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妖怪飞行系好用:山歌高手张正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39:15

山歌高手张正芳  

2009-12-06 13:54:11|  分类: 苏州人物 |字号 订阅


    ■徐文高文/图
    他因为看到人的道德愈趋愈下,便将许多浅近的历史、地方的名胜和行善劝孝的话编作一本《消闲山歌》。由于“不识字来真万难”,这些山歌都是请人代为记录的。
    一、消闲山歌
    聊表 (马马虎虎)城中唱完成,要到城外游六门。六门自有六门景,到一门来有一情:到齐门来上吊桥,南北马路桥两条,一直大塘陆墓去,大河两岸全烧窑。到娄门来上吊桥,做小生意人勿少,萝卜青菜葱韭蒜,黄瓜惜乎苦勿好。娄门外弗有大出产,全是个星 (这些)挑扁担,生瓜茄子长豇豆,只有几只大窑灰。到葑门来往外瞟,大塘里向真热闹,人家约有五百家,南塘鸡头算头挑。葑门外头风水好,穷勿讨饭富勿傲,专种烂田荸荠藕,再做蓑衣划灯草。到盘门来细看清,吴门桥造得勿离景。全为夺块青阳地,官司会仔呒淘成。青阳地来洋关造,私盐船难过觅渡桥。再有五十三环洞,取名就叫宝带桥。到胥门来往外瞟,对河就是日晖桥。城里全吃胥江水,况太爷起造万年桥。居泾桥来枣市桥,五福桥来顶细巧,横塘有顶亭子桥,顶高一座彩云桥。阊门外头有名堂,大三牲 (杜三珍)一副大家尝,鲇鱼墩来小邾弄,再有一只方基上……
    这是民国年间《消闲山歌》中的一篇《苏州六门景山歌》,全部用苏州方言俚语写成,浅显易懂,朗朗上口。这本山歌集主要分历史篇、社会篇、风景篇、讽谕篇和宗教篇。如社会篇中有《劝善歌》、《兄弟和睦歌》、《为人道理歌》等等,风景篇中有《姑苏城内景致歌》、《姑苏名山景致歌》、《虎丘歌》、《西湖歌》等等。每首都很长,大多一二百句。书中还附有不少当时社会名流作的序言。
    作者张正芳是个七十来岁的老人,最令人诧异的是他居然自称“一字不识张正芳”,因为生于太平天国战乱期间,“从小未进学堂门”。由于“不识字来真万难”,这些山歌都是请人代为记录的。他因为看到现在人的道德愈趋愈下,便将许多浅近的历史、地方的名胜和行善劝孝的话编作一本《消闲山歌》。从民国十二年(1923年)起,直到他过世,年年增添,年年编印,也年年赠送,每年都要达到一二千本。我见过的就有老宋体和楷体的不同版本。
    那么张正芳何许人也?我们只能在他的山歌中发现他一些蛛丝马迹:“作歌之人在何方?家住姑苏市山塘,地名就叫薛家湾,八号门牌张正芳。张正芳来啥心肚?爱堆假山喜作歌。”在他的山歌中还可以知道他“烟酒二字勿赞成”,“吃着二字勿过分”。他的子孙都在上海做生意,并且都很孝顺,苏州家中只有老夫妻俩。再从他唱“七岁年份长毛(太平军)到”,推算出应该出生于咸丰四年(1854)。至于其他的生平行状都无从知晓了……
    二、偶获传记
    一天,山塘街琴川古旧书店老板李彪先生告诉我,有个香港客人询问是否有《消闲山歌》一书,他自称是张正芳后代。后来李彪搜觅到那本书,那天我在通贵桥附近书店等候客人来取书。递上名片,才知道他叫张庆正,是张正芳的第五代孙,现在是香港一公司总经理,同时还送给了我他父亲张松坡写的关于张正芳的回忆录,题为《我的曾祖父张正芳》,现转录如下,因篇幅有限,有删节。
    我家世居鲁南,以运漕粮为生,长年漂浮于大运河上,老人出生前才定居于吴县黎里镇,他幼年时适逢太平天国战乱,举家迁移苏州,备极艰辛。少年时习厨艺以谋生,经多年勤劳,薄积资财,赴沪创业,业务兴旺。数年之后,他的“太湖园”已成为沪上著名菜馆之一。
    曾祖父五十多岁时,我祖父办的精益眼镜公司生意蒸蒸日上,已是业内翘楚,祖父力劝曾祖父告老还乡,安享晚年。
    曾祖父晚年的生活可以说丰富多彩的,他老人家置宅于苏州城外的薛家湾,地处阊门外,附近有一船码头,来去四乡的航船都在此起迄,因此交通十分方便。住宅的大门在一条大河后的一条街道上,门虽设而长关,进出都是用沿河一条小弄底的便门,隐在一处凿有一大水池的弄口,走进小弄后,才看得见弯转弄底的小门,设计得如此隐蔽的门,这与老人幼年时深受太平天国战乱的影响有关,加上民国以来军阀混战,时局不稳,这也是一个以防万一的举措。进门后可见一大庭院,中间一条弹石花径,东半边摆了各式花草盆景,西边是各种假山堆出的微型山水景物,其中我最喜爱的是一组杭州西湖十景:有宝俶塔、雷峰塔、三潭印月、平湖秋月、湖心亭等,还有二门微型土炮,放在钱塘门口,西湖中有小船数艘,远看十分逼真。另有一堂虎丘山全景:山门前放着小井圈一对,作为老虎的眼睛,山顶置一小塔算是虎丘塔,半山有双吊桶、千人石等,都是老人精心堆制的,化了不少心血,还有不少我叫不出名堂的盆景,无法一一详说。
