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神起所有的mv:马面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2:04:56
绿鳍马面鲀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中文学名:绿鳍马面鲀
拉丁学名:Navodon septentrionalis
别称:橡皮鱼、剥皮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辐鳍鱼纲
目:鲀形目
科:革鲀科
属:马面鲀属
种:绿鳍马面鲀
  
绿鳍马面鲀 (革鲀科) Navodon septentrionalis
[地方名] 马面鱼、象皮鱼、孜孜色、皮匠刀、面包鱼、烧烧鱼、扒皮鱼、羊鱼、老鼠鱼、迪仔(潮汕地区)、沙猛。
[形态特征] 体较侧扁,呈长椭圆形,与马面相象,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40克左右。头短,口小,牙门齿状。眼小、位高、近背缘。鳃孔小,位于眼下方。鳞细小,绒毛状。体呈蓝灰色,无侧线。第一背鳍有2个鳍棘,第一鳍棘粗大并有3行倒刺;腹鳍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带骨末端不能活动,臀鳍形状与第二背鳍相似,始于肛门后附近;尾柄长,尾鳍截形,鳍条墨绿色。第二背鳍、胸鳍和臀鳍均为绿色,故而得名。
[产地、产季]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主要产于东海及黄、渤海,东海产量较大。其主要渔场和渔期如下:在温台外海、对马海峡和闽东渔场,旺汛期为12月至翌年3月;钓鱼岛渔场旺汛期为3至5月;舟山渔场和舟外渔场的盛渔期为5至6月;在黄海中北部及渤海南部渔期为4至10月。
[经济价值] 为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其年产量仅次于带鱼。营养丰富,除鲜食外,经深加工制成美味烤鱼片畅销国内外,是出口的水产品之一。绿鳍马面鲀加工制做的鱼片是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Bluefin leatherjacket,日文名为ゥマッテハキ。输往国别和地区:日本。出口口岸: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上海、广东。
扩展阅读:
1http://www.cappma.com/tech/lookchart.asp?fishid=128
2http://www.dahuawang.com/stwb/html/2010-11/21/content_158286.htm
黄鳍马面鲀
  
拉丁名:Navodon xanthopterus
俗名: 羊鱼、迪仔、沙猛、羊仔、剥皮牛、孜孜鱼。
产地及产期: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南海产量较多。主要渔场在北部湾和海南岛以东的陆架区。
介绍:
体长椭圆形,侧扁。一般体长 9~11厘米,体重15~25克。背鳍二个,分离。第一背鳍的第1鳍棘很粗大,约为头长的1.3~l.6倍。第2背鳍鳍棘很短小,藏于背部凹沟内。臀鳍与第二背鳍近似。胸鳍侧位,小刀状。左右腹鳍退化,只剩下一个短棘不能活动。尾柄细,尾鳍后缘截形。除吻前缘外,头、体全部被小鳞,并有细短绒状小刺,小刺大部排成横纹状。通体桔黄色。
扩展阅读:
1http://www.cappma.com/tech/lookchart.asp?fishid=129
“马面鲀”重现南京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8日14:00 扬子晚报
本报讯 最近一种绝迹三十多年的“马面鲀”又出现在南京鱼市上,这种外形丑陋的海产品颇受中老年人的喜爱。
记者在一些农贸市场鱼摊发现,马面鲀均是冷藏销售,零售价每公斤12元左右,不少年轻人都说这种鱼又丑又贵,从来没见过。卖鱼人介绍说,三十年前马面鲀在市场上很普遍,而且销量很大,每公斤5毛钱左右,南京人很喜欢吃,称其为“橡皮鱼”。后来因产量少,沿海城市将这种鱼加工成鱼片,市场上就看不到了。现在马面鲀资源丰富,又在南京鱼市露面并俏销。据有经验的市民介绍,马面鲀加上辣椒作料红烧后,味道酷似黄鱼,鱼刺又少,很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炳国 晓风)
『蓝色老人』马面鲀旺发亲历记
『蓝色老人』马面鲀旺发亲历记
访问数:924  回复数:2

