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小城故事视频:对华尔街游行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1:28:14
对华尔街游行的思考

作者:南石

华尔街游行,从规模上说,到目前也不过是几千人参与,在美国实在算不上什么很大的事情。对于这次游行的结果,现在还不好预料,不过,我觉得,由于背后缺乏强有力的幕后势力支持,这次游行无疾而终的可能性非常大,届时,许多人会松一口气,然后得意地说一声:看看,人家民主国家,没事。

其实我一开始也没特别在意这次游行,觉得不过是一场闹剧而已,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这样的闹剧发生了也不止一次了,再来一次也算不上啥。结果,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学生突然问起来,让我说说对此事的看法,这才让我开始来思考一下。

如前所述,金融危机以来,类似于这样的游行已经不止一次了,像希腊、葡萄牙之类的悲摧国家,数十万人的游行也发生过多次。英国刚刚来了场大骚乱,美国也有暴民围困议会大楼的事情发生。如果把所有这些事情都串起来,再看看这次华尔街游行的口号,我突然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或者说西方民主社会——真的要出事了。

一、革命的缘由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场革命是由所谓的革命理论引起的——那些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小团体可以无视。在大国,真正足以引起社会变革的大革命,起因都是经济问题,随后才有革命家引入革命理论,使这种变革具有指导方向。

俄国的十月革命,起源是俄国经济的低迷。
中国的辛亥革命,起因是清王朝统治下的经济崩溃。
TG在中国的崛起,起因是辛亥革命不彻底,民众生活无着。到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给了TG以号召民众的机会,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再至于苏东的崩溃,同样是因为社会主义阵营在经济全面落后于西方阵营,导致民众不满,于是政权旁落。

小平对此有一个精辟的说法:不要问姓资姓社,发展是硬道理。

苏东解体之后,中国成为最后一个共产党国家——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小国可以无视。西方阵营对于和平演变中国是很有信心的,于是,它们一面向中国输出普世价值观,一面向中国输出劳动密集型产业。依尼克松还是谁的愚见:如果让共产党国家的年青人都习惯了喝可口可乐,那么他们的政权就会倒向西方。

尼克松的这个观念,应当说是典型的冷战思维,他坚信这个世界是由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个概念来划分的,而不是按国别来划分的。事实上,中国的年轻人的确习惯了可口可乐,中国的政权也的确越来越像西方,但中国没有倒向西方,原因很简单,西方根本就不会接纳中国。

在尼克松的年代里,西方世界最大的威胁是冷战,如果中国、苏联都放弃共产主义了,冷战就结束了,世界就太平了。
现在,苏联倒了,中国至少已经不再口口声声要让红旗插遍全球了,西方世界突然发现,新的威胁出现了,那就是对全球市场的争夺,对资源的争夺,对生存机会的争夺。

二、中国的威胁

这种情况其实早在冷战结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由于日本经济崛起过快,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美国便推出了广场协议,向同一阵营中的盟友下手。冷战结束之后,欧盟横空出世,大有与美国分庭抗礼之势,于是美国又把围剿欧元当成了重要任务。现在,中国崛起了,过去苏联人在战场上没有做到的事情,中国正在商场上去实现。中国制造的商品横扫全球市场,西方世界发现自己失算了。

西方需要的,是一个不会威胁到自己的中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西方应当做的是一面输出普世价值,一面扼住中国的喉咙。只要让中国贫困潦倒,百姓才会不满,变革才会发生。而一个动乱的中国,对于西方是最有利的。
现在,西方向中国输出了市场,让中国经济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百姓迅速地富裕了,每天忙着买房、装修,节假日满世界旅游,春运时候农民工骑着摩托车返乡,随随便便就能拉出10个摩托化步兵师……还有谁想革命?

这还不算,最糟糕的是,由于中国吸纳了大量的产业,西方开始出现产业的空洞化倾向。一开始只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集聚,这还无所谓,因为西方国家本来也在淘汰这些产业。现在越来越多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流向中国了,这就非常严重了。

在这个问题上,著名三炮郎咸平曾经有过一个宏论,他认为产业链是一个“六加一”,中国只做低端的制造,而伟大光荣正确的西方人能够做高端的流通、销售、品牌、设计等等环节。郎某人的观点是:中国人亏了。

郎咸平的无知之处,在于他不知道财富的流动是有国界限制的,简单地说,他不知道有一个叫“逆差”的概念。中国向美国出口一个鼠标,挣到10美分,这是美国的财富流向了中国。而美国人拿着这个价值10美分的鼠标在美国国内卖到100美元或者1000美元,也不过是自己挣自己的钱,财富并没有增加。

