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菊樱日本料理:《道德经》与现代科学文化(讲稿) - 黄老和谐博客 - 开心俱乐部论坛 开心傻子|抗癌|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7:26:56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感谢XX市有关领导给我这个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道德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第一次接触到《道德经》这本书时,被震撼了,短短的五千字,不仅文字非常优美,而且还蕴藏着深不可测的哲理,其涉及的知识面非常之广,可以说,它包括了现代意义上的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学、养生学、教育学、系统论、信息论等学科,是一部人生修养必备的宝典。说实在的,当时的自己,也只是被它那透射出来的智慧的光芒所吸引,其中很多道理并不明白,于是乎,我就如饥似渴地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并通过二十几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体验,才漫漫品尝到了其中的一些滋味。由于自己学识浅薄,悟性迟钝,到了《老子》这座宝山,也没有拾到多少东西,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失,所以,今天这个交流,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之功用,敬请朋友们多指点、多帮助。
一、老子简介

老子,(约公元前571~前471)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今河南鹿邑人)。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老子》或《老子五千文》)。相传老子在此关点化了函谷关总兵尹喜。后一路西行至盩厔(音:周至),观此处依山傍水(终南山田峪河)、峰峦起伏,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沿传至今世称楼观台。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三百余座。史称道教发源地。老子去世后葬于距此八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墓。

李耳为什么叫“老子”。首先是因为他活得时间长,据《史记》记载有两个年龄说法,一个是活了160多岁,一个是活了200多岁。其次,是因为在道教中有一个有关他出生的传说。“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  

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左走三步,右走三步,然后归于正中,指天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又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二、《道德经》是对中国前古文化的总结与升华。

传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我们顺便介绍一下孔子,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人。家中排行第二。是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古文献整理家——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可以说,孔子是周文化的传承者。但老子不同,老子只留下自己的《五千言》,是自己完全消化吸收后对整个世界、对社会及对人生的重新认识。

宋朝朱熹说:“盖老聃,周之史官,掌国之典籍,三皇五帝之书,故能述古事而倍好之。如五千言,亦或古有是语而老子传之,未可知也。”(《朱子文集•卷三•答汪尚书》)。汉人班固在中考察诸子各派源流时指出:“道家者流,盖出史官。历记成败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王南面之术也。”认为老子及其道家思想源于史官和帝王经验。《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可以说老子是潜心的学问家,没有被任何世俗所干扰,因此,《道德经》有超凡脱俗之风尚。通过对《道德经》的学习与体验,我们能够感受到能老子的心态,老子是全然的、整体性的,所谓全然和整体性的,就是达到了今天说的“三个和谐”,即身与心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高层次的“天人合一”境界。

相对于儒家、法家、墨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来说,老子是整体论和系统理论的,而其它学说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学说,或者说其内容都是关注人类社会的学说。老子也关注人类社会,只不过他把人类社会纳入自然整体中来考虑,并提出了人类长治久安的方法——即合道之法。

胡适(1891—1962,哲学家):“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这个在老子书里萌芽,在以后几百年里充分生长起来的自然主义宇宙观,正是经典时代的一份最重要的哲学遗产。”(《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 1959年,第三次东西方哲学家会议)胡适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王书》又集道家的大成。道家兼收并蓄,但其中心思想终是那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道’。”

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1900)曾评论《老子》一书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国人尤利斯•噶尔的1910年写了《老子的书——来自最高生命的至善教诲》一书,他说:“也许是老子的那个时代没有人真正理解老子,或许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到来,老子已不再是一个人,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老子,他是推动未来的能动力量,他比任何现代的,都更加具有现代意义,他比任何生命,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英国生物学家、科学史家、两次诺贝尔奖得主,李约瑟(1900年—1995年)博士在其名著《中国科技史》中说:“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说道家思想是宗教和诗人的,诚然不错;但是它至少也同样强烈地是方术的、科学的、民主的,并且在政治上是革命的。”
    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卡普拉,赞赏道家的生态智能,他说:“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能,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
    俄国汉学家海澳基也夫斯基说:“古代哲学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一切哲学发展的出发点,所有其它中国哲学家的体系,都是在道德哲学体系的各个部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道德经》与当代整体有机论(系统理论)的思想

美国当代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弗•卡普拉在《转折点》一书中说:“时至20世纪,物理学已发生了数次观念革命,它们清楚地揭示了机械论世界观的局限性,并且走向有机的、生态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与一切时代的神秘主义和古老传统显现出一致性。宇宙不再被视为由各种分割的客体组成的机器,而是被看作和谐而不可分割的整体,看作动态联系着的网络,作为观察者的人与他(或她)的意识,从本质上看,也包括在其中。”这种整体的、有机的世界观,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思想。

卡普拉说:“今天,当代系统论与中国古代思想之间的联系变得十分明显了。中国的圣人们看来早已意识到了作为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的两极性。阳即自我肯定性、要求性、扩张性、竞争性、拓展性等,凡是用直线的、分析型的思维作为指导的人类行为,均属此列。阴即统一性、响应性、合作性、直觉性以及对于环境的意识等等。阴与阳对于和谐的社会与生态体系来说,都是极为必要的。”“随着我们的进化,人的生理方面与文化方面的分离愈演愈烈。人类生理方面的进化大约5000年前就停止了,尔后的进化不再是遗传性的而是社会性和文化性的了。在文化进化过程中,我们的文明极大程度地改造了环境,以至于我们比过去其他任何文化或文明都远离了我们的生理和生态基础。这种分离表现为一条明显的鸿沟:一方面是智力、科学知识、技术、技能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智慧、精神、伦理等其他方面的发展。自从古希腊人在公元前6世纪开始了科学探索以来,科学与技术的进展极为巨大;但是,在后来25个世纪中,社会行为方面却几乎没有进步。公元前6世纪的老子与释迦牟尼所提出的精神与道德标准显然并不比我们的低。”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说:“现代物理学大厦就建立在一无所有上,从一无所有导出了现在的所有,没想到的是,近代西方历经数代花费大量物力财力才找到的结论,在中国的远古早已有了思想的先驱。”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说:“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中国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

英国当代哲学家克拉克说过:“现代经济自由市场的原理就是源自《老子》的无为而治”。他还认为:“道家在西方的发展可能与佛教、印度教不同,它不会表现为宗教运动,而会体现在:挑战过头的启蒙理性精神、非此即彼的简单化思维原则,提供新话语、新洞识、新范式,影响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个人选择与生活方式,替代唯物主义与彼岸宗教信仰并引导我们树立生态化精神的态度,有助于西方人灵肉二元论的克服和整体精神态度的转变,道家治疗性的哲学对西方人有关真理观、自我、性别认同等的反思有积极作用,对诊治西方虚无主义的顽症具有显著疗效,因而一般性地对西方反思启蒙的后现代计划有意义。”

20世纪60年代,随着系统论的兴起,系统管理理论引起管理学者和企业家的广泛关注。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派哈罗德·孔茨认为,“不论是管理著作,还是从事实务的主管人员,都不应该忽视系统方法”,斯科特(Scott)则将系统理论的引入看作是管理理论有别于传统企业发展理论的真正革命。近期系统论新增三大思想体系: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比利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普利高津指出:耗散结构理论“对自然界的描述非常接近中国道家关于自然界中的自组织与和谐的传统观点”; “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性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

