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华k5发动机:共工氏- 神话百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27:53
共工氏

 

共工氏共工氏,中国上古传说中人物。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许锦晶曰:共工,帝直也)。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他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关于他的传说,几乎全与水有关,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触不周山。一说共工部落活动区域在今河南辉县。

 

目录
  • • 简介
  • • 事迹
  • • 传说
  • • 地望考辨
  • • 历史记载
  • • 后人评价
  • • 相关条目
  • • 参考资料: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共工氏共工炎帝裔。据《山海经·海内经》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宋罗泌《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 :“共工人面蛇身朱发。”相传共工为水神。《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管子·揆度》 :“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夫下。”《淮南子·本经训》 :“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共工神话最著者,为共工与颛顼之战。《淮南子·天文训》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颛顼,黄帝之裔( 《山海经·海内经》 )。故此战实为黄炎战争之继续。此战又或传为共工与高辛( 《淮南子·原道》 );与神农( 《雕玉集·壮力》 );与祝融( 《史记,补三皇本纪》 );与女娲( 《路史·太吴纪》 )之争。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等传说,由禹为黄帝系统人物,当亦系黄炎战争之余绪。今河南杞县流传的“女娲补天”则谓:共工、祝融,女娲、棺人为兄妹。共工与祝融因吃天鹅蛋之争,共工撞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滥,女娲乃有补天之举,似更原始。参见“杞人忧天”。
祝融与共工战《史记·补三皇本记》 :“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神农,女娲,高辛与共工之争。参见“共工”、“杞人忧天”。

 

事迹编辑本段回目录

共工治水
共工氏是个治水世家。共工氏治水方法是把高地铲平,低地填高。在平坦地面上修筑堤防。用土堤来挡水,这种方法没有疏通河流,水依然会漫流泛滥成灾,所以共工的治水最后都遭到失败。
在农业方面的观点
共工氏和他的儿子后土都对农业很精通。他们专著于研究农业生产中的水利方面。在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后,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为了改变这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情况,共工氏发明了筑堤蓄水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把地势高处的土运到低地上填高。认为洼地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传说编辑本段回目录

传说荆天与共工之间数次大站颛顼世系属黄帝,因此共工氏与颛顼由于农业方面的不同观点引发的帝位之争,也便可算作炎黄之战的继续。
颛顼不赞成共工氏在农业方面的做法。颛顼认为,他是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他以如果按照共工氏的做法实施会惹怒上天为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
共工氏力气上比颛顼要强,但他却不如颛顼有智谋。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鼓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相信颛顼,认为共工氏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
虽然共工氏没有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依然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共工氏驾起飞龙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一声巨响后,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
共工氏行为最后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皇)天后土在上”,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地望考辨编辑本段回目录

 

共工和颛琐

 

共工,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作“共攻”,是古史传说时期的著名部族。蒙文通先生认为:“共工固世为诸侯之强,自伏羲以来下至伯禹,常为中国患,而共工固姜姓炎帝之裔也。”[1](P36)世为诸侯之强,说明共工氏作为一个势力颇为强大的部族,曾长期存在于三皇五帝时代,这一点是基本可信的。但共工氏是否常为中国患呢?《文子》曰:“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史记·楚世家》曰:“共工氏作乱,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庚寅日诛重黎。”《国语·周语》曰:“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堕高湮庳,以害天下。”这些文献记载似乎说明共工氏常为中国患。所谓的“患”,是说共工氏振滔洪水造成的水害,这实际上是指共工氏和炎帝部族、黄帝部族之间的争战。共工氏与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正统势力多次争战,且屡战屡败,因而这个失败的部族在世代相传的古史传说中就背上了恶名。共工氏的后裔后土平九土,被祀以为社;尧之时,共工之从孙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这说明共工氏的历史功绩也很显著。共工氏在羲、农之间有域,当时已是显赫的部族,《左传》记郯子述祖之言,叙炎帝于共工之后,则认为共工氏是炎帝之裔有不当之处。
概而言之,共工氏部族初盛于三皇时期,在伏羲、神农之间其势力已相当强大。五帝时期与祝融、颛顼、帝喾、尧、舜、禹多次发生战争。虽然共工氏最终战败了,但仍不啻为三皇五帝时期的著名部族。历史应该给共工氏部族一个公允的评价。

历史记载编辑本段回目录

 

