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无人影怎么造句:我们的医疗环境为什么如此险恶?gszytuson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01:17
这个河西走廊气候宜人的秋天,我们又一个同行被暴行残忍的凌辱。尽管阳光下的温度还是在零上十多度,但我的心已过早的进入到寒冷的冬季。

总以为,作为礼仪之邦的臣民,会在和平的阳光下安居乐业、各司其职。总以为,随着国民物质生活改善的和教育水平提高,孔老夫子呼唤了两千多年的“礼、义、廉、耻”会渐次回归,我们会生活在一个知耻思荣的社会大家庭里,比可恶的资本主义会好千倍,可惜呀!这一切还都只是白日的梦境,醒来注定的是满怀的失望。

有人说,知识是人类心灵的镇静剂,它可使浮躁的内心平静,暴捩的行动安定。想想这些年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所付出的物质总量和精神总量不可谓不大,但某些人越演越烈的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来的冷漠、浮躁、暴捩甚至残忍,一次次把这些努力化为乌有,良民们的身心倍受摧残。再想想这些年,政府费尽心机增加医疗投入、改善医疗环境,以期望得到民众的认同,但一浪高过一浪的医改过后,曾经抱着的美好期盼如同当下的气温,与日俱降,很快落到了零下。

你说看病难吧!乡卫生院、县级医院,甚至一些地市级三级医院尚门可罗雀,大多数社区和村卫生室已服务到家。而这已服务了中国患者的绝大多数,到大城市三级医院看病,遭遇看病难的毕竟是少数。你说看病贵吧!覆盖全民的合作医疗和新农合,使患者个人要付的医疗费用明显减少。同时这些年医疗收费并没有随物价的上涨和劳务支出的上涨而同步上升,基本维持在上个十年初期的水平。况且,少数花费较大的病例,政府和慈善机构已制定了补偿机制,真真遭遇看病贵的依旧是少数。

但民众并不这样认为,怨言和过激行为日渐激烈。透过这些怨言和过激的行为,其深层次的问题是医疗的不公、惩戒的失当、媒体的误导。

公平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古人言:民不患寡而患不公,民不患贫而患不安。医疗消费“患不公”最突出的例子是,贫民不可企及的干部病房,惠及家族实报实销的医疗红本。而享受如此待遇的大多数是领导干部,本来收入就高,疗伤看病又几乎不花什么费用。同时,城乡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差距巨大,从形式和物质上拉大了领导干部和普通民众,城市居民和乡村农民的差距。尤其近几年突起的宾馆化的医院(病区)和与之配套的医疗服务,又使得这样的不公火上浇油。普通民众的不满就与日俱增。这就有了怨言和过激行为的物质基础。因此解决当前的医疗不公,是平息民众对医疗行业的怨言和过激行为基本要素。可惜,历次医改都恰恰几乎没有触及这一敏感的问题。

受几千年儒家文化的熏陶,国人总喜欢用道德机制去约束人的越轨行为。但在利益面前,这种机制往往失效。一个常识是,过高的利润会使人突破一切底线的。当突破法制底线的医闹行为带来了暴利,而如此的暴力又得不到制止,医闹的示范效应就会像星星之火,激发出了人们心底的恶,不劳而获就成为常态。以很低的代价取得很高的利润,没有多少成本,最多也就是付几个雇用街头小混混的钱。几乎没有风险,现实社会又不去打击,相比制毒贩毒,安全而暴利。普天之下,医闹成为燎原之势,便是明证。因此,依法惩处停尸要挟、蓄意敲诈的犯罪行为势在必行。决不能因和谐而出钱了事。让医闹得到应用的惩处,自会还医疗市场一片平安。遗憾的是,政府至今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措施。

某些不良媒体的煽风点火是民众对医疗行业的怨言和过激行为不可小觑的因素。比如本年度吵遍全国的“缝肛门事件”,“八毛钱PK十万元事件”以及曾经的“北大医院博士无证行医事件”,都是某些不良媒体和记者的无知的炒作和恶意的煽动。导致不明真相的民众从舆论上一边倒的围攻医疗界,使医疗界的信心进一步遭受打击,诊病疗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受制,医患双双的互信变成了互防。患方不相信医生多方奔波检查治疗,医生提防患方尽可能全面检查。这不仅增加了医疗成本,也增加了时间和精力的耗费。尽管后来事实证明是媒体的误导,那些不良媒体和记者们依旧我行我素,没有承担任何的责任,反而,因此媒体提高了知名度并且猛赚了一把银子。对如此的媒体和记者都放纵不管,对他们不予追责,未来,恶意的炒作就会变本加厉。

医疗工作不论在那个国家都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但目前在我们身边例外。如果注重医疗公平,惩戒医闹暴力同时有媒体过失追责制,医疗市场一定会平静许多,医患双双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就会迅速提高。

我期待着那一天,也许是梦想,但我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