协同论创始人哈肯在《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的序言中说:“协同学含有中国基本思维的一些特点。事实上,对自然的整体理解是中国(道家)哲学的一个核心部分。”

突变理论的创始人法国数学家勒内·托姆勒内·托姆在《突变论》一文中说:“在老子的理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突变理论的启蒙论述。我相信今天中国许多喜欢这个学说的科学天才,会了解突变理论是如何证实这些发源于中国的古老学说的。”

自发秩序理论创始人,奥地利社会经济学家哈耶克(1899—1992),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认为,道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是其自发秩序理论的经典表述。

互补理论创始人,丹麦大物理学家玻尔(1885—1962),在被丹麦王室授以勋章时说:“我不是理论的创立者,我只是个(道家)得道者”;“我们在这里面临着人类地位所固有的和令人难忘的表现在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中的一些互补关系。”

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1907—1981)赞赏道家的现代性,他于1968年在《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中指出:“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四、老子认识世界的工具——直觉功能

老子,可以说是当时最有学问的人,但老子认识世界不是从知识到知识,即用大脑的功能(意识功能),而是用“心”的功能——理性与直觉灵感相统一的功能(也就是说以人的本体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心”的功能(佛教说的第八识功能),要求超越感官、超越意识才能达到,所以一般人难于实现,只有那些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的人,心的功能才能发挥出来。其实,那些能流传千古的艺术作品、思想理论、包括科技发明,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得到的。

耗散结构理论告诉我们:人是一个开放系统,只有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才能克服体内熵(热力学概念,作为测量物理体系进化程度的量)的增加,才能保持人体系统的稳定性。这些交换中包括食物、水、空气、阳光等的交换,也包括一些无形的信息。其实,这个理论也不新鲜,《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中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是相互通应的,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二气的协调统一。“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中的“通神明”,指的就是一种直觉功能。霍金前些日子发出警告:人类不要主动接触外星人,这等于说他承认外星人的存在;不久又预言:人类不过200年。我相信霍金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家,他没有必要吓唬大家。我们来认识一下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因为在21岁时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所以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彻底被剥夺了说话的功能,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1972年,他考虑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黑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最后以爆炸而告终。黑洞辐射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引力、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统一在一起。 

 1974年以后,他的研究转向了量子引力论。虽然人们还没有得到一个成功的理论,但它的一些特征已被发现。例如,空间-时间在普朗克尺度(10^-33厘米)下不是平坦的,而是处于一种粉末的状态。在量子引力中不存在纯态,因果性受到破坏,因此使不可知性从经典统计物理、量子统计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个层次。

1980年以后,霍金的兴趣转向了量子宇宙论。然而,2004年7月,他改正了自己原来的“黑洞悖论”观点,信息应该持之以恒。本书的副题是从大爆炸到黑洞。斯蒂芬·威廉·霍金认为他一生的贡献是在经典物理的框架里,证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点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变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辐射而越变越小,大爆炸的奇点不但被量子效应所抹平,而且整个宇宙正是起始于此。理论物理学的细节在未来的20年中还会有变化,但就观念而言,现在已经相当完备了。  

史蒂芬·威廉·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是在他20年之久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做出的,这是真正的空前绝后。他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媒介早已有许多关于他如何与全身瘫痪作搏斗的描述。可以说,他的成就更多地来源于与自然的沟通。

还有一位更神奇的发明家,他能够在试验制造以前在脑中详细的视觉化他的发明。他的发明没有理论计算,他经常进入一种状态,进入另外一个世界,那儿的人们对他很好,他在那儿看到什么后,就回到现实世界来用图画出来,并按图去制造,几乎百分之百的成功。这个人叫尼古拉•特斯拉。这种能力来自于他小时候,一次在马背上摔下来之后。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1943年),1856年7月10日出生,是世界知名的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和电机工程师。塞尔维亚血统的他出生在克罗地亚(后并入奥地利帝国)。特斯拉被认为是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发明家。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对电和磁性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专利和理论工作形式依据现代交变电流电力(AC)的系统,包括多相电力分配系统和AC马达,帮助了他带起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给我疲乏衰弱的身躯注入了最宝贵的东西一一生命的活力、精神的活力”。他为了把构思转变成现实发明,他舍不得睡觉,每天只睡2个多小时,最终独自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利。

在发明交流电机之前特斯拉为伟大科学家爱迪生共发明了24项新设计,包括直流电发电机的设计,并由爱迪生取得专利,加以大量生产。可是他努力的报酬却换来一场无情的骗局和嘲讽。结果,特斯拉心感忿怒并从此脱离爱迪生和他的公司。这就是历史上电流之战的序幕。  

1888年,特斯拉得到西屋公司(Westing House)的企业家乔治威斯汀豪斯(Geovge Westing House)支持研发已构思了6年的交流电体系。半年后,他研制的交流电发电机取得专利,并应美国电机工程师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邀请讲解和示范交流电体系的研究成果。因为交流电的效能远比直流电优胜,因此交流电开始广泛采用,并慢慢取替传统直流电的位置。在利益的驱动下,爱迪生大力抨击特斯拉,并将其冠以“科学异端”之名,一场科学迫害应运而起。虽然今天交流电成为工业和社会供电的主流,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名字却一直被人遗忘,甚至一直未受到应有的平反。这就是“正统”科学的杰作。

关于通古斯大爆炸,推测说只是这位旷世奇才特斯拉的一次交流电试运转。根据其树木的炭化程度及土地的磁化,可发现这并不是一般的线形闪电所造成,而更像球形闪电所释放的巨大能量。在此爆炸发生前期的夜晚,莫斯科等城市上空均出现极亮的闪电,那很可能就是特斯拉在进行远距离无线能量传输试验。并经过精准的运算后(误差不超过一度),准确将强大的交流电集中于通古斯这个杳无人烟之地。可以肯定的是,在爆炸发生时,特斯拉就在俄国伊尔库兹克州,该地也是能够看见大爆炸的地方之一,根据俄国当地史料记载,6月那日特斯拉以电影之名召集当地数百群众见证了通古斯大爆炸,当时没有人相信该爆炸能够由人所为。

详细情况请参看:《科学巨人--尼古拉•特斯拉》电视片上下集。

老子是在什么状态下发现大道的呢?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五、《道德经》与现代科学文化中的核心观念
1、在本体论上,老子的思想与现代科学揭示的整体有机论是一致的。

老子的观点:世界万物包括宇宙都是由道产生的,一切事物都在道中。中国现在流行一种哲学观点“万物一体,万有相通”,其实就是老子本体论观念的一个翻版,其代表人物就是北大张世英教授。《道德经》第一章,第六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二章等章节,是东方“创世学”。例如第四十二章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的“一”,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指的是太极,其中包含阴阳二气,但阴阳未分;“二”,指的就是阴阳二气;这种解释,自古至今,好像没有什么出入。而“三”是指什么呢?则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句实在话,这句话是中国人的“创世说”,不能说完全是老子凭空杜撰出来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周易》里面的“阴阳”哲学和《尚书》里面的“五行”学说,是中国式“创世说”的核心内容和法则,老子是周朝的图书馆长,如果说《道德经》没有受到前人的启发,那是不合乎事实的,实际上,这短短的五千字,也是老子对以往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总结。不妨我们用宋朝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来说一说中国式“创世说”的内容: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之至矣。