    薛家湾的房屋是一所五大间主屋的平房,东厢为我祖父母的卧室,西厢为老人的卧室。主屋的中间为一统的大三间,偏东的作为餐厅,偏西的是老人休息兼写作的所在,中间布置为客堂。主屋后部连着我父母的卧室,西面的是我伯父伯母的卧室,我父亲一直戏称这二幢房为“钟鼓楼”。
    在隔园子对面还建有船形的房屋一所,俗称“旱船”,一如当时盛行于山塘河上的画舫。设有前舱、中舱和后舱,船头上还放着一对用以平衡的石鼓,一如画舫上的布置。舱内也像大型画舫一般,中舱比较宽敞,如放一桌酒席,还可在两旁送菜,船头前挖了一个池塘,养金鱼数十尾,立在旱船头,前面是水,像在船上一样。池塘边上筑起了一架长长的葡萄棚。
    老人家每天清晨五时出门到山塘街白姆桥堍的一家茶馆中吃茶。九时正,一位教书先生来为他录写他自编的“山歌”(船歌)。有传统的老歌,也有自编的各种即兴唱词,较多是劝人为善的歌词。老人家生于船家,自幼即是编写山歌的能手,声名远播四乡各地,船家们通过航船在码头稍停之时,会专程到我们家里来抄歌词,日有数起。因此老人家就请了位先生,将他编著的上百篇各式各样的歌词一一记录下来,编成《消闲山歌》。凡求书者来者不拒,每年要送出一千册。老人亲自来沪,联系排版、印刷等工作。逐年新出版本的书次次都有最新的创作面世。从一开始的薄薄一本小学课本似的册子,几经修改,不断增订,后来已是像皇历一样的厚本子了。可惜是迭遭战乱,于今散失殆尽。出书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如编写、排印、发送耗费了老人家大量的精力和财富,目的只有一个,即劝人为善。
    与此同时,对四乡邻里扶贫济困几乎无日无之,每年的暑天,发送沙药水(即十滴水);秋冬季节分赠寒衣、棉被,甚至为特别困苦的家庭施舍棺木,凡此种种善举一概由他掌管。帮助对象除邻里外,还有各乡航船通达之处。因此我们每次回家时觉得家里人来人往,门庭若市,原来都是彷徨无计、上门求助的孤寡之人。他老人家肩负如此规模的一个机构,单凭他个人的财力,力有不逮。因此他还请亲友协助捐款捐物,亲自往来奔波,向大家申述以求得各方面的捐助。
    曾祖父生平少病痛,1933年突然患了菌痢,终于回天乏术,结束了他勤俭的一生,终年八十岁。
    解放后,整修房屋时,在后面一个金鱼池底挖出了一个坛子,坛子内安放了8000银元,这鱼池是老人亲手建造,也只有他才是放这坛子的人,悉数交公,应了他老人家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传财不如传德给后人。”
    读了这篇回忆录,我想:用现在的说法,他可以说属于宣传精神文明的志愿者。如果活到现在,说不定还可以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山歌传承人,或“感动苏州”十佳人物呢!
    三、寻访故居
    我对史料的求索喜欢寻根究底,觉得还应该寻访一下张正芳的故居遗迹。据他山歌中唱词,家在山塘街薛家湾8号门牌,但现在早已不再作为街巷地名了。穿过狭窄喧嚣的街市,从白姆桥转弯进去,豁然开朗,呈现出一大片宽阔恬静的水面,只有三三两两的老人在悠闲地晒太阳,有几分像城市中的桃花源,这里便是薛家湾。我沿着河岸寻找,见一处弄底的园子很大,正揣测是否为故居,听到围墙里面有人声,就轻轻叩门,说打扰了,问个讯。里面警觉地问啥事体?我说从前有个叫张正芳的老人住在哪一家?门露了一道缝,一个老太探出半个头来,我取出随身带的资料说明来意。她一下变得热情起来,忙说晓得晓得,不过在河对岸的白姆桥西弄,并领我兜过去。拐进一条小弄底,左转弯,出现一扇小门,现在门牌是24号。
    进门后,我对照着张松坡记录的资料,一一观察对照。故居占地近两亩,里面又分割成三个院落,房屋虽破落但基本完整,有古建筑常见的戗角、挂落、落地长窗,不过多了一些违章建筑。领我过来的张老太和几个老住户,便一一指点,说这大院里曾经有三处出入:六扇头的大墙门、石库门和边门。现在这个社区活动室以前是大厅,旁边一间是佛堂。对面是“旱船”,但花窗都拆除了,改砌成了墙壁。我看出了大致形态,又用脚步丈量着“旱船”的长度,约十二米。他们一边暗暗笑我有点“踱头”,一边又指着两处院子说这里原来都是池塘、假山,还有合抱粗的古树。我想这些假山中就有当年老人精心构筑的西湖十景和虎丘等微型景观吧!最为痛惜的是在“文革”期间假山都被推倒在池塘里,最后夷为一片平地。
    我又问起从前是否在地下发现过一只装银洋钱的甏?他们说是的是的,那是几个小孩捉蟋蟀时翻开池塘边一块假山石头时发现的,当时各人抓了几把,后来派出所知道了,叫一个个都交出来。他们还讲:从前这里几乎家家都有过那本山歌书,“破四旧”中全烧掉了,而张正芳的后代也早已不住在这里了,前几年曾有过几个上海人来寻根过一次。斜阳映照在斑驳的山墙上,这时我由寻访到他故居而喜悦的心情,渐渐地夹杂一丝苦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