还有人认为,西方国家现在玩的是高科技,一架飞机就能换到多少多少亿件衬衣。也许这是真的,但造一架飞机能提供几个就业岗位?它创造的产值不会流到工人身上成为工资,而只会留在资本家的手里,成为无法流动的财富。

在一种金融至上或者流通至上的理念之下,西方国家不知不觉地把制造业都转到了中国,大批的产业工人转入金融业或者流通业,热衷于钱生钱的游戏。这就像全民炒股的场景一样,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股票升值了,自己发财了,殊不知股市是不会创造财富的,离开了生产,所有的繁荣不过是浮云。

三、就业威胁

这次华尔街游行的诉求很简单,就是两个字:就业。
整个西方世界在过去两三年中的游行,绝大多数也围绕着两个字:就业。
北非在今年年初的动乱,也同样源于两个字:就业。

非常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中国,出现了另一个词:用工荒。

无数的制造业流向了中国,除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都出现了严重的失业问题,而中国却在发愁订单无法消化,劳动力不够用了。

在金融业还能够迷惑人们的眼睛时,制造业出现的就业空洞还无所谓,政府能够从金融业抽到血,用来维持高福利。一旦金融业崩盘,政府反过来必须向金融业供血的时候,国家财政捉襟见肘,政府裁员,而制造业无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失业潮就出现了。

始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在2010年逐渐消退,人们相信,危机已经过去。然而,进入2011年之后,经济并没有如过去那样迅速地恢复,反而隐隐现出了二次探底的迹象,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恐惧了。

经济的复苏,需要有内在的动力,但这个动力在哪里呢?每一次萧条过后,新的投资都是复苏的主要推动力,但现在,西方国家还有投资的欲望吗?产业已经空心化了,投资投到什么地方去?

中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投了几万亿,光高铁就修了几千公里。但在西方国家,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在制造业衰落的情况下,交通运输和其他基础设施都是不需要的。美国的铁路网是西部大开发的年代建成的,无数的产业工人从东部涌向西部,无数的物资从西部流向东部,催生了铁路网。现在呢,美国还需要这个吗?

四、西方经济的死结

危机当然终究会过去的,也许是明年,也许是后年,我们将会看到西方经济复苏的新闻。但是,西方经济的长期萧条,却是无法改变的。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这样的问题:财富到底是什么?
其实,财富就是你所消费的一切,包括各种物质产品和各种服务。比如说,我们每天要吃饭、穿衣、住房、使用各种生活用具,这都是物质消费;我们需要看电影、理发、吃各式料理、旅游,这就是服务消费。
一个封闭的社会,每个人都从事劳动,向社会提供某一方面的财富,同时消费其他人创造的财富。每个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能够消费的财富也就增加了,这就是经济的增长。

中国经济的增长就是如此,机器越来越多了,一个人能够创造的物质财富也就增多了。再解放出一些劳动力,使之能够从事服务业,整个社会就繁荣了。
西方国家却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全民都在做服务业,你给我按摩,我帮你洗脚。没错,服务消费是足够繁荣了,但物质消费怎么办?

西方的物质消费,现在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中国的供给,而中国并不需要西方的服务消费。于是逆差就出现了。西方国家为什么会债台高垒,就是因为需要不断地从国外输入产品,而自己没有产品去交换,时间长了,欠的债总是要还的,拿什么还?

西方国家当然可以咬咬牙,拒绝中国商品,把工厂迁回来,满足本国工人的就业。把本来要付给中国工人的钱,转而付给本国工人,于是危机就消除了,经济就平衡了。但问题在于:谁会这样做?

资本家肯定不会这样做的,中国工人更便宜,他们凭什么要把工厂迁回来?中国商品其实就是一杯止渴的毒酒,西方资本家闻到的是酒香,被毒死的,是西方的工人。
资本家只关心利润,就业是政府的事情。政府本来应当推出产业政策,来保护就业机会,但资本家的院外游说能力足够强,光一个逼人民币升值的法案,在美国就讨论了好几年,原因是什么?还不是资本家不愿意?

套用中国某些精英人士的话说:这就是体制问题啊。

五、穷则思变

中国的一些公公知识分子喜欢批评中国的体制,从草鱼里挑骨头,自然是一挑一串。
那么,美国的公公知识分子呢?难道他们的良知就仅限于讴歌美国的体制吗?

我想,面对着经济无可救药地走向衰落,整个西方世界的知识分子都会开始反思的。没错,他们的确曾经那样天真地相信,中国必然崩溃。然而,中国至今也没有崩溃,面临崩溃的反而是西方世界自己,难道这个问题不值得深思吗?
与此类似的,还有西方的民众,看着自己的国家里那些拎着大包小包、根本不把美元当成钱的中国游客,难道西方的失业工人就没有一点想法吗?