从上我们可以看到,他说的无极,就相当于老子说的大道,他说的太极,就相当于老子说的一,他说的两仪,就相当于老子说的二,而他说的“五气”(金木水火土),就相当于老子说的“三”。有人说“三”指是“天地人”三才,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为这句话讲的是创世的法则和过程,而“天地人”三才,是创世完成以后的事情,所以说,“三”是指五行之气,是“创世”的基本物质。有了“一”、“二”、“三”,世界万物就可以被创造出来,“三生万物”并不是指只有“三”才直接创生了万物,而是指太极、阴阳和五行这三者共同作用创造了世界万物。世界万物被创造出来后,仍然遵循阴阳五行之规律。因为在任何一个物体中,它都由许许多多的精细“气”物质,经历无数次的更迭组合,才构成了可观世界中的可观测的物质。阴阳、五行在任何事物中都有体现,从宏观的方面来说,天属阳,地属阴,从地球上万物方面来看,公的属阳,母的属阴,而且每个事物自身都有许多个层次的阴阳,五行也是一样。“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人的系统理论,每一个事物都是有许多层次的系统组成的系统集合,把这种系统理论用在人体上,就是我国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谈到宇宙的创生,我们也可以听听物理学家们的意见。英国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在《上帝与新物理学》中说到:

对能伸能缩的空间进行的研究,使宇宙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在细节上与圣经大不相同的宇宙创生的理论。他们所提出的科学理论中最惊人的一点就是,他们认为空间本身,不仅仅是物质,也是在大爆炸中创生的。……大爆炸发生的最初那一刻,空间是无限收缩的,那一刻就代表着空间停止存在于时间的边界。物理学家们把这边界称作奇点。

空间原来竟是从无中生出来的,这个离奇的想法是很多人觉得难以理解的,因为他们早已把空间看成是‘无’。然而,物理学家则把空间看成是一种能伸缩的媒介,而不是空空如也的‘无’。的确,在下面的几章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由于量子效应,即使最纯的真空也能引起活动,其中充满了转瞬即逝的结构。对物理学家来说,‘无’意味着‘没有空间’以及没有物质。

离奇的事还多着呢。空间是与时间他不开的,于是,空间能伸能缩,时间也能伸能缩。大爆炸代表着空间的创生,同样,也代表着时间的创生。空间和时间都不能存在于奇点之前。简单地讲就是,时间本身也是从大爆炸之时起始的。”

我们如果从物理家的眼光来看,也许可以把“二”看成是时间与空间,而“三”,就是由时间与空间构成的“场”。

弗•卡普拉说:“通过变革,一个前后一致的世界观目前正在出现。这一世界观并没有被整个物理学界所共同承认,只是正被许多第一流的物理学家所讨论和精心构筑。这些物理学家的研究不限于某些具体的技术问题,他们都对现代物理学的哲学意义深感兴趣,正在以开放性的方式来改进对于实在的本性的理解。

同机械论的笛卡尔世界观相比较,现代物理学所展现的世界观的特色可以说是有机的、整体的、生态的。它可以被称为广义系统论意义上的系统论世界观。宇宙不应再被看作由不同的客体所组成的一部机器,而应被描绘为不可分的、动态的整体,其各个组成部分在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只能被理解为宇宙过程中的一些模型。

20世纪初,对于原子的实验考察产生了轰动的、完全出人意料的结果。原子远非那种历史悠久的理论所规定的坚实不可破了粒子,而是由极小的电子围绕原子核的运动所构成的。几年之后,量子理论清楚地阐明了,即使是亚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也不是坚不可破的粒子。亚原子物质是非常抽象的实体,它们具有两重性,这取决于我们如何观察。它们时而是粒子,时而是波;光也是这样,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

物质与光的两重性是非常奇怪的,人们很难接受,一个东西同时既是限制于很小的空间范围之内的粒子,又是向很大的空间区域扩散的波。然而,这却是物理学家们必须接受的事实。这种陷入毫无希望的悖论的局面一直延续着,直到人们认识到,“粒子”和“波”这些经典力学的术语已不能完善地适用于描述原子现象。电子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但是它却具有类似于粒子和类似于波这两个方面的性质。在运动中,粒子和波这两方面连续地转化着。这意味着,无论是电子还是其他的原子“客体”均无独立于其环境的固定本质。它们的性质是类似于波还是类似于粒子,这取决于人们实验的情况,取决于观测仪器。

对于粒子/波的悖论的解决迫使物理学家们对于机械论的世界观的基础提出怀疑。在亚原子水平上,物质不是存在于某个确定的有限的地方,而是显示出某种“存在的走向”;亚原子现象也不是发生在某个确切的时间内,而是显示出“发生的趋向”。原子物理学的所有规律都是用或然性的术语来表达的。我们永远也不能完全确定地预言某种原子水平上的事件发生,我们只能预言其发生的可能性。

物质的二重性与或然性在原子物理学中具有根本意义,这一发现推翻了关于坚实不可破的客体的经典概念。在亚原子水平上,经典物理学中那种坚实的物质客体变成了类似于波的或然性模型。进一步说,这种形式与其说代表或然性的事物,不如说代表或然性的相互关系。孤立的亚原子粒子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作为观察过程与方法之间的联系或关系,它才能够被理解。

亚原子粒子不是事物而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在量子理论中,你总是同关系打交道。

现代物理学就是这样揭示了宇宙的归一性。我们不能把世界分解为一个个独立存在着的微小实体。当我们深入物质内部的时候,自然没有向我们展示任何独立的建筑材料,而是展示出一张复杂的关系网络,这张网络贯通了统一体的各个部分。

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分割为相互分离的部分,分成一些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客体,而分子和原子又是由粒子构成。但是,在亚原子粒子水平上,分离的客体的概念失效了。亚原子粒子,推而广之,整个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不能被孤立地加以理解,只能通过相互关联来加以定义。

这一从客体到关系的变化对于整个科学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贝特森甚至认为,关系应该作为所有定义的基础,小学教育也应根据这种观点进行。他相信,任何事物都不应根据它自身是什么来定义,而应当根据它与别的事物的关系来定义。

在经典力学中,部分的性质与行为决定整体的性质与行为;而在量子力学中,情形倒了过来,整体决定部分。

在这种本体论的观点下,有几个重要观念需要特别建立起来:

1)、“人类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人类要想“长治久安”必须爱护和保护大自然。可以不夸张地说: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可以为母亲去装扮,但不能去损害她。所以,现代世界提出的环境观念和生态观念,正是从这一观念中衍生而来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要求我们人类的行为要遵循地球生存和发展的规律。

2)、“自然不是客体,人类不是主体。”在主、客体式的哲学观念中,物质世界是为人类服务的,所以世界万物与人并不在一个层面,它们对人类来说并不那么重要。而这种观念在新的物理学中得到了改变,世界万物不再是附属于人类的,相反,人类只是世界网络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依赖于其它子系统和整体存在,当其它特种都不绝的时候,也就是人类消失的时候。

