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福克斯系统说明书:用投票来寻求共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23:50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第八项议程是表决《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经代表表决,《反分裂国家法》以赞成2896票、弃权2票的结果,高票获得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零反对票通过。 (详细)

2005年3月8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的办法:无论是投赞成票、反对票还是弃权票,都需要填写选票。这一规定改变了过去等额选举过程中投赞成票不需要动笔的做法。 (详细)

1988年3月29日,人大台湾代表团黄顺兴代表在人民大会堂的表决中公开投反对票,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自1954年召开以来,第一次公开出现不同声音。随着中国民主进程,少数反对票的出现正在成为中国政治民主生活的常态现象。(详细)

十年两会,“两高”的工作报告的赞成率在75%上下徘徊,其中赞成票最低70%,最高达到83.13%。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两院起到警示与督促作用,并以此促进了司法体系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详细)

申纪兰是中国唯一出席过一至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被称为中国人大制度的“见证人”和“活化石”,也有国际友人称她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议员”。参加过11届全国人代会的申纪兰说,自己55年的人大代表生涯中,从未投过反对票。 (详细)

原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在回忆录《立法与监督》中记述了1999年公路法修正案草案审议过程,在诸多常委们表示不太赞成的情况下,这一表决以一票之差未获得通过,反对票尽管只有6票,但弃权票却高达42票。 (详细)

