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免费解压版本:朝鲜万民恸哭是一种集体性斯德哥尔摩效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32:40

朝鲜万民恸哭是一种集体性斯德哥尔摩效应 / 贾珍荣

2011-12-29 00:07 | 阅读(702) | 标签: 时事观点 |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文章

一个同学告诉我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朋友前几日从朝鲜出差回来,说金正日去世当天他们正在朝鲜坐火车。列车员要求所有乘客必须哭,不哭不许坐火车。两个金发碧眼的老外没哭,直接被赶下火车。朋友见势不妙,心想,只当自己是葛优,Come on,cry吧!朋友开玩笑说,要是自己当时不哭恐怕都回不来了。

听完同学的讲述,不禁哑然一笑。

笑定思笑,头脑里瞬间迸出的一个词——斯德哥尔摩效应。所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于他人(引自百度百科)。这一效应源自一起绑架事件,在心理学上它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而我们这里要谈的是一种“集体性斯德哥尔摩效应”(不出意外应是本人首创的概念,待考证)。

我们在看到各种关于朝鲜万民恸哭的新闻时,很多人在第一时间都会想一个问题:他们的眼泪有多少是真的?对这个问题我们无法去问卷调查,无法去从样本推断总体,朝鲜显然也不可能允许我们做这样的调查。因此,这直接决定了我写这篇文章时极强的主观性。但是主观性并不代表没有逻辑性,正如客观性并不代表科学性。从文章开头提到这个真实的段子来看,我们暂且武断地做一个大胆的推测:也许在恸哭的人群中有一个是因为失恋的人;或者一个正好也失去自己亲人的人或者遭遇其他不幸的人;抑或和我的那位朋友一样“被恸哭”的人……谁知道呢?最起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保险的结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真哭!

反之,如果万民恸哭是真的动情,那他们为什么动情?他们有什么理由动情?一个还在为实现“白米饭加肉汤”而奋斗的国家,一个无论从哪里都让人想起“统一的蓝水色制服”时代的中国的国家,一个实行最严格的网络管制的国家,一个穷兵黩武、先军政治的国家,他的人民如果因为领导人去世而真情恸哭,那我们就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这显然是集体性斯德哥尔摩效应的体现——在独裁者的封锁和高压下,人民失去了自我判断能力,“爱上”了独裁者,对独裁者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他的去世才会让国民如丧考妣。深知作此解释仍显牵强。就只当是假设吧。咱大胆假设,至于论证,爱谁谁去吧!

朝鲜万民恸哭现象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否定、不容置疑、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和终极目标。凡事与此目标相悖的事情都必将以失败告终。试想,从为人民服务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不都是一脉相承的吗。一定要说不同,那也不过是换个瓶子装酒,再变出个花样还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我对我们伟大的党抱有信心的根本原因。

就这个问题,请允许我扯点闲话。我们的党本身没有问题,党的理论也没有问题,未来的发展就要看谁来用这个理论!一方面,我的骨子里和血脉里植根和流淌着英雄史观的骨髓和血液。我一直认为中国很多领域的问题需要真正的英雄来解决。我们这些屁民不过是起哄架秧子的“不靠谱”的乌合之众。另一方面我又认为,英雄成就英雄的事业必须是以乌合之众的觉醒为前提的。鲁迅弃医从文去呐喊,不就是为了唤醒民众吗?从这个角度看,我又是个唯物史观者。所以,我认为,一味地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有点太假太虚伪,事实上,这也不符合马哲的基本原理(有点用你的矛戳你的盾的意思,呵呵)。不管是英雄还是民众,以人为本,以人民为本,以全人类为本,这才是一种高贵的精神。这正是我们中国人缺少的。正如民间思想家王康先生所言,中国的问题实际是道德和精神的问题。

言归正传,第二个启示是,剥夺人民自由、无视人民的民主的独裁者终将走向灭亡,集体性斯德哥尔摩效应是一种暂时效应,不可能长期生效。当这些“人质”摆脱了“绑架者”的禁锢,接受到自由和民主的阳光的照耀,觉醒便随之而来。等到那时,斯德哥尔摩效应将彻底失效,“人质”会奋起反抗,为自由和民主而抗争,“绑架者”必将被绳之以法。必然和自由终将取得胜利。正如闾丘露薇所言,独裁者总是会死亡。

愿伟大祖国的国歌在每个国民的内心吟唱直到我们真正具备那种“高贵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