3)、“自然为人类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人类自身创造的财富。

人类好像在用自己的智慧创造财富为自己服务,但实际上,在创造人为财富的同时,人类在破坏自然财富。美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社会生物学”奠基人,201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爱德华•威尔逊所说:20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丰富的现实派艺术得到解放,民主与人权广泛传播的时代;然而,这个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个黑暗与野蛮的时代,因为世界战争、种族灭绝政策和专制意识形态几乎笼罩全球。伴随着这些动荡局面,人类同时也破坏了大量的自然环境,大肆攫取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从而加快了整个生态系统的毁坏和成千上万已经存在数百万年的物种的灭绝。

如果用国内产品和人均消费来评估世界的财富,那么人类的财富在不断地增长。但如果用生物圈的状况来衡量世界的财富,那么人类的财富在不断减少。前者称为市场经济,后者称为自然经济。用自然经济计算得出的结论与用市场经济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反,这是由全世界的森林、淡水、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来衡量的。一个被称为生命行星指数(Living Planet Index)的专业术语出现在世界很行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库中,其预测结果与大家熟悉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股票市场指标的预测结果完全相反: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计算结果,该指标在1970年到1995年的25年间下降了30%。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它下降的速率已经达到了每年3%。这么快的下降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由于本性的狂热和自私,人类至今都没有完全清楚自己到底在干什么。现在,我们是否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即使是粗略的方法,来衡量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呢?虽然,任何尝试性的估算都会低估自然资本的价值,但是,不管怎样,还是让我们看一下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结果。1997年,由经济学家和环境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所有生态系统向人类免费提供的自然环境的价值进行了估算。根据大量的数据资料,他们计算出生态系统对人类的贡献至少为33万亿美元/年。这个数字几乎是1997年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18万亿美元)的两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可定义为:支持人类生存的生物圈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包括调节大气及气候,净化淡水,保持水土,土壤的形成和富集,营养物质的循环,废物的降解和循环,作物的授粉,以及木材、食物和生物燃料的生产。

2、在方法论上,老子的思想是系统科学理论。

虽然老子的思想与整体有机论相一致,但由于东方文化本身所特有的直觉思维特点,使得他并没有在以逻辑思维为特点的科学技术领域有更大的建树。相反,西方的科学家们却在利用这种思想为自己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当然,这种现象也可以用老子的思想得以解释,人类思维也有“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作用就能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因此,对于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现代人来说,反过头来学习老子的思想,将对自己的事业和人生带来一个全新的境界。可以说,现在正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相互结合并导向统一的年代,在这种新的思潮下,人类将走向一个全新的未来,但这可能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不是一、二十年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两代人的努力才可能实现的。

老子的系统观念更多地用来调整人类的思想与行为以适应自然发展规律,而西方的系统理论更多地用在了科学技术发明上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老子的系统观念是从直觉中得来的,而西方的系统理论却是在科学发展了几百年才从零散的学说整合而来,最后又回到了这种整体、有机的观念。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说:“现代物理学大厦就建立在一无所有上,从一无所有导出了现在的所有,没想到的是,近代西方历经数代花费大量物力财力才找到的结论,在中国的远古早已有了思想的先驱。

加裔美籍教授罗伯特•蒙代尔,1999年诺贝尔奖得主,享有“欧元之父”称号,他说:“中国人相信的是道,这种道教的思想实际上在中国的三种主要的思想流派中都存在。道是宇宙运行的方式,是自然的规律,是一种统一的和自发的行动。世界万物和每一种变化都有它内在的必然性,都是部分的协同的合作来促进一个整体。”

前苏联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的林德曾说道家:“宇宙创生于无的可能性,是非常有兴趣的,应当进一步,加以研究……这个问题似乎是绝对玄学的,但是,我们有关玄学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类玄学问题有时却由物理学给出答案。

下面来介绍一下系统科学方面的知识:

系统科学即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系统科学按其发展和现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系统科学一般是指贝塔朗菲(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中所提出的将"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系统哲学三个方面归纳而成的学科体系。

广义的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门综合性科学。

近年兴起的相似论、现代概率论、超熵论、奇异吸引学及混沌理论、紊乱学、模糊逻辑学等,也将进入广义系统科学并成为其重要内容。系统科学将众多独立形成、自成理论的新兴学科综合统一起来,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它已为内外许多学者所关注和研究。

系统论将世界视为系统与系统的集合,认为世界的复杂性在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世界的任何部分,就是研究相应的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它将研究和处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即整体来对待。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掌握对象的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及时序性等基本特征。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也是科学研究思想方法的理论。系统论的任务,不只是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反映系统的层次、结构、演化,更主要的是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的目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及特点,反映了现代科学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为解决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军事等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系统科学的发展和成熟,对人类的思维观念和思想方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使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整体性是系统概念的核心(这正是老子道的思想,而与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更为贴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观念:

1)、系统的稳定与和谐是系统整体性的主要体现。对“自然”系统来说,它是由宇宙衍生而来的,它的组织结构(地球生态体系)保证了其系统的稳定性,所以,对于人类来说,按照地球运行规律办事(人法地),保持和维护现有的状态,对自身及地球的长治久安都是必须和必要的。当然,“自然”本身也有进化方面的问题,但这个时间尺度比较大,相反,现在人类对自然结构的破坏,已经危及了人类的正常发展,这是当代科学家们大声疾呼的事情。人类已经到了节制自己,回报自然的时候了!

2)、大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以及各系统中的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天赋人权,人人平等”,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想,现在看来,是符合科学的先进观念。老子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万物平等,人人平等的思想。

3)、系统之中各元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天然的联系,“万物一体,万有相通”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在这种思想下,爱护他人就是爱护自己,“自我”只是一个“内我”,他人却是一个“外我”,内我与外我的统一才是一个真我。因此,我们才会得出“爱是人生的真谛”这样一个结论。


六、《道德经》中的其它观念
1、辩证思想的观念

可以说,辩证思想贯穿在《道德经》的始终,几乎处处相见,例如,在第二章中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在第七章中有“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在第五十八章中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第七十一章中有:“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在第八十一章中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辩证的思想大家都了解比较多,我就不展开来讲了。

2、“为无为”的观念

老子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又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策略还是本质?人们很容易把老子当作无所事事的人,说他是消极的人生态度,因为讲无为吗?!老子说得很明确,无为是道的本质,是圣人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而我们往往只从文字表面上来直解其义,就会闹出笑话:老子是一个什么都不会做也不去做的老头!文字,有时候是多少可怕呀,文字的世界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现实,也可以完全抛开现实而独立成为一个世界,现代的网络世界正是这样一个世界!它可以反映现实,也可以完全脱离现实。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老子说“为无为”,首先是讲“为”,为就是“有为”、“人为”;“无为”者,自然也,无人为也。无人为,就是按照事物本来的规律去做,不掺杂人的主观愿望。有为就是人按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去积极行事。“无为”与“有为”是相对应的,无为是本,有为是用。无为是事物的本能,是自然而然,有为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事物之中。《庄子•养生主》中讲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就是“为无为”即有为、无为的和谐统一。“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为难,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能做到游刃有余,首先就要找到节与节之间的间隙,不去割也不会折,不用老去磨刀,也不用老换刀,所以一个好的庖丁是一个比较清闲而又效率最高的人,他可以减少磨刀的时间,也可以省了去买刀的麻烦,不说买刀本身就麻烦,还有买刀时还可能惹来无数的麻烦,如果家里穷点,还得为买刀去动用别的方面的钱,这可能就要跟家里人发生争执,累呀,一事接一事,忙不完。就是说,如果你做不到“无为” (儒说的止于到善,佛说的了)的境界,就会由此而产生各种的事情让你去做,循环不止,直到累死。

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真谛了。从客观上说,要达到上述那个庖丁那种修为,你才能做到“为无为”,一般人做不到。很多人只求“我在干”,到于怎么干,干到什么样罢手?他们考虑不多,他们看不到事物的实质,所以容易贪大、贪难,所以老子他老人家要教导我们:“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就是这个道理呀,越想做些大事,做些有意义的事,你就越有妄想,你就会去制造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事,来卖弄、炫耀自己,最后必是作茧自缚!

