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小爱回归:经方剂量的本原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35:26

经方剂量的本原

梅花易客    发表于2010年07月16日

        现代的中医,总在经方剂量上争论不休,特别是如今以克为计的年代里,经方剂量的精确计数化,更是远离古代方剂用量的真实内涵。要明白经方剂量的意义,就不能脱离“上取象于天,下取法于地,中取则于人”的“天人合一”思想。

 

        在汉朝,“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而五权谨矣。始于铢,两于两,明于斤,均于钧,终于石。”

 

       龠(yuè),是一种容器,类似于一个方体形的小木桶,可以装下一千二百粒小米,重量就定位为十二铢,一铢一百二十粒小米。为什么要定义为一百二十粒,为什么要取小米为基准?因为古人发现黄道附近的一百二十颗恒星做为天体观察的背景,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及日、月七耀的肉眼视运动规律同地球上的气候的变化更替是有相同规律的,最初的最大记数多为一百二十,比如《内经》中人的极寿大约为一百二十岁等。故天有一百二十宫,对应地有二十四节气,故一铢等于一百二十粒小米,二十四铢为一两;天有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寿各一星共计十六星,取意天南地北,左东木福星,右西金寿,及中间土星禄为天下五方,十六两计为斤;天上十六星定五方,地下三十日为一月,故三十斤为一钧,每四季为一年,故四钧为一石。

 

       古人以大小颗粒肉眼分辨几乎大小一至的小米为最小基数,以天文历法之数定义重量单位和换算进制。故如果用现代科学的精确记数及十进制换算的克来定药方剂量,从而少掉了天人相应的基础,是不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的。

 

        到过四川收租院玩过的人就看过当年刘文采收租用的斗,这就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上古之人用枰还是不会常用的,更多的时候是用一种标准容器,在不够现代化的当年,标准件之间的误差是大的。所以在组方抓药时,并不要刻意去追求那么的精确。

 

        还有一个可以训诂得到的是,中医的药汤是由烹调发展而来的。一个厨师,他炒菜会根据菜的品种、盘子大小或吃的人多少、做法、火候大小等因素,根据经验对主菜、配料、佐料进行不是精确数量的随心选择。故而中医在组方上,一样应该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的轻重、气候的冷热、药材的寒凉进行差不多的配伍。同样,一个厨师要烧出好汤,主菜、配菜、佐料一定不会超过十种,所以不说中医组方要达到最多八味的高水平,最少也不得高于十味,或者光就那难以下喉的药味,就让病患心里不舒服,心里不舒服,情志也是加重病情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对于经方的研究中,有学者曾对六一散进行实验,发现就是6:1的比例,才是黄金比例。这一点应该更要惊醒目前的中医,经方的配比比例才是关键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