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芬兰旅游签证被拒:正确认识“发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7:51:48

正确认识“发热“  

2011-10-31 21:10:3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正确认识“发热“


医药家园

正确认识“发热“

    临床上“发热”一症非常常见,病患者则往往急于退热,认为热退了是一个疾病减轻了或治愈了,其实这是十分错误的,这是由于病患者没有医学常识“医盲”的结果。但作为医生,特别是西医,见热治热所谓对症治疗,其结果,有的情况下热退病愈或减轻,有的热退而其病愈重,这是为什么?

    有关“发热”,现代医学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再就是原因不明性发热;中医则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两大类;对于“发热”的机理中西理论很复杂,在这里主要探讨中医外感发热。

    《伤寒论》第7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里的“阳”指外感伤寒在太阳经,是外感伤于人体最表浅的最轻的外感;这里的“阴”指外感伤在少阴经,是外感伤于人体最深的最重外感。至于如何区别是病发于阳病发于阴?对于外感必有恶寒(怕冷)一个病状,如果恶寒与发热并见则是病发于太阳经,其病位浅,病性轻,如果只有恶寒一个症状没有发热出现则是病发于少阴经,其病位深,病性重。

    中医对外感发热的机理认为是阳气抗邪有力的反映,“病发于阳”其病轻其病浅而阳气不虚故发热抗邪外出,“病发于阴”其病重其病深故无发热,病人则表现为昏昏欲睡状态。

    《伤寒论》第301条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病是恶寒而脉沉,经文何谓“反发热”?发热与恶寒并见不是太阳经吗?为何又言少阴病?其实这是太阳与少阴两感,如果发热恶寒而脉浮则是单纯的太阳经病;如果恶寒不发热而脉沉则是单纯的少阴经病。

    中医对外感发热的治疗观是因势利导,助其正气而发热抗邪外出,如果见热退热,安乃近、安痛定等解热镇痛药抑制其发热势必造成误治,《伤寒论》有大量的误治条文。最主要的是误治致使邪不外达而内陷造成“结胸证”、“陷胸证”

    我曾于2010年8月一日接诊了一位胸痛、背心痛、干咳的患者,女性,42岁,患者诉因发热而就诊于某乡医进行输液治疗,其效甚速边输液边退热,第二天则出现胸痛、背心痛及咳嗽又就诊于这乡医而束手无策,患者无柰又就诊于南康市中医院,该院进行了心电图,摄片及各项化验,其结果均正常,医院也未给出明确诊断而治疗数天毫无疗效而病益重,经人介绍就诊于我处中医试试。

    刻诊:患者痛苦面容,面色青紫,诉胸痛、背心痛、干咳,触诊肤冷肢寒,观其舌,色淡苔白质胖有齿印,候其脉,沉而弱。患者起因于恶寒、发热的太阳经证,受治于乡医误治强行退热伤阳其病入深及少阴经证,故病人热退而恶寒仍在,其脉沉弱,其病机欲出表而乡医反挫其势而邪陷胸部而成结胸证故胸痛,其背心部为人体督脉所司而主管阳气,而太太阳经脉挟脊两旁,阳受其损,太阳经病仍在故背心痛。辨证为太阳少阴两感,治当温经散寒,助阳解表,方以柴胡桂枝汤加附片而治,柴胡15g、条芩12g、桂枝15g、干姜20g、附片20g、淡豆豉20g、细辛6g、麻黄10g、桔梗12g、炙甘草12g,二剂,水煎服。并嘱患者禁食生冷及肉类,如服药后出现发热和咳嗽莫慌,这是正气驱邪外出的好现象,8月3日复诊,药后出现发热全身热感,恶寒症状消失,胸痛及背心痛大减,咳甚并咳出大量痰涎,其病若失。继服:附片30g、干姜30g、厚朴12g、杏仁12g、茯苓30g、白术20g、桂枝15g、炙甘草12g、细辛6g、陈皮12g,二剂而病完全告愈。

    因此,临床上对于“发热”一症,必须明确其发热的病变机理,盲目地退热误治,其轻者病愈深愈重,重者则结束其生命,但愿患者明之!医者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