无为者,自然而然也。拔苗助长,这个故事我们反复讲,是因为这是一个“为无为”的最好例子,我们要有“为”,选种、育种、播种、栽植、浇水、施肥、锄草等等,这些是有为,剩下的事,就是它们自己的事了!它怎么吸收阳光、吸收水份、吸收肥料,以及它如何长大、抽穗、灌浆等等,那是它们自己的事了,是它们本能的事,它们自然而然地会做,用不着你去干预。当然,要种好庄稼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是多少先人用经验换来的。

3、“常有常无”的观念

奥修曾讲过一个故事,说有几个兄弟一起出门去闯荡天下,经过一条河,过不去了,就问当地人怎么办,当地人告诉他们,可以游泳过河,也可以坐船过河。这几个兄弟就问当地人,学游泳要多长时间,造船又要多长时间。当地人告诉他们学游泳最少要好几个月,而造一条船有几天就行。因而,他们很快就打好了一条船,并向当地人学会了划船,他们便很安全快捷地渡过了河面,他们高兴极了,从此便把这船整天扛在肩上。这个故事是有些夸张,然而,现实生活中却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人们一旦掌握了一种方法,就会变成习惯,形成观念,并把它牢牢抓住而不放,特别是在自己认为这种东西是正确的、是有意义的,那就是生命,就是一切。这就是一些有成就的人常容易犯的错误。做不到“功成身退”,最后被名所累,成一个符号(名誉、权威等)的替代品――毫无生机可言,死气沉沉,在他那里,用他现有的成果可以解释一切――不管它是否正确,但他能自圆其说地解释它,所以他再也不用花心思去琢磨什么新的东西了,因为他觉得什么事物他都能有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他更害怕新的东西给自己可能带来的冲击,他不愿失去荣耀和权威,他宁愿按部就班地沿着自己以前走过的轨道来回转圈而了结此生,而不会更新或改变自己。这样的人,已经不是活的,你再也看不到他身上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他成了一种思想或体系的附庸,他原来可能是创造或发明了这种思想或体系,但后来,他完全被自己的发明或创造所控制,他不再进步了,生活在继续,而生命早已结束。普通人也都是这样,他们虽然没有很大的成就,但也总是把自己能得到的身外物(名誉、地位、权势、钱财等)看成了一个“自己”,而且在拼命地追求一个“外在”的自己,所以人们老说一个人“俗气”,就是看不到他的“人气”,看不到他的生命活力,看到的只是他的“外在”自己(权钱财物等以及时时刻刻表现的这种心态、意识和表情),所以没法不俗气。

常弃常新,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对一个注重修养的人来说太重要了。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取得一点体会和成绩,就认为自己可以了,也就大错特错,因为道无止境,谁也无法与道完全和谐,如果真与道合一了,那他就没话可说了,你看见“道”没完没了的讲话吗?你看见“道”在标榜自己吗?即使是成了,也是“百姓皆谓我自然”。所以,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于观其妙,常有,欲于观其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强调“无”与“有”是道的两个方面,都是从道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这是从本体论上来理解的。从方法论上来说,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产生了世界万物。道是活的,它既不是“无”,也不是“有”,“无”、“有”只是“常道”的两个化育之功能,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就能“玄之又玄”。所以,老子在第一章里就把他的本体论和方法论明明白白告诉了人们。“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缴”,这就是我们修道和悟道的方法,也是我们处理万事万物的方法。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涎殖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30根轮辐结合在轮毂的周围,从它们的无(中间的空)产生轮子的功用;把粘土塑成一个容器,从它的空(容器内腹的空腔)产生容器的功用;从房子(墙壁)里挖出门窗,从它们的无(空间)产生房子的功用。从此看来,有形有象的东西只是“利”(功能),而与之相对应的无形无象的东西才是“用”(功效),所以,只有“有”与“无”的相互作用、相互衬托才能发挥功能,实现功效。“无”,才有活动的余地与场所,真所谓“英雄也要有用武之地”。

人们已经习惯了“有”了,喜欢追求和占有那些有形有象的东西,所以身外物越积越多,空余之地越来越少,感觉越来越累。在时间方面的分配上也一样,每一个时间都安排的紧紧的,生怕自己“空”下来,甚至人们已经不能“空”下来了。我们不妨去观察一下猫和狗,他们总是喜欢懒懒地睡着,一旦有什么动静,他们行动起来便非常的敏捷。人比动物大脑要发达,也真是因为如此,他们比动物更加犹豫,动作不可能再回到上古之人那样的敏捷和准确上。这种“有”的习惯,也跑进了人的思维里。大脑里常常是满满的,虽然看上去,什么事情都“有”能力去解决,但往往找不准正确的思路与方法。所以,佛要大家要空,不仅是要看成万事万物,而且思考问题和做事的方法,也都要“空”,这不正是“常无”的道理吗?

人们喜欢占有,也喜欢炫耀自己的“拥有”,甚至到了只有自己的“拥有”,才是衡量世界一切的标准这样一个地步。庄子讲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人站在地面上不过需要2尺之地,这个人就坚持说只有“这2尺之地”是对我有用的,其余的都是无用的。果真没有用吗?如果把周围的土都给挖走,这2尺之地的边缘就都是深渊了,你还能站得住吗?我们拥有的知识也好,财富也好,难道能比这“2尺之地”强多少吗?我们很多人要学习,甚至态度上要表现得谦虚,并不是发自内心的修养需要,而是对“有”的不满足,想获取越来越多的“有”,这种谦虚不是对真理的正确认识而来,所以,他不是真正的谦虚,他谦虚后面的本质是炫耀。这就是人们讲的“世俗”,世俗的本质就是喜欢占有,喜欢炫耀,更严重一些的就发展成了唯利是图。

也许,人类发展的历史也一样表现出了这种“占有”,其实我们人类开始与自然是一体,后来我们独立起来了,本来属于我们的天空、太阳、星星、月亮,青山、绿水、湖泊、海洋,因为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家园”而主动的丢弃了,我们思想意识里只有“家”里那点东西才是自己的。我们再也不会因为拥有太阳、星星、月亮等而高兴,不会因为青山绿水而快乐。当然,拥有更好的生存环境,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进步,但我们在思想意识上,可能就变狭窄了,光看到了自己私有的那点东西,本来与自然一体的感觉没有了,眼光老是盯在自己的那点私有财产上,以物为喜,以物为忧,患得患失,斤斤计较,这样哪有不迷失本性的?哪有不早夭的?到头来,反而落得两手空空。所以,我们还要“常无”,不被“有”长期占据我们的头脑,当我们把自己融入整个自然之中,那个时刻“我”便消失了,“无我”了,但确实回归了,你回到自然母亲怀抱了,你将快乐无比。

