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泡甜茶:一边是专制工具,一边是启蒙号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44:25

 《国运拐点:中西精英大对决》如果说纪晓岚总撰的《四库全书》是一部“颂圣”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清王朝统治者维护其专制统治的工具,那么狄德罗主编《大百科全书》,不仅是世界百科全书编辑出版史上的一座丰碑,还是启蒙法国乃至于全人类文明的火炬与号角。

《四库全书》在编撰全书的过程中,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查缴、销毁所谓有“违碍”、“悖逆”书籍的禁书活动。据统计共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这是一场对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严酷摧残和惨重浩劫,连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也因为有碍于愚民而禁毁。中华历史上的民族政权交替时代有过,但从来没有一个像满清统治者这样,彻底摧毁中华的衣冠、服饰,彻底绞杀中华的民族意识,从精神上到肉体上彻底把活生生的人弄成完全驯服的走狗。难怪鲁迅先生说:“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的头,这才种定了的,到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

千古不变的君王统治术“法势术”的确立,成为君王们秘而不宣的“葵花宝典”,外儒内法、外圣内王遂成中国封建政治传统。乾隆精研汉文化,深得其中“精髓”,明读圣贤书,暗习韩非术。变本加厉的文字狱被他发扬光大,一心妄图毁灭历史文化,愚弄人民,以延续巩固封建专制统治。但事与愿违,此举严重打击了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削弱了民族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为中国后来的愚昧落后埋下了伏笔。《四库全书》完成后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乾隆之后的历代君王扭转不了大清江山日趋没落的局面,政府腐败无能,神州满目疮痍,内忧外患不断。《四库全书》饱经沧桑,成为中国由盛至衰的一个缩影,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失散被毁。而更大的负面影响正如吴晗曾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鲁迅先生的认识则更加痛切——

“文字狱的血迹已经消失,满洲人的凶焰已经缓和,愚民政策早已集了大成,剩下的就只有‘功德’了。那时的禁书,我想他都未必看见。现在不说别的,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   

就在《四库全书》被束之高阁并历经兵火劫难时,《百科全书》却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由于征订者众多,书价提升到每卷980里弗尔,这几乎相当于当时一个中产阶级几个月的生活费用!而每卷的印数也达到了4000册之多,到1782年止,已然出版了8次,可还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狄德罗倾注一生的心血,将一个平常的业务,拓展成一个吸引全民族、全欧洲注意的伟大事业,可以说开创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狄德罗在《宿命论者雅克》中自信而豪迈地说:

“……他们走向一座巨大的城堡,城堡的正面写着‘我不属于任何人,同时我也属于每一个人。您在进来之前,已经在里面,您在离开之后,仍然在里面’。”

看一看百科全书这些赫赫有名的作者吧:

在编写百科全书的工作班子中, 由著名的自然科学家达朗贝担任副主编,而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雷尔巳赫等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都齐集在百科全书的大旗之下, 成了主要撰稿人。此外, 自然科学家毕丰、经济学家魁奈、杜尔哥等, 都积极地为百科全书撰稿。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极为广泛,其中有文学家、医师、工程师、旅行家、航海家和军事家等,几乎包括各个知识领域具有先进思想的一切杰出的代表人物。

这支才华横溢、热情高潮的庞大作者队伍,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毫不顾忌、毫不畏惧地向封建保守势力展开最直接的斗争,使百科全书在内容上概括了18 世纪以前人类所获取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领域中的最新成果;那些思想深邃的杰出文献, 又使百科全书散发出强烈的反宗教愚昧、反封建主义的气息。

《百科全书》与其说是一部科学工具书,不如说是一部夹叙夹议的思想政治论文集,甚至是一部“杂文集”。书中大量政论性的文字,尖锐而生动抨击了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例如《嘉布遣僧袍》嘲弄了教会派别之间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煞有介事的争端,在这个辞条的最后一段,狄德罗以深刻的幽默写道:

“我的神父们,在我看来,我们正在进行无谓的叫嚷。我们脱口而出的谩骂无助于斯科特斯(苏格兰哲学家,他提倡经院式的形而上学的教条——作者注)的吹毛求疵,要是我们能等到那现下正在扩展的健康哲学的启蒙运动也多少透进我们的修道院时,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我们的这位博士的深思,就如同我们的先人在嘉布遣僧袍的尺码问题上纠缠不休一样的荒谬。”

又如,在“百科全书”这个辞条中直接批判了保守势力:“这些人不懂得他们在这个地球上,不过是沧海之一粟。他们的有生之年,在地球的生存史上,还不及白驹之过隙。然而为了这一粟和一瞬,他们却不惜牺牲人类未来的幸福。”

所有这些,都是狄德罗的精心策划,也正是要通过这许多表面上不引人注目的“小条目”来借题发挥,以达到宣传民主与科学的目的。《百科全书》,这个启蒙时代的丰碑,镌刻着狄德罗和所有的启蒙思想家的无限光辉和热诚,他们通过传播知识,向反动的宗教和社会势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此,以《百科全书》的编写和出版为中心,形成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参加《百科全书》编写的人士在历史上被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的基本政治倾向是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他们的中心寓意是人的本性是美好的,世界也可以被建成为称心如意的居住之地;世界上的罪恶都是有害的制度造成的。他们认为,迷信、成见和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点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

马克思曾经指出,伟大的思想反过来也会推动社会中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形成。《《百科全书》反映了时代的呼声,适应了斗争的需要,成为启蒙思想家们向封建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兵工厂”。百科全书派的形成及其社会实践,充分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精神,标志着法国的启蒙运动已经达到高潮。

更为重在的意义在于,《百科全书》在西方文明中建树了一个强有力的传统:追求幸福和对自己时代的探索,思想自由和表达思想的自由已成为人们神圣的追求。狄德罗因此被认为是现代人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是把科学革命的知识传给人民大众的一位伟人。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部书的编撰宗旨大相径庭。中国编纂《四库全书》是封建君主炫耀文治、统一思想、排除异己、巩固政权的产物。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居于统治地位,激起了极其尖锐的民族矛盾。乾隆于是借修书为契机,寓禁于征,“清除精神污染”,对蕴含民主思想和民族思想的文化典籍、图书遗产进行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扫荡、大清剿,借此消灭具有反清意识的历史记载及各种著述。此外,盛世的宏阔需要用一部宏篇巨制来点缀,如一场狂欢的盛宴少不了鲜花烘托。乾隆要通过这样一部“兼收并蓄”、“载籍报博”的大书,继他的“十全武功”之后,再加上“ 文治之盛”的美名,彰显他作为盛世明君的“光辉形像”。

而狄德而法国狄德罗率领“百科全书派”编纂的《大百科全书》,是西方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社会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之后,迫切要求掌握政权,为大规模地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的产物。它要通过教育来改善人类的命运,提高他们的行为水准,进行反宗教迷信、反封建专制统治的宣传教育,从而塑造出真正“自由”的人。

同样作为举世惊叹的文化盛事,但留给后世的影响为何如此天差地别?不同的社会背景,直接影响到隐藏于两部大书背后的主编者的精神气质,而考察纪晓岚和狄德罗在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则带给人更深层次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