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调音阶指法:贪官多喜欢养情妇? 腐败背后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2 16:26:37

                                 

               贪官为何喜欢养情妇    对腐败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摘要:让人主动想做好官,不想、不敢也不能做坏官,需要一种健全机制,现在就应当对此进行更积极的探索。

    近来反腐败案件曝光很多,这毫无疑问表明了反腐倡廉的力度在加大。本月曝光数起,最突出的,包括了深圳能源集团总经理劳德容案、海南工商局长马招德案、湖北证券前总裁陈浩武案、三峡证券前管理层案等,引起人们诸多思索。报道这类新闻有不同的办法,《财经》着眼于翔实报道事实原委,提供案件发生的经济背景与体制背景,并分析腐败在相应经济领域发生的各种环节。我们相信,这种努力不仅符合新闻调查报道的基本原则,而且可以为腐败现象的经济学分析提供典型案例。这对于中国反腐败的整体战略安排与制度设计是有意义的。

  可能会有一种看法认为,腐败就是鲜廉寡耻、道德败坏,有多少玄机可以分析呢?关键还是对官员思想品质的教育和考察。还有些“反面教材”在编制时侧重从现象进行归纳,从个别而一般,总结出诸如“贪官多喜欢养情妇”、“贪欲膨胀铤而走险”之类的规律,试图给后人以警示。这些当然都是有道理的,思想教育、纪律检查由是显示出重要性。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忽视、并应当特别看重经济学家所提供的分析。特别是因为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而腐败的发生不可能不与改革的制度安排相关,经济学家在腐败研究方面的理论创新就有了更切近的现实指导意义。

  经济学家在认识问题时,有其特殊的视角、分析框架和分析工具。例如官员受贿的原因,经济学家就会提出,在具体情境下的需求和供给是如何形成的?贿赂价格是怎么确定的?再如腐败行为的后果,经济学家会思考,腐败对资源配置是什么影响?是促进配置还是制造稀缺?腐败会最终导致什么样的产出效应?又如反腐败机制设计,经济学在设问,微观约束更容易发挥作用,还是宏观环境更重要?如果两者并重,则重点各是什么?等等。很显然,这些分析都有利于更深入地认识现实问题。

  近年来,海外学术界和国际组织已经对腐败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国内学术界最近在此领域也有高水准实证研究成果问世。现实中有更多的案例以比较全面立体的方式展示开来,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而理论又可成为认识现实和指导实践的工具。以经济学眼光观察腐败问题可以看到,从交通领域的卢万里到工商系统的马招德,从企业家劳德容到省委书记刘方仁,其滑入堕落深渊的路径有很大差别,一旦堕落之后的敛财模式也很不一样。仔细分析其过程,可以发现有“供方主导型腐败”,亦即所谓被拉下水的情形;也有“需方主导型腐败”,亦即有计划有预谋地索贿。供方主导的堕落敛财方式比较多样化,贿赂价格也不很确定;而需方主导的堕落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市场,价格也相对更高,与预期惩罚力度形成函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