共工氏 作为三皇五帝时代的顽强部族,共工氏的活动区域何在?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依靠古文献的记载。有关共工氏地望的记载,最早见诸于《山海经》,该书的部分内容是古代地理的实录,是书与共工氏地望相关的记录有共山、共水、共谷等几处:
《北次三经》:“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泰头之山,共水出焉。”徐旭生先生认为当在今山西省五台县境内[2](P54),但徐先生并没有进行详细注解,不知何据。郭郛先生注:其地或在河南济源,或在山西芮城,或在河南辉县。[3](P305)我国古代地名有以族氏命名的规则,共工氏部族活动区域内的山川河流也因其族名而名曰共,后因共工氏部族迁徙而族迁名随。以上三地均在河南、山西之间的黄河两岸,皆有共山、共水等古地名,位于山西芮城的共水见下文的《中次一经》。《水经注·清水》云:“共伯既归帝政,逍遥于共山之上。山在国北,所谓共北山也。”此共山即今河南辉县市北的九峰山。《汉书·地理志·河内郡共县》,班固自注:“古国。”共县即为今河南辉县市。郦道元云:“稽之群书,共县本共和之故国,是有共名。”则今河南辉县的古共山、共水之名有可能源自该处是共和之故国。最后来看河南济源说,《海内东经》云:“济水出共山南东丘,绝巨鹿泽,注渤海,入齐琅槐东北。”毕沅注:“云‘出共山南东丘’者,出今河南济源县共山,在县北十二里。”[4](P114)《水经》云:“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又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注云:“潜行地下,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今原城东北有东丘城。”泰头之山有可能就是《海内东经》所。
《中次一经》:“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徐旭生先生指出:“《水经注·河水》(卷四)引此文,又说:‘今诊(诊,视也)蓼水,川流所趋,与共水相扶’,是以蓼水为共水,地在今山西西南隅芮城县境内,离黄河东曲处不远。”[2](P54)徐说甚是,此共水位于今山西芮城县东北三十里,今名朱吕沟,源出甘枣山,南流入黄河。
《中次六经》:“又西百里,曰长石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其西有谷焉,名曰共谷,多竹。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鸣石。”《水经注》引此文曰:“洛水又东,其水入焉,水北出长石之山,山无草木,其西有谷焉,厥名共谷,共水出焉。南流得尹溪口,又西南与左涧水会,又南与李谷水合。共水世谓之石头泉,而南流注于洛。”长石之山,郝懿行和毕沅都认为在河南新安县。[5](P129)[4](P62)徐旭生先生也认为“地在今河南新安县境内。西离‘莘、虢之间’不过一二百里。”[2](P54)“《北次三经·泰头山》、《中次一经·甘枣山》均发源有共水,共水发源于共谷似乎更名正言顺,可能与先夏时期的望族共工氏有关。”[6](P101)共水当以源出之山有共谷而得名[7],而共谷乃因共工氏部族在此处聚居而得名为共。
《诗经》对古共国也有记载,《诗·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汉书·地理志·安定郡阴密县》下,班固自注说:“《诗》密人国。”则密在今甘肃灵台县境内。《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八“泾州百泉”条下云:“共池在州北五里。”泾州今为泾川县,与灵台县相邻,这一共地在今甘肃灵台、泾川县一带。
《山海经》中记录的共山、共水、共谷和其他古文献记载的古共国,应该全部是共工氏及其子族先后活动过的地方。至于共工氏的地望,诸多学者已在论著或论文中论及,但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下文分别进行说明。

 

后人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对共工氏的旧居进行了考证,认为共工氏的旧地是汉代的共县,即今河南辉县市境内[2](P53—55)。杨国宜先生也从此说[8],徐旭生先生认同今河南辉县的主要依据是:“共工在古代传说中特别同水有关系,又同颛顼很有关系。《潜夫论·五德志篇》以至于把他同颛顼相混。‘颛顼之虚’为帝丘,今为河南的濮阳县。共工氏如果远在西方,就不会同颛顼发生关系。独辉县与濮阳邻近,颛顼与共工战才有可能。”[2](P54—55)共工氏在伏羲、神农之间已经有域,而颛顼是五帝之一,他的兴盛时代要晚于共工。共工又不独与颛顼战,古文献表明共工还同祝融、帝喾、尧、舜、禹发生过战争。共工氏部族曾活动在辉县,并与地处濮阳的颛顼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其它几处共山、共水离濮阳也不算远。仅凭这一点并无法证明辉县的“共”地就是共工氏的旧居。

