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pine香烟多少钱:张承志:我深受两种第一流的文化影响 但不代表回族说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1:32:15

张承志:我深受两种第一流的文化影响 但不代表回族说话

2011-11-3 10:23| 发布者: 麦子| 查看: 2638| 评论: 18|来自: 银川新闻网

摘要: 中穆网消息 昨天上午,著名作家张承志来到银川,参加《回族研究》创刊20周年座谈会。其间,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深受两种第一流的文化影响   记者:作为一名回族作家,您对回族文学有何看法?    ...      中穆网消息 昨天上午,著名作家张承志来到银川,参加《回族研究》创刊20周年座谈会。其间,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深受两种第一流的文化影响

  记者:作为一名回族作家,您对回族文学有何看法?

  张承志:回族文学的提法没有多大的意义,作为文学工作者,作为作家和评论家来说,中国只存在中华民族作家或中国作家。换句话说,回族是一个在汉文化熏陶下的民族,语言习惯和汉族一样。我从小在北京受到了第一流的汉语文化教育,在西北受到了第一流的伊斯兰文化熏陶,我有自信代表中华民族说话,但是从来没有代表回族说话。

  记者:宁夏西吉的沙沟、青铜峡铝厂的清真小寺、吴忠的鸿乐府等,都留下过您的足迹,甚至很多地方走进了您的作品,宁夏提供给您的是一种文化地理还是一种文学创作营养?

  张承志:我是一个在北京成长的知识分子,虽然是回民,虽然有家庭的熏染,但直到来了宁夏,才开始接受伊斯兰文明。

  我的书法只送给农民

  记者:我曾经在青海的一些农民家里发现了您的书法作品,而且,您的《毛笔达瓦》一文中也曾说过自己的书法是“墨迹不入官宦家,糊壁农户做窗花”。

  张承志:在农民家里吃住,和农民成了好朋友,走的时候给他们钱他们不要,那就写一副字吧。我写的“贫年换米,灾年糊壁”,不能和书法作品比,不过我写字时一定要写出人的特点,只给某一个特定的人。第一次我在新疆达坂城见到一位挖煤的农民,觉得他和我有某种关联,忽然意识到他可能是西海固来的。10年后我在宁夏泾源县的黄华川见到了一个小伙子,他说我们见过面,在达坂城,他说他不挖煤了回家务农了。我就给他写了副对联,把“达坂城”“黄花川”两个地名写进去了。

  《回族研究》相关世界穆斯林

  记者:很多读者对您的创作非常关心,您下一步的写作方向是什么?

  张承志: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最近想捕捉一些变化中的规律。我不到50岁就开始探索这个世界的规律,把一些想法写进了新近发表的《地中海边界》,这是我近年来最重要的作品。

  我写作的目的是用文章提醒世界,提醒中国的读者,我想中国的作家只有我一个在做。

  记者:参加《回族研究》创刊20周年座谈会,请您谈谈对这本杂志的看法吧?

  张承志:一本小小的《回族研究》跟世界穆斯林息息相关,不管你愿不愿意去了解它,只要你是穆斯林,你就已经介入了。如果把伊斯兰文明比喻成浩瀚的星空,那么《回族研究》杂志就是一束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