懂得一点计算机知识的人都会知道,在DOS操作系统的时候,一个软件在运行,其它软件就不能运行,而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打开的窗口太多,也会影响程序的执行速度,有时候程序相互干扰会引起“死机”。我们的大脑也是这样,如果脑子里老是被过去了的东西所占据,你对现在和周围所发生的事就会发生偏差,因为你脑子里有别的东西在干扰,无法集中你的精力,所以你就无法知道所发生事情的全面和真相,然而,你又感觉到发生了新的事情,你的疑惑就越来越多,白天脑子在转,晚上还是恶梦连连。你“病”了,但不知道病因在哪里。你会觉得是机体发生的毛病,但看遍了大夫还是治不好。为什么?因为,你本身变成了病源,大夫给你治好了一点,你又制造出新的病来。就像现在的河流污染一样,你在下游治理,可上游还是不断在往河里排污,你又那里治得过来。

“不知道过去,就无法了解现在”,这话是对的。但我们必须是站在“现在”去看“过去”,我们不能陷在“过去”里,过去的成绩、荣耀,甚至是方法、经验,都不能让它来套住你,你是活的,它们必须归你使用,而不是让它们牵着你走。被“过去”挷着的人,是“死”的,是没有活力的,特别是那些有“仇”有“怨”,或被人“伤害甚重”的人,他们往往生活在过去里面,所以他们离“死亡”最近,只有抛弃“仇怨”、“报复”等心态的人,才能走向光明,才能有新生。

禅宗有个故事,有个学员问禅师:“什么是禅?”禅师说:“吃饭,睡觉!”学员说:“吃饭,睡觉,谁不会啊,哪还要学禅做什么?”禅师说:“你能专心致志而不起杂念地吃饭吗?你能安然入睡而不做梦吗?”是呀,我们不仅不能专心地吃饭,我们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杂念丛生,我们做不到在做一个新事情的时候,关闭过去的“程序”,甚至,我们还会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加上期待,考虑事情的成败得失对未来的影响,脑子乱了,办事效率低了,出错率高了,这就是我们的毛病。所以说,人要想恢复自然本性与本能,就要净心,要使头脑保持“常无”状态,像净空计算机内存一样,在需要工作的时候,再根据其工作的性质加载适当的程序。

常无,必须要与“常有”相对应,常无不是虚无,“无”为“有”提供空间。如果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会,人还怎么生存、生活,还怎么修养成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该“有”的时候必须“有”,我们对“有”掌握的越多,对自己有利的事才会越多,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要不断认识周围的事物,掌握越来越多的方法,用不同的方法对待和处理不同的事物,就像用计算机一样,画图用画图软件,文字处理用文字处理软件,计算用计算软件等等,这样效率高,成功几率大。

“常无”、“常有”是求道的方法,求道就是要与道合一,把自己融入自然里,把你掌握了的东西,先放在“道”那里寄存着,需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那你就生活的轻松了。

4、“守柔”的观念

守柔的观念,在《道德经》中起码有五个章节提到过,如:第二十八章的“知其雄,守其雌”,第三十六章的“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柔弱胜刚强”,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七十六章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八章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雌雄原指动物的性别,雄的为公,雌的为母,这里,雄是指刚强的意思,雌是指柔弱的意思,溪是指溪流,这里是指低洼的意思。修道之人,知道刚强的优势与作用,但自己在为人处事中往往表现柔弱,就是你们现在说的做人低调,从不恃强欺人,处处表现出一种温柔亲善,这不是因为自己不强,或不能强,而是要保持谦卑待人的态度,就像溪流一样,越是处于低下,自己就越能聚集水流,也就越能日益强大。而为人处事像溪流一样保持低调,就能保持人伦纲常不离自身,就能回归于婴儿一样的纯洁。婴儿不仅纯洁,而且是处于最无知的状态,所以他学起东西来最快,要学的东西也最多,如果一个人能像婴儿一样地保持这种学习态度,凡事保持从零开始的态度,那么他就能学习更多的东西,就能更加接近于道。前面我们讲过,“复归于婴儿”是指要回到婴儿那种自己身心和谐,而且与自然比较和谐的状态,并不是说要回归到婴儿的无知状态。这里说“知其雄”,首先是要知,如果连雌雄都不知,安能守其雌?比方说,我们都知道跑步比走路快,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常跑,而是要走,如果常跑,我们体力就消耗快,就不能长久,还有可能因为跑得过头,而使身体累垮,这就是“知其雄,守其雌”的最好例子。

你们有人问我说:大家都知道,不论是在自然界中也好,还是在人类社会中也好,以强凌弱、大鱼吃小鱼的事情比比皆是,“落后就要挨打”是人人皆知的事实,所以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强大,而不希望自己总处于弱势,处于弱势,就会被他人欺负,就会被别人吃掉,这是铁铮铮的事实!你为什么要让我们弃强守弱?难道人就应该让他人宰割不成?这样说,是误解了老子的意思,也有断章取义之嫌,整部《道德经》就是要让人顺从道德,正所谓“顺道德者昌,逆道德者亡”是也,顺道培德者必强,是因为他强在根本上,就像花草树木一样,根扎的越深,就长的越茂,但树根深深扎在地底下,如果树根总露在表面,恐怕这树也就长久不了。老子强调的强,是要顺应道德的强,是长久的强,是共同的强,如果大家都强,就不显某个个人的强。可很多人说的强,只是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强了就有优势,就不会被别人欺负,这表面上看很有道理,可是人有了这种意识后,就不希望别人比自己强,就会妒贤嫉能,就能恃强凌弱。你们有人说:我强了,就不欺负人不就行了吗?此话看起来不无道理,但如果不明白大道,你想不欺负人都难。古人不是说吗:“成者为王,败者寇。”在现在生活中,强者都认为自己有理,都认为自己做的对,一旦发生冲突,不诉诸于自己势力的人几乎没有。真正的强者,是明白道理的人,自己虽然强大,但不对别人示强,不以气势压人,他能够宽容,能够谦让,甚至是委曲求全,这就是“知其雄,守其雌”的做法,不是他不能强,他是按道而行,不求其名,不逞其能,真正需要他强时,他就能表现出其强大的一面。

守弱,才能真强,守弱,才能保持长久的强。你们在座的,有很多强人,有的是老板,有的是经理,还有些是官员,可你们很少有人懂得这个道理,凡事都要事必躬亲,生怕别人做得不如自己,生怕别人做不好,久而久之,身体被累垮了,一旦病倒了,你有再强的能力也没有什么用途了,可能还会成为社会和家庭里的负担。现在有很多人,累病或累死在工作岗位上,其事业心和责任感确实应该称颂,但这里面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保持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如何保持好自己良好的工作状态?如何发挥更多人的作用?如何让更多的人成为强人?等等。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杀鸡焉用宰牛刀。”用你们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不要用大炮打蚊子。杀鸡焉用宰牛刀,这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用兵方法,目的是保全部队的整体实力,其实,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如此,要做到量材而用,要尽量节省体力,节省物力,节省财力,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强人、能人用过了头,就会变成病人,甚至变成废人。强,是需要保养的,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所以在不需要表现强的时候,人就需要学会保养自己,学会补充能力,学会补充知识,这就是守弱、守柔。