楼主回复
作者:eliuhe  发表日期:2008-12-19 9:08:23
说马面鲀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说起橡皮鱼、剥皮鱼,大概现今40岁以上的市民都知道。事实上这是同一种鱼,学名为马面鲀,因其头部正面看上去像马头而得名,又因其皮粗而厚像橡皮,食用时必须剥掉皮,所以又被称为橡皮鱼、剥皮鱼。
马面鲀的厚皮剥去后,就露出紧致细嫩的白肉,骨质粗硬无刺,加以配料深加工,可以制成各种色香味具佳的方便食品。用马面鲀肉制成的美味鱼绒,比传统的鱼松口味优越;市售的烤鱼片,用马面鲀制成的要比其他鱼类制成的香松可口。马面鲀的肝可制鱼肝油,鱼骨可做鱼排罐头,头皮内脏可做鱼粉,皮还可炼制成生物胶……
马面鲀的主要捕捞方式是拖网,捕捞期在初冬。马面鲀在上世纪70年代的崛起,曾一度是海洋渔业上的大新闻。这种海水鱼之前并不受人欢迎,包括渔人与市民。我1972年进渔业公司,在围网大队,是不捕它的,当时的拖网也不捕马面鲀。到1975年代以后,马面鲀却一跃变为“珍贵鱼品”,走进千家万户,原因就在于对它的综合开发利用,使其从最初的不受欢迎变得大为吃香,不但成为海洋捕捞的主要鱼类,而且还是国内几大鱼品加工企业重点争夺的生产原料。
马面鲀最初不受欢迎的原因,一是其长相难看,普通烹饪吃口不好,市场卖不出好价钱;二来在其背鳍上有鳍棘,又长又粗还有倒刺,挂到网上后,很难取下,稍不留意,会刺伤手指,捕到这种鱼很难处理,所以渔民都十分讨厌它。再说当时它的群体不大,产量也不高,偶尔有上网的,一般是和其他杂鱼一起送鱼品厂制成鱼粉,充作饲料或肥料。倒是浙江黄岩一带的桔农很是欢迎,因为在每棵桔树下埋上一两条马面鲀,那桔树就生长茂盛,挂果累累,作为一种生态肥料,可说是价廉物美。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约就在1975年前后,也许是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法则在起作用吧,我国东黄海渔区的传统经济鱼类,如带鱼和大、小黄鱼等资源,由于捕捞过度严重衰退,一向不为人注重的马面鲀倒是旺发起来。渔汛期间,凡在鱼发海区作业的拖网船,拉上来的都是它,有时一网就可以装满一船(几十吨甚至近百吨)。而同一时间内别的渔区就基本没有其他收获。一时间,上海的菜场鱼摊上也都堆满了橡皮鱼,以前很少有人问津的剥皮鱼从此走向千家万户。
1975年下半年,公司抽调了一组拖网渔轮,供团委举办海上团干部学习班,每期两个航海,我作为工作人员上了船。当年初冬的一个航海,我所在的渔轮出航驶出长江口后,就向东北方向驶去,船长告诉我,这次出航是到对马海峡附近去,那里的橡皮鱼汛发了。拖网船的一个航次一般是12天左右,出发前曾听说捕橡皮鱼不用那么长的时间,因为鱼群集中,网头大、产量高,弄不好一网就可以装满一船,但不知我们能否碰上。
记不起航行了多少时间,总有一天一夜以上,渔轮到达了渔场,当时天已经黑了。我们的船先放网,拖曳了不多一会儿,船速就慢了下来,船长说是吃到大网头了。又拖了一会儿,从船的后甲板看出去,能看到袋筒(拖网的最后一段)在海面上载沉载浮,黑黑的、鼓鼓的,这可是在拖网中不大能看到的景象。船长说,那是网里的鱼太多了,拖带中遇阻厉害,就向上浮起来了。
船长一声令下:起网!对船把网头送过来,卷扬机开动起来,但网身绞进一半就绞不动了,鱼实在太多了!船长指挥大家用专门装置把袋筒拉向船舷,然后从后面倒吊上来,抽紧分段绳索,打开底部锁口,倒出一部分网中的橡皮鱼,然后再绞进一段网身,再吊袋筒放鱼。这样反复几次,才把一网鱼全部弄上船。
吊上船来的橡皮鱼,因其皮肤粗糙,背鳍上又有刺,所以互相纠结在一起,下舱很不爽。全船能出来的10多个人都出来了,大家用耙子、用铲子,把鱼往冰舱里装,鱼下舱的速度跟不上吊上来的速度,慢慢地甲板上就堆起了一座橡皮鱼山。我们在鱼山上摸爬滚打,尽力加快下舱速度,一直干到深夜,冰舱塞满了,甲板上还有高高的一堆鱼没能下舱。
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对船传来消息,说是也起了个大网头,肯定可以装满一船。于是,船长让报务员向公司报告,待对船起网结束后就返航回港了。那些装不进舱的橡皮鱼,就这样堆在甲板上,随着渔轮的返航运回了上海渔港码头。
30多年过去了,离开渔业公司也已有很久了,那一晚的丰收景象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如今,马面鲀资源也许又受到过度捕捞而逐渐衰竭,菜场里已很少看到,但我知道,当年,这马面鲀曾有过怎样的辉煌……
图片说明:绿鳍马面鲀,鲀形目革鲀科马面鲀属的一种。又称剥皮鱼,橡皮鱼,猪鱼,皮匠鱼。体呈长椭圆形,甚侧扁。口小、端位,下颌稍突出。牙门齿状。鳃孔大,侧位,斜直。鳞细小,具小刺。无侧线。两腹鳍退化,合成一短棘,连于腰带骨末端,不能活动。第一背鳍成棘刺状。尾鳍圆形。体蓝灰色,第二背鳍、臀鳍、胸鳍和尾鳍绿色。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为暖温性底层海鱼类,栖息于水深50~120米的海区。喜集群 ,在越冬及产卵期间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食性较杂,主要摄食桡足类、介形类、端足类等浮游生物,兼食软体动物、珊瑚、鱼卵等。一般体长在180~220毫米,大的可达340毫米。可供鲜食或加工成鱼干,营养价值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