主要是小杂粮类的红小豆、黑米、小米等,坚果类的松子、黑芝麻、花生、核桃等,还有山野菜和蜂蜜等,日本主要需求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并且出现了对成品、半成品的需求,主要原因是日本劳力资源及其加工成本高。另外速冻蔬菜、脱水蔬菜、食用菌、果汁、坚果、茶叶、杂粮、杂豆等国际市场前景极好。中草药、生物药品,有机纺织品如丝绸、棉花等也颇受外商欢迎。采用国际标准,积极策划开发欧盟、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市场。同时加大对国内消费水平较高的居住区和高档超市,以及特殊性消费集团和群体为主的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如国宴、国宾馆、外企、高档礼品、儿童、妇女和老人的消费等。


  3.建立与国际相符的有机农业标准,建立国际承认的有机农业认证机构

  建立全国统一的与国际标准一致的有机农产品基本标准,包括基地标准、生产标准、产品标准、加工包装标准等;重点支持国内检查和认证机构的发展,把认证机构与技术指导等服务单位或机构脱离开来,鼓励国际权威检查和认证机构来华开展工作;通过国际合作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权威的国际承认的检查与认证机构。


  4.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尤其可再生资源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源约束性国家,人均耕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0%、12%和25%,但资源浪费严重,像烧荒、焚烧秸秆落叶和垃圾、大水漫灌农田、农业和生活用水不区分,水资源的循环净化利用率低等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最近报道,山东某企业只使用绿菜花的上半部生产有机绿菜花,而下面大部分的茎部都当作废料扔了,但德国某公司专门研究发现绿菜花的茎部可作为医药原料。


  充分利用作物秸秆、野草、水草、落叶、塘泥。人畜粪尿等再生资源,大力提倡有机肥料的沤制,继续推广沼气工程;充分利用水资源,对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进行分级使用,对废水进行净化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修建微型水利工程,集蓄雨水;配方施肥、配方饲料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5.建立有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技术服务与标准管理的网络体系


  现代化有机农业涉及到种、养、加各个领域,有机食品从原料的生产到产品的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由初始生产到用户,这之间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时间段中要经历很多工序,各个工序都必须符合有机食品的标准要求,只要其中任何一道工序上出了问题,那就失去了产品的有机性。所以为了提高对有机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力度和管理水平,应当建立有机农业的快速、高效的信息与管理的网络体系,包括质量标准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产品开发体系、市场流通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人才培训体系等。加强对有机农业整体全面的政策和技术宣传、指导与培训。


  6.进行有机农业的相关研究与开发


  组织全国各地的农业科技研究单位,进行有机农业的相关研究与开发工作。研究开发我国传统有机农业技术和新高科技技术;选育肥料或饲料利用率高的、抗逆力强的、高光合的、高品质的、抗病虫特殊功能的动植物、微生物品种;废弃物的充分再生利用;开展家庭型、经济型以及工业型的太阳能、水能和风能以及生物能等再生能源利用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开发有机肥料及生物肥料,并商品化和工厂化生产;研究土壤、池塘等养分平衡管理问题;研究替代化学制剂的高效病虫害及杂草防治技术;研究开发高品质、高产量的适合有机农业标准的栽培、加工、保鲜技术;研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问题,使有机农业工厂化、机械化、信息化,例如利用远红外线的除草。锄地的机器人等;研究有机农业与立体高效型农业、超级型农业、设施型及无土型农业、工艺型农业、观光型农业、快速型农业和保健型农业的有机结合;有机农业与设施农业、基因工程的融合性的可行性论证;研究基地建设与组织和产品认证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许多实际的生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