每个人都有一种羡慕他人的冲动。
我们的公公知识分子告诉我们:美国的穷人过得非常幸福,比我们的中产阶级还要幸福。——这也许是真的。
但美国的穷人恐怕不会这样乐观,在他们的想象中,中国是一个富裕的国家,有奥运会,有高铁,有挥金如土的游客……你可以告诉他们说,中国的官员很腐败,中国的贫富差距很大,但你是否能够否认一个事实:是美国工人,而不是中国工人——失业了。

于是,曾经发生在中国、发生在苏联的一幕,就在希腊、葡萄牙、英国、美国等地方上演了,那就是穷则思变。

六、路在何方

占领华尔街的人们高喊:到了改变这一切的时候了!
这是辛亥革命的口号,也是苏东剧变时的口号。经济不行了,而别人做得很好,那么我们就应当改变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在于,如何改变?

辛亥革命的时候,孙大炮说学习西方就能够进步。
TG起家的时候,说学习苏联就能够进步。
苏东剧变的时候,说只要引入普世价值,就有面包和伏特加。
所有这些变革,都有理论在引导,虽然有些理论最终证明是错的,但好歹在当时能够起到凝聚力量的作用。

但是,西方的这次变革,完全没有理论支撑,大家知道需要变革,但怎么变,谁也不知道。

西方的危机,根源在于西方现有的制度,也就是公公知识分子们标榜的原教旨主义民主模式。

政党轮换、普选、严酷司法监督、新闻自由……都很美好,但实践却很悲摧。它也许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清廉,但付出的代价却是低效。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西方,修一条路要考虑100个团体的利益,最终可能修不成。
对此,公公知识分子们赞美道:人家也许低效,但保护了各方的利益。
其实,这句话完全可以倒过来说:它也许保护了各方的利益,但它低效。

由于利益的博弈,一条路流产了。
由于利益的博弈,一个机场流产了。
由于利益的博弈,一家工厂搬迁了。
每一次博弈都以弱势集团的胜利而告结束,最终的结果,是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了弱势集团。

没有路、没有机场、没有工厂……你有利益可言吗?

回顾一下美国这几任总统,他们在任内干了什么?除了打仗之外,我们想不起布什干过的任何事情。在克林顿和布什的任期内,美国对华贸易逐渐走向大幅逆差,而美国政府对此无动于衷。无数的工作机会就这样流向了中国,每一次都显得微不足道,但十几年过去,就酿成了今天的结果。

这样的总统,真的是美国百姓需要的吗?
这样的制度,真的是完美无缺的吗?

七、中国模式

美国的公公知识分子们如果能够放下架子,自己扇自己几个嘴巴,然后深刻反思一下,就会发现,被他们妖魔化为毒虫猛兽的中国模式,其实恰恰是解决西方危机的出路。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同样一场占领陆家嘴的运动在上海发生,TG的领导人绝对会如临大敌,一天召开10个会议来商讨对策。而奥黑呢?却施施然地展开了他的筹款之旅,似乎这些呼声与他根本无关。这就是美国的选举政治。这样的政治,真的能给美国百姓带来福祉吗?

有人说,TG是一党专政,所以根本不会管P民的呼声。而实践却恰恰相反,TG对于治下的任何P民游行都不敢轻视,因为TG追求的是长治久安。
有人说,美国是民主政治,政客要对选民负责。而实践同样相反,在西方国家的任何一次游行中,都没有政客出来倾听P民的呼声。奥黑对于占领华尔街的运动是不会在乎的,大不了输掉这次选举,他很清楚,换成共和党,同样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到时候,共和党也只能是乖乖下台,然后再把权力交回给奥黑一派。

可以想象,占领华尔街的人们,仅仅是政客手上的牌而已。如果奥黑这一次获胜了,共和党会一如既往地反对奥黑的任何促进就业政策,最终使这次游行永远不会停歇。反之,如果共和党获胜了,奥黑马上会加入了占领华尔街的队伍中去,声称自己从来都是支持百姓诉求的。

正因为看透了这一切,美国人喊出了口号:受够了国会无休止的辩论了,该结束这一切了!

结束这一切?
一个没有辩论的国会?
一个政令能够从白宫传向洛杉矶的体制?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中国模式吗?

20年前,美国模式征服了苏联模式,原因是美国的繁荣。
20年后的今天,中国模式会不会征服美国模式呢?要知道,今天的中国,像昨天的美国一样繁荣。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