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赫集团待遇:浅 谈 文 学 欣 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48:51

浅 谈 文 学 欣 赏 

作者:郭 萍

一、文学欣赏:纠正误差的过程

凡属文学名著总是不断被人欣赏的:如果不能被人不断地欣赏,它早已被遗忘、淘汰,也就无人知晓,自然也人不了“名著”之列。

但是文学名著在完成之后,在不同的年代里被欣赏的程度经常起变化。有时被人欣赏,有时不被人欣赏;有时被欣赏的是这一方面,有时被欣赏的是另一方面。所以,对某一位读者来说,读一次,就是一个独立的欣赏过程,但从名著的存在来看,这个过程又是一个片段。

我们作为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中的读者,是在前代种种定论、种种评价的影响下阅读名著的,在阅读时,我们作为一个特定的欣赏主体,对前人的讨论,对传统的看法,会有所同意:有所补充,也会有所批判,有所纠正。所以说,对文学名著的欣赏也是一个纠正误差的过程(这是任何名著被人认识的历史过程,一代一代“纠正”下去。当然这也是任何名著的真正生命力:后一代人总能从中发现新的内容,产生新的兴趣。

从大的方面说,欣赏者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产生不同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妇对文学名著的兴趣。鲁迅说到他在日本留学时期读了拜伦的诗而“心神俱旺”。那原因就是:“时当清的末年,在一部分中国青年的心中,革命思潮正盛,凡有叫喊复仇和反抗的,便名易惹起感应。”(鲁迅《杂怀》)而这时候,易卜生在世界上正负盛名,却不为人注意。到了“五四”运动时,易卜生成为特别引人注意的作家,因为他“敢于攻击社会,敢于独战多数”。“五四”时,由于青年们争取婚姻自由,所以“输人易卜生的《娜拉》机运,这时候也恰恰成熟了。”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我们欣赏文学名著不可能完全排除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且社会思潮的影响也并不是全无益处的。只是当我们觉察到一种思潮的偏颇、错误时,应当予以克服,予以纠正。我们可以举对明代小品的看法为例。大家都知道明代散文是很有成就的,它的代表作家袁中郎、张岱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在30年代,林语堂曾经提倡这种风格的散文,即所谓“幽默”、“性灵”,受到鲁迅的反对。不过鲁迅反对的是林语堂(以及周作人)在那个时代引人们走向消沉,忘记战斗,他反对的不是明代小品,他也不低估袁中郎、张岱的文学价值。他说:“明末的小品文虽然比较颓放,却并非全是吟风弄月,其中有不平,有讽刺,有攻击,有破坏。

这种作风,也触着了满洲君臣的心病”(鲁迅(小品文的危机))。这是指的张岱。而对袁中郎,鲁迅则重视他除了写小品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在”,那就是“关心世道”,鲁迅认为这就决定了“中郎之不能被骂倒,正如他这不能被画歪”(鲁迅(“招贴即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对同一位作家的不同方面,各有侧重。而在袁中郎、张岱这些散文大家那里,吟风月、弄花草的文章和关心世道的文章,其实都存在;幽默和讽刺,也都存在。在我们现在比较平静的历史时代里,我们就可以从各个方面去欣赏袁中郎和张岱的散文了。

    以上说到的都是一些学者专家的意见,他们同时也是文学名著的欣赏者,所以也仍然是欣赏者的意见。他们的意见可以代表并影响一个时期的欣赏者。不过这种作用只存在于欣赏的大趋势上、总体意见上,到了具体的阅读欣赏中,每一位读者又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欣赏文学名著的各个方面。读者欣赏文学名著时不可能完全依照前人的意见、感受。他必然有自己的再创造,他的再创造也就纠正任何传统的偏见,获得自己的艺术享受。以前有人说过: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汉姆雷特。我们也可以说,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林黛玉。这还是只就名著中的一个形象来说的。读者的欣赏就是一面在多种理论的影响下,一面在作家的直接形象引导下,去进行再创造。再创造的活动也即欣赏的活动,是按照读者个人的社会体验、审美经验、知识结构来进行的。欣赏者不但可以纠正前人对名著的某些定见、偏见,而且也可以纠正(包括补充)作家个人的见解。