王震中先生认为:“共工部落曾为古九州之伯,其前后活动范围,西起渭河上游,东至豫中嵩山脚下,北达豫北

共工氏辉县及山西境内,南至熊耳山乃至南阳地区。在这一范围内,其活动中心,起初在渭河流域,后来移到中原地区。”[9]他的主要依据是:共工是炎帝之裔,以炎帝为宗神的姜姓部落集团,最初的发祥地在渭水上游的姜水之滨。共工部落的一支四岳最初活动在渭水上游,包括四岳在内的共工部落,其早期活动中心,也应在姜姓部族集团的发祥地——渭水上游。共工是否就如王先生所言发祥于渭水上游呢?我看未必,首先,共工氏并非炎帝之裔,他最初兴盛于三皇时代,要早于炎帝。因而就不能根据炎帝的发祥地推断共工氏最初也活动在渭水上游。其次,四岳是共工的从孙,也就是说四岳为共工的子族。四岳最初活动在渭水上游,这只能说明共工氏的一支曾发展到这一带。因此,共工氏的活动中心起初就在中原地区,并长期活动于此,其后裔即四岳曾发展到渭水上游。
景以恩先生认为:“共工氏源于山东东部的莒县之阪泉与昌乐县之古营丘一带,后又沿古济水播迁于济南、章丘、莱芜一带。”[10]景先生的根据有二:一是《山海经·海内经》云祝融生共工于江水,江水为今山东省东部的沂河。二是沂河之东今有莒县,春秋时称莒国。共工之从孙四岳既居吕,上溯到共工时,也当生于吕地。关于《山海经·海内经》的记载,许顺湛先生的看法可资借鉴,他认为:“其实祝融也是伏牺、女娲时代的族团,曾经战败过共工,后来祝融族团衰败了,炎帝族团把祝融又扶持起来,祝融族团在江水兴盛起来之后,发现共工族团的首领被杀后一直有空缺,祝融协助共工族团确立了首领,共工族团又振兴起来。这应该是祝融生共工的真相。”[11](P140)江水是否就是沂河先搁置不论,祝融所生之共工并非最初之共工,因而江水并不是共工氏的生地,最多说明共工氏的一支在祝融的协助下于江水一带兴盛起来。共工之从孙四岳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因而“赐姓曰姜,氏曰有吕”。四岳最初活动在渭水上游,佐禹治水时活动在中原地区,吕地是四岳治水有功的封地。认为“共工之从孙四岳既居吕,上溯到共工时,也当生于吕地”是没有根据的。
山海经 《山海经》记录的共山、共水、共谷等以“共”为名的古地名,肯定与共工氏的地望密切相关,诸多学者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有的认为:“仅有共之地名而无史实流传,不能作为共工氏居地的依据。”[10]古史传说失真的成分比较大,而古地名相对来说还是靠得住的。我国古代地名的命名,有以族氏名地、以地名族氏、族迁名随等地名命名规则。共工氏最初活动在长石之山的共谷,即今河南新安一带。后来由于治理洪水而频繁迁徙,因此河洛一带有多处山川河流以共为名。《路史》云:“共工,地在弘农,虞帝时共工或云居此。”就是说虞帝时共工的居住之地在莘、虢之间,这正好也位于今河南西部。由此可以断定,《山海经》中的共山、共水、共谷等地是共工族团的活动中心,而这些共山、共水、共谷分别位于今河南新安、济源和山西芮城一带,这一区域即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应该是共工氏部族的主要聚居地和活动中心,而其它以“共”为名的地方是共工氏及其后裔的迁居地或扩展地。唐善纯先生认为“共工氏曾在黄河中游活动过,共工长期活动的地方应是河南西部伊水和洛水流域”[12](P53)。许顺湛先生也倾向于河南西部说。[11](P144)说豫西地区是共工氏的主要活动区域,这当然不误。但《山海经》中所记共工氏的聚居地如共山、共水和共谷等,依上所述皆在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国语·鲁语》云“共工氏之伯九有也”,这里的“九有”就是“九州”,《礼记·祭法》就说是“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对于“九州”的范围,王震中先生进行了考证,他认为:“当时九州之区域,其核心地区大概西自陕西之秦岭,北至晋南,东到河南中部之嵩山,南达豫西南。”[9]从上述范围可以看出,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正好是“九州”的中心地带。《管子·揆度篇》曰:“共工氏之王,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共工氏夹黄河而居,活动在豫西和晋南地区,这一段黄河又有不少的支流,正好符合“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的地理特征。其地水多而陆少,所以经常遭受水患,长期与洪水作斗争使该部族长于治水,共工氏的从孙四岳也曾佐禹治水。综上所述,共工氏源于河洛地区,并长期活动在这一地区的共山、共水、共谷等地,这些以共命名的古地皆在今河南新安、济源和山西芮城一带,正好处于河洛腹地的黄河两岸。因此,共工氏的中心活动区域应定义在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其它共工氏的聚居地是该部族的迁居地或扩展地。

 

相关条目编辑本段回目录

炎帝 黄帝 景以恩 王震中 治水 《国语·鲁语上》 《路史》 《礼记·祭法》 《山海经》 《管子·揆度篇》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山海经·海内经》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1,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9%B2%B9%A4%CA%CF

2,http://211.67.81.36/hlwhweb/HLarcheology/2006-07-11-01.htm

3,http://baike.baidu.com/view/415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