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英语: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人物造型及服饰艺术品鉴之宝玉篇(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08:09
书接上文:

这是祭金钏,全文写得十分精彩的一节,原是凤姐过生日,他却早早的向袭人要素净衣裳,含混的骗她说北静王府里有要紧的姬妾没了,然后带着茗烟-----一杯散发着热气的好茶------离开盛宴,离开热闹的人群,怀揣一颗七分惭愧三分眷顾的心灵,向那个无辜而亡的清俊女儿遥遥献上心底最真纯的祭奠。小时看到这一节老是摸不着头脑,不知他所祭何来?看电视时见到井台,忽然大悟-------可叹的是这一节在书中竟连“金钏”二字也丝毫未曾提及,一边是凤姐生辰的大势铺张,一边是玉钏廊下凄然饮泣,在这二者之间我们多么欣慰,宝玉首先作出的选择是对死者的感念。
这套衣服是白色明绸青色兰花八团比甲,里面是一件天蓝中衣,与披风同质料-----宝玉的披风都很漂亮的说。

 这是这件比甲的全景,也算一张定装照了。当年的红绒簪缨已经悄无声息的换做了金黄色,大红湘绣的披风渲染华贵的外表下,遮不住遍体洁白的清冷。春的气息在无声中渐渐远去........   
 这一张是心爱中的心爱,玉一般的一对人儿,背景的草垛柴苫和近处精致考究的刺绣架子,完全属于另一个年代的针线笸箩和绣花绷子。光与影在这一刻,凝成一个叫做永恒的画面。想到了他们的际遇,想到一曲遥远的骊歌..............

李白《长干行》

妾发初复额, 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 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 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 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 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 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 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 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 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 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 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 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 直至长风沙。
怪不得他常说,死后与你一起化灰化烟,原来她早已明白“十五始展眉, 愿同尘与灰。”
只可惜她有心要“相迎不道远, 直至长风沙。”却挡不住一朝春尽,红颜早逝的命运.........
 
  彩衣造型辉煌登场,不一样的装束,同样的出彩。我们的男主角,无论何时,都如宝似玉。

这一件漂亮的雀金裘斗篷,可以说是贾府这一场纸醉金迷的大梦登峰造极的精华杰作,雀金裘,在书中的描述中乃是来自“俄罗斯”的贡品杰作,曹雪芹形容它的美丽为“金翠辉煌,碧彩闪烁”,殊不知这种将黄金细丝捻线加入各色丝线巧织妙绩的技术,在在我国古已有之,据《隋书》记载,隋初波斯国曾献金线锦袍,而巧匠何稠仿织了一件,其华丽更过于波斯所献原物。唐代贵族们更是经常穿着各色漂亮的织金服饰招摇过市,唐玄宗曾得臣下所献两件金鸟锦袍,他与杨贵妃在华清池温泉浴罢,则各着其一。而以各类鸟羽加入金丝精工细制的翠云裘更是历代帝王的物。

不必多说大家也会知道这件衣服有多么的贵重稀有了。从这张图片来看,87版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去还原那件惊鸿般优美的盛世华衣。宝玉穿上它,只叫人想起那首写给君子的<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诗歌的大意是赞美一个君子品质高洁,如同美玉。)

   当然,又怎能忘记用生命为他织补这一件盛装的晴雯?

真喜欢曹雪芹公为晴雯做的一字定位:勇,放眼整个红楼,百千计的各色人等,竟是一个身为下贱的女子顶起了这个响当当风骨无敌的字眼!------一撒热泪。 如果真有一场战争是在晴雯与袭人之间展开的话,那么到此刻,袭人的失败,只能用“一败涂地”来形容了。看他对她的依恋,看她 为他的勇敢,这一盏恬淡高烧的红烛下,早已经容不下第三个人了。 
   这是一件明蓝色提方格纹的夏布直衣,设计简洁,线条流畅,腰间的秋香蓝丝绦是宝玉常带的腰带,与衣物颜色深浅搭配,尤为清爽。同色的腰带黛玉也有的,大家去黛玉篇里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   
  这是秦氏出殡时所穿的素服之一,青莲紫点白色花纹半袖长衣,素净大方.再看这个神态,可不正应了那句:”....头一个宝玉最是无用....”的说法?  
  同款式同面料的还有这件,颜色改成了端庄的深青,比上一件多了滚边和团花,里面着白色正袍,藕荷小衣。玉饰上加的粉色穗子不经意中流露出一分人物内心的活泼与俏皮.这可算是正式的夏季套装了,偏又与旁边黛玉的寝衣构成鲜明对比。   
 瞧这个表情,夸张而丰富,正是在向紫鹃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而林黛玉呢?正是如书中所写”登时撂下脸来,”  
  这是设计最简洁的一套浅蓝茧绸薄棉夏衣,只在袖口处加上了一道金线大镶,平实中不失富贵.与身旁湘云的淡红偏襟褶子到是相应成趣.  
   这是上一套的改良版,袖口处加入了束袖设计,该此时晴雯已殇,时序入秋.诔晴雯是作者原著中仅见的奠基高潮,明诔晴雯,实祭颦卿.宝玉一身正装,神情肃穆,无限哀思追忆,尽在不言.旁边的黛玉惆怅无语,如有所悟.正是;  茜纱窗下,我本多情.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这是清虚观打醮时穿的粉色薄棉缎夏布长衫,领口处用粉红亮绸做圈领,躬身是在向张道士行礼,好一个三好学生!而且据张老道所言,宝玉的形容应当是“和当日的国公爷一个稿子”-------贾母听后立刻哭了,曹雪芹用心良苦,巧妙的借张道士之口对宝玉又进行了一次侧面的褒扬。