“柔弱胜刚强。”你们可能都听说过孔子拜访我的一个故事,说是孔子提着礼物(两只鹅)去拜访我,我见到这位大学问家时,也没有对他进行说教,只是指了指我那已经掉光了的牙齿,和指指了我那还健全的舌头,他是明白人,一下子就知道了我要告诉他的是什么。我们之间的交流,不需要语言,就这两个动作就足够了,他也没有多说话,转身就回去了。我这两个动作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柔弱胜刚强”这句话。牙齿算是身体上最刚强的器官了,但人最先失去的就是它,而舌头很柔弱,寿命却很长,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但通常来说,人们都喜欢刚强,而不喜欢柔弱,因为刚强有力量,可以击破很多东西,就像牙齿能咬破和撕碎许多东西一样。人一旦变得刚强有力以后,就会依赖于这种刚强的特性去处理各种问题,就像俗话说的“什么事都喜欢来硬的”,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硬碰硬的习惯,碰多了硬东西,焉有不早夭的道理?!当然,我并不是说人不需要刚强的品德,但我反对一味的刚强,其实,我们的躯体本身就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人体在通常的情况下都是处于柔弱的状态,只是到了要用劲的时候才变得刚强,一个人如果想整天绷紧肌肉,让自己浑身充满力量,这是做不到的,如果你真的这么去做,那你很快就会被累坏的。

有人问:柔弱怎么能胜刚强呢?你让牙齿跟舌头打架,舌头肯定会被咬烂,你用鸡蛋去碰石头,鸡蛋肯定会被打碎,这怎么能说柔弱能胜刚强呢?他说的这种刚强与柔弱,指的是事物的天然属性,这并没有错,但我要说的柔弱胜刚强,指的是我们的智慧,庄子在“庖丁解牛”一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在用刀割肉、割筋,一个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在用刀砍骨头,他们倚仗的就是刀的锋利,倚仗的就是自己的力气,所以刀就坏的快。庖丁没有倚仗刀的锋利和自己的力气,他倚仗的是智慧,倚仗是对牛的整体结构的了解与熟悉,所以,他解牛既省力气,又不损坏屠刀,他的刀能用十九年还像新的一样,就是这个道理。刚强,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人们自恃刚强而无所顾忌,如果有刚强品德和实力的人,能保持“柔弱”的心态,即你们说的“低调”的话,那他就会更加全面,能够使自己的修养与能力更上一个台阶。有一个老太太在洗碗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道理:当她在洗一只沾满了油汁的碗时,不论她使多大劲,碗,就是洗不干净,后来她把碗放在开水或米汤中泡泡,一洗就干净了。现在的人,更聪明了,可以用洗涤灵来洗,既省时又省力,还有洗得干净,真是一举多得。

刚强的人,除了自己有刚强的意识外,还总是喜欢让别人说自己刚强,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就把自己的性格固定死了,所以他在与为人处事中,总是以刚强的一面去对待所有的事与物,这样做的结果是:在需要刚强的时候会有好的结果,但生活中并不是时时处处都需要刚强,因此,在大多数时候,他还是会不顺的,他会让人接受不了,自己也会惹一肚子气受。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发生争执与争吵,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因为刚强的过,如果一方能先示弱,很多争吵与纠纷就会自动消失,相反,如果谁都不让谁,都要争强好胜,那么矛盾肯定会不断地升级,最后搞个两败俱伤。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如此,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当然,我也不是要求人们一味的温柔、软弱,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如果要是这样理解的话,那跟我前面所讲的“常善救人,常善求物”就相矛盾了。说穿了,柔弱也好,刚强也好,不要依个人的喜好来定,而是要把自己放在大道之中来考虑,放在人与事物的相互作用规律中来考虑,那为什么我要说柔弱胜刚强呢?是因为人们太喜欢刚强,以至于忘却柔弱也有它自己的功效,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于世界万物来说,生命是非常柔弱的,守住柔弱就是守住根本。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古代,我们的认识有限,至柔之物莫过于风水声光等东西,而现代科学的发展,让我们知道了许许多多的至柔、至弱之物,如电磁波,X放射线,引力等等。所谓的至柔之物,它们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以能量和信息为主,在质量上微乎其微,在形状上没有固定形状,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其用途却很广泛。比如现在的广播、电视、手机、卫星等用的电波,人体是根本感觉不到的,可它们却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回过头来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在天下最坚厚的东西里面驰骋。这里驰骋意思,也可以引申为攻克的意思。人们不是看重坚硬东西的厉害吗,而我却要告诉人们,至柔的东西比坚硬的东西还要厉害。人们常用“水滴石穿”来说明以柔克刚的事情,岂止是水,火和风也是一样,火能烧穿坚硬的物体,风能风化坚硬的岩石。

“无有入无间。”“无有”,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这里是指感官感受不到而又确实存在的东西,“无间”,是指无间隙的物体,像木板、墙等这样的物体。在过去要举出“无有入无间”的例子,还需要费些心思,但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后,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透视眼镜”,“X放射线”,“无线电波”,“电磁波”等等都可以做到“无有入无间”。像物理学上说的万有引力,也是这样一种东西。

对于生命来说,也许柔弱的和无形的东西,更是生命所需要的营养。坚强的东西,对生命来说往往是用不上的。只要我们用心看看世界万物,就不难发现,生命的产生,往往都是由那些柔弱而无形的东西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而其中水,被称之为生命之源。而这些柔弱而无形的东西又是怎么来的?是由天地组成的“阴阳”场而提供的,因此,我们又可以把天地之“阴阳”场称之为“生命发生场”,这与英国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员、皇家学会研究员鲁珀特•谢尔德拉克在他的构成因假说中提出的形态发生场(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物理与化学相互作用的场)相似。美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Wilson)在《生命的未来》一书中写道:生命的总和是一层包裹在地球表现上的生物有机体“薄膜”,在科学家眼里它是生物圈,在神学家眼中它是神的创造物。它非常薄,所以在航天心机中鸟瞰时根本就辨别不出来,然而它的内部又是那么复杂,因此时至今日,其中的许多物种仍旧未被发现。