    许多古典作家如果能够复活,他们看到后人对他的作品的种种评论,一定会大吃一惊,甚至全不理解。后人从社会学的观点,从伦理道德的观点,从心理学的观点,以及当代人仅仅作为一个20世纪末中国读者对文学名著作出的反应、评价,会使莎士比亚和曹雪芹大吃一惊。有些现代作家往往也对研究者的评价感到意外。凡是内容丰富、思想深远的作品,能人“名著”之列者,都在它的表层意义之下,还有深层或更深层的意义。这种意义是吸引人的,它期待着未来时代的读者在无穷的欣赏过程中去开掘、发现。这种意义也往往是复杂的、可作多种解释的,因此也给后世的读者以不断的“纠正”的机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学名著的内容同欣赏者的眼光是互相作用的,欣赏者可以给文学名著加进新的内容。

    当然,欣赏也决不是任意的玩笑。它必须在作品形象、内容的引导下,从个人的艺术感受出发,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欣赏首先是艺术的享受,没有享受,或者说没有感到作品的美,没有受到感情的震撼,那“纠正”就是牵强附会,或者变成猜谜游戏。文学名著往往给人广阔的想象的天地,但不是无边无际,它的边和际就是它的形象的本身。                    

二、文学欣赏:创造欣赏者的过程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以上是马克思在两个《经济学手稿》里说的话,这是具有高度的哲学意义和美学意义的论断。我们可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并依照这种表达方式,来表达我们对文学欣赏的看法,即:欣赏是创造欣赏者的过程。

    文学欣赏不是依靠任何感官的刺激,在欣赏中看不到颜色、形体,听不到声音,只能依靠语言唤起自己的想象,到一个幻象世界中去遨游。

    而文学又是有不同层次的,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有浅露的,有深邃的;有单义的,有多义的;有明确的,有朦胧的。但是对文学作品,包括名著,要去享受它,去“啃”它,去欣赏它,就要求读者有一定的素养。有的作品如(红楼梦》也并不难读,但深层的意义却不好领会。许多诗文也是这样,它含蕴无穷,高层次的读者领会高层次的意义,低层次的读者理会低层次的意义。正如有的哲学家说:同一个格言,老人和孩子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文学对不同的读者,也是这样的。

    文学欣赏者是被文学创造出来的,高级的文学欣赏者是被高级的文学作品创造出来的。人们从小听奶奶讲故事是初步接触最简单的文学作品。以后读各种各样的故事,读小说、散文诗歌,作品的内容渐趋复杂,艺术渐趋细致精美。最初的欣赏完全依靠一点直接的生活经验,后来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老师可以传授最基本的知识,老师的传授改变了人们的知识结构。但是文学欣赏不但要求欣赏者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如一定的历史知识、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文学知识,还要求欣赏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一定的艺术感受能力。这一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欣赏能力。其他方面的知识可以临时查询,也可以较近地掌握,如阅读《范进中举)一节,关于什么叫“中举”,什么叫“八股”,什么叫“童生”,由童生到举人要经过些什么考试,以及考试中举在封建社会里对一个读书人意味着什么,等等。但是,《范进中举》的讽刺意味何在,作者的悲悯、痛恨是怎样表现的,在若无其事的平静叙述中如何显示出一种独特的风格,等等,这一切对不同的读者来说,体会、玩味的深浅就大有区别了。

    文学的欣赏者对文学名著作一次欣赏,应当同时也把自己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文学作品是可以给人以多方面的知识的,从历史文化以至于军事、科学、经济、医学等等方面,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学到。但是应当说,人们从文学中所能汲取的这一切,在其他学科中也能够得到,而且得到的更为系统、更为可靠。只有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审美感受,这才是最重要的,是离开文学就一定得不到的。欣赏者的提高,欣赏者要把自己造成更高一级的欣赏者,只有在文学欣赏过程中才能得到机会。所以,每一次文学欣赏都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经验积累,都是对欣赏者个人素质的改进,使这位欣赏者从各个方面向文学的高级境界逼进。

    文学作品以它本身的丰富性要在欣赏者的心灵里找到共鸣,就是说他的心灵中产生了同这部作品的对应关系、同构成分,有同类的或相似的作品出现,他也就能够欣赏;而这种欣赏也会愈来愈敏锐、愈精细;扩大范围,也能更宽泛地接受。这是由于欣赏者内心的某一个门户被打开了。

    在欣赏时,或者说为了欣赏,一定的学习、借鉴是必要的。但是重要的是自己要确有心得,确能心领神会。如果只能背下别人的结论,或照别人的结构去分析作品,那么虽然对某一部作品可以说:“懂了”,可是实际上却不能使自己在审美上提高一步,不能使自己变为更高一级的欣赏者。

    最后,借用朱光潜(谈趣味》里的话作结。趣味是无法争辩的,但是趣味是有高下之分的;而趣味的高下是可以由修养而加以改变的。欣赏就是提高人的趣味的主要方法,所以,我们说:欣赏是创造欣赏者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