 这是黄衣造型的定装照,亮点是他身上的米白色提花软绸的中衣,袖口处的缇色刺绣有极重的秦汉之风。     另外,这幅宝玉有点胖的说,看那个小肚肚,到有些像上一幅张道士的话了-------“哥越发发福了.....”

 这是件姜黄色的夏装,胸前有漂亮的大团花,阔袖设计,行动间显得轻盈飘逸,注意他腰上的那个滚蓝边的方型荷包,那里面装得可是“香雪润津丹”----对了,怪不得这个神态动作畏惧瑟缩,看他背后的王夫人就知道了,这是做了坏事溜之大吉了.可怜的金钏,白送了一条性命.在这件事情上,宝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妈妈那里逃出来,遇见一场大雨,见到了划蔷的龄官,淋了个透湿又一脚踢倒袭人........这一天不宜出行哦,不过我们倒是有机会见到了这件夏装的全景,画面不是很清楚,不过大家仍然可以清楚的看到虽然仍是团花图案,这一件的花朵排列就又不同,胸前一朵大花外,没有分叉的下摆共有三朵,按照团花衣物的特点,后背和后面下摆处应与衣前对称,所以也有四朵。呵呵,由此可见,衣服虽然简单,讲究却分毫不减。(旧时团花衣物多以吉利数字为参照,如六团,八团,十二团等,宝玉的每件正装几乎都带有这种装饰花纹。大家可以自己找找看。) 
 一件黄色衣裳,但是季节不太一样,这是一件秋装,乃是探晴雯时所穿,质料是起花锦缎,加金红丝线精织亭台轩阁图案,棕黄色宽滚边.宝玉没有戴金冠,腰间也只着了一个朱红缂金丝镶黑缎边的荷包并一个碧玉佩。这是一身十分随意的装扮,可是当处在多浑虫的“猪窝”一般的宅院中的时候,我们仍要感叹一下,总算总算,这位多情公子始终不曾忘记他心爱的晴雯丫头......  
 这是那件衣服的局部特写,再感叹一下吧,二十年前拍电视可是真用了这么好的衣料啊.......  
  再一个精彩的彩装造型!这件漂亮的藕荷色缠枝莲花六团罩甲是很多朋友印象都特别深刻的一件华衣,可以搭配各色白衣,比如这一张中就配了前文提过的那件白色夏衣--------两件衣服应该是一套,不信就看袖口的银丝回字纹和胸前的银丝连理纹,以及袖口上的兰花与衣服全身色彩的协调程度,称得上是一套无缝的天衣了。     宝玉穿上它,浮想联翩的时候,衬着那红色的雕梁画栋,碧绿的曲折游廊,神飞天际,心游海外.....

必是帝子降凡尘,
不疑谪仙到人间!  
  这场摔玉的戏里,里面配的是一件简单的白色茧绸中衣,大家可以借这个机会数一下他身前的团花图案,再乘以2,得几?-------6?答对了!所以才说它是六团罩甲啊。 
  镜头稍近些,大家可以看到绣工精致的领口,美丽的淡粉橘色莲花,叫人想起宝玉的高雅秀丽,卓而不凡。真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再来个超级近景,看胸前的那朵团花的局部,一针一线,精心镶绣。一件衣服就是一件优美的艺术品啊。 
  对了,这件衣服其实原是这次摔玉之后新上身的新衣,原文中的相关提及是在风波平息后宝玉前去道歉,有相关文字如下:

宝玉心里原有无限的心事,又兼说错了话,正自后悔;又见黛玉戳他一下,要说又说不出来,自叹自泣,因此自己也有所感,不觉滚下泪来。要用帕子揩拭,不想又忘了带来,便用衫袖去檫。林黛玉虽然哭着,却一眼看见了,见他穿着簇新藕合纱衫,竟去拭泪,便一面自己拭着泪,一面回身将枕边搭的一方绡帕子拿起来,向宝玉怀里一摔,一语不发,仍掩面自泣。

实际拍摄时变成了下面这一件云白府绸夏衣,也是宝玉常穿的衣服。而这一节里黛玉身上的白地撒朱红小碎花的长身褙子也是许多人的心爱呢。

  来个中景镜头,很喜欢这张照片,宝玉曲意奉承,黛玉漫不经心------她头上的白色山茶绒花真好看。而宝玉身后的彩蝶牡丹大立瓶和油纸宫灯也很好的渲染了氛围呢:妹妹别生气了........  
 唱<红豆曲>时也是这件,记得当时我说,有机会也为他写个专集........已经快要结束了呢。  
  今天再来介绍几件冬装,这一套是早期的黄色嵌青纹提花蟒缎棉袍,同色腰带。探宝钗,探可卿等重头戏都曾经穿过。穿在身上英姿勃发,富贵逼人。这一张是远景,到东府看戏时发现了小厮茗烟的私情,背起手来训斥一番,三分的生气,七分的宽怜。 
  这是中景,与唯一的知己走过漫长的长廊。人生就像他们身上厚重的冬衣,锦缎斑斓之下,掩不住“路向何方”的迷茫与因之而来的淡淡忧伤。这个造型让两个人显得都那么稳重成熟,眉宇间一致的默契真想叫人放肆的为他们想:不如就这么一直走下去.........  
 这是玉生香一节,宝玉哄黛玉开心,后来宝钗也赶过来看黛玉时的一个近景。很喜欢这张上的宝,黛二人的笑意,坦诚而无拘束,特别是宝玉,羞涩的,喜悦的,可爱的,纯纯的,窃窃的....像个小阴谋被人识破后的天真的孩子。 
 这是又一套,中期时候的穿着了,颜色是浅棕色,灰蓝圆领。黛玉身体已经十分不好,他小心的搀扶着她,为她尽十二分的心意:“.....妹妹身上好些了?一夜咳几次?吃多少饭?这些书等身上好了再看不迟.....”而,她的回答叫人心寒几欲泪下:“倒不觉得怎么咳,虽也难受,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好些......”------泪尽夭亡,那正是绛珠草无法摆脱的宿命啊。  
 这是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时的品蓝色遍底银滚白风毛直身棉袍。很漂亮的一件衣服,可惜穿得并不多。这也是原著中的最后一场合府盛宴,自此之后,贾氏一门势运渐衰,风光不再。 
 这是稍远一点的全身景.  
 下面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情节,两个冤家在里面不仅一句嘴也没绊,而且谈笑晏晏,相互体贴关怀,是全剧少见的温馨浪漫时刻------是“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的精彩片段。

只见宝玉头上带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了:“那里来的渔翁!”宝玉忙问:“今儿好些?吃了药没有?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一面说,一面摘了笠,脱了蓑衣,忙一手举起灯来,一手遮住灯光,向黛玉脸上照了一照,觑着眼细瞧了一瞧,笑道:“今儿气色好了些。”

电视剧严谨地遵照了原著中的描写进行造型,演员的举止神态动作与书中所写几乎毫无二致。宝玉身上穿的,正是北静王所赠的海棠蓑笠。黛玉的寝衣上身是一件简单的滚红边白色偏襟,下身是一条水绿色曳地绵绸长裙。小人儿在灯下抚面微羞,活脱脱一个黛玉再世!-------突然想起一个网友的留言,说黛玉是第二眼美人,刚开始盛装而行时,似乎并不比众姐妹出色,可是一旦褪去铅华,着上家常旧衣,别人已经去了三分颜色,她却叫人越来越爱。

  再看宝玉里面的装束,先瞧下原著:

   黛玉看脱了蓑衣,里面只穿半旧红绫短袄,系着绿汗巾子,膝下露出油绿绸撒花裤子,底下是掐金满绣的绵纱袜子,靸着蝴蝶落花鞋。黛玉问道:“上头怕雨,底下这鞋袜子是不怕雨的?也倒干净。”宝玉笑道:“我这一套是全的。有一双棠木屐,才穿了来,脱在廊檐上了。”黛玉又看那蓑衣斗笠不是寻常市卖的,十分细致轻巧,因说道:“是什么草编的?怪道穿上不象那刺猬似的。”宝玉道:“这三样都是北静王送的。他闲了下雨时在家里也是这样。你喜欢这个,我也弄一套来送你。别的都罢了,惟有这斗笠有趣,竟是活的。上头的这顶儿是活的,冬天下雪,带上帽子,就把竹信子抽了,去下顶子来,只剩了这圈子。下雪时男女都戴得,我送你一顶,冬天下雪戴。” 半旧红绫短袄,油绿绸撒花裤子都可以清楚的看到,省略的是绿汗巾子------在腰里系着呢,露出只怕不雅。掐金满绣的绵纱袜子-----看不清;蝴蝶落花鞋------也瞧不见有蝴蝶的花纹,遗憾。不过能做到这么个程度,怕也已经是难得中的难得了。

  再看几张内衣造型,这是宝玉挨打时的场面,原文如下:

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

我们就不要看血渍了,可那条绿纱小衣可是货真价实哦。

  这是做了林四娘诗回到园中来,想办法打听生病的晴雯消息时的穿着。也是先看原文:

宝玉满口里说“好热”,一壁走,一壁便摘冠解带,将外面的大衣服都脱下来麝月拿着,只穿着一件松花绫子夹袄,袄内露出血点般大红裤子来。秋纹见这条红裤是晴雯手内针线,因叹道:“这条裤子以后收了罢,真是物件在人去了。”麝月忙也笑道:“这是晴雯的针线。”又叹道:“真真物在人亡了!”秋纹将麝月拉了一把,笑道:“这裤子配着松花色袄儿、石青靴子,越显出这靛青的头,雪白的脸来了。”

血点般大红裤子表现得最好,松花绫子夹袄改成了雪白色。以前那种夺目的红在怡红院里只属于晴雯的,此刻真的是“物件在人去了”。

 一时找不到正面图,来个侧影大家看下“靛青的头,雪白的脸”。 插一句,旁边戴红花的女子名叫春燕,怡红院中第二等的丫头,刚可以进得二门。在这场戏里原是连名字都没有的“小丫头”,用今天的眼光看来,依然是个标准的美人啊。


 最后的时刻终于还是到来了。  灿烂的衣饰在巨大悲剧美的面前再度失去了解读的必要,当这一切的浮华被作者以呕血之姿打碎的一刹那,一幕伟大的悲剧正式上演了......

一 流朱

是金玉良缘千样好只非我愿; 念木石前盟万般苦此恨怎遣?

  二 遥念

对旧物依稀可忆当年, 灯犹在何处再觅婵娟?

  三 雪娴

纵然是举案齐眉无悔无怨, 则可怜心离梦异辜负华年!

  四 伤变

风云变富贵蠲只在眨眼, 世情薄人心恶何须多言?
 
  五 旧缘

种前缘而今幸得雪中炭, 伤往事瞬息贵贱两重天.

 六 虚悟

忖荒唐辨是非心明似鉴, 念故人忆卿卿泪涌如泉.

               七 云消

章台柳芳姿褪夜半惊风寒,

湘江萍宏愿减子午盼曙天.
八 水逝

烟波送画舸从去后再见无期,

蜉蝣寄沧海思过往旧梦难继.
 九 桃红

红烛照佳人世事两翻番, 旧爱对孤影恩怨自纠缠.
 
十 别矣

悬崖撒手抛金玉由他自去,

空闺孤守摧心肺是我心甘. (为宝钗一大哭....当她抬手阻止蒋玉菡去追宝玉的时候,我的泪终于再也克制不住了....)
 
十一 高天

食尽鸟投林雪上空余怡红影,

梦断人成昨世间更添笑骂谈!

 
  泪一直在流.

二十年前我八岁,看到这个远去的背影时突然如遭雷电,平生第一次明白了原来世界上竟有一种身影可以如此孤单;原来公主和王子不一定从此就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直到永远;原来一切的所谓永恒都会在瞬间迸裂不见.........人生如朝露,漫长者,仅有苦难。

二十年后重新审视这一幕,伤恸依然,甚至强烈到我不敢把碟片插入光驱的程度,这样的背影,只看一次,一世里都会刻骨铭感。如今我再看,神思几乎寸断。

从来只觉得悲剧是做作的,虚骄的,甚至会想也许创作悲剧的人比观看者更加麻木,才导致了观看的人如座针毡。而----如果这世上的悲剧真的有一个不朽的注解的话,我想,它唯一的名字,就叫做: 《红楼梦》

THE END

在此含泪向原作者致以最真切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