把天地描述成一个“场”,这是整体有机论的思想,是后现代科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根本就是承认世界上一切物质都存在着本质的内在的联系,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万物一体,万有相通”的概念。对于“场”而言,场内微弱物质的相互传递,是维持场内大物质生存的前提,可见“至柔”与“无有”对万事万物的作用有多么的重要。对地球上的生命来说,维持天地之“生命发生场”(即现代人们说的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平衡,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来,在人类意识的反作用对世界进行改造之前,地球有着自身的秩序,生物之间因为存在着生物链而使生物之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平衡,然而人类的活动,不仅破坏了这种平衡,而且开始破坏地球自身的结构,就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人类现在正在对地球进行“扒皮”,“抽筋”,“喝血”,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在逐渐消耗殆尽。正如美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社会生物学”奠基人,201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爱德华•威尔逊所说:20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丰富的现实派艺术得到解放,民主与人权广泛传播的时代;然而,这个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个黑暗与野蛮的时代,因为世界战争、种族灭绝政策和专制意识形态几乎笼罩全球。伴随着这些动荡局面,人类同时也破坏了大量的自然环境,大肆攫取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从而加快了整个生态系统的毁坏和成千上万已经存在数百万年的物种的灭绝。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和脆弱的,等死了以后,就变得冰冷僵硬。草木生长的时候是柔嫩的,死了就变得硬脆枯槁了。所以说,强硬霸道的人与事,是属于即将走上败亡之路的一类;柔弱和谐的人与事,是属于正在走向生机盎然之路的一类。因此,强兵天下而称霸的必然走向败亡,就像树木无柔性后容易被风折断一样。强大的要处于下方才安全,柔弱的要处于上方才有发展。这一段不展开了,这里是要告诫人们:做人做事要温柔,要低调,思想僵硬与脾气生硬,只能是自取灭亡。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这句话是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然而在攻坚克强的战斗力上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替代它、改变它。弱小可以战胜强大,柔软可以胜过刚硬,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但却很少有人懂得去身体力行。所以圣人说:能承受全国的垢辱,才算社稷之主;能承担全国的灾殃,才能为天下之王。看起来是反话,其实是真言。老子告诉大家,真正温柔之人必须有博大的胸怀,有宽容之心,有担待之力,有自我澄清之能。一个受不得委屈,听不得不同意见的人,是没有出息的。

5、“不争”的观念

《道德经》第八章云: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唯夫不争,故无尤。”尤,字典上有四个意思,第一是指重要,第二是指突出,第三是指过失,第四是指抱怨。尤在这里应该是过失的意思,有人解释成怨恨,这是有误的,因为这一章,主要讲的就是善,而善就是利,就是无害,所以这里的“尤”字,是与前面的“善”和“利”字相呼应的,所以应该解释为过失。

不争,对水来说是本性,但对人来说,应该是智慧。正是因为人有好争之习性,所以才要提出来向水学习,学习它不争的品格。不争,不等于不作为,不等于不精进,老子在这一章说到,要做到“上善”必须做好七个“善”,这就是作为,这就是精进。但还是有很多人说老子提倡不争,就是消极主义,说他逃避世俗,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对于这些,我们不得不大笑之。你们看看,水,它哪里不敢去?它既可上天,也可入地, 它只顺从大局之势态,指向那里,就奔向那里,从不自己选择,从不自己做主。当然,人毕竟是人,人有自我意识,有主观能动性,人会选择,人会拒绝,人会抗争,人还会发明创造,这就是人与水的不同。正是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就想有所作为,特别是“人造世界”的丰富多彩,更加坚定了人类的信心,但老子所强调的是:人类的作为,不仅要对自己有利,而且要对地球的整个生态有利。人类有比其他生命更突出的聪明才智,所以,人类在地球上“争”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而其他生命却在漫漫地绝种,这种现象的持续,最后必然反过来给人类造成生存危机。因为人类在争中取得了优势,所以也养成了人类“争”的习性,这种习性不仅在他们与外界的互动中表现出来,而且在他们内部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争(和谐),应该成为人类的共同智慧,也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共有意识,特别是世界各国或地区的领袖们,他们更应该具备这种智慧,因为这是人类长治久安的根本之法。争,已经让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争,让世界不得安定,战斗不断;争,让很多人在受苦受难。不争,对现在的世界来说,是一个难题,因为历史上的恩恩怨怨,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格局,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才要大力提倡不争之智,提倡和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念。不争,对人类健康长久发展是有益的,对个人来说,也同样有益。但很多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争是为了保护自己应有的权利,是保护自己应得的利益,也许很多人的初衷是这样的,但争会变成人的一种习惯,甚至是变成一种习性,还有争,本身就是一种强求的行为(有人称之为努力),它往往会容易过头。而且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去争,很多事情还需要礼让,可是争,让人忘却了礼让,忘却了不争,更有害的是,争会在人群中造成一种“争”的氛围,本来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事情,却造成人们之间剑拔弩张,于人于己都不利,最起码,这种紧张的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害的,如果真正变成了争斗,那必须会造成两败俱伤,即使在某一事情中,某一方得了便宜,但他不能保证他在一下争斗中还能胜利。所以说,不争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修养,不争,才能对己对人都没有过失,或者是减少过失。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云: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低洼地里,才能积满水,枯木头前万象新。这些都是自然规律,都是辩证统一的,俗话不是也说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少的地方,有亏空的地方,才能再获得,多了反而混乱了,有像种庄稼一样,种得太密了,收成反而不好。这些自然规律,是应该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不论是在人与自然打交道时,还是在与人打交道时,都要遵循这些规律,而且我们要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得到启示,懂得自然平衡的规律,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性,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人不能委曲求全,不愿意低头服从,不懂得谦虚低下,总是喜新厌旧,总是贪多不知足,这些恰恰都违反了自然之道,自己还以为自己正确有理,他们的问题在哪里?就是只看到事物的一面,喜欢事物的一面,忽视了事物的另一面,厌恶事物的另一面,他们不能做到两个方面的平衡。

所以,圣人根据这些自然现象的启示,把整体性的平衡当作为人处事的方式和方法。“抱一”的一,指的是整体性,是一分为二及合二为一的一。因此,圣人,他们不自我表现,自我张扬,才能显露出他们的圣德;不自以为是,才显得他们高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别人才能真正认可你有功;不骄傲自大,别人才敬重你。这些都是不争的艺术,正是因为不争,天下人没有能与你相争的。争,往往只是站在事物的一方面,其实,自然总是平衡的,你得到某一方面,其实就失去了另一方面,而且事物往往是物极必反,过多地追求某一方面,最终可能会走向反面。曲这一词,现在用在音乐上,就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奥妙,你们看看哪 一个歌曲,音阶是一致的,哪一首音乐,节拍是一样的,只有不同的音阶和节拍相组合,才能产生出美妙的音乐,古人说的曲则全的道理,并不是假的,你们要正心诚意地实践它,参悟它。

事物一般都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人的个性中也有阳刚和阴柔两个方面,阳刚与阴柔是性格的两极,其中间状态有很多种,这两极之间的跨度越大,就说明这个人性格方面的适应性越好,阳刚与阴柔,是性格中都应该具备的,人们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对象表现其阳刚的一面或阴柔的一面,如果总是处于它的某一端,性格就僵化了,就不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对象,就会有磕磕碰碰,磕磕碰碰的事情多,既会受外伤,也会受内伤。所以,性格、个性的表现,应该是在两极之间随意变化,它是我们思想意识和行为修养的表现形式,我们不能就性格论性格,而应该把它纳入到当时的环境与具体情况中,可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把性格定在某个点上,或某个小范围内,不考虑具体事情的具体情况,坚持固守,结果往往是事情办不好,还不受人喜欢。我这么说,你们会说,我是在提倡圆滑,其实,这跟圆滑没有关系,这是为人处事的艺术,该表现刚强时,就表现出刚强,该表现柔弱时,就表现出柔弱,目的是把事情办好,既让自己高兴,也让别人高兴,在办好事情的同时,结下良好的人缘。通常人们说的圆滑,其目的,跟我说的情况不一样,圆滑的目的是推脱责任,不得罪人,见风使舵,从中坐收渔利。如果圆滑的目标没有错的话,也那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为人处事的艺术。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