一个陌生的程序正逐渐成为两会中的常态——投票。赞成票毫无疑问仍是人代会上的主流声音,但反对票也反映了不同的意见,这显示了一个国家议政的进步。
2008年“两会”中,香港《大公报》报道说:“从1988年黄顺兴代表投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反对票,到如今一些决议表决中出现的500多张反对票和100多张弃权票,20年时间,人大代表们用选票表达意愿的能力日趋提高,民众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事实上,“两会”的会议内容、代表意见、表决结果等也逐渐为中国民众熟悉,而每一次投票的背后,都是代表们寻求和凝聚共识的努力。 (详细)
投票推动法治进程
更多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三月十四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解放军代表按表决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草案。
物权法赢得最多反对票
十年两会,提交全国人大代表进行审议的基本法律共有《立法法》、《合资法(修正案》、《宪法修正案》、《国家反裂法》、《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唯一没有反对票的是《国家反分裂法》,而得到反对票最多的则是《物权法》。
“高票通过不出意料,但是反对票数出乎意料,我原以为会比这少得多。”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这一数字的时候,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巩献田略有些意外,这位物权法的公开反对者目睹的最终结果是:2799票赞成、52票反对、37票弃权。2008年的人代会最终以高票通过了《物权法》,《人民日报》在两会闭幕时发表文章称,物权法与13亿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物权法立法,以其历时之久、社会参与度之高、争议之激烈成为中国立法史上的“新标杆”。
法案表决大多波澜不惊
事实上,《物权法》的反对票数在人大审议的法律中并不突出。原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在回忆录《立法与监督》中记述了1999年公路法修正案草案审议过程,在
诸多常委们表示不太赞成的情况下,这一表决以一票之差未获得通过,反对票尽管只有6票,但弃权票却高达42票。不过,在新世纪的十年中,其他提交人代会的法律波澜不惊,企业所得税法以赞成2826票,反对37票,弃权22票通过。《立法法》的反对票可忽略不记,《反分裂国家法》则以零反对票通过。
投票展现政治自信
来自美联社的评论认为,让充满争议的《物权法》在人代会上讨论通过,显现了中国领导人对掌握政治讨论充满自信。不过,真正为《物权法》打开通路的,还是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过投票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这部法案因将“保护私人财产”入宪同样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不过却是人心所向,这一年的票决结果显示:赞成2863票,反对10票,弃权17票。
反对票的公布显示了政治开放的进步,在十年中,制定法律时人大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向民众广泛的征集意见,物权法历经八审,立法法修改十多年,审慎而开放的做法使反对者亦对最后的结果表示尊重与认可。
两高报告,投票督促改革
更多
1988年3月28日,人大代表黄顺兴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反对意见。
充满鞭策与期待的投票
“我们看到对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报告,有不少代表投了反对票和弃权票,请问他们的这种反应是不是对于政府打击腐败的能力缺乏信心?”2000年人代会闭幕后的总理记者会上,CNN记者向时任总理朱镕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这一年,最高法院工作报告在出席的2789名代表中获1953票赞成,反对票达530,弃权者306人。弃权和反对加起来达到了 836票﹔至于“高检”工作报告赞成者为1873人,反对者加上弃权者共916人。
朱镕基并未回避这个问题,他坦言:“我们一定会更加警醒,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政法工作、反腐败工作。我认为,这个投票结果并不表示人民群众对我们丧失信心,人民群众是信任我们的。”
据《南方周末》对“两高报告”反对票进行的调查显示,结执行难成为笼罩司法权威的最大阴影,到了每年全国“两会”,这个问题则体现在近500名企业主的投票意向中,成为最高法院报告是否高票通过的巨大威胁。还有相当一部分反对票出于对某些司法机关人员贪污受贿、枉法裁判的反感。而投弃权票的代表更多地是表达对司法问题的无奈,以及对体制改革的热望。
改革赢得赞成
反对票的多少,颇能看出人大代表们对“两高”
工作的评价,2003年最高院工作报告获得398张反对票,而最高检的工作报告则获得545张反对票。2004年,最高院的反对票增加到了586张。连续三年,反对票的数量持续上升。而在2005年—2006年期间,不断的司法系统“腐败窝案”使得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最高院赞成票率都有所下降。
十年中,只有2007年最高法院的工作报告得到了83.13%的赞成票,而反对票359张也创下了历年之新低。最高检的赞成票也首次迈过80%大关。中央电视台其时的报道就认为,不赞同票的下降说明了代表对两高工作的满意程度的提升。高检高法正是在人大代表们的监督下,不断改进他们自身的工作,提高司法公正,提高办案的质量。
之后的2008、2009两年,人大对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赞成票又回落80%以下。两年间有更多的代表、委员公开表达自己投的是反对票,人大代表梁慧星说:“我给最高法的报告打50分,给最高检的打80分”。
十年两会,“两高”的工作报告的赞成率在75%上下徘徊,反对票的出现,并非坏事,在某种程度上这对两院起到警示与督促作用,人大代表们在这一点上显示出了共同的认可,并以此促进了司法体系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选择中国的舵手和航向
更多
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胡锦涛在中南海选区怀仁堂投票站投票。
每投下一票,都决定着未来国家的方向。
准确的投出决策者
“要从173名候选人中差额选掉12人,由于好多候选人的情况不太了解,该划掉谁应很慎重,所以在分组酝酿时,我建议团里是否可以给个指导意见,但我的建议当场被否决,主持人答复这是民主选举不能指导,由自己参阅发下来的各候选人的详细材料后,自行决定。”2008年,第一次成为人大代表的法官汪夏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
这一年,人代会议程繁多,不仅要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还要选举人大委员长、副委员长、国家主席、副主席、两院院长等。
汪夏在自己的博客上记录了选举人大常委时的情形,这是一次差额选举。“我赶紧认真阅读起各候选人基本情况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最后确定了12名拟选掉的名字,在选举时准确填写。选举结果出来后,我一核对,50%命中率,在差额选掉的12人中,我的选择对了一半,虽然不是多数,但我觉得自己已经在
进步,使我对自己今后的代表生涯又有了信心。”
反对彰显更多认同
投票、表决、议论,每一个人大代表都需经过同样的历程。参加过11届全国人代会的申纪兰说,自己55年的人大代表生涯中,从未投过反对票。最初的国家领导人选举中,也鲜少出现过反对票,但是政府工作报告则从未缺少反对票,数据显示十年中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总会有十几票的反对票。
有赞成,有反对,少数服从多数,这是现代国家议政的题中之议,没有反对票的时代显然并不正常,一个回归到常识时代的“两会”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2008年人代会中,教育部长周济因获得了384张反对票,而被香港媒体称之为“反对票王”。然而早有心理准备的周济在得知表决结果后表情也没有多大变化。当政府官员们开始以正确的心态看待反对票,当人大代表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投赞成票,变化弥足珍贵,这个国家的代表者们正学着运用现代规则来推动国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